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035-01

引言:工程造价对企业的营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的高低同时也影响着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许多的因素,所以说做好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长久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工程造价以及投资估算概述

1.1工程造价的定义

工程造价两种含义:从投资者的角度: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设成本,即为建设一项工程预期支付或实际支付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从承包商角度: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商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工程造价管理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是投资管理范畴,二是工程价格管理,是价格管理范畴,这里讲的是第二种含义,也就是工程承发包价格。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目标是:首先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然后逐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业绩,工程造价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此为核心的。其任务是: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的成本约束机制,加强和维护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规范工程造价行为,促进宏观和微观效益的有效性。

1.2投资估算的意义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正确评价建设项目投资合理性,分析投资效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基础。项目投资估算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的依据。当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就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2.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报价决策机制不够合理

预算编制问题:①现场调查不深入,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②对招标文件研究不够深入以及施组方案不够合理,最终报价结果相差较大 对技术规范研究不够透彻,计量支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最终导致工程数量错列、漏列④预算小组和施工小组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缺少精确性⑤考虑了施工现场,没有进行综合分析致使偏差的出现。

报价决策问题:①最低价中标项目报价决策②复合标底评标法决策 不同的项目和业主在不同的招标阶段都会制定出不同的制度,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评标办法和竞争对手进行科学的测算、分析和决策。

2.2施工合同的问题

合同在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施工企业意义非常大。其关系到到施工企业的工程进度、风险转移和争议处置等关系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合同签订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施工合同的签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责任不明、存在法律漏洞及各条款不够明确等一些问题。

2.3成本控制的问题

成本控制根据不够明确:工程成本控制与单体工程项目或者普通产品成本控制的最本质性的区别在于其是否为一次,成本控制的根据上的差异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规模、市场环境、施工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但由于大多数企业忽视了对市场环境、施工条件、工期等因素的预期判断,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很多企业的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和权力不够明确,各部门配合不够默契,绩效考核不够系统,管理出现漏洞,在成本控制上就很难做到精细认真,所以企业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为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带来健康的环境。

周期长、时间跨度大:由于工程项目一般来说工程规模比较大、周期比较长,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并没有考虑到项目投入前期的经营费用、人员费用、以及一些咨询评估的费用以及项目竣工后期的维护费用,很多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只涉及从开工到竣工时段范围内,尤其是现在国家实行的质量终身制产生的相关费用,因此企业成本控制的时间跨度和周期如下图所示:

职责分工不够明确: 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多部门相互交叉的系统工程,同样也必须通过全员参与到工程项目中来实现的,如果分工不够明确,就很容易造成责任的偏失。另外应该明确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例如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进度、技术人员只管技术、材料人员只负责采购等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是其中却有着严重的弊端。

3.工程案例分析

2013年7月17日我公司接受**甲方的委托,开始编制**西村社区改造项目的招标控制价,该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室内装修、室外装修和室外景观绿化工程,主体项目三层结构,建筑面积2000M2,室内装修涉及地面、天棚、墙面拆除及重新改造;室外装修为整个外立面改造,包括石材幕墙和涂料;室外绿化包括种移植树木,停车位。我公司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设计内容和相关资料,指派项目负责人,组织专项技术骨干认真研究和细致展开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工作,于2013年8月8号完成该项目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工作,随后标底资料送甲方审核。该项目的使用方为**社区,代建方为**公司,由于该项目前期甲方找其他单位做了投资估算,估算金额为495万元,其中包括50万元的设备采购资金。

3.1出现的问题

我公司根据甲方提供的图纸设计内容和相关资料编制的标底控制价送给甲方后,甲方发现根据图纸资料编制出的标底资金超过当时的立项批复资金。标底金额为530万元。而该项目的投资估算金额为495万元,标底价超过投资估算金额,故甲方只能修改调整设计方案。

3.2解决方案

由于本工程的使用方和代建方不是同一单位,当初设计图纸时使用方向设计人员提出设计要求时未考虑项目的资金情况,当时其他单位做的投资估算也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编制投资估算,故出现现在的我公司精心组织编制的招标控制价和投资估算资金严重不符。由于招标控制价不能超过投资估算金额,后经代建方和使用方沟通,对于原建筑物中现状完好的部分不予重新改造,保留现状;对一些不必要的做法予以去除。调整了设计方案和相关内容。然后重新进行标底编制工作,使最后编制出的标底价满足甲方的要求在投资估算价以内。

4.结语

由于其他单位前期做的投资估算准备不充分,没有详尽地包揽甲方的拟建意图,少算露算。致使我公司的精心编制的标底控制价要重新编制,拟建项目相关单位也不得不重新组织会审,浪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由此可见投资估算的重要性,它决定着项目投资的后期工作方向和资金使用范围。在投资估算前要确定好项目的框架,拟建的标准,建设方和代建方、设计方要相互沟通好,这样做好的设计方案就不会改来改去,相互之间既节约时间,也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严玲.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管理;效益;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ross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ork not satisfactory,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eve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goal is not clear, will do affe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goal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rough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task and work, and put forward improv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enefi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面临着现代社会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在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其他专业和参与技术也越来越多,这时,对建筑安装技术的技术就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施工的质量也提出更加严格的控制要求。施工管理效益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目标实现以及工期的控制,所以,对工程中各阶段、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并且积极协调工程各方的关系,能够更快更好的达到工程的预期目标。

1.完善施工管理的“三控、三管、一协调”

一是成本控制。就是在工程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材、机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费用开支进行计划、指导、监督、调节,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项目中标后,要运用WBS技术把成本目标具体分解到相关工序和责任人身上,并建立考核机制。

二是进度控制。在工程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进度控制是保证工期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并且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工程的实施条件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要考虑到各专业的配合条件,总分包的配合等因素,根据合同要求编制好工程进度计划。最终,根据进度计划配置工种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数量,使投入的人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可以确保工程进度。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三是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项目经理部首先要明确合同中约定的工程质量目标以及拟建工程所要求的质量标准、技术规范等。根据质量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制度。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要素,即4M1E,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严把材料质量关,确保工程所用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最终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实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四是合同管理。这是实现约束参与各方的纽带,同时也是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一定要加强合同风险评估、研究防范控制措施、健全制度机制,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以确保合同主体的健康发展。

五是组织与协调。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各方共同推动才能完成,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各方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工程管理目标。当然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对于施工单位需要主动和业主处理好关系,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举行现场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团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2.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益的措施

一是完善招投标机制。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应倡导合理竞争,择优录用,在定额计价下,按审定的工程标底取最接近标底者,加强监管,避免发生暗箱操作等现象,同时建设单位不要盲目压标。施工单位要理性竞争,不要互相杀价,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造成两败俱伤,而应以企业所承建工程的质量、信誉、综合实力及合理报价为招投标的竞标条件。各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建筑法》对将要招标的项目从立项、投标至开工、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严格实行监督管理,依法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

二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发展无止境,管理无极限。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承包体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挖掘内在潜力,降低消耗,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要想求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项目管理,促使项目的承包行为合法化、规范化。实施开支与审批领导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的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使建筑工程管理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强成本管理 ,建立成本考核责任制。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观念。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增加效益的根本途径就是降低成本。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得树立品牌效应,通过建造优质工程在地区或更大的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吸引业主的眼光。正确处理好成本与质量、工期、方案、设计、预测、决策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实现最佳结合,达到成本管理的最佳效应。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建立成本考核责任制。中标后,企业应该对承建项目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激发项目部的创造活力。

四是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人是生产力创造中最积极、活跃的要素。注重提高施工参与人的水平和素质对于形成好的建筑产品质量以及施工管理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搞好施工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准,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了解掌握。建立定期的员工学习、培养考核制度,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五是注重索赔管理。施工过程中,工程现场条件发生变化、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事项一旦发生,将会带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发生变化,施工企业应第一时间保留好证据,这是决定索赔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和相应程序向业主主张索赔,从而弥补损失。

参考文献:

[1]标. 浅谈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9) .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安全事故管理措施

1.前言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施工人员,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施工人员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安全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因此,加强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妥善处理安全事故,减轻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从而使工程顺利进行到底,是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对投入资源和条件的安全管理,进而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及各环节安全生产进行管理的过程。按工程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管理:一是施工准备,指在各工程对象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施工生产的各要素管理。二是施工过程,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作业,管理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所进行的管理和控制。

2.“工程施工安全”的含义及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施工安全从广义的方面概括如下: 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本质安全性能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应“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诱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带来隐患。

(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监督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①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得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② 分包转包,实行转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③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政府企业或私人企业的业主拖欠承包商工程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鉴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④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应有的培训,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提醒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3.人、物、环境条件、管理条件的管理以及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

(1)人的管理

人是施工生产活动的主题,也是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是通过人来完成的。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建设行业实行建设市场安全管理,建筑业企业资源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以及各类行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三类人员考核任职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指导管理,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人员素质的重要管理措施。综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众多施工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违章违规所致,因此,加强人的安全管理,进行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

(2)物的管理

物的管理包括安全材料、安全防护用具、施工机械、设备等安全物质的管理。安全材料、安全防护用具等安全物质的质量是施工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施工机器、设备(指施工生产)中使用的垂直于水平运输设备,各类操作工具,各种施工安全设施等,是施工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实行现场起重机机械和设备设施验收登记制度,防护用具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环境条件的管理

环境条件的管理指对工程施工安全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管理。环境条件如地质、水文、气象等对工程施工安全的影响特别大,因此必须加强环境条件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

(4)管理条件的管理

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其他因素:如工程造价、工期等也会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工程造价可通过优化管理,减少消耗,降低工程总成本来实现,但是,过低的成本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工期则是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根本,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4.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对完善严密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1)加强实施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础条件

①加强对实施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②建立和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

③按建筑施工安全科学管理的基本框架相应调整、充实管理机制、配备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

④深入进行贯彻《条例》的学习,加强施工安全责任管理和推进科学管理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

(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在制定其他管理制度时也应考虑安全管理的因素。安全管理制度种类繁多,要因时因地制宜,既要严格又要合理,便于操作执行。如项目经理安全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定期安全例会制度,安全防水用电制度,各工种和施工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车辆和人员外出安全管理制度,特种材料如爆破材料。使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生活作息制度,工程施工、安装及运行的安全操作规程,岗前安全培训与到岗安全教育制度,安全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等。

(3)着力改善安全施工作业的环境和条件

为施工作业创造安全环境和条件,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在开始施工时要做好,而且在施工时整个过程中都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安全施工作业的环境和条件包括软、硬两个方面: 软件主要为安全施工氛围,硬件则包括现场条件,安全设施条件和安全措施条件。

(4)加强过程安全的监督

设置专、兼职安全管理员,配备专用防水消防器材,架设安全护网、护栏,树立安全警示标志,根据需要配置安全帽绝缘衣鞋,按要求修建爆破材料仓库,配备必要的医疗和急救人员、药品和设施,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饮用水的安全。还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期内和结构的特殊性,专门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落实各级人员安全主体责任

只有初级要求和教育很难达到严格管理的要求,必须认真地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例如: 按编制安全措施中的安全可靠性要求就必须具体和明确地落实到编制和设计计算工作的技术人员身上,有关在施工中的各项安全控制要求,也必须具体地落实到相关的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身上。严格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为有关安全要求执行情况的记录,对不认真做好相应安全工作和执行安全措施规则的人员,及时进行严肃教育,追究安全责任。随着施工安全科学管理实践的积累,各项安全和管理要求就会逐步充实,细化并达到较为详尽、妥善的程度,成为事实科学管理的有力根据。各级施管人员也会逐步达到熟悉有关要求,自觉负起责任的高度。

(6)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

①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③坚持系统控制的原则;

④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⑤坚持全方位的原则;

⑥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

⑦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7)树立安全意识

施工建设中如果完全没有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把预防工作做的越来越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及其造成的损失越小。但这绝不是说就可以轻视和忽视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施工中,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这种意识既是全员的:无论是工程管理者还是生产者,也无论是职工干部还是外骋雇员,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应贯穿从工程信息追踪,从编投标和谈判签订合同,到工程施工期及缺陷责任区的整个过程;还是立体全方位的:既有空中、地面、地下、又有水上水下。不仅在施工现场以内,而且在工地以外。

(8)做好总结和分析研究工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科学管理是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发展和完善的管理,必须注意做好施工总结和分析研究工作,以便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学的水平。为此,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①健全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原始材料;

②按措施要求认真进行施工中的检测工作;

③做好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其处置情况的详细记录;

④对于重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编制与积累施工资料的具体要求;

⑤在收集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做好施工总结和分析研究工作;

5.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

(1)现场紧急救护

当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现场救护。对于人身安全事故,造成受伤的,要对伤口进行临时处理;危及生命的要进行急救处理;已死亡的,要打捞和处理尸体,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作进一步的处理,如送医院救治等。对于财产损失,如设备材料变淹、着火等,要进行抢救,转移、隔离、灭火、关停正在运行的机械等。对于工程,就要来驱泄洪、堵漏、甩负等。一般来说工地发生的安全事故,靠承包商项目自身的力量就能解决救护,有的则需要得到业主或总部的支持。

(2)处理善后事宜,尽快恢复生产

一般工程施工期紧迫,出现大的安全事故后可能引起工程局部或全部停工,也可能会在员工中引起情绪波动,要积极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生产,如安抚动员员工正常上班,安排受淹基坑排水,毁坏机器设备的修复,受损工程的清理重建等。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要视具体情况去安排善后处理事宜。

(3)上报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报告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在每月提交给业主和公司总部的工程汇报中,对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和总结汇报,属定期报告。而在突发安全事故后形成的报告属不定期报告。安全事故发生后,要视事故的性质和大小,报告事故发生相关情况。小的事故,可在项目内部由下级向上级报告,有的事故则要通报项目全体员工,或报告业主、保险公司、公司总部或受害人家属等。报告有口头和书面形式。严重的事故,项目管理者要亲自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及时上报事态发展及处理情况。

(4)调查原因,追究责任

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查明事故的原因,评估损失大小,确定事故性质。属责任事故的,要依据制度规定,追究机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检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存在某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完善。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管理;核心价值;体现;践行

信念凝聚力量,理想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人艰辛探索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的共同理想。构建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就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职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凝聚职工的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

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部门和行业中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和发展。因此,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始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体现的指导地位,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建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实、查找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总结工作、完善制度,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内化为职工的思想,外化成职工的行动,更好地指导公路事业发展的实践。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职工的士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形成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以改革创新为主的时代精神,是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体现着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构建公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就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我国历史和国情,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公路在社会发展中承载的历史责任,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发奋工作,为公路事业发展献身;引导职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自觉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奋发图强、创造业绩的实际行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路行业建设之中的融入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路行业文化的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路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公路行业精神及理念体系,使公路行业文化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社会主义的要求,保证公路行业文化的先进性。

对公路行业制度建设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操作性、可执行性强,得到广泛认同,切合公路行业实际,做到公路行业实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制度设计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公路行业管理也会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色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融于管理创新,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推动公路行业健康科学发展。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组织纪律性,保证公路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促进公路行业工作更加有序。还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注重对广大干部职工的人文关怀,促进公路行业人性化管理,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实现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约束公路行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保证公路行业的生产活动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符合广大职工的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实践性,既需要大力倡导,更需努力践行。只有使之大众化、普遍化,变成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凝聚共识、引领风尚、规范行为的作用。公路系统的工作和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诚信守约,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形成“人人爱岗敬业,事事为单位发展奉献、单位为人人发展进步服务”的强大内在动力。公路交通行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公路行业管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氛围大环境,使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充分理解、接受和感受核心价值观。

建筑公司管理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EMC;节能改造;风险防范

引言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Contract,简称EMC)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并与企业分享节能效益,以此取得节能服务报酬和合理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实现零投资、零风险、高回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升设备系统能效,同时建立企业绿色形象;对于节能服务公司来说可以利用资金优势实施综合性的节能服务,提升公司业绩及市场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初,合同能源管理新机制登陆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2003-2013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增长率高达50.45%,说明行业发展迅速。2012年,投资规模为557.65亿元,同比增长35.21%;2013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增长到742.32亿元,增幅为33.12%,相应实现的节能量达到2559.7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399.31万吨[1]。随着国内、国际的能源价格都在迅速上涨,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增加了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成本,而国内能源利用技术、能源产品和能源管理与使用模式的落后也大大增加了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相比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节能降耗是中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说明了国内节能服务产业、能源管理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1]。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对合同双方“双赢”的商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意义重大。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推广大约已有20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存在诸多风险点,如中国目前的信用机制尚不完善,客户信用差会带来回款困难;或是客户由于经营不善,盈利能力下降,可能会导致履约困难,不愿支付节能效益款;或是节能服务合同的不完善,对一些细节规定得不够详尽,导致在合同执行过程产生纠纷及问题;或是金融和财务风险,如宏观经济运行周期、能否如期获得银行贷款、合同期内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利率变化等问题导致对项目预期产生偏离;最后是技术方面,选用的节能改造技术未达到预期测算的节能效果,导致无法产生节能效益的情况[2-4]。由于缺少合理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因此我国目前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有限。本文主要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筛选、模式分类选择,以及影响项目收益等角度出发,给EMC项目全过程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方法。旨在通过这些方法提高EMC项目的普及率,为我国节能减排大事业做贡献。

1、合同能源管理建筑节能项目筛选原则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般合同期限较长,且投资规模较大,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前期项目选择上需要慎重,尽量选择优质的项目,从源头上避免因项目选择的不合理造成的用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风险。(1)建筑规模及能耗费用总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重点是“节能”,节能效益=项目收益,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建筑面积及能耗量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实施节能改造或优化才能有较大的空间,同时能耗基数较大抵御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能力更强。(2)建筑能耗强度较大且存在较好的节能潜力选择同类型建筑中能耗强度明显偏高或处于中等水平,且用能系统在效率提升和运营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化潜力的项目。(3)建筑产权较为清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由节能服务公司投资,需签订长期的节能服务合同,若建筑产权不清晰或多产权人,后续合同条款的履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4)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需用能企业定期支付节能服务费用,因此需要用能企业有较好的支付能力。(5)有较好的运行数据记录节能效益预测的准确性是决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筑具有较完备的能耗账单及历史运行数据,据此来测算节能效益可大大降低节能效益预测风险。(6)建筑业态及业务量较稳定建筑业态的调整及业务量的变化会对建筑能耗产生明显的影响,若业务量大幅度提高会增加改造后能耗,使项目节能收益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在项目选择时尽量选择业态和业务量较为稳定的项目。

2、合同能源管理建筑节能模式分类及适用性

根据公共建筑的建筑类型、建筑功能、采用的节能技术形式及效益分享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分类。

2.1建筑类型划分

根据建筑是否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可将其划分为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应用较为普遍,新建建筑受能耗基准和节能效益较难确定等因素的影响,较少采用,仅在照明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类型项目试点应用。

2.2建筑功能划分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每种类型的建筑又细分成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及特点,给出公共建筑EMC模式的适用性建议,表1中打√的建筑类型可结合建筑规模和用能情况考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2.3改造技术划分

根据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形式,可分为采用单一节能技术和集成节能技术,常见的节能技术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适用性分析如表2所示。

2.4商务模式划分

按照不同的商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分类如表2所示,目前较为常见的是采用效益分享型和保证型,以及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3、影响合同能源管理收益的风险因素及对策

3.1用能企业的风险

(1)信用风险。项目可能存在用能企业恶意隐瞒、转移项目收益、拖延支付节能收益、提前终止合同期、企业改制或更换领导班子后新任领导不愿意履行合同等风险,建议将此类信用风险对策在合同中予以明确。(2)经营风险。项目可能存在因经营不善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改造后设备达不到预定负荷导致节能量相对下降、客户从事非法经营导致停业或关闭等风险,建议在前期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评估,对此类风险较大的项目不建议开展EMC节能改造,对于采用EMC模式的项目在合同中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对策予以明确。(3)使用权限。项目可能存在用能企业的建筑产权和租约关系的风险,建议在项目前期对使用权限和时限进行充分评估,对于产权不清晰和使用期限较短的项目不建议采用EMC模式。(4)合同风险。项目可能存在因合同条款的不完善导致的收益风险。如未考虑天气、业务量、使用习惯、不可抗力等可变或不可预见的因素;能耗基准及节能效益验证方法、付款时限和方式、设备所有权等。建议在合同中结合项目可能存在的技术、商务、所有权等风险因素,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3.2项目自身风险

(1)金融和财务风险。能否如期获得银行贷款,国家税收政策,合同期内通货膨胀率变化、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等风险因素需充分考虑。(2)设计及技术风险。系统设计在满足现有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设计是否经过优化比选,所选用的技术或产品的高效性和成熟度等技术风险需全面评价。(3)设备原材料采购风险。在采购设备时需充分考虑设备能否正常运行、设备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运行是否可靠、售后维护是否及时可靠等风险。(4)工程施工风险。工程能否按照预定进度和预算保质保量完成,后期系统调试、操作培训、运维管理等均会对项目总体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用能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介入施工过程,避免前期工程与后期运维管理不能有效衔接。改造系统竣工验收后,务必对改造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调试,保证系统和设备达到最佳运行状态,同时对用能企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并制定节能运营管理手册指导后续节能运行。(5)业态及业务量风险。在节能改造前后,业态调整或业务量发生较大变化会对项目收益产生较大影响,对可能存在业态调整和业务量变动风险较大的项目,不建议采用EMC模式。(6)节能量界面风险。改造前后所改造设备功能范围应完全一致,设备数量、开启规律、室内环境应基本一致,改造前充分调研评估原系统的使用合理性,并对可能发生的此类风险在合同中予以明确。(7)节能量的测量与验证风险。改造前双方确定能耗基准和节能效益测量与验证方法,前期节能量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后期评估机构和用能企业对验证标准和内容的认可度等都会对项目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节能量的测量与验证方法要尽量规避改造系统之外的因素对节能效益产生的影响。(8)原有系统或设备利用风险。节能改造可能会利用部分建筑原有的辅助系统或设备,原系统或设备运行可靠性、维护保养情况、效率衰减及使用习惯等都会对项目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改造前要充分评估考虑此类风险的影响,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9)能源价格变化风险。能源价格变化造成的节能效益变化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建议尽量采用固定的能源价格,避免因价格变化产生的收益风险。(10)投资风险回报。效益分享的比例和期限、用能企业的支付能力、政策变化(补贴等)、体制改革、领导更换等风险需谨慎评估。

4、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