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生物学的概念

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 变化在概念呈现的方式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0个专题每一个部分都出现了这样的描述——“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如“生物圈中的人”专题提出了以下重要概念——

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空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其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

……

认真分析这些内容,50个重要概念并没有超出具体内容的要求,而是采用了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标准认为,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 聚焦教学中的研究问题

生物学概念是学习的核心内容,目前存在着单纯背概念、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清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中凸显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哪些学习行为和活动经验。

第一,精选生物学事实,为形成概念奠定基础。

以往的教学中生物学事实不是多了,就是围绕概念的选择不到位,造成学生构建概念的情境事实选择不足。如围绕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从实验观察入手,充分观察洋葱、番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虽然性状不一,但都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中,学生能够排除形状、大小等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第二,外显从事实到概念的思维过程。

事实充分了,是不是就能够自然形成生物学概念?在充分的事实背后还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如进行归纳、类比、分析等,教师要搭建产生这些思维活动的台阶,尤其在备课过程中要外显对其的研究过程,预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教学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常指向这里,而当前过程方法目标的制定还是比较空,难以落实。

如《观察根的结构》一节课,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根的永久装片,并画各部分典型细胞图,这一教学过程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要能够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要通过比较发现根尖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进而,还要发现在不同中,一定的区域内细胞性状和大小又是基本相同的;再从相同的细胞中找到典型的画出结构才完成任务。备课中,教师要将这样的思维过程纳入研究中,设计一定的指导语,适时给出一定的图片,才能够支持学生完成这一观察比较活动。

第三,关注概念之间的联系,突显概念背后的生物学观点。

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物理教学,就是对于大量的是物理概念及其组成规律的教学。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学习物理能力的高低。在教学中,我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而是找准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

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能力

大脑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人脑的最高产物”,一个概念的形成经过人类若干实验、分析、归纳,最后抽象出一个严密的概念。教学不可能全部重复人类对概念形成的全部过程,但必须教给学生这种探索科学的方法,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钥匙。一个物理实验或提出一个物理事实。在这里关键是不让学生迷恋于新奇的物理表演或对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无动于衷,而是引导学生去抓千变万化的感观表象的实质,通过分析综合,总结出结论形成概念。如反作用力的提出,先让学生体会一个习惯的现象,当你打人的时候,你自己有什么体会?学生说:“手痛”,接着问:“手为什么痛?”根据已有经验,学生知道这是受力的结果,再问:“这个力是谁给的?”学生迟疑,教师引导,没有第三者。只有打人者和被打人者,打人的同时,二者都受到作用力,这是现象的本质,前者叫作用力,后者叫反作用力。

一个概念反映的是同类客观事物本质属性。那么一个概念的建立,不仅适用一个物理现象,同样适用于同类物理现象,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学会推理。仍以反作用力为例,我在教给学生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以后,引导学生自己思维场力和摩擦力又没有反作用力呢?实验观察,磁场力和摩擦力都有反作用力。结论:任何物体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都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这个概念的提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很重要的。这样通过一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体会从感性知识领域向理性知识领域的转化过程,通过不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思维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生吞活剥和死记硬背地学习知识,从而也就抓住了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

二、在概念教学重视发展学生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概念的具体化过程,即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推广应用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即把一般东西用相应的特殊东西说明的过程。物理教学中概念的具体化过程是特别重要的,因为物理概念的检验很少用默写解词的方法,有的学生即使把概念背的滚瓜烂熟,但在错综复杂的物理实验现象面前却一筹莫展。事实说明概念的具体化运用过程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逆转过程。因为新出现的时间不一定与某一概念形成时的看法完全相应或者可以明确看出归属同类。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概念的具体化方法,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概念的具体化方法,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概念阶段和运用阶段。

1.在掌握概念阶段,要让学生牢牢抓住概念的内涵,说明某物理现象的什么本质,尽可能深的留下某一概念的典型表象。同时对本质反映的各种特殊表象进行认真比较,学会去伪存真的本领。例如:冲量这个概念(F,t)本质是力在时间的积累,但学生往往理解:冲字,在头脑中留下大力作用较短时间,显示了力猛和短促性,错误的理解了冲量的内涵,当遇到了小力作用较长时间时不会引用冲量的这个概念。这样就在讲解冲量的概念时,既要讲锤子打铁块,也举运动员跳高掉在海绵里,汽车受摩擦力停下来,这些物体都受到了冲量,让学生在开始掌握冲量时脑子里留下冲量的各种特殊表象,从而抓住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冲量的存在与力和时间有关,冲量的大小与力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关。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概念的内涵。

2.在运用概念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化的思维方法。当遇到一个物理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建立图景,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所面临事物图景的各种特征与所学概念进行对应联系,恰当选择相应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方式。学生学习也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即当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建立物理图像后不知选择哪个概念,可能把眼前的物理表象与学习概念时某一类似表象联系起来进而归纳为同一种性质的问题,选择记忆中同类概念来解决问题,这运用的是归纳推理。帮助学生学会两种推理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概念更灵活的具体化,在概念具体化的运用中,也可以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能力

比较是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比较就是比其相同较其相异。一个是肯定的抽象,一个是否实的抽象,这对于一个概念的掌握和巩固是很重要的。教学中我很注意教给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应用中面对具体事实,能从众多概念中准确地选择其一进行解答问题。

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制药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28-02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将专业定位成工程类,开设了较多工程类的课程,对微生物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该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考查课;缺少实践环节;缺少专业特色。使学生走进“制药工程只需要面对制药的仪器设备,知道制药的工艺就可以了,微生物学对我们专业没用”的误区。导致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动力和兴趣都不高。因此,有必要对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思考,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目前关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微生物学教学的探讨相对较少,仅从教材和实验教学有少量探讨。因此结合铜仁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课时较少,缺少实践部分教学安排,考核方式为考查等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课题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专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促进制药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的完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

1.教材选定。教材选择方面充分考虑铜仁学院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突破原有的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的固有观念。选择满足既要基础知识又要专业应用相关知识的专业需求的教材。但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微生物教材。因此,初步确定教材选用黄秀梨主编的《微生物学》与沈关心主编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2.教学内容选定。(1)理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择主要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微生物学概念,以及联系药物的生产实际,理解微生物与药物及药物生产的关系两个方面着手考虑。黄秀梨主编的《微生物学》的内容作为微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帮助学生建立有菌、无菌、什么菌的概念和意识;掌握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代谢,微生物控制、菌种保藏等制药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基本知识。沈关心主编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内容作为微生物在制药专业中应用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药物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和处理方式、微生物药物的重要地位、研究步骤、生产过程;了解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等。结合专业特点深入介绍微生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对制药过程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抗生素的制备及应用;微生物其他产物在制药中的应用;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药品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等微生物在制药应用的相关知识。(2)实践教学内容。铜仁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也同其他大多数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一样忽略了微生物学在制药工程中的重要性,课程中未设置实验课程。为帮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机能,增加了实验课,主要包括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自然界纯种微生物分离,细菌检查及其生理生化反应,菌种保藏等以微生物控制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就业面。

三、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思路为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微生物在制药工程中应用的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书本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微生物在自己专业中是如何应用,引起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兴趣,再讲解基本原理等重点和难点。

1.探讨式。借鉴慕课的教学方式,学习之前先提出问题或案例,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学习,课堂上分组就问题或案例用微生物学知识进行讨论讨论。例如抗生素头孢的生产,在课前首先提出分组查阅头孢的生产过程、生产菌株,产生的机理,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需要如何控制,如何确定药品的质量等内容,再回到课堂就自己查阅到的知识与同学交流、探讨。以此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不懂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研究式。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最新的研究引入到教学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建立以科研辅助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互补的模式。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思维、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锻炼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3.自学式。对于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有较多获得渠道的部分章节选择由学生自学,利用少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学习的知识。既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怯场或胆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

四、多样化教学手段

根据微生物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借用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手段将内容简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时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考核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搭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尚不足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学习压力。需要通过合理设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将学习压力分散到学期的各个时段。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比例为平时考核50%;期末考核50%。平时考核中包括4次课堂考核占50%,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堂讲解,考勤、平时回答问题分别占10%;期末考核包括期末笔试和实验考核分别占70%和30%。实验考核通过期末操作考核体现。可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

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59-1

1引言

医学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其特点是内容繁杂、抽象难懂、实践性强,其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基本医学常识,具有基本实践能力的、素质全面的应用型中初级医学护理人才。学生可以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实际操作学习中,获得有关医学微生物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2.1教学内容创新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由于内容多而教学时数有限,对于在实验教学中将出现而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又难于讲清的内容,如细菌的染色、接种、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等,理论课少讲而放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进行,以免重复。病毒、真菌难于培养,且一般的基层实验室也不易开展病毒及真菌的培养及检测工作,该部分内容主要安排课堂讲授。因此,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细菌学理论和实验的教学,以及病毒学理论的教学。

通过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分析,第一堂课就使学生了解整个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概貌和知识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起学生对常见病原性细菌,如引起化脓性感染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导致性传播疾病的淋球菌、衣原体、HIV等细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探究的兴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增强了教学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整体意识,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全局,逐步实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2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师生间进行有序相互联系活动的种种形式。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就必须坚持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例如: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己被确认的传统的根本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和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创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启发式不能只停留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即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方法,且教给学生发现方法的方法,让学生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创新方法,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2.3教学情景的创新

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主讲为主导,变控制为协调,变专制为激励,把每节课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没有禁锢和盲从中无拘无束地探索和创新,愉快地学习,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医学微生物学课教学中运用情景教育,做到引“情境”入“理论”,以“境”证“理”,以“例”带“理”,以“境”入手,以“理”入心,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解决了学生在学习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对微生物缺乏感性认识而感到枯燥、不易理解的问题。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达到融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为一体。

3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1培养创新的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获得的各种感觉印象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思维不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形东西的直接反映,而是反映那些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东西一微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是对微生命现象的间接反映。学生思维能力是在认识微生命现象、积累微生物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关键在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组织和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3.2培养创新的意识

兴趣是创新活动的持久动力,对某种事物若抱有浓厚兴趣,便会努力去钻研、去探索、甚至突发奇想、直至获得成功。中专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安排,课时较少,加上微生物的理论知识丰富,抽象难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会大有帮助。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及功能,通过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染色不同的细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类细菌的染色性不同?结构上是否有差异?致病性及药物的敏感性是否一样?迫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有关知识,掌握在课堂教学中难于理解的内容。当然,学习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象革兰氏染色的操作,看起来似乎简单,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学生用心去把握各环节,否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操作过程中应有耐心,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找出失败的原因,具备了这样的品质,任何实验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临床课程的学习都会主动、出色的去完成。

3.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关键在于教师教学中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例如:微生物学总论部分的名词概念较多,有的容易混淆,不容易记住,这是学生自学时的难点。学生遇到难懂、抽象而又易混淆的名词概念时教师要进行指导、进行剖析,弄清楚内涵有哪些。如: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几个概念,可以从血液中是否有细菌、细菌在血液中是否繁殖、是否产生毒素、是否形成新的化脓性病灶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从而弄清了概念的内涵和实质而不会把败血症说成是菌血症、菌血症说成是毒血症。

尽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较多,却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而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结合临床需要,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微生物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护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医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医学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学科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医学微生物学是与临床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目前,在微生物学课堂上部分学生机械记忆,应付考试,教师灌输式教学,学习效果差。

1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1.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对教学的责任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熟悉其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要查阅相关领域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任课教师首先应按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把握好课程深度、广度、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课堂讲授应当做到理论阐述准确,概念交代清楚,教学内容充实,详略得当,逻辑性强,条理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

1.2 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微生物是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摸不着的独特之处,使得微生物学教学变得更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会给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微观结构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用Flash制作简短录像,例如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病毒的复制过程等等以加深学生影响。同时信息含量大、重现力强的优点可以缓解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以及教学效果。

1.3多样化教学手段,加深理解

1.3.1 对比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各种病原体存在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通过采用表格或图解的方式将相似的病原体进行比较,使其共性和个性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较容易了。可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解决了易于混淆的微生物内容。

1.3.2 总结归纳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各论部分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容易混淆。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等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在归纳中注重不宜归纳但又须抓住知识点的引入强调,使混杂的各论内容展现出一定规律,有利于学生分清知识的层次,明确重点,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及知识系统化理解的能力。

1.3.3互动引导法

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横向比较与归纳。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

1.4 加强微生物学教学与临床的联系

病原微生物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病原微生物学是与临床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又与各临床学科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同时也要找出与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的知识点,注意微生物学知识的临床应用。

2 护理学专业病原微生物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我校护理本科现使用教材是第八版“医学微生物学”这本书和临床医学等其它普通本科专业一样,其它本科专业的课时数为30学时,而本专业课时数仅有20学时,此特点对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教师的传授及学生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从而教学效果较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条件,要适当的增加课时数,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护理专业学生都认为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与他们以后的护理工作关系不大而忽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首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不仅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激发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微生物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应加大改革力度,突出“实用性”特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专业学生将来踏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患者服务。

(通讯作者:马海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