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20年;是跨越发展、驱动转型的20年;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是安全发展、依法治理的20年;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20年。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分十一章节:

一、中国互联网波澜壮阔的20年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年历程,总体上经历了基础初创期、产业形成期、快速发展期,而目前正处于融合创新期。

二、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

体现在四个方面:宽带网络规模建设水平国际领先;骨干网络持续演化升级;应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互联网关键资源拥有量大幅增长。

三、中国互联网技术产业实现创新跨越发展

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加快赶超;新技术应用不断培育形成新业态。

四、互联网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全面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引领互联网经济发展,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跃居全球首位;互联网信息服务创新活跃,移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加速器;“互联网+”驱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互联网+”驱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报告中提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驱动线上线下(O2O)互动融合,旅游、租车约车、餐饮外卖等服务业基于O2O模式的产品种类和服务形态日益丰富,O2O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并且,余额宝、百发在线、微博钱包、微支付、京保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个体网络借贷(P2P )、众筹等一批新兴业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丰富了人们投融资渠道和方式。

五、互联网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中国注重利用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加快推进社会化应用,体现在:电子政务打造在线政府;互联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共享;互联网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精准化、个性化;互联网促进人的均衡发展。

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这表现在: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网络信息传播格局基本形成;互联网传播力影响力明显提升;互联网积极传播中国声音。网络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七、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日益健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八、网络空间法治化加速推进

中国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加强网络立法,严格网络执法,引导全网守法,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互联网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网络空间生态治理规范有序;网络法治意识和网络素养明显增强。

九、互联网治理体系在探索中逐步完善

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治理,不断调整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表现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调整完善;政府引领、多方参与治理模式初步形成;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

十、互联网发展的中国经验

20年来,中国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为民服务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开放合作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本政策;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该报告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经济主要有大而独特、快速发展、活跃多变三大特色。

首先,就市场特色而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且互联网市场增长迅猛,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而与美国相比,中国互联网市场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占比明显较高。

其次,就用户特色而言,中国互联网用户更年轻、更草根、更移动且更易接受新应用。例如,中国网民平均年龄28岁而美国为42岁,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渗透率高出美国达12.4%,核心应用在中国渗透速度更快等等。

再次,就竞争特色而言,中国有46%的企业在2年内成为独角兽而美国为9%,中国互联网行业风口现象更明显、高峰期企业数量相对更多、企业平均寿命更短,相应地也更易一夜成名。

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李舒表示,中国互联网可以在庞大体量上保持快速发展,具有三个驱动因素,即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红利、互联网行业自身的高透明度以及中国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时部分传统行业成熟度较低,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跳跃成长”的机会。

报告还指出,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逐渐把战略重心转向海外。中国互联网特色也影响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偏向用较有弹性的模式进行海外扩张,如通过策略投资、控股、联盟等方式快速适应当地市场。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从62万到5.38亿,15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

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微博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用户增长保持强劲势头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确定,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对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事实上,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并于同年11月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1998年起,为了使调查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62万到5.38亿,15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

网民究竟有多大的规模,这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据介绍,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万人,现在我国上网用户数达到了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7%,即使在增速放缓的当前,最近半年,我国用户数增长了2450万个,平均每天增加13.5万个网民,5天的新增网民数就已经超过15年前的中国网民总数。从国际对比来看,2008年6月底,我国上网用户数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每100位网民中,就有24个是中国人。

《报告》认为,当前网民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因而需要关注互联网在这些人群中扩散的障碍。总结过去几年中国网民的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目前,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到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式电脑这一传统上网终端的使用率在逐步下滑,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

图表25: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对于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便捷的方式。这些因素都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

《报告》还显示,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访问时长比一季度增加近10分钟,网络视频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深度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与整体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稳步增长相比,手机端视频用户的增长更为强劲,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一亿人,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至27.7%。在视频网站、运营商等多方积极推动下,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报告》指出,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对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广阔的农村地区,以及庞大的流动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简便的方式。在2012年刚开始上网的新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达到51.8%,这一群体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60.4%,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比例只有45.7%和8.7%,而新网民中城镇人口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只有47.2%,这一结果显示出,相比于电脑,手机对农村网民的增长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电脑使用固网的成本依然较高,在这样的限制下,通过手机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是在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更加现实的方式。

微博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用户增长保持强劲势头

微博客,是当前互联网的新宠。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网民使用率为50.9%,比2011年底增加2.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称,微博用户规模已进入平稳增长期。自2011年上半年爆发式增长以来,微博用户增长已逐渐回落。2011年6月底用户数增速为208.9%,网民使用率增加26.4个百分点;2012年6月底用户数增速已低至10%以下(9.5%),网民使用率仅增加2.2个百分点。在网民使用率超过一半的前提下,用户增长的回落,意味着微博已走过早期数量扩张阶段。

手机微博则延续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6月底,其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是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一方面,手机微博能体现微博内容的即时性和发挥微博应用的自媒体优势,用户体验较好,流失率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微博客户端功能不断增强,例如增加LBS交友、社会化阅读、兴趣社区和通过客户端直接购物等,提升了手机用户使用微博的黏性和使用体验。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确定,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但由于技术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互联网存在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仅拥有约3.32亿个IPv4地址(不含港澳台地区),即使大量应用地址翻译(NAT)等技术延缓IPv4地址消耗,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还会显著增加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降低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从2010年起,不断有研究机构和互联网专家发出警告,IPv4(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地址短缺从一个科技问题一步步走近社会大众。

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此次会议明确了以IPv6(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大规模部署和商用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路线图和主要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2012年2月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通知这是第一个出台IPv6发展的国家专项,是对国务院的确定发展IPv6路线的细化和落实。

2012年3月29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政府统筹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推进IPv6网络规模化商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业务应用等领域的重大突破,构建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成熟商业模式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据有关专家介绍,基于IPv4的现有互联网,用于标识全球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地址约有40 亿个,目前已基本分配殆尽。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地址数量是2的128次方,是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一个通用的形象说法是:能使“地球上每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更大,采用IPv6协议,使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间,网络规模将更大,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应用更广泛;二是更快,100M字节/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三是更安全,可进行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具有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实现一个可信任的网络;四是更及时,提供组播服务,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可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五是更方便,无处不在的移动和无线通信应用;六是更可管理,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及时的维护;七是更有效,有盈利模式,可创造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意见》在明确下一代互联网的重点任务的同时,对下一代互联网进行了描述,6”时代的互联网不仅有IPv6,而且“地址资源足够丰富、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应该能提供更大信息量和多样化的业务应用,更智能地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联通,为社会生产生活构建更坚实有力的信息基础”。为此,《意见》提出将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后续演进技术、光纤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IPv6宽带接入业务,促进基于IPv6的宽带数据业务商用;积极发展地址需求大、速率快、移动性高的个性化互动业务;建设基于IPv6的三网融合基础业务平台,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融合类业务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为重点,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教育、农业、工业、医疗、交通、铁路、水利、环保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分阶段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重大工程,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有线电视运营企业、软件研发企业等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下一代互联网。

根据发改委已经确定的发展路线图,2013年底前,开展IPv6网络小规模商用试点;2014-2015年,开展IPv6网络大规模部署和商用,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具体目标包括,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共有63个企业获得了投资,其中已披露投资金额3.32亿美元。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共有63个企业获得了投资,其中已披露投资金额3.32亿美元。总投资案例数量和披露投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30.8%和63.9%,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593万美元,同比下降49.1%。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全年中国创业及私募股权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9%和16.5%,在广义IT行业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7.1%和45.3%。

全年披露的63起投资案例分布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互联网服务、互动社区、资讯/门户网站和网络广告等11个子行业。其中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行业最受资本青睐,分别在投资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这两个指标中拔得头筹。其中,电子商务投资案例16起,占行业投资案例总数25.4%,投资金额9769万美元,占行业投资总额29.4%,平均单笔投资金额698万美元;网络游戏行业投资案例个数为11起,稍逊于电子商务行业;社区行业以5325万美元的投资金额的成为行业焦点,紧随其后互联网服务和互联网软件也有不俗表现。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投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净增0.86亿人,达到3.84亿人,同比涨幅达到28.9%。其中宽带网民数净增0.76亿人,达到3.4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0.1%;手机网民数净增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农村网民数净增0.22亿人,达到1.07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8%。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连续2年以每年超过8500万新增网民的速度高速增长,普及率也从2007年的16%增长到2009年底的28.9%。虽然普及率持续提升,但是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较低。截至2009年12月,美国、日本和韩国互联网普及率分别达到74.1%、75.5%和77.3%。以目前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发展速度,预计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能超过5.5亿,国民渗透率超过42%。

中国互联网网民结构随着网民城市的下沉,网民的年龄结构更加均衡。与2008年相比,3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占比攀升,较2008年上涨了5.6%,占到网民的38.5%。同时10岁以下网民群体也从0.4%增至1.1%。从学历上看,2009年中国网民群体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渗透。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速最快。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使用率排名前三甲的网络应用分别是网络音乐(83.5%),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但从发展速度上看,商务交易类应用遥遥领先。其中,网上支付用户排名第一,年增幅80.9%,紧随其后的是网络炒股和旅行预订。从1999年至今,中国网民的应用热点从信息获取、网络娱乐逐步向商务应用发展。2007年开始,商务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消费商务化特征走强趋势明显。

互联网研究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务院提出“互联网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互联网+教育”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LBS服务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初探 “互联网+”峰会 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 美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 能源互联网现状与发展 “互联网+”与教育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探究 浅谈苏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 互联网电视时代 “创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政治时代 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 掘金互联网教育 浅析“互联网+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5-13.

百度百科.APP Store[DB/OL]. ,2016-05-10.

郑世钰,刘三女牙.智能手机的微型移动学习创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30-131.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1):11-19.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王吉伟.“互联网+”时代 职业教育怎么发展?[EB/OL]. http:///start/2015/0513/405713.shtml,2016-5-17.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