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归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90-02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失去任何一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发展和深化,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归宿,还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所以他们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针对素质教育,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虽然人们的观念并不都相同,然而这些都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来讲的。所以从这种意义方面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影视教育是强调孩子在某个方面素质的提升;而素质教育是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自身素质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各种素质的提升,从这个方面来说,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2]。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和观念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它应该包括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有人认为它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人认为不应该包括学习以外的内容。这些观念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德智体美以及劳动技术方面的全面教育,这都说明了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和“五育”是有着一定区别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深化和发展,从这方面讲,全面发展教育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它的内容也是跟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变化的。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五育”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例如心理素质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五育方面,还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以及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总之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发展和升华。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归宿
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目前我国一直坚持的教育政策。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受到盲目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影响,导致了全面发展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教育目的由以前的全面发展转向了以升学为目的;本来是面对全体同学的教育,变成了只是针对少数有希望升学的学生;学校不按照国家要求的科目来给学生设置课程,而是以升学为指导设置学生的课程,升学目的改变了教学秩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考能力,而是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了家常便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思想开始出现畸形发展的现象。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这些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根本区别是针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以及途径等的评价基准是不同的,所以教育的结果也会是不同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不同点,既保证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而且使全面发展教育得到了实现。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而且也是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素质教育可以使中小学教育走到正规上来[3]。对于高中教学来说,这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走出学校就会成为大学生或者是社会工作人员,所以高素质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的学科,老师都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高素质的重要性。
三、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模式
无论哪种教育的实现,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深化以及发展的产物是素质教育,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实现我国全面发展教育重要思想的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内涵的,如从教育目的上说,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目标;从教育的观念上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的一个表达形式;从存在方式上来看,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教育的一个具体过程;而从教育方法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机制。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为了保障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必须围绕构成这个核心的各个因素和整体的合力。从全面教育的目的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从智力上说,素质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发展,不应该让学生成为背书的工具,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从教育方法上讲,要启发学生的潜力,而不是填鸭式教育;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方式上,我们不能够依靠课上的拖堂以及课下的补课,而是从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着手点,要在课堂上要效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从其构成因素和整体结构上和应试教育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也就保障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真正的落实和实现,并且将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转变成为现实。
综上所述,全面科学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目前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深入和提升,同时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且也是一种能够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途径。教育是要受教育者能够全面的发展,这也就使得这种教育方案越来越成为了我国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是每一位教师所希望看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素质教育这一个教学理念,努力让我们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让这些学生都成为建设祖国有力的中流砥柱。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追求,同时也是教育者辛苦工作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马君.试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J].鸡西大学学报,2002,(3).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的重视。当今高校的一些大学生政治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忠孝观念缺乏等。发扬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在高校德育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德育;启示
一、提倡德育首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就认为道德修养方面有余力的时候再进行知识学习,把德育摆在了首位。孔子对德育的重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要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导向和保证作用。我们认为,这正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精髓。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保证,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四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呈现为一个相互和谐、统一完整的过程。我们强调德育为先、德育首位,是因为德育是方向,是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靠德育的引领。今天的高校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必须把学生的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办学理念、指导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都要突出德育的灵魂和核心地位。
二、丰富了德育的具体内容
只有正确、科学的德育内容才能有效的促进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
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君子义以为上”,以此来要求弟子们忠君爱国。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内容,在现阶段,这一思想可以被理解为忠国、爱国。爱国是任何一个阶级道德教育首先应提倡的。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爱国主义的教育都不能放松,特别是已进入网络信息的现代,更要防止各种腐朽思想的无形渗入。孔子说做人要“见危授命”,遇见国家危险时要舍身去救。这就是说不仅要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来报效祖国,还要同一切不利于国家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斗争到底,以维护国家的正当利益。
第二、诚实守信教育和孝教育
孔子教育学生对人对事要诚实不欺,要讲究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交往守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我们同样要在人与人交往时以诚相待,真诚讲信用。若言而无信,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和不安。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所以现在我们也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不仅要尊敬长辈,而且要爱护小辈,做到尊老爱幼。除此之外,孔子还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所以进行孝的教育还有利于爱国主义的教育。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孔子孝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因素,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家庭道德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注重方法、因材施教
孔子的德育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他主张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即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拓展对师长的敬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子女的慈爱,对兄弟左右的关爱和对朋友的诚实守信,在此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奉献给整个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孝悌” 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从易到难,符合情理,便于学生躬行践履,避免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 的生硬感觉。
在当代道德教育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当前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避免盲目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受到身心发展水平制约。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具有许多相同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向上又存在一定差异。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掌握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德育工作必需要面对现实,有的放矢,使教育方法和措施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适应个别差异进行教育和教学,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
四、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身教重于言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传统,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所强调的就是身教。孔子认为教育者的身教非常重要。假使教育者行为不端正,就难以教育好学生,即使他提出了许多教育要求,学生也难以心悦诚服地接受,要搞好德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也是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的关键。正人必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品行德性,是学生的活的教科书。教师信念坚定,品德高尚,工作负责,无疑具有人格力量,不仅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尊敬,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且教育效果必是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使自己成为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信、能赢得学生尊重的人;在道德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爱岗敬业,关心热爱学生,使自己成为“榜样激励”、“人格感化”的原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就能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强大的道德力量,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切实担当起在民族复兴大业中所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一、“学校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发展引入误区
“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C.K.普拉海拉德(Prahalad)和G.海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利润创造”的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说,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将教育作为一种功利化的产业,倡导学校间互相竞争,却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谬误。
1.理论层面:教育本质与教育价值的误读
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的本质必然涉及人的本质。因此,以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1]教育应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倡导学校竞争力,使得学校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之间成绩的排名比较上。而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这不仅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2]教育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与普惠性的事业,不存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学校核心竞争力”仅仅将眼光集中在学校,而忽视了教育是一项整体的事业,这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误区。
2.实践层面: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发展机制都是将学校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各个学校基本采用封闭式发展,学校间缺乏真诚的交流与合作,即使有相应的沟通交流也多数局限于学校间的参观与听课。另一方面,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现行的教育政策将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地倾向于优质学校,这也就产生了“马太效应”,使好的学校更好,差的学校更差。而整个社会包括政府部门,对学校发展的评价,办学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为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形下,提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必然涉及三个问题:首先,和谁竞争?和兄弟学校?兄弟区县?兄弟省市?其次,竞争什么?是分数高低?是硬件豪华?是名次前后?最后,怎么竞争?抢生源甚至买生源?挖名师乃至炮制名师?甚至弄虚作假,以邻为壑?学校的这种狭隘的恶性竞争,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直接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其严重后果是导致教育的异化,学校的变质。可以说“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倡违背了教育的应有之意,也体现了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发展机制的缺失。
3.社会层面:浮躁的社会风气与功利化教育倾向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希望付出极少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短期功利目标。这种风气也蔓延到教育界,人们全然不顾教育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于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形式塑造出一批速成的名校、名师、名教育家等等,在教育领域也力求投入少见效快。透视浮躁现象的背后是浮浅,理论的浮浅,思想的浮浅,还有人格的浮浅。教育界的浮躁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学业成绩,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就导致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基于这样的环境,提出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将学校和企业视为一致,过分强调学校显性成果与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势必会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教育的扭曲和异化。
二、“学校核心发展力”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体现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校教育内涵发展,改变了在学校核心竞争力下学校将“教育退化为教学,把教学退化为传授知识,把传授知识退化为追求考分,以考分高低判断学生的优劣,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把大教育变成了小教育,把全面发展教育变成单一的智育”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因此,要还原教育本质,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念[3]。
1.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办学主体在深刻领悟教育本质和正确判断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对促进学校发展的各种力量进行优化整合所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向上的力量。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实质就是提升学校内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一代新人。
学校核心发展力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学校管理层面表现为科学的决策力和有效的领导力
学校核心发展力是学校各种力量的整合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在作出决策时,要统筹全局,全面考虑,保证学校发展方向正确。学校管理者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沟通协调、有效领导整合学校的各种力量,使它们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2)在学校教师层面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 路径选择 教育创新 00-0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二十一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
1 素质教育的涵义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就是表达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实践形态;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
1.1 素质教育是以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教育
素质教育以学生需要发展的素质因素为依据确定教育的内容和课程,具有明显的“素质化”特征。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其中第一层分为生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二层分为生理结构素质和生理机能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1.2 素质教育是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
传统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因为内容和课程的确定不科学,不能够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虽然它强调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素质,但它只能是对知识水平的评价,其本质上只是“知识教育”,而以外的素质如态度、能力、禀性等素质由于处于评价的盲区,自生自长,无法得到发展和完善。所以,现代社会呼唤着科学化的素质教育。
1.3 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的活动
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活动,素质发展包括生理素质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发展。生理素质的发展,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物质来满足其基本的需要;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从社会环境中接受文化信息的刺激。因此,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地促进人的生理同化和文化内化进而促进素质持续、和谐地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进行的教育。
2 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2.1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意识观。
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进步和突破。知识、素质、能力构成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素质是在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认识和实践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素养和品质;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2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主旨,它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人的全面能力的体现,人越能够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鼓励拔尖,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可以通过人的终身教育来完成。
2.3 树立教育服务观念
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尤其是教育经济理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对于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获得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对于顺应“用户第一主义”的潮流具有现实价值;可以促进新型教师观的建立等。
2.4 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要知难而进,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历达标,而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全方位地完善教师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方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2.5 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包括: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约束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及广泛社会参与机制等内容。按照市场的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吸收和借鉴其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理论,把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整体规划,以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为支撑实现素质教育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并要注重改革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内容,改革不合理的组织管理,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层次。
3 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
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等。其目的在于“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完善教育创新的思路主要表现在:
3.1 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创新,它是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教育观念创新是教育主体适应客观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科学、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理念和思想,来形成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新的正确的认识。教育部门的创新教育,在内容上就是要抛弃落后的组织观念、制度观念、运作观念等,准确认识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能够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系统结构。
3.2 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效率
教育的“适应性效率”是指教育创新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结构转换的有效性,它是教育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具体体现在:
一是建立选择性高考模式,改变现行的一些模式,增强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推动基础教育的根本变革;二是增强教育的国际服务贸易功能,建立富有特色的国际教育平台,培育自身的指示乃至课程创新的创生土壤;三是改进知识生产模式,强化研究生教育,这是学科发展在综合化、系统化和跨学科的基础上重组和创新,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四是从以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到关注教育主体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
3.3 调整和重组我国的教育科研
教育创新应以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加强教育科研,提高教育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
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机制和程序,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决策的程序之中;建立开放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科研系统,吸纳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发展教育科研的社会中介机构,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不断扩大研究队伍,是科学研究成为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3.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的创新在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更新,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实现教学观念更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可以实现测试手段更新,对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成才;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新概念.素质教育广场网.
[2] 袁贵仁. 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
关键词:初中教学;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实施策略
引言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和谐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人们对人性化的追求的体现,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化地发挥学校管理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须加以重视。在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优化学校管理模式,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起源于人本主义思想,是当前人们基本价值追求的在现代教育中的体现,符合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对新时期初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核心开展学校管理活动,学校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学生和教师的作用,使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创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校园氛围,激发出教师和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以此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
2初中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作为核心开展学校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针对教学目标的变化而产生的新的学校管理理念,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首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者应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其为核心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将其贯穿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评价机制,监督教师以人为本进行教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实施因材施教,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3初中学校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策略
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时,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进行学校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此外还需要不断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聘用高素质的的教师,并监督教师积极进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提供自身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以此来促进学校以及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人是管理的实施者,是理念的最终落实者。只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学观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保障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管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落实。其次,改进用人制度和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学校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容忽视。学校管理者应该合理设置教师的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结合教师特点进行教学评价,尊重教师作为教学执行者和学校管理者的权利,以此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发展,最大化地发挥教师在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者进行具体管理的依据,影响着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必须切实可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其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学校管理者应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心态和学生的学习心态,进行动态化、人性化的管理。此外,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应过于严苛,应考虑的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管理制度过于规范化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不满,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质量下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降低。
4小结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的价值追求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满足人性化管理的要求,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校管理者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开展学校管理工作,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进学校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华章,2013(1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