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地区青少年空间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学校为调查样本,研究了社会大众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与需求度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访问等方式,了解社会大众是如何对待青少年成长需求和问题,从而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就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是否具有其应有的作用,是否有推广的必要。针对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及需求度情况,本文进一步探索对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武汉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帮助武汉地区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大众 学校社会工作 知晓度 需求度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父母、老师十分关心的主题。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获得他们必要的能力也是社会工作的一项服务目标,而学校社会工作对促进青少年成长方面有着可以预见的作用。
武汉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较快,在6个中心城区和一个远城区已建立了7所青少年空间,还有两所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青少年空间在满足青少年多元化成长需要、构建和谐社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周边社区和学校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社会工作的理念,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目前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概念很模糊,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社会工作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专业社会工作,工作与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同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查阅有关学校社会工作的文献,尝试对相关观点进行归纳和反思后,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实际了解武汉地区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研究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度。
查阅的已有文献对学校社工的作用、开展必要性,学校社工理念建构及如何实施学校社会工作有了较系统的阐述。从宏观方面看,学校社工的发展是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本身职业化的需要;从微观方面看,学校社工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是学校通过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和性格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已有文献看,学校社工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或障碍,如在青少年空间推广学校社会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管理权的归属问题、服务项目的设计问题、公益性原则与盈利性需求的矛盾等,文献虽提出了这些问题,但大多数没有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或对策,只是从理论上对这些现象或问题做了阐述。
有的文献指出,学校社会工作对缓解或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积极作用,并按此思路详细的说明了学校社会工作如何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作用。但本文认为,过于强调学校社会工作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可能会产生学校社工是否就是心理咨询师的错误观念,使人们误解学校社会工作的真正内涵与作用。并且,大多数文献是以社会工作发展较迅速的香港、深圳等地区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范本,提出自己对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思路,或者直接借鉴香港、深圳等的经验,将其应用到中国内地,相对忽略中国内地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实地情况。而本文的研究,是以武汉市(内地城市)为调查的地区,且武汉为青少年空间的试点地,对青少年空间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学校的问卷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查阅的文献,还可以发现,许多研究是从学校社工的特点、优势等这一方面探索学校社工发展的途径与模式,很少与青少年空间资源相结合来探求发展途径,本文认为可以将两方面即青少年空间资源与学校社会工作自身优势相结合来发现、挖掘新的发展模式。
2 研究主要变量、假设和思路
2.1 资料来源:本研究是基于社会公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需求度及需要的服务方式的一项调查,所有数据是通过问卷形式获得,调查对象共288名,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所得定性分析资料是通过面谈获得。
2.2 研究主要变量:
2.2.1 因变量-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对学校社会工作的需求度:本研究中对“知晓度”“需求度”的测量主要通过问卷的知晓度与认同度、潜在需求部分获得。
本研究中选择的关于知晓度与认同度的问题是:在简单了解“学校社会工作”之后,您觉得有没有必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您觉得在学校已存在心理咨询服务的前提下,还有没有必要提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及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常听到的词语,如“心理咨询师”“义工”“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知晓度与认同度的参考项。
2.2.2 自变量-性别、职业:性别的不同可以形成看问题的不同视角,男女性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与需求度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因此将性别作为自变量之一;
职业不同的人群对自己的需求有所不同,在看待学校社会工作是否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态度上也会有不同,因此将职业作为自变量之一。
2.3 研究假设:性别、职业的不同对学校社工的知晓度和需求度产生影响。
2.4 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首先,通过性别、职业两个自变量的变化,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其次,根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本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分析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和需求程度,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根据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做出总结,探索学校社工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知晓度的研究结果:
3.1.1 自变量:性别。在性别对学校社工知晓度的影响上,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结果。结果显示出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不充分,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在性别上没有太大差别。知晓度的不充分是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发展上可能会遇到难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困难。所得数据结果如下:
288名问卷答题者对心理咨询师、义工、社会工作者的知晓度分别为72.8%、81.4%、49.1%。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对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较低。
选①代表认为有必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由图可以看出,第6、7题的①选项处于波峰,288名问卷答题者中的大多数认同学校社会工作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性别对社会大众关于社会工作的知晓程度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男女性对心理咨询师、义工的认识比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较多,这是与表1的结果是一致的。
3.1.2 自变量:职业:在职业对学校社工知晓度的影响上,本文通过面谈得到的资料进行说明。
职业类型分为学生、老师、公务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医生,在面谈的过程中,在总量中占大多数的有学生、老师、企业员工,分别占45.5%,老师占11.5%,企业员工占12.8%。下面主要就学生、老师、个体经营者说明面谈的结果。
①学生:对社会工作者的了解不多,反映出的原因有:年龄较小,知识储备较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习上有较大负担,很少关注学校以外的事情;学生太贪玩,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事;学校常设的是心理咨询室,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压力太大时通常去心理咨询室咨询,对学校社会工作没有形成具体的概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另外一部分学生,大多数是通过父母、老师、大众传媒等了解一些关于社会工作者的信息和知识,并且他们所了解的仅止于知晓有社会工作者这一项职业。
②老师:相对其他职业来说,老师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更多,也更详细,这一职业群体主要通过阅读新闻、报刊、杂志、与同事交流等方式了解到社会工作的信息,他们的阅历相对丰富,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吸收和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③个体经营者:这一人群大多数学历相对较低,很多时间都忙于养家糊口,信息来源通常是电视和与周围人的交流。他们大多由于忙于生计,对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关心较少,孩子们处于一种自然成长的状态,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相对较差。个体经营者中的少数对社会工作者的了解是通过电视新闻获得信息的。他们与老师的情况有着较大的区别。
3.2 需求度的研究结果
3.2.1 问卷调查结果。
注:图为社会大众对专业人士的个别化服务(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绿色为需求程度,蓝色为不需要。
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度,但就样本整体而言,需求程度不高。
3.2.2 青少年空间可以满足的需求:为探求青少年空间在促进学校社工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对青少年空间负责人和调查中大多数学生的面谈,得到了一些关于需求度的信息。在此,以洪山青少年空间为例。
洪山青少年空间主要有两个服务板块:
①青春成长驿站:为了更好地走进青少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公益性和助人性的支持,洪山青少年空间于2010年打造了“青春成长驿站”品牌项目。“青春成长驿站”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改善和支持青少年的成长:成长辅导;超爸超妈特色课堂;感统情商训练;青年职业生涯辅导。
②爱心伴成长:为了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辅导,洪山青少年空间于2010年还打造了一个全新品牌服务项目――“爱心伴成长”。“爱心伴成长”主要从两个方面协助青少年的发展:心灵成长工作坊――体验式课堂;爱心支教伴成长。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调查者将洪山青少年空间的特色项目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了解学生对这些项目的需求欲望。结果是,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意愿参与项目,希望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获得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4 结论与讨论
所得数据和面谈结果显示,性别对社会大众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没有影响,职业对知晓度的影响相对较大;由于大众对社会工作及学校社会工作的知晓度还不是很高,所以在需求度上会有所降低。而若结合青少年空间资源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有可能激发青少年参与成长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将社会工作服务向学校内部推广,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有效利用青少年空间资源。在促进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在青少年空间开展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照搬深圳、香港、澳门地区的实践经验,缺乏对中国大陆青少年成长特点的思考,这也不利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推进。针对本土化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这不能将家庭、学校、社区看作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独立体,而必须努力将这三个系统整合起来。除了将青少年空间的活动推向学校中外,学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有效地起到家庭与学校的桥梁作用,促使家长愿意与学校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学校理解家庭的处境和需要,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争取更多的社区资源,使社区在针对青少年特殊问题的预防教育项目上积极配合。
另外,与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学生问题整体上也比较简单,学校社会工作在小学的介入有利于顺利的进行社会工作模式的经验积累,使社会工作在大陆青少年空间试点地区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唐孝奎、王智=张大均.港台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及其对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 魏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空间略论.[M].中国青年研究,2007,81-83
[3] 程毅.嵌入、建构、增能: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拓展[M].中国青年研究,2010,101-104
[4] 葛俊、施碧钰.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困境初探――以深圳市学校社工试点为例[J].传承,2010;93-95
[5] 管向梅.香港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及其启示[J].社会,2004
[6] 马林芳、王建平.学校社工的实践反思[J].中国社会导刊.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途径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府以岗位购买方式介入,即通过招标的形式从社工机构来购买岗位,第二种是机构项目进行社工配备,即安排专业社工在社会服务项目中开展工作,第三种是通过委托授权,将项目以竞标形式委托给社工机构,同时提供相应的资金援助。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实践,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介入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这些都能在青少年社区矫正中应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促使他们更好回归社会。
个案工作指的是社会工作者通过遵循相应的价值理念,利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以个性化的途径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心理和物质方面的服务与支持,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坚定意志、解决压力,顺利实现矫正目的。小组工作方法指的是以团体组织为对象,利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配合促使青少年个人行为得到改变、社会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社区工作指的是利用社会工作方法,促使青少年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重新树立自我的良好形象,从而顺利完成矫正任务并回归社会。对青少年来说,社会工作者扮演者使能者、联系人和倡导者三重角色。使能者是指社区矫正介入从以往的扶贫救弱演变为挖掘青少年自我潜能,从而促进个人发展,而在矫正介入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还担当者邻里、亲属、朋友和志愿者等各方面的联系人角色,同时,对于青少年服务对象来说,社会工作者以自我期望为基点,通过努力来满足自我需求,这是他们扮演的倡导者的角色。
二、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介入中的案例分析
文章以广州某地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为例,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原则、流程和规章制度的分析,来展现社区矫正的完整过程,并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实践中工作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矫正关系建立及问题分析
2013年2月,青少年S由于故意伤人罪被法院判为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根据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规定,S在2013年3月接受了社区矫正。按照属地审查原则,在充分了解S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S与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的签订。双方明确了社区矫正启动后的权利和义务,S也同意由司法所管理监督,承诺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至此双方基本建立了社区矫正关系。
在工作人员和S及其父母沟通后,发现S面临的问题如下:首先是监管问题。S对自己所犯罪行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重视起社区矫正工作。其次是学业问题。S在犯罪后,被所在学校开除,导致S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击,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接着是家庭问题。S发生犯罪后,父母对其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夫妻间也相互吵架,家庭关系较为紧张。最后是网瘾问题。S目前对自己网瘾的严重性还没有意识到,这与其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以及学校管制等有较大关系。
(二)矫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解除
矫正计划的制定是矫正对象和矫正人员互相间合作的过程,双方要对彼此的责任和角色进行明确,从而保证矫正的有效性。根据矫正对象存在的问题,S的矫正目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促使S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正确认识并主动回归社会。从社区角度出发,矫正的策略主要包括稳定S的情绪,端正其思想,鼓励S助人自助,为社区服务;从家庭角度出发,主要通过家庭气氛的改善、S父母教育方式的变化等为S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从社会环境出发,需要通过社会资源的协调,来对S的学业问题进行矫正。
在社区矫正初期,需要安排S进行法律常识的学习,让他意识到自己犯罪的危害性,同时要定期与S进行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鼓励他和其他矫正对象多参与公益活动,使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在矫正中期,在对S进行法律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多与S的父母接触,帮助他们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找S感兴趣的方面,与其父母一起帮助他摆脱网瘾。在矫正后期,应该逐步告知S在社区矫正接触后,工作人员还会对其进行探访跟踪,从而掌握最新进展。同时要对S的学业问题多加关注,鼓励他学习并寻找较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效果
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的介入,一方面能增强矫正对象对社区的归属感。通过帮治结合、教育为主的原则,对青少年罪犯实施社区矫正和心理教育,同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个案矫正方案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心理进行全面矫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重回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在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中,体现了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社会关怀,具有明显的工作效果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青少年社会工作;自我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12-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指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春期阶段(12一18岁)的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验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青春期的问题主要发生在自我同一性未曾建立上,这将导致“角色混乱”。目前在中学开设的心理咨询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服务范围较窄,难免会给这一部分学生带来“贴标签”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心理咨询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辅导,社会工作能够发挥专业的主动性优势,采取多种专业工作方法,对于那些在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的一些适应性问题,有针对性的传授给服务对象相关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有所准备,从而预防问题的发生。在社会工作一系列专业方法中,萨提亚治疗模式以其独特的系统视角,关注青少年的潜能及自我成长,以青少年所处原生家庭为介入重点,帮助其建立较为完善的自我认识体系,从而改善青少年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矛盾引发的学习问题、亲子关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及对自我认识不全面造成的厌学、自卑等一系列问题。
一、萨提亚模式中的系统理论
萨提亚治疗模式属于体验式的传统人本治疗,有很强的存在主义特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促成生命改变,使个体及家庭朝向更加一致、更加和谐、更加负责、最终更加充实的方向改变。这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所推崇的介入方法之一。
萨提亚一般通过四个维度来确定某个系统在系统坐标轴上的位置:对人的定义,对关系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对改变的态度。萨提亚认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是建立在奖惩模式的基础之上的。即有权利之人对他们所界定的积极正向行为进行奖励,并且惩罚他们认为消极负面的行为。这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等级模式系统,其中系统规则包含人们该如何感受、认识、思考、期待和行为的范本。所以在封闭的等级系统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有着明确上下等级之分的:即通过角色来决定人的地位,同时线性单一的模式解释事件,不允许任何力量来破坏等级结构的改变。权威型的家长所在家庭往往有此类封闭系统的特征。与此相对的是开放系统,在此类系统中,能量可以用来成长而不是致力维持结构,能量能够根据需要自由流动。关系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相同的价值基础,人是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结合体,用有弹性和系统的观点来解释事件,人们会解释并欢迎改变。
萨提亚模式强调个人、系统和改变。对于个体而言,萨提亚坚持的一个基本信念是,所有人都有从善和获得完整性的潜力。她相信无论个人碰到怎样的困难,个人和家庭都具有改变并且获得资源以达到健康状态的潜力。她提出的冰山理论把个人内在的系统比喻为冰山,冰山由五个领域构成,它们是行为、观点、期待、渴望和“自己”。通常来访者寻求帮助时先叙述的背景事件,其实就侧面说明了来访者外在的行为,也就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这一部分比较容易显现,但萨提亚模式不鼓励对此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专注于来访者的内在体验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些内在体验就是冰山剩余的四个部分,如何挖掘这些深层的信息并通过它们更多地了解来访者的内在体验是萨提亚所推崇的。在针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工作服务设立目标时,需要针对青少年“个人冰山”上的每个层次分别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系统地解决其由于自我同一性混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二、萨提亚模式中的人本主义色彩
萨提亚认为,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不是舒适的方式,特别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应对和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这些观点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中的助人自助殊途同归,都强调案主的自觉能动性。萨提亚的这一基本观点带有的人本主义色彩是学校社会工作中值得借鉴的,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的方面。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自我价值感相联结并确认它们,需要发掘自己的内部潜能。对于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客观真实的自我认识是其顺利度过“狂风暴雨”式的青春期,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萨提亚模式下的家庭分析
萨提亚模式认为人是活在系统中的。症状的产生是个体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原生态的家庭系统。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其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间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与家庭成员(主要是抚养人)交往的过程中,青少年作为家庭成员之一,学习到家庭规则并运用不同类型的沟通行为,进一步习得四种基本的生存形态: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这四种姿态全都来自于一种低自尊和不平衡的状态,是个体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免遭言语或非言语的、可以知觉到的或是假定存在的威胁,使用的四种不良的姿态。
讨好型,以他人为中心,漠视自己的价值感受,低自我价值感,让他人进行选择,对在交往中的他人和情境予以充分的尊重,但却不在意自身的真实感受。讨好带有利他主义色彩,因此在大部分的文化和家庭中有较高的接纳度。然而,讨好与表里一致性的接纳他人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它否定个体自尊,并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自我本身是不重要的。当讨好别人时,即便自己感觉不好,也会委曲求全,以获得被爱和被接纳。
责备型,是讨好型的反面。这一型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和情景。特征是敌意、专制、挑剔、固执己见、反对别人的意见,习惯批评与责备别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超理智型,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过分强调理性,仅关注数据和逻辑水平上的环境背景。在交谈与人际交往时,力求尽善尽美,不断运用复杂的术语、理论来证明自己,显得明智而善辩,这一类型的人常被看做是严厉的、原则性的或是强迫性的个体。
打岔型,是超理智的对立面。与打岔者相比,超理智的人通常表现得沉默而稳定。而打岔者总是不断变换想法,企图转移当前的关注焦点,将沟通从正在讨论的主情境中引开。打岔者通常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某单一客体上,希望能够在同一时间完成无数的事情。
萨提亚提出这四种生存状态并不是在研究客体身上“贴标签”,而是通过对这些状态的界定让个体更加充分认识自己的应对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体所处的原生家庭。我们是被家庭塑造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萨提亚通过个性舞会、家庭生态图、家庭重塑等方法,协助个体自发地探索冰山以下的部分,分析家庭对自我发展的潜在影响,从家庭入手促进个体积极的自我接纳及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
青少年要想成功地实现自我整合,顺利度过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其中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及顺畅的家庭沟通方式尤为重要。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相关辅导时,家庭重塑作为萨提亚最著名的治疗工具之一,可以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所借鉴。
萨提亚认为,迈向整合统一的一个目标就是接纳我们的父母是普通人,要在他们本身具有的个性水平上与他们交往,而不是仅仅与他们的父母角色沟通。因此,在家庭重塑中,个体要利用家庭三角关系图,重新梳理整合过去的生命事件,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对父母和自己的沟通模式进行重新整合,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家庭。在家庭重塑中值得注意的是,改变是一种自然的、持续进行的过程,是人在探索如何与世界更融洽的相处时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根据萨提亚模式,改变通常发生在这种情况:“学习和改变的过程需要人们愿意并且能够在认知、情感、幻想和有意识的层面上获得新的意识。产生这些意识后,人才能对旧有的观念产生质疑,获得新的体验,从而作出改变。”萨提亚认为,当新的知识和反应在合适的情境中得到了积极的验证与反馈,它们就会逐步取代已有的知识和反应模式。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萨提亚模式通过对家庭结构及沟通方式的重塑,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家庭沟通渠道的畅通,对青少年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萨提亚模式把家庭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帮助个体充分认识并发掘自身及家庭的潜能,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来讲,萨提亚模式的这一家庭为本的理念使得它相较于其他专业方法有着更为广泛的理论视角,同时在解决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也有着更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睿苗.萨提亚模式对初中生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促进性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2]罗瑞,王晓丹.萨提亚治疗模式与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24).
[3]维吉尼亚・萨提亚(美).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关键词: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中D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68-03
能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表征。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能将具有一定复合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的社会实践的专门技术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保山学院政治学院作为保山学院第一批转型试点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提升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符合度的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在转型中谋发展、在改革中促转型,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保山学院政治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调研、考察,进而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一般路径,对于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工作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明确转型目标和内容: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什么?这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转型”意味着旧秩序的打破和新秩序的建立,是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的过渡状态或过程。“转型发展”则可理解为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1]这种变革无疑有赖于准确的转型目标定位和明确的转型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转型目标和内容的明确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逻辑起点。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在转型论证阶段就提出了明确的转型目标和内容:
1.目标。通过五年的转型发展,大力培育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法治政府建设的专业优势,凸显社会工作专业为社会治理服务的专业特色,稳步提升三个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传统,逐步提高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办学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
通过十年的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将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中的至少一个建成培养具有高学历(研究生)、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的硕士点。
2.内容。一是学院发展定位和专业理念转型。学院为什么要转型?哪些专业要转型?哪些专业能转型?这些专业怎样转型?转型失败了怎么办?这些在转型前都需要思考。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主要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基层地方政府平台的建设。三是社会服务方式转型。一是加快服务社会中介机构建设进度,并挂靠在政治学院,二要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转型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转型。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石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四大功能之一,一般指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的各类服务社会的活动,如科技服务、教育服务等。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向度: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无疑是转型发展重中之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之需。[2]
1.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我院社会工作专业加大了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力度,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做了较大力度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努力将专业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满足基层社会治理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社工人才的要求。已批准建设的政治学院多功能实训中心已于2015年9月正式运行。该实训中心的社会工作功能区既可以为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方向的学生提供职前强化培训,同时可以满足地方政府社区或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需要。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近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大幅修改,强化了该专业的公共行政方向,该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上述实训中心的“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务员考试相关培训。2017年,“行政职业能力实训功能区”将通过增加相关软件成为“行政管理实战功能区”,届时将能提供基层行政人员行政实务能力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行政管理人员公共危机应急处理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服务。
2.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一是专业带头人服务能力。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均具有较强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能带领教师团队扎扎实实搞好课程与专业转型建设。二是教学骨干服务能力。学院现有3名校级骨干教师和多名院级骨干教师,大多有社会实践经验并承担过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研课题,有能力负责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其中部分教师还能提供法律咨询、企业文化建设、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等社会服务。三是“双师型”教师服务能力。学院已有5名“双师型”教师,占20%。下一步可通过制度设计,促使大部分年轻教师在三年内取得与政治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社会工作师、企业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秘书等,并通过自培养、送出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外聘教师服务能力。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
3.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学院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能力。除上述校内实训中心外,学院已通过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了很多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并与保山市民政局、保山市隆阳区人民法院、保山市局、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曙光中学、保山市红十字会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同时,建立了保山市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了民主促进会、中华儿慈会、中国教育协会“青艾小屋”项目保山站项目运行工作;组织开展社区伙伴(香港)基金会“保山能源调查和意识提升”项目工作。深入推行产学研育人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进行广泛调研,邀请各界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办学体制。
学院已依托社会工作专业打造了几个社会服务平台,如保山市四叶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保山市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
三、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政治学院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的教学改革之中,在遵循“目标性、层次性、规范性、系统性、实践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五原则的基础上[3],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多方面拓展实践教学途剑多渠道利用教学资源,建立了校内实习实训体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自主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实践教学,为学院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课堂实践教学。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原理》课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行政学概论》课程;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课程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每门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不少于8课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综合设计实验课和读写议实践。实践教学方案写入教学计划中,期末提交实践教学过程记录和总结。
2.校内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实践教学成本最低化和效益最大化,体现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整体性,搭建多种实践教学平台是政治学院实践教学的创新之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论》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能,政治学院利用学校内部各个教学机构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开展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相关的理论与原理,同时能较好节约时间成本,有利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解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不足,辅导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结合社团活动应用专业知识开展校内社会工作服务,2013级社会工作班同学针对贫困生帮扶、体育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设计了多个活动方案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始实施。
3.校外实践教学。与地方社会组织和多个单位开展合作,加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是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政治学院一直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已完成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保山市工业园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德育实践基地、曙光中学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基地、保山市民政局社区工作实践基地、隆阳区河图镇和汉庄镇乡镇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局行政工作实践基地、保山市红十字会社会工作实践基、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隆阳区人民法院法学教学实践基。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2011、2012、2013级学生多次前往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见习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得到了完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学工作、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实践。学生课外自主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和毕业实习期,结合专业需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实践、假期社会调查、毕业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自主实践是专业实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同时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构建产学研体系: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
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体系,是推进学院转型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助于学院了解社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体系,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使教师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2014年新修订的本学院三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新方案删减了一些基础课程,增加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并大幅增加实践教学课时量,同时在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四个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法律实务方向”、“基层行政实务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向”,此外还增设了职前强化课程。
根据新方案,从2014级开始实施学用有机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并采用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另外,以我院学业规划为切入点,从2014级开设试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每个导师对4―6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业到就业的深度指导,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
2.产学研课程建设体系加快推进。根据2014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采取了介于“学科中心模式”和“实践中心模式”两者之间的“探索型中间模式”。课程设置已初步具备产学研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开发性”、“应用性”、“可选择性”。三个专业职前强化课程的设置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产学研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和要求――“职业性”。
3.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学院已构建起比较完善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已趋于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显著,校内多功能实训中心可对外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已列入本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4.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正在构建。学院将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制定产学研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产学研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承包社会服务等渠道建构起学院的产学研质量评估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目标趋向与根本指向[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2]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关键词:社区儿童 社区干预 心理健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