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金融;课程;教学;方法

高等学校各专业所设置的理论课程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许多理论课程总体上讲具有内容抽象、体系呆板、实践性弱甚至枯燥艰涩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教主体教学热情、教学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又会引发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厌学情绪,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直接结果就是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从而影响甚至背离教学和培养目标。

客观地讲,高等学校金融类理论课程在对施教对象所传递的属性标志信号上既具有与其他学科专业理论课程相似的一般性,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特殊性。这里的一般性表现为大多数理论课程所共有的基础性强、实践性差;逻辑性强、直观性差等特点;而特殊性则表现为与其他理论课程相比,经济金融类理论课程的内容又往往和人们置身其中的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经济金融环境当中,尽管可能有一些人对经济金融缺乏兴趣,但却无法回避经济现象和金融问题,非但如此,对金融问题的理解或回答还会因人而异,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性。金融理论课程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为我们优化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一、引导和帮助学生对金融理论课程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并借此形成重视是优化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从逻辑上讲,这个工作是包括金融理论课程在内的所有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在课程课堂教学开始时所首先需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它对于帮助学生对相关课程的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解并形成科学定位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任课教师在课程课堂教学开始时也花了必要的时间对课程的发展演变、主要内容、逻辑体系、课程要求和任务、学习方法等做了介绍,但对于决定学生正确思想认识和学习兴趣的课程地位和作用问题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寥寥带过,甚至索性跳过直接进入内容部分,即使那些对此投入了些许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在更多情况下也是出于教学大纲中课程结构体系的要求抑或教学督导对教学日历落实检查的形式需要而被动为之。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般源于两种渠道:先天自发和后天引导,我们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在大概了解了课程主要内容甚至无须了解内容仅凭课程名称就会对一门课程产生学习兴趣,但更多的学生却需要教师通过使用严密而自然的讲述、科学而耐心的阐释以及必要而恰当的氛围的去引导他们认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大力强调和发挥教师作为施教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和促进学生迅速地形成对课程的科学认识并建立浓厚的兴趣。

至于引导的方式,可以从金融理论课程的特殊性直接获得。以货币银行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与包括学生在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类主体密不可分的货币金融活动(如国家助学贷款、新学年学费缴付方式、信用卡诈骗案件等)出发来吸引学生步入兴趣轨道,也可以通过阶段性的货币金融热点、焦点问题(比如当前的次贷危机、央行降息、增持美元债券等)作为切入点,上述这些范畴或事件显然都是货币银行学理论所能覆盖并可做出解释的。而引导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具体来讲,就是既要通过这种强相关或高关注度的货币金融事件作为“药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促使其配合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求,同时又不能一下子将上述相关内容的来龙去脉迅速地击穿道破,要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愿望和余地,从而形成一个与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事件悬念”。

二、注重并善于使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是提高学生对金融理论掌握效度的有效手段

金融理论课程作为具有较为完整知识体系和规范课程内容的重要课程,在不同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同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往往有着严密而科学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既表现有必要的规范性分析特点,又表现为应有的实证性分析特点,而且随着金融理论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特点表现得日趋明显。这也是许多经济类课程区别于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又一重要特征。正因为这一特点,使得包括金融理论课在内的许多经济类课程在学习起来,尤其是从学生的角度,要显得相对艰涩。但是,这毕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产生。金融理论往往来源或根植于实践,这些理论都有着各种类型多样、程度不同的历史渊源或历史背景,换句话讲,通过深入、客观的追溯、考察、分析并解读历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理解、消化并最终掌握许多金融理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思考和讲授金融理论时必须贯穿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以货币银行学中的金融创新为例,理论上金融创新经常被定义为市场主体为了加强竞争力、开拓市场、寻求利润来源、规避金融行政管制等目的而在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组织等方面所进行的各种革新、创新活动。这样的解释就字面而言从语法和逻辑上是没有大的问题的,但估计也仅限于此,因为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效果,而效果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问题的透彻理解和不易淡忘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观察、分析思考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前述这一看似语法合规、逻辑一致的金融创新概念表述实际上很难被学生从更深程度和更长时间所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注重逻辑分析的同时,配合以必要的历史分析,比如我们介绍商业银行制度类型中的银行持股公司制,众多的教材往往将其定义为由大的商业银行出资建立一家持(控)股公司,再由该持(控)股公司收购其他银行的股票从而实现控制其他银行的目的,单就定义而言,这句话是讲清楚了这种制度的内涵,但学生却往往很难从更直观的层面理解其所以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结合美国银行制度的历史特点去说明美国历史上由于各州的独立利益追求等原因而不允许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地域经营范围,导致商业银行为了突破制度限制拓展生存空间进而通过设立持(控)股公司来变相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经营范围的话,那么学生对这一银行制度和该制度所揭示的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解将变得清晰、深刻和长久;再比如我们介绍货币银行学课程里金融市场部分中的欧洲货币市场,它是一个境外货币市场,有着相对宽松的市场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及诱人的市场利率结构,这种解释能够被理解但很难持久,而且也割裂了它的背景,假如我们能够结合历史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中国的参战使得中国在美国的美元资产遭到冻结,从而迫使前苏联将其在美国的同类资产转移到伦敦形成境外美元,产生更广泛意义上的欧洲美元并最终形成欧洲货币市场,那么对这种资产、市场的特点和被管制程度等相关问题的理解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三、运用并强化课程间知识的联动性以及施受主体间的互动性是提高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助推器

金融理论课程作为经济类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和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知识属性上的相互衔接与互补,又表现为知识功能上的彼此配合。前者如微观、宏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IS-LM模型和金融理论课程中国际收支理论下的弹性分析、吸收分析、M-F模型分析之间的衔接关系,又如国际贸易课程中的贸易条件分析和金融理论课程中的汇率理论之间的衔接互补关系;后者如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与金融理论课程中的国际收支(影响因素)分析之间的工具支撑性配合关系等。课程间的这种天然联动关系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利用这种关系不仅实现一箭双雕的作用,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讲授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利率(或汇率)理论时,可以要求学生将利率(或汇率)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将投资(或贸易顺差)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构建回归方程,然后根据国家或所在省市的历年可获取数据来进行模拟方程的参数估计、显著性检验以及预测等,最后得出利率(或汇率)对投资(或贸易顺差)的解释程度,这样整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分析感受到金融变量的社会经济功能,使得对金融理论的掌握更具直观性和说服力,而且可以顺便使得学生弥补、巩固以至强化对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相关原理的掌握,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对上述涉及的几门具体课程的学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对增强学生认知能力、树立学以致用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

主体互动是活跃气氛、鼓励参与、交流思想、互相学习的重要方式。互动的方式可以是师生间的双向提问和作答,也可以是必要的角色互换,当然也可以在计划学时之外利用课程网站以及课程教学QQ群等形式来展开。不管哪一种方式,都发挥了至少这样一种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和彰显了教学过程中施受双方主体的全员参与性:使每一个成员的思想都能得到展现,使每一个成员都能通过这种互动以较低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观测和感知到同一事物在不同层面或视角的存在状态,另外,这种方式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审视、重新认识自我和改造完善自我的契机,给教师则提供了一个通过角色互换实现检验过去、检讨自己、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教学方法、理念等)的平台,这样,课堂互动就实现了帮助学生间填补认识上的鸿沟和帮助师生间跨越交流沟通上的代沟的功能。

在货币银行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课程进度的状态安排1-2次课堂讨论,为达到上述目的,要求这种讨论全部学生必须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各组规模应有所控制,4-5人为宜,太小不能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耗时也长,太大则会产生“免费搭车”效应,确立讨论主题后分头准备,集中于约定时间进行讨论:当一组对其观点进行演示讲解后,要求另一组进行提问甚至质疑,同时要求前者作答,提问和回答的数量和质量记入讨论成绩,这样就避免学生讨论的走过场,保证讨论质量,这是生生间的互动;在此期间,教师一方面要观察、思考和分析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立场、方法和依据,评判其科学性或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分辨学生不同组别间的讨论在上述环节的共性和特性,总结分析原因,寻求启示,尤其是寻找出学生在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上容易走入的误区或偏颇之处以便据此调整日后的教学活动;此外,还要对各讨论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彼此的千秋长短,这是师生间的互动。“教学既是思考和解说的艺术,也是倾听和理解的艺术”正是这一过程的写照。这种多层次的互动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内容和方法两个角度成为提高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助推器。

四、建立并实施合理的课程考核措施是提高金融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控制和发力点

如果把课程考核的目的划分成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话,那么,中间目标的功能无非是检验反馈和约束控制两类,最终目标当然是通过有效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而间接地促进人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这一点,金融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金融理论课由于课程内容和属性的特殊性,它还具备一定的激励功能。这种激励可以是对学生参与行为的促使和引发,也可以是对其学习工作成果的肯定和鼓励,前者着眼于兴趣的激发,后者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讲,对于金融理论课程的考核,坚持平时和期末两条线,但更重视平时的考核,通过平时的考核,在过程控制中实现激励。平时的考核可以采取阶段性测试、课程论文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作业等形式,但不管哪一种形式,都必须给学生反馈一个考核结果,这里面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考核内容的设定;二是考核结果的呈现。下面仍以货币银行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学生的平时考核以课程论文和平时作业为主。如前所述,货币银行学研究内容所对应的相关金融问题有许多同经济学中的流派一样,观点各异、主张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有区别,没有正误;但同时还有一些内容是古今学者达成一致的或是原理性的东西,具有排斥性和唯一性。对于前一类内容的考核,包括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探索,比如对利率降低条件下为什么我国储蓄余额未见明显下降的原因分析等,应以课程论文或小型读书报告的形式来安排,在考核结果的呈现上,建议只要其独立完成、思路清晰、逻辑一致、自成一体,则以较高成绩等级对待,这样做的结果是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外部的认可,从而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课程学习的动力、兴趣和信心,当然这种考核的选题也很重要,尤其是第一次的主题,要既能够密切联系课程内容,又能够结合现实生活,还要有比较大的探索思考空间和理论弹性,又要具有必要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能把学生吸引到看似枯燥抽象、实则生动有趣的货币金融世界中来;而对于后一类内容的考核,则应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规范严肃地给出应有的成绩等级,这样可以使学生清醒地看到自己对课程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查漏补缺,改进提高。因此,通过课程考核安排上的区别对待、宽严有度可以做到引导、规范和控制改进的作用。

当然,任何方法或理论都有其适用的前提和条件。以上所有措施都是建立在任课教师执著敬业的职业态度、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以及流畅得体的语言表达等诸多前提之上的,离开了这些必要的基础,任何方法和措施都只能流于形式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方法的选取还要视学生群体的整体学习素质来定,不分对象的全盘模仿可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芮莉.关于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287-289.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第2篇

(南京市鼓楼区委党校培训科,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波普尔在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逻辑和唯理论者的演绎逻辑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的科学理论发展观。证伪主义哲学思想蕴含了很强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反向思维意识,启示我们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要树立敢于怀疑权威、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求证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学校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证伪主义;批判精神;创新意识;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2—0020—03

收稿日期:2014—06—10

作者简介:薛静(1972—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市鼓楼区委党校培训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化。

逻辑实证主义通过对科学语言意义的分析和澄清,提出并解答了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科学语言的统一性、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和说明模式以及归纳方法的有效性等科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1]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被视为经典科学观。但是,波普尔通过对唯理论者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批判,提出了新的科学方法——证伪主义。[2][3]他认为科学哲学关心的问题不是语言的意义,而是认识的真假;科学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问题;科学哲学与传统的知识论有着共同的问题,不能归结为语言分析。他提出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新模式,即科学发现是通过“证伪”来实现的。

一、波普尔对演绎和归纳逻辑分析的批判及其意义

西方唯理论者的演绎主义认为,一切真理的发现及逻辑上的推论和证明都以少数具有普遍的和不证自明的概念和命题为基础。其理论核心是:从“真”前提出发,只要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也必为“真”。因此,通过演绎推理可以将人类未知的、新的知识推演出来。可是,通过科学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这种演绎逻辑是有缺陷的。因为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所谓正确推理的正确性是无法证明的,同样,也无法证明所谓“真”前提确实为“真”。从欧几里得几何学到非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发展过程就说明了逻辑推理的不确定性。[4]

由于所谓正确的推理并不可靠,波普尔对此批判说:通过演绎得出的结论是对推理规则的检验,而推理规则自身的正确性却根本无法证明;这种逻辑上的“真”命题之所以是“真”的,不是因为它描述了一切可能的事实变化情况,而只是它并不冒由任何事实证伪的危险,因为它根本不对任何事实做出断定。

归纳逻辑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核心,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理论)若能在经验中找到根据,它就是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波普尔对归纳原理提出了批判,他认为归纳逻辑同演绎逻辑一样,也是不能成立的。归纳原理主要是对通过观察得到的一系列的经验事实进行“归纳”,然后得出一个一般的陈述,是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但是,无论构成确证观察的经验事实数目增加到多大,只要存在一个与理论假说不相符的事实,这个理论就会被推翻。波普尔指出,从逻辑的观点来看,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的全称陈述就不能成立。逻辑实证主义没有任何理由将对多个事实的归纳上升到“全体”的一般理论。此外,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观察先于理论。因为理论是观察得到的结果,是通过归纳论证后得到的知识。观察中立于理论,既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绝对可靠的基础,又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唯一可靠的标准。然而,一些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表明,理论并非都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的。波普尔认为,观察不可能发生在理论之前,它是受到理论或倾向影响的,是有选择的,并且科学家研究和观察问题的着眼点是与其具有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预期的结论相关的。

波普尔对演绎和归纳逻辑的批判,其意义在于通过对传统知识来源问题的质疑,提出对知识来源的新认识。对关于“什么是知识的最好来源”的问题,波普尔认为不存在所谓理想的、终极的知识来源,只有通过对理论或猜测的批判,才有可能发现其错误。每一种猜测都应受欢迎,且都要接受批判性考察。除了历史学之外,我们考察的都是事实本身,而非信息的来源。当然,波普尔也不是全盘否认对知识的学习和传承,因为人们所掌握的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学习、读书、被告之而获得的,他只是不承认存在终极的知识源泉,而是认为一切通过传统所获得的知识都要接受批判和检验,这些知识甚至会被推翻。

二、证伪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依据,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他说:“衡量一种理论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反驳性或可检验性。”他指出可证伪性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经验内容成正比;二是检验的严格性。检验严格性的目的在于对科学理论的价值做出评估,科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提出了意料之外的预测;它的内容在背景知识中显得不可信和不可能发生,但却在观察中被经验事实所确认。只有经受了这样严格检验的理论才是对人类知识积累的贡献。他认为,“好的科学理论”应该对物质世界具有广泛的理论说明,理论陈述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但它出错的可能性却相当高,即它具有高度的可证伪性,如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虽然现代观测设备无法为我们的观察结果提供完全肯定的答案,但它显然满足可证伪性的标准。

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还包括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四段论模式,如下式所示:

P1TT EEP2

即人们面临问题P1,提出假说(猜想),进行尝试性解决(TT),再对假说进行检验,通过证伪消除错误(EE),进而产生新问题P2。如此反复,问题愈加深入,尝试性解决的理论确认度和逼真度也就越高。四段论模式表明,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证伪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猜想(假说),它无法被证明为永真,但可以(可能)被证伪。即一个理论无论经历了多么严格的检验,也不能说它就是真的,只能说它比过去更高级。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思想的意义在于,提出了科学的认识过程是持续向前发展的,是一个否定后的更新、再否定再更新的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没有止境。科学需要理性的态度,要敢于和善于面对他人的批评。任何知识理论不论其曾获得怎样的成功,都只是更接近真理的相对完善,都会被今后证伪度更高的理论所取代。

三、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思想的启示

波普尔证伪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科学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意识和革命精神的新认知论,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精神,对我国科学教育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批判精神是科学发现的精髓

通过对归纳及演绎逻辑的批判,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思想进一步拓展了科学发展的思路与模式。从逻辑规则上来讲,有人提出证伪主义也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证伪主义本身是否也要被证伪?如果不能被证伪,那么证伪主义就不是科学。用证伪主义的方法去“证伪”证伪主义本身,其合理性和依据又是什么?这可能是波普尔自己都很难解释清楚的。但是,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的思路和方法上,充分地认识到波普尔是在对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唯理论者的演绎逻辑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革命性地提出了证伪主义思想,这才是最重要的。批判精神是科学发现的精髓,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要采取批判的精神来看待已有的、传统的、经典的和似乎是不证自明的理论及方法,包括科学方法论本身。

波普尔已经指出科学的发展没有终点,那么,证伪主义也应该是可证伪的、可被发展的,只是我们至今还未能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证伪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能否被证伪,与证伪主义思想是不矛盾的。传统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是一种正向的思维模式,而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是采用否定思维方式,突破了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是对研究方法的新发展。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揭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理论知识不应被看成是无可怀疑的绝对真理,这表明了批判精神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5]

(二)怀疑和批判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6]波普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可错的,不可能绝对正确或永远正确,反对将科学理论僵死化、教条化。他进一步指出,提出问题就是找出矛盾,矛盾激发人们的创造,只有人的创造精神才能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与实证主义相比,证伪主义四段论发展模式更具可行性。科学理论是一般全称判断,但经验对象却是个别的,个别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都无法证实一个全称判断。然而,通过个别的证伪判断一个理论的错误显然要容易得多。证伪主义虽然也属于演绎逻辑的范畴,认为一般的科学理论总是可以被证伪的,但其与传统演绎逻辑相反,它要证明的是现有理论的不正确性,进而促进理论发展。

波普尔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科学理论发展模式对我们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即怀疑和批判精神是取得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唯有坚持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科学理论和技术才会有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机和活力。我们只有破除对权威科学的迷信,克服盲从的心理,勇于在怀疑、批判中寻找原有理论、技术的反例,提出自己的新设想,并予以验证,才能促使科学理论、技术不断进步。在技术主导发展的年代,掌握了尖端科技就意味着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信息集成技术、芯片研发与生产、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等产品附加值高的领域,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际竞争力不强,导致自己沦为别人的生产车间,“中国制造”现象背后的隐忧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能只会学习而不敢创新,否则,只能永远步他人后尘,受制于人。

(三)培育创新意识是教育的重要职责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院校培养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中学教学以追逐“升学率”为目标,主要关注的是知识的灌输和获取,教学内容主要是概念定理、公式推导演算、解题思路以及考试方法和技巧等。高等教育过于偏重专业教育,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局限;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和抑制。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教育注重对理论的阐述和解释,较少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忽视对理论的形成和研究方法的分析,使得学生基本处于正向思维方式的引导下,习惯于AB的思维,很少受到BA的思考训练,导致其形成了以接受理论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并且,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学习,这种模式通常以理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目的,难以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哲学思想蕴含着反向思维方式,这往往是发展理论的突破点。他认为知识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无论是实际的问题,还是一些陷入困境的理论,都可以作为研究的起点。关于批判精神,波普尔指出,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在于科学家全力以赴地批判并检验。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可以归结为创新意识,通过创新促进现有理论的突破和发展,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学校要学习、借鉴国际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从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办学理念、目标和方法上进行适当的调整。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施教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转变,即由偏重理论思维向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转变,由静态思维向动态思维转变,由单一思维向多样性思维转变,由简单接受向批判性思维方式转变,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

总之,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思想和科学理论发展模式是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的一个巨大贡献,其对旧方法及理论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对我们从事教育和科学理论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波普尔著.邱仁宗译.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4]宫玉宽.论证实原则与证伪原则的对立: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之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 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 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 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 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 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 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 2. 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 2. 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 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 3. 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 3. 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 3. 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 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 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 4. 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共同体障碍;优势与不足;研究路径及特点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3] 王庆其.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问题;矛盾;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43-03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所谓问题,简而言之,是被主体所自觉到的理论自身的矛盾,是知与不知的统一。问题来源于各种矛盾,但矛盾本身还不等于问题,问题是主客体矛盾在思维过程中被自觉到了的反映,是矛盾由外在转化为内在、由潜在转化为清晰、由盲目转化为自觉的形式。问题是主体知识结构和水平的遗乏状态的主动、积极反映,它是科学发展中出现的有待填补的知识空隙和逻辑裂缝。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关注于提出新的问题,强调问题对于答案的优先性,从而着眼于开拓出新的视野,这是以哲学的方式对待问题的基本涵义。

一、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意义

一般而言,科学问题产生于对无知的超越。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问题可概括为: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分析和缜密思考,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它蕴涵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科学发轫于经验与理性的结合,纯经验或纯理性的范畴都不是纯科学。相应地,仅仅局限于经验范围的经验问题或仅仅局限于理性范围的概念问题也不是真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经验与理性之间的差距,解决科学问题就是经过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来消除这种差距。

纵观科学史,科学问题不仅是观察实验的前奏,而且也是理论进步的起点。整个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作是一部科学发现的历史,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问题”发展演化的历史。科学问题能导向新的科学发现,激励科学的进步。“只有提出问题,才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去发现新的事实、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答案。而解决问题的结果,或者根据新事实修正以至现有理论(前驱理论),建立新理论(后继理论);或者修正、排除已有经验事实中的错误,使之适应现有理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科学正是在这样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的。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能导致科学知识的积累,使原有理论得到完善和发展,而且能导致科学的革命和新理论的建立。所以,深人分析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发现途径和思维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科学认识论和指导具体的科学研究具有相当的意义二、发现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试探性地对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作出解释,并对未来的经验和事实提出预测。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及手段,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内生变量,即第一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讲,科学理论是已有经验与客观事实在趋势互动的思维调和。

科学问题并不是在人的思想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关于科学知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关系的疑难,或者是关于不同的科学知识相互对立的关系的疑难。所以,科学问题的形成必然是将科学知识与对象,或者将不同的科学知识人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的结果。科学问题通常是在无法给事实予理论的解释时提出的,一旦发现已有理论不能解释或解决的事实和需求,已有理论的预测不符合观测的事实时,也就出现了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从科学理论的策源地挖掘发现科学问题的主要途径,重点在于考察理论与事实之间以及各自内部的矛盾组合,大体分为以下五种途径,其中前两种属于理论自身矛盾突破途径,第三种属于事实相互矛盾突破途径,最后两种是理论与事实交织矛盾突破途径。

1. 从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问题。从某一理论的定义、原理、定律或前提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果最终得到的结论与该理论相矛盾,或者该理论的不同部分在同一对象上产生分歧,甚至相互否定,那就表明其中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问题通常表现为逻辑上的虚跳跃或推理上的不严密,表面上的逻辑结论不能真实从前提顺向推导;或者理论在逻辑上不能自洽,从同一组前提出发,却导出了相互矛盾的互逆命题,也就是科学理论中的“徉谬”、“悖论”或“危机”。

2. 从不同学科或不同学派的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统一体,正是由于自然界中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因而自然科学有许多不同学科分别从不同侧面对之进行研究。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对同一对象可能存在相互竞争的理论,竞争的存在则表明对同一对象既有科学知识体系内部的不同理论给出的说明彼此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然而自然界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各门学科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联系,消除这样的矛盾是科学自洽性的要求。遵循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势必要求在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寻求逻辑统一性,一旦发现相互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总能产生具有普遍性的科学问题。

3. 从经验事实相互协调统一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给出统一解释,既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最基本途径,又是建立科学理论或假说的最基本出发点。当经验事实不能纳入已有的理论框架中加以解释时,就需要创立新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假设做出合理解释,此时很可产生突破背景知识体系的革命性的理论假说。如果有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设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与之相矛盾,那就证明假设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假设就可能转化为科学理论。

4. 从科学事实游弋于已有理论的矛盾中发现问题。科学理论与外部对象之间存在的矛盾,即原则上能纳入科学知识体系的对象,尚未被纳入或尚未被完满地纳入既有科学知识体系,对该对象的科学认识还有待于拓展和深化。所有作为背景知识的科学理论都是假说,是试探性地对经验现象的解释和预言。在科学实践中,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当用原有的旧理论无法解释它们时,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在一定条件下,这样的矛盾就可以成为科学问题。从横向看,它是一个问题系统,并且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在一定层次上是解决了的问题,在新的层次上可能又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从纵向看,它又是一个产生、发展、演化的过程。在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导致原有理论的崩溃和新理论的产生,有时会使原有理论得到进一步巩固。

5. 从已有理论落后于实践诉求的矛盾中发现问题。有时由于受到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或科学理论水平的限制,不能满足某些社会需要,这就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发现问题尤其值得科学工作者的注意,因为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不仅能直接满足人们迫切的社会需要,而且还能推动生产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理论与事实的矛盾、事实与事实的矛盾、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或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等等,还必须经过分析问题,才可能提出问题。提出了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问题”应该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它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并且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上,“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

三、提出科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科学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从问题到问题,再演化为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并不断求解的过程,正是这样的过程推进了科学理论的不断向前发展。科学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发现问题是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在思维过程中需要不同思维活动的综合发挥和应用。一般来说,发现、提出和形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基本没有机械的、固定的、全效的规则,它是主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探索,但是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下面从“纵横剖析,立体批判”的辨证认识论出发,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思维方法。

1.怀疑思维方法

作为思维方法的怀疑,是指对传统观念、现有理论和学说表示不信任,有根据地提出本质上与之相对立的新假说,是科学得到革命性发展的一种手段。唯物辩证法认为,现有的科学理论、学说、观念,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任何具体的反映,总是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认识,相对于无限运动发展着的自然界以及无限发展着的人类实践来说,还有其相对的、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一面,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科学实验水平的提高,新的实验事实会不断的涌现出来,这就必然会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程度上暴露出原有知识的局限和不足,出现事实同认识之间的矛盾。科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绝不是简单的破坏,其重心在于超越和建设,要求思想能有自由翱翔的广阔天地。不能把原有理论当作绝对真理来顶礼膜拜,或者仅仅满足于对这些理论的证实与肯定,更不能抱残守缺,而应向更深的未知王国不断探索,不然就会带来思想上的僵化与实践上的倒退。

2.比较思维方法

比较是寻求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异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同一性和差异性,是运用比较思维方法的客观依据。比较思维方法可分为横向比较,即事物空间联系上的比较、纵向比较,即事物时间先后顺序上的比较、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等类型。比较是区分、鉴别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因此,通过比较,可以对客观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定量分析;可以发现对象间的异中之同,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事物之间谁优谁劣;可以发现理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即问题。

3.溯源思维方法

溯源思维方法是由于责任心或好奇心的原因,促使认识主体去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更为深刻的本质而提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一种思维。事物的本质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多层次的,甚至层次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可以不断地扩展和深入下去,这就为溯源的思维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必要性。对问题的好奇激发强烈兴趣,形成巨大的创造认识动力。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多种多样,而好奇心是促使人们深入研究的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之一。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力图摆脱对事物的惊奇,从而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科学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活动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要观察可收集经验材料和科学事实开始,但科学工作者真正富有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矛盾组合中发现问题的端倪,恪守“谁主张,谁举证”的探索信条,架起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辨证法概论(第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夏从亚.关于确立“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中的地位的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4)

[3]谢鸿昆.科学的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