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高质量发展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关键词: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学前教育专业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并大力普及学前教育,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满足我国幼教事业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校陆续开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1]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民办高等院校也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由最初的高职高专院校逐步升为本科院校。借高校专业设置自扩大的东风,民办本科高校也开始设置学前教育专业,成为培养幼教人才不可或缺的力量,但随之而来也出现诸多问题。
二、民办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特色
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它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以及学生将来的社会适应性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2]曾有研究者桂林对我国36所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表现出“千校一面”的特点,缺乏高校自身的培养特色。[3]目前民办高校往往采用与一般高校类似的人才培养目标,势必导致盲目跟风,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性,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2.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缺乏科学论证
课程设置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具有针对性,直接导致课程设置和实施思路不清晰、教学计划不科学。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沿用一般高校的固有模式,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存在“因师设课”、“因条件设课”的现象,[4]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方案。例如,聘用艺术学院美术教师讲授幼儿美术这门课程,不能真正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授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
曾有研究者对国内26所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有近70%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总数不足20人,26所高校的26名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中,仅有7人从事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仅占26.9%。[5]据调查,大部分民办高校尚未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独具特色的、高素质的、专业化强的专职教师队伍,这将严重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4.教学设施配备不足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所需要的琴房、舞蹈厅、画室、微格教学教室、相关的玩教具、实践基地等等,均需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众所周知,资金短缺、办学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因此,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资源配备显得捉襟见肘,这将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5.实践教学低效
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一般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实践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学分的15%,要求高校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切实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6]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大量有教育实践经验、长期从事相关教学背景的教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合理、完善、详细的操作方案和与参加实践的学生规模相对应资金的投入,而民办高校教师力量的薄弱与资金短缺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与质量。
三、思考
1.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探索特色发展道路
民办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其生源入学分数和层次较低,学生对理论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低,专心学习的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能动性。如果按照与一般院校相类似的培养模式,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需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改革创新,逐步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培养有特色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
2.积极引进人才,持续优化师资结构
培养高质量的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根本。因此首先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提前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其次要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使教师有不断进修和成长发展的空间,切实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3.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民办高校应在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探索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知识基础的公共课与专业课,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学时比重及开设顺序与教学模式,[7]不断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水平。
4.有效控制招生规模,加大经费投入,有效保障培养质量
民办本科高校应严格控制生源的录取分数线,为培养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师资从起点把关。有效避免大规模招生的功利性与短视性,注重内涵和质量提升。同时增加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投入,有效保障学生实践技能与主要专业素养的提高,提升就业竞争力。
5.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联合办学,把实践课程落到实处
民办高校应与早教机构、幼儿园、小学、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机构等类型多样的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逐步提升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时制订详细严密的科学化的实习方案并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给予持续不断的、有的放矢的指导和培养,因人施教,规范评价机制,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
作者:刘秀芳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婧:民办高校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企业家天地,2010,(6):256。
[2]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3):20。
[3]桂林: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研究———基于36所高等院校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3:44。
论文摘要:网络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对网络教育质量的监控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手段。本文从网络教育的理念出发, 结合网络教育的实践情况, 对网络教育质量监控进行探讨, 并提出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对策, 希望能对有效监控网络教育、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有所帮助。
一、引言
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工作发展至今, 试点院校逐渐增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形式。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 也进一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伴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有迹象表明, 网络远程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并需加以监控。
二、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内涵和意义
网络教育也称为网络远程教育或远程教育, 它是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形式不同于传统教育形式,在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下, 学生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信息网络成为传输的主要媒介, 多媒体教学是主要的授课方式; 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讯和反馈机制, 但并不直接和及时; 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质量的网络教育需要丰富和完善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管理、应用到位的技术、全面的服务和充分满足和体现用户需要这五个方面。要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 就需要对网络教育进行质量管理, 明确教育质量的目标, 实施质量监控。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主要是指通过控制各种相关因素和行为使网络教育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预期目标。
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主体是办学机构, 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有着深远的意义。如果各个学校都不注意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督管理, 势必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不利于网络教育的持续和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是网络教育发展的根本。
三、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策略
我国网络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 还比较缺乏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根据教育部网络教育年检内容显示, 各试点学校缺乏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制约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务人员的服务管理等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 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效及时的反馈信息。因此, 在现阶段质量监控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监控, 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并建立相关机制,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的质量监控。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是网络教育的宏观指导, 其内容质量是网络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保证。由于网络教育的培养对象比较大众化, 其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 网络教育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选择教学内容, 在分析每个专业的现状基础上建立起符合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才能形成让制定的培养方案真正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其次, 网络教育要保证高质量, 就需要有适合其特点的教材和网络课件。因此, 对网络教育教材和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就比不可少。由于网络教育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的学生, 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教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网络教育所选用的教材需要有别于传统面授课程选用的教材, 而且这样的教材应该浅显易懂、细致深入。另外,对网络课件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体现在: 课件内容是否科学、完整并具新颖性, 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是否方便学生学习、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制作的多媒体图片、声音等是否清晰明了; 文字是否容易读懂、方便理解, 是否能充分发挥出各种媒介的作用; 学习者是否容易获取课件并方便使用等等。对这些内容的监控是保证网络教学内容质量的有利措施。
第三,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的监控。网络教育环境下, 学生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获得教学内容和信息。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 需要具备丰富的可供选择的网络课程、教学课件、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并且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服务系统的帮助下实现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服务系统是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 要加强对这它们的管理和监控, 采取措施确保教学资料的丰富和服务系统的流畅与稳定。
另外,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校外学习中心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桥梁, 具有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能, 主要体现在检查和监督学生到校外学习中心上机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 并对学校在学习中心的答疑和课程考试等进行安排管理。网络教育环境下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就要充分调动校外学习中心的积极性, 规范管理, 实施相应的奖惩, 以促进校外学习中心的工作, 保障网络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 网络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 而社会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关注也给网络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因此, 对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2021年XX宣传组将动员全系统宣传队伍立足新方位,担负新使命,讲好新时代XXX故事,以高质量教育信息宣传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高质量,奋力擦亮教育金名片,争当宣传领头雁。
一是全面掌握宣传规律,营造积极向上教育宣传氛围。
1、坚持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捕捉宣传素材,服务我区教育事业的中心工作,完善宣传工作体系,提升宣传工作针对性。
2、坚持宣传工作的安全性,加强网络技术攻关和内容审核,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网络宣传阵地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审核和机制。
3、坚持宣传工作的联动性,用好融媒体,发挥各部门的合力,不断提升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各类媒体手段,共同构建拱墅教育融媒体宣传体系,深化和各部门合作,不断提升拱墅教育的美誉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研究的重点之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较好的专科层次院校提升的,做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把多年从事高职高专教育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凝练、提升和借鉴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来,笔者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职场教育”模式。
1 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1.1 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大致呈现金字塔型结构:顶端是少数研究型大学,中间是普通本科院校,底部是高职高专学校。位于普通本科院校底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行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反映了学校根本任务是否实现,决定了学校的存亡兴衰。
1.2 动力驱动机制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行政、学术和市场三种力量的影响。行政和学术动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就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力量和发展的空间,市场力量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其他任何类型的高校都要更加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关注就业。
1.3 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面向就业需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才能确保学校根本任务的实现。
2 技术应用型教育的模式创新――“职场教育”模式
“职场教育”模式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相一致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职场教育”建立了一种把学校教育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身处学校,即是置身职场,四年的职场专业培养和训练,理应成为受行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培养专业服务骨干;传统本科: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培养高级人才;高职高专:工程、技术、专业服务,培养操作人才;
(2)培养规格不同。应用型本科:本科为主,少量研究生;传统本科:本科、研究生并重;高职高专:专科;
(3)培养口径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和行业准入;传统本科:以学科专业为导向,强调通识教育和广泛适应性;高职高专: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理论强调够用为度、技能达到上岗要求;
(4)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传统本科:研究型人才,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高职高专:操作型人才,强调技术操作;
(5)培养方案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从业资格为参照系,强调行业职业能力;传统本科: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高职高专:以岗位技能为标准,强调岗位操作技能;
3“职场教育”模式的建立
“职场教育”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选择。“职场教育”模式下,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这一就业的“量”的指标,而且,重视学生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就业“质”指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既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也是“职场教育”最直接的目标。
3.1 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要体现“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符合;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符合;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相符合。最低目标:在本行业顺利就业;最高目标:以顺利就业为平台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锻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所在行业关键性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和专业服务骨干,成为在所在行业有影响的、从事本行业应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行业获得较高的薪酬。
3.2 建立建立仿真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进入大学即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把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步。外部环境:协调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软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教学氛围,硬环境――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等。
3.3 合理设置培养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确定符合行业从业资格要求的培养目标,合理设定人才规格、口径,确定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实践环节建设,资格认证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特色和竞争力。
3.4 建立“双符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职场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目前关键是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刚性要求(学历、职称),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二是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中,要认真考虑双师结构,重视职业技能水平。
3.5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和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职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