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项目正在逐渐增多,为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食物包装、食用化学添加剂、航空航天等等,化学技术的社会性价值无可取代,但是,其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值得深思。其中,聚乙烯的应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塑料的化学分子非常的稳定,就导致其在地下会长久不腐化,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另外,化工工厂的废水废气也会对水体和大气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区域出现无生物死水现象,这些自然环境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度处理和综合性优化,积极建构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体系,确保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环境问题得以有效解决[1]。

2化学反应应用中化工原料重要性

在我国化工工业发展进程中,将实验研究项目作为实际管理机制的基础,因此,要对研究阶段的化工应用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而对研究阶段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料,也就是说,若是想要得到一个化学物质,就要消耗其他的化工原料进行制备和化学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得到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且将经济安全作为研究重点,提高实践基础的有效性和系统化处理效果,要从综合性管理机制出发,对相关项目进行统筹分析和综合性整理。第一,化学反应中,纳米材料在化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价值。作为新型的高科技原料,纳米技术在微观技术结构应用机制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值得一提的是,纳米材料具有抗辐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推进化工技术复合材料的实效性和应用价值[2]。第二,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化工企业的常规实验中,利用催化剂能有效提升整体化学实验的处理效果,确保处理结构和化学反应应用的稳定性。利用化学反应催化剂,不仅能提高化学反应的实际效率,也能有效升级其产物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只有保证催化剂的相关参数要求符合国际标准,才能有效提升化学反应的实际效果,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工材料的浪费,规避化工污染的产生。正是基于此,在实际试验项目管理体系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管理策略,高度重视化学反应催化剂的使用前景和使用效果。

3化学反应应用中废物处理反应重要性

近几年,关于化学反应和环境之间平衡关系的探讨持续升温,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管理机制,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措施,才能有效升级处理效果,正是基于此,在化工技术中,要对化学反应的废物处理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控制,提高整体处理效果和技术实效性。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要对化工企业中技术结构的局限性和加工实效性进行综合性统计分析,确保废物处理效果符合预期,这也是化工企业环保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3]。

3.1科学化综合处理

在化学反应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实验研究项目,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综合性处理机制,由于废物环保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需求对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和整合,这些措施都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推进。也就是说,只有提升科学化处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对废物环保处理过程进行升级,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不良侵害。

3.2提高净化意识

在环保机制建立过程中,环保意识非常关键,社会大众对于自身环保意识的建设也缺乏认知,就会导致整体环保理念无法得以有效落实,相关管理控制措施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些化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环境污染问题视若无睹,也就导致有害物质和重金属随意的投放,缺乏必要的净化处理,会加深环境污染。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统筹分析,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处理机制,确保处理结构和污染项目符合标准。在对污染物进行综合性科学处理的过程中,提升整体环保效果[4]。值得一提的是,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环保效果,相关部门也需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净化处理措施,分析污染物的同时,针对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化学化工技术管理模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切实维护管控效果,提高对原料和化学催化剂管理效果的重视程度,寻找最优化发展路径,确保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伟云 单位:平顶山市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崔国凯,钱晨阳,李浩然等.离子液体强化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3,29(03):281-288.

[2]黄顺祥,郝荣章,刘峰等.涂层中伴有化学反应的传质动力学模型及解析解[J].兵工学报,2015,30(06):746-752.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文化教学的误区,探讨了文化教学的目标和实施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强调了文化教学在外语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与文化是辩证的关系。Kramsch(1998)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归纳为:语言表达文化现实—使用语言表达一种共同经验;语言体现文化现实—通过语言创造经验,选择不同煤介赋予语言各种意义;语言象征文化现实—通过使用语言区分一个人的社会身分。拿开口说话为例,一个人开口说话之前,已经假定了自己的社会或文化角色,否则是无从开口的,因为他将不知道说什么和如何说。只是由于这一假定根深蒂固于我们的思维中,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这一过程的发生。

语言学习的研究证明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教授语言的同时避而不谈其所存在的文化,就如同教授毫无意义的符号,或者说是教授了学生附于了错误意义的符号。同样,缺乏文化洞察力和技能,再流利的外语学习者也可能误解他所听到的或读到的信息;交际的意图也可能被误解。外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外语文化学习的过程。外语课堂上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授着,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它渗透在听、说、读、写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文化教学的误区

一种观念认为语言仅仅是一种符号,通过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语言存在的社会语境的某些方面的学习就可习得。语言本质上(尽管不容易)是可译的。许多外语课堂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以词、句、语法为主,从而导致学生对听读材料的理解会因为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欠缺而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也会因此而不得体。教师和学生忽视了“一种语言语法系统的知识(语法能力)应该与其特定的文化理解知识(交际或文化能力)相结合”。

另一种观念认为文化教学就是文化知识的教学,把文化和文化知识完全等同起来。实际文化教学中,简单的描述和概括目的语文化,导致文化定型(stereotype)。过分以群体的概括取代对个体的具体观察和分析,同时缺乏对文化定势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原因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阐释,必然夸大群体差异,忽略个体差异。尽管关于目的语社团成员的信息的了解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化教学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文化教学灌输性强而启发性弱,缺乏文化与学习者本人的互动。

虽然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受到了不断重视,但多数教育者还是把文化看作是那些有志于熟悉目的语社团历史和生活的学习者的一种技能,而不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发展的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文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及本族语文化的意识和好奇心。所谓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一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察觉和反省。对本族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容易被忽视。教育者有必要提高学生对本族语文化的意识,通过提供给他们原语言来讨论文化;培养跨文化分析中理智的客观性。

无论是讲解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历史、文学成就,日常生活的细节,还是就习俗、仪式、节日等事件说教一番,都使文化学习枯燥无趣又没有太大效果。教师应做的是指明道路,呈现关于文化的现实而不是指出看待事物的特定方式;将目的语文化的某些元素放在首要地位,关注在目的语社团成员看来是重要的特点和品质,避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要培养学生从圈内人的角度理解目的语文化,这种同感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解释异域的文化行为”。使学生意识到没有所谓优秀的和下等的文化,意识到即便是同一文化中的成员也会有不同表现。文化教学不是加强学生的偏见或是改变他们已有的信仰,而是激发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和提高敏感性。 完全从圈内人的角度来理解目的语文化是一个理想状态,学习者很难达到这一状态,也是部分学习者因为身份认同不愿达到的状态。Kramsch提出了第三位置的说法,给学习者自我成长的机会。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打破“界限”的过程,通过学习,学习者会认识到同一事件可以用不同的参考框架来表示。这种学习,不是去单纯模仿和迁就另一种文化,而是在超越本民族文化和另一种文化时,达到“第三种位置”,从而明了语言所给予人们的力量与控制!s}。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冲突的可能随时存在。外语学习者不应为避免冲突和获得交际能力,而完全以“操母语”者为榜样,以“随俗”为准则。相反,应当具备一种认识文化多元性和演化性的意识和能力。

4、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文化比较。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间的相通和差异。文化对比不是要贬低异族文化,而是在于丰富学生的经历,增强其对文化多样性的敏感度。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而不是高估或贬低某一文化。文化对比便于分析,但往往会造成对某一文化认识的绝对定势。在进行文化比较时,应避免将文化简单分类,扼杀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避免将本族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极端化,出现“我们文化”和“他们文化”的完全对立。

文化包或文化颗粒(cultural capsules)和文化串(cultural clusters)。文化包指的是对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风俗用一两段话加以描述.同时配以图片、幻灯和实物教具的展示。文化串由主题相关的三个文化包组成.同时进行模拟表演和角色扮演。文化包和文化串使学生可以在接触目的语风俗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比较。但应提醒学生注意目标语社团成员的思维和行为不尽柑同。

文化同化器(culture assimilators)包含各种本族语和目的语社团成员交际的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事件可以通过对话或叙述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此事件发生原因的四种可能的解释(以多项选择形式列出)做出选择。最后通过阅读一段解释此事件的段落,学生可以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和了解关于此事件的更多信息。

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信仰、价值观和思想的体现,包含了真实的语言。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一方面可以提高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对目的语成员信仰和价值观等的理解可以帮助重新审视本族语文化。但是采用文学作品赏析的方法会受到学习者外语水平的限制,适合于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

电影欣赏可以同时把学生与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学生既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目的语国家活生生的语言,又可以直观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电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精炼全面的展示了至少一个冲突的来龙去脉。通过讨论电影情节,学习者可以更好的从目的语成员的角度来看问题。另外电影可以给学生提供文本中无法明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而且更加生动和直观。采用此种方法时,应注意考虑选择音质效果好的、题材合适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电影或电视剧。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化疗; 联苯双酯;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肝脏是药物代谢、转化的主要脏器, 又是机体代谢、免疫的重要器官。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新药的不断涌现和联合用药的增多, 药源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DILD)已成为国内外常见且较严重的药源性疾病[1]。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化疗占有重要地位,但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问题。药物性肝损害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肝炎发病率较高的中国,肝脏毒副作用及具有肝脏基础病的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值得关注[2]。在当前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如何为患者选择“性价比”高的治疗药物或方案是医务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化疗药物肝损害的治疗,对联苯双酯滴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了药物经济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5月就诊于本院并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后出现肝损害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细胞学或(和)病理组织学证实。根据不同保肝治疗方案将79例患者分为三组:联苯双酯组(一组)26例,男15例,女11例,中位年龄45岁,其中IIIa期9例,Ⅲb期12例,Ⅳ期5例;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二组)24例,男14例,女10例,中位年龄50岁,其中IIIa期6例,Ⅲb期10例,Ⅳ期8例;多烯磷脂酰胆碱组(三组)29例,男17例,女12例,中位年龄51岁,其中IIIa期8例,Ⅲb期13例,Ⅳ期8例。全部患者体力状态(PS)评分≤3分,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化疗前血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无化疗禁忌。排除标准:(1)肝脏原发肿瘤或肿瘤肝转移者;(2)合并重要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者;(3)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4)肿瘤脑转移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治疗患者;(5)药物成瘾患者。三组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PS评分、血常规、肾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联苯双酯组: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15 mg,口服,3次/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绿汀诺,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1.2 g,静脉滴注,1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易善复,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465 mg,静脉滴注,1次/d。以上保肝治疗疗程均为10 d。

1.3 疗效评价

1.3.1 症状及体征 肝区不适、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及肝肿大。

1.3.2 肝功能损害分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N即为肝功能损害;ALT达2~5 N,总肝红素(TBIL)正常者为轻度肝损害;单项ALT上升达5~10 N或ALT5 N,TBIL>5 N者为重度肝损害(N表示正常值)[3]。

1.3.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ALT、TB降至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ALT降至正常的2倍以下(≤80 U/L),TB下降到治疗前的5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者ALT、TB未降低至治疗前的50%,甚至有病情加重趋势者[4]。

1.4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目的在于寻找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即在成本与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而成本-效果比(C/E)则将二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它表示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比值越小越好,即C/E=成本/有效率。增量成本-效果比,即ΔC/ΔE=增加的成本/提高的有效率,代表一种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种方案比较而得的结果,可以了解方案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所需追加的成本[5]。

在药物经济学理论中,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成本[6]。本研究为便于计算,将保肝药物费用视为直接成本。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2.2 三组患者治疗方案的C/E及ΔC/ΔE结果分析,见表2

3 讨论

众所周知,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大多要经过肝脏及肾脏,所以在患者接受化疗后药物代谢过程中导致的肝功损害即肝脏毒性在临床中极其普遍。因此,保肝药物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化疗患者出现明显肝功能损害后,临床医师除了要正确选择适合患者的保肝药物以使患者的肝功能尽快恢复,顺利完成原定化疗计划外,又要兼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保肝治疗方案的治疗成本从低到高依次是联苯双酯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针对FOLFOX4方案治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三种保肝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以联苯双酯滴丸方案为最低,增量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表明,以最低成本组为参照,每多获得1个效果单位,还原型谷胱甘肽组需多花费71.32元,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需多花费89.63元。

根据本文结果结合药物经济学理论不难发现,本组中联苯双酯滴丸为唯一兼具疗效和经济的方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虽然其有效率高于联苯双酯滴丸,但其要增加1个单位疗效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较大。

参考文献

[1] 李治,苏华,冷静.国内外药物性肝损害状况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9(6):476.

[2] 赵林,陈书长.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副作用及治疗策略[J].癌症进展杂志,2009,7(1):7.

[3] 邵世峰,李丽.化疗药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学,2007,35(8):716.

[4] 吉焕英.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9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12):961.

[5] 刘安.进口与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7):510.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学生对其他社会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养成的,因为文化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后,这种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呢?具体地说,就是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社会的文化习惯和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环境和对方思想、情感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话语,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在英语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就必须重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的文化背景,首先让他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英语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因此,英语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不仅是沟通的信息载体,而且是了解他国文化最直接的手段。所以让学生养成文化意识,首先就必须让其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对异域文明的把握中加深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英语教师所要引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必须密切相关,而且尽量与日常交际或生活当中常涉及的语言知识有关,这样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同步传授。第二,英语教师应该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文化教学方案和计划,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阶段性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从学习文化的基础内容开始,对他国文化有个最初的认识,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其次,教师应通过设置一定的文化知识导入,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他国文化的基础上,同时,让学生对引起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和深层次的内容有一定认识。再次,英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文化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提高自主文化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学习文化,培养文化学习意识。

三、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以传统讲解式方法来授课,但这种授课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英语课堂了。另外,有的英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所讲授的内容通过直接翻译,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收效甚微。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而并未作任何改变和调整呢?原因在于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还十分模糊。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授课方法和传统授课观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教师首先应该认清英语教学的目的,尤其是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教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必须苦练内功,在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新颖有效的授课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具体来讲,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注重自身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文化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英语教师应该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出国学习的机会,这样,教师才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和感悟到异域文化,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意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对多种文化的学习。 

四、结语 

不论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还是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任务就是使学生能更多了解他国文化,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教学中的热议话题,并且该领域里的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在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亟待解决现如今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

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有效地将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找出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2]陈国民.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重要性;讲授策略

文化和语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又体现在语言中。对于中国高中学生来说,要学好英语,就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新改革实施后,新教材涵盖了更多的有关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知识,课文题材广泛,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传授词汇语法知识,还要教授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的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也才能更准确的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一、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讲授的重要性

1.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这里就包括一定的背景知识。如外研社选修三的Module1,Europe中的一段对话:

A: Amy, you are from Wales, aren't you?

B: That is right. And you are from England?

A: No, I'm not. I'm from Dublin.

B: That's in Scotland, isn't it?

A: No, it's in Ireland.

在这段对话中,说话者之所以在对话中出现错误,就是因为对欧洲地域知识不了解。严格的讲England只是Britain的一部分,Scotland,Welsh,Irish都属于Britain,他们有各自的首府,而我们通常所说的UK是指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 Ireland,如果学生掌握这一背景知识,就很容易掌握这段对话。

2.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的生活习惯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恰到好处的同外国人进行交流,就必须尽全面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打招呼,中国人常用“吃饭了吗?”“上哪儿去?”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是这类招呼语不适合用于与西方人打招呼,他们以为你要邀请他们吃饭或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西方人的招呼用语很简单,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

3.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在《Great Scientists》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在《Carnival》中,可以向学生介绍狂欢节的一些习俗以及不同的国家庆祝这一节日的不同方式。

二、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策略

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和极其复杂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来加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了解。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教师的介绍

由于学生平时要学习的课程较多,可以专门用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有限,加之他们很少有接触英美文化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

2.组织讨论

一般来讲,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都已有所了解,但了解的范围、深度不一,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大。讨论教学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他们在相互学习中获得知识。

3.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指导学生运用杂志、图片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