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论坛 感悟
一、论坛概况
(一)举办时间。
2015年10月24-25日
(二)举办地点。
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
(三)论坛组成。
本次论坛分为主论坛和9个主题论坛两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1.主论坛
(1)主题为:互联网+教育
(2)嘉宾和汇报主题
2.九个主题论坛
①“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校园;②MOOC与混合式教学;③“互联网+课堂”教学创新;④互联网推进教育均衡;⑤网络校际协作发展;⑥信息技术推进职业技术改革;⑦信息技术推进未来特殊教育;⑧学前教育信息化;⑨教育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安全。
二、个人感悟
(一)参赛主体的多元化。
本次论坛的参会人员不单单是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产品生产商也积极参与,学校教师覆盖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整个范畴。广大教师都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各自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及希望寻求的帮助。
(二)主题覆盖的范围比较全面,但厂商开发的新产品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这届论坛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9个主题论坛中有一个论坛主题涉及特殊教育,以前论坛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而且就这方面与会的各位专家非常诚恳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三)本届论坛不仅有赞扬的声音,也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声音。
本届论坛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与会嘉宾不仅总结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而且很坦诚地总结出此过程中存在的各方不足,有对政策法规的质疑,有对实施策略的不满,但这并不针对特定人和特定事,而是从有效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的角度出发,对现已开展工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后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
(四)个人的一点想法。
1.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
个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工作若想取得好的成绩,教师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执行者。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制作得再好如果教师没有很强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那么此工作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何才能够让教师乐于参加此项工作。我认为应该将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个人成长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最终诉求,教师才可能从心底接受这件事,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当然上级部门的政策导向是此项工作的指明灯和方向盘。
2.“互联网+教育”的理解
个人认为“互联网”+“教育”应该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影响教育,以此观念推动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变革,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影响教育。“互联网+教育”并不在于高成本的设备,而在于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对知识点进行细分和串联,技术和成本并不是核心。我们应该认识到技术不可能影响教育,否则将会被技术异化,我们应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将互联网技术有选择性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使技术为教育所服务。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技术的先进程度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而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的适合性才与教育效果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层级具有不同侧重点。另外要想实现真正有效的“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
3.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层级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可能更加侧重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化和生态型。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侧重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比如:可不可以设置一个系统让大一新生能在家就可以完成学费缴纳、宿舍选取、一卡通办理等工作,这样既减轻迎接新生工作的负担,又使学生感受技术的魅力,使得他们对大学有不一样的新感觉。
4.如何对待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都提出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教师不应该使用“堵”的手段,而应该是用“疏”的政策,应该让学生使用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我对这种观点不是一味否认也不是一味肯定,要想让学生能够利用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考验。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市教育局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根据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有步骤、有次序地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省教育厅、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十五”以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信息化技术、人才准备更加充分,培养了一支具备较强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
一、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十五”以来,我市教育信息工作主要是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全部工程项目。全市中小学教育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㈠项目的基本情况
20__年宁蒗县被列为首批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县,在此后的三年时间内,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相继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远教工程”覆盖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共1446个项目校点。其中模式i(光盘播放点)770个,模式ii(卫星教学接收站)595个,模式iii(多媒体、计算机教室)81个。
㈡制度建设和经费保障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__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加强对远程教育工程的管理。各县(区)教育局结合本县(区)实际,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制度都在教室张贴,并得到较好的落实。随着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落实,“远教工程”开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经费保障和服务支持体系。
㈢人员培训情况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根据教育厅制定的工程工作人员培训方案,拟定了《__市远教工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两年来,省、市、县(区)三级共培训教师管理人员1527人。与此同时,各项目校加强教师应用培训。
二、局机关信息化建设情况
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㈠加强了硬件建设。目前全局共有23台计算机,其中接入互联网的有18台。有网络双向视频会议室1个,与省教育厅相连接。
㈡开展了培训。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了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全部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考试。
㈢做好__政务网市教育局部分的日常维护。
㈣招生考试工作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考生网上报名,考生信息采集、处理、传送的全程电子化。
三、局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㈠经费短缺,硬件设施不足,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硬件设施是实施办公自动化、服务现代化的基础和物质保障。目前来看,我局机关做到每个科室都有计算机。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项经费,计算机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办公室要求,有一半以上计算机需要更新。从上网条件看,目前还只上互联网,还不具备上省市政务专网的条件。
队伍素质较低,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前一阶段的培训,全局干部职工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大多数同志的操作能力仅停留在会开关机、会玩简单游戏等水平上,而对于拷贝文件、文字处理、收发邮件等计算机办公基本操作则不能完成,懂系统维护、能应急处理、会网络管理的专业人才仅有一人。由于编制和人事制度的限制,特别是既懂教育行政管理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人才,在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缺乏,直接阻碍了信息化化建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㈠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要进一步实施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加大硬件投入,突出培训工作。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全市10000多名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到20__年,实现“班班通,天天用”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教学
本组成员认真研究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自身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素养得以提高,创新意识也不断提高。
1.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教法,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课堂教学,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教师讲授和演示力求精简,让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上机操作。
3.认真组织会考复习,成功组织了本学期的会考。因为省上更换了考试系统,本组成员都很担心学生不适应新的系统,所以提前补充了比往更多的复习资料让学生练习。好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会考,购买了考试练习系统和一台高配置的考试服务器,使会考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取得了较好成绩,过关率达卡92%(会考成绩与其它科一样,有abcde五个等级,d等以上为合格)。(因为新的会考系统对硬件要求太高,我校的学生机也达不到要求,我们想办法对学生机系统进行了精简和优化;我们共准备了两台监考机,两台服务器,装系统就装了两个星期)
4.加强信息技术资源库的建设,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常用软件、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以及结合学生实际自编的教材。
5.开展两次组内教师软件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局域网建设和硬件维护
1.保证局域网主机正常运行,每天7:00开机,24:30关机。及时排除办公室和机房计算机的故障,保证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配合联通公司测试和维护网络,经过努力,联通公司到我校折腾了五次,联通网络现已基本正常,只是网速还有些慢,因此原有的电信帐户没有停用。
3.继续用好服务器,与联通网络一起使用,并安装了很方便的切换软件。保证支教教师正常上网(两个账户,6台电脑)。
4.做好校园广播系统的使用管理工作。只不过现在付志春住在外面,不太方便,有些时候不能及时到位。
5.本学期报告厅投影机买来后,使用率很高,这也说明我校教师的电脑水平有所提高,并且越来越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报告厅的管理,不过管理员的工作量也就大大增加了,我到报告厅为教师服务就不下于二十次。杨德鹏要管物理实验,又要上课,还当着班主任,工作多而杂,难免服务不周,望广大教师见谅。(我个人认为,我校电教方面还需增配人手)
对于报告厅的使用,我提几点建议:一是最好不要连续占用,如果某个老师一个星期的所有课都在报告厅上,难免影响全局;二是提前申请不要提前得太早,提前半个多月,到时管理员可能会忘记;三是尽量上多媒体课,不要只是用投影代替板书;四是不要搭其它班的便车看电影,报告厅容纳三个班可以,容纳四五个班就太拥挤太闷热);五是要组织好学生,不要像放羊一样(30多个就“坐”满了报告厅)(在报告厅上课,教学效果不如在有投影的教室上课);五是卫生问题(杨德鹏本学期打扫卫生的工作量估计多达十节课)。
6.为教研组新电脑安装有我校特色的较为全面的系统,包括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我这几年积累的实用软件,并拷入各科常用工具,各科教学资料,电脑学习软件,还拷入相关的电影,比如语文组的四大名著电视连续剧,生化组的《动物世界》等等。(教研组新电脑硬盘为250gb,相当于四百张光盘的容量,可以装很多教学资料)
7.充实各类资源库,用一台电脑专门下载教学资料,现已下载了近100gb的各方面资源,大多已拷入教研组新电脑。
三.信息收取和
1.上级发来的文件主要由游远华收取和打印。
2.我校10个163公用邮箱,已设为自动登录,我校教师只要把“勐腊一中邮箱自动登录”这个文件拷回去,以后就可以在家中下载邮箱中的资源。
3.对外信息公开:坚持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信息,政府信息通知发的信息也及时。只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处室和个人要我帮助信息。
4.认真完成教育局、档案局、县志办和电视台等部门交办的任务,为他们提供相关信息。
四.协助教务处组织好中高考网上报名和相关的考试工作。
1.今年中高考网上报名比较顺利,尤其是高考网上报名,因为组织得好,本组成员牺牲休息时间,认真指导,学生出错率比去年大大减少。
2.采用新思路,快速高效完成高三学生的学校鉴定。以前是班主任用笔写好,再请人输入电脑。今年是我做出了模板,由班主任为每个学生做多项选择题,再由我生成学校鉴定。
3.与教务处一起组织高三李芳、李先勇等人通过qq,用摄像头和麦克风参加中央民大的网上口语面试,积累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
五.教师信息技术辅导
教师信息技术辅导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打印资料张贴宣传。
2.发放相关光盘,本学期完成了语文组和英语组,光盘内有教学资料和电脑学习软件,以及实用工具。
3.为教研组新电脑安装多种电脑学习资料,包括多媒体交互式的学习光盘。
4.组织教师到电脑室学习,由于时间关系,本学期只开展了一次(英语组)。
六.期末改卷及成绩录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我部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工作目标。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试点工作的实施原则
(一)统筹部署,分类指导。试点选择的地区和学校应有代表性,统筹考虑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兼顾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二)需求导向,注重应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
(三)协同创新,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教育相关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和作用。鼓励试点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主动开展多方合作,鼓励跨地区、跨学校对接与联合,鼓励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政策、体制和机制以及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四)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充分发挥试点单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单位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三、试点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一)试点工作的范围。分批启动和部署试点工作,用4年左右时间,总体完成100个左右区域试点和1600所左右学校试点,并及时总结好的试点经验加以推广。具体范围为:区域综合试点,100个左右;中小学学校试点,1000所左右;职业院校试点,500所左右;本科院校试点,100所左右;专项试点,60个左右,每省份不超过2个。
(二)试点工作的内容。
1.区域综合试点。以县(市)或地(市)为单位,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重点围绕教育信息化促进本地区教育公平(如: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途径探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途径;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与管理;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校本培训与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区域间信息化协作提高教育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如: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人才培养与当地人才需求协调发展……)、经费保障(如: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经费保障政策、经费投入渠道与方式……)、专业队伍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试点。
2.中小学学校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重点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如:师资短缺课程开设,科学、通用技术、艺术等新增课程的开设与资源开发,特色信息化环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绿色数字化校园建设,家校互动,跨地区学校合作开展信息化应用……)、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如: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高中选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双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校本教育资源建设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如: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总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经验,信息化环境下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开展试点。
3.职业院校(高职和中职)试点。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学校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如:特色数字化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在实习、实训、管理中的应用,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如: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开发与应用、职业学校资源共享机制……)、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创新(如:应用数字化资源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模式,信息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机制探索,信息化在职业学校学籍与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服务社会(如:校企联合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式,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模式……)等方面开展试点。
4.本科院校试点。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学生网络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和探索。
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细化部署和推进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13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以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应用驱动,机制创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步伐,也借此向教育部领导汇报一下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取得明显成效
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全省高等学校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宽带校园网,应用系统建设初见成效,满足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的需要,部分高校正积极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90%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校基本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初步构建了惠及全省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72%的中小学接入了互联网,44%的中小学建成了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中小学已将工作重点放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上,数字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列为重大发展项目之一。省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联合转发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在建设经费、项目设定等方面全力保障,形成了各方联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是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早在2000年,省教育厅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了远程教育处,后更名为教育信息化处,负责统筹规划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各高校均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全省所有地市和70%的县成立了专门机构,实现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同推进,为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制定了全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为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科学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了2013~2020年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规划了五项重点工程,这是指导我省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四是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
(1)加快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在国家提供的142万元建设经费基础上,我省又筹集了415万元,为所有教学点各配备了一套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及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为每个教学点培训了1名骨干教师,指定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统一接收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并进行分类和编排,将在今年秋季开学前上传到“龙学网”资源应用平台供教学点使用。
(2)制定了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我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建设方案。各项基础性工作正稳步推进,省教育厅与黑龙江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龙学网”建设项目已列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项目和省工信委信息化重点推进项目。
(3)科学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我省育龙教育信息网资源库的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征集、优质课评比、自制教育软件讲评等形式,深入推动一线教师教育资源的应用;依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及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确立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项目”,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课题组开展“融合”的研究。
(4)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刻领会教育部试点工作精神,安排部署全省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鸡西市“建设为基础、管理为重点、应用为核心”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哈尔滨市阿城区“三网联动,全员参与”的教研信息化模式和哈尔滨市香滨小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尝试性地实施了试点高校与试点区域结对子帮扶,黑龙江大学与哈尔滨香坊区结对,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哈尔滨阿城区结对,利用高校雄厚的技术实力帮助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还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课题牵动、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推动试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5)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力度。省、市、县(区)举办不同层级的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三年来共培训教师10万人次。近期刚刚结束的全省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骨干教师培训班,共培训省级骨干教师1400名,培训视频全部放在“龙学网”师资研修服务平台上全省共享,这些骨干教师正在进行各自区域及校本培训,预计将培训教师近4万人。
二、教育信息化工作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必须加快推进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新四化”的要求,国家要推进信息化,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去年9月,国家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作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推进措施,展现了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可以说,教育信息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机遇呢?
一是提高认识。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是当前影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也是基本标志之一,所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思想、理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形态等的全方位创新和深刻变革,引领各级各类教育走向现代化之路,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加快推进。
二是加强领导。切实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要健全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作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归口统筹负责,行政职能部门归口统筹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机构明确、责任到人、统筹有力、部门协调、创新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本地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跨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局面。
三是加大投入。各地要把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升级等费用纳入部门预算,在学校公用经费中予以保证。2013年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已下拨到各地,各地要在薄改资金使用上以及教育投入的增量资金上向“三通工程”倾斜,以保证“三通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完善队伍。各地要建立建设工作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设备(系统)有专门部门和专人维护的长效机制。每所学校应有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专人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省及各市、县(市、区)应组成由电教部门和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为核心团队的运行维护队伍,负责对本地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建设我省的教育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
五是督导评估。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政府督导评估,各地要认真自查,省里将在年底前对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公布督查结果。
当前,还有个别地方对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推进不力、进展缓慢,必须及时加以改进,迅速行动,迎头赶上,至少要赶上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步伐,不能拖全省的后腿,更不能因为个别地方工作没有做好,影响全省整个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质量。
三、教育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务要真抓实干
我省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几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重点工作。今年是落实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必须要开好头,起好步,要进一步细化工作部署并加以督促推进,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要完成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目前,全省342个教学点已完成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安装工作,秋季开学前,各地要完成所辖教学点宽带接入工作,以保证国家、省及地方资源能及时传送到教学点。省电教馆要做好国家针对教学点传送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接收、编排和网络传输工作,各地要组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到教学点,基本实现每个教学点至少能够利用数字资源开好1门此前无法开好的国家规定课程,尽快实现开齐课、开好课的目标,提高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
二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各地要采取与国有电信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将5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接入宽带网络,使全省接入宽带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80%。为已接入宽带网络的45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步建设网络条件下的基础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目标。
三要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总结推广“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地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组织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组织名师开办网络课堂,广泛共享名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教学中实用、好用、管用的资源应用模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覆盖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完成 “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目标。
四要促进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应用的有效机制,重点推动职业教育、中小学校机构空间和教师空间建设,带动学生空间建设,使我省网络学习空间数量达到84万个左右。各地和各学校要积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开展网上研修活动,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活动的中小学教师不少于20%,农村学校教师应占有一定比例。进一步加大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探索利用空间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完成“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目标。
五要开展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我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满足当前需求,面向未来需要的教育资源中心存储和服务能力,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按照“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原则,探索数字教育资源与服务的审查、评价、免费与有偿使用等共建共享机制,初步形成相关办法、规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按照国家和省两级数据中心建设,中央、省、市(地)、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的基本思路,建设省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秋季开学前,完成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和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部署,实现全省100%中小学生数据入库。建立覆盖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系统应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培训技术及应用骨干,保障系统长期应用和数据的及时更新。
六要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逐步纳入教师资格认定体系。采取集中培训、网上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专项培训,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培训出发点,将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提升其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省教育厅拟在今年9月底前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资源放在“龙学网”教师培训平台上,供全省教师在网上随时查阅,自我培训。教师培训要向已完成项目建设的学校倾斜,确保硬件设施与教师能力同步到位,重点完成教学点教师全员培训和实现宽带网络接入中小学70%以上的教师培训,使已实现宽带接入的义务教育学校30%以上的教师具备利用网络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