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51011
1 我国近期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现状
作为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国家,气象灾害不仅对农作物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更是影响我国在农业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迅速的进行发展、包括城乡一体化、工业化的进程与发展不断上升,再者就是我国走的是以工业发展为主的疯狂式发展路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环境的污染也造成极大的危害,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导致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粮食的安全问题也大幅度的下降。据统计,我国在近几年农作物每年平均受到气象灾害的面积达到近3330万公顷,因气象灾害粮食损失超过55亿公斤,这是一组十分庞大的数据,伴随着社会进度的不断发展,如果未来这种情况不断的发生,那么气象所造成的灾害在以后带来的将会是一场噩梦,会造成非常大的危机,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摇,所以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高效,才能保证粮食的安全,社会的稳定。
2 及时有应对性的防御措施
2.1 充分分析不同的农作物对自然的抵抗力,以便更好的来确定农作物的适应条件,生产方式等
尽早做出针对气象灾害的预备工作,当面临危险农业气象到来之时才能临危不乱,充分的措施和防御会将农业气象造成的灾难降到最小。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也是应对气象灾难的对策,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一定要加强气象灾难防御措施,使灾难发生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的保护了农业的生产,我们也要掌握一些农业气象有关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御
2.2 加强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能够准确有效的减少农业灾害,在加强气象预测与防御措施的同时,农业的栽培技术也同等重。在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之时在栽培方面有一定的效果的话,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了解生活习惯后可以适当的进行人工的措施,从而使产量大大提高,所以加强农业的栽培技术也是应对与避免农业灾害的防御措施。
2.3 农业气象灾害的长期性防御措施
为了长期性的防御气象灾害。在加强气象灾害的时候 ,更要加强长期性的避免,可以实施一些必不可少的措施,就像对温室蔬菜所进行的栽培,可以确保农产品作物不会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但这样也只是一种做法并不能长期使用,总的来说,顺应天气的变化是最好的。
2.4 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
为了跟好的避免自然灾难,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环境,这是对农业自然灾害的防御中最重要环节,不仅加强了农田的基本建设,坡地梯田化、洼地台田化、兴修水利、打井防旱以及营造防护林用来调节和改善农业土壤条件,努力实现生态的自然平衡,从而更好的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减少农业灾害的建设频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 防御气象灾害事后对策
发生自然气象灾害是避免不掉的,那么我们不仅要有应对的防御措施,还要有防御的应继续和长效性等的对策外。还要承担后果,及时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的到来。能够及时有效的是气象灾难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弥补是损失量降到最低,竟可能的尽早恢复生机、下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应对:
3.1 灾难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当灾难事件发生之后应该有效及时的作出相应的技术对策,使得农业灾害造成的后果降到最小,让受灾的农作物能够恢复生长,尽最大的可能保持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
3.2 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大范围的减少由气象造成的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气象灾害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能找到一个从经济的制度上预防灾害的办法,这个方法是对与那些已经做好了很好的防护措施,但是没有得到效果,还是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失起到很好作用的办法,这样也可以鼓动农作物的工作者加入农业保险,这样就会减少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3.3 大力保护环境
我们现今居住的地球是经过漫长的演化时期,才渐渐形成今天能够适应生命生长的环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地球才变得美轮美奂、缤纷多彩。在很多年年前地球孕育出了人类,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对地球有着生存繁衍的依赖性,我们需要地球不断的提供食物和植物才能够生存下去。
4 结论
气象灾害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加重危害,这种趋势与人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地资源的过度开采森林的减少加重滑坡与水土流失,加速河道、泥石流等气象灾害的发生,湖泊中的淤泥导致洪水能力的减少及旱灾发生频繁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地下水的过度使用,导致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有些城市的防洪措施没到位等,内涝加重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鲍文.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及其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3(02):83-86,89.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对策
我国的农业发展长期遭受气象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随着世界的发展,近年来气象灾害问题变得越来越频繁,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旱涝和干旱等,再加上农民对种植的风险承担能力较小。所以,针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变得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气象灾害所带来的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
1现阶段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情况
气象灾害是指一些不利的气象因素,它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各个方面发展都比较快,如社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因为当时主要以粗犷型的经济路线发展,只看见了这种发展所带来的利益,丝毫没有注意到这种发展模式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这就间接性的增加了气象灾害发生的几率,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伴随着粮食安全问题的发生。有调查显示,我国在1999~2010年之间,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因为这段时间的气象灾害频发,农作物每年都会遭受干旱、霜冻、低温以及洪涝等自然性的灾害,通过估量,大概有5亿亩的农田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也因此损失了大约5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口也在极速增长,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灾害问题,进而影响到粮食的产量,就必须要采取措施来遏制这种情况,农业气象灾害在当时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就会突然对农作物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我国如今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家的持续发展,面对这些气象灾害时,预测技术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设备,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的高效生产,不会再次发生粮食安全问题。
2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性措施
2.1及时准确的预测农业气象灾害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首先是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工作,并且要保证预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做好应对防护,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在相关气象灾害预测部门报道气象灾害的同时,需要准确气象灾害的时间,报道相关的应急对策,帮助农民抵御气象灾害,从而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2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生产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非常突然,为了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现象,就一定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一些防御对策及技术,保证农民在第一时间预防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常见的一些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注意是暂时性的改变农作物生长的气候环境,这一防御技术使用的非常广泛,有采取滴灌和熏烟的方法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其中,滴灌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而熏烟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防御早春晚霜冻和秋季旱霜冻的危害。所以在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御技术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2.3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栽培技术
在准确预测气象灾害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栽培技术。因为在发生气象灾害的时候,农业栽培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之后,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效果比较可观。主要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如避免春旱,适时的早播种,利用返浆水来避免春旱等。
3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长效性措施
3.1躲避气象灾害的生产方法
为了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不仅要以农作物为主体,研究农作物自身的灾害忍耐程度,还需要制定一些能够较好避免气象灾害发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为了避免林业上的气象灾害,可以采取经济林的栽培,降低受灾程度;为了降低农业受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温室种菜等方法。
3.2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气象灾害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被人类污染,所以,在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时,最主要的就是保护环境,改善农业的种植和生产环境,这是最根本的气象灾害应对对策,环境变好,气象灾害发生的几率才会降低。具体措施有坡地梯田化、新修水利、打井防旱、植树造林等措施,目的是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从而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
3.3加强农作物品种抗逆性研究
除了应对气象灾害的一些措施之外,还需要从农作物本身进行预防。比如,加强农作物的抗灾害能力,加强农作物的硬度,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具体措施是通过林业、农业、牧业等方面来对新品种进行研究和实验,采用常见的杂交、选育等方法来培育新品种,这样的新品种应该具有抗旱、抗寒等能力,进而增强农业的抗灾害能力。
3.4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事后对策
很多时候,气象灾害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所以除了研究应急措施和长效措施,还需要对气象灾害发生后的情况进行研究,以便于及时的降低经济损失。事后技术性对策是指,在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生影响之后的补救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快速的恢复到正常状态。如在发生了冰雹等灾害时,及时的对那些没有死的农作物浇水施肥,加快农作物的恢复速度,重新获得生机,这一对策也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1天气预报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意义
1.1长期气象预报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意义
在农作物的发育阶段,如果暴发洪涝灾害,玉米、水稻、高粱等农作物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季节性干旱也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灾害,且其是按气候季节变化来分类的,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干旱,导致农作物枯死。低温冷害、长时间持续下雨等可能导致农作物种子烂根、死苗或诱发虫害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降低。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之深,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危害是极大的。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显著特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在上升,在这一背景下,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长期天气预报是指1个月以上的预报。预报项目主要是月平均气温距平和月降水量距平以及月平均环流形势。长期气象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随着先进气象设备、技术的应用以及预报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精确率也在逐步提高。长期气象预报可探索较长时间内特定区域的天气变化趋势,从而预测低温、干旱、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大概时间,便于农户提早采取应对措施。根据长期预报,尤其是季报、年报等天气预测,人们可以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选用抗旱、抗低温的品种,避免霜冻、干旱、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
1.2短期天气预报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意义
短期天气预报指的是1~3d内的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中短时临近预报对突发性天气灾害更具有服务针对性。短时临近预报一般指0~12h的预报。短期天气预报(包括短时临近预报)也是农户更加关注的天气服务产品,其预报时效短,因而准确率要高于长期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可以对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进行监测,根据气象部门的短期天气预报,农业部门可根据实时共享的气象信息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灾害避险。短期天气预报更加注重气象部门与农业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及时将天气信息传达给农业用户是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从而降低不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着气象科技化的发展,结合高炮、火箭等技术,可实现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从而达到农业防旱、防雹的目的。当然,除了灾害性天气气象与农业的应急联动能产生的防灾效应外,短期天气预报在指导农户根据天气情况做好其他农事活动,从而让作物、蔬菜、果林等充分利用光、温、水、风等天气条件,进而在促产增收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2如何发挥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1建立现代化的气象观测站网
近年来,通过天气预报及气象信息共享,我国的农业结构、生产布局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农业防灾减灾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完善区域性观测网络,建立现代化的气象观测站。现代化气象观测站网络应具备自动化、密度高、要素多的特征,可以准确、及时地收集相关气象资料,随时观察四周的气象观测实况,然后对所收集到的气象资料做好数据统计与分析。
2.2建立健全灾害预测预报体系
只有对灾害进行准确监测预警,才能采取相应的灾害防御措施,达到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可以说,灾害预测预报体系直接决定着农业防灾减灾的成效。要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测预报体系,一方面要做好有关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另一方面要针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开展农业方面的气象预报[2]。就我国而言,当前的农业灾害性气象预测效果还不够理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有待提高,预报技术水平需要提升。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测预报体系,需要以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开发适合农业生产的气象项目,着重发展特色农业。由于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所以需要对气象产品进行分类,以便采取不同层次的应对措施。
2.3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评估能力
灾害监测评估包括灾害数据评估、灾害风险评估、灾害综合评估等,精确的灾害评估数据是实施救援的前提条件。积极建立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深入进行灾害风险研究,及时通过传输系统上传评估结果,以便于各部门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3]。实地调查是进行灾害评估的有效方法,可以把灾害防御技术更好地推广到农业生产中。
2.4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需要政府的领导、相关企业的参与、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各方面互相协调,充分利用可用资源,才能制定不同层次的应急方案,快速地组织灾害防御工作,将灾害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要想建立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必须做到各级上传下达,密切配合。其中,基层气象灾害相应单位是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乡(镇)、农村多建立信息传播网络,例如用手机播报灾害气象信息,通过电视更新气象预警信息等。
2.5加强气象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要使气象知识深入人心,就必须进行大范围的宣传。首先,气象部门应对相关单位的领导进行培训,发挥领导的作用,将气象知识普及给下属。宣传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认真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的政策和规划,将气象知识贯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电视、微博、报纸、网络等媒体扩大宣传范围,还可设置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及时更新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方法,让公众了解降低灾害损失的措施,避免灾害来临时不知所措。针对广大农民,可以在农村设立专题咨询、技术指导基站,使广大农民从中获取气象知识和防御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切实发挥气象预报对农业防灾减灾的作用。
一、干旱灾害分析
干旱是对玉门市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其具备发生频率高、波及范围广及灾情严重等特点玉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3.3mm,年均蒸发量高达2952mm,一年四季均可能会出现干旱天气。根据干旱等级,统计玉门市干旱发生频次可知,玉门市中等干旱发频率较高,年平均中等干旱次数为0.89次,差不多每年都会发生一次;玉门市年平均严重干旱次数为0.6次;极端干旱年均0.21次。玉门市干旱灾害出现频率较高为春旱、春末夏初旱和春夏秋三季连旱。春旱主要出现在2-4月,降水量较少,蒸发量比较大,土壤墒情差,此类干旱会导致春播作物正常播种与生长,还会致使牧草返青推迟;春末夏初干旱一般发生于5-7月,该阶段正值作物生长关键期,此类干旱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作物危害是最为严重,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二、大风灾害分析
大风是玉门市一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经常会给当地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玉门处于河西走廊一带,而且南北存在两山对峙,构成了天然峡管状,风在该区域会发生峡管效应,使得风速显著增大,玉门市年平均风速为3.8m/s,月平均最大风俗为6.2m/s,年平均大风日数达40.7d。由于玉门季风气候呈不稳定性,致使大风灾害发生频繁,仅1985-2009年25年玉门市边发生56次大风灾害。玉门市几乎每年大风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冬春季节,特别是2-4月,风多势强,大风会剥蚀土壤,刮走沃土,使得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毁坏农田;还会致使草场沙化,植被退化,导致幼畜及瘦弱牲畜出现大量死伤,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如2001年4月29日,玉门市一次大风灾害给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952.721万元;2017年4月13日,玉门市遭受大风沙尘袭击,最大?L力达到7级以上,玉门市柳湖乡拱棚生产受损情况严重。据相关资料统计,该次大风沙尘灾害天气共造成柳湖乡97座钢架拱棚及瓜菜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05万元,受灾农户涉及4个村32户160人。
三、霜冻灾害分析
所谓霜冻主要是指因为冷空气活动等因素导致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和近地面的温度急剧降低至0℃以下,使得植物体原生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植株受害或者死亡的天气现象。霜冻是玉门市经常会出现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该地区霜冻灾害通常发生在春末、秋初季节,年平均早霜冻日期出现在9月下旬,年平均晚霜冻日为5月上中旬。玉门早霜冻发生时恰好为秋作物灌浆-乳熟-黄熟期,若穗粒并没有进入蜡熟期,这个时候若碰上霜冻灾害,会致使作物产量大大下降;玉门通常晚霜冻结束阶段,主要为大秋作物幼苗阶段以及林果开花-授粉-坐果阶段,这个时候若碰到霜冻灾害,轻则致使作物茎叶被冻伤,严重时则会直接将植株冻死,林果划过出现严重脱落现象,致使产量下降。总体来说,霜冻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常常会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2004年5月3日与9月30日均发生霜冻灾害,其中5月3日霜冻灾害给玉门市小麦、玉米、蔬菜以及棉花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503.22万元;9月30日的霜冻灾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87.5万元。
四、暴雨洪涝灾害分析
一般情况下,玉门市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几率相对较少,但是由于玉门市降雨天气主要集中发生在每年5-9月,尤其是夏季(6-8月)降水特别集中,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现象逐渐加剧,所以该地区近年来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几率也呈现出逐年攀升趋势。一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不仅会影响到农业产量与质量,同时还会严重破坏农业基础设施,给农业经济造成十分严重损失。如2011年6月18-19日玉门市昌马乡、赤金镇等南部沿山区域相继出现暴雨天气,对一些乡镇的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和桥梁被冲毁,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648万元;2012年6月5日玉门市遭遇一次历史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过程降雨量达到96.1mm,对玉门市农田、公路、农业基础设施、水利渠道损害比较大,农田庄稼损失22000多亩,绝收4300多亩,直接损失达到1.2亿元。
五、冰雹灾害分析
冰雹常常伴随着雷雨、大风一同出现,其在玉门市出现时段一般为3-10月。冰雹对农业产生危害一般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期与后期,轻则致使农业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作物绝收。特别是设施农业,受冰雹灾害危害较大,不仅会破坏设施大棚,还会导致棚内作物受到机械损伤,对农业成本及作物质量、产量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分析;防御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features of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s to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efense measures, think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act analysis; prevention measures
S161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江西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
2、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2.1 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干旱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旱的主要防御措施:①根据旱区分布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耐旱作物品种;②灌溉时采用灌溉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③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2 暴雨。是指24h降水量达50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h降水量50.0~99.9mm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以上为“特大暴雨”。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2.3 冰雹。是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2.4 大风。风速≥17m/s、风力≥8级的风称为大风,常分为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雷雨大风、台风侵袭大风3种,又以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为最多。大风不仅能摧毁农房、庄稼、树木和通信设施,而且能引起飞沙走石,伤害人畜。大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和果树,二是切断户外危险电源;三是减少户外活动,尽量不到田间劳作。
2.5连阴雨。是指连续5d以上有降水,且累计降水量≥30mm的天气过程。连阴雨期间,雨水多、湿度大、光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物的收获,连阴雨对蔬菜、棉花、大豆、花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发生在播种期的连阴雨致使播种推迟,导致庄稼欠收减产。连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好粮食抢收抢晒工作;同时做好隔湿防潮,以防霉变;二是连阴雨期间做好清沟排水,防止内涝和渍害;三是为农作物喷洒农药时在药液中增加粘着剂,如把适量的植物油、豆粉、淀粉等加到药液中,以保证施药效果。
2.6潮寒。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h内剧降8℃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4℃以下;或48h降温10℃,最低气温在4℃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作物,要划锄、松土、通气,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
2.7 低温冻害。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地域内出现的气温明显偏低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天气现象,可分为冷害、寒害、霜冻和冻害4种类型。农作物冻害是由越冬生态条件超出抗寒能力而引起,冻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但与品种、播期、播量、土壤、耕作质量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因此,防御冻害即使作物与越冬生态条件相适应。防御冻害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培育和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并根据品种春化特性,合理安排播期和播量;二是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三是可采取灌水、中耕保墒、镇压防冻;四是增施磷钾肥,做好越冬覆盖。
3、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3.1 气象灾害防御是防范与减轻气象灾害活动的简称,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概括。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