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活动营销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一节日期间,各商家打折让利销售毕争的黄金季节,让我们做起红红火火的假日销售,让消费者将昨天、明天或下个月的消费集中在五一期间内进行消费。为了引导消费,激发节日冲动性消费,并且要想在五一期间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和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效应,提升新世纪的企业形象及以文经商的特点,特举办与节日相应的各种活动,推出文化营销,使营销过程与文化享受有机结合起来,使消费者在享受多元化服务的同时,增加随机消费的欲望。树立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来吸引消费者,笼络高层次的消费群体,展现名店风范。拟策划以下“繁花似锦五月天,欢乐假期乐无限”五一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4月30日(周三)---5月4日(周日)
二、活动主体:真情大奉送 五一乐翻天 购物旅游 欢乐无限
三、活动内容:
1.购物旅游 欢乐无限:
2.庆五一会员有礼 金牌会员免费游:
3.新世纪夏季服装周:
三. 系列活动内容:
方案甲:(一)购物旅游 欢乐无限
为在五一黄金周提升新世纪人气,创造销售佳绩,特举办“黄金五月大旅游 欢乐五一乐无限”即购物赠五一情侣、全家旅游套票活动。黄金屋一期间,穿着类、百货类全场8折起。(超市、明示商品不打折,可参加旅游活动)
实施细则:
①活动期间,凡当日累计购物满2000元凭发票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旅游单人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②活动期间,凡当日累计购物满3000元凭发票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旅游两人情侣套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③活动期间,凡当日累计购物满4000元凭发票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全家旅游标准套票(限三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④活动期间,凡当日累计购物满5000元凭发票及有效证件登记即可获得五一全家旅游标准套票(限四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方案乙:黄金五一欢乐购 购物返券欢乐游
为在五一黄金周提升新世纪人气,创造销售佳绩,特举办“黄金五一欢乐购 购物返券欢乐游”活动,穿着类、百货类满100赠20元购物券,单票满100元,超市满50元即可参加抽奖旅游活动。(超市、明示商品不参加)
实施细则:
一等奖:20名 获得五一全家旅游标准套票(限三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二等奖:50名 获得五一全家旅游标准套票(限二人)一张。(不累计赠送)
三等奖:100名 获得五一旅游单人票一张。(不累计赠送)
四等奖:1000名 非常可乐一瓶或其他
(二)庆五一会员有礼 金牌会员免费游
为感谢金牌会员多年来对新世纪的支持,截止至4月30日,会员卡累计购物积分排名前10名的金牌会员,凭会员积分卡及身份证登记于4月30日——5月4日期间,领取幸福之家(限三人)豪华旅游套票一张。(过期不候,排名情况于4月30日在新世纪楼前及新世纪网站公布)
(三)新世纪夏季服装周
消费者评估的标准是以消费及购买观点为指导,依所希望得到的结果,进而表现在所偏好的产品属性上。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在选择评估阶段,其旅游决策主要取决于他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偏好。旅游目的地选择被视为个体评估备选方案所涵括的社会实质环境属性的结果,个体从不同方向去整合他对于每个属性的主观印象,即为评估,因此他对于不同的备选地点方案会有不同的偏好。一般而言,游客会依照自己的偏好,找出各项旅游目的地属性的重要性,再从中选择几项重要的属性,作为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评估准则,这就是所谓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
一、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认知的特点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或印象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目的地的期望值;二是实际的感受。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涉及景观、人、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系统,受主体认知水平、认知客体复杂性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具有区别于其他认知活动的特点:(1)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受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民族、、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者在认知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由于旅游者的认知过程涉及较多的主观因素,导致认知结果带有浓厚的主观性、模糊性、差异性。(2)认知内容的情节性。旅游者只是个人在人生大舞台中所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是一个简短的片段,通过与旅游目的地居民及旅游景观的短暂接触,他们无法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只能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景观或情境有一定的记忆,这些记忆大多属于情节记忆。记忆是认知的结果,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印象。(3)认知结果具有较强的片面性。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时间较短,同时受主体认知水平、认知客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会使认知结果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由于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时间很短,无法深入彻底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征与个性,因此旅游者往往以第一印象来评价旅游目的地,也即人们所说的首因效应,旅游目的地给旅游者的第一印象,即首次或最先的印象,对于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当认知者对旅游目的地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地其他方面的特征,也即人们所说的“晕轮效应”。
二、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因素
影响旅游者之消费决策过程及消费行为形成的因素,可谓错综复杂,主要包括:(1)旅游目的。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影响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基本因素。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者达16.1亿人次,其旅游目的主要是观光休闲。观光休闲旅游者对我国文化内涵丰厚的文物古迹、壮美迤逦的山水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兴趣最浓。(2)个体因素。指旅游者的性别、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等因素。个体因素是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直接因素。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者主要年龄段为25~44岁(46%)、45~64岁(36%)和15~24岁(8%)。来华美国旅游者调查结果表明,除了65岁以上的老年游客选择团体旅游的比重(50%)较大之外,其他年龄段的游客选择与家人、朋友或者个人出游的居多。(3)地理因素,指旅游目的地的区位、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距离等因素。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其客源地主要分布在韩国(21%)、日本(20%)、俄罗斯(13%)、美国(9%)、马来西亚(5%)等地。(4)社会因素,包括参考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因素。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偏好会因旅游者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旅游行为中,旅游目的、个体因素等个人因素是影响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直接因素,而地理、社会因素等外在环境对旅游者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影响是间接性的。
三、基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偏好的营销策略
1.旅游族群划分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旅游族群分为高端旅游族群、中端旅游族群、家庭旅游族群三大类。高端旅游族群在旅游时喜爱享受高级的饭店设施与服务,愿意支付高价选择住宿于高级饭店。在信息来源方面,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与网络方面获得旅游资讯。因此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吸引这类游客,则需设有高级观光饭店,并通过报纸、杂志与互联网等接触这类游客。中端旅游族群一般选择在周末从事旅游活动,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为了逃离日常生活或工作压力。其最常选择的住宿场所为一般旅馆或汽车旅馆,其次为平价住宿场所。在信息来源方面,该族群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亲友同事与网络获得旅游资讯。因此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吸引这类游客,则需设有一般旅馆或停车旅馆或平价住宿场所,并从报纸杂志、亲友同事与网络等接触这类游客。家庭旅游族群经常是家庭一起旅游,其最常选择的住宿场所类型并没有特定。在信息来源方面,家庭旅游族群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亲友同事与因特网,因此一个目的地要吸引这类游客,则需设有一般旅馆或停车旅馆,并从报纸杂志、亲友同事与网络等接触这类游客。
2.旅游者特征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在研究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与旅游者特征因素关系的分析中发现,女性在追求身心松弛、精神愉悦及求知学习方面的动机要胜过男性,而年龄较轻的学生游客较为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与他人的互动及扩展知识求知学习的机会,且也较重视该旅游目的地有多样的旅游设施及可亲自参与活动表演的机会。而平均月收入较低者较为重视求知学习及提升自我能力,也较重视人际互动关系的旅游动机,对于旅游目的地特性上较重视有多样的旅游设施。调查表明,年龄越低者越重视名气,由此显示青少年较易受名气与广告所吸引,进而产生旅游行为。所以旅游经营者可针对旅游者不同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如针对青少年较易受名气与广告所吸引的特点,可加强对青少年的广告营销,吸引青少年旅游者,这不但可满足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的动机及与他人互动的机会,更可激发其求知欲和创造力。
3.旅游动机和旅游目的地知觉与目的地营销策略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远近、旅游区信息的提供及住宿交通的便利性等因素,如能认同,则能促使游客达到享受完备旅游设施和服务、摆脱日常繁忙生活及达到放松心情、挑战自我、扩展知识及与他人互动的旅游动机。如果门票价格降低,则会使得游客更加愿意去培养自我能力、扩展知识、肯定自我及增加和他人互动的机会;如果旅游目的地无法提供便利的住宿情况,游客可能会改用露营、野炊的方式,则可提升游客挑战自我的能力、增加更丰富的创造力及自己的旅游经验,更可由露营、野炊中和朋友培养感情增加互动的机会。如果旅游目的地无法提供游客多样的旅游设施及参与活动的机会,则无法满足游客挑战自我能力、扩展知识及丰富自己的旅游经验,也无法帮助游客摆脱日常生活的繁忙达到心理上的放松。而旅游目的地如果无法提供游客亲身参与活动表演及多样的旅游设施,就无法满足游客挑战自我、锻炼体能及丰富自己的旅游经验,也使得游客无法享受到完备的设施和服务,因此减少了游客到此旅游的动机。
4.实施联盟策略,建立套餐行程
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所停留时间主要以一天为主,一般游客无法得知附近提供住宿的信息,如有机会也有近大半的游客愿意留宿于风景区。由此可知,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游客住宿服务,可增加游客停留时间。风景区提供多元化之观光活动可以吸引消费者增加旅游需求。在目前的旅游市场中,任何旅游企业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都会慢慢地被淘汰。同一地区的旅游产业,经常会出现相似产业聚集及支持行业聚集的情况,对于游客而言,产业的聚集使得旅游选择性增加,从而加强游客前往该地点的动力。
5.加强旅游目的地与相关产业联合营销
如果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认知不够完整,则会降低游客前往该旅游区的旅游动机。此时旅游景点可与旅行社、交通运输服务业及相关业者进行合作。对于一些较无旅游经验的游客来说,参加团体旅游可以减少旅程规划及执行旅程的压力,游客可通过旅行社的介绍及安排,得以了解旅游区的特色而前来旅游。与当地各旅游景点联合营销,如在各旅游景点与市内设立交通接驳专车,便利游客前往附近观光景点。亦即旅游景点可与旅行社及交通运输服务业合作以同步营销方式,结合相关业者共同刊登广告,扩大广告宣传效益,则可增加团体旅游的游客量。联合营销不但可发挥产业链的多元效用,同时还具有营销乘数效应。
《知识经济》:就贵司的理解,你们认为直销企业举办奖励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中青博联:对于企业来说,这与直销公司的运作模式、企业理念、文化建设都分不开,其内部激励、市场政策、产品推广、文化普及、价值观传递等,都可以通过旅行中的活动、会议来传递和分享。同时,直销奖励旅游还含有较大的营销成分,是实现销售预期和目标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你必须在一年之内,或者某个政策阶段完成一个核定的市场业绩,才能获邀参加旅游。
对于员工或者经销商来说,奖励旅游业是一份荣耀和激励,这代表着对他成绩的认可。对于他个人而言,这是一份荣誉,对于他的团队而言,他是一个榜样,这对团队建设,推动销售,都能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直销在很多时候依然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直销人经常不能被主流群体所理解,而这种奖励是传统行业中鲜见的,对于直销人个人而言,会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特别是在以前大家走出国门的机会还比较少的时候,直销公司的海外旅游奖励,就显得尤其荣耀。
《知识经济》:贵司认为直销企业奖励旅游是一个怎样的市场?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市场的?
中青博联:奖励旅游这个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跟随直销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大。目前,国家宏观政策放宽,经营环境相对宽松,直销行业的业绩、规模都在迅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直销企业对奖励旅游、旅游会议等活动需求也越来越多:一是直销企业数量增多,相对应的奖励旅游活动也会增加;二是直销企业自身的项目需求在增多、人数也在增多,因此单个企业的奖励旅游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中青旅是对奖励旅游关注比较早的一家旅游公司,我们在2002年就成立了中青旅会展公司,这一举动在这个行业里应该是最早的,最开始我们主要是服务于医药行业,他们也有奖励销售员工的传统。随着中国直销行业的逐渐壮大乃至重新开放,我们很快注意到直销奖励旅游这一市场。后来,我们又在中青旅会展下面成立了大健康客户事业部,专门服务医药行业和直销行业的相关会议旅游活动。
在整个会展旅游层面,中青旅在全国同行里都走在前面,在直销奖励旅游方面,因为业绩波动的原因,我们也一直稳定在前三名的位置。同时,直销奖励旅游在我们整个会展旅游板块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一般在30%上下。
直销奖励旅游对整合服务的要求比较高,除了旅游体验,还包括活动、会议、晚宴、团队建设等流程安排,而这需要旅行社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中青旅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这方面拥有充足资源。为了更好地服务直销公司,中青旅在全国进行了网络布局,在西南(成都)、华南(广州、深圳)、华东(上海、南京)、华北(北京、天津)都设立分部,力求为直销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现在,我们更是整合成为新的中青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为广泛、深入、专业的服务,在会展旅游服务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知识经济》:如果一家直销企业要举办数千或上万人的海外奖励旅游,需要多长时间开始准备?
中青博联:准备的时间取决于直销企业的需求,长的可能要提前一年半,也有可能短短两三个月。
需求不一样,决定了流程安排的不同。有的企业注重规模数量,动辄几千上万人,而且要求在同一时间聚集某地开大会,这样就会给航班、酒店安排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就需要更为充分的准备时间。如果时间仓促,很多事情可能都来不及安排,效果就会打折扣。有的企业注重内容安排,每批次参与,人数不多,更加注重体验过程。这种小规模活动,提前准备的时间就可以短一些,可能2到3个月都可以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越早准备就越有利于商业谈判,占据资源,企业的成本控制会达到最优。
《知识经济》:直销企业与旅行社落实这一事情时,需要什么样的流程?
中青博联:直销企业内部一般有一个固定的奖励体系,一年或者半年,举办固定的旅游奖励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基本上确定了参与人数和基本费用控制后,就会与旅行社接洽,我们会了解企业之前的旅游历史,再根据企业的诉求以及企业文化、战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甄选旅游目的地。
确定目的地之后,一般规范管理的企业会面向各大旅行社进行招标,选择合适的合作方。
签订合同之后,就是细节策划和执行,最后就是实施。
《知识经济》:直销旅游奖励该如何甄选旅游目的地呢?
中青博联:在选择目的地的时,我们会介入提供一些建议。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毫无疑问是费用预算,其次是客户去过哪里,第三是被奖励人的群体特征,针对不同的人群需求,做出差异化方案。
在前面几条都理顺之后,我们则会结合直销公司的要求,现在和未来公司经营的理念价值、文化定位、战略规划等来进行综合考虑。如:一家公司今年非常注重产品品质,我们会推荐他们去德国,学习理性与严谨的质量态度;有的公司刚启动市场,还处于从0到1的发展过程,我们会建议他们去迪拜,感受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世界奇迹的奋斗精神;有的公司注重服务,则可能建议他们去台湾或者日本,强调旅程体验以及个性化服务。
通常来讲,直销企业旅游选择单一目的地较好,就在一个国家甚至就在一个城市,因为时间比较紧凑,一般四五天,而且人太多还要集中。比如去澳大利亚,可以这一次去悉尼,下一次去墨尔本,再下一次去黄金海岸,这样深度旅游也可以区别于普通游客走马观花式的跟团游。
《知识经济》:在活动中,旅行社与直销企业之间具体怎样分工?
中青博联:旅行社与企业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协同来完成整个项目,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企业员工主要负责与会人员的联络沟通,旅行社负责协调外部资源,与资源方的沟通整合,如航空公司、酒店、场地等等。而在活动期间,我们都有责任共同维护秩序,协调处理应急事件。
《知识经济》:直销奖励旅游的接待与一般旅游活动的接待有什么不同?旅行社会注意哪些点?
中青博联:一是直销奖励旅游普遍规模较大,动辄成千上万,而其他行业的奖励旅游,比如医药行业的企业年会规模顶多也就两三千人。这也是直销行业最为独特的地方。
二是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会议、颁奖、演出、产品、理念的传播和诉求,直销公司对这些要求比较高。奖励旅游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融合很多的营销诉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融合。
三是是服务体验的要求更高。因为直销企业与经销商也是互为合作伙伴的关系,企业非常在意对方的满意度。而其他行业的旅游,多为面向员工,这一要求更低一点。
《知识经济》:对于成千上万人的团队海外旅游,吃住行都是一个大的挑战,能否举例谈谈你们的处理方式?
中青博联: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与有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体系有关系。科学的管理流程,明确的组织架构,精确的分工,都关系到能不能把这个活动做好。
从微观的角度,取决于人员的素质、对客户需求和文化的理解、老板的风格等等。每一个企业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对客户深入地了解和把控,对项目实施的好坏,有非常大的影响。比如上万人的旅游团队,对于管理挑战非常之大,吃饭、住宿、会议、娱乐、购物都面临巨大压力,这就需要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及时帮助客户更加准确、更有效率的掌握信息。
中青博联目前在这方面投入较大,具有较为完备的管理系统,如经销商的信息搜集、证件整理、现场执行等都有非常具体的专业流程举措。例如我们对客人行李在整个旅途过程中的跟踪,拥有一套完整的智能系统,客人从机场登机,到旅游目的地再到酒店,他想知道行李在什么位置,我们通过跟踪系统,就能非常准确地定位,一查便知。如今的IT技术运用,在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这么多人参加活动,如果发生重大故事怎么办?
中青博联:我们在策划活动的时候,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设置精彩活动。我们倡导安全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前面的1,其他活动再多再精彩都没有意义。
对于突发性的重大事故,我们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和保险体系。最核心的是,如事故发生之后,必须与客户、当地合作伙伴、主管部门保持积极沟通。
事实上,我们选择的资源方都是当地综合实力较强且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因此这些年也没有出现由于我们的原因造成重大事故的情况。如果有意外发生,我们也有态度、有能力可以站在客户的立场妥善、快速处置。
《知识经济》:就你们的经验来说,在这样的活动组织中,企业最关心哪些方面的事?
中青博联:在刚谈到的安全第一的原则下,企业对性价比、体验性、独特性关注度比较高。
事实上,这与直销企业发展阶段有关系。比如行业靠前的企业,他们关注的可能就是个人的体验、活动的多样性、服务质量等,将客人带到特别的地方,获得一定荣耀感和尊贵感。而有的企业刚刚起步,则对性价比、成本控制关注较多。还有就是同一个企业,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了不同的项目,可能其中一个项目注重体验,而其他项目更注重性价比。
《知识经济》:在旅行活动中贵司怎么满足企业临时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有没有什么例子来说明?
中青博联: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海外举办大型活动,都会有一个应急小组,小组负责人一般都是现场最高指挥。临时提出的需求或者特殊情况,应急小组会根据资源和经验去协调和应对。
比如有企业需要当地政府配合活动,或者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做活动,甚至要求当地首长发言乃至赠送礼物,其实在直销行业这种要求都比较普遍。作为旅行社,我们基本上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事实上,当你深入了解直销行业和直销企业,也不难理解他们这种需求的背后原因。比如有企业想去凡尔赛宫战争厅做一次活动,这里是历史文化胜地,代表着胜利的意义,不仅能让经销商感受荣耀,更能展示公司品牌和企业实力。曾经,我们一客户前往迪拜举办活动,临时提出想让迪拜酋长来参加活动,我们凭借中青旅的强大资源,最后顺利帮助客户实现了这一想法。
《知识经济》:直销企业该怎么样选择旅游方式,比如很多企业选择邮轮游,这种方式有什么优劣?
伴随着现代服务业充分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出门旅游变得简单容易,旅游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转变。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形式,滑雪、探险、徒步、滑翔伞、登山、漂流等具有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活动更受旅游者的青睐。由于这些旅游活动参与性强,风险高,体验式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 安全管理 研究
2001年6月,在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到“体验式旅游”这个新概念,所谓体验式旅游是指“为游客提供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使游客从感悟中感受愉悦。”
伴随着现代服务业充分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出门旅游变得简单容易,旅游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转变。对现在的旅游者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全新方式,身在路上的“旅”不再是出发的唯一意义,追求快乐的“游”与身心放松的“憩”更为重要。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的旅游形式,滑雪、探险、徒步、滑翔伞、登山、漂流等具有参与性的体验式旅游活动更受旅游者的青睐。由于这些旅游活动参与性强,风险高,体验式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体验式旅游活动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从业者而言,旅游地的形象和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旅游目的地、一条旅游线路或是一个旅游企业的打造,包括策划宣传、市场营销、资源开发、服务质量、成本核算等环节,任何一方面做不好都会影响到旅游地的形象,进而影响效益,各项工作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而安全管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份。
体验式旅游活动中本身就伴随着一些风险隐患,而一些旅游景区或旅游地为了经济效益盲目上马体验式旅游项目。既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平时的督导工作也流于形式,或者消极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将意外事故视为忌讳避而不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开展体验式旅游活动的旅游地来讲,安全管理更为重要。
二、影响体验式旅游活动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交通游线设计与体验式旅游活动组织不合理
从已发生的一些景区安全事故中可看出,交通游线的设计与体验式旅游活动组织的不合理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由于户外探险类体验式旅游活动线路设计不合理,容易误导去往一些危险的地带,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二)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安全意识薄弱
前者主要表现在景区管理人员工作疏忽、思想麻痹大意,抱着侥幸心理。特别一些景区在节假日安保人员短缺时,临时抽调无任何相关工作经验的员工承担安保工作,对安全隐患重视不够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后者主要包括游客出游前的准备意识与旅游过程中的没有把安全纳入意识中。许多游客在出行前对于自我保护的准备和自救常识、求救的安排都一无所知,就开展探险旅游等高危险旅游活动;或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过于兴奋,高估自身应对能力,不遵照景区规定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指挥,开展超出安全范围、具有挑战性且高危的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旅游安全事件。
(三)景区设备设施不足
我国许多景区的设备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景区游览设施设备老化、配套不齐全、产品质量不合格;设施设备设计不合理,缺乏设施功能性、实用性考虑;景区游步道、护栏等不安全的设备设施。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但相关配套安保设施却未能跟上等。
(四)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管理者与政府主管部门两方面。景区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安全管理专业人才较少、管理水平较低,导致预警体系、应对方案等管理机制不健全;而政府对体验式旅游活动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监管力度较小,尤其是一些不具备开展体验式旅游活动的景区并将没有及时予以整改。
(五)对于突发自然灾害没有足够的防范和预警
全球变暖直接引发了洪水、泥石流、滑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对户外体验式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带来严重的威胁,而许多旅游企业对这些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非常薄弱。
三、对体验式旅游活动中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让景区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旅游安全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的积极宣传来提高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第三,提倡游客在出行前应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有充分的自我保护的准备和自救、求救的安排。
(二)建立健全体验性旅游活动安全管理机制
一方面,开展体验式活动的地区的安全管理应以政府为核心,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政府应从政策法规上制定体验式旅游活动的安全管理机制,从法律上规定其责任与义务,邀请专家评估了旅游活动的安全性,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做出相应的预案。另一方面,景区从业人员应建立安全保障机制,要将旅游活动安全责任到人,积极组织景区管理人员参与相关的培训,加强景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对于参与体验式旅游活动的游客进行评估,评估其的体质和适应力是否适合旅游景区的各种旅游活动。
(三)强化旅游安全保护设施建设与管理
首先,科学设计体验式旅游活动路线,并在景区游线地图上明确标明哪些地段可能存在哪些具体的安全隐患,让游客提早针对性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是在一些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的路段做出警示标志,必要的话封闭一些有安全隐患的路段。
其次,加强旅游景区安全保护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景区内放置的警示牌上应加注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语言进行安全提示以提醒自助游的外国游客,并加注景区紧急电话。保证活动范围内有GPS信号,能够通过监控装置了解游客动向。
(四)加强景区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建设
景区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具有如下几个主要手段:
第一,利用多种媒介方式特别是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及时景区安全信息,例如将安全提示、出行准备、避免方式与自救方法等在景区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等。
第二,在景区网站、景区门票、景区宣传单上进行安全提示,做出行为规范提醒。
第三,在景区内有安全隐患处设立警告牌,并随时检查警告牌的完好情况,做到及时醒目地提醒游客。
(五)建立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第一,对体验式旅游活动高风险区域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提前科学制定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对策。
第二,在这些区域应提供简单有效的救生防护设施,并定期组织旅游管理安保人员进行救援演习,熟悉救援程序,掌握相关技术规范及技能要领,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第三,定期举行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救援技能培训,要增强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双方面的安全意识,增强游客自救和景区救援能力。
体验式旅游活动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有旅游监管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共同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促进体验式旅游活动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杭华. 旅游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1)
[2] 罗景峰. 我国乡村旅游安全研究现状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3)
作者简介:
关键词:宽窄巷子;体验营销;策划方案
上个世纪末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大规模开展着体验经济活动的浪潮。这一新型的经济形态极大地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这正与旅游经济的特征不谋而合。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最终获取的是一次由各种具体的、有形的活动所构成的无形的旅游体验,从此种意义上讲,旅游景区要更好地从同类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开展丰富而有效的体验营销战略至关重要。
成都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拥有众多历史悠久、底蕴丰富的历史街区,如锦里,宽窄巷子,文殊院,水井坊等。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已经在成都旅游发展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甚至成为成都的一种文化象征。宽窄巷子作为“最成都”的典型代表,在宣传营销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
1、体验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美国的未来学家toffler将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营销作为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运用,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体验营销的研究也此起彼伏。
国内对体验营销研究的比较全面的主要有郭国庆,周岩,马连福,李志飞等人。郭国庆主要是在国内外体验营销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体验营销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结合相关案例,进一步阐述了体验营销的内涵和意义,最终他将体验营销定义为:“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一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周岩则主要着眼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一方面阐述了体验营销的市场基石、客户原则、策略组合和组织建设;一方面为企业实行体验营销提供了系统的操作办法,这对于企业开展营销工作颇具指导意义。马连福主要基于顾客人性体验需要,从体验经济的兴起,体验需要的本质,体验营销的方式和策略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李志飞则是从旅游购买行为这一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体验营销对旅游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影响。他对体验营销的定义与郭国庆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提出了“SHUP”模式,强调看,听,用,参与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就国外而言,B.H.Schmitt对体验营销的研究比较系统。他最先提出了体验营销的概念,认为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并且“将完全取代将功能价值置于核心地位的传统的特色与功效营销”(Schmitt,1999)。他给出了体验营销的若干特点:①注重客户体验;②戏剧化和互动的概念是营销策划的核心;③营销规划和设计需要将科学和人文、技术和艺术结合。同时,他提出了体验营销的四个构成要素:设施、产品、服务和互动体验过程。
2、宽窄巷子营销现状
成都市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具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成都市政府2003年开始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方位整改,最终打造了“闲生活”区宽巷子,“慢生活”区窄巷子和“新生活”区井巷子。为了充分提升市场知名度获得更大的游客占有率,宽窄巷子在整改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营销策略,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反映出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对宽窄巷子进行了多次走访调查,最终得出它在营销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1)特色流失,缺乏“最成都”气息。一定程度上讲,特别的文化背景是仿古街区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也是一处仿古街区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重要依托。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宽窄巷子,虽然以“清朝满军的驻地”为历史背景,并且在整旧如旧的原则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缮,使得整个街区内的建筑基本上具有成都风味,然而,通过调查,大多数宽窄巷子住民认为在街区内举办的一些现代表演活动脱离巷子文化背景,具有极强的商业性从而使得整个街区在人文气息上并不“最成都”;就旅游商品而言,也与锦里,文殊坊和成都周边的一些古镇存在极大相似性。总体而言,街区特色流失严重。
(2)缺乏互动,消费并不大众化。强调景区、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互动是旅游体验营销的重要特征。这一互动关系的缺失也正是宽窄巷子在营销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方面,市中心地价上涨、旅游业开展使得街区环境下降等原因迫使众多街区原住民搬离街区,不仅居民与宽窄巷子的物理距离拉远,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他们与街区心理距离的形成,这对于延续和营造街区原生的民俗氛围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改建后的宽窄巷子引入了西方餐饮等高档消费场所,使得整个街区目标市场选择的范围缩小,大多数旅游者到达街区,多为“走马观花”,并不能把握和领略宽窄巷子所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与四川传统民族文化的“大众性”背道而驰,这于旅游业发展不利,也于增强宽窄巷子品牌影响力不利。
3、宽窄巷子体验营销策略
(1)特色静态产品与动态活动相结合,充分凸显“最成都”。前者主要针对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而言:景区应加大国际国内旅游宣传力度,将宽窄巷子这一品牌纳入更多旅行社的线路之中,与成都其他景点联动的同时充分凸显景区优势;通过组织校园商品设计大赛征集创意商品,并借机提升品牌影响力。后者主要针对具体的营销活动策划,景区可与旅行社联合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如艺术家旅游、摄影家旅游等,也可借助网络媒介开展宽窄巷子旅游博客大赛、宽窄巷子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等。具体的行动方案如下:
①感受2300余年的“最成都”生活。以满清文化为基础,结合成都2300余年的历史文化,以建筑为主体,用摄影、绘画、模型、电脑模拟还原图的形式表现不同时期的成都建筑。具体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期间游客可亲身参与、体验。
②“千年穿越”大型婚纱摄影活动。主要为主题婚纱展,内容可包括古代婚纱展、少数民族婚纱展、欧式婚纱展等。还可通过媒体宣传,召集待婚情侣在宽窄巷子举行集体婚礼,并充分结合婚纱展主题。同时可进行婚纱摄影作品展览。
③“文化”摄影及书画展。该活动旨在充分挖掘宽窄巷子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向国内外旅游者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策划相应主题,邀请书画摄影名家,鼓励个人参与,重视游客互动。
(2)消费结构分层,鼓励多种结构的消费。首先,要在恰当地接受外来元素的前提下,合理地保存街区原生态的古貌古风,在目前定期举办的表演活动中重视纳入四川传统的民俗的、民间的表演活动,强调活动的广泛参与性,而不仅仅让这些活动局限在一些高档的消费场所里;其次,街区应纳入更多大众的、消费层次较低的休闲娱乐餐饮场所,扩大街区消费者的目标群体范围,增加街区旅游收入的同时,让旅游者对街区文化精髓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4、结语
总体而言,宽窄巷子作为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营销策划的具体活动项目中,应更加注重游客体验、游客感知,景区应充分与旅游者进行互动沟通,而不仅仅让旅游者游览景区变成一种单向的、个体的行为。基于体验营销视角,宽窄巷子的旅游营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B.H.Schmitt.体验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国庆.体验营销新论[M]. 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8.
[3]周岩.体验营销[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5]李志飞.旅游购买行为——异地情境、体验营销与购后效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