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趋势

教育信息化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趋势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第1篇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由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超过5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组总结提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大趋势,内容如下。

趋势一: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持续引发各个国家教育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和应用方式的改变,将新技术和新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伴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和改造,新型移动设备和智慧型产品普遍进入课堂,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将持续引发各国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普遍关注。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扭转教师低效的教学形式,改变课堂单一的教学形态。在创新学习方式方面,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伙伴,3D打印技术将颠覆学生的动手实践,体感技术将引发学生互动学习的新体验,教育游戏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社会性虚拟社区将支撑学生大规模的合作学习。在创新教学形式方面,开源硬件正在夯实信息技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分析技术将支持规模化教学形式的变革。在创新课堂形态方面,云计算环境可以促进学习与教学的协同,Second life等创建的虚拟世界已经涌现了“真实课堂”,移动卫星车助力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信息化课堂。以上十大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环境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趋势二:数字鸿沟和技术环境将加剧“全球学习危机”

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全球各地区教育发展的重点,然而“全球学习危机”正在涌现。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2013-2014)》指出,在全球6.5亿小学适龄儿童中,依然有至少2.5亿人没有学到基本的读写和计算技能。其次,发展中国家普遍认识到,因数字鸿沟产生的学习者信息素养的缺失和不足,导致了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机会具有明显差异,从而阻碍了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妨碍学习者未来体面就业所需各种技能的培训。再次,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环境支撑下的教学模式也并未充分体现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在很大比例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习者虽然手持先进的移动设备,获取最前沿的动态信息,但因“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缺乏,学习者依然无法体会到先进技术给学习带来的趣味性,甚至加剧了学习者的厌学情绪。因此,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设计才能进一步改善“全球学习危机”的境况。

趋势三:教育信息化将成为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府主导的顶层设计

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看作是关系到本国国际竞争力和21世纪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予以高度重视,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政策并采取一系列行动。为保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连续性,各国政府均重视顶层设计,以分阶段、渐进式来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先后四次颁布了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应对不同的境遇和问题,但政策具有显著的连续性,体现了各时期的关注重点。日本政府也先后提出e-Japan、u-Japan和i-Japan三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从基础设施到网络互联再到信息化应用,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宽,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视。

趋势四:不同国家政策导向差异导致其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特征日趋明显

各国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战略发展重心与各国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00年以来,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始转向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上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各国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还比较大,但是都已步入综合协调发展的轨道并与上述四个阶段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以英国为例,该国的“下一代学习”战略重点由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转向应用水平和效益的提高,顶层设计更多是围绕如何利用技术为个人的潜能最大发挥服务,而不只为个人的单一能力。

趋势五:“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将成为全球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强化的研究主题

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研究体系中,“技术促进学习研究”已被当作对人类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横跨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基金会、非政府组织、企业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行列,有效地支撑着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很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普遍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专门研究机构,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系统化的支撑体系。不论是研究经费投入规模,还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该领域研究价值相匹配,凸显各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以美国NSF和欧盟FP7为例,美国和欧盟都有非常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体系。美国教育信息化研究机构和支持机构来源多样,研究的资金渠道也呈多元化,既有政府支持也有民间资本的支持。欧盟根据自身多国、多体系特点,联合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形成了开放式项目研究管理体系,确保相关研究能够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趋势六:全球不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将呈多极化

世界五大地区北美、欧盟、亚太、南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因其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产业发展、教育观念、文化背景等不同,导致教育信息化态势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多极化特征。北美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美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整体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地广人稀的加拿大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其教育信息化的亮点。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相继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计划有力地推动了各成员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欧盟各国教育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向。亚太地区涵盖范围广泛,有着世界经济总量前列的国家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侧重虽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极富特色的发展态势,其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在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南美各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有较大改善,教育信息化发展虽然存在瓶颈,但这并未阻碍南美各国紧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步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在21世纪虽有显著提高,但仍面临重重困难,寻求在社会稳定中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该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趋势七:“教育公平”在各个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趋明显

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教育公平问题,区域之间、种族之间教育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并且有日趋严重之势。为避免数字鸿沟、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地位,并结合自身国情,纷纷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采取适合本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例如,美国政府采取优先发展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并对特殊群体给予教育政策的特别关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跨越数字鸿沟。英国政府的《E-Strategy战略规划》提出为所有机构提供国家宽带服务,尤其面向弱势群体发展ICT基础设施和服务。对经济处境不好的学校进行技术投资,让这些学校的普通学生或残疾学生都有机会使用同等的先进技术。智利推出的“结网”计划成为其促进公平的重要手段,试点首先在首都地区进行,之后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贫困及偏远地区。

趋势八:政府引导下的多方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投资已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和“成本分摊”机制。美国的教育信息化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各州、基金会和社会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国的教育折扣项目(E-Rate)是美国联邦政府专门针对数字鸿沟而启动的国家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凡是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图书馆在购买相关软件时,只需支付相应折扣价格,折扣之外的费用则由E-rate基金支付。此外,美国政府还以项目的形式鼓励和资助各州和学区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资金来源也多种多样,可以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也可以来自美国农业部的基金项目,还有大量来自工业界和非盈利机构等。日本实行“公费”、“私费”并举,官民共同分担的政策,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社会参与、民间支持成为日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趋势九:信息产业的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信息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创新的软硬件研发、教育信息化核心技术的攻关等,无不得到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支持。此外,多数企业也将积极支持教育信息化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跨国IT企业(如Intel、Microsoft、HP等)所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公益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名数字出版企业在数字资源建设与运营模式方面独树一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政企合作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政府购买企业的服务,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出现了一批专门面向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企业,如K12.com、Blackboard、Desire2Learning、Instructure Canvas等。当前信息产业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为确保面向教育的企业能够长期支持该领域的发展,各国政府在政策、投资模式等方面也给予了相应的设计,从而有利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 教育信息化 结构 规划

教育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的每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及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计算机实现区域教育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远距离学习、灵活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开放学习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学习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是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教师对现有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使用频率差异显著,相当多的教师选择使用个人或者校园网内的资源,而前期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起的市级和区级网络教学资源库应用情况并不乐观。经过进一步调研,我们证实,资源内容陈旧、难以满足新课改教学需求是影响教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最主要的内部因素。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版本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有市、区级教学资源库与一线教学结合不够紧密,且无法实时更新的现实问题。此外,现有资源的组织分类和表现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通过此项调查,我们还发现,各区和学校资源库的互相封锁(“信息孤岛”)仍是制约教师有效使用资源库的最大外部障碍;其次,资源库访问速度较慢、资源库系统不稳定和资源使用手续繁琐、教师缺少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培训服务也是影响资源使用的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很好地实现计算机区域教育信息化就要解决这些影响资源使用的各种不良因素。

不难发现,适合新课程教学资源的极度匮乏和现有区域际、校际间资源的“信息孤岛”也是成为制约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发展的最大瓶颈。有效资源内容匮乏的核心问题是资源内容建设模式,因此,从区域性视角探索一套有效的资源建设模式与共享机制显得非常必要。然而资源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想一朝见效或依靠某个地区和几所学校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教育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采取计算机区域教学来提高认识,介绍现有模型和远程教育的机制,可以作为国家在计算机区域教学领域制定的催化剂。

如果仅在区域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体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够的,因为教育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建设有比较大的区别,应该相对独立地进行规划;同时,教育信息化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视野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的高与低,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区域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所以将这个规划喻为区域现代化的显示度和标志毫不为过。

区域教育总体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益处是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所以区域内应考虑设立教育资源中心,专门负责从基层学校和其他地方(网上下载或购置)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和维护教育资源库、管理区域中心网站和各校园网上的所有资源、上传下送各种有关的教育信息、研究和开发适合本区域交流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师生服务等。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各部分信息的畅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这就需要一个合理性的区域划分规划,在区域划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的优点。

为了计算机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中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的收集及管理方面,应对区域教育主干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其中的内容包括网络的功能需求、网络协议和标准、网络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接入因特网、网络系统和客户端软件运行平台、网络的管理(网站和网管中心)等。由于主干网建设受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应在大框架内设计,但要考虑教育方面的特殊需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之间在类型、规模、档次上存在差别,信息化需求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应对区域内各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按不同标准和要求分步实施。

参考文献

[1]程智 《网络教育基础》(高等学校教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2]何克抗 李克东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Jeremy Bentham 陈向群 《嵌入式系统 Web 服务器:TCP/IP Lean》第二版(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4]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学史;信息技术;数学教育;“割圆术”;曲边梯形的面积

1 引言

近年来数学史具有的重要教育价值受到人们广泛认同,我国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无论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都有与数学史相关的论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 4 部分“课程实施建议”,每一个学段的“教材编写建议”都有“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这一条目.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发展的历史、应用和趋势,……,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1].《数学课程课标》中对数学史的重视是许多专家学者们努力的结果,这些论述表明了教育取向的数学史已从幕后走向台前.

在《数学课程课标》的支持下,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是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历史素材很有教育意义,但是因为缺乏技术支持,却遗憾地不能应用于课堂,或不能更直观地展示出来,这就使得这部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被淹没了[2].例如,历史上,多位数学家利用剪拼法证明了勾股定理,但若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依赖于“黑板+粉笔”的模式将不能动态直观地展现剪拼法所突出的“剪”和“拼”的过程,也无法突出多种剪拼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使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过程更加生动化、直观化,以充分挖掘其教育意义.历史文化与现代技术跨越时空交织在一起,历史文化使思想更深邃,信息技术使思想更完美.本文以“曲边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探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充分发挥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2 前期分析

在讲授“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一小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刘徽“割圆术”的内容,“割圆术”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与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所需的思想方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徽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在《九章算术注》中所提出的“割圆术”,巧妙地求解出了圆的面积,并开创了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圆周率研究的新篇章[3].“割圆术”的核心思想:“以直代曲,无限逼近”,先对圆进行分割,得到若干扇形,随后选择用三角形代替扇形,体现了“以直代曲”.⒒罩赋觥案钪弥细,失之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当分割次数增加至无限多时,由三角形所组成的多边形便与圆完全相和了,这时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圆的面积,通过计算便能得到圆的面积的精确值.

“割圆术”中所采用的“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化整为零、积零成整”的过程以及“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步骤完全适用于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在“曲边梯形的面积”教学中,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利用刘徽“割圆术”来启发学生思维,让课堂增添历史文化的气氛.

如今信息技术已逐渐走进课堂,从宏观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带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微观上,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突破“黑板+粉笔”静止的二维世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史能以更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活跃于数学课堂中.张景中院士指出普适的信息技术不适合直接用于教学,教育信息化活动应能为学科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只有深入学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4].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工具软件有超级画板、几何画板、Mathematica等.教师应能熟练应用这些数学教学中的常用信息技术软件,并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数学史料的融入方式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可将“割圆术”的过程动态化,并通过数形结合展示“以直代曲、无限逼近”的思想内涵.

3 具体实现

3.1 借助几何画板回顾刘徽“割圆术”的过程

在几何画板中,根据圆的半径,将圆平均分割成若干块,如图1.通过观察扇形的形状,可以得出三角形与扇形的形状最为贴合,选用三角形近似代替扇形,这时存在两种情况:不足近似和过剩近似,如图2.随后增加分割次数,在几何画板中可观察到,随着分割次数增加,不足近似和过剩近似所形成的正多边形的面积越来越接近圆的面积,当分割次数无限次时,便完全重合,如图3,便可求得圆的面积的精确值.回顾了“割圆术”的过程,可在课堂中总结出求解圆面积的四大步骤.

图3评注 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将“割圆术”的过程动态化,可以直观感知到“割圆术”中所展现的逼近过程和蕴含的极限思想.一方面,利用现代技术揭示了中国数学史中的光辉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历史,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曲边梯形的面积.

3.2 借助几何画板探索“曲边梯形的面积”求解方案

第一步:分割.首先考虑如何对曲边梯形进行分割的问题,在“割圆术”中,刘徽以圆心为出发点,以圆边为终点,将圆按角度平均分割成n个扇形.在特殊曲边梯形中,考虑以某一直边为出发点,以曲边为终点,将特殊曲边梯形分割成n个宽度相等的小曲边梯形,在《几何画板》中做出图4.

第二步,近似代替.第一步将大曲边梯形分割成了几个小曲边梯形,类比“割圆术”中“以直代曲”的近似代替方案,在特殊曲边梯形中,考虑以矩形代替小曲边梯形,这时,同样存在不足近似和过剩近似两种近似代替方案,如图5.

第三步,求和.结合画板中的图5,分别对两种方案进行求和:

不足近似: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十堰;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34-0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其“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中,特别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的提法陆续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步入21世纪以来,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呼声不断增强,我国各个省市逐步加大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本地教育信息化的脚步,进而早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十堰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

1、政策扶持

比较有影响的政策主要是三个:一是2000年提出的“校校通”工程。2000年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对我国21世纪前1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作了规划,要求分两步走,即在2005年全国中小学完全开设信息技术课,在2010年实现全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现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中小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开设信息技术课。2000年十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颁布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该工程主要是推进如下三种模式的建设:一、教学光盘播放点:为所有教学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二、卫星教学收视点:为所有农村小学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三、计算机教室:为所有农村初中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除具备上述两种模式全部功能外,还能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

湖北省是2004年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省份,其中十堰与黄冈、荆州、宜昌、黄石、荆门、咸宁、仙桃、潜江、随州、神农架11个市(林区)一并开展湖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二期工程建设,这也标志着十堰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启动。

2、十堰地区各级部门的工作投入

(1)十堰市教育局自2002年督促地区管辖范围内各级县、市教育局加大投资力度,建成各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网,其中以十堰教育信息网为主连接各地教育局,作为教育资源管理与培训平台。在该平台上,各级教育者皆可实现教育信息的搜集与传递、分享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为加快十堰地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006年,各级学校自筹资金,购置计算机1000多台,新建校园网40多个,校园网络总数达到240多个,300多所学校接入教育信息网;郧县、郧西、竹溪、竹山等县借助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接收省教育厅开发的《空中英语课堂》、《空中音乐课堂》等教学资源,有效发挥了“校校通”工程的效益和功能;十堰教育信息网和各县市区信息网在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教育宣传、教育资源共享、初中生信息技术在线考试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堰教育电视台立足教育,服务社会,强化管理,不断创新,成为教育与市民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3)2007年,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十堰教育信息网、各县市区教育信息网和校园网作为电子政务、电子学籍、教学资源等的运行和传输平台,功能不断增强、内容更加丰富,在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宣传、公众服务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权威性和公信力得到高度认可,十堰教育信息网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十佳机关网站”;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应用取得新进展,完成了第三期工程80所学校的建设任务,农村学校利用工程设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设“空中英语”等课堂,缓解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和教师队伍学科不配套等矛盾。

(4)2008年,教师教育成效显著。一是以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的“中国教师行动网”培训资源更为丰富,辅导团队力量切实得到加强。二是采取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首次举办了全市高中“校长论坛”活动,交流高中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5)2009年,加强《中国教师行动网》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共开发视频、课件、文本等优质培训资源20000多个,已有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在网上进行学习培训。狠抓中小学教师全员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指导网站做好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网上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组织部分中学校长参加东庐中学“讲学稿”全国研讨会,举办全市幼儿教师骨干培训,在市一中举办骨干教师引领青年教师课堂技能现场展示活动。加强对口支教工作,将东风分局管属的学校全部编人支教服务团成员,进一步加强支教工作力度。

(6)2010年,新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11个,1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实现“校校通”。

二、十堰地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建设与应用缺乏整体规划

2、资金投入不足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亟待提高

三、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实现了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的教育资源共享,这为缩小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差距,实现落后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目前十堰地区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滞后,教师整体素质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应提升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宗敏,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5

[2]杨立新,湖北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教育信息化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队伍;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吗: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01-03

在诸多专家还在为“教育云”技术如何落地产生疑惑和争论不休时,浙江省诸暨市“教育云”被《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年报告作为案例,并描述为:“该市将云计算全面应用到教学中,成为我国目前首个将云计算技术覆盖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城市,这也是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的桌面虚拟化项目[1]。”这意味着中国对“教育云”的探索,出现了一个为世界认同的版本。历时3年的诸暨“教育云”模式是否能为当下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型,还需要深入的论证和时间的考验,但其在“教育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已经产生的效益值得探索和总结。诸暨市“教育云”的实践,在其信息中心的总结报告中,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节省了运维人员成本”,但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也正是“要有较强的人才队伍保障”,这看上去似乎是个矛盾,但是实际上指出了“教育云”从设计、建设、运维、到实现技术融合教育整个流程中,队伍配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一个最突出的矛盾。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信息化队伍在“教育云”的体系下显得更为复杂:“教育云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更加多元……供应商、教育主管部门(其中还包括电教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教育装备采购系统等相互重叠的复杂生态)、学术研究团队、广大一线师生等……[2]”在实际情况中,教育部门对装备、硬件的购买热情远远大于对人员队伍配备的关注,许多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配备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还没有达到“教育云”要求的统筹意识、技术能力和协同能力。而一线应用的师生,目前来看,远未达到“积极应用”的需求驱动和应用能力。作为解决方案,区域“教育云”的建设必然要有一套可持续、有实效的治理模式,信息化队伍建设是这个治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

一、“教育云”模式下区域信息化从业队伍要求

通过对区域“教育云”运维队伍要求的探讨,重点要解决以下的问题:(1)队伍结构的问题。从理念和治理体系上讲,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的运维团队要求有什么区别?“教育云”模式下的人员队伍配比特点是什么?(2)专业化要求的问题,怎么理解“教育云”下的“专业队伍”的“业务精湛”?(3)业务开展的问题。如何从队伍保障上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入融合?

1.“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两支队伍的搭建

袁贵仁部长曾在“2013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各地要建好两支队伍,即以业务部门为主体的信息系统应用队伍和依托各级教育信息技术服务队伍。”在区域“教育云”要求下,这“两支队伍”需要细分。

“顶层设计”是“教育云”建设以及应用的先决条件。区域层面,必须设计有统筹人作为CIO(首席信息官)[3]在“云”的顶端需要决策者(团队)来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信息化战略方针,包括协调县域教育云的设计、制定选择优秀的企业参与机制、全程监控和评估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和成果、有效调配资金等资源、协调县域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CIO的使命是深刻把握县域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效果,避免盲目建设和无序发展。

在CIO的统一协调下,区域项目设计师、管理中心运维师等角色组成了区域“教育云”的支持团队。教育云的整体设计、每一个和教育应用切实相关的流程设计、产品设计,无法全权交给远离教育行业的技术公司来操办。在县域信息中心,必须要配备区域项目设计师,一方面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对教育应用也要相当熟悉。管理中心运维师的重要性更是因为:“教育云可以提供集中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云平台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建设和维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

学校层面的信息化团队是“教育云”落地产生效益的关键。学校在一线教育中需要一支以信息技术教师为枢纽的信息化团队,这个团队里面可以包含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团队。学校信息化团队主要任务是维护日常学校终端的运作、普及和培养师生信息素养、为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提出建议。有能力的学校信息化团队还可以试点开发和设计相关应用。

2.“专业化”和“多元化”的队伍发展要求

2020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5]在“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配置与应用水平”指标下提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技术运用力、专业人员支持力”。教育信息化团队的“专业化”,在“教育云”下含义更为丰富。

强化专业技术团队和应用课程教师的“专业化”。通过不断提升信息中心专业人员的薪酬到市场合理化水平,吸引专业能力强的工程师加入到区域信息化研发团队。区域要有专门的经费用以购买企业的增值人员服务。为信息中心的人员提供课程培训和发展机会。建立区域信息技术人员分类、分级制度,拓展其发展渠道。推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结合的“专业性”。“一个理想运用技术进行教和学的模型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知识、教学法三者良性整合的。TPACK的良性运行,要求的是多样的技术在每一个学科内容领域上的独特应用[6]。”作为教育云终端的应用者学科教师应当具备“整合”能力,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而不是切分。

拓展信息化团队的“多元化”专业背景和培养更广泛的专业技能,鼓励信息化应用环节中的各类角色融入其中。提升“教育云”建设下管理团队的“多元化”。以往的信息中心多数招收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大限制了信息中心职能转型。应当考虑专业背景的多元化,信息中心的应当首先具有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管理的人才。要将有志趣的学生纳入其中。“基础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发展急需在深入应用的同时促进技术与教育系统的融合,使学生将使用技术开展学习成为一种素养习惯(Literacy Habits )。[7]”学生形成使用信息技术学习习惯、获得信息素养的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可以鼓励在学校组建信息化学生团队,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小型应用开发、日常运维等工作。

二、县域“教育云”的队伍实践――基于诸暨市“教育云”项目

诸暨市“教育云”采用“云服务+桌面虚拟终端”的模式,运用教育专网、刀片式服务器、高性能储存池、虚拟化终端等技术环境,目前诸暨市的生机比为4.7∶1,保障高网速接入。诸暨市“教育云”效用开始显现,建设“安全绿网”、“网络教研”、教育资源精准推送、公共“云服务”协作平台等应用。诸暨市教育信息化队伍在整个“教育云”的开发、实践、拓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和“维持力”的作用。

1.现阶段诸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情况

诸暨市属于较为发达的县,在145所学校中拥有500多名信息技术教师。

诸暨“教育云”通过虚拟终端,最重要的好处是节约了技术管理员人力资源。原本需要50人节约到只需要4人,让实时维护成为可能。计算机中心的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也较高。诸暨市教育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已能自主重现一整套从机房虚拟化到终端协议传输的技术架构,具备了在现有规模上扩容的自主建设能力。”在实践中,企业运维往往滞后,而应用学校更需要一批懂得信息技术的教师做一些日常维护和指导。

2.诸暨市教育信息化步骤中队伍发挥的“推动力”和“维持力”

在诸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骤中,早期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引入了9家商家进行测试数据、改造网络、优化机房、做强计算中心、用好虚拟技术等工作。在中期运维实践中,诸暨市“教育云”的建设感受到了企业在“持续创新”以及“跟进运维”方面的“乏力”,且价格高昂。诸暨市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学习掌握基本技术,具备了现有规模上扩容的自主建设能力。同时,在运维中,信息中心还专门建设了热线电话,安排技术人员值班,遇到问题时,由技术人员接管机器并解决问题后再交付给老师使用。在为各个学校实施终端配送后,信息中心开展了人员培训,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的桌面云计算机使用、管理等业务培训,专门编发培训操作手册,以确保师生用机的正常使用。通过开放计算机教室、开通“诸暨教育通”即时通讯软件,开通诸暨教育云视频,向学校配送智能录播设备,签订资源共享承诺书、推广教学联盟等推动“教育云”的具体应用。可以说,在运维、应用上,信息中心和学校教师队伍是全力支持。

3.诸暨市教育信息化队伍的存在问题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从队伍建设来看,诸暨市教育云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教育云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应用教育技术能力亟待提高,教师使用习惯尚需进一步培训培养;二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比较依赖少数管理中心技术人员,比较薄弱;应用拓展需求下人员显得不足。

三、总结和展望:诸暨市经验对区域教育信息化从业队伍的启发

诸暨“教育云”的实践,从叙事角度看,是管理者“有步骤”地推动、管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具体设计、具有较高素养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运维和推广。形成目前覆盖广、应用效果显现的局面。不难看出,目前诸暨的队伍配备,还不足以继续支撑持续的应用开发和进一步的教育、管理融合。因此,诸暨市教育信息化的队伍配备可以看作是“转型期”的状况。总结在诸暨“教育云”建设经验,对区域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上得到以下启示:

1.重视区域层面队伍的“顶层设计”和“枢纽”作用

在“治理共同体[8]”的要求中,教育部门、企业、学校、教师、学生都是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角色,如何让这些角色在教育信息化“治理”中发挥作用,需要信息化队伍中的CIO及其团队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要实现这一功能,就要加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且拓宽团队的专业背景和来源。另一方面,区域信息中心要形成教育信息化统一标准,在未来信息化工作开展和学校应用开发中做好对接,保障未来工作的持续性。

2.在后期运维和应用设计上凸现队伍功能

在实践中发现,企业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更多扮演“平台搭建者”,优势是有较强的硬件供给和软件编程能力,劣势是缺乏对应用的设计、后期维护的乏力且昂贵,这与学校的应用要求和运行机制格格不入。因此,在区域层面,应该在“扎根基层”的信息中心设置专业要求高的设计岗位和软件工程师岗位,给予相关的制度支持。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教育云”解决许多运维问题的诸暨市,故障排除和应用咨询仍然困持续扰着信息中心。因此,“区域―学校”两级运维团队在“教育云”下应当由信息中心、学校分别配备专人对接。

3.面向公共的教育服务先行

正如诸暨市“教育云”建设之初开展的“绿网行动”、“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帐号”、“精准教育资源推送”等活动,区域管理信息化搭建、操作相对简单,效果容易显现,且有较多的经验和案例可循。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9]”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下,各个区域建立了数据中心,统筹学校的数据管理,使得“教育云”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支持。因此通过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契机,推动流动培训机制,要求学校信息技术老师到信息中心轮流挂职培训,形成“实训”交流。

4.推动师生“融入”信息化队伍

计算机永远替代不了好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实现融合的关键就是课程教师“融入”到信息化队伍的进程。在“学习者中心”的理论中,教师是联结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展开多样的探究的“触媒者”(catalyst),或是联结课堂内外世界之桥梁的“介入者”(mediator)[10]。在教育信息化视域下,教师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衡量标准,即是“技术剥离后,是否会影响课程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信息素养”是其必须具备的基础性素养。目前,诸暨市教育云平台推行的重要工作就是“网络教研”的应用,课堂教学应用信息化手段水平还够。通过“教育云”、设计团队、运维团队打好基础,将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到教育信息化队伍,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突破才算是有了良好的土壤。

参考文献:

[1]严红枫.诸暨成为全国首个云计算覆盖义务教育市[N].光明日报,2015-10-17(001).

[2][6]卢蓓蓉,任友群.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云中漫步――教育云建设的困境及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1):62-67.

[3]吴斌,张聪闪.美国高校信息技术(IT)部门人员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43-45.

[4]彭海波.关于区域教育云建设的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31-132.

[5]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3.

[7]祝智庭,管珏琪.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新发展:从“班班通”到“教育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4):4-8.

[8]任友群. 教育治理的信息化之路[J]. 中国教育网络,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