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感觉对比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阿恩海姆;简化;张力;表现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之一,也是西方现代派抽象艺术的理论依据之一。是一些理论家运用完形心理学的观点研究审美心理领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心理美学形态。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在德文中,它是“形式”或“形状”的同义词。实际上是说心理现象具有一种超出于部分之外的、特殊的“整体性”,即所谓“格式塔性”。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1912年的德国,它是由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Max Wertheimer)、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 Kohler)和库尔特·科夫卡(Kurt Koffka)提出并发展起来的。鲁道夫·阿恩海姆,于1904年生于德国柏林,因不满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于1940年迁居美国,曾担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是惠尔泰墨的学生,曾从事过由笔迹来辨认个性的实验研究,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最杰出的代表。1954年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一书,1974年修订再版。1966年出版了《艺术心理学论集》。《艺术与视知觉》不仅把格式塔心理美学系统化了,而且也把西方审美心理研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广度,它标志着20世纪西方审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成果。阿恩海姆在对完形心理学美学系统化后,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原则,并对之做了独特而又新颖的探讨。
一、视知觉“简化”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建立在知觉的规律之上,而知觉有事无处不在的。象其他完形心理学家一样,阿恩海姆也把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看做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最基本的规律。但阿恩海姆并不仅仅去研究某些与艺术相关的知觉原理,他相信知觉已审核了一种支配着艺术家创作的知觉结构。
阿恩海姆反对联想主义的审美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明确指出:“在本书中,我对这种联想主义的理解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我认为,对于艺术家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那种纯粹由学问和知识把握到的意义,充其量不过是第二流的东西。”他认为,这种联想主义审美观的根本缺陷在于仅仅将审美知觉作为从记忆仓库中唤起情感的导火线从而否定了它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反,他从完形心理学出发,认为知觉不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①在《视觉思维》一书中,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史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对知觉结构的分析是对艺术分析的基础。他认为“概念”也是知觉的,在视觉艺术中就更是如此。人类的心灵具有各种不同的把概念和知觉活动联系起来的能力,因此他认为吧知觉和概念分开是有害的。即使把一个简单的东西看作是一个形,那也需要概念的介入。所以他把这称之为“知觉的概念”。
阿恩海姆的简化原则是与他的“知觉概念”分不开的。在《艺术与视知觉》中,他阿恩海姆认为一些复杂的刺激模式在观察着那里都会趋向简化。当我们注视月亮,看到一个圆形时,我们不是在依靠一种“粗糙的感觉”在看,而是看到了一个呗高度组织过了的形式,它建立在一个“圆”的概念的基础上。对阿恩海姆来说,在审美体验中,大脑的确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完形组织作用。他认为,在审美知觉中,大脑不是对于对象被动的复制,而是对于其整体的积极的把握。他把在大脑指挥下所进行的积极的知觉活动比喻成人的灵活无比的“手指”,对事物进行发现、触动,捕捉、扫描和组织的活动。这种组织活动是按照著名的惠尔泰墨组织原则进行的。这些组织原则即是相似原则、相近原则、方向原则和闭合原则等。按照这些原则将知觉刺激转变成有组织的整体。阿恩海姆认为,在这些组织原则中“相似原则”是“更为基本的原理,”其他原则都是总的相似性原则的特殊表现。大脑根据形状、大小、位置、色彩的相似性加以组合,形成整体。在阿恩海姆看来,在这样的意义下,所有艺术形象都是原型的一种“简化”。因此,艺术即使不再再现自然的对象,它也能够继续完成它的使命。抽象艺术只是在用它自己的方式去做艺术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他认为简化的美学原则对视知觉艺术很重要。
二、视知觉“张力”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认为,“一切知觉对象都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力的结构。”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曾在一幅垂直长方形的作品中画了九个大小不等的小圆点,他认为这些不同位置的点似乎都有它自己的向心或离心方向,并显示出一定的方向前进或后退的一种充满活动的空间活动。阿恩海姆则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方向性张力”(directed tensions)。这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理力及由此引起的运动,而是人们在知觉某种特定对象时所感知到的“力”。这种“力”具有“扩张和收缩、冲突和一致、上升和降落、前进和后退等等”基本性质,但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出一种运动的幻觉,而这种“不动之动”感也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重要特征。阿恩海姆强调了绘画里的静止中的运动的重要性。他用“方向性张力”这个概论去解释似动现象,认为绘画中这种似动现象和舞蹈、电影中所呈现的运动时完全不同的,它既不是物质的运动,也不是运动的幻觉。他认为只有在力的基本模式中,才会在审美知觉中造成运动的幻觉,这种“不动之动”是源于艺术作品结构形式上的张力。
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张力在本质上是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他说,张力“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在他看来,任何知觉都是动力学意义上的知觉,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具体表现为,知觉对象对主体形成一种较强的刺激,主体的大脑皮层对外部刺激进行完形的组织加工,这就是生理力与外部作用力的斗争过程,最后将对象改造成某种知觉式样。在他看来,所谓的“运动”就是指某物所处的空间部分发生了变化。那样的一种运动,它既可以在一个物体上被直接加以观察,也可以被间接加以观察。在看不见物体的地方也可以看见运动。例如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由于眼部肌肉的紧张所致,一点微弱的光束看上去就会象在一种不规则的舞蹈。据此,他认为一件静止的艺术作品可以使人产生出一种动的感觉。就像埃利奥特所说的那样,一个中国花瓶可以“不断地在静止中运动。”这样,“运动”一词就可以被用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这种似动现象尤其对造型艺术具有巨大的重要性。他引用达·芬奇的话说:如果一幅绘画缺乏这种运动特质,它就会“双倍的死板,因为它不仅是件本来就是无生命的虚构的事物,而且当它表示出它既无心灵的跳动,又无躯体的运动时,它还得再死一次”。由此可见,张力的美学原则对视觉艺术至关重要。
那么艺术作品怎么样才可以具有“不动之动”的运动感呢?阿恩海姆认为,传统绘画理论,只有那些楔形的、方向倾斜的或模糊的视觉形象才能够给人以运动感,而这种看法不仅忽略了动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而且也忽略了“方向性张力”的作用。所有的知觉都是动力学意义上的知觉。他认为把视觉经验描述为静止特质的呈现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些静止的特质要由距离、角度、波长等来加以规定。他还把知觉看作为是一种外部力量对机体的入侵,由于了神经系统的平衡, 从而引起了生理场的对抗倾向的一种结果。①因此,只有“力的基本结构模式”才能够在审美知觉中造成包括似动感觉在内的种种幻觉。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格式塔学的基本立场,画面的运动或张力说到底任然是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完形的产物。
三、视知觉“表现”的美学原则
阿恩海姆对“表现”一词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解释,说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表现某些东西,艺术作品的内容必须超过由个别形象组成的外观。在他看来,“表现性乃是知觉式样本身的一种固有性质。”阿恩海姆举例说道,一株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它象一个悲哀的人,而是它的知觉结构(指其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一根神庙中的立柱之所以看上去挺拔向上似乎承担着屋顶的压力,并不在于观看者设身处地地站在了立柱的位置之上,而在于立柱本身的知觉结构,它的位置、比例和形状之中就包含了这种表现性。他反对传统观念,认为任何对象所具有的表现性是它的结构本身所有具有的。视知觉形式动力是艺术的内在表现。一般认为 ,所谓的内在表现就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 ,一棵树或者一座塔 ,看上去总是在往上伸展 ,斧子之类的楔形物体 ,使人感觉到有一种向着成锐角状的两侧边行进的动力。这些动力性质是知觉的原初成分 ,而且常常造成比形状本身还要直接的影响。因此 ,所谓的艺术内在表现 ,表面看来是视觉对象本身所直接呈现出来的东西 ,实际上是视知觉与视觉刺激物相互作用而生成的视知觉形式动力。
阿恩海姆认为也不能够把艺术作品的表现看做是种象征。例如一些荷兰风俗画就不是象征的。有的绘画虽然具有象征性,例如,当丢勒画了一个手持酒杯 ,漂游天际的戴翼女神,就能够使我们确信这种穿云驾雾的神秘场面是为了要传达某种象征概念而被想象出来的。我们还可以再宗教艺术的隐喻中,发现这类绘画的象征主义准则。但是,象征的意义只能以我们的理性和知识所能理解的为界。过分复杂的象征就会出现谜一样的东西。阿恩海姆认为,一些伟大艺术作品中,象征的深刻含义是通过构图形式的特征,以强有力的直接知觉传达于观察者的视觉的。他以米开朗基罗在意大利西斯庭教堂所画的《亚当的创造》为例,指出:凡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的这一个故事,在这副绘画中以某种方式被修改了,目的是为了使它更加容易更为人所理解,并能够对视觉造成更深刻的印象。这里,上帝的形象不再像圣经中所说的那样,吹一口气,就把一个生命的灵魂吹进了亚当的用泥做成的身体中去,因为这种文学性的描述是不易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的。所以,在绘画中它不得不有所有改变。阿恩海姆说:“这一幅画,绘画构图的结构能够揭示出这一圣经故事的动力学上的形式。一种主动力量和被动力量的对比,被动对象则通过它所接受的活力而获得了生命……。”因此艺术的表现性存在于形体结构之中,艺术家就应该善于发现事物的表现特征来造成结构变形,从而来唤起人们身心结构的类似反应。
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还从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发展了“异质同构”原则,为现代心理审美学作出了杰出贡献。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美学,可以说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最高成就,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为现在的美学提供了十分开阔的审美心理学依据。
注释:
①曾繁仁.阿恩海姆与完形心理学美学. http:///getNewsDetail.site?newsId=48c5bdbf-8b7e-4e1a-b640-66b666822eea
【参考文献】
[1]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人们出版社,1996.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版,1998.
【关键词】念动练习法;身体素质;提高
一、前言
运动技术的学习,不单是肌肉的活动,而且是对大脑的活动、包括对脑的心理机能训练。人的心理活动对运动技术的形成起调节作用,技术动作越复杂,这种作用越大。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当重视学生或运动员的智力问题,特别是运动员的操作动作智能的发展问题,技术动作的学习应该是智力与体力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在运动项目中,有些技术动作不能形成,往往不是肌肉动作本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脑的智力活动水平不够,缺乏某些必需的心理素质所导致的。念动练习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和了解心理训练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和原理。认识到利用认知能力对提高运用技术水平和完善动作有很大的作用,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初步建立信心,使学生密切配合。
二、实验对象和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本校毕业班(1)―(8)为研究对象,其中(1)―(4)班为实验班,男生89人,女生87人,(5)―(8)班为对照班,男生81人,女生69人。
2.实验时间:2010年9月―2011年5月
3.研究方法
(1)实验法:在理论假设的指导下,对八个班学生进行比较实验。
(2)测试法:实验前后对各项主要指标进行测定。
(3)统计法:对各种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4)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专题材料,学术期刊等,获得有关信息。
4.实验效应指标:
身体素质指标:50米跑、立定跳远、1min跳绳、掷实心球。
5.实验条件控制:
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时数相同,教学进度一致。
(1)实验班: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反复地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同时采用持图讲解),示范3―4次。示范后立即要求学生闭眼回忆此动作,用自我谈话方法来促进技能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练习,进一步体会肌肉、肌腱、关节和身置的变化情况。之后,教师又要求学生闭眼,在头脑中边念要领,边做练习,使他们把动觉表象和听觉、视觉表象联系起来。以后,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作两分钟的口诀默念并回忆动作;每一次实际练习之前,也要在头脑中默念一次口诀和想象一遍动作。初步掌握技能之后,自我谈话要简短,次数减少,而且其内容多数要针对战术和最佳情绪体验,而不是技术。课后还要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睡觉前做五遍动作的想象。
(2)对照班:在课堂教学中,以省编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按传统的技术教学为主的成人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结果与分析
1.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念动练习法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四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各项指标提高值均大于对照班,经t检验,呈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班,该实验方案是可行的。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体育中考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
2.分析与讨论
念动训练的教学效果之所以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它能使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心理特点。现代体育心理学把动作技能的形成分成三个过程,即知觉过程、中枢过程和完成动作过程,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学习的关系来看,特别重要的是中枢神经传达信息的机制和圆满完成技术动作所必需的自我感受的感觉,亦即肌肉运动感觉的感受器的作用。众所周知,学生在动作技术的学习初期,主要靠视觉和听觉来调整自己身体各部的运动,以后随着动作的熟练,就转而靠肌肉感觉和运动感觉去调整。另据外国学者观察证实:(学生)如果不能把言语指数和说明的内容记忆下来,并转移到动作上来,就不能正确做出规定的技术动作,念动练习正是建立在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的基础上,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暗示语言、肌肉感觉与运动感觉结合起来进行的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法。它弥补了传统教法中只讲不练(如语言法),只看不练(如直观法)或只练少想(如重复练习法)的不足,因而有利于加强学习效果。有研究表明:当运动员在头脑中激励回忆动作时,相应的肌肉群会产生和实际完成动作时相似的机电活动。从我本人的实验研究也可得知:当学生在做念动练习时,脉搏有不同的变化,呼吸也随着动作技术节奏而起伏。随着念动练习的深化,甚至会出现一些“比划”――念动动作。这正如巴甫洛夫早年所指出的那样:“当你们想象着某个动作的时候,你不自觉地就会把它表现出来。” 念动练习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在于学生在做念动练习时,头脑中呈现出的最好运动表象;暗示的语词是最正确的动作要领;整个念动过程不受任务外界干扰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在不消耗大量体力的情况下,可以多次重复正确的动作感觉,这一切都十分有利于动力定型的正确建立。
3.结论与建议:
念动练习时间可根据动作技术过程时间的长短而定。但作为单个动作技术的念动练习,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神经和心理也会产生疲劳感。由于正确的动作表象是念动练习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念动练习前,一定要设法使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除教师的示范讲解外,应尽可能地借助于录象、图片等直观教具。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千万不要采用正误对比的教学法,以免错误的动作技术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留下印象,而造成难以消除的错觉。另外,要告诫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动作技术之前,不要自作主张地进行念动练习,因为不懂动作要领,盲目地加以尝试,将导致相反的结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念动练习只是体育教学方法中的一种,绝不能替代传统和现行的教学方法。有研究表明:只有心理练习和身体练习交替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德森(美),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2]左寿保. 认知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武陵学刊,1996.6
[3]余万予.念动练习简介.中国学校体育,1986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感知;心理分析;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213-02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感知、理解、保持和应用等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下面对这些心理活动进行简要分析。
一、数学知识感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联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感觉和知觉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不同概念。它们的联系一是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二是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感觉是构成知觉的成分和基础。它们的联系主要是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在实际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感觉和知觉常常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人们经常把两者合称为感知。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学数学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更是离不开感知,感知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感知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第一步,尤其是学习一些和原有知识联系不太紧密的新知识,小学生必须从感知开始,首先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或对感性材料的操作,之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原理的普遍意义。第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都是离不开表象,而表象的定义就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想象,所以说假如没有感知那就没有表象,假如不能形成表象,那就不能掌握数学知识。最后,操作和观察等活动及感知能支持学生的思维过程,保证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够顺利进行。如三年级学生学习用乘法时,计算4*2时,往往难以连续完成一定的思维过程,此时如果让学生边摆积木,联系身边实际,一边计算一边观察老师的操作,这样学生的计算思维过程将会比较顺利地进行。
二、影响数学知识理解的主要因素
理解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数学知识理解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理解学生的心向
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首要因素是学生是否具有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心理愿望。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心理愿望,那么他们就可主要依靠机械记忆数学概念的定义和公式、法则的运算规定去掌握数学知识。如对分数除法法则的理解,首先学生要有搞清楚分数除法怎样计算和为什么要这样算的强烈愿望,否则就只能通过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的运算规定去掌握其计算方法。
2.原有知识掌握水平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的学习都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活动。所以说学生能不能理解所学新的数学知识、关键要看他们头脑里的已有知识及其掌握水平。首先看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有无理解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准备,例如想要理解小数之间的计算法则,那么就先要看学生头脑里是不是有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之间的加减法法则,假如没有这些知识的准备那么就根本不可能理解小数之间的计算。然后还要看学生头脑里已有知识的掌握水平,假如原有知识理解得稳定、明确,那么就容易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反之,假如小学生头脑里的原有知识模糊,不明确,那么就很难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3.学习材料的性质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起直接影响的就是学习材料的性质特点,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材料本身是否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容易理解具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反之,理解起来就困难。比如枯燥的数字定义、抽象的单位名称等学习材料,学生就很难理解。二是学习材料的表达形式,比如问题“红红今年5岁,爸爸比红红大二十三岁,爸爸今年多大年龄?”就比“红红今年5岁,红红比爸爸小二十三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是”容易理解。学习材料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学习的理解。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需要逆向思考的数学问题,小学生学习时可应该学会变换叙述形式,把逆向思考的问题转化成顺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以降低理解难度,提高理解效果。
4.思维发展水平
由于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所以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对理解也有重要的影响。第一,理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表象的思维加工水平决定的,所以理解的对象主要是感知阶段所获得的表象。因此,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水平影响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感知活动中建立丰富的表象对于形象思维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容易,同时他们还善于对表象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提炼,然后得到原理的普遍规律和概念的本质属性。第二,理解活动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去对新的数学知识内容及其表象进行思维加工,从中抽象出学习内容的本质或规律。例如理解“多边形”概念时,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就很难根据感知阶段所获得的梯形表象抽象概括出多边形“具有多条边”的本质属性。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知识,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学习内容,这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尤其要求学生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促进数学知识理解的主要途径
促进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理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以下仅提出几种主要途径。
1.重视直观学习
根据理解与感知的关系,学生的感知活动应被高度重视,一方面在理解前准备可以操作和观察等全面感知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感知,让他们在头脑里建立起所学数学知识的丰富表象,以此为理解过程中的思维加工提供材料和依据。另一方面在理解过程中,特别是在对那些非常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感性材料,以此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他们的逻辑思维得以顺利进行。
2.保证学生具有理解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基础
根据原有知识掌握水平对新知识的影响,小学数学学习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首先,在理解新知识之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准备,要了解他们认知结构里是否具备理解新知识所必需的原有知识,如果不具备就先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予补充,然后再引导他们理解新知识。然后,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去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如理解梯形时,就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概念及图形去学习梯形的性质特征。
3.加强对比分析
展开不同数学知识的对比分析,明确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学原理的普遍规律,实现数学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别是在那些既相似又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去理解所学内容;通过揭示不同内容之间的异同去实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无误。如在“数位”和“解位数”等概念的学习中,就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去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使知识系统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实现数学知识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中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此表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系统这是加深数学知识理解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概念学习中可通过建立概念体系去加深数学概念的理解,因为“一个科学概念的真正含义,就意指它在与其他概念的关系中处于一定的位置。”如有关小数的概念,如果学生能在小数的概念体系上利用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去理解就比孤立地去理解各个概念要深刻。对量的计量、数的计算、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同样需要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在相应的知识体系上去理解这些内容,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对小学数学知识的保持
数学知识的保持就是对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存储记忆。假如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不去保持,记忆,那么学了就忘,那学习就没有了意义,何谈掌握和应用了。所以要将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长久的保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步骤。
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从无意识记忆发展到有意识记忆,从机械式的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低年级学生的无意义记忆占主要部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发展为有意义的记忆,并且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说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有意义记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长久保持。比如说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多媒体教学能够从声、型、色等多方面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其记忆深刻。通过理解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且要根据遗忘曲线的理论,合理安排学生的复习,也能够得到记忆的强化。
五、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很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实行几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是审题,需要根据已有的知识来了解题目的知识点,需要原有的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联想环节,通过大脑的表象展开,找到相关的,有用的知识;其次要将大脑中的知识分类,找到类似的知识;再次就是通过口头或者书面表达出解决方法或者结果,最后通过验证,计算结果等。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本文总结了小学数学学了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外,学生理解心向和原有知识掌握水平,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个性特点等都对数学的学习起着直接的作用,影响着其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色彩性质;运用;规律
一、引言
在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色彩和生活的密切程度,差不多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小如每天上班该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大如设计一个国家的国旗用什么样的颜色,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除了黑白影片的人物外,没有人可以生活在一个无色的世界中。色彩令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它能改变世人的心情,影响人们对某事某物的看法。
人类对色彩应用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原始社会人类就能运用红色染料绘制壁画和彩陶,这是人类对色彩最早的认识。到如今,设计的色彩以电脑技术来完成。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色彩运用的规律,也显示出人们对色彩的某些固定看法,这都与人们的生活、文化密切相关。作为包装设计的色彩运用也自然脱离不开色彩被人们所赋予的情感因素。因此,色彩情感是人们长期的经验和积累,也是人们对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尊重。
二、色彩的象征特性
色彩的性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红色可使人兴奋、激动;蓝色能使人平静、安宁等。这种反应成了一种俗成约定,也就有了一定的寓意性。如暖色使人想到太阳、火、或进取向上的东西;而冷色则让人联想到水、空气,想到理性与冷静等个性品质。
下面介绍一下各种色彩所代表的意义:
红色——象征血、夕阳、火、热情、危险等;
橙色——象征晚霞、秋叶、温情、积极等;
黄色——象征黄金、黄菊、注意、光明等;
绿色——象征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等;
蓝色——象征海洋、蓝天、沉浸、忧郁、理智等;
紫色——象征高贵、神秘、优雅等;
白色——象征纯洁、素雅、神圣、庄重等;
黑色——象征黑夜、死亡、邪恶、严肃等。
心理学家也留意到,一种颜色通常不只含有一个象征意义,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颜色的密码,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诠释。除此之外,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所处的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都会使人对同一种色彩产生不同的联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隐喻有不同意义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也会截然不同。
三、色彩的运用
色彩运用是一门学问,它在艺术设计中占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文字。这三个元素中,以色彩较为重要。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其次是作品的图像;最后才是文字。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念,而身为设计师,就必须懂得色彩的功能和妙用。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它包含有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等。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例如红色象征热情,于是看见红色人们便心情愉悦;蓝色象征理智,看见蓝色便会使人冷静下来。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巧妙地运用色彩,进而唤起人们进行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自己的设计目的。
(一)单色设计。以单一色彩进行设计,在色彩上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整体性的问题,使包装的形象更为鲜明,使商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单色设计也有使包装形象产生单调、刻板的嫌疑。
在单色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如何紧密结合产品的属性和自己的创作意念,正确地选择色相;(2)如何根据设计概念和产品属性确定色彩布局和色彩的形状;(3)打破固有色的概念而进行大胆创新,要注意考虑到色彩的识别性和独特品牌感。
(二)协调色的设计。我们大家知道色彩可以分为两大色系:红黄为主的暖色系和蓝紫为主的冷色系,各个色系之间的色彩的调配都可以称之为协调色的色彩设计。而由于协调色具有色彩感知的连续性,所以往往会给人以赏心悦目、和谐、柔和的感觉。在温和性、柔软性、流体类的商品包装中我们经常用到。
在协调色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控制好协调色之间的对比技巧;(2)要在明度、纯度等方面多下些功夫,要利用好中性色,如:黑、白、灰色等,这样运用会使色彩更为协调,具有媚而不俗、柔和不怯的效能。
(三)对比色的设计。对比色即是在色相环上相对的颜色,由于我们视觉的关系,在单色的环境中视觉要求有其对比色来平衡。色彩的对比会唤起我们视觉的兴奋点,容易产生刺激、新鲜、活泼、生动等视觉印象。在色彩的对比关系中,根据色彩的物理属性,会有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不同的对比方法。
在对比色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尽量利用对比的关系处理色彩,要切实把握好色彩的主色调,并使主色调与产品属性和创作意念相吻合;(2)在色彩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要保持好设计要素的秩序性和完整性。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自从出现了计算机绘图软件,计算机俨然成了设计师最忠实的合作伙伴。看着设计师的双手在键盘上飞快的跳跃,计算机屏幕上的设计瞬间变化,色彩纷呈,情景煞是好看。无疑,计算机绘图软件使设计工作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设计师可以很快就把脑海中设想的东西具体化,可以做出多种效果,设计师可发挥的空间也相应增加。不过,在计算机应用普及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就是设计中的人性化部分越来越少,计算机设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作品看起来好像少了点感情,缺乏了人情味。
有些设计师过分依赖计算机,为客户设计时,想也不想,只在计算机上把颜色换完一种又一种,找个看起来顺眼的便可。严格说来,这些还算不上是设计师,他们完全无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人脑的思维。电脑可以把图像做的很精美,但说到底,它都不过是把本身所拥有的资料重新呈现出来。假如所谓的设计师,只是在一大堆资料中左挑右选,再东拼西凑的做成一件作品,那这种作品还有什么设计艺术可言?这个黄,那个绿,到底为什么要放在那儿?要表达的是什么?根本没人理会。由于这种色彩设计不具人性味,它也很难会唤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可。
四、色彩的规律性
包装设计与其它视觉艺术与平面艺术不同的是:包装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将是非常专业的——在许多产品包装领域,一直运用着一些特定的色彩与色彩配置规律,离开了这些规律,放到市场上去销售,人们就会觉得这个包装不对了。如带辣椒的食物,通常包装的颜色都是红色和黄色,因为人们认为这种颜色意味着刺激、火辣,如果用了其它颜色,就有可能被消费者认为这个食物不辣、口感不好,就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有的时候,这种色彩配置规律在感觉上又是非常微妙的,如烟草产品,要表达出那种特有的“香烟味道”确实是很困难的。
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色彩的规律性是一种动态的规律性。一方面,它们来自于社会生活的习俗传统;另一方面,它们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
一般来说,人们会把需要包装设计的产品加以分类,食品、机械、饮料、酒类、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用品、电子音像等等,然后提供色彩设计的依据。食品家庭类的色彩就要暖一点,用暖色系;机械的表现重金属感,用冷色系。
这种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因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不开商品的固有色概念,然而设计师也可以打破上述色彩运用的习惯和潮流。但设计过程一定要考虑选择恰当的色彩有效地传达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准确(下转145页)(上接144页)地表达企业的形象特征。
色彩的处理除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外,还要考虑色彩的共性和个性,矛盾之处就要设计师来灵活掌握了。设计师除了要考虑产品的商业性,即上面说到的色彩运用的习惯。还要考虑到流行色的运用、色彩的独特性、色彩的注目性。流行色的运用,既是运用当下的流行色以提高人们对包装的注意,当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色。所谓流行色通常是指大部分人群在某一段时间内接受并喜好的颜色。
总之,世界上无所谓好看的色彩或不好看的色彩,只在乎设计师如何运用。设计师要运用崭新的观念去表现色彩的特色,设计和组合上都要带给其他人清新的感觉,引导观众进一步发掘色彩背后的意义。设计师要积极为客户着想,考虑有什么可运用的资源、客户预备在这个设计上投资多少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色彩可否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大自然无形之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千变万化的色彩搭配令人着迷;同样,一个成功的色彩设计,它拥有生命力,可以感染观众的情绪。只要设计师对色彩运用能够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师就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2.荆累,《设计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身体体验,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涉及感觉、生理、行为、经验、认知和概念化等方面,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外部刺激,即所谓的“触景生情”,如一个人获得成功时会兴高采烈,失败时会悲伤痛苦。颜色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我们把颜色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刺激人类的神经,从而产生不同的认知感受。如红色犹如热烈的太阳,往往让人产生积极的向上的情感;如黑色犹如漆黑的夜晚,容易让人产生孤单失落的情感。另一方面,英汉语民族有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和文化积淀,导致了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他们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同,从而形成了英汉语言颜色词汇的不同情感隐喻。如蓝色/ blue, 在汉语文化中,给人的感受是像蓝蓝的天空那样开阔明朗;而在英语文化中,blue常表示 “忧郁,不快乐”,这是因为西方有航海历史,人们在茫茫大海上举目四望,思乡之情浓烈,情绪低落。本文基于英汉语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分析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隐喻,进一步得出这类词语的翻译策略。
2.英汉语基本情感词语及颜色词的隐喻表达
Johnson-Laird 和Oatley(1989)从不同的词典里收集了英语的情感词语,下图汇集了所有的基本情感:
其中,像DISGUST/HATE(厌恶/憎恨)这种双标记,表示基本情感可以看作短暂的状态(DISGUST)或比较稳定的状态(HATE)。
黑色/black在英汉语中都可以用来表示悲哀的情感,如西方人的丧服为黑色,中国人吊丧悼念死者也佩带黑纱。“They were dressed in black for their father.”(他们因父亲去世而穿丧服。)
红色/red可用来表示愤怒、羞愧的情感,如汉语中有“气得脸红脖子粗”,“羞得面红耳赤”;红色还用来表示快乐/幸福的情感。如中国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大红袄,英语中也有用红色来表示快乐的情感,如red-letter days指重大喜庆的节日。
白色在英民族中象征幸运,喜庆和快乐。如英民族举行婚礼时,新娘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而在汉民族中,白色却常指死亡、丧事。如亲人去世要设白色灵堂,贴白对联,孝子要穿白色孝服,丧事(funeral)被称为“白事”,以表哀悼。
3.颜色词用于表达基本情感的隐喻分析
3.1历史文化下规约化的隐喻:传统上认为隐喻建立在表达方式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或“对比”(comparison)概念基础上。隐喻包括“本体”、“喻体”、“背景”三个成分(Leech 1969:148),具体指的是“被解释成分”,“解释成分”和“对比的基础”。如“The sun is the eye of heaven.” The sun是被解释成分,the eye of heaven是解释成分,对比的基础则是the sun和 eye of heaven在天空中或脸上的形状,光的放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日常语言充满了隐喻表达。语言使用者通常甚至意识不到的诸如head-of-department(系主任),green hand(生手)之类的隐喻,从认知视角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隐喻通过长期建立的规约关系而无意识地进入语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利用语言手段表达思想、在风格上增加魅力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思维的方法,是一种“认知工具”。
3.2 映射域的文化依存评价分析:隐喻的传统解释本体和喻体现在被看成是目标概念(target concept)和源概念(source concept),而对比的基础被称作映射域(mapping scope)。映射域可以理解为是一套限制,这套限制规定哪些对应有资格从源概念映射到选定的目标概念上。映射域有三个成分: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基本相互关系(basic correlations)和文化依存评价(culture-dependent evaluations)。本文中所讨论的颜色隐喻主要是基于文化依存评价的映射域。黑色在上文讨论过可以用来象征悲哀的情感,英语中Black Friday指大灾大难、凶险不详的日子。此处,源概念黑色在英语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可以用来解释诸如悲哀可怕、 甚至邪恶的情感。如black death(黑死病); black 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等等。
黑色在中国文化也有类似的隐喻用法,古人认为北方的黑色属冬。气候日趋肃煞,万物渐次凋零 ,人们逐渐产生悲凉与哀伤的情绪。所以黑色象征不祥。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 义相联系。如黑帮、黑话、黑市、黑货、黑心、黑信、黑名单、背黑锅、黑云压城城欲摧等。
4.翻译策略
由于汉英民族文化历史的差异,同一颜色词在含英语语言里有不同的映射域和象征意义。因此在汉英翻译中,遇到颜色词时需要区别对待。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 直译。此种用法只能用于颜色词在汉英里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完全相同时。如:He turned white with rage. 他气得脸色发白。The murder took place in a cold, black night. 谋杀案发生在一个寒冷而漆黑的夜晚。
(二)改换色彩。在遇到因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颜色词具有不同的隐喻义时,应该把原文中的颜色词归化为与本国文化一致的颜色词。各种语言都按自己的传统习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颜色。如“红茶”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brown sugar”是“红糖”而不是“棕色糖”;“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褐色面包”。
(三)意译。颜色词在译语中找不到相对等的颜色词,因而只能采用译语中意义相同的非颜色词来代替。如果紧扣原文形式的翻译有可能引起原语文本联想意义的严重误解或者在原语文本风(stylistic values)的恰当欣赏上造成重大失误,那么,就应当作些反映原语文本联想含义所必需的调整(刘重德,2003),把引申义译出来。如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a yellow dog(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再比如白色(white),汉语“红白喜事”中的“白”译为funeral。有时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如: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elephant(昂贵又无用之物)。而汉语中有些与“白”字搭配的词组,实际上与英语white所表示的颜色也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含义,如: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白菜(Chinese cabbage),白搭(no use),白费事(all in vain)。
5.结束语
颜色词具有鲜明形象的视觉效果,因此常被人们用来描述情感状态,因此形成了很多颜色隐喻,又因为汉英民族文化历史的差异,使得同样的颜色词在汉英语言里有了不同的映射域和目标概念,因此,在汉英翻译时不能把颜色词一一对应地翻译。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也可以用译语中与原文中的颜色词所表示的意义对应的颜色词来替换。总之,汉英颜色词的互译,应充分考虑到汉英民族历史文化的因素,在正确的映射域下去寻找原文颜色词(源概念)的目标概念。
参考文献
[1] 刘重德,2003,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 李娅玲,2007,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对比研究,牡丹江大学学报[J],4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