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环境修复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53-01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强度日益加大,有毒、有害废气物质不断的输入环境,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个重大问题,对于大气污染和地表水污染之力的研究已十分广泛,许多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对于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之力来说,由于其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以及难治理和修复周期长等区别与大气和地表水体污染的特点,其修复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日益活跃的领域,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已在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实用技术,但这些修复方法往往会破坏场地结构、造成二次污染,对于污染面积巨大且污染程度较轻的土壤甚至难以应用。为此,近年来,人们在污染环境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甚至生物修复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原理、产业化途径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应用的探索,试图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础

生物修复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之力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

目前被广泛认同的生物修复定义,是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的一个受控或自发进行的过程,这是狭义的定义。

除了微生物修复外,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更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改变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二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

目前使用最广、最有效的生物修复技术仍是微生物修复。

二、物理与化学修复—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

从修复原理来看,物理修复与化学修复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若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三、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如Ni、Zn、Cd、Hg、Cu、Se,放射性核素如Cs、Sr、Ur,多环芳径,石油,化学农药,有机氯溶剂如TCE,废弃炸药如TNT等的修复研究均有报道。

四、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

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呗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第2篇

【摘 要】新时期,科技的发展与引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科技引进策略,根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高质量的、生态化的科技引进发展战略,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科学发展;科技;引进

科学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人的核心价值,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发展,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的需求性,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我国科技落后于国外的事实,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制定出科学的科技引进计划与原则,实现高质量的、生态的科技引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我国科技引进应遵循相应原则

科学发展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及为谁发展的问题,它抛弃了传统的将人当做发展工具和手段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的满足人们的种种需要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从而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目标不明问题。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我国的科技引进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社会效益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及生态效益原则。

(一)社会效益原则

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原则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要坚持社会效益的价值评估标准,使得大多数人获得利益,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经济效益原则

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科技引进所要遵循的经济效益原则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智力、体力、品德及审美意识的提高,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太低或过慢,都会给环境及资源带来严重破坏,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人们为了维持必要的生存而不得不对周围的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采,造成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生态效益原则

生态效益原则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技术的引进有助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应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起到修复生态系统的作用。例如,电动车技术的引进,就是基于其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污染零排放的机动车辆,不仅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而且减少了尾气的排放。

二、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要以自主创新型科技引进为主

科技的引进,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的引进及软件技术的引进两种基本形式。硬件设备的引进,是将成套的机器设备或关键性的设备部件引入,是一种低级形式的科技引进形式,它主要存在于科技落后,人才资源匮乏,科研资金不足的国家,由于不具备必要的人才、技术力量,因而只能够采取设备引进方式,以降低科技引进风险, 较快形成生产力。而软件技术的引进,则是对专有技术、管理技术或设计的引入,引进软技术的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人才、技术支撑,足以消化新技术,因而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技术引进方式。而根据对所引进技术的信赖程度,又可以划分为单纯的科技引进和创新型的科技引进两种形式,国外发达国家所实施的技术引进,大多是创新性的引进,即将所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研究与创新,从而生产出更为优质的产品,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我国的技术引进历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主要是以引进硬件技术设备为主,但由于硬件设备本身技术含量低,二次开发价值不大,因而很容易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之中。之后,我国对于技术引进方略作了重要改革和调整,重点引进国外软件技术,着重消化和吸收先进技。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有限,并不能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缺乏自主创新性,导致对国外技术存在严重依赖,而过度的依赖又引发了我国缺乏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需要支付大量资金获得西方技术专利许可。因而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科技创新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对引进技术形成二次研发和应用能力,努力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三、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科技引进要以生态引进为根本

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引进能够促进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工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气、废物、废水,人类社会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也都对人们居住的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而,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应该坚持生态引进这一根本,走生态化技术引进之路。要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合理的考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技术引进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结语

总之,科学发展过程视域下的科技引进,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原则,坚持以自主创新型科技引进为主,以生态引进为根本,立足于自主创新,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坚持对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与创新,形成强大科技创新团队,才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引进作用,落实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旧建筑改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城市建筑也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仅仅依靠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已经无法解决城市的建筑建设问题。因此,现在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一些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旧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在功能利用、节能减排及感官意识上与城市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对城市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显得很有必要,也是我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下,改造旧的工业建筑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较好的选择。当然,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地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及维护,而是指通过创新的方法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力,从而使得旧工业建筑具有更加深层和广泛的创新意义。

1、旧建筑改造基本原则

1.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旧建筑实施改造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求改造能够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的功能或特殊要求加防水、防潮、防震、保温、隔热、隔声等在进行改造时必须要予以保障。这就要求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必须结合相关技术知识合理进行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选择美观、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

1.2、有利于结构安全原则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进行改造设计时首先要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确保建筑实用、坚固要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安全可靠。依据建筑物结构要求和荷载大小确定构件基本尺寸伺时对于地面、墙面、顶棚及栏杆等部件实施装修、抗震加固时都必须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旧居住建筑改造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要注意改造经济效益问题。在降低改造成本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材料等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管理、维修及运行费用。进行改造设计时选用材料要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往意节约用材在实施改造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造成本。

1.4、整体性原则实施

旧居住建筑改造必须要遵守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建筑自身的整体性外,要保证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建筑虽然各有特性胆各个特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相互倚赖的联系实施改造设计时将个性纳入共性框架中,表现建筑统一的特质。

2、旧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意义

2.1、具有对保护历史的意义

建筑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许多社会的记忆,对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是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把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用地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用地的可识别性。

2.2、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将旧的厂房、仓库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不仅避免了因拆毁重建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及粉尘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与建筑相协调的景观又会使环境质量提升,因此,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是一项对城市环境有效的环保措施。

2.3、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费用,同时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而改造好的旧建筑同时会促进地块内部和周边的经济,甚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复苏,起隐性的经济效益更大。

3、旧居住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3.1、建筑屋顶的改造

屋顶是建筑的“第五立面”,在旧居住建筑中屋顶形式大同小异,基本上都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漏水现象。部分旧居住建筑的屋顶采用预应力空心板通过设置刚性防水层、铺设钢筋混凝土隔热板来实现屋顶功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设计、施工及材料问题导致屋顶时常出现渗漏问题。屋顶包含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基本形式,从渗漏率来看坡屋顶的渗漏率为10%,平屋顶的渗漏率高达70%。在进行旧居住建筑改造时为解决屋顶渗漏问题,可以通过种植屋面、倒置屋面等技术来改善屋面热工性能。伺时设计特殊的坡屋顶屋顶形式既能提高住户舒适度,又能改善建筑形象。在不影响原有建筑日照条件下,对坡屋顶的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将多层旧房的顶层通过改造变成复式住宅。

3.2、旧建筑坡屋顶呈现高低错落的形式

同时增加建筑轮廓的丰富性通过实施整体改造,能够同周边新城市住宅保持一致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由于旧居住建筑屋顶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渗漏本次进行改造时将屋顶改造为坡屋顶。

3.3、改变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

旧居住建筑的外立面通过饰面材料进行改造。利用块状、条状的材料美化旧居住建筑外立面修补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不足。针对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空调外机盒以采取此种方式进行遮档。由于旧居住建筑在建成时未设置外立面空调位置而建筑外立面零零散散的空调外机成为影响建筑美观和城市景物美观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窗户功能及日照要求基础上投置金属百叶栏或金属栅栏对立面进行装饰既能对建筑外立面空调外机进行遮档,同时又能确保建筑外墙整体协调。通过此种方法进行改造,既能保证通风性同时又不会对建筑采光造成影响改造成本较低。

3.4、旧建筑的低能耗改造

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师还应该考虑改造的能耗问题,从而处理好旧工业建筑的空间利用、形态把握、材质处理等问题。但是,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很少有人关注节能减排等生态问题,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首先,设计改造。旧建筑的设计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墙的保温性能设计。外墙保温性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日常运营中的能耗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师通常把外墙作为厂区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然后采取清洗、修复和改善保温性能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温保护。同时,利用原有厚砖墙的蓄热性也是降低旧工业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还能提高室内环境气候的舒适感。第二,外窗的保温性能设计。一般情况下,旧工业建筑的外窗气密性、隔声性和保温性较差,因而需要将原有玻璃替换为中空低辐射节能玻璃,同时,也可以在窗台内侧增设一道窗,从而改善外窗的保温性能。第三,屋顶保温性能设计。目前,建筑工程师在设计旧工业建筑改造时,一般需要将生态节能与屋顶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从而提高旧工业建筑的生态性。其次,技术改造。为了保证旧工业建筑改造完成后能够正常使用,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配备一些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墙脚干燥、墙体蓄热测定和红外线热辐射等技术,这些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旧工业建筑的热能需求量。

3.5、空间调整

3.5.1、外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外部空间整治目的:a.疏通交通,使建筑遗产更易到达,更易与社会生活无障碍地紧密联系,创造更为人性、富有个性、设施完备的城市空间,如绿地、街道、广场等;b.使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为清晰、纯化。

3.5.2、内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在对旧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等)进行改建的时候,为了满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就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大体分为两种:a.不改动原有建筑结构,只对非承重墙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通过夹层,获得新的内部空间分隔;b.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有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这种难度较大,但适应性广泛,更加合理,而通过一些新元素的外延,又会产生有趣的空间感。

4、结语

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普通的旧建筑改造计划已势在必行。对旧建筑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转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在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建筑所处的新时代和新的社会背景中挖掘出老建筑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确保改造旧建筑的本质时重新审视和利用旧建筑的新价值。在新的时期和标准规则变换中,更复杂的是我们要通过建筑形式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旧建筑改造,在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提下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晶磊.建筑改造中“地域表情”的表达及延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郭银丽.基于老旧建筑改造下卫生服务空间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发展趋势

1目前国内新型技术的使用情况

1.1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近几年,国内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之发展并行的建筑装饰行业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在科技与环保理念的引导下,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末,国内的装饰施工技术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在持续发展中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使得装饰施工技术始终徘徊在以国内领先的水平为标准的阶段停滞不前,导致国内装饰行业的发展缓慢。

进入21世纪,装饰行业的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针对国内日益提高的工业建筑的需求标准,企业将目光放在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上,引进和实践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如:背栓系列、石材干挂技术、组合式单体幕墙技术、点式幕墙技术、金属幕墙技术、微晶玻璃与陶瓷复合技术、木制品部品集成技术、石材毛面铺设整体研磨等。这样的推动,使高科技元素在装饰行业不断涌现,许多工业产品直接在装饰工程中应用,金属材料装饰、玻璃制品的装饰、复合性材料的装饰、木制品部品集成装饰等技术的出现,从本质上改变了装饰施工,其时代感强,产品精度高,工程质量好,施工工期短,无污染的优点使它们在装饰施工中得到更多展示机会。这些先进的装饰材料和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中也起到了很好的工业生产的要求。

连接和固定是装饰施工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各种高性能的黏结剂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订销连接紧固方式,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弹性黏结消除了钢性黏结的弊病。免漆饰面工艺与环保油漆的应用,根本改变了现场油漆作业所带来的化学污染的状况,免漆饰面的出现,现场全部取消油漆工的作业,从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反映施工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环保油漆的使用,不但使施工人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同时也避免因为油漆产生的有害气体而耽误工程竣工即刻使用,同时材料的耐火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建筑本身提高了安全性和耐久性。

1.2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1.2.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可占用空间的减小,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

另外,按装饰效果可以分为3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施工更简单方便,成本也随之降低,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缩减了工程使用后的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更低。这样的施工在工业建筑施工中提高了建筑的牢固程度,也为工程节约了成本,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对工业建筑是有利的。

1.2.2混凝土施工的新材料——钢纤维砼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为了居住性和生产适用性,而且还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建筑呈现出艺术美感。标志性的住宅和工业建筑也成了人们追求的方向,为了达到艺术效果,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就提高了。为了使建筑的艺术感和实用性都能得到体现,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研究出了钢纤维砼。钢纤维砼是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经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它不仅能改善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而且能增强砼构件的抗剪、抗裂能力、耐久能力,能使脆性砼具有较好的延性特征。另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因而它使构件具有优良的抗冲击能力,对于结构抗震性有极大改善。钢纤维砼的应用,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它弥补了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抗拉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1.3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1.3.1防水混凝土结构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兼有承重、围护和抗渗的功能,还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及耐侵蚀要求。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建筑中经常采用。

1.3.2防水材料的更新发展

运用防水材料达到防水效果的传统作业方式是沥青防水,现在通过科研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防水施工在向冷作业方向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它是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经特有活性物质和微硅粉改性而成,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开发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等多种产品。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实践验证,水泥基渗透非晶防水材料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持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自我修复功能,整体防水性强,能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而且环保无毒,不产生危害气体,施工简单,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任何复杂环境尤其是水位经常波动、变化,以及经常受到机械震动的环境下,如溢洪道、水池、地铁隧道、地下室等结构,水泥基渗透型非结晶防水材料优越性能更加突出,解决了一般防水材料无法解决的难题。

2现代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最小的代价谋求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建筑技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现代建

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趋势。剖析和揭示这些发展趋势有助于认识和推动建筑技术的进步。

2.1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新技术革命成果向建筑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渗透,是技术运动的现代特征,是建筑技术高技术化发展的基本形式。这种渗透推动着建筑技术体系内涵与外延的迅速拓展,出现了结构精密化、功能多元化、布局集约化、驱动电力化、操作机械化、控制智能化、运转长寿化的高新技术化发展趋势。建材技术向高技术指标、构件化、多功能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也随之向着高科技方向发展,利用更加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化、高效化是工业建筑施工的核心理念。

2.2生态化发展趋势

生态化促使建材技术向着开发高质量、低消耗、长寿命、高性能、生产与废弃后的降解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材料方向发展;要求建筑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工程的未来运行,都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尽量选用低污染、耗能少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力求使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在这样的趋势中,建筑的灵活性将成为工业建筑施工技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使用高科技材料的同时也要有助于周围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在建筑使用价值结束后建筑的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要在建筑施工的考虑之中。

2.3工业化发展趋势

工业化是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它力图把互换性和流水线引入到建筑活动,以准化、工厂化的成套技术改造建筑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从建筑构件到外部脚手架等都可以由工业生产完成,标准化的实施带来建筑的高效率,为今后的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化提供了可能。

3结束语

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但是最终的方向取决于生产的需求、科技的进步、生态的需求。满足这样需求的建筑施工技术才能够为工业建筑更好的服务。工业建筑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将向着高科技和统一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嗣信、吴琏. 我国钢筋工程施工现状及其发展[J].建筑技术,2006(05)

2 李久林、杨俊锋、杨庆德等.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J].建筑技术,2008(07)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范文第5篇

植物能分配场地的空间形式,对人形成视线上的遮蔽,这样形成的植物空间叫做遮蔽空间。这样的遮蔽效果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是植物营造的空间里最丰富的一种,按照视线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水平遮蔽和垂直遮蔽两种。前者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对人视野形成遮蔽的植物空间,通常是指墙面对空间形成的遮蔽;后者是指平行于水平面,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对人的视野形成遮蔽的植物空间,通常是指顶面空间形成的遮蔽。

1.1垂直遮蔽空间

垂直遮蔽空间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植物的枝下高空间。当植物的枝下高超过七英尺或者更高的时候,其构成的枝下高空间在功能上对人而言具有一定的遮蔽作用,如遮阴避雨、屏蔽视线等。当人站在一棵大树下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闭合空间的雏形,树冠作为空间的顶面,阻隔了人和天空的联系,当若干棵大树成片栽种形成林木的时候,树林形成的建筑空间就具有明显的特征了,成片的树冠构成了建筑顶面,树干则成了建筑的基柱,而由枝下高构成的空间则显得非常完整。此时,自然地模拟了建筑的功能,但却具备真实建筑所不具备的美感和生态。如果是一些树冠特别大的树种,如榕树等,独木成林,一棵单体植物便可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这样的空间在光线和气氛的营造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枝下高空间具有光影美。它营造的空间具有漏光性,顶面遮光,但是不完全遮蔽,光线穿透树冠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自然界的光线在这样一个小环境里变得具有另外一番情趣。任何供人进入的闭合空间都需要光源,建筑能通过安装在里面的不同灯具来根据不同气氛创造不一样的光线效果,植物营造的空间同样需要不同的光影效果来给人提供不同的场景功能和审美享受。这种不同的光影效果则是植物自身对季相变化的表达。常绿植物由于树冠浓密色深,随季节产生的自身枝叶形态的变化很小,因此,由这类植物形成的枝下高空间常年的光影效果不会起太大的变化;而落叶植物由于入秋冬后叶片会变色并且凋落,因此这类植物随着四季更替所营造的枝下高空间的光影效果的变化就会很大。前者给人以冷静、肃穆的感觉,但有时会产生压抑感和阴冷感;后者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但植物的遮蔽功能并非四季都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的种类和形态。以树阵为例,重庆某中学网球场旁设置了一个小规模的树阵供人读书休憩,周围种植了大量的常绿乔木香樟和天竺桂,而树阵却用了小叶榕,这显然是没有考虑到植物枝下高空间对光线的需求。因为小叶榕是常绿树种,四季常青,而树阵周围是作为骨干树种种植的常绿乔木香樟和天竺桂,这两种植物的气质和树阵的小叶榕都很类似,无论是季节属性还是树形树色等美学属性,都是雷同的,并且小叶榕萌发能力极强,会以一种伞状发散形态生长,属于水平延展形的植物,高度有限而宽度有余,若作为这个环境下的树阵树种,功能性和美感都是比较弱的。综合周边环境和功能考虑,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该环境需要一个夏日遮阴冬日进光的植物品种,夏季,天气炎热,同学们如果坐在下面小作休憩,则需要树冠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强光;秋天天色阴凉气温降低,这时植物叶色改变成暖色调,能营造秋天的氛围并且给人以暖色的补充,缓解气温低凉带来的萧条感;冬天气温降低,阳光的明度也变得很低,这时候,植物的叶片纷纷飘落,让阳光透过枝干照射到树阵的地面或座椅上,能为寒冷的空间环境尽可能地增添暖融融的气息,比如种植银杏等树种,就会比原本的小叶榕更美观和合理。

1.2水平遮蔽空间

水平遮蔽空间的主要的形式表现为不同规模的植物对人水平视线或者行为有遮挡作用的空间形式,水平遮挡空间可分为半遮挡和全遮挡两种基本形式。全遮挡空间的特点是植物的高度通常高于人的视线,能完全阻隔视线对需要遮蔽区域的穿透。比如各种隔离树种,其价值体现主要就是营造遮蔽空间,然而目前很多地方在使用隔离树种的时候过于目的化和公式化,仅将其作为功能元素来使用,仅仅被为了遮蔽某处视线而设定,与环境场地以及人的行为活动脱节,在景观元素上稍显孤立。比如常见的隔离树种珊瑚树,因其具有防火的性能和规整的植株形态而常被用材景观中用于遮蔽环境外的建筑里面以及其他视觉效果稍差的视线聚焦处。但是如果周边植被配置失调,珊瑚树就会显得很孤立,虽然不美的景观被遮住了,可这时珊瑚树却有可能自己变成另一处不美的景观了。类似于珊瑚树这类的树种,其功能和价值无须怀疑,不过在使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一下它和周边植物的关系了,是否孤立,或者是否存在对立感等。这类功能性很强的树种在形成水平遮蔽空间的时候,需要考虑它周边的植被与它形成一个统一与对比。半遮蔽空间的特点是植物的高度通常低于人的视线,能对人的行为作出一定程度的阻止和隔离,但是无法阻止视线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开敞性。这时这些低矮的植物会融入人的视线形成的画面中,它们不仅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隔离功能,也与远景形成对比,成为风景中的构图元素和审美组分。

2植物的开敞空间

植物的开敞空间是相对遮蔽空间(特别是水平遮蔽空间)而言的,指的是在一定的景观场地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植物,由于该空间没有顶面的覆盖,所以人们置身于其中会觉得视野通透、心胸开阔,这时候极少数的低矮植被,不会成为遮挡视线的障碍,这时的人们,容易产生轻松感和自由感。植物的开敞空间,需要比较空旷的基面和低矮的水平遮挡植物共同来营造。这种空间通常表现成大面积集中的草地。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植物景观的开敞性越来越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市区人口密集地段,拥有大规模集中的生态绿地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因此需要形成一种适合城市高密度空间的植物开敞空间形式。从人处的位置来看,植物的遮蔽空间可以转变成开敞空间的概念。以城市密集建筑中的一片树林为例,人们置身于树林中,那么树林对人就形成了一个遮蔽空间,如果将城市的一块环境看做一个整体的大空间,站在高层建筑上远眺树林,那么人脱离了置身于树林的场景约束力,植物相对于人而言就不再是具有遮蔽视线的空间的“墙”了,相对植物而言建筑就成为了占有绝对高度优势的“墙面”,遮蔽着人们水平方向主要的视线。此时的树林,成了空间的“底面”,夹于建筑之间,植物的遮蔽性在这个大场景中可以忽略,树林变成了开敞空间。城市需要呼吸,人们长期面对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所建立的灰色墙面,这种开敞的植物空间表现出的魅力就变得巨大。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就是这样一个案例,人置身于公园内,植物起的是一种遮蔽的功能,而宏观地看整个公园的大面积林木,相对于四周的高层建筑,并没有遮蔽功能,却能提供开阔的视野,在建筑群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绿色缺口,供处于城市喧嚣中的人们一个望穿灰色和喘息喘息的视觉机会,感受自然气息带给城市的清新之风。

3植物的引导、强调与修复空间

植物对空间的创造和分配作用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的作用相对于建筑,仍然有着自身的优势。

3.1引导空间

植物对空间能塑造一种引导的作用,通过自身的排列组合,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或者行为。相对于硬质元素的引导,植物可以增强景观场地视线的顺畅性和通透性,避免冲突元素的产生。

3.2强调空间

植物对空间的强调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强调和烘托强调。前者是指植物以自身作为一个景观节点吸引人的眼球,相对于雕塑、建筑等硬质景观,这样对一种景观的强调作用显得操作更加方便,造价更加低廉,并且更能使人融入生态的情调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悟氛围;后者是植物利用其体色或者质感肌理与雕塑等硬质景观的对比作用来突出它们作为标识性节点在景观中体现的价值。

3.3柔化空间

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元素,有着独有的柔化功能,表现在能柔化因空间过于坚硬而带来的破碎感。墙脚的部位是两个面转角形成的空间,从视觉形态上说,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空间是一个由两个面的拼接形成的剩余空间,由于体量不大,很难赋予实际的功能安排,因此这样一个空间就容易给人以坚硬的感觉,这时植物的介入,正好缓和了视觉的紧张感,将转面的呆板进行柔化处理,带给人以平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