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综述报告

研究综述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综述报告

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字]XBRL 依据 分类

一 XBRL产生的理论依据

Debreceny和Gray(2001)从使用者角度指出,公司间财务信息表示格式的不一致、互联网信息的爆炸、ItTML格式的内在缺陷等使得使用者很难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所需的财务信息,而XBRL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Hunton(2003)运用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评价与比较实时报告系统与传统报告系统,指出XBRL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从收益方面来说,实时报告允许决策者获取实时信息,以调整早期信息集。因而,实时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将会降低股价变动性、信息风险、交易溢价、资本成本以及内部信息供给压力。另一方面,实时报告的成本主要是先进信息交流技术(ICT)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实施成本。一旦ICT基础设施建立并有效运行后,实时报告的增量成本将会非常低微,尤其是XBRL技术的应用。Pinsker(2004)从企业的吸收能力,对计算机传递信息的理解力、技术接受模型和邻里效应等四个理论模型方面分析了企业应用XBRL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二 XBRL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对财务报告内容的标准的描述与分类体系,可视为Schema语言的扩展,是由特定组织依据XBRL规格书创建的适用于本行业企业信息交换的“词汇表”或“字典(韩庆兰,蔡苗2008)。学者张天西(2006)认为现行会计理论不能成为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在构建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时要遵循与现行财务会计概念融合、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来构建原则。他将会计理论、数据库理论相结合,尝试建立了以财务信息元素为结构的XBRL理论体系。他具体探讨了构建XBRL理论框架的原则,并以该原则尝试解释了财务信息元素的含义、结构、表现、组合、继承和传递以及初始财务信息元素的保护等概念。高锦萍(2007)基于本体论和信息元素论,以会计及披露规则、公司报告实务及XBRL技术规范为依据构建了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制定的理论,并在该理论基础上首先确定分类标准信息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制定出合理的分类体系框架,然后对分类体系中的各基本分类模块信息进一步分类,从而完成对信息元素的定义,并在次年提出以IFRS分类标准为基准来创建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国家分类标准,各行业、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制定适合本行业、企业特色的标准。潘琰和林琳(2007)综合应用XBRL和Web服务等前沿技术提出柔性化的公司按需报告模式,该模式突破目前仅将XBRL应用于公司报告呈报环节的简单应用模式,深入企业内部应用系统,并延伸至用户终端,形成一个充满柔性的完整的公司报告供应链。

三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1.从作者分布上看,以国外学者居多。XBRL的分类标准是XBRL推行及应用中的关键点,在这一领域,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都是国外学者所得,我国在这一领域较有造诣的学者是张天西及其学生高锦萍、赵天明。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在于:第一XBRL在国外产生,并且推行较早,国外有研究的实务需要和动力。第二我国网络财务报告研究领域的学者不多,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XBRL的研究。

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送生制度 多元综合评价 改革

多年来,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一个是大规模的全国统一高考,另一个是各地的免试推荐保送生制度,还有现在部分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高考“保送生”是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的招生政策,它是我国高校招生自改革最早的开端,2008年教育部对于保送生制度又有了新的规定。那么,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送生制度究竟应该存乎?废乎?如果要继续实行这种招生方式,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完善它?如何确保保送生的质量?众专家、学者们对此的态度与看法可谓是见仁见智。现将见诸文献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对“保送生制度”含义的理解

蒋丽珠在《保送生制度:从政治化到人本化》一文中讲到,保送生制度是指某一方面符合要求的考生经推荐,免予他们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的招生考试,经高等学校考核同意而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制度。

郑若玲认为保送生制度是我国借鉴国外的多元(综合)评价制度的一种表现方式。保送生制度是为克服高考笔试的局限性,于1988年正式实施的一种招生辅助制度,由确定的中等学校推荐、保举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经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他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直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制度。保送生制度既要全面考核保送生在中学阶段的德、智、体情况,又要通过面试了解其专长,从本质上说,它就是一种多元(综合)评价制度。

二、关于实行保送生制度的意义的讨论

关于保送生制度的意义的讨论,没有什么争议,学者们一般集中于以下几个看法:实行保送生制度有利于将中学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有利于克服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弊端,扩大高校招生自,使考试与保送两种形式优势互补;实行保送生制度有利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学的联系;实行保送生制度可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使高校选拔出具有较好的专业适应性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在高校树立全面发展的榜样。

三、关于保送生制度所存在问题的争论

郑若玲、蒋丽珠都认为,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保送生制度存在一些异化,保送生制度的现实与理想渐行渐远,乃至于令人触目惊心。例如,一些中学为保升学率,“荐良不荐优”;一些中学“送官不送民”,很多人因此指责保送生制度是中国教育领域最大的腐败。另外有学者认为招收保送生所实行的综合能力测试和高校自主组织的考试耗时费力,保送生工作难以监控。

四、关于保送生制度存在合理性的讨论

自隆回保送生舞弊案曝光以后,社会上对保送生制度的批评此起彼伏,废除保送生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特别在有舞弊案发生的地方,许多人认为保送生很大程度上已成了社会关系和金钱联合作用的产品,而作为制造这种产品的制度就应该摒弃。陈杰人就认为保送制度打破了公平竞争的秩序,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2001年3月,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上海政协委员瞿世镜质疑保送生制度,要求在教育系统内取消保送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传德也认为保送应该逐步取消。还有学者认为,近年来很多高校都获得了自主招生权,自主招生的作用也在于克服单一笔试的弊端。在功能定位上,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完全可以代替高考保送制度。

但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舞弊现象毕竟是极少数,是有限度的行为。保送生制度不应该被取缔,保送生制度在实行的二十几年里,作为一种录取方式的补充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特别是为高校选拔到了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就认为保送生制度是无辜的。

厦门大学郑若玲则认为各所高校固然有采行保送生制度与否的自,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保送生制度作为对统一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如果操作得当,确能在选拔特长生、消除应试的片面性和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高考进行多元入学和多样化改革的今天,保送生制度仍有其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进行革新。实际上,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客观分析问题,保送生制度本身是具有意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是因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制度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的。

五、关于保送生制度存在舞弊现象原因的分析

有学者认为,保送生制度出现舞弊现象,造成现实与矛盾之间有差距,这既受制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国情,亦有传统文化影响之根源。其中,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是显性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则是潜在、隐性的,且对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中介或折射作用。中国的多元(综合)评价制度――保送生制度的命运,便受传统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所牵制。也有学者通过高校――中学关系的特点来进行舞弊行为的理论分析,认为保送生制度中所出现的舞弊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中学有从事道德风险的动机,而各参与者的寻租活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的严重性。

六、关于完善保送生制度对策的研究

郑若玲认为保送生制度的出路也就在于标准的重新定位和制度的全面革新。除控制保送规模,继续进行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外,在保送生资格上应只保留“硬条件”。具体而言,除特招少数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尖子生和个别特长生以及优秀运动员外,其他任何有可能被人为因素所异化的“软标准”都应取消。徐向东、孙永红提出推荐保送生的过程要透明、公开,要将保送生的条件资格、选拔办法、录取人数、录取章程向社会公布。被保送的学生要公示,听从师生及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对保送生实行试读考核制度,对试读考核不合格的保送生一律退回,并取消该生所在中学的推荐资格。同时要在中小学加强诚信教育,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学生诚信条例,对考试作弊、抄袭等行为都有明确的判别标准和惩罚措施。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诚信为本的做人标准和价值观,以至终身受益。这种“试读考核”究竟能不能采用,笔者认为还有待于商榷。有学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保送生的私有信息能够真实有效地显示或者取消中学推荐这一环节,建立学生直接面向高校的保送制度。实际上,这种学生直接面向高校的保送有点类似于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史敏、吕兴君运用东北大学的实例来阐明如何通过完善保送生录取机制来保证保送生录取质量。他们主要强调完善录取环节的工作,此外,他们认为,高校做好保送生跟踪调查工作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中学,是保送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昭彬则认为保送生制度应该保送那些成绩特别优异,能够考上大学,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上不起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可见,保送生制度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保送生制度究竟何去何从,争议很多,但对于保送生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很多学者都是通过文本进行分析,缺少调查实证分析。此外,几乎没有文章探讨中学应该做好的工作,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各高校。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中学环节的工作,从而完善保送生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占奎,李贵.对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探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59-64.

[2]史敏,吕兴君.完善保送生录取机制保证保送生录取质量.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0):47-49.

[3]易杳.保送生制度:存乎?废乎?.望新闻周刊,2000,(42):21-22.

[4]郑若玲.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教育发展研究,2002,(6):43-45.

[5]晓言.我国高校保送生制度进行部分调整.河南科技,2002,(6):9.

[6]李俊福,孔淑红.保送生制度为何必须改革?.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11):35.

[7]郑若玲.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湖北招生考试,2003,(4):64.

[8]郑若玲.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高等教育学刊,2004,(1):8-11.

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第3篇

摘 要:针对半导体器件进入16 nm及以下技术代将面临的可制造性难度大、功耗限制、性能退化等核心问题,重点开展了新型围栅纳米线器件、新型超低功耗TFET器件、高迁移率沟道器件、闪存器件以及纳米尺度器件的可靠性及涨落性研究,为新型器件在将来纳米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纳米线器件研究方面,设计了侧墙转移法和TMAH各向异性腐蚀法制备超精细硅纳米线的可控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建立了自限制氧化法硅纳米线制备工艺理论模型,可对工艺进行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原子层掺杂结构可有效调控纳米线器件的阈值电压,同时避免了迁移率的损失;研究了纳米线器件中的GIDL电流机制,提出了抑制GIDL电流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器件-电路优化设计方案,针对纳米线器件在数字电路、模拟/射频电路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相应的设计窗口。在新型低功耗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结调制型TFET,显著提升了器件的亚阈特性和开态电流;通过引入pocket层进一步优化了器件结构,实验制备获得了非常低的SS(36mV/dec)和高的开态电流。提出了一种隧穿触发注入场效应晶体管,能同时实现高开态电流、低泄漏电流和陡直的亚阈特性。在纳米尺度MOS器件的可靠性与涨落性研究方面,提出了由AC NBTI引入的工作循环间涨落的两种重要来源的表征方法,实验发现了AC NBTI退化及其涨落的频率依赖性的新现象,建立了物理模型。研究了多栅新器件中的AC RTN,发现比平面器件中的AC RTN活跃程度增强。提出了一种新的AC RTN表征方法,可拓展RTN的栅压探测范围区域。在高迁移率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两种氮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来提高栅介质/沟道界面质量,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P/Sb共注入技术既有利于提升NiGe薄膜质量,也利于电学性能的提升。针对工艺集成中的关键工艺,对锗刻蚀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适于锗的优化刻蚀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线性RIE刻蚀模型,得到了实验验证;完成了Ge NMOS和PMOS器件的工艺制备,分析了不同钝化技术对Ge器件的影响。在新型闪存器件研究方面,针对TFET-Flash器件的优化器件设计结构,并制备出TFET-FLASH器件,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闪存器件相比,其编程效率提高100倍左右。针对三维闪存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围栅结构的TFT陷阱闪存及其NAND型阵列架构,可有效提高闪存存储密度和降低单元成本;并制备了双层围栅TFT闪存原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围栅结构TFT闪存在电流开关比、亚阈斜率、迁移率、编程和擦除速度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改善,并具有多值存储的潜力。

关键词:纳米尺度 硅纳米线器件 低功耗 高迁移率 闪存器件

Abstract: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manufacturability, power and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in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when entering 16 nm technology node and beyond, a series of novel devices are investigated for future nanoscale IC applications, includ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FETs, ultralow-power TFETs, high-mobility channel devices, Flash memory devices, as well as the device reliability and variability. For nanowire FETs: novel spacer transfer and TMAH etching techniques for controllable nanowire formation are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technology models for self-limiting oxidation of nanowires are developed for precision process predictionan atomic doping structure is proposed for nanowire threshold voltage control and mobility improvementGIDL in nanowire FETs are studied for its further suppressiona new design methodology for device/circuit optimizations is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 in nanowire FETs for digital and analog/RF applications. For novel ultralow-power devices: a junction-modulated TEFT is proposed for subthreshold and Ion improvementrecord SS of 36mV/dec and high current are demonstrated by introducing pocket structuresa tunneling-injection FET is proposed for high-Ion, low-Ioff and steeper SS. For device reliability and vari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for AC NBTI induced dynamic variability are proposed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AC NBTI degradation and variation are observed and modeledAC RTN in multi-gate devices is found have enhanced activity than that in planar FETsa new AC RTN technique is proposed for expanding RTN test window. For high-mobility devices: two plasma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gate stack interface are proposed and demonstratedP/Sb co-implantat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for improving NiGe film quality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Ge etching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nd modeled for process optimizationGe NMOS and PMOS devices are fabricated with various passivation techniques. For novel flash memory devices: a new TFET-FLASH device is proposed and fabricated, which have 100x improvement in programming efficiencya 3D gate-all-around TFT flash and its NAND array are proposed for increasing density and reducing costtwo-level gate-all-around TFET prototypes are fabricated, which exhibit enhancement in ON/OFF ratio, SS, mobility, programming/erasing speed and the potential for multi-bit storage.

Key Words:Nanoscale;Silicon Nanowire Transistor;Low Power;High Mobility;Flash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1522&flag=1

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怎么写,硕士论文,论文开题报告

一、首先明确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要对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如“选题意义;研究主要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其中,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同时介绍文献查阅方式和手段。研究内容包括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难点、解决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研究工作进度计划。参考文献一般列出至少30篇。

二、抓好论文文献综述这个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文献综述”是导师关注点,同时也是你需要下大功夫的地方,做好文献综述,才能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文献综述主要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课题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与不足”等方面内容构成,全面整理与所写论文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在撰写文献综述内容时,必须认真研读文献,不能用简单的相关研究成果简单堆砌的方式进行,因为综述主要是在搜集和整体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中找到以往研究的大体思路,要分点呈现,将文献归类分析,初步了解与自己论文研究相关的前人成果,掌握学者做了哪些研究工作,哪些可作为自己论文研究借鉴,哪些是自己论文创新点与主攻方向。要避免简单堆砌,一定要注意文献综述应带有“评论性质”,带着你的眼光来评判,归纳和评论研究成果与不足,这样才掌握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三、掌握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技巧

文献资料是撰写硕士论文的基础,文献越详实,那么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就充分,对论文框架的建构、写作倾向有更好的把握。硕士论文的文献选择应以与论文相关的经典著作、核心期刊为主,注意文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从文献形成时间方面看,应以近3-5年的近期文献为主,然后再是时间较长的。

研究综述报告范文第5篇

第一,要明白你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要明白为什么要写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要明白如何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第四、要明白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这就是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③本课题相关理论综述

④ 作者的观点和主要思路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