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学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教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因此,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反映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学科前沿成果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高水平的授课教师梯队,这些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的基本条件保障。重点是加强课程内涵的建设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带动一批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持续、深入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必将带动教研室的教材建设,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依据本学院的具体定位,结合本学科的现状,我院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辅助”的学科定位。“一个中心”即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两个辅助”即科研辅助教学,外检辅助教学。
要突出形态学教学的特色,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切片标本,将病理学变化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这种感性认识更好地认识、理解疾病;突出实践性特色,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十分突出的形态学学科,在课程建设中本学科着重突出了“实践”。通过大量病例分析,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观察大量标本、切片,参观病理标本陈列室,参观及参加病理取材、切片,以及参观尸体解剖教学等工作,学生增强了实践工作能力,提高了临床病理思维和科研思维,为学习临床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教育技术,建立了病理精品课程网页和多功能、设备先进的显微形态互动多媒体教室。
2.人才培养目标
病理学课程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及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临床表现和结局。我院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重要的新进展,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专业的学习、参加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述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发病、常见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新成就,反映现代医学科学水平,并且积极结合临床,使学生初步掌握病理学基本检验方法、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技术。
3.建立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
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应该是:理论课―实验课―网络教学―病理讨论―病例分析―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知识竞赛―临床病理见习等多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我院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病理学知识,使学生对病理学知识掌握更深入、更广泛,并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以实验课教学为重点,以实践性教学为补充。具体内容以总论基本病变和各论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采用实物标本、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网络的综合形式。临床病理讨论以学生独立讨论分析临床病例为主,教师启发总结为辅,旨在使学生掌握临床病理联系。加强病理学知识竞赛和临床病理见习,体现病理学与临床医学桥梁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应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将病理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件(讲义)、实习指导、习题等制作成网络资源,则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同时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
4.建立与综合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病理教学,病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R36-4
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如何在医学基础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建立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是高等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基础医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各学科承接,在医学教育中有重要地位。对于医学生来说,病理学概念多,抽象难懂。如何在病理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不仅基础扎实,而且有分析、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医学科研能力,这是病理学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2]。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创新能力,我们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了改革,以理论课为基础,小班课讨论为辅,并加入临床案例分析相融合的立体教学方法。
1. 病理理论课教学的改变:
(1) 总论与各论知识相互渗透:
因为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基础,在传统的病理教学中教师会先上总论再学各论,但总论中概念多,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因此在总论的教学中可以将各论中相关的内容作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总论中讲到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时,可以以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心肌梗死作为例子,提出问题:心肌梗死属于那种类型的坏死,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心肌梗死后机体怎样进行修复,修复后会出现什么样并发症,为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进行引导,不仅使学生开动了脑筋,也彻底掌握了基本知识。在各论的学习中,及时对总论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意识到很多复杂的疾病中包含着相同基本规律。
(2)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病理的许多概念是从形态学上总结而来,学生直观地看到患病器官的大体病理标本、显微病理学及其临床表现时,理解会深刻很多。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做到。我们在讲解病例时,尽量用幻灯片的方式将这三点全面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理解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密切关系。不仅如此,疾病是一个动态的的变化过程,例如心肌梗死的形态学变化,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血栓的形成及栓子运行的途径等都是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展示大体标本及切片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运用flas,让学生迅速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明白在不同时期病变的表现不同,培养学生以动态的思维去分析疾病。
(3)布置小论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初步科研能力
病理课本只是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疾病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学有余力或者对某些疾病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这显然是不够的。阅读专业书籍及相关论著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尤其后者通过对一个疾病相关文献的阅读可以把该疾病发现、命名、基本病理变化、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全部了解,不仅知道了疾病的来龙去脉,更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将病理权威专业书籍及专业网站(目前很多病理学的学习资料及新进展都可以通过医学网站获得)介绍给学生,通过课后布置小论文的方式,对写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2.在小班课中引入病例讨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病例式教学在多个医学教育学科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广泛的一种教育方式[3]。临床病例讨论是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教师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病例,选取的病例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如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标本的大体和镜下改变,很多是病理课本并未涉及到的部分。提前让学生观察标本,并把讨论资料发给学生,在病例讨论中很多临床知识学生并未学到,但自学是每个医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主动查找资料,完成讨论材料的准备。小班课时请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制作的PPT,对病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治疗原则等进行阐述,老师则围绕病例,层层剖析,适当地提问,加以引导。在我们的实践中,学生往往很有热情,讨论也很热烈。通过讨论活动学生们不仅对理论知识认识更深,而且学会从复杂的各种材料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抓住疾病本质。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开始主动地阅读感兴趣的医学论文。
3 体会
通过对病理理论及小班课教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D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主动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对教师同样如此。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病例,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可能涉及面很广,不仅要耐心细致地回答,有些问题可能当时回答不了,下课后翻阅资料后才能回答,因此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总之,在病理的教学改革中,学生及教师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改革中,学生对病理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在病理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今后临床学习,甚至临床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1]潘兴寿,黄照河,蓝景生.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3):117―118.
[2]张启良,刘玮,李菊英.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90―192.
[3] Kumar K,Indurkhya A,Nguyen H.Curricular trends in instruction of
关键词: 留学生 中医院校 病理学实验教学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医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的中医药院校学习,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的中医培养任务,目前每年的中医及其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都呈递增趋势。病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病理学实验课是病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病理学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对留学生而言,病理学实验课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病理学理论知识。笔者所在教研室承担了我校留学生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下面浅谈一下留学生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体会。
1.结合留学生的特点,制定多元化的病理学教学大纲
留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对于留学生的教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其发展的课程教学大纲体系。以我校为例,招收的中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医学留学生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有的学生汉语水平很好,有的学生则汉语水平较差但是英语基础较好,还有的学生两种语言都一般。再有由于先前所接受的教育背景不同,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知识结构不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针对不同的留学生,分层次上课。目前,我校留学生的总体培养方案分为三种:单独英文授课并进行考评;汉语授课,学完基础课后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医学专业课并进行考评;汉语授课,学完基础课后自成班级学习医学专业课并进行考评。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学科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留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等,于是我们将病理学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三种不同的病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大纲,并且分别制定了相关的教案、理论与实验课程考核方法;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有所区分,比如我校的汉语授课班级留学生病理学实验课程教材选择了我们自编的教材。
2.严格教学管理,保证病理学实验课的正常教学秩序
保证病理学实验课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提高留学生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基础。留学生当中很多同学自律性较差,自由度大,经常上课迟到、旷课,并且课堂纪律散漫,课前不预习,作业拖沓敷衍。还有的平时不来上课,尤其是实验课程,或者来上课但是不能专心听讲,甚至影响其他同学。这就要求学校制定与留学生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规范和制度,在入学之初就做好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入了解留学生的实际情况,争取和他们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从而为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础。在我校留学生管理部门的教育和监督,病理学实验课程任课教师的严格要求下,目前很多不良现象逐渐消失,留学生病理学实验课堂也越来越有秩序,甚至期末的实验课程考核成绩相比之前大有提高。
3.结合病理学实验课特点,提前做好课程准备
病理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描述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病变特点,加以综合分析,并结合理论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结局,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打基础[1]。目前留学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示教病理学组织教学切片(包括数字化切片)、讲解病理学大体标本、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学切片并完成作业,同时不同章节的实验课还配有录像。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门课程都存在压缩课时的情况,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组织病理学实验课,授课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课程准备。对于留学生实验课的内容安排,实验课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尽量多给学生自己看的时间,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留学生的实验内容不宜过深,应以大纲要求的重点掌握的组织结构为主。
4.采用多种实验课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结合
病理学实验课是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实验课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留学生更好地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但由于病变形态千变万化,脏器病变不同、同一脏器的病变也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这对于医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很多留学生来讲,学习起来非常费力。为了增强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在病理学实验课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掌握病理变化[2]。现代教学强调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方法等往往更能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在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先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在观察静止病变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如通过观察慢性肝淤血的特点,联想到其常见的发病原因、可能有哪些临床症状及长期淤血对肝脏可能有哪些影响。其次是善于联系,将大体标本与镜下改变、病理总论内容与各论内容相联系。如讲授慢性肝淤血时,可以将之前学过的肝细胞水肿、肝脂肪变性等与之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活跃起来,使思维连贯,前后知识连贯,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病理学知识。另外,在实验课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跟留学生谈话,了解哪里是他们学习的难点,他们希望老师怎样讲解可能学得更好等。总之,与学生随时沟通对教学是很有用的,在交流过程中积极听取学生提出的好的建议、方法,使我们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薛敬玲,刁路明,陈洪雷,等.提高留学生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741.
摘要:为了更好的突出中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满足护理专业教育需求。病理学教学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使病理学教学更好地与护理专业接轨,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教育改革;病理学教学
中职护理教育改革过程中,其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对护理专业特色人才的要求更多侧重于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虽然按照要求,普通学科、人文学科的教学比例增加了,病理学的教学比重减少了,但病理学作为将医学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护理教学中仍然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临床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作为护理人员,应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对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有充分的认识,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变中病人身体和心理的改变,更好地配合医生做好护理工作,指导病人进行自我防护。病理学正是护理人员认识疾病的基础,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那么,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巧妙地将专业知识内容与职业素质、护理技能、健康教育等学科内容渗入到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专业和技能的接轨,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满足护理专业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谈谈适合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的几点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面对着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是病理学教学改进的关键。在有限的学时内,病理学教学内容应适当取舍,贯彻“少而精,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护理专业的需求和特色,以保证病理学教学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病理解剖学的内容应侧重总论,掌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性,而各系统的疾病在以后的临床课学习中均会有涉及,因此在常见疾病中只认识各系统中具有突出代表性的疾病;强化病理生理学的相关内容,如发热、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和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基本病理过程的学习,只有让学生认识并关注疾病发展中动态的病理变化过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为整体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合教学内容,强化护理意识
要想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及要求,有效地将病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到护理实践中,变单纯的知识学习为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更合理、实用,授课内容更精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1合理引导,学以致用
在病理学知识与护理实践内容相互渗透的前提下,教师合理的引导更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
学生在学习病理学时,由于没有系统全面地接触临床课程,学习起来往往会感到迷罔,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时,注意归纳总结,并恰到好处地引入疾病的相关护理措施、康复方法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学生更好地联系临床,增强护理意识,为以后的护理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比如讲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后,可以通过一个开放性骨折患者手术复位后出现血栓栓塞引起死亡的病例,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指出促进血栓形成的条件,并让学生说出针对血栓的防护措施,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点,增强学生的防护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总结针对该病例中骨折患者具体的护理措施,如通过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勤翻身、按摩,防止萎缩和褥疮的发生。
2.2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应当以必须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准则。
病理学总论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学习各论的基础,应作为重点讲好、讲透。但也应根据专业特点有所精简,比如讲述肿瘤一章时,肿瘤的特性应当重点讲解,而常见肿瘤的举例可在肿瘤分类一节中结合图片简单认识。由于致瘤因子,特别是环境致瘤因子常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肿瘤的防治联系紧密,有利于医护人员的宣教,应当详细认识,而肿瘤的发病机制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不必多讲,可一带而过。
病理学各论的内容可以在联系总论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注意病理变化与临床的联系,用动态的观点去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专业素质的养成。比如讲解高血压病、肝硬化、肺炎等常见疾病时,除了讲授基本病理变化外,更应该让学生注意相关病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以便对患者作出针对性的处理和防护;讲解休克时,应当强调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准确判断和及时防护;讲解发热时,应注意强调患者的护理措施等。
3.教学模式多元化,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应当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从而实现护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灌输为主,单一的语言描述、辅助绘图、挂图,不利于学生认识病变的动态发展过程。病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效合理的应用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设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化静为动,把一些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缩短教学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病理学学习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病变;还可将病理变化的过程再现,将内容(如血栓形成的过程、白细胞渗出和吞噬过程、肿瘤转移的过程等)做成动画效果,连续播放,并配以清晰、简明扼要的讲解,使虚无理论变为看得见的动态影像,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有其独特优势[2]。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恰当的选择病例引入教学,通过采用设疑、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步步深入的过程中达到传授新知识的目的[3]。分析病例的过程不仅能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反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病例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与护理实践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病理知识和护理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结合,强化护理意识。
每一种教学方式都各有优势,长期和过于单一地应用某一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削弱教学效果[4]。教师应当不断总结、更新教学理念,灵活教学,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病理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肯定的,要想真正使病理学更好地与专业课接轨,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病理学教学仍需不断地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探讨,以培养出适应护理专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现代临床护理专业的需求。(作者单位:郑州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 亢春彦,张秀芝,肖红.基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1):515-516.
[2] 王昆,王凤洲,王瑶瑶,等.浅谈优化多媒体教学在病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95-96.
【摘要】在《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自已的建议和体会。教学内容上重视第一堂课教学;教学方法上提倡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及总结式等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避免重复教学;教学手段上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严格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改革;探索
【Abstract】At 《plant pathology 》content of course,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ans, experiment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management etc. five aspects put forward from already of suggestion with realize.Value on the content of course a lesson teaching;On the teaching method promote to take student as origin, construction harmony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aggressive practice inspire type, discussion type, comparison type and summary type etc. teaching method;Excellent turn classroom content of course, outstanding point and crux, solve doubtful point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void repeated teaching;Promote modernization teaching means on the teaching means;Value experiment practice teaching link;Strict experiment practice teaching management;The active stired up a student a study with aggressive.
【Key words】Reform in education;Investigate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大学培养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一定量的知识,更着眼于学生学习体系的构建,基于此,各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都进行了很大幅度的调整,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教学改革,如何改革更能适应目前的教学计划,教学效果也更为突出,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借鉴。《植物病理学》是农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在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和借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重视第一堂课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对于一门新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它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第一堂课的讲授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甚至于学生会因为这一堂的感觉而决定日后是否会献身于此专业,因此,对于《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的讲授,我们都会精心的组织。
2. 优化课程体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植物病理学》的内容涵盖了植物保护课程体系中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及《农业植物病理学》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零碎,课程深讲和细讲一方面受学时限制,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精髓,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2.1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疑点。每次上课前,我们都进行充分的准备,将重点,难点,疑点提示给学生,重点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真正把握课程的主线索;难点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讲深讲透,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问题的实质,而且还能做到举一反三。对于疑点问题 ,主要是鼓励大家广泛收集资料,深入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启发和讨论尽可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3避免重复讲解。传统的植物病理学授课主要是以作物为主线索进行讲解,这样讲课有利于学生对某一类植物病害的种类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但是会出现类似发病规律的病害进行重复讲解的弊病,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类似。为避免同一类病害重复讲解,我们改变以往讲各论时以作物为主体线索的授课模式,以病害为主线索进行讲解,可以重点讲解其中一种作物上某种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然后再利用比较法区分该病害在不同作物上的表现,更有利于学生对此类病害进行系统掌握。
3. 改进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讲课效果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并且要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的实践中 ,改革了“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比较式及总结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又搞好了课堂实践教学,提高了讲课效果。
4. 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模型、录像等进行直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现代化教学,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使用动画来展示某些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的效果。
5. 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为了真正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改变了以前仅仅依靠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给学生打分的做法,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对近几年来实验课内容、方法和手段、考试等方面的改革方法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实验课上的表现、设计方案、报告结果的分析占期末总成绩的30%。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6. 严格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严格教学管理。实验之前,必须结合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思考和设计实验的方案,预习报告可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或新方案,但严禁照抄实验教材;实验时,可以使用新方案,但必须得到老师允许并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撰写实验报告并做出自我评价。严格要求并不等于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墨守陈规。同时,严格要求应以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破坏讨论氛围为前提,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道、严中有度。
本文通过《植物病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自已的建议和体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