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单元复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二单元
一、空气的组成:(所占体积分数如下)
氮气78%(约4/5),氧气21%(约1/5),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其中氧气的主要用途:①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航空等。
②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宇航等。
氮气的主要用途:化工原料、做保护气(焊接金属、充灯泡),食品袋充氮防腐(防挤压),液氮在医疗上做麻醉剂,超导材料在液氮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作保护气、用艇、闪光灯、液氦冷冻机、霓虹灯等
二、空气的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
①三种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②怎样防止空气污染(1)植树造林(2)不焚烧垃圾,采用碾压处理和回收利用。(3)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4)工厂排放的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等。
三、重要实验: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
气体少于1/5的原因可能是:
a.红磷的量太少,瓶内的氧气没有全部反应;b.装置漏气。
四、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氧呈淡蓝色。
2.化学性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4P+5O2===2P2O5
氧气具有氧化性。
相关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①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产生浓厚的白烟,
点燃
S+O2===SO2
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都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3Fe+2O2==Fe3O4
点燃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点燃
C+O2==CO2
注意:要在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⑤
2Mg+O2==2MgO
点燃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
关键词: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非金属元素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4)7C0041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设计思路
1.1 教学内容分析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卤族元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等,都集中在《化学1》中学习。新教材重视学科知识与科技、生产和社会的联系,改变了传统教材以物质结构、性质、制法、用途为主线的系统学习物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学1》教学时元素化合物知识架构的严密逻辑性。
1.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化学1》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尚无多少理论内容支撑,也没有纳入到周期表中学习,因此学生感觉学习过的知识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在复习中如果仍按课本专题进行复习,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造成建构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1.3 设计思路
(1)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多、零散,运用知识网络图,打破以往围绕单一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备、工业制法、应用的线性教学模式,着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合理重组,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是复习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1]。
(2)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建构知识网络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仅对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还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网络灵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
(3)围绕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展开,与氧化还原过程分析紧密联系。
(4)用不同类型学案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 过程方法
(1)先由学生按照学案自主复习,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绘制知识网络图(用时20分钟)。网络图不要求固定的格式,给予学生彰显个性的机会。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建构新的知识网络图(用时30分钟)。
(3)教师审阅学生绘制的知识网络图,查找出其中的问题,作课前诊断及辅导准备(用时60分钟)。
(4)课堂交流、讨论学生绘制的比较典型的知识网络图,讨论网络图的亮点和不足,找出大家都认可的核心知识点,思考并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师生共同建构一幅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5)解析典型习题,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重点;学生自我训练主要反应,找出核心反应,同桌互评。回顾、小结,深化学习结果(用时45分钟)。
(6)完成课后作业(用时30分钟)。
3 学案设计
3.1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学案
(1)回忆、阅读曾经学过的卤族元素知识,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画出氯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回忆、阅读曾经学过的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填写表1,研究表格中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画出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回忆、阅读曾经学过的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在表2中填入各类含氮物质的化学式,画出表2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写出能反映这些转化关系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 全体交流及教师辅导方案
(1)在跟氯有关的化学反应中,挑选4个最重要的反应,说明相应的转化关系与重要性。比较同学画的4份以及教师画的1份氯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2)交流学生和教师所画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质疑,批评;总结同价态硫化合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与不同价态硫化合物转化的反应类型规律。
(3)交流学生和教师所画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质疑,批评;提出问题:以氮气为中心怎么画?以硝酸为中心怎么画?以氨为中心怎么画?(课后完成)
(4)强调“回归课本”。
3.3 课堂检测方案
[检测1]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命题意图]该题以NaCl转化应用为背景,从物质的溶解性的比较、物质化学性质的应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等方面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关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学习。
[检测2]由二氧化硅制高纯硅的流程如下,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H2和HCl均可循环利用
C. SiO2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
D. SiHCl3摩尔质量为135.5 g
那天,我去看画展,我看到《挑山工》这幅画,让我非常喜欢。
它讲的是一个平凡的挑山工肩上扛着一批货物,仿佛肩上的扁担都要被压断。他个子不高,可能是长年扛着沉重的货物的缘故吧,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他专心致志不想游人那样轻浮,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货物送到山顶。挑山工那目标专一,坚忍不拔的性格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做每一件事。
记得有一次,我学滑板,原本以为很容易,可事情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几次我都想放弃,可脑子老闪现出那幅画激励我。我的坚持!要像挑山工那样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这样,我再也没有退缩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
我喜爱这幅画,以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一件事。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营养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并能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做法。
2.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4.知道常见材料的类型,知道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科幻影片中的例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燃料的安全意识。
3.通过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的分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意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次竞赛课的主题也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采用以实现该“转变”。情境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四个“还给”。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思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动手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火星的有关资料视频
回忆自己有关火星的常识
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
情境1
生存篇
引入:影片中,科学家发现的泥土和地球上有什么不同?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
观看影片及有关资料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问题1:宇航员们遇到了风暴,主人翁马克被遗落在了火星,一个人如何生存下去?
思考,交流
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意识。
问题2:马克在太空居住舱里找到了什么食物?
问题3: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哪些物质属于供能物质?
问题4:维生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交流讨论,代表表述、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境2
耕作篇
引入:有限的食物吃完了怎么办。
自己种植食物
问题5:你知道马克在找什么吗?
问题6: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化学肥料?
思考交流
设置情境层层递进的问题,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情境3
燃料篇
引入:马克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资料:马克利用火箭燃料制水的原理
问题7
:火箭燃料联氨的反应方程式?
问题8
:氢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氢能源的优点?
问题9
:马克发生意外,是因为忘了什么?
思考交流
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氢气的安全实验
演示实验能学生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情境4
装备篇
太空舱外活动,需要穿宇航服
资料:宇航服的构造
问题10:常见材料的类型?
问题11:羊毛、天然棉、合成纤维的简单鉴别方法?
思考、交流
结合具体实例,能学生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束语:马克能顺利回到地球吗……
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哪些体会和收获。
关键词:数学;中考;计划;复习
中考总复习内容多而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在初中三年六本教科书中,九年级学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作为毕业班的老师,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经验:
一、研读《考试大纲》,制订系统的复习计划
制订计划就是科学有效地安排复习时间,使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归纳、消化、提高,全面系统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透彻、深入的了解。先吃透大纲,然后就可以根据大纲制订对应的复习计划,对每一阶段所要学懂的知识点科学地安排时间。这样就可以节省很多花在不必要知识点上面的时间,即做到科学、有效、少走弯路。教师制订好的复习计划要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复习计划,这里要对学生提两点建议:(1)计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不要一下给自己制订非常高难度的计划导致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都无法完成,从而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导致计划一天天的推迟最终形成恶性循环。(2)一定要坚持,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会有一些不适应,也许成绩没有想象中提高的那么快或者根本没有提高,但是要知道胜利永远都属于那些能坚持到最后的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只要坚持到了最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狠抓基础,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对于中考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该阶段是对整个初中三年数学基础知识的一个系统、完善、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对基础较差学生的一个查漏补缺。该阶段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整个基础知识梳理归类,分块整理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初中数学知识体系,可将代数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实数和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五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而“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中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例如,初中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涉及的内容,所以在复习时,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并从结构上把握好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
三、精讲精练,重视解题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