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用建筑;火灾特点;原因;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业也跟随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又因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筑功能产品的应用,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各类功能的建筑物也大量的竣工、投产使用,这也大大的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近年来,民用建筑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带来了重大的影响,2011年,8月23日佛山陶瓷厂火灾造成15人死亡,1人重伤,其中12人在火灾中死亡,2人跳楼死亡,1人医治无效身亡,而造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起火厂房内的装修材料为易燃材料。这样的事故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对民用建筑物整改火灾隐患,减少和预防火灾发生,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1.民用建筑火灾的特征
(1)发生频率高。由于民用建筑功能设计结构的复杂多样,使用单位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各种可燃物质品种存在、引火源极为复杂,诱发火灾的因素多,一旦人员意识薄弱、操作不当火灾隐患和漏洞就容易出现。
(2)破坏性大。民用建筑是提供人们生活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火灾的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残害人们的生命,严重时还会导致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混乱。因此可以看出火灾的破坏性及其大。
(3)场面混乱。建筑内居住的人员比较多而且人员结构复杂,楼层高,楼群密集、防火间距小,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垂直疏散距离长,电梯不能作为逃生之选,唯一的疏散设施就只有楼梯,因此,火灾一旦发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在慌乱中还难免会出现踩踏、摔死、摔伤、跳楼等惨剧。
(4)灾害复杂。由于民用建筑的多样性、人员复杂性、消防条件和气候不同,使得灾害发生的过程极为复杂。如高层民用建筑,由于烟囱效应使火灾蔓延速度非常快;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民用建筑,由于其自身材料的耐火极限低,一旦出现火源同可燃物助燃物的作用就可以引发火灾;此外,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及逃生自救能力、场所的消防设施和扑救条件等对火灾的发生、发展和扑救工作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5)灾后事故处理艰巨。火灾发生后,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人员责任追究、人员伤亡处理、生产生活恢复等许多工作的处理都有很大的难度。
2.民用建筑火灾隐患存在的原因
(1)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管是领导角度还是居民角度对消防意识都说比较薄弱的。家用电器、电线的乱摆放,消防通道常年关闭,装修及建造时没有按要求使用相应的防火等级的材料,没有专职消防员或未经过培训上岗、素质低,消防设备的老化或者过期仍在使用等对防火工作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这是最大的隐患。
(2)施工质量差。一些施工单位隐瞒工程量、采用低价投标,换用建筑材料、采用耐火极限较差的防火材料以降低造价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未按规范设计图纸施工;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认为只要基础、结构主体等重要部位不出问题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标准,故在安装方面未按照防火规范进行施工,或因对标准、规范不熟悉,甚至完全不了解,不按规程、规范施工,造成安装的技术性错误。比如建筑内应急照明灯亮度不够,疏散指示标志标识方向错误;防排烟系统线路安装错接,造成排风阀送风,送风阀排风;防火卷帘无联动功能和应急操作装置,不能远程控制和应急操作;未按要求设置防火间距,热辐射大、热对流强、处于风口地带等的民用建筑物相距太近等这些施工质量问题都会给消防扑救工作带来严重问题。
(3)消防安全管理空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经营模式,一些单位或者个人对民用建筑里的商业建筑实行了承包制或租赁经营,产生了使用权和产权分离的形式,这样就会造成了因消防安全职责不明确、而相互推诿,出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空白。其次,近几年来,个体、私营、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人租赁经营的歌厅、舞厅、游戏厅、网吧等大量涌现,特别是城乡交接处及校园周边的网吧、娱乐场所,不少都是非常简陋甚至未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以及部分经营户仓储、经营和住宿三位一体的经营、生活方式,不但易导致火灾发生,而且在火灾发生后会迅速蔓延扩大并导致救援困难重重。还有一些冒险非法生产经营,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大了火灾荷载。
(4)监督不力,源头把关不严。一些消防监督人员责任心较差或因相关专业知识较短缺、业务素质较低而未按要求严格把好建设审批、检查、竣工验收关口。如在施工检查中,有的消防监督人员业务不熟悉,对被检查的场所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甚至对一些明显的、常出现的问题查不出来;有的消防监督人员未能及时地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不能全面、准确地提出审核意见,甚至对比较简单的诸如设计图纸中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严重不足,内部防火分区过大,安全疏散楼梯设计宽度不够,消防水源供给不到位、灭火器的摆放间距、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室内消火栓安装位置等出现问题也未发现,对缺乏主要的消防设施设计图的设计图纸,也草率地下发同意设计的审核意见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自动消防设施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业务不熟练,造成检查中发现不了要害问题;还有的消防监督人员对消防产品、消防设施不熟悉,不会使用。还有个别消防监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经不住各种利益的诱惑,出现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甚至袒护隐患单位,使火灾隐患迟迟得不到整改。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了建筑消防监督的力度和作用,进而加大的火灾出现的危险。
3.民用建筑火灾隐患整改建议
(1)提高全民消防意识。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对家用电器、消防出口、装饰装修材料等日常生活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提高广大民众的消防意识,大力加强消防宣传,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住户和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物业管理,落实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措施。设置专职消防员,并需持证上岗。定期检查消防设备,对老化、损坏、过期的设备及时更换。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单位、个人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完善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2)重视施工质量,加强施工阶段的消防监督检查。建筑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法》及各项技术标准和有关设计规范,不得随意降低防火设计标准,特别是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有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消防专编。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的防火构造、技术措施和消防措施等,必须严格按照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加大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建设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人员的消防培训,提高消防素质,把消防意思融入工作业务当中,让施工从业人员从思想意识上得到重视。在日常施工工作中对防火结构的保护层、设置于吊顶或管井内防火分隔物、以及暗敷的消防电源线路等,认真做好施工和监督检查记录。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禁止随意动火、动电。
(3)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严查消防漏洞、空白。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遵循企业单位内部“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思想,彻底清剿火患,并实行重大火灾隐患和整改工作由有关法人代表负责的责任制度。组织公安消防机构对各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于没有按期整改,(下转第92页)(上接第94页)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依法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职责,落实整改责任。
(4)加大消防监督力度,把好源头关。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避免在检查中出现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从申报、设计、施工审核阶段就要严格把关,按照国家的规范、标准及相关法规进行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审核。对于审核通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工程的验收工作,定期对在建的大、中型工程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凡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通过验收。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应当场或责令限期改正,经复查后仍未改正的火灾隐患,对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建立健全监督整改工作档案,为彻底整改火灾隐患作好基础工作,把好消防安全源头关。
4.结语
建筑功能、设计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还在继续。“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加大民用建筑的消防设计、消防施工、消防管理工作,以保障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繁荣。 [科]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fire risk in public entertainment,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fire safety problems in public places of entertainment,the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in public places of entertainment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预防措施
Key words: public places of entertainment;fire hazard;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85-01
1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1.1 场所的位置设置不当。娱乐场所很少有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用建筑物的一个局部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宾馆、饭店内,有的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还有的甚至是设在居民住宅楼内。这些建筑内部的消防设计是不能满足娱乐场所内的许多特殊要求的,这些场所与其他部分建筑空间没有完善的分隔措施,疏散通道狭小,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人员疏散困难,不容易扑救,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1.2 场所部内部结构复杂,建筑耐火等级低,内部装修时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娱乐场所本身有行业及使用的要求,内部通道更是错综复杂。一些KTV包房、卡拉OK厅往往隐蔽在角落里,令人如身处迷宫。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提高场所档次,不惜重金对场所进行装饰装修,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几率和危害。
1.3 人员集中,封闭性强,疏散困难。公共娱乐场所承租的比例较大,工程新建时为其它功能,在装修改建成公共娱乐场所时,在安全出口数量、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等方面很难完全达到国家的消防技术标准;其次场所封闭性强,公共娱乐场所为隔音等需要,往往采用全封闭的建筑装修形式,发生火灾后,容易形成烟气集聚,可供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短,还有的像迷宫一样复杂,疏散非常困难。
1.4 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公共娱乐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连续使用时间长,线路复杂。极易引起过载、线路发热、短路等电气火灾事故。
1.5 缺乏足够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大部分公共娱乐场所都是个人承包成个人经营,许多经营者不惜花重金搞装饰装修,却舍不得投资消防设施和器材。
2当前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2.1 部分场所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在开业前没有向消防部门申请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使用并营业,同时也没有按规定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疏散预案。
2.2 场所所在建筑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共娱乐场所大多设置在沿街房屋内或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不少建筑本身没有经过消防审核和验收,而且改扩建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经营项目与建筑防火要求存在的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等难以整改的先天性火灾隐患。
2.3 建筑消防设施缺乏、损坏、停用的现象较为突出,建筑消防设施普遍缺乏系统的维护、保养。大、中型公共娱乐场所普遍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这些设施在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往往就再无人关心了,不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加之没有配备懂操作会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发挥消防设备的作用。
3公共娱乐场所的防范措施
3.1 严把场所消防审核、验收关。公共娱乐场所的选址与安全布局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着重从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安全疏散通道、独立防火分区、消防设施等方面进行消防设计。
3.2 严格监督室内装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公共娱乐场所装修材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妥善处理好装修效果和使用安全之间的矛盾,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尽量避免采用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禁止聚氨酯泡沫、海绵等易燃以及燃烧时能产生有毒气体的装修材料使用。对使用防火涂料的产品必须依法检测,验收时要严格把关,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检测报告。
3.3 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并保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道。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数量、疏散走道的长度、宽度及疏散楼梯等疏散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必须做到:一是严禁占用、阻塞疏散楼梯间。二是楼梯间、前室的门应安装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三是楼梯间和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其最低照度和连续照明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四是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始终保持畅通,还应在场所明显位置适当配置救生绳、呼吸器、湿毛巾辅助疏散器材。
3.4 要认真组织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要求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明确公共娱乐场所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对本单位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场所房产所有者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安全管理赁、承包关系时,应明确消防安全工作由经营者负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祥细的灭火疏散预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3.5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公共娱乐场所的业主在申请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要组织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和掌握《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火灾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期火灾。
总之,充分认识到公共娱乐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全面做好预防措施,对于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业主和从业人员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消防监督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才能确保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颁布实施][Z].
[2]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90周年,是“防火墙”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消防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消防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认清新形势、研究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进取,在抓工作落实和推进上下功夫,切实做好2011年度消防安全重点工作。
一、大力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今年的任务是辖区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全部达标。其中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公共娱乐场所5类场所中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2010年“四个能力”达标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列入今年达标验收范围的,要采取分片包干、蹲点帮扶、点型引导等措施,确保达标。要加强城市或者报警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建有自动消防设施的社会单位,按照不低于60%的比例联入城市火灾报警远程监控系统。要进一步督促社会单位派员参加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年内要力争50%以上的消控室值班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5月份消防大队要完成“四个能力”建设典型培树,选取1至2各单位召开现场会,全面推进辖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工作。
二、认真开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根据市政府下发《市政府关于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挂牌督办的通知》,区有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被市政府挂牌督办(市恒源仓储中心、市和平饭店有限公司),1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由区政府挂牌督办(市时代小商品城)。为优化全区消防安全环境,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区政府成立由马景伟副区长任组长,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小组。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本着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精神,切实增强隐患整改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根据制定的隐患整改方案,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各隐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隐患整改的第一责任人,确保整改资金、整改责任、整改人员等整改要求全部落实到位;消防大队负责人要亲自督促,落实专人到隐患单位检查指导、调度隐患整改进度,帮助隐患单位解决整改中的技术问题;区安监局要及时调度、督查,定期通报整改进度,并向区政府汇报,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各街道办事处、公安、监察、工商、建设等职能部门要形成整治合力,通过召开隐患整改协调会、联合执法等措施,突出隐患整改重点、抓住难点,确保隐患按时整改完毕。对未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以及整改期间发生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予以重罚,并采取临时查封或强制执行等措施予以关停;同时加大年底消防工作考评力度,实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一票否决制”,年底取消相关责任单位评先资格;对、失职渎职,督促整改不力,造成重大、较大火灾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三、加强社区和农村消防工作
要以“无亡人火灾街道办事处(管理处)”和“无火灾社区(行政村)”为目标,开展社区、农村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年内40%以上的街道办事处和6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要达到创建标准。近期,市政府将下发《关于印发《市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细化工作方案和措施,区政府将逐条逐项对照社区、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结合区社区、农村消防工作实际,精心选取试点街道(不少于1个)和社区(不少于2个),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重点打造本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亮点,7月上旬试点要出成效。7月中旬,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召开试点观摩会,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基层消防组织。年内,所有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明确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制定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6月底前,各行城市社区、政村要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二是夯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将社区公共消防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与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结合贯彻实施《省消防条例》,进一步落实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及小区共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职责。6月底前,每个城市社区应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居民住宅区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集中存放点(室),配备消防水枪、水带、灭火器、消火栓扳手等常用消防器材装备,并加强维护管理,确保完好有效。三是加强多种形式力量建设。各居委会(行政村)要全部成立志愿消防队,加强演练培训,基本掌握“一懂三会”。年底,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队各地的达标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纳入今年政府消防工作考评内容。
四、加强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
3月14日,公安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不燃材料。消防结构要严格执行公安部文件精神,切实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从3月25日起受理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申报项目要严格执行通知要求。对已经审批同意的在建工程,如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区政府将组织建设、安监等部门督促建设单位拆除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对已经审批同意但尚未开工的建设工程,建筑外保温采用易燃、可燃材料的,督促建设单位更改设计,选用A级不燃材料,重新申报。
五、进一步强化社会化消防宣传
一是深入开展《省消防条例》集中宣传,《省消防条例》已于5月1日正式实施,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媒体消防宣传阵地建设,加大网络媒体宣传力度,重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学习和遵守《省消防条例》,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二是教育部门要按照市“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推进会的要求,挑选消防安全工作基础扎实的学校,在现有条件上作为试点培养提高。三是加快推进消防宣传“五进”示范点建设,选择2至3家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宣传“五进”示范点创建活动,并积极开展“进机关”、“进工地”、“进景区”等活动。四是要按照“每个社区的每栋住宅至少聘任1人担任消防宣传员(兼消防志愿者)”和“入住率较高的每栋高层住宅和每个村的每个组至少聘任1人担任消防宣传员(兼消防志愿者)”的要求,继续开展“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员(消防志愿者)”聘任活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消防安全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特征及消防安全特点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规定,高层建筑指的是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鉴于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工期长,高空作业多、承包单位多、交叉施工多、用火用电多等特征,所以高层建设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相应具有以下特点:
1、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
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比一般建筑大得多,楼层高、人员多、蔓延快,扑救和疏散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1火势迅猛,蔓延途径多
高层建筑内的楼梯间、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等各种竖向管井,就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易形成“烟囱”效应,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另外,高层建筑特别是有豪华装修的建筑,其内部陈设和装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或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有毒气体。建筑物内起火后烟火先是向上扩散,遇到顶棚等转向水平方向,再沿着墙壁向上、下运动,随着空气的对流,愈烧愈烈。一旦烧透房顶、门窗或设备孔洞等,就会迅速向外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比较困难,往往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这是因为:一是楼层多,建筑物高,垂直疏散距离远,需要疏散的时间长。而且人的疏散正好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不得不在烟熏和热气流的烘烤中进行疏散,进一步增加了疏散的艰巨性和危险性,疏散人员往往会被烟火熏倒。二是人员集中,疏散设施少。由于普通电梯井拔烟火的作用强,容易扩大火势,不能保证疏散安全,只能使用楼梯疏散。高层民用建筑容纳人数较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难度很大,而且在慌乱中,难免发生挤伤等惨剧。
1.3高层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欠佳
由于高层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火灾防范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普遍存在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善、违章关闭消防设施等隐患。高层建筑大多数都有自动消防设施,但由于使用单位缺乏技术过硬维护管理人员,日常管理维护不善,再加上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强,导致了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质量差。
1.4楼梯间、电梯井没有安装防火门
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有些临时设施采用了木板、毛竹、塑料布等可燃材料,而且搭临设之间的防火间距往往影响消防安全。
1.5材料堆放的合理性
施工现场由于深基坑的开挖和建筑材料的堆放影响了消防车道的畅通,使消防车难以靠近火场,阻碍了灭火行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较多,且电气线路较杂乱,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1.6民工管理混乱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承包单位较多,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给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火灾隐患不易被及时发现。民工临时宿舍人员也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群死群伤事故。施工现场使用的是临时施工用水,供水水量、水压等都不能满足消防要求。
1.7未审先建,隐患较多
有些项目没有事先报经消防监督机构进行技术审核,把消防图审看作可办可不办的事情,一味的追求速度,边施工,边设计,甚至改变原有建筑的功能属性,把疏散楼梯前室改作他用。
1.8消防系统性能欠佳
有些项目泵手动系统能正常活动,但当切换到自动位置就不能起动,防火门封闭,防火卷帘门升降不正常。探头故障多,误报率高,有的应急事故灯不会亮等等。
1.9消防管理薄弱,隐患四伏
部分领导没有真正把消防安全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对存在的问题不重视,任意压缩消防投入,对消防人员特别是消防值班人员不落实,或随意顶一个人了事。消防管理人员素质低,缺乏消防知识,有的不会使用灭火器材,不会操作自己所管的设备,不懂得发生火灾时采用什么措施等等。
2、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对策
根据高层建筑的使用特点和火灾危险性,从以下几点加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2.1严格把好设计关、施工关、验收关
坚决杜绝高层建筑在设计或施工时留下隐患。严格把好高层建筑的二次装修审批验收关,严格控制可燃、易燃材料装修,防止随意改变使用功能,破坏原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2.2严格执行消防方针
高层建筑的防火工作,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层层负责的消防管理机制,定期地进行消防模拟演习,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
2.3消防设施要加强维修保养
高层建筑内消防设施比较完善,如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淋系统、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等。这些设施可以及时地发现火灾和尽快地扑灭火灾,减少损失和伤亡,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的自防自救能力。因此加强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是确保消防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2.4加强用火用电管理
从历年火灾发生的情况分析,电气火灾发生率占比例最大,因此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用电的管理,在用电管理方面,不得随意增加用电设备,不得乱接乱拉临时电线,电器设备的安装要严格按电气安装规程的要求设计施工。在用火方面,必须严格管理,公共场所要防止烟头可引起可燃物起火。酒店的厨房用气用油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油烟机必须经常清洗,防止积油过多引起火灾。高层建筑的电焊作业应遵循三级动火审批规定,确保动火安全。
2.5建立消防安全机构、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高层建筑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各单位应建立防火领导小组,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和消防学习。施工现场应制定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以使各了承包单位和各作业工种有章可循,从而落实防火工作。对于各种防火措施和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加强督促和检查。
2.6严把消防竣工验收关
工程建设完后,在验收前,消防部门应及时派出人员对工程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设单位必须在验收前落实整改。同时要填写竣工验收申报表,并将有关隐蔽工程资料送消防部门进行技术审核,通过后,再派消防验收小组进行实地检查测试,如有问题则限期整改,再进行复查。直至全部项目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差西安古建筑以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为主,承重构件和屋顶为古建筑防火的关键部分。这种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形式多样,但都是以木柱为基础,柱上架木梁,梁上再立瓜柱,形成一组木构架,两组木构架之间,采用檩、枋联结,美观的外表下实质好似一座堆积成山的木堆垛,其次屋顶的用材量较大,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搭建和拼接构成的空隙较多,通风良好,极易形成立体燃烧。再加上屋顶有瓦覆盖,燃烧释放的热量不易散失,高温和木材分解的可燃气体集聚快,容易达到轰燃。由此得知,古建筑耐火等级为三、四级。
1.2不符合现代防火规范要求
(1)缺乏建筑分隔。西安古建筑类型多样,不仅有群体建筑的西安清真寺、西安城隍庙,还有单体建筑大秦寺塔、公输堂等。如图1大清真寺处于北院门回坊内,因为回族遵循依寺而居、依坊而商的民族特点,寺院四周被民用建筑包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祖上遗留下的明清古建筑,许多民用建筑在旅游市场开发的条件下发展成为小饭馆小商店等,用火频繁。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建筑毗连建设,没有考虑防火隔离问题,民用建筑一旦失火将对大清真寺构成严重威胁。
(2)古建之间缺乏防火分区及防火间距。西安古建筑所属寺院多以院落形式存在,设有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建筑群体以单体建筑的层出叠加成型。如图2西安市碑林区古建筑群并无防火分区与防火防烟间距,防火手段仅为最基本的人为预警。
(3)古建群体缺乏现代消防车道。许多院落式的古建筑处于闹市,出于对其保护的原因没有专门设置消防通道,直接导致消防车无法到达,如图3西安城隍庙。一旦发生火灾,且在15min~20min内得不到有效施救,就会出现燎原之势的熊熊大火吞并一切。
1.3消防管理及消防设施存在不足
(1)在古建筑及其周边民用建筑电器的使用非常普遍,建筑群内使用的电线存在乱接乱搭不符合规范的现象,有些老化脱皮的电线甚至直接攀附在古建筑木材之上,这样极可能由于电线短路而引起火灾;西安很多寺院内香火旺盛,焚香朝拜是朝圣者的仪式,但若使用不慎或无人监管极易引发火灾。
(2)由于旅游开发资源的需要古建筑周边的许多民用建筑改建为旅馆、饭馆,明火使用随处可见,为此埋藏了火灾隐患。这些建筑很少设有消防设施,彼此毗邻紧密,连片包围了古建筑群,若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伤及古建筑群。
(3)为了不破坏古建筑环境的完整性,很少在古建筑中增加现代建筑消防通道,防火措施多是人为预警,或设有古代消防手法中的防火储水铜缸,对万一发生的火灾扑救作用微小。
2日本古建筑保存方法
日本为古建筑保护设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早在1896年日本成立古社寺保存会,1897年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开始对全国的文物普查,1919年、1929年相继出台《古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护法》、《国宝保存法》等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由于法规几乎涵盖了所有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面,各部门利用充分的法律依据各司其职对其进行严谨的保护。1949年奈良的法隆寺金堂不幸发生火灾,毁坏了该建筑上最古老的壁画,成为历史上不可弥补的损失。由此1950年日本成立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并且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日本非常完善的民族文化保护法典。不断完善立法制度充分反映了日本对本国古建筑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日本在古建筑消防所取的先进手段:灭火设备包括灭火器、室内外灭火栓设备、喷淋洒水设备、水枪灭火设备、水幕设备、灭火用水源等。选择各种设备时要使设备的使用对建筑本身的破坏降到最低。报警设备包括自动火灾报警设备、异常报警器具、向消防机关通报的设备。其中异常报警器具为设于建筑环境之外的报警装置,若火灾发生时向过路人通报对扑救非常有效。避难设备指引导灯等避难器具的安置,根据实地情况制定最安全快捷的逃生路线,准备了足够数量的避难场所。内装材料采用现代先进的防火建筑材料,另外采用透明防火涂料保护木制建材,有效发挥了防火阻燃的作用。
3西安古建筑消防的基本对策
3.1增强法规意识,严格消防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消防法》和《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增强消防部队法规意识、管理机构重视消防意识、人民注意消防安全意识。本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使防火工作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以确保各项消防措施顺利实施。在强化制度、知识普及、应急演练、火源控制等方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推行消防安全教育制度,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意识;定期进行消防应急演练,提高火灾初期补救、火灾自救、人员疏散等应急处理能力等。
3.2做好消防专项规划,改善消防安全环境西安城内的大部分古建筑群都孤立地处在复杂的环境中,各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古建消防现状,各自制定积极的消防对策,联合实行消防规划方案。
(1)消防部门城市消防部门可为古建筑防灾设计特殊消防方案,在其周边环境的更新改造中设立专属小型消防站,即有利于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紧急通知消防大队,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消防站的建筑风格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消防过程中需采用对古建及文物损坏最低的方案及设备,防止消防过程本身对其产生的毁坏。
(2)规划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科学合理地为古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消防安全规划布局,西安市古建筑群除少数被开发为知名旅游景点外,有很多被质量等级差的民用建筑包围。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划定古建周围建筑的危险等级并对其分类,综合历史因素合理拆除严重危险源,以留足防火间距、设立防火墙、划定防火隔离带等;改善古建筑群体绿化环境,结合旅游部门政策,合理改造其周边道路以形成环状消防通道,以利于消防部门顺利开展救援工作,及时扑灭火源;城市消防规划需制定完备的消防规划给水网,在规划建设上灵活掌握,合理确定室外消防栓的间距和保护半径,其间距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重点文物建筑为宜。
(3)文物保护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应对古建筑形制、艺术、历史等方面进行彻底研究,依比例制作古建模型,并且记录文物详细信息为档案资料妥善保存;古建筑主要采用木材营造耐火性能差,且很难替换所有组件达到防火要求,因此可采用现代建筑防火阻燃技术,如在古建筑的梁、柱等主要木质构建表面涂刷防火阻燃透明油漆,在建筑内使用现代耐高温防火装饰材料,以发挥隔温阻燃作用防止火灾蔓延。古建筑修缮时,可在不影响古建筑原貌的前提下对易燃构件进行替换;重要的古建筑应安装防雷设施,要按《雷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的要求安装,定时检查维修保证完好使用。文物管理部门应严格管理控制古建筑及周边环境火源的使用情况,如宗教用火、生活用火、电气火花等。香客及寺庙人员在古建筑内烧香点蜡时应有专人看管,每天保证人走灯灭,另外配备可用的消防灭火器材,禁止在殿堂内使用、堆放可燃易燃材料;应对古建筑内及周边电气线路进行勘察和检测,统一使用有保护的电缆布线、采用密闭型的电气设备和电源开关,以排除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4)旅游管理部门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为古建筑实际情况限定游客容纳量,完善相应制度表明各方面注意事项,以文物保护为首要条件进行合理开发,配合其他部门对古建筑群体的保护行动。
(5)公安部门城市公安部门应仔细调查古建筑失火原因,依法追究纵火者法律责任,对故意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者进行合理、严肃的惩罚。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