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肠道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并且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就是肠道。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人体70%的免疫功能配置在肠道。肠道如果健康,受益的可不仅是肠道而已,更会惠及全身。反之,如果肠道不够健康,整个人也会处在免疫力低下的非正常状态。可以说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风向标。
肠道健康对宝宝有多重要
肠道健康对于婴幼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它对于营养吸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身体其他系统的发育,甚至婴幼儿以后的生长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肠道健康问题绝对不能小觑。
1.促进营养吸收 出生后第一年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支持,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都依赖于健康的肠道功能,可谓是宝宝健康的“奠基石”。
2.平衡肠道菌群 肠道内的有益菌、有害菌和中间菌之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就会大量生长,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引发疾病。因此,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对于肠道功能至关重要。
3.肠道免疫,减少疾病发生 正常的肠道免疫功能是阻止有害菌和毒素进入体内的重要防线。
肠道“报警”之腹泻
肠道不好,消化不好,身体自然就不好。便秘、腹泻等往往是宝宝患肠道疾病的信号。便秘时宝宝大便干硬,便时有疼痛感,相邻两次大便的间隔有时会达4天以上。而腹泻则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症。引起孩子腹泻有两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比较简单,比如喝了凉水,吃了凉的食物,或者是对某些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就是新生儿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腹泻,这类腹泻大便检查不会出现炎症表现。
感染性因素相对复杂,如细菌性肠炎,大便内可以检测到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而病毒性肠炎可能会检测到特别的病毒,如轮状病毒等。
大便偏稀不一定是腹泻
很多母乳喂养儿大便偏稀,次数相对多,但不一定是腹泻。母乳喂养的正常婴儿可能每天排便5~6次。如果婴儿进食正常、生长正常、大便化验正常,他的排便就属于正常。因为母乳中含有可溶性纤维素——低聚糖,具有“轻泻”作用,再加上母乳喂养儿的肠道中以双歧杆菌占优势,所以母乳喂养儿大都大便偏稀,次数偏多。但这绝不是母乳的缺点,母乳不仅可保证婴儿肠道健康发育,还可以保证婴儿免疫系统成熟。
如何判断宝宝腹泻
1.量体温 宝宝腹泻时多会出现发烧,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体温大多在38.5℃左右,这常见于由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痢疾杆菌、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
2.看宝宝精神状态 观察宝宝是否有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等表现。
3.看大便形状 宝宝腹泻一般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便中有少量黏液。
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
腹泻很容易引起孩子脱水,所以孩子腹泻时,建议喝一些富含电解质的水,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因腹泻引起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但是,宝宝腹泻时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必须看医生:
1.病情非常严重,如高热、精神状况非常差、呕吐严重等。
2.腹泻导致孩子出现了脱水症状。如连续4个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较干燥,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这些都是脱水的早期表现。遇此情况,必须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补液治疗,否则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构建健康肠道,益生菌帮你忙
宝宝在母体子宫内的时候,肠道内通常是无菌的。但在出生数小时后,婴儿的肠道中已能检出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酵母菌等多种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在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余种细菌,主要为厌氧菌。双歧杆菌、类杆菌、乳酸杆菌等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占绝对优势,具潜在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仅占少数。肠道内的有益菌和少量有害菌共同生存,维持着人体的生态平衡。
通常,我们将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称为益生菌,它们具有抑制有害致病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人在摄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一些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被感染。这与肠道表面有益生菌形成的保护膜抑制致病菌也不无关系。可以说,想要构建健康的肠道,益生菌可以帮大忙。
种养结合,增强肠道免疫
要让宝宝肠道益生菌数量增加,既可以“种”,也可以“养”。种养结合,肠道就能更快地恢复活力。种菌——就是直接口服益生菌(如小培菲康等),让活的益生菌在肠内“安家落户、发展壮大”。养菌——即提供益生菌喜欢的食物,为其创造好的营养环境,让它们快速繁殖,“压”过有害菌的势力。最常见的是补充含寡糖、膳食纤维类食物,它们可以提供肠道益生菌繁殖的营养,寡糖存在于豆类、洋葱、大蒜、牛蒡、芦笋等天然食物中,多吃这些食物可帮助益生菌增多,有助肠道健康。
关键词:环境科学;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人体健康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人类对其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正如早期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记数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由于天空中的星斗与农作物的收获及河水的泛滥之间的规律而产生了天文学一样,环境科学便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在其带给人类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甚至危害到人类生存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环境科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任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各项环境标准,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依据。环境如果受到了污染,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分为两类,即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次生环境是指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1]其中次生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客体。环境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原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明环境科学的意义。
一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净清洁的空气而言,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
(一)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交通运输。
(二)污染物。颗粒物,SO、SO2、CO、NO、NO2、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三)危害,谈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先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多人,其中45岁以上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为平时2倍。被称为“世界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5、1970年,前者使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后者致全市3/4的人患病。下面是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颗粒物:直径小于0.015μm最容易进入人体肺部组织,称为“可吸入因子”,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另外微粒物多是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可吸附多种污染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等,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
SO2:SO2易形成酸雾、酸雨。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到15mg/m3时,呼吸道受到刺激,达到20mg/m3时,使人眼睛流泪,咳嗽;当达到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CO:阻碍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记忆等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和亚硝酸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NO2: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当空气中N02的浓度达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占人体比重的70%,人体的水5—13天更新一次,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水源,降低了水质,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使用价值,称之为水污染。[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淡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4%。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之
(一)污染源。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一般为蛋白质、糖类等杂质,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肠道病毒、志赫氏菌等以及水厂净水工业中加入消毒剂而生成毒副产品DPs如氯仿、四氯化碳等。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铅、砷、氟、氰化物、氯仿等。
(二)危害
铅:损害神经系统,妨碍儿童发育,引起胎儿畸形。人的耐受量每周为3mg。
砷: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汞:有剧毒,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
氟:引起骨骼变形、发脆,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
氰化物:导致脑组织受损,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中毒致死。
四氯化碳:致癌性、损害肝和肾。
氯仿: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总大肠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赞氏菌、肠道病毒等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污染是发声体作不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
(二)危害
损伤听力: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听觉疲劳,是暂时性、可恢复的,短时间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回到安静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噪声性耳聋,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耳内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爆震性耳聋,突然暴露于及其强烈的噪声中,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螺旋器从基底急性剥离,使人永久丧失听力。
损害视力: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造成视力减弱,使视觉、视野发生异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噪声的人比正常环境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病率高2—3倍。地区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上升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污染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与人体健康较为密切相关的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陈述了。
参考文献
[1]王俊主,化学污染物与生态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关键词】体检中心、健康筛查、健康管理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n our country, people's awareness of health and gradually enhance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 screening, health examin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humanization and digital, thereby effectively improving resident's awareness of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 examination center、health screening、health management
健康管理主要指的是一种通过对疾病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健康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干预、分析、指导以及评估,减少疾病的出现几率,控制疾病发展,有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活动过程[1]。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以我中心为例,全方位介绍了扩展并完善体检前、检中以及检后服务的健康管理,对体检流程进行简化,并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筛查及管理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健康管理
1.1居民身份证自助体检系统
对于到体检中心体检的居民而言,在体检过一次后,第二次进行体检时,只需要在自助机识别区放置身份证,机器会自动弹出相关信息,居民可以对体检项目流程进行自主选择,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模式,不仅可以简化流程、节约体检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
1.2智能选取体检套餐系统
居民在自助机上办理体检时,身份被系统认证识别后,可以在系统中自主填写疾病史、生活习惯以及个人职业等情况,智能系统将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提供筛查相关疾病风险的体检套餐,居民可以将其作为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体检项目的有针对性和个性化。 运用多种适宜的健康筛查检测技术
2.1热断层扫描技术早期筛查疾病
所谓热断层扫描技术,主要指的是一种对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强度进行锁定的影像功能技术,该技术具有系统、无创、全面以及快速的优点,在体检的过程中,可以早期对居民的疾病进行筛查,并且该技术对人体的甲状腺、肝脏、胆囊、乳腺以及肠道等多个部位疾病敏感[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健康筛查的准确性。
2.2食物不耐受检测技术
食物不耐受(FI)主要指的是当机体消化酶缺乏而对某些食物中的成分不能完全进行消化时,没有被消化完全的蛋白质则会以大分子的形式(比如多肽)通过人体的肠道进入淋巴液或者血液中,形成抗原,并且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对机体进行刺激,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产生,从而导致多种或者某种食物进入人体体内时,机体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的产生[4]。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食物不耐受不但会让人体出现便秘、腹泻以及呕吐等症状,还会让人体所有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尤其是以胃肠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体检中心在对居民进行健康筛查时,运用食物不耐受技术,可以及早发现隐藏疾病,根据居民的身体状况,提供饮食指导,减轻患者症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运用多种检后服务技术
3.1运用健康自测自评系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检中心健康筛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体检中心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技术,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所谓健康自评系统,主要包括了八个方面内容,分别是保健意识、健康史、社会适应能力、生活方式、睡眠质量、躯体症状、紧张压力、保健意识以及精神心理,将体检者的八方面内容分析作为基本依据,再与医学检测数据相结合,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3.2疾病风险评估系统的运用
体检中心在对居民进行健康筛查时,对没有出现任何临床表现的健康人群进行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建立健康状态与遗传、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从而对未来5-10年内体检者可能出现常见慢性疾病的几率进行预测。疾病风险评估系统是将危险因素、疾病异常库以及档案系统作为基础,在对疾病风险进行表现时,以数据图表为主要形式,为体检中心管理者提供可以实施健康管理服务的一个可扩展信息化工具,根据居民的实际身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引导个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危害健康的行为进行纠正,同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体检中心健康管理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作为体检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体检中心而言,根据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积极引进和运用多样化、人性化以及数字化的健康筛查及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预防疾病,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论健康管理的历史和现实[J].医学与社会,2008,21(7):31-32.
[2]Hunter DJ.Brown J.A review of 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J].Eur J Pub Health,2007,17(2):33-37.
【摘要】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本文从滥用的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联合用药原则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抗生素药物进行用药指导,以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抗生素;用药指导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抵抗致病微生物感染的一类药物,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够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因为抗生素药物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所以现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此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致使很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抗生素类药物在药店是处方药,药店药师有责任对购买抗生素类药物的顾客做好用药指导,现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探讨如下。
1 滥用的不良后果
1.1 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使微生物产生适应性增强的耐药菌,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使细菌产生耐药能力[1]。所以过度使用抗生素只会增加它对人体的副作用,以及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1.2 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的毒性反应,对人体产生不同伤害。如氨基糖苷类引起耳鸣、耳聋、眩晕;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卡那霉素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致白细胞或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磺胺类可引起肾小管损害;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可引起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以及抗生素的过敏反应可致药热、皮疹、过敏性休克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症。
1.3 对孕妇的危害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均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四环素、土霉素、米诺环素、金霉素等也对胎儿有一定危险,所以孕妇服用抗生素药物时应极为谨慎。据研究,青霉素类、红霉素以及头孢氨苄对胎儿较为安全,通过动物实验,尚未见这些抗生素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2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使其达到最好的疗效,及时控制细菌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反应。
2.1 严格掌握适应症 它主要用于治疗细菌的感染,少数种类还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对于病毒性或者估计是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可使用抗生素,它并不是对每种病毒感染都具有疗效的,例如对伤风、流感、麻疹、腮腺炎的治疗是无益的。因此,只有在确认为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能用抗生素治疗。
2.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 由于致病微生物在使用抗生素后不易检测出来,使患者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给临床确诊带来困难,使治疗延误。只有在病情危重且具有有细菌感染的高度可能性时,才能使用抗生素。
2.3 用药剂量和疗程 药物的治疗作用主要取决于药物在机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即药物在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是否达到抑制细菌生长或杀菌的峰浓度。有些患者用药过量、漏服、随意停药、短时间多次服药的行为均无法达到正常治疗效果,甚至造成药物中毒等不良后果。由此药师应参考药品说明书制定适宜的给药剂量、疗程以及间隔时间,指导患者用药,保证用药的安全。
2.4 局部合理用药 人体皮肤和粘膜在局部使用抗生素时,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且容易产生耐药菌,所以对皮肤和粘膜可以选用可供局部给药的新霉素、杆菌肽,其他抗生素要避免使用。在皮肤和眼粘膜烧伤时,则应更加注意时间和剂量的使用。
2.5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人们在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对人体的防御机制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忽视自身抵抗因素而仅依赖于抗生素的治疗。当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时,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不会很大。所以为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需要采取其他措施,使机体抵抗能力得以提高。
3 掌握联合用药原则
对于耐药的慢性感染、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通常需要联合用药治疗,治疗时应选用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进行联合用药。通过联合用药可以使用药剂量得以减少,或者通过联用易涌入组织的药物来达到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低时情况的治疗目的。作为药师应该给患者说明联合用药的原则、加强指导,避免患者盲目的进行联合用药,以免机体产生耐药菌珠的机会增大,甚至副作用的产生。
4 小结
为避免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药店药师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病理状态、生理状况合理选用药物,对用药时间、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给予详细说明,并及时调整剂量、合理配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高效控制感染,倡导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张献怀.触目惊心的抗生素滥用.健康时报,2001,5~6
养生起源于先秦道家,被称为“摄生”或“全生”,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防病、防衰、祛病、延年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和方法。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特殊,养生自然应与之结合。煤矿采煤一般分综采和水采,虽现今工人作业环境大为改善,仍须与“风”“寒”“湿”相伴 ,长期感受,若不慎养生,必遭其害。
煤矿工人的中医养生指导思想:中医养生观中,“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基本观点。祖国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是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现象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运动的整体,特别讲究人与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时也包括体内气化、升降,心理生理的协调一致。在防病保健方面,提倡预防为主,“治未病”,强调内因的作用,通过各种方法积极促进机体不断的运动,保重元气,而且因人因地因时防病保健,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1 整体观
这是在阴平阳秘的理论指导下的基本原则,《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此无论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还是自我锻炼或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阴阳的宗旨,所以人体的整体性就表现在保持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的生化不息,这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祖国医学“人与天地相应”主要指人与气候变化、地理状态的关系。人生天地之间,处在自然之中,大到宇宙运动、季节更换,小到周围环境、居住条件的变化,昼夜温度、湿度的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认识这个规律,对人体养生保健极为有益。煤矿工人因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宜加强身体保健以防“风”“寒”“湿”三邪侵害。祖国医学认为“风性开泄、善行数变,为百病之长”,就是说风能使肌表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且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发病迅速变换无常,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故《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就是说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阳气衰退证,如恶寒、脘腹冷痛、腹泻、呕吐等,寒邪伤人还易出现疼痛肢体屈伸不利;“湿性重浊粘滞、阻遏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也就是说感受湿邪易出现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胸闷脘痞、二便不爽,且缠绵难愈多见于下部。更由于三气杂合而致,长时间侵袭人体,故矿工多患各种痹证及脾胃疾病。煤尘阻肺、肺失宣降、气机失宣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笔者根据上述特点在临床中让其服用一些由祛风、除湿、散寒药物配制的药酒,疗效颇佳,既巩固正气又驱除邪气,在特殊条件下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可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 恒动观
祖国医学从宏观角度认为:人体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无论六还是七情致病,只要造成升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人体就要患病,例如:肺主气,心主血,肺的功能障碍就会影响到血液的运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可见气血瘀滞之证。祖国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指导防病,“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们防病保健的一句至理名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其意阐明运动健身道理。煤矿工人下班后多已疲累,不愿活动,尤其退休后更是有该歇歇的想法,常有下井工作时尚能老比黄忠,一歇没几年驾鹤西游,这都源于其不善养生,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性活动,娱乐身心,百病不生,退休后尤不可少。一般说中年以后生理上开始老化,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不畅,煤矿工人突出表现在呼吸功能低下,饮食、消化、吸收、转输异常;血液循环调节异常,水液代谢异常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现代研究也证实运动能改善各系统功能,是推迟老化的重要手段,正如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医生蒂索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世界上的一切药物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实际上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都有很好的养身健体效果。
3 御病观
祖国医学养生非常重视正气在防病健身中的作用,所谓正气是由先天精气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互相结合而成的。人体正气有抵御外邪和促进机体疾病自愈,使身体恢复健康的能力。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气与邪气两个矛盾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就是说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入,也能抵抗,使机体免于疾病,只有在正气亏虚情况下,邪气才能使人体发病,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根本原因就是机体正气的盛衰,所有方法目的都为保养固护正气,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贯彻保健预防思想,预防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一个高明的医生不能只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在未病之前采取一些预防保健措施,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这就好比渴了才去掘井,打仗时才造兵器一样不太晚了吗?煤矿工人若正气不足,在特定环境中更易发病。这就要求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状况,适时调整衣服,杜绝班中睡觉,因卫气昼行于外,夜行于内,睡时阳入于阴更易受邪气侵袭,如有不适,宜引起重视,勿等加重成病。只有平时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适宜,才会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 辩证观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体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定相应的方法,由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养生保健措施。例如:胃肠道患者的体育锻炼,以保健按摩、气功、医疗体操为主,亦可配合散步、打太极拳,这些活动可以增强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又如:冠心病患者可以散步、打太极、乒乓球、爬山等,但必须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爱好和条件,保证合适的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如果运动后感到劳累、胸闷等,就要适当调整。精神方面要怡情养性、乐观豁达、淡泊名利,根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变化,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起居方面尽量做到“有节”,也就是有规律,煤矿工人时常需要倒班,这是不利于养生的,宜减少频度,使身体适应某种规律才有利于养生;饮食方面应做到“有常”,也就是定量,不暴饮暴食,并根据不同体质用不同食疗,煤矿多寒湿,宜适量多进姜、葱、蒜、桂元等温性食物。《内经・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皆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不同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只有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结合当地特点,用辨证的观点指导生活,才会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