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修复产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震 , 极重灾区 ,生态修复 , 困难 , 对策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5.12" earthquake beichua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restricting beichu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arthquake, extremely to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集中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龙门山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北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市)被国家认定为极重灾区,造成灾区内物种栖息地破碎、区内土地覆被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地震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据估计,重灾区的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林地严重退化面积29.8万hm2,草地退化面积9.4万hm2,北川、青川森林覆盖率损失面积在20%以上,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据调查: “5.12”特大地震致使北川89.66万亩森林植被受损,占幅员面积的19.36%,占林地总面积的23.16%,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从损毁的地类分,有林地损毁43777.3 hm2,其他林地损毁16000 hm2;从损毁的林种分,生态林38573.3 hm2,商品林21200 hm2;从损毁坡度上分,25°以上47820 hm2,25°以下11953.3 hm2;从损毁程度看,地极重损毁14800 hm2,重度损毁12000 hm2,中度损毁16800 hm2,轻度损毁16173.3 hm2;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表1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情况
表2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林种损毁情况
表3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坡度损毁情况
表4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程度情况
二、地震对极重灾区生态影响
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地震造成植被大面积遭受了严重破坏、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山体松动,加之雨量丰富,降水集中,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的频繁,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问题重,水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据调查:震后北川水土流失比震前增加272.76 km2,达1430.03 km2,占幅员面积的46.32%,比震前增加23.6%,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震前增加10%,土壤侵蚀面积达1637.38km2,占幅员面积的63.37%,比增震前增加340.95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震前的3800t/(平方公里.年)增加到5800t/(平方公里.年),河道阻塞严重,主要河流河床抬高5-10m,大量农田耕地、林地淹没损毁。
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地震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改变、食物来源骤减。据统计:本次地震造成北川县59733.3 hm2森林植被受损,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境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受灾,16000 hm2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栖息地受损,占栖息地面积的 21%。
3、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增加
地震致使山体裂缝、松动,地质结构发生变异,山体稳定和地质环境变差,地表创面增大,植被对土壤固着能力减弱,潜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可预见性增加,加之北川是有名的暴雨集聚区,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到全县及下游地区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震后北川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达 881个,比震前增加843个,112个村的山体出现大裂缝, 40个村因此需整体异地搬迁,涉及3万人。
三、影响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地震造成北川境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据调查:北川境内1487km道路路基损毁达90%以上,特别是通往县内13个乡镇的生命线至今仍无法通行。根据北川灾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3年内生态修复面积达59733.3 hm2,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同时,由于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多谷深,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土质脊薄,施工强度大,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
2、潜在次生灾害频发
震后北川境内大面积山体裂缝、松动,加之余震仍频繁发生,极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潜在的次生自然灾害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制约生态修复和实施进度,甚至对生态修复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损毁破坏,影响到生态修复成效,并威胁到重建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政策条件的限制
3.1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足。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灾后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严重不足。据概算:北川县生态恢复到震前需要投入3亿元,而中央预算重建资金仅35864万元,缺口达25104.8万元。
3.2生态修复的承担者与受益者不一致性。生态建设直接参与者是上游地区,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和下游地区,但目前国家政策没有对生态修复的承担给予应有补偿,承担者难以从生态修复中获得收益,受益者是无偿的获得生态效益。
4、生态修复与灾后安置及产业发展矛盾
根据灾后“就近安置”的政策,灾后农民就近安置在沿河、沿路的平坝与缓坡地带,大量25°以下土地被征占用于安置,为确保人均不低于0.5亩耕地,需对林地实施土地开发以增加耕地,由此造成了灾后农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用地冲突;同时,灾后发展农村产业和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需用大量土地,形成了生态修复与灾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
5、技术条件制约
生态修复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质脊薄等地段,其表层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和破坏,立地条件变差、自然环境恶劣,实施生态修难度增大,运用现有一般技术措施难以恢复和实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和长期修复措施才能修复。目前,北川缺少有效技术措施对震后土质脊薄、干旱地段进行治理,以及最佳生态修复种苗品种。
四、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质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大生态理念,通过环保、林业、国土、水务、农业等部门协作共同治理。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坚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调整地区利益,从宏观上、长远上解决极重灾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政策障碍。
4、坚持先恢复后提高,注重成果巩固,确保不反弹。
5、坚持科技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用于生态修复治理。
6、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灾后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五、生态修复的对策
1、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在全面分析灾区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制订生态修复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受损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震后生态修复,并将生态修复同农田水利、国土综合治理有机相结合。同时,对地震造成无法居住、震后次生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对移出的地块实施由政府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建设。
2、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根据生态的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坡度缓、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采取人工植苗造林的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桤木、桦木、柳杉、厚朴等树种;对坡度缓、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人工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先锋树种或草种行期治理,改善期生境,再生境得到改善后再人工栽植目的树种,如树种以酸枣为主,草种以白三叶为主;对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受损程度较轻的区域以人工点播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酸枣、青杠等本地乡地树种;对坡度大、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人工措施难以实施及潜在次生灾害区域实行封山育林。
3、完善政策措施
3.1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基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强县等资金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和业主投资生态修复工程。
3.2在国家对震后生态脆弱区农户进行补偿后实施生态移民,由国家统一收购或租用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也可鼓励和支持公司租用或购买土地使用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与产业发展;或者实行农户土地入股,公司参与建设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建设和产业发展。
3.3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完善林业金融创新改革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实施生态修复。
3.4对震后森林分类进行调整,因地震致使部分区域地质地貌发生根本性改,其森林的主体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应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4、运用科技实施生态修复
有针对性的引进受损林地植被恢复的林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生态植被恢复、林灌草给合等有利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生态复修进行技术攻关;加强生态恢复技术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县生态恢复管理技术水平。
5、实行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林业有生态功能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中药材、特色干果等林,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对因震异地搬迁后的地块实行集中规划,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与生态修复的矛盾;建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实行产业发展应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政策源头上由国家制订以“东部补西部、以下游补上游”的具有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水、生物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制度,通过国家或地方转移支付对生态效益产出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维持成本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
日前,北京农投东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东城区首家经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批准设立的专业贷款机构,专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将为东城区内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提供小额流动资金贷款,放贷利率可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向上浮动。小额贷款公司采取灵活、快捷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经调查符合贷款条件,借款人资料齐全且不需办理抵押登记的,三天内完成放款。
朝阳区
区崔各庄乡的朝阳旅游文化集聚区引进首个落户项目――梦公园村,这个以剧目表演为核心,同时设计与剧目文化内涵相配套产业的演艺示范项目,将填补北京高端文化旅游区的空白。
按照规划,该集聚区包括草场地、南皋、北皋等5个村,共分为演艺展示、旅游休闲、创意交易、教育实训以及商务服务等5大功能平台。未来几年,朝阳区将在此兴建12座风格各异的主题剧场,打造一处集群式国际演艺产业核心区,每年由此带米的演出及衍生品销售收入将高达30亿元。
非台区
获北京银行200亿授信
2009年12月6日,北京银行与丰台区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200亿元,用于支持丰台落实“城南行动计划”方案及“两带四区”建设。
根据“城南行动计划”一轴一带多园区的产业空间格局,丰台区提出构建“两带四区”的发展定位。“两带”是城南三四环都市型产业发展带和永定河水岸经济带,“四区”是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科技园区、大红门服装文化商务区、河西生态休闲旅游区。丰台也因此成为北京银行看好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为此,该行向丰台区累计提供意向性授信额度200亿元,将重点支持丰台“两带四区”建设,扶持当地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产业发展。
大兴区
与首农集团战略合作
2009年12月5日,首农集团与大兴区政府就“城南行动计划”率先实施重点项目――三海子郊野公园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同时,首农集团控股企业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大兴区瀛海镇签订了乳业项目合作协议。
据了解,三海子郊野公园规划总体用地11.65平方公里,公园用地面积为7.86平方公里,用地涉及到亦庄、旧宫、瀛海三个镇,首农集团南郊农场、北京卫戍区农场及麋鹿苑。作为北京四大郊野公园之一,三海子郊野公园是集湿地恢复、郊野休闲、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湿地公园,与现有麇鹿苑共同纳入生态公园体系。在公园建设和管理中,首农集团拥有对公园内都市农业、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经营项目的优先投资和参与权等。
根据乳业项目合作协议,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大兴区瀛海镇投资兴建日处理鲜奶1200吨的现代化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投资总额近6.8亿元。此项目建成后,对大兴乃至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都将做出新的贡献。
房山区
山区人口迁移集中安置项目开工建设
2009年12月10日,房山区山区人口迁移集中安置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房山区的山区人口迁移安置进入实质阶段。实施山区人口迁移建设安置项目,是房山区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解决山区群众生活困难、加快山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区两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也倍受山区百姓的关注。
山区人口迁移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完成迁移人员30537人的搬迁安置工作,项目规划总占地352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95.91万平米,总投资81.65亿元(其中安置迁移人员投资62.56亿元,配建商品房投资19.09亿元)。集中安置项目规划总用地1884.45亩,总建筑面积85.0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32亿元,建成后可安置1.9万山区搬迁人员。
门头沟区
即将建设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基地
2009年12月8日,门头沟区向外界公布,已选定王平镇大部分区域及永定镇北岭地区约50平方公里的典型矿山生态修复区域,作为国家生态修复的综合示范基地进行建设。该区将成为全国首个集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生态建设管理和生态产业培育为一体的示范基地,为首都山区乃至全国山区的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目前,示范基地已确定了“一所一心六园”的空间建设结构。“一所”即北京山区发展研究所;“一心”即生态产业孵化中心;“六园”即生态修复试验园、生态涵养试验园、新能源利用试验园、新型产业综合试验园、旅游发展试验园和现代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园。
昌平区
世界草莓大会选址确定
2009年12月13日,昌平区农村服务中心透露,2012年将在昌平举行的世界草莓大会,目前已完成规划建设选址工作,其中草莓主题公园、培训展示中心、加工物流中心设在兴寿镇。
据介绍,草莓主题公园选址在兴寿镇域安四路与麦辛路交叉点附近,占地500亩,预计新型连栋温室7万平方米。在草莓大会期间,该公园将作为举办国际草莓综合博览会的主要场馆,集中展示国内外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
草莓大会后,该公园将建成永久性农业主题公园和昌平新城的门户景观,探索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符合首都特点的农产品“奥特莱斯”,并在园区相关路段规划建设“草莓景观大道”,打造成集市民旅游休闲购物、体验农业、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极富特色的“草莓小镇”,形成首都草莓产业新的亮丽风景线。
平谷区
新城建设正式启动
平谷夏各庄新城建设拆迁工程近日正式启动,这也是北京市首个批准建设的浅山地区新城。该新城首次引人“生态规划”,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在夏各庄村现有村庄面积基础上,向东、向南拓展。建成后包括300万平方米住宅,以及配套的集中供暖中心、新型自来水厂、文化中心、中小学、总部办公区等,总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建成后,夏各庄新城将成为北京东部地区功能齐全的城市生活新区。
与此同时,依托平谷区政府网的“夏各庄新城建设专题网站”也正式开通,这也是全市首个关于“整村拆迁”的专题网站。该网站分为新城展望、工作动态、政策解读、房屋拆迁法律常识和房屋拆迁疑难解答等十个板块,以便于让百姓透明了解有关拆迁的大事小情,并可通过网站对新城建设建言献策,开创了人性化建设新城的先例。
延庆县
第24届冰雪旅游节拉开序幕
2009年12月15日,由延庆县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第24届延庆冰雪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010年2月底。
延庆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一年一度的冰雪旅游节已经从单一的冰灯艺术展示,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赛事、商贸、民俗于一体的地域综合性盛会,冰雪旅游节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知名品牌。
“十一五”期间,东川区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果蔬、高山药材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热区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经济作物产业群,以海拔1600米以上至24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为主的优质经济林果产业群及以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的药材产业群和高山围栏养殖产业群。目前东川区已建成了3万亩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万亩优质面条小麦基地、2000亩酿酒葡萄基地、18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甜杏基地,万亩桃园等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2存在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十一五”以来,东川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当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条件。但东川区农业内部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土地资源分布零散,机械化水平低,灌溉设施落后且老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需要,至今绝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抗灾能力极差。目前,全区耕地总面积中旱地占82.6%,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3.1万多亩,土壤耕作层在20厘米以下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2.5%,农业灌溉水利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于小江河谷地带,灌溉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沟渠灌溉为主,只有少数农田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2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效益差
东川区土地资源自身分布零散,大部分耕地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面,坡度小于2°的耕地只有2.34万亩;坡度小于6°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8.95%,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2.07%,其中坡度大于25°的耕地达3.1万亩,开发难度大,过度开发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
2.3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东川区农业发展借助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多样性的优势,然而各项产业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没有主导型产业和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虽然有一家省级龙头企业(东川无名面条厂),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效益较好,但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民还处于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3对策
1.1各项生态工程使山区环境明显改善,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生态本底是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大力促进山区环境治理和改善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山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致力于首都山区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环境优良、生态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福地。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①绿化造林工程。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山区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力度,先后实施了太行山绿化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源保护林工程、“三河两滩”风沙防治工程、中幼林抚育工程、彩叶工程、爆破造林工程等国家级、市级重点工程,至2008年末,95%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了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了70.5%。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从2005年起,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统筹实施水土保持、绿化造林、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5项工程,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至2008年底,全市547条小流域中已治理327条,累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43km,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70.5%;7个山区区县全部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2006—2010年,北京市安排资金24.85亿元,对全市山区重点地区的5066.7hm废弃矿山实施工程修复,对矿区、采石区、采砂区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深山区采用封禁措施加快生态自然修复,浅山地区可适当通过发展建设带动生态修复,需要进行人工修复的地区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④山区路网建设。在2005年,北京市的3978个行政村就已通了沥青路或水泥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2007~2008年,共投资44.7亿元用于山区路网改造,治理596km山区公路危险点段,改造旧桥185座。2008年底,实施通自然村油路工程1003km,连通了496个自然村。通过对山区公路提级改造,大大改善了山区公路通行能力。郊区旅游景点的公路畅通水平显著提高,提高旅游公路通行能力,逐步实现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1.2山区和城市居民各自的需求,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1.2.1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北京山区呈扇形分布于北京市的东北部、北部和西部,是北京市的上风上水地区,构成了对平原的生态屏障,是资源富集区,是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和文化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北京水源涵养地,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证地。但是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原因在于:①大多数边远山村仍以林果种植等一次产业为主,产业类型单一,受季节影响较大;②受地理条件限制,山区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总量低,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不足的问题;③山区农业生产仍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旅游商品转化率不高,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农产品的增值空间不足;④关闭资源开采型产业后,替代产业发展存在着基础薄弱、投入能力不强、缺少技术支撑、人才缺乏等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困难;⑤乡村旅游业仍未突破农户自由发展的局限,未能实现乡村旅游格局点、线、面的有机统一,发展档次和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对山区特色资源和生态产业发展的整合、催化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山区经济的落后与市区的增长形成明显的落差,而山区农民的致富愿望就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动力。发展沟域经济的模式,就是将山区的优势发挥出来,重新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将山区的资源与现展理念和模式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1.2.2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力。沟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旅游。而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绿色旅游消费,主要源于3种基本动机:逃避紧张现实,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以及探新求异的需求。首先,逃避紧张现实,在大自然中寻找自我。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在北京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工作更紧张,竞争更激烈,使人的精神极易紧张和厌倦,对于这些状态,作为自然特性的人渴望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回到自然中去放松身心。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希望通过参加休闲乡村旅游,暂时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环境,缓解工作上的压力,获得身心放松和娱乐。其次,返璞归真,追求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一方面城市的环境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促使了人们追求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走向自然、亲近自然,在旅游活动中追求回归自然。郊区的山水森林和空气能够保健、疗养人们的身体,各种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带来美学观赏价值和文化意义,愉悦人们的精神。再次,通过探新求异,扩大知识视野。尤其是对于从小生活在大都市中的青少年和儿童,对大自然没有直接的感触,在郊区的生态旅游中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扩大知识视野和陶冶情操,由此才能真正地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由于北京市民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对绿色旅游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京郊沟域经济的发展无疑迎合了北京广大的消费市场。
2北京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规划引导缺乏致使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北京的沟域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包括很多成功的案例。如怀柔“不夜谷”、密云的“汤泉香谷”、房山的“水峪村’等,都是沟域经济成功发展的典型。但是各地沟域经济的开发项目存在明显的雷同性,如多数沟域都有观光、采摘、垂钓、农家饭等项目。同质性的项目一方面很难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极易造成产业的停滞,另一方面这种同质性使得沟域经济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弱,在市场波动时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失。产业雷同的原因一是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同质性,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相邻区域内的各条沟域在产业选择和经济结构上存在必然的相似性;二是对这些资源的深度挖掘还不够,尤其是带有创意特色的文化挖掘还有很大的空间。其次,产业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开发项目档次较低,沟域内的休闲项目还主要以吃、住为主,缺少文化内涵,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自身特色定位不清,缺乏科学规划,包括未来生态建设规划、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
2.2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沟域系统相对封闭,交通不便,水源相对缺乏,沟域内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要发展沟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要加快山区村内道路硬化、公厕改造、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发展太阳能、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彻底整治环境,绿化美化村庄;对民俗接待户的住房进行特色整修,完善室内电器设备和洗漱、淋浴设备,改善卫生条件和提高餐饮特色,清理院落垃圾,形成干净整洁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标准。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单纯依靠农民投入远远不够。
2.3土地问题限制发展空间发展沟域经济必然涉及到对山区土地的开发,用地问题依然是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限制了沟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及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山区存量用地较少,建设用地指标有限,部分用地权属不明晰;另一方面,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主要表现为难以形成规模化流转,转包、互换等流转方式始终只是在农户间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租赁受到土地经营权保护的制约;农户之间的流转合同不规范只是口头约定,权益难以保障;缺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和平台,造成供需信息不对称;没有专业的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土地经营权流转缺乏金融支持。
3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对策
3.1制定协调统一、具有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规划针对
许多沟域在发展过程中盲目建设,效益较低,产业同构及同业竞争现象严重的情况。制定指导性的沟域经济发展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规划首先要把握3个原则:一是在沟域经济发展中要以生态环境修复和承载力提升为首要任务,因为生态是沟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因素;二是产业培育要以“三农”为基础,“三农”是沟域的基础,也是规划的基点,:能解决沟域“三农”问题的规划是不切实际的;三是发展规划中要充分激发农民的原动力,以农民为沟域经济的参与主体,在产业选择中要遵从农民的自愿和地方特色。其次,规划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沟域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应积极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挖掘特色资源,努力形成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同时,还要注重形成规模和体系。形成较好的景观地域组合和规模优势,才能产生综合经济效益。如渤海镇的“栗花沟”以明代板栗作品牌,打造怀柔特有的板栗文化,将渤海镇三渡河至渤海所一线的沟域经济带打造为发展板栗、核桃,重点培育南果梨等果品的重要基地,并在沟域两边建设绿化、小品景观、湿地公园等观光工程,满足游客娱乐休闲。最后,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虽然沟域内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数量众多,但基本上是农户分散独自经营,市场竞争力小,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应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可以发展连锁经营,也可以采取股份制合作的模式。在经营项目上,要对沟域内各种旅游资源、农副产品资源、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不同季节、特色各异的产品,并对相关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
3.2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作用,整合北京市政府各部门资金,如集聚山区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改造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补偿等项目资金,明确财政支持优先顺序,加强部门联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打造前景好、带动性强的沟域。其次,通过多种政策措施,如税费减免、提供各种补贴、设立沟域经济建设的专项资金等,整合沟域优势资源,以拍卖、租赁、入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沟域经济建设中去。如对沟域内有带动潜力的产业项目,吸引社会投资者以合作、合资、独资等形式参与建设。再次,适当放开农村金融市场,降低民间金融资本的市场准入门槛。如允许农民以房屋、土地、林地等财产为抵押贷款,以缓解资金上的需求,鼓励农民投资建设沟域经济。
关键词: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渭县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