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性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社会调查报告 证据 证据能力 证据效力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社会调查制度的发展现状
社会调查,也称品格调查,是指为了在刑事程序上对每一个犯罪人都能选择恰当的处遇方法,使法院能在判决前的审理中,对被告人的素质和环境做出的科学分析。 社会调查制度是随着刑法学说从行为主义向行为人主义转变而兴起的。行为人主义认为,行为不只是意识的客观化、现实化,而且是人格或品格的外化,即行为总是正确地反映着行为人的人格或品格,所以要将行为作为反映人格的事实来把握。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即反复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性。犯罪人的危险性格是科刑的基础。 在此理论思潮的指导下,人格因素被引入到各国的形式立法和司法中。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法制较为发达的国家,社会调查制度已趋于完善。
在上述国家,社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犯罪人的个性、身心状况、境遇、经历、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内容,其普遍适用各个年龄阶段的犯罪人案件,且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其社会调查一般由专门机构承担,如美国是专门的保释服务机构或监督机构承担,英国是保释情报组织承担,法国是由预审法官承担,或者由预审法官委派司法警察或有资格的人承担,德国是社会工作者承担。审判机关要求“尽可能地获得与被告人有关的生活或者性格特征材料”,以便精确地对被告人科以刑罚。监狱也根据犯罪人的社会调查状况对犯罪人实施不同的矫正或改造方法。由此可见,在国外,社会调查作为量刑、保释、分类矫正的基础,已经成为各国刑事程序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在社会调查主体方面,各国做法不一,既有预审法官、司法警察承担,也有社会专门组织、社会工作者承担。
我国明确提出社会调查的法律虽然是2010年9月印发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但是提出实施社会调查制度却是在1995年公安部所印发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并且在相关规定中都明确指出,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平时表现、家庭情况、犯罪原因、悔罪态度、成长经历、心理特点等因素。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的主体则主要有:(1)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如北京市门头沟法院;(2)固定的社会团体组织(青少年保护委员会、工会、妇联等),如青岛法院、合肥法院;(3)相对固定的社会调查员,如河南省兰考法院。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调查制度开始较晚、适用主体狭窄(仅适用于未成年人)、调查主体不固定且缺乏专业素养。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社会调查证据性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性之争
对于2010年9月“两高三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所涉及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性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只能是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的一种重要参考资料”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调查报告从理论上应当视为证据”;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调查报告包括三部分:⑴被告人基本情况;⑵犯罪内容;⑶提出量刑建议及其理由。……社会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如被告人的基本情况看、一贯表现及犯罪情况,一经查实,可以成为法院量刑的依据,因此,属于证据。至于调查报告中的量刑建议部分,由于其属于调查部门对被告人量刑的意见或建议,并未证明案件的有关事实,因此不属于证据”。
笔者赞同第三种学说,认为社会调查报告前两部分应当属于证据,而社会调查报告的第三部分不应当属于证据。从语言学角度界定证据为:“法律用语,据以认定案情的材料。” 从法律学角度界定证据为:“证据就是证明案件事实或者与法律事务有关之事实存在与否的根据。” 因此,只要与案件的待证事实有关的材料均可称之为证据,该材料的真假情况、表现形式如何均不影响该材料能够成为证据。而案件的待证事实主要是指“与案件事实相关的、能够证明是否有罪, 以及相关的量刑情节事实。” 就社会调查报告来讲,其中被告人基本情况与犯罪内容中所反映的被告人的品性特征、一贯表现行为、悔罪态度、犯罪动机、与被害人的关系、犯罪的社会影响等内容对于更为清楚的判定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从而对其更为准确的量刑有着重要作用,这两个部分属于证明相关量刑情节事实的证据。因此社会调查报告的前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否查证属实,都属于证据,而其被查证属实之后,则成为了定案的根据。换句话说,定案的根据都是查证属实的证据,而只有查证属实的证据才是定案的根据。而社会调查报告中的量刑建议及其理由部分,因为与待证事实无关,因此不属于证据。
三、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能力之探
二、调查课题:行业社会责任报告调查问卷
三、调查时间:2011年8月
四、调查目的:
在总体经济亟待转型和产业亟待转移的大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披露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和企业增强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方在推动报告发展的同时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一种新型的转型路径和升级工具,它的积极作用也开始凸显出来。
最真实地掌握社会公众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了解和实践情况,最全面地掌握多利益相关方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期望和诉求,以期通过调查在社会公众和行业之间建立起一次沟通对话和信息反馈的机会,对于鼓励更多的行业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实现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乃至贡献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责任报告经济转型产业转移行业自身建设
五、调查过程:
根据调查的目标和分析的目标,本次调查问卷在内容设计上既包含了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又包含了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准则、细则的考量,同时还富于创造性地对我国当前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现状、推动力量和挑战困难进行了开放式问答和讨论,既充分保证了相关知识的科学严谨性,又力求体现调查对象的差异性和区分度,希望藉此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问卷信息,实现调查目标。
在调查方式上,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对不同从业背景的社会公众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本次调查累计发出问卷125份,回收100份。
六、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分析
从内容设置反映出的结果来看: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常识性知识了解的层面看,在所回收的100份调查问卷中,不太关注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占到了61%。在回答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所起到的作用的时候,虽然有近9成的受访者表示认可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促进整体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初衷和落脚点却较为含糊,38%的受访者认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是基于行业自身建设的需要,但也有近5成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应该在于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从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细则、准则的考量来看,38%的受访者表示会首先关注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透明度状况,与此相对应,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完整性、真实可靠性和通俗易懂性的关注则分别占到了受访对象的24%、21%和17%。在回答最为关心的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具体细则方面,绩效评估占到了40%,而近几年较为引人关注的利益相关方关系则引起了23%的受访者的注意。在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最为关心的主要议题的选择上,产品质量、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低碳发展这三个细则依次成为受访者提及更多的议题,而这一比例也分别占到了85%、72%和59%。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现状来看,近6成的受访者对我国目前的行业社会责任现状不太满意,而选择不关心的也出人意料地占到了20%。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这一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升这一问题上,40%的受访者表示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与此同时,表示同样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机构的推动的也占到了受访者的35%和21%。
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具体挑战的开放式回答和讨论中,我们发现,尽管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它对推进行业整体社会责任建设将会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对于它的发展持肯定和看好态度。反映到问卷的回答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责任管理的实践水平,而通过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其本身所具有的宜传作用和引导效应,亦将有助于在行业层面形成公开透明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进而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提升行业自律和诚倌的水平。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大部分受访者的担心则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不作为、具体实践和推进不得力以及来自社会的忽略和不重视。
从受访者的从业背景来看:
作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实施的主体,行业组织无论是对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还是相关细则、准则的关注和把握,抑或是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所处的外部、内部环境及推动力量,往往能够切中要害,较好地把握到了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发展的脉络。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挑战方面,也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而作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企业往往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常识性知识了解表现不错,但在特定时期背景下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缩影涵盖和关注的议题,其把握得还不够准确,虽然也能列举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在政策建议和实施推进等环节仍有待提升。
尽管在整体上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情况、使用情况和后期实施推进上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但在问卷中,我们发现,面对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大的趋势,已经有不少的科研机构开始关注和挖掘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涉及到行业社会责任所遇到的现实挑战方面,开始尝试着通过机构的研究和调查,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纵深发展和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二)调查结论
在本次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并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一,从本次调查分析的整体情况来看,相比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尽管人们对于以行业为主体社会责任报告还不是很了解,对于其现实的巨大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仍有待提升,但却正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开始越来越多的获取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并表现出对于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发展趋势、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迫切关注。这也表明了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传播渠道建设和媒介建设,真正做到宣传好、保护好、引导好。
农村的社会现状,笔者将之划分为人文、经济以及社会三种模式。
(1)人文模式。如今的农村大部分都秉承着两个极端,一个是节气即春节、清明等节日人流量较大,随处可见的是赶回家过节气的青壮年,另一个极端就是每年元宵之后,冬至之前,用村落人稀来形容都不算过分,这就造成了很多生活隐患。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留在家中,这就造成了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就笔者所见所闻,近些年以来,因农村一老一少居家而产生的一系列医疗问题、教育问题都非常严峻。如医疗问题主要发生在农村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方面做的不到位,有些老人对自己身体的情况仅仅是简单的通过能吃几碗饭、能干多少活来判定,而缺乏医疗器械的辅助,所以造成了一些家庭老人突然遭遇血压升高中风等情况发生,而在农村,当遭遇到了医疗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家庭在经济和亲情的承受力在这一刻将面临重大考验;教育方面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忽视,一方面是由于老人对知识这一块的认知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对子女是否接受较好教育的欲望的降低,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适龄儿童教育问题。
(2)经济模式。现在的农村经济很简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主要依靠土地来产生价值,近些年来,人们对土地产生价值最大的期望是满足于口粮的需求,主要原因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回报不匹配;第二个是新型种植经济,随着新龙村等一批依靠苗木种植、果农经济的逐渐壮大,农村逐渐形成了另外的一种经济模式,那就是依靠苗木市场和水果市场来发展的种植经济;第三个是养殖经济,近年来,随着温室养猪、__养鸭以及__养牛等产业进驻__,而带动了一部分农户参与到养殖行业之中;第四个是打工经济,主要是建筑业,抹灰工是整个__农村青壮年选择最多的一个行当,也是__对外的一个特色职业,的确,每年外出抹灰的青壮年为__带回大量的现金,一方面促进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推动了__本土经济的发展和盘活,抹灰产业也可以说是__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最后一个是政策经济,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各种推进农村发展的规划和项目也接踵而至,这个政策项目都需要人去实施,这也促使了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其中收货财富。
(3)社会模式。在农村我们遭遇最多的就是对比,我有你没有,我就比你牛;你有我没有,我就瞎嫉妒。这不是歧视,而是实实在在所存在的社会想象。当然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好转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在个人收获财富方面还能够理智对待和选择正确的方式去提升自己收获财富的方法和速度。但是一旦涉及到政府出面、政府出钱的事情就会出现很激烈的对比,我将之称之为争桃心理,比如,2015年底,我们组织了一次对枣林村36户贫困户的一次慰问活动,就遭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闹事,有些村民甚至耍泼阻止我们活动的进行。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第二种是10%和90%原理,举两个实例,一个是户户通水泥路硬化项目,我们遭遇了这样的责难,一位老乡责备我们说:“路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弄成水泥路,我家牛的脚都磨破了,再说我们也习惯了泥巴路了,弄成水泥路就是方便那些当官的开小车回来,是不是?”,还有一个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的案例,一位老婆婆找到我们说门口自从按了路灯之后,她每晚都睡不着,让我们把路段换一个地方重新装,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一个事情我们只要能让90%的人满意,那么就能走,就可行。
对于目前的农村而言,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教育问题。教育方面最严峻的是一种模式和一种价值观。一种模式就是留守儿童模式,农村80%以上的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读书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最关键的时刻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爱,一方面让他们在学业方面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父母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有的留守儿童最后演变成只管向父母要钱,其他一概不让父母管的偏激性格。一种价值观是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黄灯教授关于丰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门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对于他们迅速长大能够外出打工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后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筑业的火爆和从事建筑业那丰厚的收入。
(2)灾病问题。对于现在的农村而言,解决温饱问题基本上都不存在问题,一些稍微灵活些懂些技术的人甚至能够走在致富的前列,但是不管如何,当他们突然遭遇灾病的时候,这个家庭便轰然倒塌,迅速返贫。在这里举三个实例,一个是花西乡的一位青年,因为懂些泥瓦工的本事,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媳妇也娶了,但是在一次帮村里人做房子的时候被一根意外倒下的一根横梁砸断了腰椎,一个个好好的劳力,瞬间变成了一生都需要人照顾的瘫痪病人,而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也离开了他,目前,他的生活全然靠父母以及几个兄弟姐妹接济照顾。第二个是邹岗镇周兴村的一个青年,在广州一家企业上班,各方面待遇也不错,谈了朋友在老家也摆了喜酒,因为年龄的原因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一次在上班途上的车祸断送原本为他准备好了的幸福,因企业推脱责任,最重只能享受到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助,然而这4000元还不够他每个月的医药费用,更不谈为了抢救生活而欠下的数十万债务,没领结婚证的朋友撇下了他,家里的老母亲也因为孩子的不幸而哭瞎了眼睛;第三个是邹岗枣林村的一户人家,不到三十岁的年龄,突然疾病去世了,而她的妻子为了坚守与他曾经许下的诺言,独自一个人艰辛的抚养着他们的儿子,现在其子就读于__一中读高二。
(3)社会问题。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依然存在的恶劣伤人事件,近些年虽然有些缓和,但是依然存在着,而且时有发生。另外一个就是户的存在,这里的户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他们的确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了区别对待,对于他们的诉求理应受到公正的处理,另外一类则是专业户,他们以此为生活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用缠访、闹访来换取一些部门为缓解矛盾而答应他们一些金钱甚至是政策方面的倾斜。
(4)农村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个是村集体收入来源问题,就笔者亲历的近20个村而言,基本上都没有村集体收入来源,无来源再想发展存在难点;第二个是债务问题,因各种原因,每个村或多或少
都存在着一些遗留债务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第三个是村级整体发展规划,村级发展缺乏清晰的路子,没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村落长远发展的建筑或产业的布局;第四个村干部来源渠道少,收入偏低,严重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1)鼓励创业经济、合作化、入股分红发展模式。近两年,逐渐出现一批愿意回乡创业发展的大户,但苦于土地限制和一些政策认识的不清。村级发展可以尝试与这些大户进行合作,引导村民拿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宜可入股,以合作社的模式运行,同时也可以鼓励合作社在用人工方面倾斜于入股农户,让愿意投资的大户获得利润的同时,让村民享受得到实惠。
(2)发展集中化寄宿式教育。一方面实行幼儿教育集体会,片区为单位兴建公办幼儿园,另一方面逐渐形成以镇为单位的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将学生更多的时间交给学校和值勤教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
(3)妥善处理案件。在市局局长的一次讲座中让笔者最有感触的是要依法,依法处理事件。对待每一次事件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来,而不是一味的向下一集机关压任务、丢包袱,让真正需要的农户得到公正解决,让以为职业的那一拨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4)鼓励村民回乡就业。随着国家多农村发展的逐渐重视和建筑业的逐渐萎缩,新型农民需要逐渐思考未来的发展,开始着手于行业转型,一方面他们可以参与到本县一些建设项目之中获得财富,如在近几年国家拨付力度较大的小农水项目、农村整村推进项目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中本县青壮劳力参与度并不高,另一方面随着__经济的逐渐崛起,如__电器、__药业、__集团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也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就业选择。
【论文摘要】为深层次的研究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现况,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温江区各个年龄段拥有农村户籍的群众进行了抽样并结合定性、定量的统计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复合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深层次的分析,反映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现状,并结合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提出相应的建议。
1.调查报告
本调查于2009年2月21日对成都市温江区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现状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温江区各个年龄段拥有农村户籍的群众进行了抽样,抽取样本总数为100户。由于采用的是现场登记、现场答疑的回收方法,不仅回收率达到了100 %,确保了调查的质量,还获取了其他相关信息的第一手资料。
(1)为了更好的研究各年龄段的经济情况,我们对年龄段与家庭人均月收人两个变量进行列联表分析,50岁以上的人群人均月收人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占到调查人数的70 %,收人水平低下,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中,人们基本上没有工作,平时的日常费用支出主要来自于政府发放的养老金或者是子女的赡养费用。在22一35与35一50的两个年龄段里,人们的人均月收人水平比较稳定,集中在500到3000元之间,虽然收人差距比较大,但是目前基本的生活水平还是可以通过自己收人得到保障。
(2 )在问题“您对新型社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的信息回馈中,对“年龄段”、“经济状况”与“了解程度”三个变量进行了因果分析与交互表分析,只有1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目前实施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比较了解,然而,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反映对对该项制度并不是很了解,了程度仅为一般或者根本就不清楚。对该项制度比较了解的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的年龄段中,在3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仅有一人比较了解,大多数人们都不是很清楚。这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对养老保险的关注程度不够,但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温江区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人们的了解程度偏低,只有35岁以上必须购买社保的群体对该制度的具体内容才有所了解,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方式,且对还未参与社保的人群应特别关注。
(3)在问题“您是否担心退休后的养老生活”的信息反馈中有71 %的被调查者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生活,这主要集中在低收人者,其中,在“担心养老生活”的被调查者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以下的收人水平中,有34.3%的位于500元一1500元的收人水平中。1500元以上收人水平的人们基本上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养老生活,因为这部分高收人者主要在22 - 40这个年龄段中,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财力采取购买其他商业保险等措施来保障自己以后的晚年生活。
(4)在问题“以您现在各项养老保险金的总和,退休后您觉得生活水平会是怎样”的信息反馈中,大约一半的被调查者反映目前的养老金金额无法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需要。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9%的被调查者反映目前的养老金使自己的保障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有少数人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而其他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大多数觉得处于中等水平。可以看出目前的养老金金额对于患有较多疾病的老年人还是有点紧张,保障不够,这为我们以后的改革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可以设置合理的机制,不同年龄段的社保金额区别对待,体现相对公平。
(5)在问题“您觉得退休后每月需要多少养老金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信息反馈中,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每月400一600的养老金才可以基本保障其生活需要,26%的被调查者认为600 - 800元比较合适,29%的被调查者认为800元以上比较合适。如果以比例0.04,0.41 ,0.26,0. 29作为权重对各样本距均值400 , 500 ,700 ,800进行加权平均,由期望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社会群体对社会养老保险金额的月期望值为635元。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社会养老金最低需求的程度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75%的被调查者对养老金的要求为月400一600元,而更为年轻的调查者则认为月400 - 600的养老金将不能保障目前消费水平下的生活需求,在35 - 50岁的人群中,有65%的人觉得月600元以上才能维持自己的晚年生活需求,而在22一35的人群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月800元以上养老金才能保障自己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这与各年龄段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有着关联性,根据托宾的绝对收人假定的消费理论,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与生活必需品范围的扩大都将影响人们长期的消费倾向,而按照目前的费水平,低年龄段比高年龄段的人们在对保障金额的要求数量上有差异是正常的,如何更好地解决这种生命周期跨期赡养的问题是以后如何改革的重点之一。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模式的构建
基干目前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施行实地问卷调查所反应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对比借鉴,为我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完善明确的方向。
(1)实行个人帐户管理。该帐户包含三个户头:普通户头、保健户头、特殊户头。普通户头可以用于个人的养老、教育、购房等方面;保健户头用于个人的医疗保健;特殊户头用于养老和紧急开支。
(2)实现全国联网办理业务,由于中国特有的农民工现象,通过全国联网办理,简化办理手续。
(4)鼓励私人缴费,在私人缴费上实现缴费多样性、灵活性。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师资力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拓展思政课实践平台
将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将知识教学与实践应用融于一体[1]。这一教育模式的构建能够提升高职思政课程的针对性以及使用价值。
(一)明确学生地位现代教学,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参与到思政实践活动中,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已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提升学习兴趣,才能够将晦涩的思政理论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才能够“德才并重,内外兼修”。
(二)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对高职学生的实际调查发现,以实践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远超于教师直接对知识讲解的效果,可帮助学生达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化。过往的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显得空洞,让学生很难与实践联系起来,课堂所学知识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事实恰恰相反,思政这门学科,理论知识对于指导一个人的生活实践帮助和意义巨大[2]。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思政课的知识要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将原本对于学生过于抽象的知识具体呈现,为学生带来深刻的感知与体验,有效解决教学空洞的情况。
二、思政课实践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转变教学模式在当前的多数高职院校中,大多还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性知识,以致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对于思政知识学习的参与程度不够。如今正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中的资源尤为丰富。因此,教师要顺应时展,利用好信息技术,满足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但是目前还有很多教师无法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尚未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转变过来,还是应用从前的教育手段[3]。基于此情况,想要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尽可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将理论内容与当下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利用现代交流工具与学生共同探究。同时,也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案例转化为学生所学习的思政知识,实现学生应用意识的增强。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授课,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情绪参与,强化学生思政学习成效。
(二)关注力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与本科学生有着一定的不同。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较为薄弱,无法精准高效地获取信息。而且,也未能在从前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有着一定的惰性心理,对于思政知识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无法领悟,需要利用不同渠道进行大量资料的查询,甚至需要学生亲自在社会中实践。因此,多数学生认为思政学习的难度过大。学生出现以上情况不仅可以体现出自身德育意识的不足,也会通过自己的态度影响他人。高职院校在思政实践方面的目标不够精准、清晰,不关注思政相应知识内容对于学生在思想、行为等多方面培养的重要价值,也对学生自己真实的学习需要较为忽视。只是对学生开展知识性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改变学生的个人情况,教师需要全面调查学生,进行针对性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思政知识,意识到其重要性意义。
(三)师资力量薄弱让改革陷入被动当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甚至有些时候,是一个教师带几个大班。同时,从事思政课授课的教师,数量也相对较少,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客观说,思政课社会实践一体化改革,是在加大思政课授课教师的工作量和任务量。在授课教师“一人管多人”,且整体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授课教师只能应付日常教学工作,根本无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
(四)理实难以综合在多数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体系会由几个部门分别承担。实际工作中,各个部分分属于不同线路,很难让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合力。授课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从教学角度出发,负责相关知识的授课工作。这样的工作情况,恰恰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改革并不单纯是授课教师的任务,而是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客观说,带有缺陷的教育体制给思政课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掣肘。
三、完善思政课理论与社会实践一体化改革的对策
(一)提升学习兴趣在高职院校中,思政是公共课程,也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大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反馈情况,利用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课后作业等相应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依据学生反馈得到理解不足的重点知识针对性讲解。而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了解每位学生的喜好、思维等。在社会实践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个人情况分析,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播放专题电影等。利用生动内容与相应案例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形成良好思维习惯,能够保持理性态度对于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各类情况有效分析。也要组织不同类型的实践性活动,将学生的合作、动手等各项能力充分锻炼。在中秋节、寒暑假等时间,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性调查活动,依据某方面热点问题开展调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查询、整合等,最终形成小组调查报告。对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情况较好的学习小组予以一定的奖励,激励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思政学习中,也得到综合化发展。
(二)“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学生理实一体化能力高职的思政课应该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以此来增加学生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使其相关能力得到锻炼。其中,在“请进来”方面,可以考虑聘请校内、外,多年从事与思政教学有关工作的教师,或者有此领域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思政课的兼职教师。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就会让各系辅导员、团委书记等专业人士,作为思政课的教师,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教学。在“走出去”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到企业和基层中去参加实践,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