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数学作业习惯家校合力功课机制
数学学习对于思维能力有一定要求,它对一个问题需要经过独立思考、研究,而且具有透彻的理解后,才会使数学能力得到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才会得心应手。所以,要重视学生数学作业独立完成培养。
学生除了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家长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习惯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同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要与家庭密切联系,取得家长的大力配合,使习惯的培养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做到家校合力,以下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 摸清家校合作情况,理问题的关键
众所周知,家庭因素在孩子的学习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家庭作业这个背景下,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加直接。若想形成家校通力合作的有效性,必然需摸清学生家庭学习的实际情况,因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七、八年级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10个问题的反馈,可知我校学生完成数学家庭作业中突出的几个问题:
1.家长的知识水平不足
本地区学生父母以务农为主,也有一部分外地流动人口,知识水平严重不足,几乎不能指望家长在家中辅导孩子。因此,学生完成数学作业遇到难题,选择自己独立思考、请教同学的居多,占65%。也有个别学生选择不做或抄袭。这也是我校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因素之一。
2.家庭的学习氛围不佳
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在家做作业的环境受到不同的影响。如在学生做作业时,家长看电视、打麻将、做其它事现象较为普遍,占63.3%。仅有30%的家长在家帮助孩子,不干扰其学习,另外还有常年不在家的家长,需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更有的中学生还肩负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无法在家专心学习。
3.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点偏离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保障。在问卷调查:“家长最关心你学习的哪一方面?”中,结果是55%的家长关注学习成绩,32%的家长关注学习能力,仅有13%的家长关注作业习惯的培养。因此,忽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将成为家校合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利用家校合作之机,明“功课”的内容
学校创设家校合作机会,作为家长不能一味的应付,而要充分利用机会,进行有效的合作。因此家长需努力、尽力做好自己应该完成的“功课”。①明确良好数学作业习惯形成的要素。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明确学习习惯的含义,而作为家长虽说孩子在小学阶段已有浅显认识,但对于中学的高要求还不能更好把握。因此,利用家校合作的机会,一定要与家长共同明确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课堂习惯、家庭学习习惯等。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家长可利用各种方式,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树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③建立良好的互动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对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家校合作形成互动的评价形式,包括学校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及学生自己的评价。这需要家长与老师在合作的机会共同探讨,创新做法,形成有效评价机制。
三、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促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能使学生一生受益,而不良习惯则会贻误学生终身。因此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需建立家校合作机制。
1.召开学生家长会。
作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必须独立完成,只有独立完成,知识才能真下为自己所掌握。可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一碰到困难就问别人或是抄别人的,甚至有的家长不会指导,只管讲答案……这些情况都需让家长明白。因此,召开家长会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从一开始七年级时,要通过家长会,介绍学生入学以来在思想、纪律、学生、身体、心理等方面的表现,明确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在家中指导自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明确现在学生完成作业方面的陋习,知道这些陋习的危害,从而促使家长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建家校载体---作业记录本。
让“作业记录本”成为家校交流的载体。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监督力度、孩子完成作业的质量情况。另一方面家长也能从中得到任课老师方法上的指导,与老师互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记录本”使用方式为,由学生课代表将数学作业布置在黑板上,每个学生进行记录,家长根据每天的作业记录一一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反馈写在记录本上。
家长在检查学生作业时,部分家长对作业爱莫能住,但可将重点放在书写习惯、合理布置卷面等方面的监督、指导。老师还要进行及时监督、检查、落实。特别是“作业记录本”形成初期,教师前两周要做到时天天检查落实,若不持久,习惯不形成,作业记录本就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作为老师在“作业记录本”上不能吝啬对学生的鼓励,要让学生通过记录本,感受到家长的期盼,教师的关心,尝到写作业的甜头,找到写作业的乐趣,这才是让孩子坚持每天独立完成作业这一习惯的关键。
3.家访
若一个班的人数为40人,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一对40,而家庭教育则是一对一,也就是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是2.5%,而家庭的关注度则是100%。因此鼓励数学老师针对学习困难、心理有障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对个别家教方式与方法不当的家庭进行专题或单独家访,指导家长如何监督孩子独立完成数学作业。另外,通过家访的机会,可以了解学生在家作业的环境,及时与家长沟通和解决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原因,为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提供好的条件。
4、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40―01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快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社会化过程,而且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伙伴。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交往机会,如引导幼儿学习如何参加小组活动,如何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商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如何公正地解决发生的争吵等。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更好地考虑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能力。为了能把游戏玩好,幼儿往往乐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愿地遵守规则,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把分享、谦让、合作、帮助等各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融入到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习惯。如,在“娃娃家”,幼儿扮演着“爸爸、妈妈”,悉心照顾“宝宝”,热情招待“客人”;在医院,幼儿穿上白大褂,为“病人把脉、看病”;在“点心店”,幼儿制作“点心”、“ 招呼客人”……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着角色的思想、感受,逐步认识了解了角色的义务、职责,体验着关爱他人、与人合作、帮助他人的游戏乐趣,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完成”着社会角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萌发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教师是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之一,教师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促使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对幼儿来说很关键。为此,教师可通过创编故事情景、设计矛盾冲突“现场”、提供真实事迹、创设行为表现场景等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通过对他人观点需求的理解,做出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小班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普遍较强,对玩具、食品有着较为明显的独占独享意向。为了削弱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起与他人分享的良好愿望,教师可根据小班幼儿容易接受具体形象事物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玩具大家玩”、“美味食品车”、“图形食品品尝会”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看看、玩玩、说说、尝尝等手段,让幼儿在尝试交换玩具、分吃食品的具体操作中,学会分享,体验共享玩具、分享食物的愉悦。
三、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极其不稳定的,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那么,如何使有亲社会行为表现的幼儿继续保持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除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体验、练习外,还需要教师及时的鼓励,以造成良好的氛围,使之成为习惯,逐渐形成幼儿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如,在午睡前,幼儿一如往日地忙着脱衣服、铺床单、整理衣物,有的幼儿由于衣服的拉链在后,都着急地请老师帮忙。等我一一给每一位幼儿弄好以后,忽然回头看见琪琪正满头大汗地把手朝后,费劲地拉着拉链,我刚想走过去帮她,欣欣走到了琪琪面前说:“琪琪,我来帮助你,好吗?”说着她非常认真地拉着拉链。我马上借机表扬了欣欣的行为,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的干预、鼓励和强化,我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逐日提高。幼儿从同伴身上获悉了亲社会行为的信息,又从同伴身上体验到了亲社会行为所赋予的快乐。
一、努力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态度
教师如何认识教育活动,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教师身份,这些教育观念问题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内在动因。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教师的平等意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意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意识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教师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修养是形成教师对待课堂互动态度的主要因素,没有教师职业修养的提高,也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专业修养,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互动,促进课堂的持续改善。
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主宰者,因为那样总免不了令人“惧怕”。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对于遇到各种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并相信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得到较高发展的潜能,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建立良好的互动基础。
二、爱岗敬业,积极钻研
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互动的设计和要求是不同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改进课堂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如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生动具体的演示教学,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否实现互动还有赖于教师的工作。针对目前课堂上与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互动沟通困难的情况,可以选择分层教学方法,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等,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尽可能相协调的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促进课堂互动的措施。
三、关爱学生,主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课堂沟通交流的基础,改善课堂互动必须重视课堂人际关系的改善。
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做学生尊敬的教师而不是惧怕的教师,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尊重教师的,除非某个教师为人处事的品德受到学生的怀疑。教师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喜欢谁,大多数学生也会喜欢谁。所以,学生在学校与同学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建立起的,教师要主动创建良好的人际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中,只有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他们才能把这种爱化作动力,克服无助心理,增强自信心理,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
四、运用恰当的课堂互动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改革的主旋律.但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吸取百家之长,探索出适合自已的新路子.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试对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略做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我校的做法是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言,从学生生活制度的建立入手,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为此,我们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经常性的军训,确立了学生内务、队列、纪律的标准,对学生的着装、举手投足等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形象大为改观.为巩固军训成果,我们定期进行全校性以及部分专业的军训会操表演,还不定期参加市内大型比赛等活动.这一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并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进取、守时守纪的良好品质,同时还提高了我校的军事化管理水平.
2.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其自身的特点,除开设文化课外,还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课,如种植、机械、电子、旅游、财会、烹饪、文秘等.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 “润物细无声”地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自觉的行动.所以,课堂教学应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2.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保驾护航.课程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职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应重视专业课,但不可忽视文化基础课.因为职业教育应在完成了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课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可能有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专业知识真正领会,弄懂.
2.2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愉快教育,和谐教育和成功教育.另一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所以,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手,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老师视为”良师益友”,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理想的效果.职业学校因为学生基础差,最好采用先进的、新颖的教学手段,如一些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实物等来进行教学,营造一种现场教学的情景和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对难以想象的、比较复杂的机械类课程,课件的直观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有详细的阐述.
2.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职业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陶冶情操,树立自信,展示自己.我们学校有茶艺、时装表演、书法、绘画等兴趣班,收效良好.
3.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
3.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服务活动,可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我们学校结合所设专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周围农村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服务活动.如组织园艺专业学生参加市里绿化活动,组织种植专业学生指导农民农业生产,组织电子专业学生到农村去义务为农民修理家用电器等受到家长和社会一致好评.
3.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
我们学校利用假期成立科技夏令营,开展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成立社会考察小组,参观名胜古迹、工厂、农业生产基地、经济开发区、博物馆等.开展考察活动,可以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主动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合作探究的思想品质;还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等各种才能.
3.3校企合作参加社会实践
我们学校在社会的支持下,从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出发,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活动的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地,接触社会,了解行情.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多种锻炼,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家校合作的实施方法
开通流溪小学绿色网校,建立家校合作平台。我校于2009年开通了流溪小学“三学苑”绿色网校,里面设置了家长学校专栏,把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最新信息等通过网校向社会宣传,还设立了家长俱乐部,为家长提供家教资源。家长也可以通过网校向学校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为家校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加强家校合作力度。我们对全校家庭背景做了一个情况调查,向全校家长发出一份公开信,邀请家长加入到学校教育的工作中去,组织了家长义工队,家长义教队,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资源优势,自愿选择加入,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协助。例如:义工队有归程队护送小组,安全保卫小组、活动协调小组等。义教队则根据家长的专长可以为家长授课,为孩子做某个专题教育等等。家长的资源丰富,极大地辅助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而家长在这过程不但提升了自身的价值,而且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更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也更支持学校的工作。可以说这一举措达到了家校共赢的目的。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促进沟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方针、教育指导思想;介绍教育发展方向,引导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改变那种对孩子期望过高、施压过度的做法。每学年各年级召开一至二次家长会,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为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了解学校教学的管理和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学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不定期地给全校家长印发学习的资料。根据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家长教育的素质,不定期的给家长印发学习资料,如“如何教育孩子爱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是最棒的”、“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等。这些资料给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深受家长,特别是有阅读能力的家长的欢迎。
二、家校合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