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层;优化;数学;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着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我国现在的初中数学教育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学生统一到学校分年级分班学习。在这个集体的大环境中,要想做到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也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把分层次教学真正的应用到班集体教育当中,是我们接下来要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接下来,本文就将针对分层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级教学有哪些作用

1.1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教学,可以使中层和下层的学生同样受到重视,这种分层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1.2减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传统的教学采用的是集体教学的方式,所有的学生无论能力和基础如何,都有各自的一套教育方式,这样使得中等生学习越来越吃力,学困生甚至会因为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放弃学习。采用了分层的教学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程度不同而区别对待。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将知识点分为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要求能力一般的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要求成绩好学生进行提升训练。还可以把作业分为几个部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压力。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1.3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往的学模式虽然教师付出的比较多,但是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减少课业负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所以说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2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分层次教学

2.1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中可以把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的学生学习成绩平稳,学生的学习专注力高、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擅长自主学习。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将教学的重难点充分理解。中层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但是普遍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不断的强化知识点,在保持住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成绩提升。下层的学生普遍有学习困难,学习积极性差等情况,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低。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巩固和理解基础知识。教师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要时刻的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2.2把学生作业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给所有学生布置的是相同的作业,就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带来压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要有梯度,同时还可以设置必做题和附加题。有层次的作业可以减轻学生写作业的压力,避免学生出现为了完成作业出现敷衍完成甚至是抄作业的情况。学生只有认真的完成作业,才能在有效的练习中提升成绩。给学生分层次的留作业,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得到提升。

2.3对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评价:因为学生本身存在差异性,所以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进行差异化的评价。教师可以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成绩好的同学要求在做好基础题的同时要做好提升题,对于基础弱的同学要求将基础题做好。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避免难度太大的题给学习成绩弱的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能够有效的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评价之后,不只要根据评价成绩的好坏进行奖励,还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奖励,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

2.4按照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掌握每个学生哪里掌握的好,哪里掌握的不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重点辅导。比如说有的学生对于不等式的知识掌握的不好,教师就要重点的给这个学生讲解不等式的知识,并且布置不等式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当学生将自己不会的疑难点攻破之后,还能建立学习的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上所述,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以确保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学习水平设置有梯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梯度的教学。分层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分层教学可以促进初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减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要想做好分层教学,教师应该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把学生作业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对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按照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相信只要广大老师能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做好教学分层工作,一定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分层次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摸索和研究,相信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一定会越来越高。

作者:范 单位: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明严.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旬刊,2015.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100-02

数学是初中一门必修的课程,又是大部分学生的短板。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应试性,教学手段简单传统,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闭塞,遇到问题就等着教师讲解,然后死记硬背记住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新课改,核心在于“新”,要敢于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活力 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传统的课堂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整个课堂期间都是教师来讲、学生来听,有的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整个课堂毫无生气可言。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课堂的安静,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传统的课堂遇到重点和难点都是由教师来讲解,学生只管死记硬背,根本不去多想几个为什么,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独立思维。合作学习是遇到重点、难点时让学生先自行思考、互相交流,大家在前者回答的基础上不断地延伸。这种课堂模式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管答得对与错,都应鼓励继续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对教师的解放,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置更深入的问题,再让学生思考。要想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更用心地备课,以回答学生的创新性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复习,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于初中数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合作学习的时间远远不足。可能在一开始还让学生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和交流,但是当时间不够时,就不考虑学生的讨论结果而直接讲出答案,这样进行合作学习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初中数学进行合作学习模式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应在课前做好课堂规划,分配好教学、讨论的时间,课堂上不能只是由教师讲,也不能只是学生讨论,而是教师安排好课堂时间,让学生讨论完后给出反馈。

教师没有起带头作用 现阶段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师中老教师较多,他们接受新事物较慢,且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内容原理性强,让学生自主开发思考探究的地方很少,因此,很多W生对化学课程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上课进度较快,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数学的很多概念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在学校开展实验探究教学的前提,是保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课堂上教师为中心的现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摒弃“填鸭式”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成绩好坏或者个人喜好进行课堂提问,应尊重学生的区别,因材施教。

学生参与不积极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角色对换,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中心地位,不仅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也要转变以往的学习态度。以往的课堂上,学生不习惯积极思考,一味等着教师传授知识。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要求教师上课充分为学生“留白”,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小组之内、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和交流。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与学生增加互动,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的进入状态,收获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益处,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化

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分配合理是保证小组讨论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因个人喜好,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开,也不能任由学生的喜好而随意自行组队,应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进行分组,对每个学生的职责进行分工,如组长、发言人、记录员、督导、专家、外联等。组长负责安排每个学习任务;发言人负责整理小组成员的发言;记录员负责记清楚每个小组讨论时遇到的突破点和难点;督导负责监督大家的学习态度,如组内同学思想涣散应及时汇报给教师);专家一般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负责指出大家回答问题时遇到的错误;外联负责与其他小组之间进行沟通和讨论,并把新的想法告诉小组成员。这样的课堂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在讨论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并把握好课堂的纪律和动向。

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资源 要想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学习模式,保证初中数学设施齐全是重要前提,包括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都需要准备充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这种资源,在讨论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小组成员。组内交流后整理每个成员的想法,然后组间传阅资料,最后交给教师做点评并指出问题;而不是以往在课堂上,教师操作、学生观看,一遍即可。

4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虽然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偏理论性较多,但是与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情境下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理论知识相联接,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还应当注意有效提问问题,提问所设置的问题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有启发性,学生由浅入深逐一攻克,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新的信息,提高分析能力。课堂提问要把握好时机,提问前应引起学生的注意后再进行提问,如当教学到达提升处、教学矛盾时,都是呈现问题的好时机。对于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一些问题,应该通过提问让他们试着自己去分析。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可适当变换提问的角度,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同时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 结束语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飞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1世纪之后,更是得到迅猛进步。我国向来重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初中数学课程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进行合作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但是初中数学课堂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用高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本文强调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针对合作学习现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高效运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良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195-196.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最优化策略

在现代社会里,数学已成为人们参加现代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科学不可缺少的知识和工具。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在“40分钟”内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那么,应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呢?我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陈述如下,以期共同探讨。

一、对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认识

1.倡导“课堂教学最优化”,是由课堂教学的特殊地位决定的。

一名中学生80%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减负”要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要想上好课,就得备好课,付出较小的代价,达到较好的效果,这是良性循环。如图:

备课时间多教材钻研深课堂效果好学生问题少

师生负担轻 学生补课少教师辅导少 学生作业少

综上所述,抓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也好;抓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也好;抓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也好,都客观上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而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课堂教学最优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由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来的。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际上是指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教师通过对教学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教学方案进行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好的结果。或者说“最优化”向教师指出了费力较少而能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的捷径,它使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避免返工重教,或者由于教学方法不完善而浪费时间。

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策略

1.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提供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读、做、议、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愉悦、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构建良好的操作平台。从而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例如,有这样一道关于拼图的题目:“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7根小棒(教师出示拼出的图形),那么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4个呢?100个呢?n个呢?”

对于这类探究型的题目,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探索出规律,再得出结论,各小组派代表讲述结论的推导过程。这样,学生通过大胆尝试,动手操作,归纳得出多种不同方法表示搭n个小正方形的小棒的个数的代数式,学生在体验与探索、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落实双基、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课堂管理,注重情感效应。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如:创造有利的环境,建立和维护课堂秩序,保持学生认真听课的学习状态,等等。管理行为应视作教学作用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目的和任务取得成效所不可或缺的。

从铃响的那一刻起,教师就应立即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表情亲切而不过分随意,严肃而不过分紧张,营造一个既宽松又严谨、既舒适又紧张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静而不僵、宽严有度、动静自然、积极而不消极、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氛围。教学不能索然无味,让人望而生畏,而应趣味盎然,生机勃勃。要把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形态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特别是中下生)大胆回答问题,当回答不畅时,期待的情感往往会产生激励效应,使他们用心思索;当回答正确时,赞许的情感会产生强化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让学习有乐在其中之感。

3.谋求最优教学反馈,及时而适度地进行调控。

教学反馈是教学系统有效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教学反馈是改革和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实践证明“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是最优教学反馈。

教师反馈形式可因课程的不同而变化,如:上新授课时就与上复习课、解题课、讲评课时不同。同时反馈也因出现在课程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大家的思维活跃;而在中间阶段,则主要关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情况,等等。

反馈控制的运用还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是由于反馈控制存在着滞后性弱点,即只能出现问题时纠错,出现偏差时纠偏,而要防患于未然,教师就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因此,我们要做有心人,积累丰富经验,以前车之覆为后车之鉴。

三、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特点;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课堂教学有效性”等理念。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不断渗入,目前的课堂教学逐渐向生动、活泼、和谐的气氛转变,教师也在不断地转变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初中数学的特点

1.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任何被承认的数学结论都是经过了严格的逻辑推理的。但也并非数学所独有严密的逻辑性,任何科学都会有逻辑工具的应用,但和其他科学相比数学对逻辑的要求不同。

2.数学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运用在科学技术及一切社会领域中

数学化各门科学,是一大趋势。互相联系的三个数学的特点,抽象性的高度,决定了严密性的逻辑,同时又确保其实践应用的广泛性。

3.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抽象性相比,初中数学在对象上、程度上都不同

借助于抽象才形成起来的数学,也是凭借抽象发展的。对象的具体内容是抽象的数学撇开的,而只是保留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运算数学、推理数学、证明数学、理论数学的合理性等,而不同于可以借助可重复的实验来检验那样,严密的逻辑方法才能保证其实现。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1.创新解题思路

在新教材下,我们更应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数学思想,让学生在理解数学基本知识点后,启发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引导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对新问题在自己已有基础上的新探索,在没有教师提醒的前提下,对问题以自己的角度进行创新的分析,从而加深对此类知识点的印象,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已知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引导他们采用新的思路去看待分析问题,也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步。

例如,在解方程2(x+1)2+3(x+1)(x-2)-2(x-2)2=0中,可以另辟蹊径地设m=x+1,n=x-2,原方程就可以转化为2m2+3mn-2n2=0,再继续进行分解,就可以变换成(2m-n)(m+2n)=0,这样要使左边为0,只能两个括号里的内容同时为0,所以最后可以解出x的两个值。

2.分层讲解

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水平,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不能仅仅以教师的思路进行灌输,应具体考虑到学生的思维阶梯。

例如,在讲解多项式16(a-b)2-(a+b)2时,应考虑不同学生的水平,把大题化小题,一步一步解决。就好比是马拉松比赛,想一步到达终点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把整个马拉松跑程分割成几个小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跑完,才能最终到达终点。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分成3个小部分:(1)对x2-9y2进行讲解;(2)对16x2-9y2进行导入;(3)对原问题16(a-b)2-(a+b)2进行讲解。这样把新问题分成已知的两个问题和最后关键一步,既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题目中的数学思维,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在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联想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快速解决难题,获得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实施新课程形势下,广大数学教师值得长期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

作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成为一项制高点,带动了整个教育领域多个领域的发展。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这是顺应教育时展的具体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只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使教学课堂得到优化提升,为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知识及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图片、文字、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提出几点看法。

1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这种情况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接受能力强。如果是受到外界的强制才被动展开学习,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生物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搜集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直观而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过去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往往是教师依靠黑板、粉笔和书本,教学环境枯燥无味,所教的知识也不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心理,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如果将内容丰富的图文声像植入生物教学中,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会大大增强,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心理特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再配合几张挂图,整个教学气氛会显得枯燥无比,不容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较差。而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后,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缓解,教师可以寻找线形动物蛔虫在人体小肠内寄生的场景资料,采取模拟动态的形式配合讲解。这样的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也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传统生物课堂上,教材是教师的唯一依据,教师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中心,教室是唯一的授课场所,学生的视野局限于教材上、教室内,学生学到的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并且也仅仅掌握了理论部分,学生并没有因此而掌握必要的技能。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生命学的学科,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并且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生物教学可以由教室延伸至户外,将广阔的生活空间作为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丰富教学资源的有效手段,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将教材与生活有机结合,再配以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资源,让枯燥的生物课本活起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唤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生物学科的应用意识也逐步增强。学生的生物知识与技能可以得到同步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为一门观察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生物课程应当以实验作为基本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新课标的实施,对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尤其重视,针对实验教学的开展,新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阶段初中生物教材应当与新课标实现同步,教师应当安排学生开展更多的探究活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在实验中探究和调查,这些都可以促进实验的顺利完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以顺利完成的,有的实验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这是现阶段生物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的最大瓶颈。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对于受到现实条件影响的不可能进行的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巧妙地讲这些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时空的限制,引导学生可以顺利观看实验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公共实验积极观察和思考,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例如,在生物课程中,显微镜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仪器,它所能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更多的实验。传统课程中,生物教师会将实验的要求及步骤通过板书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学生并不能通过这种讲授方式掌握实验的真实情况,如何使用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以及粗细调节器等,这些都不是讲授能够传达的。无论教师讲解的如何清楚,学生也无法通过听讲掌握操作技能,很多学生会在具体操作中不知所措,不能准确进行实验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依靠更加直观而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操作,并从中掌握基本技能,轻松愉悦中收获知识。例如,在在开展蚯蚓的探索性实验时,需要学生饲养蚯蚓并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结构,这些实验并不适合在课堂中开展。为此,生物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在课下开展实验活动,还可以根据蚯蚓的不同阶段拍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课堂中可将这些拍摄的图片以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突破重重阻力,将蚯蚓的探索实验开展地栩栩如生,专业的实验课程自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已经全面进入现代信息化时代,教师与学生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学习及交流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信息化带来的全新局面,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促进了学生生物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金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初中生物教学情景[J].中国电化教育,2004(12).

[2]严凤林.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福建中学数学,2004(09).

[3]袁建敏,翟振宏,王玉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小学电教,2004(01).

[4]梁芳.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师生物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初探[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