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旅游 经济对策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影响

1.间接致使我国旅游业的融资环境恶化

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直接的巨大影响,比如工商银行总资产为1.4万亿美元,而仅仅只有千分之一左右的资产投入美国的金融市场,同时,工行已经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处理。但是,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金融危机对我国公民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造成了信贷紧缩,股市暴跌,致使我国的资本市场受到严重拖累,最终造成旅游企业融资困难。

2.入境旅游流量减少

到我国旅游的大多是香港、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等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地区股市暴跌、经济放缓,其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国民消费普遍减少。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公务旅游或是消遣旅游都大大减少,于是使得我国的入境旅游流量大量降低。出境旅游价格、人数都下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多数旅行社报出的出境旅游价格大幅下降,其中欧、日、澳几日游价格降幅达20%以上,国内旅游支出明显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中国旅游产业价格优势。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走势

1.我国旅游业短期走势

短期来看,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市场流动性严重短缺,投资和消费信心遭受重创,世界经济恢复得的趋势尚不明朗,在国际经济环境中,仍存在着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尽管我国旅游业仍在不断降价,可是要实现金融危机之前的同期水平非常困难。

2.我国旅游业长期走势

从长远来看,我国旅游经济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同时,我国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的若干政策,并且国际社会正在联手应对这次危机,相信我国国内游客对旅游的信心会较快恢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再者,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跟投入,这给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最后,经过几次危机后,我国许多旅游企业应付环境恶化的能力也在提升,大大增强了其竞争能力。并且,我国国家旅游局等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对客源市场的营销、鼓励出游的政策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市场的恢复与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态势良好。

三、在金融危机中我国旅游业的对策

1.吸引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金融危机导致了旅游投资减少,使得旅游业基础建设自己短缺。因此,我们要吸收资金,加大对旅游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具体措施:首先,要大力宣传我国旅游资源的优越性,并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其次,要优化旅游中资金的投放,向优质、大型、精品旅游项目倾斜,促使旅游产业升级及产品更新;再次,要加大对、青海等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最后,在资金投入上,要扶持重点乡村旅游景点以及比较集中的乡村旅游客栈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这些旅游景点对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造,尽量将旅游区的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2.大力发展国内旅游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增长放缓,旅游客源大量流失。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内旅游入手寻求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即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在长途旅游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推广短途、平价、特色旅游产品,提高乡村和城郊旅游的市场规模,从而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帮组缓解交通、住宿过于集中的压力。(2)加强旅游产品组合编排,建立自驾游服务体系,鼓吹游客自己走出去。(3)各个景区及相邻景区之间应形成联盟,在线路推荐、旅游相关服务相互配合,在景区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给游客更优惠的价格及更好的服务。(4)结合产品特点,加强市场调研和行业细分,推出更多的会展旅游、度假旅游、奖励旅游和福利旅游精品项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类组织旅游需求。

3.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出、入境旅游

(1)入境旅游方面,要加强市场调研,把握客源国旅游消费需求情况,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的旅游消费情况,调整并创新入境旅游产品体系,降低消费门槛,从而适应游客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以旅游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精品项目,比如奥运旅游等,从而加强对主客源国的促销作用;最后,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大力开发新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2)出境旅游方面,政府必须鼓励、支持出境旅游,并且为出境旅游的公民提供相应的便利。

4.大力扶持旅游企业

为应付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旅游企业。首先,要根据当前形势,进行“集体会诊”,比如旅行社发展大会和旅游景区座谈会等,深入了解和分析旅游现状,并且积极开展各旅游区的实地调研活动,找原因、找方法,帮旅游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其次,旅游部门还应该为旅游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与政策服务。最后,针对旅行社资金缺乏的困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核退部分甚至全部旅游质量保证金来帮助企业增加流动资金。

四、结语

作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我国应该联合世界上旅游业界各相关部门及行业,加强合作,坚定信心,共同应对这次危机,看到危机给我们带来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旅游业的未来趋势,制定出有效的危机处理策略。应该吸引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出、入境旅游、大力扶持旅游企业,从而使我国旅游业在危机中生存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锡玉.金元王朝与帝国[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2]郑振龙.大警示――冷观金融危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周宇.资本龙卷风[M].昆仑出版社,1999.

[4]贝克勒.从边缘回来――格林斯潘年代[M].威利父子公司,2006.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修订本)》(川发改投资[2009]280号)和《*省*地震旅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计划明细表》文件确定了我县旅游灾后重建的项目和中央投资分类控制数,为顺利完

成我县旅游业灾后重建任务,保障灾后恢复重建旅游项目按计划、按县情实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灾后重建工作,建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领导的旅游灾后重建组织机构,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

《**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2010)》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我县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并要求县级各职能部门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开辟旅游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对旅游灾后重建项

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项目审批等相关手续办理,作为灾后旅游恢复重建的牵头单位,我局也成立了以县旅游局牵头,涉旅(乡)镇、部门配合的旅游灾后重建工作机构,做到了有部门牵头,专

人落实旅游恢复重建工作。

(二)科学规划,整体推进

《*省*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2010)和《*省*地震旅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计划明细表》下达后,我局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充分认识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任务的重要性,从县情

和景区实际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旅游业灾后恢复工作,分别以《关于*-*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项目的立项报告》(旺旅(2009)3号)、《关于旅游景区步游道、旅

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灾后重建项目的立项报告》(旺旅(2009)4号)、《关于鼓城乡场镇风貌改造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立项报告》(旺旅(2009)5号)和《关于鹿亭溪茶文化、温泉乡村

旅游带灾后重建项目的立项报告》(旺旅(2009)6号)向县发展和改革局申请了立项,县发改局立即对上述项分别以旺发改(2009)56号、旺发改(2009)57号、旺发改(2009)58号、旺发改(2009)

59号文进行批复,同时对上述项目进行了招标事项核准。

重建项目经发改局批准后,我局立即按照川府发(20*)21号文件精神在县招标办的监督下,经比选确定委托*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景区步游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鼓城乡风

貌改造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了上述重建项的规划和目施工图设计、地质灾害评估和地勘工作;委托*省环科院完成环评报告;委托成都理工大学高标准编制《*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鹿亭溪

茶文化、温泉乡村旅游带概念性规划》,规划已通过了县政府组织咨询会。为加快灾后重建项目的推进力度,我局一边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边通过公开比选,确定了重建项目的招标机构,

由招标机构通过*日报了*景区步游道、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公开招标公告,该项目将于5月26日开标,与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该项目8月30日完工;鼓城乡场镇风貌改造工程,包括房屋

新建或维修、室内改造和房屋外观改造。政府只补助房屋外观改造资金,并且补助资金不得超出以上三项总投资的50%,通过老百姓委托乡政府联系,采取群众投票比选的方式确定了施工队伍,该项目已

开工,预计8月30日旅发大会前完工,我局将对该项目的资金,进度进行全面监督,*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工程概算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已送县评审中心评审,预计6月底进

场施工,8月3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力争旅发大会期间接待参会代表;鹿亭溪茶文化、温泉乡村旅游带项目力争在2010年5月完工。

(三)存在的问题

灾后重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多,手续复杂,加之现已进入雨季,施工难度大,导致了项目进展慢。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旅发大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牵头,相关乡镇、部门和企业为成员的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和组委会,明确责任。组委会办公室专门负责旅发大会的筹备和检查督促工作,对鹿亭温泉、*、大茅坡、木门寺、城

、*等景区项目的开发规划、项目编制、工程进度等情况进行定期督查通报。提出了承办旅发大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切实可行,详细具体的工作初步方案,制定了细化到每周的倒排工期表,目前各项工

作进展顺利。

三、对照标准,狠抓落实,创A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景区

根据广元市2009年度A级旅游景建设任务,*—*景区将在2009年10月完成景区的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任务下达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承办全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将创A工作和灾后重

建相结合,决定举全县之力,以负重自强,勇争一流的精神完成*—*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并力争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

1、强化领导,健全机构,锁定目标任务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保障创A工作完成的前提,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县的召开,两次召开县委常委全,专题研究旅发大会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并提出了

力争创4A旅游景区的目标,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委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0多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县

旅游局,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也按各自的职能成立了创A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对照标准,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县委、县政府把创A工作作为成功召开旅发大会的首要工作来做,县旅游局、县米仓山管理局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2003)细则总体要求,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省*县*—*省级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为依据,制定了《*县*—*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和景区建设计划》,方案对每个涉旅单位

提出了具体的完成时间和工作目标,做到了目标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人员。

3、资金落实及现阶段进度

自景区开展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创A工作,灾后重建,旅发大会相结合,整合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的灾后重建项目,决定投入5100万元,完成*—*景区创建国家3A旅

游景区工作,现阶段已完成了游客中心综合楼、景区大门,停车场主体工程,核桃树坪服务点,景区部分步游道及小龙潭景点的打造工程。

(二)鹿亭溪温泉景区

洗浴中心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着手编制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

四、明确任务,增添措施,圆满完成半年目标任务

(一)、承诺目标进度

1、景区建设

*—*景区:*景区步游道、景区导视系统、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已进行了招标工作,确定了施工单位。9月20日前将全面完成*景区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及外观装饰、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和

核桃树坪停车场、景区步游道及导视系统建设、鼓城乡场镇市政设施建设、场镇风貌改造和配套旅游设施建设。*景区:进一步加强了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业主加快建设进度,景区已基

本完成慈竹坝停车场的场地平整、接待站木楼主体结构及吊桥建设任务,景区步游道完成工程量的65%,基本建成景区休息亭3个,景区厕所正在选址,民主村中心停车场地已基本平整,完成接待大楼部

分外墙安装,完成供水工程,已解决民主村搬迁的土地问题。鹿亭温泉景区:洗浴中心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着手编制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木门寺景区:协助文体局对景区受损房

屋进行了维修,制定了恢复重建方案。

2、宣传、促销

按照广元市2009年整体宣传促销方案,结合我县旅游工作实际,制作了《*县09年度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按照促销方案,成功参与了成都宽窄巷子剑门关蜀道旅游年启动仪式宣传活动,全国百城旅

游宣传周活动,在成都召开的第六届旅游中国论坛活动和灾后重建旅游高端培训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8000余册,《旅游地图》10000余份,接待咨询10000余人次。通过参加旅游促销周活动,对外宣传

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收到了良好地促销效果,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旅游发展经验。

3、旅游星级饭店建设

进一步加强了对米仓山大酒店创建3星级旅游饭店工作指导,并聘请了省内旅游专业院校的老师进行了现场指导,同时对米仓山大酒店进行了初评和明查验收,米仓山大酒店分别以235分和229分通过

了市星级旅游饭店的初评和*省星级旅游饭店评定委员会的明查,现米仓山大酒店创建3星工作已全面进入了暗访前的整改阶段。同时配合市星级旅游饭店评定委员会加强了对*宾馆创建4星级旅游饭店的

指导,现*宾馆前期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已进入营业阶段。

4、乡村旅游发展

初步完成了全县乡村旅游带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投入40万元聘请了成都理工大学的专家对我县乡村旅游进行了总体规划,现已完成了鹿亭溪、茶文化乡村旅游带的总体规划的初评。同时对全县乡

村旅游接待点的接待环境和接待设施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旅游接待点的接待质量和能力。

5、经济工作

全县共接待游客30.94万人次,同比增长29%;实现旅游营业总收入20434.3万元,同比增长3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其中一日游客27.27万人次,占总数的88%,过夜游客3.67万人次,占总数

的12%。门票收入1.293万元,同比增长42%。游客主要来源于浙江、重庆、南充、巴中、南江、绵阳、成都及广元市周边地区。

6、其他工作

一是结合旅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对全县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旅游线路上8处旅游厕所、旅游线路、宣传广告、汽车维修点等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工作。二是在县城

新华街已设一处米仓山珍旅游商品购物点,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购物场所已进行了规划设计。三是配合文体局对景区解说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分别举办了一场具有地方色彩的文艺表演和篝火晚会

。四是按要求完成涉旅政务服务项目的清理工作,完成了政务服务的项目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的制作。五是对全县涉旅企业进行了多次执法检查,加强了旅游执法管理,杜绝了景区的违规开发。

(二)、公共目标完成情况

1、约束性目标

局机关内综治、维稳、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健全,确定了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了制度和《公共安全预案》。2009年社会稳定,综治、旅游安全运行良好,无安全事故发生。认真开展清洁城乡行动,做

好了责任区清洁、保洁工作。已与档案局取得联系,将请档案局专业人员对我局档案进行归档整理。按时完成了地方志编纂工作。单位职工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事例,无参加的行为。旅游工作没

有造成事件,更无群体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按时足额缴纳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保证性目标

干部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及旅游工作目标进展有序,建立了干部普法、学法制度,开展集中学法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认真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并要求学以至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认

真加强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大力弘扬清风正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三个严禁”,无行政违法和单位干部职工违纪违法行为。以创新的手段加强政治思想、宣传、党建工作。防邪工作做到“三零”、

“三无”。

(三)目标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旅游产业涉及领域广,部门多,相互制约,责权不明,有效工作时间多用于协调之中,严重制约旅游产业的投资环境和发展速度。

2、业主配合不力,投资力度受限,既影响景区建设速度,又影响招商引资工作。

五、旅游工作重点

我县旅游工作主要是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三个重点”,抓实“七项工作”。

(一)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年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旅游工作目标任务,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定期对照工作进展情况,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各项目标的完成。

(二)牢牢把握“三个重点”一是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重点。狠抓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以旅发大会为重点,切实做好旅发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会议的成功

召开。三是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重点,对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扎实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创A工作一举成功。

(三)抓紧抓实“七项工作”

1、认真做好旅游发展大会的相关工作;

2、加强灾后重建旅游项目的推进工作,切实加大工程的推进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期完成;

3、扎实推进*景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的各项准备工作;

4、加强对乡村旅游和旅游星级饭店工作的指导;

5、加强宣传促销,提高*的知名度;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原住民部落观光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1-0118-11

A Review of Ethnic-college Tourism in China

LU Hong

( Business and Tourism Management School of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China )

Abstract: Ethnic-collegetourism is named as aboriginal-tribe tourism in Taiwan.This paper summarizes,contrasts and comments on ethnic-collegetourism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aboriginal-tribe tourism in Taiwan fromtwo aspects-development and research,and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own viewpoint about the basic trend of ethnic-college tourism’s development and study in China.

Key words: China; ethnic-college tourism; aboriginal-tribe tourism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选择民族村寨旅游作为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同时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主题公园式民族文化村寨,如深圳的中华民俗文化村、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台湾南投的九族文化村等,为民族村寨旅游增添了另一种形式。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并且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热点。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大陆的一种称呼,而在宝岛台湾省则称之为原住民部落观光。因此本文包括祖国大陆的民族村寨旅游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发展概述和研究评述,以期读者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和研究进展有一个总体认识,并希望两岸学术界加强交流,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和原住民部落观光的共同发展。

一、概念分析

(一)民族村寨旅游相关概念

大陆学者在研究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问题时,出现过“乡村民俗旅游”、“乡村民族旅游”、“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民族村寨旅游”等提法,它们含义相似,略有不同。在各种提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民族村寨旅游,这说明已被众多学者接受。本文标题使用“民族村寨旅游”这一概念,把台湾的“原住民部落观光”也包含其中。

国外文献中关于民族村寨旅游方面的研究,或在民族旅游、乡村旅游或文化旅游的背景下展开,或对原住民旅游或部落旅游进行专门研究。近几年国内大陆学术界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并不多见,其中罗永常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罗永常(2003) 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淳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从该定义及进一步分析可知,民族村寨旅游的活动场所在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主要目标市场应定位为异族游客,民族文化性和乡村性是民族村寨旅游的两大本质属性,并且前者应是其首要属性。民族村寨旅游不等于在民族村寨的旅游,而必须以体验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从类型上看,严格意义的民族村寨旅游属于乡村旅游和民族旅游的交叉型旅游方式。

(二)原住民部落观光相关概念

在台湾的土著民族过去被称为“番”,1994年起都将他们称之为“原住民”。台湾原住民,在学术分类上属于“南岛民族”,是指外来政权进入台湾以前,最早抵达台湾定居的族群。具有原住民族被征服的殖民意味,但他们都愿意被称为原住民。台湾原住民包括部落原住民和都会区原住民。这里的都会区是指原住民行政区外所有汉人居住的区域。原住民部落是指原住民的传统生活领域。

“原住民部落观光”也常称为“原住民观光”,在国外,有许多学者对“aboriginal /indigenous tourism”(原住民观光)给出了定义,台湾的不少学者也定义了“原住民观光”,并将其在研究类型上归属于“异族观光”(ethnic tourism,大陆称“民族旅游”)。以下是台湾学者对“原住民观光”所下的几种定义。

谢世忠(1994)认为原住民观光系指游憩据点的居民及工艺品(包括衣服、建筑、戏院、音乐、舞蹈及一些造形艺术)是异于现代潮流之文化情调,特别是以吸引游客为主要策略。该定义强调了原住民观光的文化差异性。

张玲玲(2004)将原住民观光界定为:“原住民部落自主运用其周边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作为观光游憩资源,观光客透过部落文化巡礼、参观文物、歌舞展演、生活体验、导览解说等经营行销方式,观察并了解原住民文化特质”。该定义内涵较为全面,包括观光主体和经营主体、营销方式、观光空间和内容等要素。

另外,东海大学景观研究所(1998)、蓝淑琪(2004)分别从突出自主经营的角度和资源与观光内容的角度解释了原住民观光的含义。

台湾学者从不同侧重点解释了原住民观光的含义,但都将原住民文化视为原住民观光的重要属性。

以上有关民族村寨旅游和原住民观光的定义多指狭义的原生型,而本文综述时把广义的民族村寨旅游和原住民部落观光亦包括在内,即还包括异地主题公园型,主要意欲较全面反映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情况。虽然有的学者将少数民族和原住民不加区别,但本文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和原住民部落观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住民部落观光是民族村寨旅游在特定地区的称谓,民族村寨旅游的外延更广。

二、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综述

(一)大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综述

1.发展历程

大陆民族村寨旅游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总体来看,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致又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时期:

1980年代:起步阶段。随着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尝试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旅游局首先选择了安顺的布依族石头寨、黔东南的上朗德、青曼、西江苗寨、麻塘革家寨等8个村寨对游客开放。我国民族村寨旅游随之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陆续开展。这一阶段的发展规模不大,层次也较低。

1990年代初期至后期:稳步发展阶段。1991年,贵州省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而民族村寨旅游又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突破口。很多民族省区纷纷跟进,民族村寨旅游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1991年深圳创建了有“露天民俗博物馆”之称的中华民俗文化村,随后在全国掀起了建设主题公园式民族村寨的热潮。

1990年代后期至今: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1998年,中国与挪威联合在贵州省创建的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始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由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组提出的建立若干民族文化生态村以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构想,经过多年实践在云南取得了明显成效。许多省区纷纷仿效,开始探索民族文化村的生态旅游发展。

2.发展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陆,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有民族农家乐、民族文化生态村、生态博物馆、异地集锦仿制型村寨等形式。地域分布上,贵州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最早,发展体系较为完善,云南、四川、广西、湖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也发展迅速。

从相关政策支持方面讲,国家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自由等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是民族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行的周末双休日和“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推动和刺激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同时,如何使民族村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旅游政策方面,2006年8月,国家旅游局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2007年3月16日,国家旅游局、农业部联合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2007年3月23日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这些有关乡村旅游的发展政策是当前开展民族村寨旅游的指导性纲领。在地方政策上,2002年2月,贵州省旅游局出台了“贵州省旅游村寨定点管理暂行办法”,成为直接指导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政策性文件。

(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发展综述

1.发展历程

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50~1960年代,原住民观光萌芽和发展。1950年代,台湾接受美援,驻台美军的假日旅游促成了台湾国际观光事业的萌芽,乌来因温泉成为台湾早期的旅游地;原住民开始将保留地使用权转让给平地人,观光资源沦入平地资本家手中。

1970年代,原住民观光的快速发展和负面冲击加剧。1970年代台湾外交受到挫折和大陆开放观光,国际观光事业面临困顿阶段而国内休闲需求相对剧增,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对山地展开侵蚀。原住民被卷入劳动力市场,山地部落人口外流,社会结构出现断层,加速了弱势文化的瓦解。

1980年代,国家公园与原住民文化村相继成立并引发抗争。1983年,“国家公园法”及其施行细则公布实施。各国家公园的陆续建立却没有保障到原住民的权益,反而侵夺到他们的生存空间,造成原住民的反感和多次抗议。1986年10月台湾第一个以原住民为主题的游乐区――九族文化村在南投成立开放,开始了游客对原住民观光的另一番旅游形式。但这种抽离了环境生活的文化展示却引发了大家的争议。

1990年代至今,原住民部落观光转型。1990年,颁布实施“新山村建设计画-山地聚落环境改善之村落”。达娜依谷、布农文教基金会园区、司马库斯、阿里山乡茶山村等原住民部落开始尝试发展生态旅游,强调部落自主、排斥财团介入、要求经济利益留在当地。2002年为国际生态旅游年,生态旅游观念逐渐被国人认识。2004年,行政院永续发展委员会发表生态旅游白皮书。2006年原住民部落永续发展计画说明。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逐步迈向永续发展的道路。

2.发展现状

台湾原住民包括高山族和平埔族(已高度汉化)两大类12族群,目前有45万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原住民分布地区包括五十五个乡镇、四百四十六村里,范围遍及高山地区、东海岸地区及兰屿等地。

随着国民旅游的盛行,原住民部落地区因拥有游客最喜欢的组合―优美的自然景色、丰富的生态与独特的文化,特别是原住民的祭典、仪式、歌舞与竞技等民族文化形式,极具观光价值,遂成为游客最佳去处之一。加之1993年的国际原住民年,2000年的国际原住民观光年以及2001年起全面实施周休二日,带动了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迅猛发展。

根据余文德(2003)之调查,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产业有以下类别:(1)饮食方面:农特产品、原住民风味餐饮、其他。(2)住宿方面:民宿、度假山庄、观光饭店、露营。(3)育乐方面:文物展示馆、生态展示馆、休闲农场、游乐区、主题乐园。(4)传统工艺方面:传统手工艺品。(5)自然资源方面:温泉、瀑布、花季、神木群、矿产。(6)产业/文化活动方面:产业活动、原住民文化活动、生态旅游。

2002年,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拟定了“国内旅游发展方案”,其中原住民委员会规划了六大重点项目,成为台湾推动原住民地区观光事业的指导纲领。

三、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我国两岸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从学科取向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旅游资源与开发学、消费者行为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等;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包括基础性理论、产业发展、旅游供给、旅游需求、社区参与、旅游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从研究案例的地域分布看,大陆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少数民族众多且旅游业发展迅速的省区,台湾集中在中、东部的高山部落;从研究方法看,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等。本文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专著、论文集、期刊、报告与硕博论文,资料选择原则是文献的代表性和观点的差异性,能反映两岸学术研究水平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下面主要以研究内容为线索,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与评述。

(一)基础性理论研究

前面已经对概念作了简要的分析,基础性理论研究还包括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资源性质、类型等方面的研究。

罗永常(2005)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有典型的乡村性、鲜明的民间性和地方性、强烈的文化交融性、广泛的参与性、突出的层次性、鲜明的环保性六大基本特征。这对以后研究民族村寨旅游特征和本质属性有一定的启迪。

金颖若(2002)认为民族文化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是活生生的正在运行、发展着的民俗。其研究在性质上对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进行初步探讨,具有一定的新意。

在产品或市场类型方面,台湾学者的研究较为深入。

钟洁(2006)将民族村寨旅游分为原生村寨型和主题公园型两类。

罗永常(2004)根据开发历史和开发现状的不同,将民族村寨分为盛名热点型、重点文物型、新兴热点型和待开发型四种。

台湾学者中,谢世忠(1994)将原住民观光分为四种类型:都市情境的山胞观光、生活区的山胞观光、社区动员的山胞观光、集中展现的山胞观光。

吴宗琼,吴敏惠(2000)将台湾原住民观光发展进程分为几个重点型态:纯表演型、传统祭典型、主题乐园型以及社区发展型。

另外,东海景观所(1998)、侯锦雄、李素馨(1999)也分别对原住民观光的发展型态和市场类型进行了分类。

从总体看,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全面、完善和深入,有待今后拓展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产业发展研究

主要体现在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有关的各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如徐永志(2006)认为民俗风情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蒋丽芹(2005) ,王雯雯(2006)分别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对策。台湾学者吴宗琼(2003)认为透过生态资源(Ecological)、经济利益(Economical)、游客体验(Experiencing)的3E平衡发展使原住民部落达到永续经营的最大整体效益。

在发展模式及策略方面,黄亮,陆林,丁雨莲(2006)阐述了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相应发展战略。台湾学者中,钟任荣(2005) ,郭训德等(2005)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别提出了台湾和花莲县丰滨乡丰富部落发展原住民观光产业的策略。林光浩(2007)以屏东县春日乡部落为例,了解受访者(居民与游客)对于部落发展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态度,两者作为研究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主轴,并提出策略拟作为生态旅游的发展蓝图与建议。上述台湾学者的分析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另外,两岸学者还在村寨保护和发展的具体对策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在其他相关研究中,如张河清,方世敏(2003)提出实施区域协作,使湘西民族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卢世菊(2006)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刘晓辉(2006)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可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三)旅游供给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方面

罗永常(2006)针对贵州实际,提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原则。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开发模式上,大陆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例如丁健,彭华(2002)从空间角度将民族旅游的开发模式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包括原生自然式、原地浓缩式)和异地开发模式两种。这实际也符合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实情。张华明,滕健(2006)提出一种以保护(Conservancy)开发为前提、公司(Company)起主导作用、有鲜明特色主题(Topic)、村民(Villager)普遍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即CCTV模式。杨兴洪(2005)通过天龙、郎德与中洞三种开发模式的分析,对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实现科学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生态旅游开发上,聂泽龙等(1999)以云南曼么哈尼族村寨为例,分析了秀丽的热带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邓永进,郭山(2001),陶犁(2002),江晓云(2004),蒋丽芹(2005)分别以不同的案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如何开发生态旅游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另外,我国学者还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民族节日符号运用、旅游景观系统构建与开发、旅游策划和规划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2.民族村寨旅游各产品类型的研究方面

杨家娣、叶文(2003),杨兆文、徐乃瑞(2004)均以云南民族村为例,前者进行了问题和对策分析,后者探讨了民族文化村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侧重于异地主题公园式民族村寨方面的研究。

马晓京(2002)提出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是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黄萍,王元珑(2005)认为建立“文化生态村”是实现四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沙爱霞(2004)提出了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开发的原则和措施。这是对属原生型民族村寨类型之一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旅游开发展开的研究。

周真刚(2002)、杜倩萍(2001)、周真刚和唐兴萍(2004)、黄萍和游建西(2004)、刘沛林等(2005)、刘旭玲,杨兆萍,谢婷(2005)等人论述了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建设、保护、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的作用以及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对原生型民族村寨的另一种类型―生态博物馆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成为研究热点。

3.家庭旅馆研究方面

大陆学者对民族家庭旅馆的研究较注重经营管理对策,如鄢杰(2003)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两会(村委会和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政府+公司+移民工程”三种主要的经营管理模式。陈国兰(2006)对沪沽湖落水村家庭旅馆进行了个案分析,提出“政府十行业协会+接待户”的多层次管理模式。

在台湾,家庭旅馆被称为民宿。从论文研究方向来看,有从民宿建筑法令或民宿功能方面探讨,有从游客需求与评价着手,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多注重区域性、原则性的论述。

另外,在对旅游线路、旅游商品开发的研究方面,大陆学界多在民族旅游的框架下进行。一方面很多都适用于民族村寨旅游,另一方面也可从中获得很多启示,尤其是对民族村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今后可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并结合案例进行相关研究。

(四)旅游需求研究

旅游需求研究主要是针对游客的研究,包括旅游动机、认知、态度、需求、消费行为及满意度等方面。大陆学者如吴忠军,唐晓云(2004)以广西龙胜为例对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龙胜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需求与消费行为、游客的时空分布,探讨了游客行为研究在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民族村寨旅游游客行为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钟洁(2006)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对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台湾学者中,如蓝淑琪(2004)以新竹县尖石乡司马库斯为例,分析了部落生态旅游游客的环境识觉与行为。掌庆琳,洪雅芳,吴淑铃(2006)探讨了原住民地区民宿游客於原住民节庆活动期间的参与动机与选择民宿的动机。游钦忠(2006)探讨了太鲁阁国家公园原住民特色产品的产品属性与游客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吴佳霖等(2003)进行了游客对原住民族文化园区满意度的研究。

(五)社区参与研究

社区参与是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大陆学者如黄华(2004)总结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类型、阶段、层次以及参与方式,分析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制约因子和现存问题,提出了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原则、发展机制和利益保障措施。

台湾较注重对社区参与的研究,如蔡志坚(1996)提出建构玉山国家公园与当地原住民共同合作经营之模式。纪骏杰(2001)提出资源共同管理的理念。黄跃雯(2001)指出原住民部落要发展生态旅游,首需获得部落居民的支持、参与,提升服务品质。

(六)旅游影响及影响认知研究

大陆学者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多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分析,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影响分析偏重社会文化影响。

如良警宇(2005)从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探讨了旅游开发对民族村寨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唐雪琼,车震宇(2004)从村寨面貌、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思想意识、人际关系、女性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给村寨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付保红,徐旌(2002)对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钟洁,陈飙,杨桂华(2005)对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李志飞(2006)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针对民族村寨居民对当地旅游业影响认知的研究在大陆还不太多。

台湾有关观光发展影响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观光开发对当地影响之研究应涵盖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及实质环境影响三个层面,且正负影响兼具。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学者关于当地原住民或游客对于部落发展观光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冲击的认知和态度的研究也甚多。如黄宗成等(2001)、陈锦鸿(2006)、 吴宗琼(2002)分别研究了原住民对观光、民宿业、观光庆典活动冲击的认知与态度。在居民对观光冲击影响认知因素的研究方面,根据欧圣荣与颜宏旭(1994)、黄宗成等(2001)、欧圣荣与陈明川(2003)等人的研究归纳有年龄、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月收入、住家离观光据点距离、居住时间长短、与游客接触程度、参与游憩活动机会等因素。

(七)其它视角下的研究

两岸学者还从其他视角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里举几个例子,如:

徐新建(2000)以较独到的见解论述了我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张明(2005)以落水村为例,从人类学角度,探讨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问题。

张义平(2001)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并对云南民族村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测度、分析和研究。这对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梁炳琨(台湾,2004)从新区域地理学研究取向,以地方文化与观光地景生产为研究对象,探究近年台湾原住民族地区在全球文化经济环境中,如何以地方文化,透过文化经济运作的策略,进行观光地景的生产,回应市场经济与国家政策,并且在观光发展中,如何进行地方建构。

王亚欣(2006)从借鉴的视角,以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为借鉴,对大陆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深入研究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文章在大陆不多见。

四、总结和展望

(一)大陆和台湾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和研究对比

从所在区域看,大陆的少数民族和台湾的原住民大多分布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山区;从旅游影响看,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对两岸村寨社区都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从发展阶段看,都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发展时期和转型发展时期,发展过程类似;从发展类型看,大陆和台湾都存在原生型与异地仿制型民族村寨;在产业发展方面,大陆和台湾都很关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上是海峡两岸民族村寨旅游在发展方面的主要相似之处。在研究方面,两岸学者都很重视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旅游发展策略的制定与旅游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文献分析法、综合与对比分析等常规方法外,两岸学者也逐渐重视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并引入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

大陆和台湾民族村寨旅游在发展和研究方面又存在以下不同:

1.现代意义的民族村寨旅游是台湾发展早于大陆,台湾当局有专门关于原住民观光的政策,大陆的国家旅游局还未出台有关民族村寨旅游或民族旅游的政策,目前大陆的民族村寨旅游是在乡村旅游政策的指导下发展的。另一方面,台湾学者对原住民部落观光的研究也较早,在很多方面研究也较深入。

2.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发展较早,一方面积累了多方面经验,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陆的民族村寨旅游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发展的非持续性现象,但可发挥后发优势,使发展方向及时转型。例如在1998年,贵州省创建了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开创了内地民族村寨旅游的生态发展之路。

3.在研究内容上,内地学者较注重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较注重社区参与和旅游影响认知的研究。特别地,内地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影响的客观分析较多,但专门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居民或游客对旅游影响的主观认知研究还不太多。

4.在研究方法上,内地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不多,即使采用,方法也较单一。台湾学者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无论是旅游需求分析、旅游影响认知分析,还是发展策略的制定,均喜引入不同的定量分析方法。不过这一差异在逐步改观。

(二)启示

这里的启示应是双向的,大陆和台湾应相互借鉴,从对方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如大陆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理念,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社区营造理念,均可为对方借鉴。在政策制定方面,大陆国家旅游局可出台民族旅游或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政策,以指导其健康发展。另外,海峡两岸学术界可在民族村寨旅游方面召开研讨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大陆民族村寨旅游和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的共同发展。

(三)问题和展望

1.应建立清晰的概念体系和当前阶段相对规范的产品分类体系,来规范民族村寨旅游的相关研究,并注意利用多学科视角下的研究成果。

2.加强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的需求研究,把游客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走一条切合市场的科学发展之路。

3.旅行社可从区域旅游的视角,根据各种民族文化主题,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的专项线路设计,也可将有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纳入到各种旅游线路之中。

4.在研究层面,应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合,增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或可借鉴性;在管理层面,应选拔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强调多方参与决策,重视专家的建议,实现科学管理。因为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主管领导一般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因此要特别注意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注意专家研究成果和管理的有效结合。

5.无论是民族文化生态村还是民族生态博物馆,是否真正走上了生态发展的道路?民族村寨旅游还有没有其它的发展形式?如何在旅游发展中面对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问题?如何处理村寨保护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如何促使民族村寨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层面和程度到底怎样?另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民族村寨旅游中一个特别敏感的问题,那么游客、当地村民和当地政府等方面对社区参与的态度如何?社区参与理念是如何运作的?社区居民从社区旅游中得到了哪些好处?上述问题实际上都是动态发展的问题,也许我们现在能够做出回答,但也许我们将来能给出更满意的答案,又也许将来我们提出的问题会更多。一切都在发展,相信我国海峡两岸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前景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蒙睿,周鸿.乡村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48-52.

[2]谢世忠(台湾).山胞观光――当代山地文化展现的人类学诠释[M].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1994.

[3]东海大学景观研究所(台湾).促进原住民地区观光事业发展之研究[M].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1998.

[4]纪骏杰(台湾).原住民、自然资源与共同经营,把人找回来:在地参与自然资源管理[M].花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2001.

[5]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A].见: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C].贵阳: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94-108.

[6]郭训德,谢嘉荣,廖孟仪,蓝振峰(台湾).花莲县丰滨乡丰富部落生态旅游与观光产业发展策略分析[A].见: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C],2005:231-248.

[7]吴宗琼、吴敏惠(台湾).原住民部落发展观光历程之研究-以阿里山山美村为例[A].见:观光管理学会.千禧古迹管理与周休二日休闲活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0:199-211.

[8]黄跃雯(台湾).生态旅游的理念与实践:原住民部落观点[A].见:保护区管理的国际新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2001:77-93.

[9]欧圣荣,陈明川(台湾).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冲击认知与发展态度之研究-以嘉义县山美村为例[A].见:第五届休闲、游憩、观光学术研讨会[C].台北:中华民国户外游憩学会.2003.

[10]罗永常.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0-62.

[11]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1):61-65.

[12]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3):118-121.

[13]蒋丽芹.试论民族文化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3):30-31.

[14]王雯雯.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6(18):186-187.

[15]徐永志.民俗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J].旅游学刊,2006(3):10.

[16]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5):53-56.

[17]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初步思考[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105-107.

[18]卢世菊.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6(2):108-113.

[19]刘晓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85-88.

[20]罗永常.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6(3):47-49.

[21]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98-101.

[22]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3):97-103.

[23]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05(4):56-59.

[24]聂泽龙,刘宏茂,段其武.开发西双版纳村寨生态游资源发展民族地区经济[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9(1):67-68.

[25]邓永进,郭山.香格里拉民族生态旅游的设计与实践-来自云南省中甸县霞给村的研究报告[J].思想战线,2001(2):69-71.

[26]陶犁.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以新平县南碱村调查研究为例[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96-98.

[27]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4):564-567.

[28]蒋丽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市麻塘革家村寨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6-69.

[29]杨家娣,叶文.云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初探――以云南民族村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3(6):22-25.

[30]杨兆文,徐乃瑞.关于民族文化村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兼对云南民族村的调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19-121.

[31]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28.

[32]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177-180.

[33]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80-183.

[34]周真刚.试论生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及其在中国梭嘎的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02(4):42-48.

[35]杜倩萍.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73-75.

[36]周真刚,唐兴萍.浅说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典型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04(2):33-37.

[37]黄萍,游建西.求变与保护:中国首座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处境与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23-26.

[38]刘沛林,Abby Liu,Geoff Wall.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J].2005(2):254-257.

[39]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3):414-418.

[40]鄢杰.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探索,2003(6):120-122.

[41]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39-143.

[42]良警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4-58

[43]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3):79-82.

[44]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1):43-49.

[45]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 2005(5):85-90.

[46]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21-25.

[47]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7):1-9.

[48]王亚欣.对台湾原住民部落观光营造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6(4):27-31.

[49]侯锦雄,李素馨(台湾).休闲文化观光行为的规范-以原住民观光为例[J].户外游憩研究,199912(2):25-38.

[50]吴宗琼(台湾).部落观光与生态旅游[J].农业经营管理会讯,2003(35):15-18.

[51]吴宗琼(台湾).部落观光庆典活动影响之研究――游客认知面向的探讨[J].旅游管理研究,2002(3):39-56.

[52]欧圣荣,颜宏旭(台湾).金门地区观光发展冲击认知之研究[J].户外游憩研究,19947(4):61-89.

[53]黄宗成,吴忠宏,郭建池(台湾).阿里山地区原住民对其观光发展冲击认知与态度之研究[J].公共事务评, 20012(2):91-122.

[54]石正人(台湾).原住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之愿景[J].农业经营管理会讯,2003(35):4-12.

[55]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云南大学.2006.

[56]陈国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落水村为例[D].云南大学.2006.

[57]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

[58]张明.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研究――以落水村旅游发展为例[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5.

[59]张义平.旅游环境承载力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以云南民族村为例[D].云南大学.2001.

[60]张玲玲(台湾).原住民部落发展旅游之探讨――以可乐部落为例.国立东华大学民族发展研究所[D].2004.

[61]蓝淑琪(台湾).原住民部落生态旅游游客识觉与行为之研究――以新竹县尖石乡司马库斯为例[D].台湾大学.2004.

[62]林光浩(台湾).原住民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之潜力分析――以屏东县春日乡(CHI-KA-DAN)部落为例[D].国立高雄大学都市发展与建筑研究所.2007.

[63]游钦忠(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游客对原住民特色产品属性认知及购买意愿之研究[D].园艺学研究所.2006.

[64]蔡志坚(台湾).国家公园内原住民参与模式之建构――以玉山国家公园与东埔社布农族为例[D].国立中兴大学资源管理研究所.1996.

[65]陈锦鸿(台湾).原住民部落居民对民宿业发展冲击的环境识觉差异分析――以司马库斯、新光部落为例[D].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研究所.2006.

[66]梁炳琨(台湾).原住民族地区观光文化经济与地方建构之研究――邹族山美社区之个案[D].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研究所.2005.

[67]余文德,余世仑,曾伯元(台湾).原住民观光休憩产业永续经营之研究――以雪霸国家公园雪见地区为例[R].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2003年度研究报告期中报告书. 2003:23-66.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地处贵州南部边陲的罗甸县,长久以来受交通和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级贫困县这顶并不光彩的“帽子”如一座大山般压得罗甸人喘不过气来。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全县35万人民发扬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麻怀干劲”,全身心投入县域经济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十二五”期间是罗甸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统计显示,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81%;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3.92%;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4.12%;财政总收入6.9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6.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五年年均增长16.5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位次,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突破交通瓶颈天堑变通途

清晨的贵阳,空气凉爽。82岁高龄的黄东平老人像往昔一样,陪着老伴在小区里散步、晨练。他不时抬手看看表,9点钟的车票,一会儿要赶往老家罗甸去参加11点开始的老年曲艺表演。原曲艺团工作的黄老,退休后经常受邀到家乡参加各种文艺演出。

“高速公路开通后,一个多小时就能赶到。”黄老说,以前没有高速公路,回一趟家要花五六个小时。往往得提前一天出发,费时费神。“哪像现在,早上还在家参加锻炼,中午就到罗甸了。”

去年8月,惠罗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从黔南州首府都匀到罗甸的行车时间由5小时缩短为2.5小时左右,罗甸县城到贵阳由原来的5小时左右缩短到1小时20分左右,罗甸突破交通瓶颈的制约,融入“高速时代”。

除了高速公路的开通,罗甸还致力于县域交通网络的贯通。五年来,实现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2176公里。全县26个乡镇通畅率为100%。此外,在航运建设方面,罗甸辖区龙滩电站回水375m高程,已经渠化航道九条与红水河航道相连,通船航道里程达242.6公里,其中四级航道88.5公里,各类港口码头10个,年实现水上客运量30万人次、货运量60万吨,旅客年周转量1950万人公里、货物年周转量3000万吨公里。

罗甸还积极争取机场和铁路的建设,目前,罗甸已完成了《机场选址报告》《罗甸机场选址阶段飞行程序设计报告》等报告编制,永兴铁路规划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今后,随着余庆经罗甸至安龙高速公路和罗甸至广州红水河航运的开通,罗甸将成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出海最近通道,成为黔中经济区连接北部湾经济区和对接东盟泛自由贸易区的关键节点。加之原有交通条件,基本形成以罗甸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大城市,为物资的快速流通提供了保障。

再造罗甸新城目标基本实现

天刚蒙蒙亮,年近80岁的罗文化老人连同几位退休的老同志已走在宽敞平坦的罗甸城东大道上。这是老人们每早散步必走的路线。道路两旁新建的商品房鳞次栉比,各种颇具南国风格的行道树枝繁叶茂。

近年来,罗甸提出“一心四带八点”的城镇扩容思路:“一心”是以县城为中心,东拓西改县城,三年内再造一个新县城,面积达到3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9万人;“四带八点”是打造县城至罗沙、县城至董架、县城至红水河、县城至木引四条城镇带和边阳、沫阳、逢亭、木引、罗悃、红水河、董架、茂井等八个小城镇。

“以产兴城、产城互动”让罗甸城镇建设亮点频显。按照“东西拓展、路网先行,建设新区、带动旧城”的思路,总投资2.2亿元的城东二期“五路一广场”已建设完成,城西片区“一路一场平”完成了工程量的80%。目前,罗甸城东新区初具雏形,城西、城北片区开发全面启动,新增商品房315万平方米,县城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拓展到9平方公里,三年再造一个罗甸新城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完成老城区道路、人行道、路灯改造,新建城镇道路25.9公里。以边阳、木引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投资4.43亿元。201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4.7%,比2010年增加17个百分点。

旅游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盛夏时节,艳阳似火,罗甸县董当大小井旅游景区却是另一番景象。众多游客或在古榕树下乘凉,或光着脚丫在出自地下溶洞的河水里嬉耍,悠闲自在。而此时,大井村村民黄元文却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里忙得不可开交,杀鸡炒菜。五桌人的饭菜已经超出他的接待能力,一些迫不及待的游客干脆帮着宰鱼、洗菜、摆桌,热火朝天。

“主要提供黄豆鸡和野生河鱼,一年有八九万元收入。”黄元文说,景区开发后,原来在部队当过炊事兵的他在自家房子里办起了农家乐,几年来,房子由一层加到了三层。“准备扩建老屋基,再加些大规模”,生意的火爆让他对经营农家乐充满信心。

近年来,罗甸围绕 “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实施大旅游、大健康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提升景区管理质量,迅速推进全域旅游,在全县八镇一乡规划建设了一系列省州级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了沫阳镇大小井及特色民族村寨田园观光、龙坪镇龙翔千堤火龙果观光休闲度假、逢亭镇上隆茶园及木引镇特色精品水果乡村连片生态游、边阳镇玉都北殿高效农业科技园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目前罗甸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县级农家乐示范户16家。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近100万人次,总收入达4.69亿元,农民直接受益1.8亿元。重点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7000元,其中农业旅游创收直接贡献率达57%。

已开工建设的边阳镇玉都北殿现代高效农业园,预计今年9月开园。该项目由旅游集散区、茶马古道商业区、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区三大板块组成,集农业观光、生态博览、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特色美食为一体,预计年接待旅客150万人次。

今年4月,位于罗甸城东新区占地400公顷,总投资高达35亿元的罗甸绿城桃花源度假养生小镇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罗甸县首个集观光旅游、康体养生、休闲度假、商业会务、水上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旅游集散中心。绿城桃花源项目仅为罗甸城东三期规划建设“ 罗甸长寿养生园”的一部分,整个项目规划建设产业类、服务配套类、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总投资81亿元,总面积11平方公里。

医药水电石材三大产业助经济发展

罗甸抢抓全省加快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依托信邦制药平台,规划建设罗甸医药食品产业园。该园区是集药品食品加工、药材批发、科技研发、电商服务、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民族高新医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200余亩,总投资15亿元。目前,该园区已有信邦制药、君之堂、艾力康、良云金秋等15家企业入驻。此外,园区内,罗甸电子商务产业园、罗甸县旅游接待中心等8个招商引资项目已签约。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税收2.58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摘 要] 旅游和社区的协同发展中,呈现出居民被边缘化、空间的争夺和占用、资源环境利用不当以及居民参与受限制造成的可持续生计能力受阻等问题,严重阻碍发展进程。信息时代背景下,旅游社区的参与和治理将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和协同善治转变,大数据将为旅游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信息支持,参与平台和途径也会拓宽。数据的透明和公开将有助于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分配和协调,届时将大大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经济欠发达地区治理过程的大数据应用可率先从有效沟通和精准服务着手,增强各个主体挖掘和利用数据的能力,发挥群众智慧,使社区治理向多元合作共治和良性善治迈进。

[关键词] 社区参与;参与意识;自我增权;创新就业;旅游发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9

[中图分类号] F5901;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99- 03

1 大数据与解决旅游社区参与矛盾的同构性

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1 ]。近些年,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社区和旅游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被给予更高的位置[2 ]。旅游目的地社区被边缘化、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以及旅游产生的文化冲击、空间争夺和占用、环境问题、资源合理利用和分配 [3-5 ]等等这些棘手的问题,多是由于公共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公权力基于行政程序的分配不均造成的不平等引起的,为此,和谐的发展呼吁民主参与、社会自治,呼吁更加科学而良性的治理。

近年来,学者对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障碍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起来大致分为外部制约和内因限制两方面。

外部制约主要指:第一,旅游发展地以景区或旅游企业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愈发复杂多变,各个利益之间的争夺和冲突层显 [6 ];第二,强势资本入驻后,社区原有的利益天枰失衡,有政企联合操作,政府权力寻租的现象出现,无形中规避了公众的参与;第三,参与渠道单一,信息不场>用翊τ谛畔⑷跏迫禾宓匚唬从获取信息的便捷和信息量都集中于少数社区精英 [7 ];第四,政府管理权限和边界不清,决策方式方法不明晰,造成行政帮扶上的困难和障碍 [8 ]。

内因限制因素有:第一,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弱,参与意愿摇摆不定;第二,居民受教育程度低,不知道如何参与和维权,多数居民个体不具有“公共理性”。而一旦其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多采取消极抵抗,不懂得也不会如何维护合理权益; 第三, 参与的技术, 主要指参与旅游发展需要的各种资质证书,多数居民不具备专业资格认证。这些问题和状况制约了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也对社区的治理带来了各种困境。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或许不应该站在问题里面去分析问题,而应当站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大环境去观照现实中的困境,进而科学决策。

自麦肯锡公司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的研究报告以来,发达国家率先就大数据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如:美国利用大数据技术改善政府治理,帮助预测就业岗位和信息,帮助分析民意预防冲突和矛盾,以及各个商业领域。

大数据在国内的实践尚晚,自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同年9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标志着大数据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信息时代,地区治理的智能化,现代化势在必行,大数据所要求的信息开放、分享决策、平等合作与解决旅游社区参与所面临的如上问题具有同构性。

社区参与和治理要求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平等,社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亦源于此。公共权力的制度基础是民主,需要最广泛的人民的话语表达,大数据为各个主体的话语表达提供了多元的、便捷的渠道。公共利益的平等则要求各个参与主体的平等协作和自由互动,最终实现共同成员的最大利益,并且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损害。大数据的公开透明,信息的交互流通,为实现平等对话,达成共识提供基础和条件,大数据的开放和包容有利于多元利益体之间的调试和整合,“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沟通渠道,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享用者。为提高参与,形成民主意识打破技术。

2 大数据重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

大数据的驱动下,原有的社区将被解构为由网络社区和现实社区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网络社区在大数据信息体量大、变化快,新媒体盛行的作用下,使网络参与主体更加单一、多元化,参与的渠道也不再局限于日常的行政参与,进一步弱化个人对组织的依附,公共舆论盛行,这些都将倒逼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由权利集中、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权利逐渐分散,但仍保持公共理性的合理行政管理,而不至于失控。

网络社区凸显的公开、透明、共享协同现实社区进一步整合,重构了善治的社区治理生态系统。多元治理主体充分激活社区的自组织和自调整能力,治理权力适度调整,逐步向金字塔中低层倾移,追求更高效的治理模式和更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鼓励社会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协同参与治理。

大数据驱动下,将以数字决策代替权利决策或经验决策,公共资源配置、招投标、各类项目的开发和决策将有数据为决策依据,有效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公众监督、信息公开倒逼权利结构优化,全新的治理生态系统浮出水面。社区治理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3 大数据在旅游社区治理中的现实运用

大数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尽管目前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技术、理念意识和数据非理性等障碍,但是,践行科学分析、数据决策势在必行。为了拟合数据鸿沟,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可以在有限技术的基础上来试行基于大数据的治理现代化,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中数据”,即,信息量没有那么庞杂,不存在对非结构和半结构数据的分析。鉴于旅游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有效沟通和精准服务两方面践行数据管理和决策。

3.1 大数据沟通

大数据沟通是指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和终端广泛收集社会数据,了解群众观点和态度,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目的在于达成共识、改善群众关系,凝聚社会公信力。这种方法已经被发达国家广泛用于社会信息征集和公共治理。

如:Kosinski研究发现,通过市民在主流社交媒体(如Facebook)上面的点赞数据,即可推测每位个体的年龄、偏好、和政治观点,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投放精心设计的沟通和说服信息[9 ];美国费城使用名为“Textizen”的APP向市民的手机发送短信息,并告知目前正在制定的政策法规,同时制定并投递相关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被作为施政依据在官网公布[10 ]。

旅游发展过程中,经常由于社区居民被置于旅游发展进程之外,不得分享利益,或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沟通不畅而造成各种矛盾和冲突,严重阻碍旅游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和谐进程。基于政治程序对矛盾和冲突的利益进行权威分配,使各个社会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对话,利益调和度低,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依托大数据平台表达的信息对话,对信息的模块化处理后,可进行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沟通。

通过建设数据平台,拓宽信息渠道,为群众参与提供便捷途径,数据的透明和可视化又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扩大治理的公信力,可以弥补行政上的单一决策造成的资源不足、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

3.2 数据识别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大数据开发技术是关键但应用和服务也不可忽视。数据的分析还应当回归到应用和实际决策中。在千变万化的社会问题和群众需求中引入社会群体的力量,有助于进一步搜集有效数据,识别需求,提供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

目前旅游和目的地社区的发展中,地方行政做了不少工作,基层管理人员的辛劳有目共睹,但成效并不显著,比如对待困难户的帮扶,群众反映帮扶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甚至是采取的帮扶的方法存在供需偏差,造成公众参与率低,政府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大数据驱动下,应当增强社会主体挖掘和利用数据的能力,拓展数据的应用主体和应用领域,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面。例如:纽约市使用LBS应用让市民在地图上建议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的设置地c,为市民提供便捷租车服务,获得市民广泛支持。另有,美国佛蒙特州向群众征集推送粮食捐献政策和具体捐赠点的位置[11 ]。

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群众团体或是市场的力量,并鼓励他们运用大数据,开发应用平台APP,在各个方面服务群众[12 ]。未来的现代化治理,应当朝着数据支撑下的社会主体多元合作共治和良性善治迈进,治理更强调理性公共协商和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和协作[13 ],以公共利益为标准,实现公共选择的理性转换,避免公共活动效率低下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集体非理性。

4 总结和展望

大数据的应用和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条路上,既要避免公共社会不成熟,公民缺乏公共理性而带来的数据偏差,也要谨防数据寻租,数据霸权和数据掺假。健全数据伤害维护机制,出台数据使用责任和数据使用相关的条令规范亦是趋势。

大数据的应用关乎国家治理体制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和社会自治培育,要求每一个社会主体都要有数据意识,释放数据红利。每一个公民都是数据的使用者和提供者,要重视公民数据源,为民主参与和决策、良性善治开源纳智。正如哈耶克所述:一个社会的知识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智慧,整个社会的文明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会琴,侯林春,杨树旺,等.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26-32.

[2]苏明明.可持续旅游与旅游地社区发展[J].旅游学刊,2014,29(4):8-9.

[3]左冰.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J].旅游科学,2013,27(1):1-14.

[4]李萍,王倩,Chris Ryan.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J].旅游学刊,2012,27(4):57-63.

[5]陈莹盈,林德荣.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研究――自我与他者关系类型及其行为模式[J].旅游科学,2015,29(4):38-45.

[6]王德刚.文化自信、利益均衡是确立乡村旅游伦理关系的基础[J].旅游学刊,2014,29(11):9-11.

[7]时少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的权利结构、运作策略及其影响研究――以京郊BS村景区并购事件为例[J].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12(11):73-83.

[8]王翔宇,翁时秀,彭华.旅游地乡村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归类与差异化表达――以广东南昆山核心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5):45-54.

[9]Kosinski M,Stillwell D,Graepel T. Private Rraits and Attributes are Predictable from Digital Records of Human Behavior[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2013:5802-5805.

[10] Global Open Data Index. http:///.

[11]吴湛微,禹卫华.大数据如何改善社会治理:国外“大数据”社会福祉运动的案例分析和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8-121.

[12]赵长明.我国二手房地产交易价格风险的核算[J].统计与决策,2014(1):34-36.

[13]陈潭,杨孟著.“互联网+”与“大数据×”驱动下国家治理的权利嬗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5):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