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和环境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自然;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4-0049-07
[作者简介]吴贵洋(1988―),男,湖北襄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吴宁(1966―),女,安徽桐城人,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武汉 430073)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0JHQ04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批号A13011005)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4RT0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许多学科都试图与生态学结合,以期找到新的理论生长点。生态学概念从1866年在德国开始传播,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无污染的、健康的事物。当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它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人们往往用“生态”来替代“自然”,造成了“生态”一词在学术使用上的混乱。本文拟围绕“生态”和“自然”概念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来阐明生态与自然的区别,以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一、“生态”概念与“自然”概念
(一)“生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但生态学中的生态概念,是1866年德国科学家海克尔提出的,原本是指自然界的琐事,也就是探讨生物为了生存,彼此间的互动关系。①在我国,生态一词最早见诸南朝梁简文帝《筝赋》:“丹荑成叶,翠阴如黛。佳人采掇,动容生态。”生态在这里的意思是呈现出美好的姿态。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各个具体学科不断发展,生态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和丰富,并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基本内涵。20世纪20年代以前,生态是指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里的生态主体不包含人类。②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愈加关注生态问题,意识到必须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的内涵开始包含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一直延伸到人类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和谐,生态的主体也转为人类。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生态学的起源也是从研究个体生物开始的。现在,人们常用生态指美好的事物,如和谐的状态、无污染的食品等。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大背景下爆发的生态危机,促使生态学产生。人们试图发掘的生态思想,以期解决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生态主要关涉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生态学自觉运用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力图找到一条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道路。
(二)“自然”概念的渊源与发展历程
“自然”在西方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基本的而且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词汇,在西方词源学上的含义是某种物质的本性或性质,或事物的类型,泛指世界,尤其是物质世界或自然世界。③在古希腊时期,自然一词很少有“自然界”的含义,通常作为“本性”使用。著名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写道:“(自然或本性)一词在古希腊亦有这些方面的应用,并且在古希腊中这两种含义的关系同英文中两种含义关系是一样的。我们关于古希腊文献的更早的记载中,总是带有被我们认为是英语单词Nature的原始含义。它总是意味着某种东西在一件事物之内或非常密切地属于它,从而它成为这种东西的根源,这是在早期希腊作者们心目中的惟一的含义,并且是作为贯穿希腊文献史的标准含义。”④这说明自然最初的含义是事物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一词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些不同的含义彼此相互联系,其中有一个最核心、最基本的含义,即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的本质,其他都是衍生义或近似义。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一书中曾列出自然的多种含义,如起源或诞生、事物所有生长的东西、自然事物变化的缘由、形成事物的基质、自然事物的本质、一般的本质或形式等。亚里士多德阐释的自然的本义还是指本质和事物如此这般的原因,直到古希腊后期,自然才在自然界的含义上来使用,但当时这种用法并不普遍。自然一词在中世纪的含义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指事物的本质,在文艺复兴后变成一种“人类的内在力量”⑤。
在我国,自然一词最早见诸魏晋王弼所著《老子注・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这里的“自然”是指人或事物自由发展变化、不被外界所干预。我国近代对自然的理解受西方近代自然概念的影响,引入自然界这一含义,自然所表示的物的集合的含义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取代原有本质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对自然的解释和西方大致相同,一是指本性如此,二是指自然界。
自然界意义上的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指宇宙中囊括一切形式的存在物,与物质、存在、客观、宇宙实在等范畴同义,也包括人类社会;狭义的自然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自然有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层含义。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最早见诸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义、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这里的人化自然是指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那部分自然界,是指由人的本质力量创造社会并被实践中的人所占有的对象世界,与人们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天然自然相对应。马克思尤为重视人化自然,是因为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人化自然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同时自然在人化的过程中也不断促进人的实践跨上新台阶。
可见,生态环境是一定生态关系所构成的整体系统,自然环境仅是非生物因素所构成的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天然因素的总和,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有机物环境、无机物环境和地下能源环境,自然环境包含生态环境。自然危机是大自然的灾难。
三、生态文明与自然文明
在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随着全球生态问题愈加严重、不可再生资源的锐减和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人们逐渐意识到,若要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态观和自然观,把“生态”和“文明”联系起来,使“生态”这一话题更富有时代性、前沿性和科学性,用正确的生态观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以解决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危机为使命,关乎人类未来和发展命运,是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调整,力图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与共生,①是生态学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儒道佛为中心的生态思想。儒家主张和谐观念,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王阳明主张“万物一体之仁”,即达到了天道和人道的统一。②道家提倡以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即人要尊重自然规律、崇尚自然。老子将生命本源归结为“道”,而“道”所生万物中包含了生命形态。道家提倡的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论,把人类利益和需求的层次变化结合起来认识自然界,体现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佛教的生态思想以珍爱自然为基本原则。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些生态智慧在建设生态文明中会发挥巨大的影响。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反映了人类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利益,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内在地统一起来,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西方文化中渗透着“支配大自然”的观念,把自然和地球描绘成资本。这种观念认为大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造成生态和资本主义无法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以追求利润增长为首要目的,倡导的消费主义加速了经济的增长,却导致能源和材料迅速消耗。现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是在消费的带动下,大量生产,大量抛弃。③资本主义的生态文明是以“环境问题”的国际转移为代价的,对环境的保护具有治标不治本的特点。要想使生态文明走上科学的发展道路,就要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要把人类的位置从自然界之外调整到自然界之内,要意识到人类及其文明是大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应当把自己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运用智慧继续维持大自然的相对稳定和谐的运行机制,并随着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贴近、融入大自然。
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只有生态安全,人类才能摆脱生存危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紧紧抓住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的两块基石:一是社会实践,这是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表现在自然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人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人的认识历程同样是从自然开始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同自然物质进行交换。“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①人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二是唯物史观。人作为类同自然发生关系,个人是自然的一个分子。与人类相对应而存在的是自然界,与个人相对应存在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我们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把握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②
(二)自然文明
自然文明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文明是指自然容纳的各种介质物的空间体,以及不同的介质物之间相对平衡有序的分层格局。广义的自然文明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之间、主体客体之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呈现出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历史进程。自然文明包括自在自然的文明和人化自然的文明。自在自然的文明是指没有成为人类实践活动对象或未经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文明,它的一切运动和变化都是自发的、盲目的。人化自然的文明是指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目的,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和自然文明演变的进程具有一致性,唯物主义认识世界就是从自然文明开始。在诞生以前,西方的自然文明思想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自然与人割裂开来,并视其为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或者把自然看做是精神的创造物。比如,黑格尔认为:“只有在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整性。”③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自然只是“绝对精神”的外化,是“绝对精神”的一个表演场所。费尔巴哈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忽略了人的实践对自然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给予鲜明的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④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实践是人类独有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次的飞跃,都源于实践的迫切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原始的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与制约自然界,不断地改变自然。归根结底,自然文明主要是指人化自然的文明,而人化自然的文明的最终实现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文明。人始终把追求更适宜的环境作为奋斗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均主张依靠积极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与环境的改变同步,人们居住的环境应该是合乎人性的。但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给自然界带来的负担愈益加重。人类改变了自然界,但被改变了的自然界却报复人类。马克思在《资本论》也谈到了物质变换断裂的思想,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异化。要想改变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实践活动的盲目性。人必须增强自己活动的计划性,使自身的行为更合理,意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生物链的完整性就是在保护自己。保护自然并不意味着反对人对环境的任何改造或主张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在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中充斥着残酷的生存斗争,地球上很多生物物种都灭绝了。人类的祖先是经过无数的斗争才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下来的。人化自然的文明是以人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来改变环境。“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破坏的工作不可能永久继续下去,恢复工作才是永恒的。”①“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②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能任意地、毫无限制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活动中到底具有多少自由,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认识水平。资本主义不能解决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被迫遵循劳动分工,生产组织和生产模式都是以利益集团所追求的资本增值为目标。人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永远不能同自然界相分离、人的发展也要以自然的发展为基础,认识到人类行为的后果,认识到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影响,才能改变人自身的行为,使其真正实现人化自然的文明。
总之,虽然生态文明和自然文明都关涉人的实践活动,但所指向的实践对象不同。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与人化自然之间平衡的、和谐的关系;自然文明不仅指人与人化自然的平衡的、和谐的关系,而且还包括自在自然的文明。
关键词:语境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所谓语言环境,简而言之,就是语境。语言的内部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语境,其中,语言的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指的是交际中为了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使用的话语结构、表现方式及构成因素,如口语中的前言后语、内部衔接等;语言的外部环境即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情景语境等,它包括诸多因素,如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角色、交际双方的百科知识等。由于所包含内容的宽泛性,目前在学术界仍没有对语境分类的统一标准和广泛共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视角来看,我们比较赞成将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因为这种分类方式在将语境进行了二分这样的传统观念上又加入了“文化语境”这一类别,充分体现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特点。
随着近些年语用学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入,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中,强化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更好地解决了以往对外汉语教学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借助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语言环境,以利于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起到增强留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利用上下文语境找出话语所表达的真实含义,使学习者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意义或整个会话的正确意图。例如“由于今天刮大风,我不会骑自行车,我要步行去学校”,在这个句子中“我不会骑自行车”常被理解为“我没有骑自行车这个能力”,这也是一种正确的、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这个意义与“今天刮大风”和“我要步行去学校”不构成语义上的因果关系。所以,由此可以让留学生认识到“我不会骑自行车”在这里的含义是“我不想骑自行车”。再如,将“这种日子我受够了,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和“我们打算选个好日子去领结婚证”,在第一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生活”,而第二个句子中“日子”的含义是“日期、天”,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只有联系上下文语境才能找出词语的正确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中文说得是否准确、地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地运用词汇,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区分一些近义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情况,从而使学生在掌握词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它的用法及使用的环境,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
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交际双方、交谈的话题、交谈的正式程度、交谈的方式或媒介等存在于交际活动中的具体因素。培养留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情景语境的充分利用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情景语境相关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教师给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情景,规定谈话双方的身份,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后总结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并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想法。在情景教学中,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对整个交际活动产生影响。教师也可以采取变换情景因素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情景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交际过程的变化。这种改变情景因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交际环境的适应力,提高学生对交际场景的辨识度。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情境、充分地利用情景语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进入特定的情景之后,更容易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形成深刻的记忆和全面的认识。情景教学是把语言的教学放在交际这个大背景下,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社会语境主要包括文化风俗、社会心理、认知方式、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是语言存在的土壤,文化的差异映射到语言上就会表现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对语言的使用、语义的理解有很大不同。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语境对于正确领悟言语含义、减少语病、语误是一项重要因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学生可以在语言本体教学中学到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是离开了文化语境的教学,就极有可能造成留学生误解对方话语含义,产生了交际困难的情况。例如,外国留学生与一位中国同学对话时说“你穿这条裙子真是太漂亮了”,中国学生回答说“哪里,哪里!”,留学生就会产生疑惑:“哪里?哪里都漂亮!”。这段对话就是由典型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误会,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荣,而外国留学生则没有受到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自然不懂中国学生言语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中国式交际偏重于“意会”,属于强交际文化,所以在与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啊?”,其实说话者并非真正想知道对方有没有吃饭或者对方想要去哪里,这只是一种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对这种现象很难理解。
语言对语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同时语境也制约和限制着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境理论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近些年学术界对语境理论的研究愈加深入,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语境教学同其他汉语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然、生动的会话环境中习得语言,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淑云.论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 彭元玲.略论语篇中的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 [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
[3] 陈婵娟.语境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J],语文学刊, 2009.
[4] 李美杰.浅析语境、语境导向与对外汉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含义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局面,城市面临的人口过分集中、交通显拥挤问题、空气质量问题、能源资源危机问题,归结为城市规划问题,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然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先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评价。城市规划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将环境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而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于城市规划的良好效果尤其体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维护与资源环境维护方面,环境评价可以将城市规划执行时有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前估测出来,是订立环境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对城市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本文笔者重点研究在城市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发展,并提出一些环境评价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环评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概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环境评价系统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究,例如我国在1985年公布的《开远市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报告》详细分析了云南开远市开发项目的环境评价,这表明我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具有建立环境评价系统的意识,还开积极开展了探究实践。继开远市开发项目环境评价报告发表后,全国各个城市积极响应,纷纷着手建立当地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将环境评价应用于城市规划中,对当地的开发项目进行了环境评价,是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进入21世纪,国务院颁布了《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文件中指出,各地政府要将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应用于城市规划发展中,对一切工程投标建设项目都要执行环境评价,对有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予以坚决取缔。随着我国环境评价系统逐渐发展完善,环境评价系统将被应用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中。
二、城市规划与环境评价影响评价的含义
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预估环境污染情况的评价系统,它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和实际环境状况,对拟定的开发项目或工程建设计划进行详细分析,评估这些项目计划在实行后是否会对城市生态和资源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预计污染的严重程度。环境评价系统对开发项目的评价,是项目是否可以实行的重要参考依据,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保护,筛除了许多会对城市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工程项目。
2. 城市规划的含义
城市在订立发展方向或某一发展目标后,针对目标设计具体的实施计划就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方针为实施纲要,不但要为广大人民创造兴旺发达的城市环境,还要兼顾城市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的维护,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局面。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促使人口基数激增。随着人口饱和度上升,与工业生产的泛滥,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忽视的矛盾,即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但事实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对立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城市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发展资源,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造成恶劣的环境污染又会限制城市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必须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既要推进城市化也绝不放松环境保护力度,只要这样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方针落到实处。
三、城市规划环评的内容
城市规划环评是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对城市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是监测、识别、预测,并提出防治保障措施;另一方面,要识别规划布局基础上城市功能和目标的提升值,对规划区内的环境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为环境规划中的城市规划布局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的城市规划环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规划地区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背景调查分析
城市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自然环境为城市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环境又决定了城市污染物的输送、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显然,自然环境背景对城市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环评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自然环境背景进行调查。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地区的水文、地理、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与此同时,城市是人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按照人们对城市发展的意志和愿望对自然环境进行强烈改造的人工环境单元。所以,进行城市规划环评必须对城市社会环境背景进行调查了解。
2. 现状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环境污染源的调查是评价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规划环评中关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性工作。城市中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是城市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规划环评调查阶段就应该查明现有的城市周围的工业企业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排放总量。
3. 规划布局基础上的环境预测评价
在规划布局方案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现存的和规划布局中即将出现的企业的污染物,结合规划区域的地理、气象等各种条件,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进行污染物浓度扩散的预测,并做出污染物浓度扩散曲线。进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为规划布局方案的调整和替代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对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做出如下方法总结。
1. 分析规划项目,制定环保措施
要通过环境评价系统对城市规划拟定的发展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污染总量和废物排放量进行合理估算,综合环境评价结果与项目内容来评定项目可执行性,并提前定制减少污染、降低排量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引入专业技术,重点评价发展规划的建设性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先进工程技术和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投入到环境评价系统运作环节中,是环境评价系统发展健全的必然趋势。在对城市发展规划项目进行评定时,可以通过先进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知识对项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准确评估出开发项目的科学性与建设性。
3. 运用地理系统,模拟工程环境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时,可以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工程的相关数据和工程选址的地理情况,建立项目虚拟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对项目进行环境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有关部门提前制定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在逐渐完善,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是指导方针,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将城市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实际应用,加强环境、资源保护,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自伟,黄海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探讨与分析[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6):12-15.
[2]韦正乐,黄碧纯.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J].广州环境科学,2008(01):54-56.
我对环保意识的了解
可以说公众的环保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介绍了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初步分析了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并提出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到底是有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革命性变革,也就是说欲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人们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则是必由之路。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理论科学,然而笔者认为定是一门应用科学,因从环境教育的目标可以看出它是通过环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使人们参与到保护和改进环境的活动和氛围中去。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看,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一种自然和生态平衡的价值观,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的体现。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含义;实验室安全内涵;实验室安全路径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95-02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学与科研的基地。但是由于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内容、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易燃、易爆、强腐蚀性、有毒有害的试剂,学生使用不当或稍有不慎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1]。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1 安全的含义
安全:是指人、物、环境,不受到威胁和破坏的一种良好状态。
现代汉语辞书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有专家学者提到安全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是指对安全的维护,指安全措施和安全机构。
其社会学的含义:是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2 实验室安全的内涵
2.1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关乎校园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必要因素。
2.2实验室安全的范畴
2.2.1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验室环境安全包括:
(1)整体环境:
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的设计既要符合实验室相应教学与科研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地方和政府对实验室设计的整体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及时维修,卫生状态的保持等。
特殊实验室如生物实验室要遵循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及储存仓库要遵循国务院2011年2月16日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四防安全:防火灾、防水淹、防漏电、防盗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2.2.2 物品安全
物品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内容。
(1)设备安全:实验设备是完成教学及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实验设备的安全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实验设备要符合教学及科研需要,包括实验台、实验消毒设备、实验用具清洗设备及人员伤害后的冲洗设备、通风防护设备、家具等的安装与使用均应符合要求;二是对专业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及对实验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2)材料安全:尤其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符合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及隔离的要求。
(3)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包括从事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如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和从事活体动物实验项目。除前述提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2.2.3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指从事实验教学或科研的工作人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是建立在其他所有安全的基础上的,也是安全的最终目标。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实验设备的功能,掌握安全防护及逃生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服从实验教师指挥。
3 实验室安全的路径
3.1 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心
实验工作人员要了解岗位工作职责,热爱实验室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建立现代化的人才量化考核标准、科学的考核方法和合理的量化考核内容、公开公正的考核过程,恰如其分的全面评价实验技术人员,是培养实验室技术人员责任心及业务素质的最佳途径,考核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结果评价,还要结合平时的实验室管理中的过程评价,注重平时检查与督促。以我校为例不仅建立了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体系及标准用于年终的考核,同时平时也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室安全四防、环境卫生管理状态进行量化考核。有效地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和有序运行工作。
3.2建立安全保障的制度
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制定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3]。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设备使用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以我校为例建立了一整套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卫生、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耗材、实验动物、危险化学品管理、废气、废渣、废水管理等共六章、二十三项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充分的保障了实验教学及科研的顺利开展。
3.3 开展实验室安全的教育
包括基本教育和专业教育。
3.3.1基本教育:面对所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在实验室上课的学生。
教育内容有:①实验室的管理制度;②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③实验操作流程;④常见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应对及处理方法。
开展方式:①利用实验室内的宣传板、文化墙营造安全第一的氛围;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学习之前集中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③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随机性的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④对一些安全隐患比较大的项目,有针对性的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对安全事故的应急防范能力。
3.3.2专业教育:主要面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在具有特殊防范要求的实验室(如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或合成易制毒化学品、开展微生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工作、使用活体动物等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学生。
教育内容:①国家及学校有关政策及管理制度要求;②相关实验室或工作的潜在危险及防护要求;③相关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要求;④特殊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⑤事故记录及上报流程。
开展方式:①专业培训及学习;②特殊事件及场景的模拟训练;③专业技能的考核及评比。
4 结论
实验室安全是涉及到高校教学及科研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安全的保障不仅有赖于实验技术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更有赖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殿鹏.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 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