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程体系结构;交互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3-3514-02
Reflections o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QI Jian
(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Qinhuangdao 066311, China)
Abstract: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e course Multimedia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s in accordance with teaching law. It mak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get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effective use in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e completeness and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course as well as to reflec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while teaching. The teaching goal is reached by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Interactive learning
多媒体是将文字、数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集中到同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配合的整体。多媒体使人们能以更加自然与更易接受的方式(交互式)来处理和使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对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背景
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该意见对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教育目标、课程建设目标、重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和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做了详细规划。《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就是面向高等教育学生而设置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的课程。
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结构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数字技术。多媒体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满足了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需求。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模态转换、压缩编码)、数字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超媒体技术等。多媒体系统按硬件组成分计算机硬件、多媒体计算机所配置的硬件、多媒体I/O控制及接口、多媒体的核心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按照功能分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家庭系统;按照应用分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多媒体娱乐系统等。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变化都很快,这给我们跟踪和学习计算机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给我们讲授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多媒体技术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适合利用教学资源共享,进行教材立体化建设和教学网络化实践。
2.1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是使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基本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基本技能,培养应用多媒体工具软件创作多媒体软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尤其是让学生自己体验和领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
2.2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设置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全书分为多媒体应用入门、多媒体技术基础和多媒体制作三部分,涉及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项目的开发过程和应用领域,以及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和Authorware等主流多媒体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多媒体与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开发的美学设计、数据压缩技术、光存储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声音数字化,音频压缩标准,声卡,音频处理软件,MIDI,语音识别)、图形图像技术(图形与图像异同,图像数字化及压缩标准,扫描仪)、数字视频技术(视频数字化,视频压缩标准,摄像头,视频编辑软件,DVD制作)、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出版物,流媒体技术等等。本课程除了向学生介绍多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现有的一些多媒体软件制作作品,课程任务的安排是和授课内容相结合的能够适合不同起点、不同层次学生多媒体技术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技术深度。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设置,由于本课程重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了解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过程,因此本课程的课程讲授课时与实训课时安排做到1:1。
2.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成绩评定
评定学生成绩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试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计算题。主要测试学生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即理论部分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作品设计,需要3-5人共同完成一个作品。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本课程侧重于作品设计,由于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性较强,并且个性宣扬,通过最终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为教学收集一些优秀的作品,也能够从作品中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创新点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建设,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进行传授,学生的各种感观都被激活,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课程上课比较灵活,重在要开拓学生思维,加强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交互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交互式学习中,侧重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向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在交互式学习中,主要由学生动手操作,主观能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虚拟现实是多媒体计算机所营造的交互式虚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形象逼真的感觉,加以一些接口操作设备,学习者就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各种参与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式学习。在实践中建设了课程教学专题网站,提供师生之间交流和资源建设的平台,加强师生沟通。按需培养人才。为了面向学校、广告公司、电子商务应用等岗位群,培养师资队伍、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人才。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可以直接根据社会需求,制作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作品甚至可以去参加比赛。
4 结论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建设能够让教师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及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且能够将基本操作综合地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能得到开拓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党向盈. 非计算机专业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特色是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因此高职教育应有自己的特色。高职课程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应该如何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呢?这正是当前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高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为例,尝试对高职课程特色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
2课程概述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下文简称“本课程”)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面向多媒体应用开发公司、出版社电子出版部、广告公司、电视台视频编辑部等相关企业的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岗位,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3课程特色建设的主要内容
几年来,本课程改革先后经历了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等阶段。近两年,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本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进行了“颠覆式”改革和重新开发,形成了“项目化”的课程内容、“过程化”的课程组织、“实境化”的教学实施、“全程化”的学习评价和“产品化”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成果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奖励,其中,在2009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培训软件大赛中,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主持制作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多媒体作品获得一等奖,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课程特色进一步显现。
3.1课程内容“项目化”
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遵循针对性和适用性原则,即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据调查,多媒体作品作为一种直观、互动、形象的信息和传播载体,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得到广泛使用。多媒体作品种类繁多,其设计与制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范围也非常广泛,再加上新技术、新软件不断涌现,似乎很难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及过程性知识是相对不变的。通过企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和课程组对“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本课程根据完成多媒体作品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原有学科体系课程内容进行解构,重构基于行动体系的项目化课程内容。将原来由10个章节体系组成的课程内容,以精选的3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机整合与重构。这3类项目是多媒体展示作品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交互作品设计与制作和多媒体课件作品设计与制作。其对应的真实工作项目分别是“荆州建设成就多媒体展示系统”、“荆州电脑城IT新产品电子杂志光盘”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件。这3个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和适用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情境的构建过程见表1。
3.2内容组织“过程化”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以上述3个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多媒体技术初学者到设计师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学习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排序,形成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多媒体产品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体系,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整性要求,对每个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分解为6个工作步骤,每个步骤又由2~4个典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组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涵盖了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职业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详见表2。
3.3教学实施“实境化”
高职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职业实境”教学。校内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本课程实施“实境化”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硬件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以中央财政支持建立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途径,按照企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建立具备职业情境、具有多媒体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服务工作过程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平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本着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互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近几年,本课程先后建成5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4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和专家担任学生兼职实践指导教师,较好地满足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二是教学软环境建设,主要是将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职业标准和规范引入课堂和实训现场,每个学习情境以及学习性工作任务按照行动导向的原则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适时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境操作与训练中建构知识、内化能力。
3.4学习评价“全程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过程性、能力导向的综合评价。
本课程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的要求出发,建立基于教学全过程、以学生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课程3个学习情境的考核比例进行调整,其中,学习情境1占25%,学习情境2占35%,学习情境3占40%。每个学习情境由指导老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4个部分组成。指导老师主要对学生完成的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企业兼职老师侧重学生完成每个作品的功能、技术指标等内容进行评价;小组评价主要针对各小组相互合作与交流等内容进行评价;个人评价则是指学生对自己和组内其他同学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3.5工学结合“产品化”
工学结合是世界各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课程的模式很多,但不少都是停留在实训、实习等单边、浅层合作领域。本课程工学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项目完全来自校企合作开发的真实产品,企业从中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学校则可以促进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社会效益明显;二是本课程教师、企业专家和学生合作开发的多媒体作品得到了社会的检验和认可。2006年以来,本课程教师与企业合作,指导或带领学生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奖励。其中,本课程学习情境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件”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课件大赛一等奖,“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作品获得第三届全国职业培训软件大赛全国一等奖,“Flas实例多媒体教程”多媒体作品获得2008年湖北省电教作品大赛特等奖。本课程以真实项目产品为载体形成的工学紧密结合模式,受到行业企业和有关职教专家的好评。
3.6教学团队“双师化”
“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本课程5名主讲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75%;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比例为83%;3名专任教师均具有“双师”素质,包括1名高级平面设计师、1名多媒体制作师和1名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2人,技术职称分别为高级技师和多媒体制作师,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良好“双师结构”特征、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本课程教学团队被湖北省教育厅遴选为湖北省首批省级教学团队。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为高职课程特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高职课程的特色可以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内容的排序、课程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完善及“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创造出生机和活力,才能赢得和其他教育一样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1版于1998年定稿2000年8月出版,第2版于2001年定稿,2002年9月出版,共印刷20次,曾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优秀畅销图书(科技类)”,2005年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被列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302-17780-7)。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在2001年定稿时,许多新技术还没有出现或正在开发之中,如MPEG-4AVC/H.264(2003年)和XML 1.1(2006年);有些当时认为比较有前途的技术,现在已有更新的技术,如普遍认为2002年公布的SIP(RFC 3261)比1 996年公布的H.323更简单。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科研、教学和观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都适合当前使用,因此确定第3版教材的修改方针是保留第2版的体系结构,更新部分章节内容并增加新内容。
1.1教材的组织结构
为保持多媒体技术基础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第3版教材仍由多媒体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多媒体传输和多媒体内容处理语言共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
(1)多媒体压缩编码(第2~13章),主要介绍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的基本知识、压缩与编码方法;
(2)多媒体存储(第14~16章),主要介绍CD,DVD,HD-DVD和BD(Blu-ray Disc)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多媒体在光盘上的存放格式;
(3)多媒体传输(第17~20章),主要介绍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质量(QoS)、因特网、TCP/IP协议和多媒体传输的基础知识;
(4)多媒体内容处理语言(第21~22章),主要介绍HTML和XML的基础知识。
为帮助读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章后面都有练习和思考题,另有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但这些题目没有难度,教师可增加一些有一定深度的练习和思考题。
每章后面都有参考文献和站点,列出它们有两个目的:(1)表示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访问过这些站点,参考或引用了它们的内容;(2)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指南,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上网查阅。虽然到本书截稿时每个网址都有效,但以后可能会有变化。
1.2教材修改的内容
在第2版教材基础上,第3版教材作了如下修改:
(1)考虑到视像压缩技术在多媒体产品和各种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一章专门用来介绍MPEG-4AVC/H.264。此外,考虑到光盘存储器在多媒体存储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增加了HD DVD和Blu-ray Disc的内容。
(2)考虑到网上多媒体应用如火如荼,如IP电视、IP电话、即时通信和多媒体会议,因此重写了第三部分(第17~20章),突出了多媒体传输或称多媒体通信技术。
(3)考虑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展的内容处理已成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在第22章(XML语言)中增加了XML新版本的内容。HTML和XML等标准已经并将继续对日益增长的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多媒体网络应用和多媒体电子出版业等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4)为降低教材篇幅,第2版中的部分内容没有保留,如MIDI系统。
(5)XHTML是用XML重写的HTML版本,2008年1月介绍的HTML5(也称XHTML 5)也是用XML编写的。因此本版教材没有保留第2版中的第23章(XHML语言)。
1.3教材的使用建议
国内许多大学开设多媒体技术课程已有多年,在网上看到许多兄弟院校在教材建设和课程教学方面已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在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使用或打算使用本教材的老师和同学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有所教有所不教
在编写本教材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国外有些信息技术学院从入大学到研究生毕业,每个年级都开设内容不同、深浅不同的多媒体课程,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考虑到我们目前的多媒体课程教学计划只安排一个学期,学时也不多,因此教师可采用有所教有所不教和有所学有所不学的策略。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学生已有的基础和专业方向,有的放矢地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对于不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如果有需要,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钻研。
(2)教材作为参考书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来说,写进书面教材的内容通常是比较成熟的,即使刚刚出版的教材,其内容也不见得新。据我观察,许多大学的多媒体课程内容是当前最新的技术,教师都有自己编写的教学提纲和材料,而把正式出版的教科书列为必要的参考材料加以推荐。这不是说书面教材不重要,而是通过教授新技术来带动基本原理的学习。其结果是学的内容先进,学的基础扎实。
本教材共22章,比较系统地介绍多媒体技术。笔者有意使本教材覆盖多方面的重要技术,努力选取相对比较新的和实用的技术,力图对多媒体技术原理解释清楚和准确。因此可把本教材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教授最新的技术。
(3)用课程设计驱动
凡任课教师都很清楚,教一本书不等于开设一门课程。为配合我校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和技能的积极性,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经过多年使用的《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辅助教材。学生对课程设计反映强烈,由于严格实施“允许参考不许抄袭”的措施,学生普遍认为真正学到了东西。
辅助教材拟了多个难易程度不同的设计题目,每个题目都有原理介绍和示例。为便于学生撰写和教师评估课程设计报告,规范了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由于设计题目的难度不大,任课教师可根据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也可在辅助教 材所列的“参考选题”或其他参考选题中增加或更改设计题目。课程设计要求使用MATLAB语言来实现,因为MATLAB是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欧美的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普及。
(4)用评估系统引导
评估系统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授本教材是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部分,而课程设计是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的课程评估采用了“基础知识书面开卷考试约占50%,课程设计约占50%”的方法,但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评估标准或在所占分数的比例上加以调整。
1.4关于中文术语
信息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新术语不断涌现,同时也给一些老术语赋予新的含义,使用准确的术语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为使本教材中的中文术语尽量准确,笔者查阅了许多著名的英文词典、阅读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和技术文献、参考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
在本教材中,有几个常用术语有必要在此说明:(1)用“视频”作为video的释义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Video的真实含义是由一系列图像组成的(电)视(图)像,确切的中文译名应该是“视像”。“视频(video frequency)”是电视信号频率的简称,在ITU-R BT.601标准中,频率范围是0~6.75 MHz。(2)不论什么场合,用“音频”作为audio的释义也是物理概念上的错误。Audio是指人的听觉系统可感知的声音,是sound(声音)的同义词,作名词时的确切中文术语应该是“声音”。“音频(audio frequency)”是声音信号频率的简称,频率范围通常认为是15~20 000 Hz。(3)“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是一个不确切的中文术语。“packet”的含义是一个有收、发送地址和实际数据组成的“数据包”,确切的术语应该是“包交换”。(4)“组播(multicast)”是一个容易被误认为“收发关系颠倒”的术语,本教材使用“多目标广播”。尽管我们习惯使用2~3个字构成的术语,但“多目标广播”是顾名就可思义的术语,即一个发送者向多个接收者(多目标)传送(广播)数据的意思。
2《多媒体技术教程》是第3版教材的缩减版
使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第2版的许多教师和同学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此外,笔者也意识到其中的有些章节更适合大学高年级的学生或研究生使用。从对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最低教学要求出发,编写了《多媒体技术教程》,它是《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的缩减版,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302―18401-0)。
《多媒体技术教程》由多媒体压缩编码、多媒体存储和多媒体传输三部分组成,内容取自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前三个部分的大部分章节,包括:(1)多媒体压缩编码(第2~11章),主要介绍声音、图像和数字电视的基本知识、压缩和编码方法;(2)多媒体存储(第12~13章),主要介绍CD,DVD,HD-DVD和BD(Blu-ray Disc)光盘的存储原理和多媒体在光盘上的存放格式;(3)多媒体传输(第14~17章),主要介绍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质量(QOS)、因特网、TCP/IP协议和多媒体传输的基础知识。为帮助读者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每章后面都有练习和思考题,另有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
鉴于《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教材的内容更丰富,介绍更深入,知识更系统,因此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3《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是辅助教材
课程设计是综合性比较强和比较复杂的作业(assignment),通常需要比较宽的知识面、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具备比较高的能力以及要付出比较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家庭作业。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课程设计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复杂的概念、促进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培养思想素养和激发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简称为《课程设计与学习辅导》是《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和《多媒体技术教程》的辅导教材,由课程设计和学习辅导两部分组成。
3.1辅助教材的结构
课程设计部分共6章。第1章介绍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第2~6章设计了5个方面的设计题目,分别是Matlab入门、数字图像基础、图形用户界面、图像滤波与边缘检测和小波变换。课程设计要求使用Matlab,因为它是科学研究和工业中的标准软件工具,已被广泛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Matlab是攻读学位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学习辅导部分共2章。第7章对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做了归纳,是按“内容提要一例题一练习题”的结构编写的,其中的例题和练习题是在作者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考试题和收集的考试题,对它们作了分析和解答,对收集的部分考题还作了点评;第8章给出了《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和《多媒体技术教程》中的练习与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3.2辅助教材的用法
(1)课程设计选题:可作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设计题目非常多,在本书的第1章中列出了范围广泛的参考选题。本书设计的五个题目基本上都是围绕图像设计的,主要考虑到图像是多媒体中非常重要的媒体,是数字电视的基础,而且处理图像要求掌握的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也相当多,更具挑战性。具体选择什么题目完全由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并兼顾同学的兴趣来确定。笔者的实践表明,学生对第6章的小波变换有浓厚的兴趣,实际效果也相当满意。此外,选择这个设计题目还可带动第1、2和3章的学习。
(3)基本题与选做题:在本书提供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编写了基本题和选做题,这两种选题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用户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和培养要求来决定,可把两种选题都作为基本要求,也可以只做基本题。课程设计的参考答案可在网站http:///linfzmmc/上下载。
4《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第2版
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术语不断涌现,常用术语则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为适应这种形势和广大读者的要求,《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简称《辞典》)第1版于1998年开始 编写,2003年3月出版。从2003年5月开始《英汉多媒体技术辞典》第2版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前后共花费五年时间,于2008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 9787-302-16360-2)。《辞典》第2版共选编了大约10670条术语,其中约7 000条选自《辞典》第1版,新术语约有3670条。
《辞典》第2版保留了《辞典》第1版的框架结构,收词范围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多媒体的表示和计算,包括文字、图像、电视、声音和常用软件等;(2)多媒体存储,包括光盘、磁盘、磁带和各种文件存储格式等;(3)多媒体传输,包括因特网、万维网、电话网和电视广播网,不论是有线的还是无线的数字传输网络;(4)多媒体应用,包括因特网上的广播、点播、电视会议等:(5)重要的标准、协议、学术组织和机构等。
《辞典》第2版的编撰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任务:
4.1删除词条
(1)删除了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的硬件和程序设计方面的一些术语;(2)删除了不受计算机控制的传统语音通信硬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术语;(3)删除了用文字可以表述清楚的插图;(4)删除了一些不常见的多媒体工具软件术语。
4.2修改词条
(1)审定了所有英文术语的中文释义,对大部分术语的释义进行了改写或补充;(2)完善了编撰《辞典》第1版时技术还不够成熟的术语的释义:(3)添加了在释义中用文字不易表述清楚的插图;(4)减少了同一英文术语的中英译名。
4.3添加新词条
(1)由于最近几年多媒体技术已经从多媒体数据处理发展到了多媒体信息处理,因此添加了最基本的信息处理方面的术语,如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内容的描述和处理方面的术语;(2)添加了最近几年在多媒体领域出现的新术语,如超级音乐光盘(SACD)、小波变换、H.264标准和无线多媒体等方面的术语;(3)适当选择并添加了已经进入和将要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传统媒体的术语,如视像镜头(shot)方面的术语。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外延伸;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21-02
2003年国家了《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在这一标准规范下,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包含了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要求高中阶段学生须完成至少4学分的学习任务(必修、选修各一模块)。在各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紧密,课程安排较满的情况下如何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值得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有机结合,这就为学校开发和建设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契机,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课外延伸教学。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加工、展示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如何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需求,延伸课程内容,拓展其课外知识,这就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之外,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开发了符合学校特色和适合学生发展的四门校本课程。
一、信息学竞赛之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1模块内容,要求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对于学有余力,对程序设计有较为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的推动下,开发符合竞赛培养标准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领域势在必行。
在校本课程设计上,选择对于编程初学者较容易掌握的pascal语言作为课程语言,建立学习互助小组,通过教师的教授,小组成员间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基础的程序设计语言到数据结构与算法艺术,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精心的课程安排,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连续多年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佳绩,多人保送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
“人工智能初步”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模块5的内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领域。在模块学习中,要求学生体验若干典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机器人已经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领域。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较为浓厚,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实际教学,借助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机器人竞赛单元及各项机器人竞赛赛事,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尤为必要。
基于这一需求,我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以机器人作为教学平台,通过对机器人机械、控制、传感器、控制软件四大部分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设计、开发、组装各类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课程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选修2模块内容,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在数码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码单反相机、DV摄影器材已经普及,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使用手里的数码器材,发挥数码设备以及使用者最大的潜力,还需要通过较为专业的学习过程。
选修2模块提供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的基本方法,但课程内容仍显过于简单,这就给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需求。结合我校信息课程教师的实际,发挥教师在摄影、图像处理以及影视短片创作中的优势,开发了“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DV创作”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以数码相机使用、摄影构图技巧、图像后期处理技术、DV摄像机使用,DV短片创作、影片编辑为主要教学内容,贴切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实践创作为主,设定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中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课程的开设迎合了学生的需求,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为学校校园电视台培养了大量的学生骨干力量,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创新与再加工,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外延伸。通过不同延伸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所学领域中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实际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飞.信息技术课的课外延伸[J].陕西教育教学,2012,(10).
[2]王丽君.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与学生社团结合的探究[J].课外阅读,2011,(2).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微课程;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TP273.5-4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是要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而其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则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教学资源,其实践成效得到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在Web2.0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思路也逐步呈现,微课程的独特优势成为新的载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与微课程开发具有较大的价值和意义。
1 计算机技术背景下微课程的概念辨析
为有效提高微课程开发的成效,掌握微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充分辨析,这样有助于提高微课程开发者们对微课程开发的认识,提高开发质量。微课与微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属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教学资源,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这是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的角度对两者进行区分,微课与微课程虽然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和相同之处。
微课程是对当前现有学习资源的一种创新和改革,它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出现的新形式,是通过对现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新型教学和学习资源。微课程与微课的更大区别在与微课程是面向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对现有课程资源的一种补充和创新,是推动当前第三代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和原动力。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微课程中对MOOC学习模式的整合和开发。MOOC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中的应用体现有很多方面,其中微课程把当前的教师授课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是其独特优势的最佳体现,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微课与微课程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他们有着共同的呈现方式,存在并产生于同样的计算机操作平台和技术条件。
2 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实践
2.1 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进行微课程设计是微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计算机技术在这个环节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微课程方案的设计,二是利用计算机数据技术进行微课程的开发模式设计和制作。首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在这个过程需要坚持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注重教育性,微课程内容是一种在线的教学资源,应该要指向对实际教学困惑的解决。二是注重趣味性,提高微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是发挥微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三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每一个微课程的设计都有着明确的目标,解决基本的实践困惑。其次,要进行微课程的模型设计,具体也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进行微课程建设的需要分析,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独特优势,发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统计技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了解微课程的对象、教学科目、使用特征等。比如以声乐的发声训练为例,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正确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如何呼吸、咬字等。二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微课程的开发平台,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2.2 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进行微课程制作,需要遵循基本的制作步骤,通常包括七个基本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等。计算机技术应用与微课程制作过程中,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三个主要环节上,一是课程选题上,二是准备摄像工具,三是进行视频的录制。首先,在选题上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资源优势,建立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教学题目库,对每项内容进行必要的解读,可以供微课程制作使用。同时,对于微课程设计的资源要给予简单的说明,涉及到的知识点必须足够细。其次是利用计算机的摄像软件进行拍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包括了对微型课程的主题选择和设计,根据现有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并依此来形成本堂课的教学方案,如果有必要还要设计相应的教学ppt。之后就要利用拍摄工具,比如录像机和电脑里面的录像软件,对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录制。当然,还要对录制的视频进行简单的剪切,选取需要的内容。
2.3 计算机技术在微课程后期制作中的应用
在微课程的录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电脑上录像软件的作用,以课堂教学的ppt、word和手写输入软件等为载体,进行课堂执教,开展录制。执教者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还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就需要对录制好的微课程进行后期制作,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五个基本步骤。一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录制好的文件,可以通过录屏软件进行,选择添加工具,直至微课程显示出来。二是把文件添加到时间轴上,可以进行变焦、画中画、画中画音频等内容的调整。三是进行视频大小的调整,这一步骤关键是调整“变焦”轴,避免后面视频显示区域大小不同的问题。四是进行画中画的调整,在这个步骤中可以进行画中画在视频中位置的调整。最后是选取需要的视频长将时间轴上的滑块条拖动到相应位置, 然后点击界面上剪辑按钮,完成视频选择。最后,点击保存即可,可以进行微课程的预览。
微课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教学资源,其总体水平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的微课程模式也处于探索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需要根据课程资源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平台价值,积极开发多种体现多媒体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微课程体系。要以微课程资源开发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其更广泛应用,尤其是探索形成微课的建设与一体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周福春.成人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成人高教学刊,2006,0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