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科学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环境;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综合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66-02
在网络信息化的当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开展网上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的重要形式,在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大学自1998年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工作以来,逐步加强评估与监控网络信息化建设,在2003年研发并使用“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后,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研发并使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重要数据达标状况测评系统”和“大三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综合评价系统”。这些系统的研发与使用,对提高评估与监控结果的有效性与可信度、改进与完善评估与监控手段与方法、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始,黑龙江大学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对以上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并增设一些新系统,努力构建校内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并使之逐步完善。
一、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理论
我们提出“以学校网络信息化大环境为基础,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科学设计教学评估与监控组织体系,逐步提高教学评估与监控水平,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的总体构建思想,依据基于网络环境的、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全员、实时和动态评估与监控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理念,根据学校评估与监控工作需要,开发“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综合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系统”。综合系统主要包含六个子系统(框架)――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门户网站、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系统和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专项评估数据系统。门户网站,具有前端展示和导航的功能,是评估工作信息的平台,从门户网站链接导航到其余五个子系统,将六个框架的功能整合,形成完整的综合系统,对规范评估、监控和服务过程,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综合系统的开发理论是基于B/S开发模式,采用三层架构模型。第一层是浏览器,浏览者通过界面向Web提交服务请求。第二层的Web服务器专门用来进行请求中的事务处理,根据请求与第三层的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易,然后返回浏览者所需要的结果,显示在第一层的浏览器界面上,从而达到远程操作的目的。采用这样的架构,降低了客户端程序逻辑的复杂度,减轻了后端数据库存取的负载。
二、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路径
该系统开发的工具选择为JAVA、JSP、JavaScript、Html语言,采用Tomcat服务器技术,后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连接采用的是JDBC,连接语句写在JavaBean中,它是可重用组件,以后在页面中就可以引用这个JavaBean来连接数据库,而不用重复写连接语句,从而提高了代码效率。
(一)前台界面
该系统用户分三种角色,即学生、教师(督导员)、管理员。用户在使用本系统时均需要登录,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所以设计成三个模块:学生模块、教师(督导员)模块与管理员模块。
由于该系统主要面对的是大量评估与监控信息的提交、用户高并发的请求,这对系统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证系统能满足需求,并长期、稳定地运行,完善后的界面拟实现以下功能。
1.处理信息的及时性。由于涉及大量用户访问,参与评估与监控的人员较多,尽量控制提交速度在用户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该系统要具有较好的并发响应能力。
2.功能提升的开放性。该系统运行在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这样既便于以后系统的升级,又利于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交换信息,
3.系统内涵的可扩充性。要求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可扩充性。例如: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提出各种新的需求,这就要求系统拥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4.操作界面的友好性。此系统应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和方式。要求操作界面美观大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用户容易上手。
(二)后台数据库
数据库的设计是综合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综合系统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数据库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具有较强的伸缩性,是否易于维护和扩充。数据库是否有很好的并发访问控制、完整性和可用性也非常重要。因此,采用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同时,为了更好地在 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上运行本系统,特选择 ASP(Active Server Pages)作为网络开发语言。
后台数据库连接采用的是ODBC模式:
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控制,可实现多个用户共享数据,解决可能在同一时间有大量用户要存取数据的问题。
数据流程图:
数据库(以学生评教数据库为例)
三、综合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
(一)评估中心门户网站
该网站内容包括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等内容展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又包括学生网上评教、院(部)督导员网上评教、教师个人自评和院(部)领导班子认证、教师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奖评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示范奖评选、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标兵奖评选等内容展示。网站把每个操作或访问人员作为一个用户进行管理;整个系统的子系统通过权限分配赋予不同的人员使用,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根据不同子系统的特点分为四种授权模式,即全校授权模式、院(部)授权模式、教师授权模式和学生授权模块。将各模块的权限分配给用户组,用户根据属于不同的用户组继承用户组所拥有的权限。
(二)学生网上评教系统
学生网上评教系统主要面向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三个用户群,可分别以管理员、教师、学生三种身份登录。学生评教内容包括教师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系统分为学生功能模块、管理员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用户群共享模块四个模块,具有校级管理员权限、院(部)级管理员权限、普通管理员权限三种权限。系统的优势是直观、快捷、自主性强和操作方便,使课堂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完善后的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系统首页增设教师通道,每位教师具有一个账
号。教师可查看个人评教所得分数、排名及学生评价意见与建议;验证所授课班级的学生人数;查看个人历史评教数据。
2.增设师德师风评价内容――师德师风包括学生
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对教师的工作态度、答疑解惑、对学生学习纪律的管理、课堂以外对学生成长的指导帮助、师生关系、德行与品格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3.延长系统运行时间,分为评教时间和数据验证时间。
4.评教结束后系统根据公式自动计算评教结果。
5.学生利用“校园一卡通”密码进行评教,防止代评现象发生。
(三)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
督导员网上评教系统解决了以往纸质反馈和口头反馈的陈旧方式。督导员听课后登录该系统对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为两年一周期的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以及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奖、示范奖、标兵奖的评选提供方便、快捷的听课评价结果。
黑龙江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采取督导组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与院(部)系领导班子认证三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督导组评价重在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学术水平、教学效率等。新建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督导员每学期在网上对每个被听课教师的教学
质量进行打分评价。
2.评估中心每学期将督导员听课评价结果和意见
与建议反馈至教师本人。
3.评估中心每两年将督导员打分评价综合结果反
馈至院(部),为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提供院(部)督导组的评价结果。
4.系统自动统计、合分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四)教师本科教学业绩评估系统
教师自评与院(部)系领导班子认证重在考察教师教学业绩,包括教师从事教学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教研教改成果等。
新建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教师个人进行自评,系统自动进行合分。
2.院(部)系领导班子对教师自评进行认证,合计认证分数。
3.系统对认证后的所有教师按照得分从高到低自
动进行统计、排序。
(五)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
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系统的用户分为四种,即学生、学业导师、学院、评估中心。按照用户类别进行划分系统功能。四种用户共同的权限是都拥有自己的用户口令,并且可以修改密码。
系统面向每位学生、学业导师和学生工作领导干部,在原有大三学生“综合性评学”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学生方便快捷地制订和调节学业规划并对自身学习状态与效果进行评价、班级认证、学院评估领导小组核实以及导师有效指导等问题,完善后的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建立大一学生的“引导性评学系统”和大二学生的“改进性评学系统”。
2.实现学业导师与指导学生之间的绑定关系,使双方在网上能查阅到对方信息,学业导师在网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3.检查学业导师的工作情况,为有关部门对学业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提供现实依据。
4.增加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的部分内容填
写、统计、合分与反馈。
(六)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专项评估数据系统
系统展示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试卷评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实验室评估的初评、复评、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新建系统拟实现以下功能。
1.形成自评信息数据化,减轻院(部)初评工作量。
2.形成学校复评信息数据化,方便专家提取数据。
3.存储初评、复评历史数据等。
收稿日期:2013-10-02
作者简介:吴红英(1965―),女(达斡尔族),黑龙江泰来人,黑龙江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研究。
风险研究最早运用于项目工程管理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于管理学、金融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
(一)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学科。“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1]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到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再到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不同时期。传统风险管理理论主要对风险管理的对象进行界定和区分,将纯粹意义上的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将不利风险纳入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范畴。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减少不利风险的发生,降低不利风险对企业的可能损害。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保险的方式转移和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一些学者对市政管理中的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托德(Todd,1969)和沃恩(Vaughan,1971)通过对美国九个州市政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市政官员应加强市政风险管理的主张。风险管理理论逐步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融合与发展,风险管理研究对象逐步拓展,不再局限于传统风险管理理论对纯粹风险的管控,金融风险管理兴起。金融风险管理不仅是为了克服纯粹风险,更不是仅仅利用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而是注重保险的收益功能。金融风险管理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向纵深度发展。20世纪80年代,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推动了风险管理理论的蓬勃发展,迫使金融界进一步思考风险管理问题,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来临。全面风险管理主张从系统的角度对所有风险集合整体上加以管理和控制。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和金融业决策的重要指导,作为一种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
(二)风险社会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但也潜藏着各种危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峻;与此同时,化学污染、核威胁、各种电磁辐射、转基因产品危害等现代性的负效应正威胁人类,使社会面临严重风险。出于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性的反思,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在其德文版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但是在当时风险社会理论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直至1992年其英文版著作《风险社会》出版,风险社会理念才备受瞩目。伴随着对风险社会形成原因的不断追问,贝克进一步指出工业社会所面临的风险与以往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存在区别,如果将人类社会早期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归结为自然规律所导致的,那么工业社会发生的危机则与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紧密相关。贝克认为:“工业化以前人类社会所遭遇的各种自然灾害与工业化以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大不一样。”[2]安东尼•吉登斯则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发展的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与社会风险关系进行探讨,提出全球风险社会理论。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如果是来自自然界的外在风险,那么是自然风险;如果是由人类社会内部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等“人力制造出来的风险”,那么是“人造风险”。人造风险与人类工业化发展、对社会现代性的追求相伴生。吉登斯对风险社会的研究系统而深入,对由现代性引发的社会风险类型进行了阐释,认为现代性蕴含着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破坏、极权主义、军事冲突、核危机等社会风险。从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社会研究可以看出,风险并不必然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消失或减少;相反,可能由于人类的某种选择和决策的失误而被强化。因此,从全球的视野来分析社会风险,反思人类社会的管理与决策,加强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有助于探寻社会风险的化解方法。
二、欧美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发展能力被彰显出来。与此同时,社会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风险转化成危害,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为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强化风险社会管理手段与方法。其依靠重大事件的科学决策有效化解风险、促进社会稳定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一)美国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美国一直以来重视环境保护,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将环境管理问题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高度。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管理,对于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美国对于环境管理及风险防控的基本做法主要体现在:一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将其确定为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重大事件。1977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在其研究报告《重新定义国家的安全》中,首次提出将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紧密相连。布朗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关于环境安全的研究逐步增多。1987年里根政府的《国家安全报告》明确指出,自然资源的损耗与污染成为国家繁荣和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与风险,环境安全、环境管理被列入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成为政府决策管理的重要范畴。二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价科学研究,为环境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美国是较早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环境风险评价开始萌芽,但关于风险评价的内涵尚不清晰。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评价的框架基本形成。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环境风险评价包含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四个阶段[3]。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风险评价运用于决策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特别是比较风险评价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环境决策发展。艾扎斯(Ijjasz)和特雷耶(Tlayie)认为,“在宏观上,比较风险评价是在掌握大量正确数据的基础上对决策中的风险进行排序比较,并以风险的大小作为决策方案的选择依据,从而形成一个包含有科学家、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的开放、公平的相互交流的环境。”[4]三是建立生态风险评价的政策依据,为风险评价提供行动指南。“199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提出生态评价三步法:问题形成、分析和风险表征,同时要求在正式的科学评价之前,首先制定一个总体规划,以明确评价目的。”[5]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风险评价方面的指导文件。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将比较风险评价应用于环境决策,确定了将当前环境决策未解决的问题具体化、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决策方案、决策者依据环境因素与潜在风险等因素对方案进行评估、方案选择决策确定、校验决策等基本环节。四是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与环境应急机制。对于环境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美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环境风险管理与应急机制主要包括环境风险的宣传与教育机制、风险预测预警机制、风险管理机制,针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宣传与防范,为降低风险和科学决策提供保障。
(二)欧盟食品风险评估制度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在成员国自由流通,欧盟就制定了食品安全政策。目前欧盟已建立相对完备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体系,能够有效防控食品安全危机。一是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法律框架,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欧盟委员会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食品安全绿皮书》、《食品安全白皮书》,明确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总体思路,特别是提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提出成立欧盟食品安监局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机构,初步奠定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制度基础。2002年颁布了EC178/2002条例,明确提出食品安全法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成立食品安全局(EFSA)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的快速预警系统。欧盟在食品安全法的框架下,建立了食品与饮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6]。根据危急程度不同,预警系统分为预警通报和信息通报两大类。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危及人类健康时,成员国可以借助预警系统互通消息,从而减少风险。三是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机构,以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独立性。欧盟食品安全局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交流的专门机构,开展相对独立、科学、公开、透明的风险评估工作。食品安全局组织机构完备,下设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和成员、咨询论坛、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7]。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下年度工作计划和上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等职责。执行主任公开招聘产生,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咨询论坛协助执行主任开展工作,负责与各成员国主管机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充分了解和把握潜在的风险。科学委员会和科学小组负责为决策提供科学建议。科学小组由食品安全领域专家组成,可以组织听证会,加强与公众交流,搜集公众意见。科学委员会则由各小组的主席以及来自科学小组以外的六名专家组成,开展全面协调工作,确保科学建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欧盟食品安全局自动发起或者是应欧盟委员会或其成员国的科学建议请求,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为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尽可能地搜集决策相关信息,在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评估结果、风险信息等因素一并提供给欧盟委员会及其成员国。
(三)英国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城市风险评估体系
英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能够对国家层面和城市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英国建立了完备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测机制,建构了《国家安全风险评估》、《国家安全任务与指导方针》等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防范政策体系。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广泛了解和分析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可能性及其影响,促进和协助政府联合其他部门共同面对和化解风险。以英国伦敦为例,其“一案三制”意义上的城市风险管理机制十分完备,堪称城市风险管理的典范,可以为区域内重大事件决策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通常情况下,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评估与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处置与恢复等环节。在伦敦的城市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程序非常完善。伦敦城市风险评估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依法确立风险评估主体。英国2005年4月正式实施的《国内应急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在风险评估与应急规划中担负重要责任。二是建立风险评估的协调机构。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伦敦出于对危机事件有效防范的考量,着手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风险评估协调机构。伦敦区域应急论坛下设伦敦应急团队,每个论坛的主要职责是对区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使伦敦能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三是完善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系统。伦敦的城市风险评估工作流程主要分为“选择风险事项、挑选评估者、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监控与审查等六大步骤”[8]。选择风险事项阶段,主要由风险评估工作组和各应急论坛的组成部门协同合作,确定风险事项,识别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结合区域环境因素确定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标准。挑选评估者阶段,主要是确定风险评估者及地方应急论坛相关人员在工作中的分工与职责,确定主任评审员的人选,为后续工作奠定组织基础。风险评价阶段,主要由主任评审员负责,对未来五年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与建议。风险分析阶段,主要是由主任评审员对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对详尽的风险分析报告。风险应对、监督与评审已经成为制度化、稳定化的工作,地方应急论坛每四年就要对所有风险提出正式的评审报告。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启示
国外关于风险研究的理论与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而我国重大事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汲取欧美发达国家重大事件风险管理的有益经验,建立健全我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一)加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中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已经进入实践阶段,实践中形成了四川“遂宁模式”和江苏的“淮安模式”,但是中国关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还十分匮乏。分析美国环境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美国国家科学院等环境保护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关于环境风险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引,对保障决策科学性和化解决策风险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学者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集中于风险社会意识形成和风险社会危害等研究领域。这些研究虽然奠定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理论基础,能够为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但是结合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风险的分析不够深入,对于重大决策可能引起的风险认识还不够清晰。中国对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价值的探讨较多,但是对于如何推进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明显不足。风险评估作为一种技术已经在国内外政治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在国家、部门,特别是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中国在重大决策中应用较少,学者提供了风险评估的框架体系,但是缺少细节设计,还有待于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机制等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二)增强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识
目前,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到社会公众,整体上风险意识淡薄,对于风险管理认识不深入、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决策与社会稳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认识不清,缺乏管控风险的意识。因此,强化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意识,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软环境。发达国家的风险意识十分强烈,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将环境保护问题上升到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进行管理,对重大事件风险评估与决策十分重视。英国对于国家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进行识别与防控,也是缘于其高度的风险意识。
(三)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法律制度
欧盟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关食品风险评估的法律制度提前建立起来,为食品风险评估提供法律保障。英国国家安全以及城市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较早地完备起来,为风险评估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使风险评估可以按照法律和制度要求系统化、经常化、稳定化地开展。中国对于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法律依据尚不充分,所以需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风险评估的相关法律政策,为开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提供政策依据,保障风险评估工作有序进行。
(四)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管理机制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传统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中,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的权重相等,导致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通过构建投影指标函数和采用遗传算法对投影方向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并应用于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因此必须合理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方法的权重取值较为客观和科学,评估结果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投影寻踪;资源环境绩效;评估;中国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4。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环境压力也日益增大。为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和改善环境质量,中国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节约型社会),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占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国内一些学者对此展开了探索性研究与应用[1~4],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例如,刘晓洁等尝试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但存在数据难以获取等问题,而且缺乏合理可行的定量化方法[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1-2],郑伟采用该方法对2002年-2012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化进行了深入分析[4],但由于REPI各指标的权重无法确定,为简化起见只能假定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的权重相等,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受到了较大影响。投影寻踪(ProjectPursuit,PP)是用来处理和分析高维数据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高维数据通过某种组合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上,并通过极小化某个投影指标,寻找出能反映原高维数据结构或特征的投影,以达到研究和分析高维数据的目的。投影寻踪法具有稳健性好、抗干扰强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解决评价与聚类问题[5-6]。本文将结合投影寻踪法与遗传算法,在REPI指数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估方法,为评价节约型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1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指数(REPI)
为反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展状况和检验各种政策措施的综合实施效果,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sourcean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REPI),对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估[1],2009年再次对REPI进行了调整[2],调整后的表达式。REPI值除了受到所选取的指标影响以外,同时受到各指标权重取值的影响。由于难以确定指标的权重,《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假定了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的权重相等[2]。实际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每种指标的绩效也存在较大差异,对综合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并不相等,这种假定权重相等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2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PP)
本文在REPI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即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指数(Resourceand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basedonProjectPursuit,REPIPP)。与REPI相比,REPIPP可以有效解决权重取值问题,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计算步骤如下。由于式(7)较为复杂,常规算法无法求解,本文采用遗传算法计算。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和进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自适应全局优化概率搜索算法。自从20世纪60年代Michigan大学的Holland教授首次提出GA的思想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已获得极大的发展和完善[7]。GA借鉴了生物遗传学的观点,对当前种群施加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并实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过程,通过不断进化而产生最优个体。计算过程包括生成初始种群、评价个体适应度、选择与交叉、选择与变异等运算,生成新一代种群。经过多次迭代进化,以最优个体作为问题的最优解。GA的计算流程见图1。将求得的投影方向a(j)代入式(3),即可获得投影值z(i),从而确定评价结果。
3研究案例
3.1数据来源以2007年中国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为例,采用REPIPP评估其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为方便比较,评价指标与REPI相同,即选取能源绩效、用水绩效等7项指标,原始数据来自《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
3.2计算过程
3.2.1数据的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采用式(2)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归一化)处理,获得各单指标的绩效指数,见表1。
3.2.2求取投影方向将表1的数据代入式(3)~(6),建立如式(7)的投影指标函数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取最优投影方向a。在遗传算法中,种群规模取100,交叉概率取0.50,变异概率取0.05。经过5000次迭代后,获得最优投影方向a=[0.2917,0.3885,0.3750,0.0251,0.4532,0.4092,0.5000]。
3.2.3评价结果将投影方向a代入式(3),求得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PP,如表1的右栏所示。
3.3结果分析
3.3.1指标权重投影方向的优化结果即指标的权重。由计算结果可知,指标权重与数据分布特征有关。一般而言,数据分布越密集,标准差越小,则权重越小;反之则大。例如,在7项指标中,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绩效指数分布最为分散,权重也最大,达到0.5000;而固定资产绩效指数差异相对较少,权重仅0.0251。这样可以突出主要指标的影响,使综合评价结果能够更明显地反映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和差距,从而促使落后地区控制关键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指标,优先解决资源环境绩效的瓶颈。例如,在中国现阶段,SO2、COD和工业固废排放绩效的权重较大,REPIPP值较小的省份应当特别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
3.3.2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省域排序根据REPIPP的评价结果,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水平在位于全国前5位的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和天津;末5位为内蒙古、甘肃、青海、贵州和宁夏。各省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排序如图2所示。与《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相比,各省的排序整体相同,但同时略有调整。例如,根据《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的REPI值,天津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位居全国第三,略高于广东;而根据本文采用的REPIPP的评估结果,广东位居第三,天津与海南并列第四。主要原因是按照投影寻踪的投影优化结果,REPIPP对各指标的权重取值不同,污染物(SO2、COD和工业固废)排放绩效的权重相对较大,对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广东的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排放绩效优于天津,因此综合绩效指数相对较高。
3.3.3资源环境综合绩效的空间分布根据REPIPP计算结果,全国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海南、天津、浙江、江苏、山东和福建共9省和直辖市,REPIPP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以北京、上海和广东最显著。第二类包括河南、湖北、重庆、黑龙江、安徽、吉林、湖南、河北、辽宁、陕西、四川和江西共12省(直辖市),REPIPP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大至相当。第三类包括广西、山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贵州和宁夏共9省(自治区),REPIPP值明显低于全国平均。从区域分布来看,第一类全部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第二类主要为中国东北和中部以及部分西部的省份;第三类除山西外,其余均为西部省份。这表明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由东至西逐渐下降,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过分依赖于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化工业,资源能源消耗大,并且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因此,国家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合理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论
文章在REPI指数的基础上,结合投影寻踪法和遗传算法,提出了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方法REPIPP,并对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REPIPP通过投影寻踪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突出了主要指标的影响,为控制关键指标提供了依据。中国现阶段的SO2、COD和工业固废排放绩效的权重较大,因此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落后的地区应特别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排放。(2)根据REPIPP的评估结果,北京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高,宁夏最低,各省(含直辖市和自治区)排序与REPI整体相似,但同时有调整,表明指标的权重对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由于REPIPP的权重取值更为客观、科学,评估结果也更加合理,值得推广应用。(3)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必须合理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刘晓洁,沈镭.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382-390.
[4]郑伟.基于资源环境绩效的区域环境评价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387-392.
[5]付强,赵小勇.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帅红,李景保.基于投影寻踪的洞庭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11):1477-1483.
关键词:危险废物;环境影响;工作见解
环境保护部门对于废弃物的贮存有着相关的规定,必须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评价标准来确定危险废物贮存环境的影响,对于贮存的位置与人群的距离进行相应的分析,保证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也不会影响周围人民的生命安全。本文是对某市的危险废物贮存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为具体的实例来进行相应的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1 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标准不完善
国家法律法规对于环境影响后评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内容,相关的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而且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难以开展相关的工作,而且这一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充分的保证环境影响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保证整个工作的科学性,但是技术标准不规范却像是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必须要加以重视。
1.2 后评估报告评价的对象混淆
一般的情况下,后评估报告评价对象主要是对已经建成的项目来说的,而且利用现有的法律对于整个运行项目的审批、运行以及环保验收等环节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这一过程的科学性,除此之外,还要对现有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查,充分的保证周边环境的质量使得危废企业环境防护距离有着明确的标准,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标准对整个环境的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但是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有很多的环节都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标准,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与运行的过程中,这样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对环境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估,从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在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混淆的现象,出现不必要的预测环节,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3 企I对于后评估工作的目的不明确
对于一些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相关企业必须要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在评估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贮存环境的防护距离进行科学的分析,保证防护距离不会威胁到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在经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得到相应的备案意见之后才能够申请废物经营许可证,这一环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对环境防护距离进行确定。但是目前有很多的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并不了解这一环节的基本目的,这样就与后评价环境工作混淆,认为只要进行后评估工作就能够将环保问题全部解决,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将企业开展后评估工作的根本目的进行了曲解。
2 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的技术性评估要点
2.1 企业现状的回顾性评价
2.1.1 企业的概况
主要包括企业的平面布置、地理位置、发展历史、环保验收情况、现有项目的环评审批结、核准经营的范围、类别、批复的内容和历史环评批复的情况等,还要对近三年来的产品实际处理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
2.1.2 现有的污染源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分析
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初期的雨水等,要对近三年的废水监测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是排水管网无法接驳的相关地区,是否达到了某市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某市的废水污染源主要包括无组织的废水源和有组织的废水源,这些废水源在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处理之后,必须要经过15m以上高度的排气筒进行相应的排放,在排放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监控,否则就会出现极大的问题,如果是无组织废水,那么就要按照相应的工序来进行排水。
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械生产设备,设备须布置在专用的设备房内并进行吸声、隔声及减震等治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要求。
2.1.3 存在的环境问题
通过工程分析,找出企业现状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环境风险,提出整改措施。例如,企业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直接排入已超标无容量的河涌,则应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后,确保生活污水达到某市《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后排放,或者企业内部利用不外排。
2.2 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
2.2.1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现有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当无组织源排放多种污染物时,应分别计算,并按计算结果的最大值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对于属于同一生产单元的无组织排放源,应合并作为单一面源计算并确定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2.2 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中的公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确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自生产单元边界到居住区满足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离。
2.2.3 环境防护距离及其可达性
由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事故风险防护距离组成的最大包络线范围即为企业危险废物贮存的环境防护距离,后评估报告须说明该包络线范围内是否存在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以及其他环境敏感对象,明确企业厂界到最近居民点的直线距离,并提出规划调整的建议。需注意环境防护距离是从污染源中心点算起的最大包络线范围,不是从企业厂界算起。
3 技术评估工作程序
主要工作程序为技术初审――专家评审――报告修改――技术审查合格后出具意见。其中,技术初审针对企业现有项目否有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专家评审需到企业进行现场踏勘,专家现场进行提问并出具专家组意见,专家涉及废水、废气、固废、生态及综合评价等专业;技术审点包括工程分析内容是否清楚、环境现状评价及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是否符合环评技术导则要求、环境防护距离是否可达等。
4 结论
对危险废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为后期的治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杰文.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3,20(1):77-78.
关键词:资产评估 框架体系 基本理论
资产评估起源于商品经济。我国的资产评估业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评估国有资产的价值,防止国有资产的低价转让。到了市场经济以后,形成了多元化、交叉化的资产评估格局。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深化了对资产的认识。虽然资产评估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都需要实现对资产评估业的系统规范。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指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方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资产价值进行分析评定、估算。其主体是进行资产评估的一方,客体是指接受资产评估的商品或对象。资产评估具有预测性、市场性、咨询性、公正性、现实性的特点。资产评估需要遵循的工作原则主要有专业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二、我国基本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
我国的资产评估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评估目的、估价标准、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这种基本的理论体系。评估目的决定估价标准,评估目的与估价标准影响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则是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最后部分。
三、资产评价理论框架体系研究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一般与理论要素和该学科的基本理念相融合,这些理论与概念指导着实践过程中制度的规范与建立。由于逻辑起点能够决定整个理论框架的层次结构,影响整个逻辑理论框架的发展方向,所以,资产评估理论首先应具备逻辑起点,然后再进行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根据系统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可以将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1.资产评估的本质
资产评估的本质是将价值发现作为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符合资产评估工作的属性。从概念上,资产评估是指专门的评估人员或评估机构在遵循法定或者公允标准与程序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货币作为统一尺度,在一定时点上对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资产评估的本质能够体现资产评估的固有属性,符合资产评估的定义。
2.资产评估的内在因素
资产评估的内在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假设前提、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原则、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时点、评估程序、评估结果。其中,假设前提指的是对市场条件以及资产评估客体的具体使用情况和作用作出假设,让资产评估的主体充分认识到资产价值评估的前提以及在资产价值评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评估目的主要是提供市场交易的指导性参考标准,给税收部门等提供工作建议;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论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限制条件,为资产评估的价值提供一个具体的条件,即资产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具备的什么样的价值;评估原则是指资产评估需要遵循的规则,是资产评估行为的依据;评估对象则是指资产评估的客体,也就是进行价值评估的有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评估方法指的是资产评估所采取的的方式或手段;评估时点是指资产评估所处的具体时间点;评估程序指资产评估活动的具体环节,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评价结果即指资产评估活动所得出的结论。这些因素在资产评估过程中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资产的价值评估活动。
3.资产评估的外在因素
资产评估的外在因素指的是影响资产评估过程的间接因素,包含多个层面,如法律、行业准则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资产评估结论的合理与公正提供保障。其中,法律可以硬性规定资产评估的规则与秩序,对违法的资产评估活动提供界定,这是保证资产评估活动依法进行的基础;行业准则则是在资产评估过程中由行业内部自觉形成的并且得到整个行业的认可的内部规范,其不同于法律,不具备硬性约束作用,但可以在行业舆论的影响下由行业内部人士互相监督,具备一定的约束效力。
4.外界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影响资产评估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比如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通过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经济政策等制约着资产评估活动;文化环境可以对资产评估活动起到一种间接性的影响;制度环境则可以增强资产评估行业的行为规范。
四、结语:
资产评估活动可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济活动的规范,为其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作出明确理智的投资行为,合理利用、科学分配企业资源。企业经营者理解、掌握资产评估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有助于掌握评估活动的基本规律,制定合理的行业规范;能够使资产评估活动发挥更好的作用,增强资产评估活动对企业行为的指导;有助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余炳文.经济学风险理论对资产评估监管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