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后起之秀,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各类职业院校跨越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1]。

一、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指职业院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网络化及社会发展要求,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出发,营造信息应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以达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它既具有“技术”的属性,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与协作性为基本特点。职业教育信息化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或仅仅局限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上,更多的是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层面看,它涉及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领域;从微观来说,它包括职业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组织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等方面。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信息化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那些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是一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实现人才培养创新,目标指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三件”建设中,硬件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软件建设是核心和灵魂,潜件建设是关键和保障,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一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没有硬件建设,其它两个都是空谈;但只重视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只会空有外表,底蕴不足;潜件建设也不容忽视,否则信息化建设将不可能取得成功。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四个关键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建设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全局。他们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四个关键域不能线性地规划与实施,应保持同步与平衡。

二、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观念滞后

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面临系统庞大、投资巨大、功能复杂、实施周期长、见效慢等困难,加之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一些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者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有些院校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性工作,而只是作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应景之作,或者作为某些评估的一项硬指标。有些院校没有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用组建实质性的组织部门或管理结构,运行过程中各自为政,职责不明确,关系不理顺,协调不畅通。有些院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形同虚设,人员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甚至尚处于空白。与此同时,很多人在职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如把信息化与硬件投入挂钩,认为信息化就是投资买设备、建管理系统,设备和技术越先进越好等,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还是沿袭老套。有的片面地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网站建设,对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建设重视不够,有的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就是信息化了,而不是当做教学、科研、后勤等服务的有机结合体。有的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教育自动化、机械化,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没有真正达到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科辅助教学,没有达到通过改变教育手段来促进教育思想、模式、内容、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目的。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既包含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软件建设,在这些方面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和经费保障。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招生人数急剧攀升,但是,资金投入机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尚未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相应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跟进,经费问题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障碍。不少职业院校计算机与网络、实验实训条件等远未得到加强,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软件建设更加被有意无意疏漏,或者由于无法支付昂贵的运营成本,导致设备老化闲置,资源浪费,效益低微,面对应接不暇的信息技术设备升级换代,其信息化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3.专业人才不足且素质较低

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应用队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靠人,人是第一位的,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的根本。在部分职业院校中,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技术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如,技术人员主要由计算机教师兼任,管理人员则大多由行政人员取而代之,难以胜任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无法解决信息化建设方面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难题。不少院校负责网络的技术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满足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有的学校甚至仅有一两个人来维护网络运行和网站建设,而从事通讯和多媒体的专业人员则更少。师资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很多教师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速度,技术基础薄弱,专业准备不足,应用水平不高,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难于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在职业教育院校中,真正具备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教师为数不多。由于传统知识结构的束缚,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要完全适应信息化的技术要求还必须经历一段学习的过程。

4.信息化资源匮乏且应用水平低

不少职业院校在经费投入上偏重于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等硬件设备,对配套建设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则有所忽视。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规范、明确的标准,导致大家在开发上自行其是,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合作,从而给日后的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带来麻烦。教育部曾多次要求教育技术战线“要像搞两弹一星那样抓软件”,但目前,职业教育现有信息资源大多仅仅满足于教学层面上的可视化,缺乏在深层次上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图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速度虽然较快,但是未能将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仿真教学软件等整合到教学过程中[2],建设和应用完全脱节,且信息资源采集多以满足现有需求为主,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使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的结构性匮乏现象非常明显,“应用水平低”的问题十分突出。

5.规划不统一、不到位,浪费严重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是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与职业院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和全局工作密切相关。在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有些院校缺乏统一的总体规划,眼前利益和急功近利思想较严重,信息化资金投入草率决策,信息化建设工程盲目上马,成为一个耗资巨大的困局,也陷入相互不兼容和前期投资极大浪费的困境中,教育信息化建设空有其表,没有其实,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如一些院校在校园网建设中往往忽视规划工作,楼宇之间和楼道内缺乏科学的弱电系统和布线管道,给校园网的实施带来困难,在网络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也缺少规划和预测,导致网络设备的扩展和管理不一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不能片面追求“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而是要形成合适的梯度,根据学校的财力现状和事先规划,有计划、分层次、阶梯型地稳步发展。

三、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应站在历史和战略高度,明确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需要,也是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责无旁贷。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应该成为推动全社会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力量,走在时代的前列。从校领导、管理人员到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应该在思想上进行革新和转变。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增强信息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式的全方位的整体变革,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宣传等方方面面,树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观念。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第一的理念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从若干年前延续至今的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由信息技术操作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充当教育信息化的坚定拥护者和忠实实践者。其次要弄清楚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和内涵,不要片面地、狭隘地理解为信息化就是一套设备或软件那么简单的事,或者把校园网与教育信息化混为一谈,要杜绝“重硬件、轻软件”,“重使用、轻管理”的片面思想,增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的意识,处理好信息化工作中的硬件、软件的关系,重视信息化设施的社会化效益,强化为社会主动服务的意识。

2.增加职业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搞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要有保证,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便会大打折扣。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大力扶持,设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的专项经费,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根据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措施,加大政策扶持,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市场运作等途径帮助院校筹集资金,吸引社会、个人和企业等力量参与合作,增加对教育信息化的投资,适度推进政府与商业机构,学校与商业机构的联合投资,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渠道。另一方面主要靠院校自身设法解决,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多元投资,如通过项目外包、合作共建等途径筹措资金,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学科方面人才和科研的优势,加快推动信息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信息化建设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4],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注重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在知识总量以爆炸式速度增长的信息时代,对人的信息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的信息化素质达不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而如果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素质精良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教育信息化建设无疑成为一句空话。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主要包括信息化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维护队伍,其中,信息化教师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成功与否,也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线。要大力加强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尤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的培养,使教师学会运用教学软件和网络开展教育教学与研究活动,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工作成效,促进教学改革,还要在培训中注重教育思想、理念的渗透,使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中自觉将其融入其中,增强信息意识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优秀团队建设,为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提供智力支持。

4.有效开发和建设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教学的开展与控制,依赖于通过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不断重组和加工来进行,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提高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是纸上谈兵,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筛选出知识的精华,让更多的学生共享,提高学习的开放程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进行,可以采用按需引进购置与因地制宜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筛选、制作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和学生特点的资源素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使其具备高质量、内容丰富等优点,并真正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便于信息共享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注意遵循统一的标准,提倡联手共建,相互协作,克服以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中低水平重复、高耗低产的弊端。

5.加强信息化的科学规划和组织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懈为之努力,因此在建设之前一定要有统筹规划,总体设计,保持人力、物力及资金的优化分配与组合,投入产出比例合理,各项建设和谐发展。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一般由一个部门来牵头实施,但是规划的制订者不能站在部门的立场来看问题,一定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把全校各个组成部分都纳入建设的规划范畴,防止出现信息化建设“盲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要立足院校实际,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考虑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投资分配、相关配套设施、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多种因素,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循序渐进,保证效益良好。

此外,由于单靠某个具体的职能部门无法独立地解决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管理的复杂问题,因此加强体制保障和组织建设非常有必要。推进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学校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相互协调,完善信息化管理架构,确保责权清晰,建议建立如图3所示的组织机制和工作关系结构,实践证明,其对于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确保健康有序稳步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 语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或事物,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和努力,不断地进行实践、思考、研究和总结。只有审时度势,正视问题,科学解决,才能把职业教育信息化推向前进,职业教育事业也会在变革和创新中寻得突破和飞跃。

参考文献:

[1] 孙震.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

代职业教育,2010,(3):6-9.

[2] 史重庆.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

及对策[J].职教通讯,2012,(4):11-14.

[3] 肖俊勇.浅论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

策[J].警官教育论坛,2008,(1):129-134.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教育学校 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G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4901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容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加速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和规划,在各种档案管理的行业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管理和整理档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从以实体档案为重心向以信息档案为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快速的提高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和利用的水平,就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武装。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主要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建设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运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前提就是提高各级各类档案室、档案馆的网络技术应用程度;其次,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推进数字档案全文数据库、加强对数字档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完善多媒体数据库建设等等;第三,建设完善的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确保档案数据库的安全;第四,培养档案信息信息化人才,加强对档案业务员的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第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管理标准,保证归档的电子文件完整、有效、真实。

二、我国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在,在信息化技术的带动下,我国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从目前的情况而言,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一)相关人员对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很多学校领导对于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思想上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重视,觉得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管理保存一些材料,是档案管理员的事情,对于学校的整体工作不重要。甚至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只要自己管理的材料不丢失,就算是尽职尽责,管理模式数年如一日,缺乏创新,观念守旧,没有意识到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这就导致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少政策上的倾斜和充足经费的支撑,有些学校连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都没有完善,学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

很多学校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硬件设施老旧,无法满足基本的档案保管的要求。虽然一些学校也配备了一些基本设备如打印机、计算机、扫描仪等,但多是一些被淘汰或老化严重的设备;即使有些学校配备了相对较好的设备,档案管理人员依然很少使用专业的管理软件,对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帮助不大。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只重视对纸质文件的整理而轻视电子文件,从而导致一些重要的电子文件夹丢失。

(三)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的需要。在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今天,学校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为学校提高档案的信息质量,为学校更好的进行决策提供数据资源基础。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节省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一些档案的日常管理、分类、查询等工作都能由系统来完成。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真正实现档案信息的高速运用。

其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为了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这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第三,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学校在日常的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需要保存的重要材料,如果只由人工进行归档和保存,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容易出现大量误差,而且在以后的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查阅困难等诸多不便,利用价值十分有限。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后,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更能够凸显档案巡查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

三、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强化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的认识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是势在必行。针对很多中等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淡薄、观念守旧等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从学校领导方面来看,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的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上来,明确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成立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明确责任,改变以往管理混乱、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可以加强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在校教职工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保障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中等教育学校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的投入,结合学校的档案管理模式,设立综合档案室等,同时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和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

(三)对档案信息化加强规范与标准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强标准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宏观调控,档案管理部门要在已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立足大局,进一步对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例可循,从宏观上避免以往管理方式不可更改和各部门之间不协调的情况。二是,在内部进行协调。中等教育学校在建设电子校务的过程中要注意衔接档案管理系统和其它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也要积极参与校务电子系统的建设。这样,档案管理系统既能够借助网络共享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又能够方便本部门对本校区档案信息的收集。这些功能的达成,都离不开规范和标准,因此,在进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已经颁布并执行的档案信息建设的标准规范。

四、结语

中等教育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新的平台和视野,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中等教育学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对校内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在新技术和新观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本文通过对学校档案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现状和问题对策等方面的论述,说明了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学校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金凤.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华章,2013(21)

[2]武慧琳.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学术理论),2012(11)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却是各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整体来说,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较多。本文从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方面特别是教师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本校及同类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对策。

关键词:

信息化;职教能力;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受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重视。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部门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政策和文件,党的十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大力推进信息化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举措。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因素大量存在,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不足与较多困难。

一、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表现出的基本现象:多数教师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设备的投入等,没有从更深层次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改革、教育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意义。因此出现一种现象是往往是校级层面领导大力推进,普通教师却无动于衷。信息化教学大赛等项目往往也变成了少数教师参与,更多教师涉身事外。

2、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高投入、周期长的项目,资金来源单一,特别是得不到当地政府财政有效支持的职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的环境难以形成,而且硬件损耗快、报废周期短,在保障日常教学经费投入情况下,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工不足,从而影响整体信息化建设进度。

3、信息化建设师资能力不足

目前,多数教师把信息化技术作为传统教学手段与方式的补充,满足于会用PPT或多媒体及一部分资源平台进行教学,认为这就是教学信息化。实际上,作为信息化建设与使用的主体,很多教师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表现为个人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薄弱、应用水平较低。在专业建设中,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收集、整理与能力不够,缺乏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难于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

4、信息化建设资源缺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建设上总量大,但可用好用的少;同一类资源(如课程建设)重复建设的多,学生应用的少。从微观层面上看,某一个院校内信息化资源满足教学层面的可视化多,与专业、行业深度融合的少。其原因是信息化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各院校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建设项目,导致同类项目重复建设,结果是不少项目为了验收、检查,质量不高,建而不用。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开发,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涉及到信息化建设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1、统筹规划,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水平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是网络平台搭建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紧扣“实用、好用”的原则,以网络平台建设为核心,创设教学管理新平台;以基础设施投入为重点,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辅助手段。

(1)网络平台建设要创新举措,重实用。学校网络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信息化平台既包括硬件资源,也包括软件资源和制度建设。网络平台既可由学校相关部门研发,也可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共建,其内容可包括校园网、各类教学资源的集合。它集政务公告、管理办公、资源建设与共享、自主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使之具备较强的实用价值,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求实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充足经费投入作为保障。学校经费的投入一般来源于三个渠道,即政府投入、是项目争取、学校自筹。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要提高资金利用效果,讲求实效。要避免“重硬件,轻软件”投入现象。很多职业院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投入了不少资金,但是大部分资金还是集中在采购硬件设备上,在虚拟化与云计算软件、教学管理及应用软件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窘境,虽然采购了大批设备,但是设备利用率很低,没有将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最新技术运用到教育信息化中。

2、明确重点,逐步提升、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

教育信息化使用对象是教师,服务对象是学生。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使之有效地辅助于教学,是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策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观念转变与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团队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认知观念、应用能力是否能跟上信息化技术更新的步伐,是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注重硬件更新的同时,必须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提升教师的操作水平和创新意识,使其达到善变观念、善用工具、善用资源、善用教法、善于科研、善于沟通、善于入群。要通过各种途径,力促教师信息化理念养成、信息化方法提高,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落实。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院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要到位,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响应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性,并加紧宣传和落实。全体教师员工要不断地分阶段地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让大家能真正理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实践性、技术性,增强大家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

(2)以科研促进教师善于思考,实现观念现代化。教师教学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只有在陈旧中更新,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教研,在教研中反哺,才能转化为前进的推力和发展的动力。为了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切实开展教科研工作,依托教研、课题、项目多个途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及善于思考的习惯养成。通过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讨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教研成果,结合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专人执笔,形成电子文稿进行正式发表。通过课题申报,紧扣信息化选题,每个课题组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学习和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信息化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网络信息的搜索、PPT的制作、电子文稿的上传下载、课题资源的共享等工作的完成,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通过信息化建设项目申报和立项,既可解决部分建设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全程参与,对信息化应用的理解更加深入。

(3)以培训促进教师善用工具,实现方法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不仅强调的是光、影、音等媒体形式手段的综合运用,更强调要集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学习为一体,强调的是多种教学途径的有效联通,融合教学规律,要变单一的“听中学”为“疑中学”“做中学”,变灌输型的讲授课为合作探究型的授导课、探究课。培训方式主要是校本培训与校外专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达到提高理论与操作水平,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校本培训主要是通过校内专家和专业教师讲解信息化建设、应用等方面理论知识,讲解一些软件的应用及信息化设备的使用等;校外专家培训主要讲解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对教师提出的疑问时行解答等,既可以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也能从应用角度学习相应的知识。通过不间断的培训与学习,教师在课件制作、视频处理、资源平台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取得较大的提高。

(4)以竞赛检验教师应用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并不等于教育技术,将思考转化为行为,将技术转化为教学力,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所在。职业院校要以省、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为契机,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学校应选派专人负责、团队参与,指定专人培训,对报名参赛的项目要全程辅导,及时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竞赛形式,可锻炼一个团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全校树立了典型。教师观念的转变,方法的更新,技术的提升,势必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会转化为学校办学内涵的丰厚,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师资培训和资源建设(开发)等三方面。这三方面应该是齐头并进,只是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初级阶段注重对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的投入;第二阶段重点放在师资培训上;第三阶段更强调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可以说资源库建设应该属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直接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高职院校应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做到信息资源结构性要统一,数量多更要质量高,使用简便操作性强等,达到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内涵,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三、结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一场革命,它改变了教育者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改变了师生间的关系和教学形态。这场革命将职业教育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境界,积极参与其中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教育行为的自觉。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努力克难求进、全力以赴,以提升办学质量为已任,倾力打造一个装备信息化、管理人文化、思想现代化的新校园。

参考文献:

[1]纪宏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4(7).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问题;措施 从2009年开始,为了全面掌握我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近三年的情况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今后全县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班班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远程教育的广泛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信息化教育的实施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实现。

下面就本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谈谈我的看法:

问题一:传统教育观念制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就目前本县教师而言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普遍不高,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仍以传统教育观念指导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制约了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水平,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2.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教育信息化发展

从本县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没有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只是有学校电教处或信息中心制订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这里主要的问题一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本就没有可以遵循的标准,随意性太大;二是有些部门出具的建设规划和装备要求与现在以数字媒体和互联网为主体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相符;三是就本县而言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没有明确学校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比例,政府的专项经费更是缺乏,由此造成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措施一:针对上面的问题,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坚持建、管、用并举,以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强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两项职能;实施“三通”“两平台”“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问题二:重“硬”件,轻“软”件

目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配备,轻培训;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往往存在硬件投资比例过大,软件投资明显不足,导致硬件、软件和潜件发展不平衡,出现有先进的网络设施,缺少适用的应用软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懂信息技术的学科老师等不协调发展局面,结果造成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无法有效利用,很多学校的网络设施仅局限于上网,或往往变成上级考评的对象及供领导参观的现代化摆设,应用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很大差距。

措施二:加大软、硬件投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建设,配合“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依托上级教育资源网,采取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互联网搜索资源作为拓展,以购买资源和自建资源作为特色,建立起学校的资源库。在两个层面上做好地方资源库建设。一是由教研室牵头,电教人员做好技术支持,建立县级的学科网站群。如:化学、数学、英语网站等。二是由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发动教师利用中央电教馆教育源库、基础教育资源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等制作课件,建立校本资源网站。

问题三:教师技能问题

教师素养需要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给教师带来了新的难度。教师不仅要了解教育技术理论,还要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具有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

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

变革。

措施三:要全面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切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包括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在内的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学校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网络和教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并根据学校规模,配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师思想意识的提高。相信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会促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中国电化教育,2003(9).

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120

教育信息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201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在基础教育建设中要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把统筹兼顾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06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不断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整合教育信息资源和培养后备人才,提高教育系统的信息应用水平”。

1.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以我区近年来的信息化投入来说,我区以政府投入为主,并多渠道筹措经费,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段指导、保证质量、讲究实效、发挥效益"的指导方针,积极、稳妥地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稳健、有序的发展。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经过一段时期的不断投入,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在一些的硬件设施设备上基本能够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需要。

1.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情况来看,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在稳步向前推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明显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例如发达地区在基础教育投入资源比欠发达地区比例明显有很大差距,有时,就在同一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或者中心校与一般校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其次,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资源存在重叠浪费现象。在有些财政支持的信息化建设上。其三,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大大影响了信息化设备应用效果。现在许多地方硬件投入基本能得到重视保障,但教师培训,管理服务常常跟不上。

2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当前促进区域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1统筹兼顾各项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保证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统筹兼顾各项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保证能够协调东西部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校际发展差异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此,我区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统筹全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浪费。

2.2加强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连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运用,而运用就需要软硬件平台的双重支持。许多地方舍得在硬件上投入建设,没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平台建设一样重要。当前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的已经不是硬件和技术,而是课程理念不到位和课程资源的匮乏。近来流行的微课,对提高一线教学的效率,实现教育学科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很重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中,各校应整合学科教学教研资源,各地区也应为一线教师创造课程资源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将课程教学、学科教研的资源在更大的平台进行衔接整合,发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力。

2.3紧密联系基层,做好服务管理,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率

信息化的成败在于终端体验,而教育信息化的最终使用者是一线教职员工,受益者是广大师生,因此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又要着重设计良好的终端用户体验,易学、易用、方便快捷才是设计上要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计划,多倾听采纳基层一线教师的看法建议,增强实用性、方便性,尽量避免由于设计上的疏忽导致整个设备的可操作性不强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建立起信息化的运行制度,做好管理服务。

2.4加大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力度,建立信息化教学教研激励机制

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主体是一线教职员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的推广,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但信息化技术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一线教职员工以往只要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和Word、PPT等简单应用,后来又要学Flash、Auth-roware等多媒体动画课件,再到如今的微课制作。技术发展又引导着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有鉴于此,加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训,是一项长期且不断与时俱进的任务。

3结束语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程,通过不断的努力建设,积极探索出适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了国家整体基础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保障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保障基础教育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点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静卫.持续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