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融合发展情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城乡关系一般要经历由“一体”到“分离”到“联系”最终到“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社会分工高度发展和人类走向完全自由与解放的过程。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即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不够高、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即私有制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并且,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马克思、恩格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对立的弊端,认为城乡的对立造成了乡村衰落、城市病态、农村可持续发展遭破坏、城乡利益冲突尖锐等。为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表现为城市人口拥挤、住房严重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流行病蔓延等问题。在这种社会里,工人大批地拥塞在大城市里,而且拥塞的速度比在当时条件下给他们修造住房的速度更快;所以,在这种社会中,最污浊的猪圈也经常能找到租赁者。而且,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挤满了工人的所谓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我们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这些疾病在那里几乎从未绝迹,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发展成为普遍蔓延的流行病,于是越出它们的发源地传播到资本家先生们居住的空气较好的比较卫生的城区去。另外,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显然,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趋势规律、城乡对立的根源以及城乡对立的弊端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城乡融合才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当前,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农村的相应发展,还导致城乡差别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上,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城乡融合,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到,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灭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甚至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可见,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的仍然是生产力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人们的观念形态。一切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产生、发展、变革和消灭,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表现突出的特殊国情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生产力,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农村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但严重滞后于城市,其后果直接造成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当前,处理城乡关系,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关键。为此,一是要加快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组织制度及经营体制,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二是在确保农村原有优质生产力要素不外流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生产力要素的投入,使农村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三是发展高新农业技术,使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推动力不断加强。 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走向城乡融合 要求的基础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的分离、对立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要消除城乡的分离与对立,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存在为前提,同时需要有计划的协调和安排生产力。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同时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条件,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无法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需详加探讨)。同时指出,如果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后来列宁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认识,提出,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必须让农民看
三、产业结合:走向城乡融合的客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对立的形成是社会分工发展造成的,但是这种分工本身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表现为乡村农业分工落后,农业中的分工由于土地的小块经营而受到阻碍,传统农业与城市大工业形成了明显对比,也正是这种城乡产业分工成为二元结构深化的基础。因此,实现城乡融合,必须首先打破这种旧的分工格局,发展新型的城乡分工,使社会分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新的城乡分工应当有利于消除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的界限、有利于城乡经济和产业上的广泛联系和融合发展。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建立新的城乡分工,实行产业结合,首先要打破工业只能布局于城市的观点和现实。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工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其次要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及事实上的城市产业倾斜政策导致了我国城乡产业分割的状况。此种城乡相脱节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不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将会妨碍城市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努力推进城乡产业融合,逐步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应做到:一是统筹制定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城乡产业空间上的融合;二是积极探索城乡产业紧密结合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城乡经济的优势互补及直接联合;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吸引城市和农村生产要素流向农村产业领域;四是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城市带动:走向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丽乡村 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5月,在舟山考察时,又专门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绿色”发展摆到了 “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并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中央“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这都为岳麓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岳麓区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莲花两型特色示范镇和雨敞坪田园风情小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表现,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初具雏形,发展前景十分宽阔。今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要推动岳麓“十三五”新的发展,必须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努力加快实现城乡融合,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一、美丽乡村创建的现实意义
(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过程。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讲话为新农村、美丽农村的建设以及城乡协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因此,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的发展,使其相得益彰、互相促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共同繁荣。可见,建设美丽乡村,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反哺力度,均衡配置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让农民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当前,岳麓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期,“五个新岳麓”建设期,是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的关键期。创建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优化,有利于城乡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城市承载新的空间的释放,能够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天地,对于促进岳麓“三融共进,五化同步”进程和品质长沙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写入了“十三五规划”。可见,我国已经迈向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生态文明作为国家战略,具有整体性特征,它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不仅要开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也要同步进行。然而,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于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秉承和发展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 的宗五大发展原则,又顺应和深化了自然客观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突出了生态文明理念,突出了“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理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可持续发展。美乡村的建设,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可见,美丽中国的建设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岳麓区生态环境良好,总面积552平方公里中涉农面积达422平方公里,占比76.5%,必须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创建美丽乡村,打造“河西靓城”生态园的文明道路,才能开创岳麓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能实现建设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
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短板与重点都在农村。因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也提出了要求,必须尽快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推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绝对不能把农民落下。若是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存在大量的农民群众生活仍未脱贫,那么全面小康社会必然不完整,质量肯定不够。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不仅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岳麓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有限、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落后、生活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新台阶,才能让美丽、幸福、小康的光辉洒照全区人民群众。
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顶层设计尚待完善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才能有序进行。近几年来,岳麓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面也做了不少了努力,制定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各街镇也根据实际印发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够全面科学的问题。一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和长期行动计划的科学制定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规划相对比较简单,没有突出特色鲜明的村庄文化,在自然、历史、文化等元素的挖掘上仍然有待加强;三是存在规划想法多元,没有统领,部门线条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的问题。
(二)特色品牌有待凸显
近年来,岳麓区在推进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投入较多,十分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体而言,较多的是面上撒胡椒面,大多没有注重品质、打造精品,从而造成了涉农街镇没有形成特色化建设,同质化建设的现象较多的存在,乡镇各自特色不凸显。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光,科技创新不够、附加值不高,“乡土”“乡情”“乡味”挖掘不够,导致了特色品牌的形成还有所欠缺。
(三)产业培育有待加强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来规划,而且也需要产业支撑来赋予其内涵,丰满其骨肉。市委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五美”之一就是产业发展美。岳麓区农村基数较大,一直以来就是农业大区,但是也长期存在产业发展不强势、无特色的问题。近几年,虽然岳麓区瞄准短板发力,培育农村经济发展动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稳步发展,农村群众的生活观念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全面性的示范作用,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仍然有待提高。因此,定好位、错好位,抓短板、见样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帮促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这是岳麓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三、美丽乡村创建的路径探析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做好美丽乡村发展规划
目前,岳麓美丽乡村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湘江新区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全国两型建设引领区的新定位、新目标,迫切需要对美丽乡村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与规划。一是要坚持高起点规划。要注重美丽乡村发展的整体性,要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根据长沙市关于美丽乡村“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的建设要求,全区“两型引领、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战略和重大决策,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美丽乡村空间布局、发展方向,编制具有我区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科学规划,做好美丽乡村顶层设计。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规划理念上,要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全区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细化到每个镇、村、组、户的规划,使规划既起到高屋建瓴,做到自上而下既有统一规划,又和而不同,达到移步换景、看景辨村的优良效果。三是要坚持有序推进。在统一规划的框架范围内,先试点打造,后全面推开,逐步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
(二)突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体制机制
要打造岳麓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政策保障必不可少,要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统筹机制和发展合力。一是要高度整合部门项目资源。要构建与湘江新区共推共建的领导机制,将“雨莲含坪都市现代农业走廊”的构建,变成新区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共识,实现湘江新区的政策、土地和资金的全覆盖;要成立区一级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构,并调整列入政府组成序列,强化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各项建设工作,着力解决涉农项目多头管理、分散投入、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要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要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对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进行量化细分,从而使各部门整体联动,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二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进入乡村的通达性,打造美丽乡村发达的交通体系。加强与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整合通信资源,完善通信网络,确保辖域内所有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几大涉农片区的中心区域实现光纤到村,农村中心集镇、重要节点、龙头企业等重要区域实现免费WIFI网络全覆盖。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的投资体系。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财政投入范围、投入标准和投入方式,保障资金专款专用;要持市场导向,积极借助外力,建立共建共享、多方融资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要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先建后补、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在外经商、创业致富的民营企业家捐资、献策、出力,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三)注重产业支撑,助推岳麓产业融合与升级
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以公铁联运、公水联运为重点,加快铁路、公路、机场、港口之间的连接线建设以及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创新完善多式联运组织模式,推进多式联运业务“一票制”全程无缝衔接的运输服务。
加快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建设,主要是加快恩施州铁路公司的发展,利用铁路公司线路可通哈萨克、俄罗斯的优势,尽快发展国际物流,增强国际贸易;完善公铁联运,利用铁路高效、低价的运输,降低恩施山区的运输成本,使恩施百姓感受低物价、高质量的生活。
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大力引进知名物流企业,鼓励支持物流龙头企业对中小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合作经营,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实施物流业“互联网+”行动,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货运组织方式,提高货源车源匹配度,降低运输车辆空驶率。支持网络化物流龙头企业发展连锁、直营、区域分拨配送中心。
在我市,首先,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与支持好又多华硒物流园的建设,完善园区的功能,提高园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园区与农村物流的双向互动,使城乡物资、交流更加快捷、方便,促进双赢。
其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如恩施市易事通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鹏程运输公司,他们的存在为生产企业从大而全的生产方式转向专业化的发展,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同时也减轻了企业的固定资金投入,但这两家公司在多年经营中,在多式联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对多式联运的要求过高,使企业难以企及。
第三,为加快物流业的快速、有效地发展壮大,政府应有相应的政策和大力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增效提供宽松的环境,使企业较好地体现物流行业的服务本质。政府要加强具有引领作用、具有发展潜力以及公共服务功能的物流园区、企业的发展建设,投入更大、更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完善物流基础工作
加快推进我市物流园区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17年争取恩施好又多华硒物流园、恩施易事通物流园进入全省物流发展资金竞争性分配支持范围,积极支持市内企业创建升级物流园区。加快农村物流发展。充分发挥龙凤镇交供合作推进“农村客运+小件快运物流”融合发展,完成华硒物流园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城乡配送和农村物流试点项目,深化交供、交邮合作内容、打造以物流基地(园区)为中心,以乡镇级客运输综合物流服务站为节点、以村级综合物流服务点为末端、串联农林牧渔业生产基地和服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物流发展。
四、完善物流市场监管体系
推进物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入社会监督,在运输物流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对违法失信责任主体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推进长效监管和区域联动,建立健全违法信息通报和联合稽查制度。
五、相关落实情况
1.现所有普通公路无设卡检查情况。
一、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乡村大舞台”项目已于2013年被国家文化部定为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围绕乡村大舞台示范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局采取系列措施。
一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与网络服务系统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文体演艺中心、羽毛球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乡镇、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每年加大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保证行政村文化室、乡村舞台、篮球场的标准配置的同时,进一步向自然村延伸,2014年,经发改委立项,投资300万元的乡村大舞台、农村文化室、农村博物室、农村球场等工程,己动工建设5间乡村文化室、10座篮球场、10座舞台、3间博物室,年底可交付使用。
二是推进“下行”文化资源系统服务建设。截止目前,组织电影下乡1198场次,观看人次达40多万人,组织开展琼剧下乡18场,文艺下乡40场、送书下基层33次,发放安装5004套“户户通”设备,完成了各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维修站的建设工作,基本形成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下行”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推进“上行”民间文化资源系统化整合建设。针对目前民间文化资源与人才利用不够充分,组织不够得力、统筹不够广泛的实际情况,以“一乡镇一月一场”农民广场文艺汇演、发挥乡村大舞台作用等方式,探索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
四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我局正在不断摸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挖掘、保护和发扬民间文化,培养专业的文化服务人才,充实县级文化人才队伍。
二、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局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文化产业项目。
一是文化活态产业园项目。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什运乡建设文化活态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16亩,拟建设面积60亩。项目建设分三期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建设第一期,建成后对于传承和升华特色人文文化、发展工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就业问题,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牌产业。
二是艺术博物馆项目。艺术博物馆属于度假区服务项目之一,位于镇度假区内,投资金额1350万元,为一栋3层5000多平方米的西式棕榈洋房,共设8个展厅,馆内藏品数万件,包括陶瓷、青铜器、石刻、书画、玉石、金银器等众多门类,建成中部第一大博物馆。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日接待游客量约为50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与推广,传承和升华特色人文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唤起更多群众保护文化遗产责任心,同时有利于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是体彩乐吧项目。目前已向省文体厅申请设立2家体彩乐吧,计划各投资500万元,正等待审批及建设,开业后将为群众提供更全面的文化服务,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挖掘保护和传承黎苗文化
一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完善《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黎苗文化实施方案》,计划于今年年底制定出台。完成黎苗文化示范村传承人简介初稿,向民间歌手征集有关材料,完成《原生态歌手专辑》编辑制作和《群众路线教育》民歌专辑。另外,投入5万元制作大型,内容为“富美美丽家园”,长8米、宽1.2米的大型,这是至目前止我县历史上出现的最大的作品,不仅宣传了我县黎族传统手工艺,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二是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县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活动,发放宣传文化衫350件、印发宣传手册1000册,在县城、10个乡镇、40个自然村开展了11次宣传活动,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可移动文物调查摸底工作,并对我县己掌握的110件可移动文物进行了造册登记。为了纪念非遗日,6月12日当天举办了包括苗绣技艺展示、民歌展示、民间艺人技艺展示、苗绣比赛、民歌民舞展示等活动,全方位展示、宣传了黎苗优秀文化。高度重视修建文物保护设施,投资80多万元修建水会所博物室、万众村博物室、加林村博物室、什寒村黎苗文化博物室;开展了对水会所城的探查工作,完成了对水会所古城的修复开发可研报告。
三是扩大宣传力度。完成了介绍我县黎苗文化及乡村大舞台建设成果的《文体画册》、《民歌展演团画册》、《乡村大舞台》和介绍女足成就的《冠军中国》等宣传片(册)制作发行。基本完成了对文化进行阐述和描绘的《文韵》电视宣传片制作。县民歌展演团成功代表省参加了在黑龙江黑河举办的第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在国际舞台上宣传和展示了和的黎苗文化。
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我局充分利用传统“三月三”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民族文化艺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品质。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一是文化元素融入生态休闲游。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注重景与生态文化相结合。如百花岭旅游景区的开发理念,充分考虑景区的特色生态文化,同时此项目结合地区文化,打造了一批以黎苗风土人情,黎苗文化为核心的片区;黎母山旅游景区将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及黎母文化三者相结合,开创景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劳动力主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大势所趋,农民工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如今又出现了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热潮,人数在迅速增加。到2015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数有70万人左右,比例达到1%。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加以肯定、鼓励和支持。
第一,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生力量。自两年前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已经成为一项国策,目前鼓励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仍在不断强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加大,舆论、文化、社会氛围正在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释放,已经有效地激发了经济活力。2015年当年新增企业443.9万户,比上年增长21.6%,注册资本金29万亿元,增长52.2%,两项数据均创历年新高。今年以来,新登记企业继续保持高位,上半年日均新登企业1.4万户。正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激发了像农民工这样草根一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业热情,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汇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利用多年在城市打拼积累的市场、资本和经验,以及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坚韧执着、头脑灵活等突出优势,回乡创业,开辟新天地,成功率还相对比较高,发展了经济,增加了收入,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动能。
第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是实行积极就业政策的必然选择。当前就业任务非常重。从供给看,就业总量压力大,总量矛盾仍然存在;从需求看,受经济增速换档、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劳动、去岗位、去聘用趋势明显,劳动力需求在减少。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和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从无限供给阶段到了有限供给阶段,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变化,使农民工的就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一部分农民工等人员主动返乡下乡创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以创业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开发和更多价值的创造。现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已有450万人,带动就业的人数已经达到2000万人以上。
第三,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当前农民这个庞大群体增收乏力,特别是粮食价格和外出打工收入上不去,导致消费不足。农业虽然连年丰收,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丰富多元、优质安全的需求,品种结构失衡、品质不够高的问题凸现出来,导致进口大量增加。还有农村存在的“空心村、三留守”问题。所以,农业农村仍然面临着谁来种地、谁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谁来建设农村美好家园的问题,面临着衰退、凋蔽的危险。因此,既需要继续向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合理的收益;同时也需要向外吸纳各种优秀资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添新动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开展创业,有利于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应该怎么抓?
首先,要明确工作的着眼点。要着眼于服务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着眼于服务就业,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发挥创业创新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创业带动就业;着眼于服务增收,促进创业创新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其次,要明确工作的着力点。一靠发展,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景气程度总体上决定着创业创新的活跃程度;二靠市场,要完善市场体制机制,真正让市场起到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三靠开发,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创业创新者的能力素质,开发农业农村资源,提高市场认可度和项目匹配度;四靠政策激励和帮扶,用政府有形的手,发挥助推作用,便利返乡下乡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