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第1篇

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监管局网站上了解到的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6月,黑龙江省隶属于省级的财产保险公司已经拓展到12家。分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人保财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太保财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平安财险)、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天安财险)、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大地财险)、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华安财险)、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安邦财险)、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都邦财险)、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永诚财险)、太平保险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太平保险)、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阳光财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人寿财险)。黑龙江省财产保险行业近年来得到了稳定的增长。据2013年3月7日黑龙江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实现保费收入344.15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101.18亿元,相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例为17.58%;保险公司总资产939.94亿元,较年初增加138.06亿元。黑龙江省财产保险业务收入占保险业总收入的29.4%,在同类保险中增幅最大,高于人身险4.85%的增长率。2009年9月,人保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提出10项重点工作举措,对推进理赔集中,加强全省核损中心和远程定损中心建设,加大差异化授权力度有了较大的促进,对连续经营亏损的分支机构开展检查,实施正反向机制激励,并加强了依法合规经营负责机制和合规体系的建设,对建立对分支机构设立“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行为进行了规范。2010年6月,黑龙江省建立小额保险客户理赔绿色通道,黑龙江省各试点财产保险公司均开通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客户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明确小额保险理赔案件“三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受理、优先处理、优先给付。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理赔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是黑龙江省财险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的一大进步。2012年3月黑龙江保监局指导黑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出台《黑龙江保险业“十二五”宣传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黑龙江保险业宣传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了黑龙江省的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致力于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整顿保险市场秩序,省内保险行业的增速一直领先于GDP发展水平,二者之间正相关性明显。因此,随着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经济的持续发展,需求主体的收入增加,财产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由于行业内竞争较为激烈,财产保险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大中小财产保险公司仍然追求数量上的争夺,而不注重质的提高,在综合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更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整体盈利不增反降;财产保险市场的经营秩序较之寿险较为混乱,市场划分过于笼统;缺少规范的运行和考核机制,通过保费的指标完成量来考核员工,员工只重视拉单,缺乏成本认识,导致财务运行上存在资金风险。

二、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取

因DEA模型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操作、减少差错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优势。本文采用DEA方法来分析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通过对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进行经营效率分析,能明确黑龙江省财产保险行业的效率现状。在评价行业的经营效率时,往往需要比较分析同时期内的投入与产出、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等因素。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其经营效率的衡量也参照这几个指标。

(二)指标选择

根据众多学者归纳的保险效率研究的资料来看,保险业效率的投入产出与其他行业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按照经验,将投入变量指标大致分为人力资本(X1)、权益资本(X2)和营业费用(X3)这三大类,其中人力资本指人员招聘、培训等非物力资本,权益资本指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金,营业费用是指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产出衡量指标分别为总投资报酬率(Y1)及业务收入(Y2)两项,其中总投资报酬率是指保险公司获得的总收益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业务收入主要是指保费收入。

(三)样本单元选取

在数据选取中,为了满足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剔除了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和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两家公司,这两家所占有的份额极少并且业务优势不明显,所筛选的10家省级财险公司的收入之和占据黑龙江整体财险公司份额的90%以上,且2008~2012年的时间周期内财务数据较为健全(2013年度数据不可得),同时通过《中国保险年鉴》可以获得充足的样本素材。因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和变化,而且2008~2012年指标数据量较多,特选取2010、2011及2012年的数据样本作为参考。

(四)模型计算

我们将所选取的黑龙江省这10家财险公司2008~2012年的投入、产出变量数据带入到DEA模型中,运用DEAP2.1软件进行TE、PTE、SE值的计算。

1.技术效率TE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当TE=1时为最佳的成本和产出的配置效率。通过计算,黑龙江省2008~2012年期间,技术效率总体平均值为0.82598,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总体波动不大。排名前四的几家财险公司生产效率在均值以上,其他几家财险公司的技术水平均达不到均值,这表明黑龙江省大多数的财险公司技术效率仍然偏低,多数财产保险公司效率较低与财产保险公司营业亏损有关,也就是与X3指标有关。其中华安财险和人寿财险在指标投入上很相近,但在技术效率排名上相差四名,这说明不同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向不同,即使投入相似,最终的回报也是会有差异的,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有很多原因,有的是本身效率低,有的是成本过高造成的,还有的是内部管理有问题,从管理层面上来讲,是由于企业片面的追求业务规模和大面积的扩大市场份额,忽视了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改进造成的。保险市场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从内部挖掘潜力,从质上提高,多开发不同的业务类型,培养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

2.纯技术效率PET和规模效率SE

黑龙江省近五年来这10家财险公司的技术效益变化与规模效益变化大体趋势一致,较大规模的资金获取能力并不一定比规模小的财险公司高,例如,2008年新成立的阳光财险和人寿财险,其规模效率值SE在2012年度分别为0.933和0.966,在这10家单位中排名靠前,而阳光财险和人寿财险的保费排名在第五位和第四位,也就是说人员规模,固定资产规模与经营效率不一定成正比关系。另外,在这一阶段各类效率值的变动缺乏稳定性,面对外部政策和市场变动时小规模的财险公司反而具有更灵活的特征。说明一味地追求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随着规模的盲目扩大,财险公司的成本激增,反而出现了收益降低的情况。因此,需要我们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资金技术的合理配置,避免这种内在不经济的情况,提高整体的资金配置效果。

三、结论分析

(一)盲目扩大市场,忽视重点客源需求

从管理层面上来讲,是由于企业片面的追求业务规模和大面积的扩大市场份额造成的。财产保险行业往往关注有多少客户,签了多少保单,为了扩大市场而盲目签单,而不去衡量是否真正能够带来收益,因此出现了市场份额增加收益却减少的情况。市场的盲目扩大,忽视重点客源的挖掘和培育,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黑龙江省财产保险行业大多数的财产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偏低,只有排名前四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天安财险的生产效率处于均值之上。面对这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效益却节节下降的情况,我们更应该强调这种“效率优先”的模式,重视业务质量的提升,因为质量的竞争才是取胜的根本。

(二)业务缺乏特色,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的排名和所占有的份额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动,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近年来排名一直为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主要保险业务类型也较为稳定。保险市场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保险公司热衷于在原有市场上争夺,类似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这样的巨头财产保险公司,在市场的争夺上具有一定优势,因此能保证盈利的增长。较小的财产保险公司,例如天安财险和大地财险,市场份额逐步被抢占,所占有的份额逐步下降,业务类型较为单一。另一方面也说明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在新市场的开发上缺乏业务特色,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应根据其自身的实力和发展目标,确定公司的目标市场,然后分析了保险产品,细分市场,面向市场设计自己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和服务需求相结合能够使得业务特色更为鲜明,需要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开发和管理的企业,同时注意服务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三)规模经济水平不高,资金配置效率低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第2篇

经多年对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跟踪研究,笔者发现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招生规模正在逐年减少。该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招生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制约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实际不相符,目标培养受质疑。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我国民族地区保险业务高速增长的需要,培养以技能知识为核心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保险、金融及证券、期货、期权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的就业去向主要是保险部门,但很少有人能留在保险部门工作,大部分成为自谋职业者。经过调查,了解到全国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况。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影响,民族金融保险专业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

2.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金融保险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实践课程很少,但实践课程在高职保险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实训。专业基础课中管理学、风险管理、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都是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理论性强,不太适应高职学生。比如《风险管理》课主要阐述风险的概念、性质、特点、产生、风险管理程序和怎么研究风险等,比较抽象,且不能与专业所设置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中的风险评估相衔接,造成学了风险管理课程知识,却很难在保险专业中得到应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中明确指出,实践实训课程要求占45%。[1]围绕保险专业培养目标,金融保险专业应该凸显实践实训的核心,财产保险项目、人身保险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都必须加强实践实训。

3.设置的课程偏宏观,与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结合不紧密。目前,保险人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有经验、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保险人员,但在招聘中往往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大量刚刚毕业的高职保险专业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保险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但经验不足,业务技能差,动手能力弱。找到工作的保险专业学生,也认为实际保险处理与课堂上讲授的东西不一样,甚至觉得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根本用不上,而实际工作中许多需要掌握的东西却没有学到。

4.课程设置所需的保险核心技术教材缺乏。当前,贴近保险行业且能体现实务操作技术技能的教材很少,使用的大部分是普通大学本科改编的教材,这些宏观的知识难以直接用到民族地区保险实务上。而实务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内容却是各项保险承保和理赔条件以及处理保险业务的流程规定,对民族地区保险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点涉及很少,且保险技术含量低。真正能适合保险行业所需技能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教材很难找到,学生能真正学到的必需的保险技术不多。

5.社会对保险行业有偏见。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理赔上多次发生纠纷,保险公司在承保和理赔上有时存在“两张皮”,承保时对保户百般承诺,超出保险规定,理赔时往往拖赔、少赔或拒赔,引起保户不满,常常诉讼于法院。另外,保险人有时误导投保人买保险,使投保人投保的意愿与保险公司的意愿不一致,最终达不到投保人投保的意愿,因而产生偏见。

6.保险专业毕业生在保险系统就业状况不如非保险专业。高职保险专业就业渠道窄,主要面向保险系统,而民族地区保险系统与发达地区相比,保险系统少,因此很少录用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反过来,非保险专业就业渠道较宽,不但可以到保险系统就业,还可以去其他部门就业。就业没有优势也是金融保险专业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7.学习保险专业知识难度大,大部分学生不太适应。由于保险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必须学习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保险越发展应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越多,并且还要将其应用到保险专业上,对高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习保险专业需要储备大量的跨学科知识。

二、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对策

1.调整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深入了解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所需的保险技能技术。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变不科学、没有特色的课程为科学性强、有明显特色的课程设置。保险行业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业务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既有国内保险又有国际保险,既有财产保险又有人身保险,既有有形财产保险又有无形财产保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允许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许多国外保险公司加入中国保险市场,保险机构繁杂,各种保险业务空前发展,民族地区也不例外。保险业务的特点是面广点细,因此,应尽量设置出能跟随时展、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保险课程。多年来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虽不断改革,经过多次修订,但课程改革还是不彻底。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紧密结合民族地区保险市场行情,没有全面了解保险行业实际情况。目前,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的保险学、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英语、风险管理等23门课程,知识总体很泛,不太适用于市场经济时代;课程设置不实用,培养不出有实实在在保险技术的人才。

要深入了解各家保险公司招用员工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公司用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保险管理人员(通称有编制),另一类是保险营销员(通称临时工)。保险管理人员使用量少,收入待遇较高,但保险行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知识面要广,要有经验,并且对专业要求既专又精,而保险营销员队伍则不太稳定,收入待遇高低也相差较大。我国保险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国保险企业遍地开花,到2011年底,保险公司有130家,保险中介机构有1100家,需要大量使用保险营销员,而较少使用保险管理人员。[2]据了解,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找保险营销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进入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几乎不要求什么条件。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是经过3年专门学习训练的,如果要做营销员推销保险业务,保险公司会拍手欢迎。但是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不愿意在保险公司当营销员,原因是地位低下,认为混在保险营销员队伍里不值得。因此,必须改革金融保险专业课程设置围绕保险营销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关课程,帮助投保人解读保险,设计保险购买方案,正确引导投保人投保,发挥保险经纪人的作用。#p#分页标题#e#

2.金融保险专业改革的建议。民族地区金融保险专业的改革重点是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实现金融保险专业差异化。要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学以致用。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除了向保险公司输送人才外,还要向其他部门输送人才。因此,拓展金融保险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改革课程设置,设计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相应课程,才能增强专业办学的生命力。根据民族地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设置三个专业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方向)、第二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金融方向)、第三个方向是金融保险专业(实务保险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是保险公司、汽车销售部门、汽车维修部门、政府机关、企事业部门和其他单位。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第3篇

1.电子商务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划分标准可以是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商务活动的内容、开展电子交易的范围、使用网络的类型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按照电子商务交易的对象来划分。例如按照交易的对象,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企业与企业之间运用互联网互相交换信息、产品等;企业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网上购物的可能,消费者利用网络方便地购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或者通过企业提供的网站找到自己的工作以及实现交友的目的等等;政府利用网络向企业招标,企业投标的商业活动模式;消费者对政府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活动;企业、消费者、商之间相互转化的商业模式。当然除了以上几种,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电子商务消费形式,比如美团、拉手、大众点评等一些团购网站,还有代购的出现等等。

2.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消费越来越时髦流行,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许多年轻人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等等。电子商务消费之所以得到大众的喜爱,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区别于传统商业模式的特点。首先,它高效、快捷、方便地实现交易。消费者可以坐在电脑前,与商品生产商、销售商直接对话,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然后快捷在线支付等待所需物品的到来。它节省了大量时间,避免了中间好多复杂的环节。其次,它范围非常大。人们没有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只要消费者有需求,可以成为任何一个商家的顾客,而且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第三,最重要的是它低廉的价格。与实体店铺不同,网店没有摊位、员工等等,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这也是其价格便宜的原因。最后,年轻人追求潮流、时尚,网购满足了年轻人的心理。

二、商品保险业

1.保险商品就是用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商品保险首先是商品,它在市场上流通买卖,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有很多专业术语,如保险人、投保人,这是保险合同的双方,有时候投保人就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有时并不是这样,保单受益人可能不是投保人,也或者是包括投保人在内的其他好多人。此外,如“保险标的”就是指保险的对象。财产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的财产;人身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商品保险的标的就是被保险的商品等等。“保险费率”是指投保人要交的保险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就是保险价格,通常以每百元或每千元保险金额应缴纳的保险费来表示。保险在社会中有很强大的功能,它不仅为单独的个体在抵抗风险时提供强大支撑,同时是大型企业发展的有力后盾。保险可以看成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对社会经济的有力保障,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2.商品保险

“商品保险就是保险公司为个人、企业和任何风险情况,预先与客人订立的用金钱和其他方式承担风险的合约”。一些大型公司、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为了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向保险公司对自己的产品投保,这样不仅对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同时一旦出现商业研究有损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补偿,使自身损失减小到最低。但是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商品保险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其除外责任。这就是保险公司在权衡责任范围时尽量的使自己免受损害,避免承担太大的风险,造成公司的运营困难。除外责任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责任列为保险公司不承担偿付责任的范围,有的时候在商品保单里明确指明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的责任,有时并没有注明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标明的责任是除外责任,出了这方面的事故保险公司是可以不承担其责任的。由于商品保险的这一特点,就要求保民在购买时仔细认真的阅读其所保范围,还要看清楚其除外责任。避免在发生损失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尽管它的存在就是最大化的为保民降低风险,然而保险公司自身也需要运营,它的资金从何而来,公司怎样发展壮大,这些都是保险公司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它不可能将全部的风险自己来承担,这也是不现实的。除外责任就是保险公司考虑自身风险后做出的选择。

三、电子商务消费参与商品保险的原因

电子商务因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时尚性,成为大众欢迎的商业活动。然而电子商务是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交易是靠网络实现的。正是因为其用户的广泛性以及它与网络的密切关系,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才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的商务活动不同,电子商务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网络能够制定一套流程过程安全的制度。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不仅需要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还需要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健全的法律规范以及有序的市场秩序。电子商务参与商品保险是因为现在电子商务的运行存在各种风险:首先,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这是计算机本身由于技术等缺陷带来的,网络用户在网购时也许会泄露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时我们所知的“黑客”运用手段威胁网络安全,这都会对网民造成损害。其次,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由于消费者不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商品,只能通过商家提供的信息和用户的评价来选购,因此给商家造假、虚夸制造了机会,有的甚至完全不顾自己的承诺,给网购用户带来损失。在消费者当中也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他们利用网络采取一些手段进行欺骗等等。除此之外,电子商务交易也存在法律方面的缺陷,法律的监管不到位。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有必要实行商品保险,商品保险的目的就是保证一旦出现有损消费者利益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补偿,使自身损失减小到最低。电子商务商品保险,是针对风险管理风险的一种方法,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保障。

四、电子商务商品保险业务发展的前景

1.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电子商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扮演着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个追求快速、简洁的时代,电子商务以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吸引着众多的网络用户。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业活动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良好的发展前景。打开网络,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网站,有淘宝、京东、唯品会等购物网站;有拉手、糯米、美团等团购网站;有前程无忧、58同城招聘等求职网站;还有网上银行等等。它们存在的价值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求职、网上招聘的平台,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交易效率,尤其对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年轻人而言,更是理想的选择。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网购已然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和习惯,电子商务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努力掌握电子商务信息也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2.电子商务商品保险业务的发展前景

保险电子商务是将电子商务运用在保险行业里,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保险行业业务,它不同于传统保险行业。以往只靠电话、公司企业上门营销或者消费者直接找上门来投保等方式运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以及对保险行业的进一步认识使得我国目前保险行业外部环境有了明显好转,加之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在国民经济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将电子商务应用于保险行业,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大量用户信息,分析市场情况,保险公司利用网络拓展多种多样的销售渠道和对客户服务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保险行业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同时,电子商务参与保险大大降低了网络产品的风险,为产品的销售提供质的保障。在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从中国平安保险、人寿保险、太平洋保险的发展来看,都推出了网络营销的方式,用户可以在线咨询疑难问题、购买保险等。尽管近年来发展比较快,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的。首先,拥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不多,有的虽然懂保险行业,但是缺乏电子商务相关方面的知识,对网络技术管理不是很清楚。其次,保险电子商务是以网络为平台,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直接交流,因此,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信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双方必须以信用为合作基础,然而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商家过于夸大自己的产品,对承诺给投保人的事情完全做不到,甚至制造虚假事实,发生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情况又不负责赔偿等等。另一方面,一些投保人恶意欺骗,信用低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投保人,这种诚信缺失的行为让整个行业信用下降,投保人很难信赖保险公司,长期阻碍了保险公司的发展。最后,保险电子商务产品销售模式比较简单,产品比较单一。尽管开展了网络营销,但是销售的保险大多一样,局限于财产保险。这种单一的结构也会造成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滞后。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中,保险行业利用电子商务之便拓展其销售,是促进保险行业欣欣向荣繁荣发展的有效方式。只要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市场行为,保险电子商务是未来商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第4篇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的现状

1.发展速度快中国保险行业关于互联网保险发展情况的第一份研究报告--《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这份《报告》显示了近年来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从2011-2013这3年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从当初28家上升到了如今的60家;此外,2011-2013的3年间互联网保险规模保费从31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从《报告》中可以得出,互联网保险虽然发展时间尚短,但行业整体的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可观。2.经营模式多样化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险公司在公司官网上提品的价格,推出官方网站的直接营销平台,如泰康在线;第二,保险公司选择与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其现有的网络平台来进行营销;第三,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公司联合起来,组建全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3.创新程度有待提高目前,虽然许多保险公司已经在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中投入了很多人力及物力,但其创新程度仍然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从经营模式的角度,大部分保险公司只是将产品简单的从线下销售转移到了线上销售,很少可以实现保险和互联网的真正融合。其次,从销售产品的角度,虽然出现了类似于“赏月险”“雾霾险”等貌似另类的保险,但其本质上是属于常见传统险种中的意外险。而真正有创新的互联网保险产品却少之又少。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新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普遍具有“透明公开、资源共享”的特征,若是数据与保险技术相结合,将可能出现更多的新进入者,竞争加剧,市场波动加大。第一,拥有海量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一旦拥有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便可以通过自己成熟的平台和广大受众成立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二,已经拥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的企业一旦拥有成熟的大数据技术,掌握了有效数据,那么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比购买单纯的保险产品更节省成本。2.信息安全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着数据公开和个人隐私安全的矛盾。显然,数据公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保险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网络经营风险,数据的公布公开,为经营互联网保险的企业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来源,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保险公司规避风险,也将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并且为社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数据公开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造成隐私的泄露、人权的侵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3.互联网保险风险多,缺少有效防范手段经营互联网保险的企业和购买互联网保险的客户都将面临多种新形式的风险。一是线上交易,无法面对面完成,这种交易方式会增加在投保、核保、理赔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二是网上支付系统不够完善,这会导致客户的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出现付款后风险得不到保障等;三是保险业普遍的网络技术水平不高,这将制约经营互联网保险的企业的发展。这些新形式的风险如此之多,但有效的防范措施却很少。

二、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准入条件,稳定市场

要保证互联网保险稳定健康的发展,就要明确规定并提高互联网保险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准入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偿付能力,从而解决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在大数据时代关于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的问题。另外,互联网保险的销售人员与客服人员,应具有专业保险知识,取得保险人资格证书,并公示于销售网站上以便消费者监督。

(二)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措施

一方面,要妥善处理好数据公开与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使两者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公开有利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信息的同时,又不损害个人利益,不侵犯个人隐私,更有效的利用好数据,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出台相应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措施,从制度上对于互联网保险做出硬性的规定,使互联网保险经营主体有据可依,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培养人才

财产保险行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保险产业;市场结构;绩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探究

(一)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变化探究

自我国的保险市场全面开放以来,外资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设立数目组建增多。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其中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的市场份额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市场的开放为保险公司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保险公司自身的市场结构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中国保险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市场结构来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

(二)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中,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

我国的财产保险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的财产保险企业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以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在激烈的保险竞争市场,这三家保险企业的市场份额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只有一些新创建的保险企业以及部分的外资保险企业的市场份额出现较大的浮动。尤其是随着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保险市场结构的市场集中度更是在逐年的提高。因此只有促进中小保险公司以及外资保险企业的发展,为其开展相关的优惠政策,才能够有效的促使中小保险公司以及外资保险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低我国保险市场的集中度,从而有效的实现我国保险产业的平衡的、高速的发展。

(三)我国的寿险保险市场的结构变化

同我国的财险保险市场情况类似,我国的寿险保险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也相对较高。尽管,我国的寿险保险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曾经一度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我国的三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以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仍然掌控者我国寿险保险市场的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我国的新兴的中小保险公司以及外资保险企业虽然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仍然不具备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以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竞争的实力。

二、中国保险市场绩效的探究

(一)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绩效变量探究

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绩效变量探究,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的绩效,主要从保险企业的利润和价格角度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的利润的探究主要是探究保险市场的资产收益率和保险企业的资本收益率。而中国市场的价格探究主要是通过计算保费和赔偿的两个数值的比率来获得。

(二)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效率变量探究

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效率变量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效率变量探究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了解我国每个保险公司的运营状况,为我国的保险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精确统一的数据信息[2]。在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效率变量探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我国保险市场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特点性,来进行选取资本、选取劳动力等投资,促使我国的保险市场能够在相同的投资中获得最高的企业绩效。

(三)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变量探究

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变量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占有率为这一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与国内同一时期的所有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的比值。

(四)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探究

在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探究的过程中,在选取的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一下的几个因素:

1.样本的选取应当具有代表性。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探究,样本的选取应当具有代表性,所选取的样本应当在中国保险市场中具有足够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保证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能够充分的代表中国保险市场绩效现状。

2.样本的选取应当具有连续性。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探究,样本的选择应当具有连续性,所选取的样本应当能够充分连续的表现出中国保险市场的动态变化,从而保证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能够充分的表现中国保险市场的变化过程。

三、结束语

开展中国保险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首先应当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变化探究、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结构中,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以及我国的寿险保险市场的结构变化 。同时开展中国保险市场绩效的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绩效变量探究、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效率变量探究和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市场结构变量探究以及中国保险市场绩效探究过程中的样本选取探究(样本的选取应当具有代表性、连续性以及可取性)。开展中国保险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国的保险产业结构的同时,提升我国保险产业的绩效,有效的促进中国保险产业全面、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