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树立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室内设计;环保;节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大量公共建筑、居民住宅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城市的角角落落。我国每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建筑中,但是由不科学的室内设计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几乎是所有人为污染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了减轻全球环境污染现状,为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更为了给人类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贯彻环保理念是必不可少的。绿色节能设计是使在建筑装修的全过程中,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最大限度使用有限的资源或是尽量使用节能材料,塑造优质的室内环境。
一、绿色节能室内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设计理念,也可理解为“环保设计”或“节能设计”等。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给环境所带来的污染是毋庸置疑的,也由此引发了建筑行业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绿色环保的室内设计也便由此而来,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环保节能理念与室内设计相互融合,打造环保的室内环境,也必将发展为室内设计的主流。环保节能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就是在满足人类基本居住需求的前提下,选择节能装饰材料,运用科学无害的装修手段,将室内设计与室外光照、风向、温度等因素融为一体,保证人类拥有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对绿色节能的居住环境的追求将也会成为大势所趋,所以室内的环保节能设计也将会随着技术进步和人类的需求日臻完善。
二、当前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布局不合理
室内空间布局不合理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也与整个建筑最初的整体布局设计密切相关。对于建筑本身来说,如果建筑的整体布局不合理不但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导致建筑材料、建筑空间的浪费多余。比如有的建筑用于花园、泳池、大厅的面积过大,就会导致室内空间稍显拥挤,而有的建筑太高就要花费大量资源在吊顶上,太空旷又要耗资建顶梁柱等。对于室内设计来说,如果缺乏整体意识,空间布局的专业知识不够,就无法准确把握建筑空间的布局,就会在空间划分中酿就最初的差错。
(二)设计复杂多余
如果设计没有依据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不以建筑的整体格局为基础,就一味盲目地添加设计,难免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伴随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也有所转变,由古时的冗杂繁复的装饰逐渐转变为追求建筑的简约大方,设计师也应根据不同时期人们的喜好进行室内设计。
(三)选材不恰当
室内装修往往需要运用到较多的建材,而选材也颇为讲究。许多材料(比如甲醛、苯)都含有大量有害气体甚至是放射性物质,虽然一时半会人可能察觉不到,但是久而久之,堆积在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就会危机人体健康。
(四)资源浪费
室内设计也是一项耗费较大的项目,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室内设计中最耗能的无非是对室内环境的控制项目上,比如空调、暖气等。而如果能充分考虑到光照、风向、温度、湿度等因素,巧妙利用自然条件自动发挥能源的作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三、环保节能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一)合理的空间分配
建筑空间分配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首先根据建筑的总体特点合理布局空间的大小。其次将内外空间融为一体,把室外的植被、风景等纳入室内设计的范畴中,可避免许多室内不要的装饰。比如将阳台置于有水有风的一面,将花草种植于临窗或向阳地带,也可将石头、花草等直接放入室内空间中。也可变废为宝,把废弃的玻璃、瓷砖、石头、钢材等用于布置室内环境,若以巧妙的图案拼接,同样可塑造一定的审美情趣。
(二)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
节约能约是建设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随着节能意识的增强,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节能环保的建材、家电等。节能材料有隔热性墙体、吸热玻璃、保温墙体等,而节能家电则有变频空调、节能灯、感应灯等,这些都是在环保室内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也确实节能效果显著。此外,高科技材料的智能建材也可在设计中考虑到,比如智能传感技术的运用,也就是根据外界温度、声音、磁性等物理因素对室内进行自动调控,以塑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三)转变审美意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建筑的审美意识人类大体类似,无非是追求自身爱好和室内设计的相统一,从前的设计都是为满足人类自身需求而生的,所以有的室内实际高调奢华,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古朴典雅。但是如今,在新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下,人类追求应当有所转变,除了考虑自身的喜好,还要将自然环境也纳入设计范畴。无论建筑总体风格如何,始终应该遵循舒适健康的原则,而实现这点的前提就是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所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人为改造,将人工美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根据生态环境进行合理改造,使室内装修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适应,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要遵循生态规律。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在室内设计中融为一体,是与时俱进的审美情趣,也更能体现户主的品位和格调。
(四)合理利用周围自然条件
首先是建材的选择可以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本地材料不仅可避免不必要的运输费用和破损,而且便于管理。其次是在室内设计中可合理利用建筑周围的光照、风向、湿度等自然条件,阳台设于通风向阳处,厨房可设于阴凉背光处,根据风向确定开窗大小和位置,以保证充足的通风条件。若光照充足,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烧水等。若风速比较大,则可利用风力转化为电能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利用地热开发温泉等。
结语
环保节能意识在建设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并不是一时跟风形成的,而是伴随着当今社会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大环境下而生的,是适应时展要求和人类生存所需的。要想打造温馨健康的室内环境,不仅需要设计师综合空间布局、建材选择、资源分配、简化设计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室内设计,还需要人类自发地转变审美意识,真正以人文本,实现由奢华向简约,由浪费向节约方向的转变。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才能打造舒适的生活空间,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周冰;室内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J];科技风,2008年11期
[2]汤晓敏;自然景观在室内空间中的再创造[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包皮过长及包茎是我国男性的常见病,随着人们对包皮过长认识的提高,要求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
包皮环切术不仅可治病,而且是种美容术[1]。包皮环切术的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不少,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往往与术者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现根据我院临床经验和目前包皮环切术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浅谈各种包皮环切术及术后每一环节的体会。
1注意事项
1.1麻醉
对于成人或大儿童,一般采用神经阻滞麻醉,品必须注入正确部位,即于筋膜之下,海绵体白膜之外[2],否则麻醉效果不好。在麻醉效果不满意状态下,草草结束手术,往往是术后并发症多发的直接原因。
品的用量不宜过多一般2%利多卡因5ml 1支,但要注射部位。但有些医生在根部环绕注射品,结果导致各种并发症:①肿胀剧烈影响手术操作,术后出现水肿严重、皮下出血等并发症。②品过多,最常见的是引起急性尿潴留,尿潴留一般可持续72h。③品的快速耐药问题,特别是利多卡因。解决办法是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但量不能多,否则尿潴留达1周之久。④对于小儿童包皮环切术的麻醉,建议最好采用全身麻醉。
1.2包皮环切术切忌信手剪来
因为阻滞麻醉之后,皮下、皮肤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因而切口定位不准和对包皮留割判断困难。如果仅在外板做美蓝标志线,而内板因水肿或手术中牵拉等原因,可能使内板切割判断困难,导致内外板修剪不在同一水平上,结果术后包皮内翻或外翻,可能引起医源性包茎。
1.3切口必须呈斜椭圆形
只做包皮部分横断者,必致术后包皮口狭窄,引起医源性包茎。
1.4美容修剪
用钳夹全层切除法,其腹侧皮肤往往有一尖状皮瓣,应予修剪,使之与两侧皮肤切直线相连。如果不做修剪,该处与系带缝合后,局部因血液淋巴回流障碍,水肿往往经久不消,美容效果极差。
1.5关于包皮切留多少如何掌握
目前尚无严格标准可供遵循。如果纯粹遵循传统的“05 cm、08 cm”法[3],很难达到手术效果,特别是肥胖者。关于切留适当包皮,笔者认为:在自然状态下,完全或绝大部分显露,在状态下,不弯曲,这样包皮比较适当。
1.6关于系带处理
术者也需要相当经验,有些医生害怕修剪了系带引起患者阳痿,故意将系带修剪过少,甚至不修剪,结果患者下面拖着长长的系带,影响美观。
1.7对出血点必须妥善止血
建议最好不用肾上腺素湿敷止血。也不建议用过多的丝线结扎止血,否则术后上有很多的“疙瘩”或发生线结反应。最好采用双极电凝止血。
1.8术中手术用线
最好用可吸收线,建议术中用间断连续缝合,此法既可以有效止血,又可以防止瘢痕挛缩,还有利于可吸收
线的脱落。
2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1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包皮系带处出血,背浅静脉出血,系结扎线脱落,均形成血肿,经再次手术仔细结扎血管后方可止血。预防:①术中应将近侧包皮退缩后暴露创面仔细止血,特别是背浅静脉及系带处,系带处可作“U”字缝合以达到在结扎皮肤的同时止血。②对成年病人术后应用雌激素1mg,一日3次,防治夜间而引起出血。
2.2感染
多系水肿及尿液浸渍引起感染,经抗感染及局部换药处理后可痊愈。预防:本手术为“Ⅱ”级切口,故应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术后防止尿液浸渍,减轻水肿。
2.3皮肤坏死
由于不正确应用电刀引起。预防:应尽量避免应用电刀,或应用时用盐水纱布包裹,可避免皮肤坏死,局麻时不能加肾上腺素。
2.4包皮切口瘢痕狭窄
预防:切除包皮长度适当,内板不能保留太长,另外行保留系带皮肤多、背侧皮肤少的斜形切口,形成相对较大的包皮口。
2.5术后橡皮肿
因局部形成瘢痕影响了远端的淋巴回流形成橡皮肿,再次手术时应靠近冠状沟处作斜环形切口,向近侧清除橡皮肿组织,应尽量采取袖套式环切术,内板不应保留过长,可避免橡皮肿形成。
2.6表皮样囊肿
因修剪时遗留的小皮肤碎片形成,行囊肿切除术。预防:术中操作应仔细,防止遗留皮肤碎片,缝合时对皮整齐,以防卷曲于切口内。
2.7包皮过短及系带过短
病人因受限、疼痛,影响而均需再次手术。包皮过短。系带处保留的皮肤应较背部长。包皮环切手术是个小手术,但也是一项高要求的精细的整形手术,病人对术后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手术时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果、李振东.小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04.
【关键词】环境污染;高职;化学教学;环保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到人们身心健康,也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2011年日本因强震引发的核泄漏事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污染和破坏,给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使更多的人们重视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与化学物质污染有关,而高职化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也联系紧密,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环保教育,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观念,并在今后工作中有意识的注意环保问题,是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按照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为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等类型。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或人工制造的产品引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与人类健康最直接相关的是对食品的污染。由于化学有机污染物的慢性长期摄入造成的潜在食源性危害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霉菌毒素、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某些致癌和致突变物以及工业污染物等。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它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高职化学教育,使学生在已具备初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挖掘课本中的环保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与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1]。而高职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在高职化学理论课中加强环保教育
高职化学教材提供了丰厚的环保教育资料。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中具体知识开展环保教育,并通过实际事例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如结合氯气、硫化氢和苯蒸气等有毒气体的教学,在课堂上介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和相关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结合硫酸、硝酸的工业制法及炼钢炼铁的工业流程,介绍工业污染及废气、废渣的处理;结合重金属元素的教学,介绍重金属对水的污染并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结合硫、氮的氧化物,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结合磷酸盐的相关知识,介绍湖泊水质的富营养化问题;结合烃的有关知识介绍光化学烟雾的几次事件及其原因;结合有机物中高聚物的内容介绍白色污染及其危害和解决方法等等。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我们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三、在高职化学实验课中加强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观察到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实验现象,增强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在化学实验课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应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如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回收,避免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入水池,应倒入专门的废液回收桶中,经统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严禁直接遗弃或倒入水槽,导致空气和水源污染。这样不但保护了环境,更让学生意识到在实验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3]。其次,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选择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在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可以用铜丝代替铜片,这样耗酸量少,使试剂用量大大节省;再比如,为了说明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实验中可以改用滤纸代替试管;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酸碱性时,也可以采用点滴板来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等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化学试剂的性质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浓硝酸要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防止其见光分解后的气体污染空气;贮存浓盐酸时要密封,防止氯化氢气体挥发污染大气。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污染严重,但学生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实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将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在多媒体课件中加以展现。这样既能极大地节省教学资源,也能减少由化学实验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的问题[4]。
四、加强环保实践教育
环保教育仅靠课堂的教育是不够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环保实践教育,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化学课外实训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认真有效的实施。如组织学生到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使学生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现场考察,丰富学生环境方面的知识,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知识的问答,巩固学生环保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化学教师应以身作则,行为表率,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如不用难降解的方便盒、塑料袋,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规范自己的环保行为。如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因为含磷的洗涤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不随便丢弃废旧的碱性电池等等。
五、增强化学教师环保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师是学生知识和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环保意识将决定和制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因此,建立一支具备良好环保意识,热心环保教育的化学教师队伍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化学教师要认真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多读书、多看报,多查找相关资料,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做到融汇贯通,真正认识到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担负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责任。平时注意多搜集、积累、整理一些环保的相关知识,并将它们分类、归纳,结合实际教学知识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巧妙、合理地把环保信息融于到教学当中,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也使学生们更容易、更乐意地去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应注重加强在职化学教师的环保方面的培训,力求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环保教育效果。师生都具备了良好的环保意识,可以使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甚至日常生活都贯穿着环保理念。作为高职院校化学教师,我们应增强开展环保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榜样的作用,更好的影响学生,更好的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的形成。
环境意识和环保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高职化学教学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任务,应将绿色化学、环保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努力把环保教育落实到高职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丽君.浅谈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5):139-140.
[2]刘美玲.浅谈加强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意识[J].科技信息,2011(6):207.
[3]黄启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56-57.
一、重视课程教育渗透,建立初始环保意识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课程,课程是最好也是最大的教育载体。环保意识的培养,必须抓住教材教学这个载体。教材编排过程中,总是将众多的目标融入其中的,其中就包括环保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学会巧妙的渗透,要善于分析包含在课程中的环保因素,将它正常的发挥和利用。我们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第一素材,通过课程的实施,恰当地灌输环保的思想,让学生在接触课程知识的同时接触环保的理念和思想。我们相信,只要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把教材用活用透,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会逐步建立。
在课程中,环保意识作为情感目标,它蕴藏在各种课程里,需要教师思考和挖掘。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能经过认真总结,提炼出一整套关于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比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往往要让学生在美文的阅读中,体验文学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景。在数学等理科学习中,学生会渐渐明白,科技的运用,会带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会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副作用:那就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学习科学、社会学等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去了解地球的构造、特点,从而懂得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会形成“地球只有一个”的共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紧迫性会刻入学生脑海。
二、创设良好育人氛围,树立核心价值观念
“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中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实际上是对人的环保意识和素养的一种要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指的也是人和环境的相互统一、相互协调。
学校作为育人的地方,环境氛围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需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要把环保相关知识内容,在校园宣传栏突出体现。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标语、宣传栏等营造环保氛围,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容在学校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看到。例如在学校的不同场所制作“不随地乱扔垃圾”、“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保护环境,健康你我他”等标语牌。其次是学校可以设置一些情景图片,例如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情景画,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美丽神话等。第三,学校要注重造景。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每一个角落,都要体现美的特点,既要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要养眼。
通过校园环保氛围的营造,学生会渐渐明白,环境对自身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所在的地区比较干旱,缺水,我们在学校使用水的地方都做了节水装置,既保证了绿化用水,又做到了节约资源。节水设施的应用,使学生从小感受到了我们生活环境的严峻性,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养成环保行为习惯
一是抓住常规管理。对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学校的环境卫生大检查等活动,都可以贯穿在学校经常性工作范围内的,这些日常性的管理和教育活动本身就有对环保的要求。学校可以举行环境卫生日检查、周评比、月考核等。对学生教育起作用最大的是平时的管理,功在平时。
二是主题教育专项活动。例如,学校日常开展的“倡导低碳生活,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节约用水,保护生态活动”“废旧回收,变废为宝”活动等等。2014年春季,我们举行“回收废旧电池”公益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详细了解废旧电池的极大危害性、回收方法以及分类回收的意义,回收现场,对孩子们触动很大,从内心深处对环保的意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专题活动开展,教学生学会怎么做环境小卫士,怎么做有环保意识小公民,同时学到处理日常事务的科学方法和保护环境的小窍门。
三是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环保义务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脑海中会逐步树立各种与环保相关的规则意识。近年来,我们在世界环境日开展国旗下讲话、召开一次环保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环保征文活动、开展一次以“同呼吸共奋斗”为主题的环保教育手抄报比赛等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建立环保基本概念,既培养了环保意识,又教会学生亲近自然,保护自然。
四、切实加强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育人观念
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才能使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里。
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在环保方面,许多家长不清楚,家长没有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家长会,告诉所有的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品质,环保意识是一个方面。现在学生攀比心理严重,生活上要求高档次,衣食住行样样不差。穿高档衣服,用高档产品,吃挑三拣四,就是缺吃苦精神。细细想来,学生的这些毛病都是源于家长的放纵,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富裕,缺吃少穿,认为自己受了穷,所以就想让自己的孩子不受穷。哪怕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家长也要省吃俭用而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攀比心理,真是苦了家长,害了孩子,但是家长还不以为然。学校有必要和家长沟通,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必须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育人观念。
其次是提倡家庭低碳生活。衣食住行,家庭消费观念,对学生环保意识影响很大。我们要在家长中多宣传低碳生活方式,例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每周少开一天车、少开一次空调行动,倡导田园生活,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等有意义的活动,长期开展,会改变家长的生活理念。当家长们了解了教育孩子的常识,懂得了如何爱孩子的道理,自然会知道怎么做了。
第三,适当让学生参加劳动锻炼。现在的学生,劳动锻炼的机会太少。让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锻炼,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劳动的过程,真正是学生领悟世界感悟人生哲理的时候。我们要大力提倡,让学生在家庭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也许家长会说,现在的孩子,就没有他们可以做的活,那都是家长的错误认识。我认为,要让孩子得到锻炼,可以从家庭日常事务开始,如洗衣服、做卫生、做饭,都可以交给孩子完成。我们的学生不是不愿意做,而是多数家庭的家长,不愿意把这些活交给孩子做。人们往往是想着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本领,将来干大事,岂不知,连衣食住行这些小事都做不好甚至不会做,这样的人才,会做什么大事呢?在环保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学校必须和家长形成共识,让孩子在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中得到锻炼,长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劳动生活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接触社会,明白生活的道理。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物教学;课外活动;渗透教育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自然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许多物种正逐渐走向灭亡,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存。一些土地开始退化,水资源也开始短缺,水与大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严重问题。面对正在恶化的环境,许多有识之士发出警告: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留一个能够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保护环境,善待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环境保护需要从学生抓起,我们的生物教学理应担负起这样的重担。生物学教育者有义务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者和执行者,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牢牢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强烈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我们要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这是一种非常直接有力、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生物课教学中,利用各种渠道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我们的生物教材中,实际上早就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这就说明,国家生物课程书籍编辑者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教育和生物教育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一个通过传授生物知识普及环保教育的有效渠道。所以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设计好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生物圈知识的时候,就应该提出“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这个概念,之后让学生明白“家”的含义,这里的“家”与学生们自己的“家”有什么区别。生物圈这个“家”,是怎样为动植物们提供生存条件的,生物圈这个大家庭又有哪些成员,这些成员与生活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由此引入生态系统的学习。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地方发生环境问题,就有可能对全球产生影响。通过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圈的爱护之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之后,要求学生阅读生物圈第二部分,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的家园,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所以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对地球具有破坏力的物种,应该停止对地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爱护地球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担,维护好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不是仅仅通过生物课堂才能够实现,在课外活动中也是可以实现的。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性教学环节,课外活动也是生物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当学生整日在课堂上埋头苦读时,难得一见的课外实践活动就显得特别珍贵。虽然我国已经为实现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意见,但是很多学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升学率,还是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课堂教学里,淹没在试题的海洋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
所以为了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心胸,作为生物教师,不应该仅仅为了所谓的分数,而牺牲了学生融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例如,在一次星期六的作业里,我就让学生到自己的家乡了解一下,自己家乡的生态环境有没有什么污染情况发生,污染对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之后做一个可靠的家乡环境情况调查表,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这一形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真正走入了大自然,利用自己的的实际行动,了解到了保护环境的实际意义,使他们明白,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个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名号,而是一个切切实实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活动,所有的人都应该停止对环境的伤害,每一个人都应该担负起建设建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责任。
三、积极开展生物知识与环境保护的竞赛活动
心里研究证明,当学生处在竞争性的活动中时,就会激起较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生物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的知识内容里,融入环境保护的知识,这样在强化促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不知不觉间受到环保意识的熏陶,同时他们也会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而不断努力学习更多的环保知识。另外,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竞赛结果后颁发一些有意义的小奖品,作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也可以把获奖的情况和积极参与者的情况在学校的公示栏或者光荣榜上公开展示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积极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