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范式依赖;范式转换
三农问题指涉的事实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不同研究者研究的事实之为事实又并非那么类同而简单的事情,加之三农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多维复杂多变的系统,在当前三农研究成为所谓的显学状态下,研究者都有各自研究和表达的权利,如何把握三农之真实的互动确实涉及到了三农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将从范式的方法论上提供一些思考。
一、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也是库恩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命题。库恩将凡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之为“范式”:它们的研究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
库恩的范式源自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但是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库恩在解释解读科学文本的不可通约性时也认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活动是“一种人文事业”,它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理解文本。狄尔泰认为社会科学指涉的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韦伯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价值和意义两种基本要素。[2]库恩范式基本上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既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同时它也是富含实践智慧的去形而上又去纯粹经验的一种方法论,它将范式置于优先地位,它符合西方哲学从对实在的关怀到对实在知识的关怀,再从对知识的关怀到对寻求实在知识的正确方法关怀的转向,它将科学研究截持在本体与主体间性关系既非深层又非浅表的时空上,所以,无论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还从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点看,库恩范式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还界定了范式的一般含义,与此相对应,三农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其应有的研究范式即是三农研究人员对三农研究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术方法的一种互动体系。库恩范式对三农研究仍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按照库恩范式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三农研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范式危机的。
三农问题难以解说的现状是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总体表现,面对问题的竞争性意见,人们甚至开始反思,三农研究的某种方式是否是科学的,或者说三农研究的科学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超过了三农研究的范围,在库恩范式的范畴下分析,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和多重意义上。
学科的范式危机。三农研究不象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多科学,甚至是一个边缘的研究,三农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几乎随处可得,三农研究也只是因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升温而热了起来,三农研究本身缺乏一个完整的学理规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都可以问事于三农。对三农中某一具体的现象研究时,也没有单一的范式。有时甚至出现众说纷纭的乱象。
方法的范式危机。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各种经验技术性方法都可用在三农研究上,面对活跃变化的三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段内反观,诸多方法都有令人质疑的地方。有些所谓计量或调查的方法应用于三农研究,还很难说是方法论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新式工具的应用。对这些具体方法掌握不透时,会出现明显虚假的实证,还很难从范式的视角上去把握三农实证研究的真谛。
理解的范式危机。这是三农范式危机的主要方面,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三农范式危机的表面形式,理解的范式危机更符合库恩范式的概念。三农研究只是缘引多学科范式成就进行的,对同一问题和现象的解说存在不同的范式竞争,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使得经验资料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也是范式自身悖论的一种表现。
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还表现在,三农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也不像其他的一些社会学科那样具有自明的实在性,即便形成了某种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中去也存在问题,而难以做到理论范式与事实范式的融合,比如当我们研究三农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如此,但我们所研究的三农对象的行为果真如此吗?而且,三农研究还没有象自然科学范式的有效解释和应用那样,让世界在范式下动起来,范式理论的反映与真实世界范式还难以一致激活。三农研究还未能达至自己的研究成果。三农研究没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共同体,即便有一些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难形成广泛成就性影响。
存在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农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范式的内涵决定了三农研究不成熟阶段的范式危机。其次,三农研究的涉及面太广,面对宽泛的对象研究,一时间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显然不可能。研究人员会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不同维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有人会从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有人会把三农看着是农民权益问题;有人会从演进的方式分析三农问题,有人则会从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人从国家视角解读三农问题,有人则从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来进行诠释;即便从国家视角进行分析,有人会特别强调国家功能,有人则注重国家型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合理转换。第三,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急切地催逼对旧范式拒斥和新范式的出现,而新范式又迟迟不来,这是由社会事件类比和重复性问题引起的困境。第四,还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即是一些规则超越范式形成的干扰,三农研究多是前置性问题遮蔽型研究,在范式本身匮乏的情况下,潜意识规则就会大肆侵入。比如农村治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一些研究者彻头彻尾地用政府计划管制的思维来研究;又如关于农民组织的问题,一些学者只从所谓仁慈的角度去思考弱势的农民需要组织,甚至会出现“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的境况。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第五,尽管一些三农研究是以某种范式作支撑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并不那么明显。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需要范式革命某些特征。三农范式危机的状况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范式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非垄断性学术氛围的结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竞争,但是如果所指同一问题的竞争观点久久不能归一,那么每一个竞争性的东西都难以说是成熟的科学,培根也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获得。另外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也多少是在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不存在单一范式的社会分化发展相吻合,但是在多元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求挑战性的新范式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追求三农共识性研究仍然让人激动不已。
二、三农研究的范式依赖
科学研究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即范式理念上进行,同时也使研究囿于共同体内,有利于解谜活动的进一步完备。无论研究是处于常规科学阶段还是需要进行科学革命,都是在依托一定的范式下进行的。研究者常常是在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方式下训练而成的。库恩认为科学家不能拒斥范式而仍然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拒斥旧范式,但又必须同时接受一个新的范式,因此对于科学家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依赖范式是必须的。
从广义来讲,寻找一种观念依托即是范式依赖,这种观念依赖已经内化为人类基因的本能之中。其实如果没有范式的指引,我们根本不会把一些事实当作问题,另外我们能够发现事实和问题,也是因为有范式的潜在影响的。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范式革命某些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三农研究仍然是依赖了某种小范围的范式。
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意义:使三农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常规科学,在范式的指引下解释问题,并应用于三农研究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来实现三农研究向另一阶段常规科学的过渡。
尽管作为专门的三农研究人员来说,不必过多地思考方法论上的问题,向其追问三农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也似乎超出了其研究范围,但是不管怎样,任何研究人员要想进入三农研究方面,就得进入某种范式状况,要想进行范式革命也得以此为基础。
具体研究三农问题时的范式依赖形式有:一、单一范式的借用。尽管三农研究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式危机,但是我们还是有可供选择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单一范式的。这是一种对既存范式的类比依赖,或者说是范式在三农研究中的解谜应用,而这种解谜应用是不知足的。二、对不同范式的比较依赖。因为三农研究并非处于完全的前范式状况,它有一些成形的范式可以应用,不同的成形范式可以指向三农研究,而这种不同范式的共同指向又具有显明的前范式特点,必须进行比较应用。三、不同范式的组合依赖。范式的组合依赖适合三农问题多样化分析,这种依赖有利于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的研究。
范式依赖对三农研究也存在一个悖论性影响。一方面因为范式是一种前理解,范式依赖使得事件有意义,它对研究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而前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因本体诠释时的原初事件的显明而来的,范式的作用表现为事件突现----形成思维系统(前理解)----多事实映证(常规科学)----反常事实的激发的循环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范式依赖也会让人有戴着一副有色眼睛的感觉,防碍人们获得较为中性的观察,使得搜索事实的“无污染知觉”不大可能,事实上任何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画画,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可能就等同于,他会对一切事实无知。这样就要学会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同时在范式的依赖下,给自己的思想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仍然要让范式优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这也是范式依赖时应当注意处理的关系。
总之,我们在依赖范式进行三农研究时,一定要面向对象,面向真实的场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并不等于范式,范式也不应干扰经验的再生。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对所依赖的历史范式应该持过多的怀疑。比如我们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或区域比较时,我们就应该得出三农问题的异质性与同质性,而不应该迂腐地将三农研究局限在自认为的范式上。
三、三农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危机、范式依赖和范式转换是从范式作用的不同阶段分析范式形态的特征,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范式依赖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如果不先存一种范式,何以进行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有范式依赖的基础,也容易实现范式的团体性转换。
依赖范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范式指引下会使研究更加精致,但是从认识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范式都会沦为被抛弃的地步。范式转换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在需要转换时而不知转换,就会要么不知着落,要么陷入读书陷阱和知识的负担之中不能自拔。库恩范式不仅强调不可通约性的范式,而且库恩后期还强调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库恩的范式并非完全是唯心的相对主义观,库恩范式的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人与物互通的结果。
因为三农研究存在明显的范式危机,又因为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非常规科学的特征,所以范式的转换和新范式的确立是三农研究应当突出关注的问题。
当今三农研究存在前范式类的纷争,我们所说的需要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并非指既存范式的整合,整合难以解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更难以体现科学革命的彻底性,即便与老范式存在概念语言等形式上的类同,新的范式在观念视角方面则发生了不可通约性的变化,这是范式转换的本质特点。竞争性范式的消解,也即是事实与理论的深入同化,范式转换是不拘泥于否定的抛置性否定,范式的包容性体现在转换之中,而决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有任何包容的意图。库恩范式革命的意义在于鼓励超越范式本身,但它最终将范式超越的无限层次包裹在一起,实现范式思维下的超越超越再超越。
由于处处都有反常,因此存在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所以需要范式转换而在某些方面达致统一,即便三农研究处于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也会有反常的出现,而需要实现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
范式既是一种共有信念,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范式的转换既是观念的转换,同时也是方法的转换。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是指两者合二为一的同步转换。方法是依赖于范式中的元理解而设计的,通过方法获取观察事实是一个事情显现的闭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常会触发新的元理解和对应的新方法,使得范式进入另一有效的轮回之中。
本文并不指定三农研究范式转换的具体方向,因为一旦这种方向已经明了,何来范式危机的持存和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的觉醒呢?本文只是特别提示三农研究需要新范式的出现,需要特别的个人在非连续非累积的情况下“悟出”一个新的系统来,并且需要符合理论与事实的一般范式的映照规律,形成能够解说和应用的三农研究范式,并将此范式与共同体一起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农村金融体系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农民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信贷风险过大、信贷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重要课题。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现状
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试点计划”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省第八(市)试点。执行功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的省级政府,已经从长期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考虑,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总资产4271600000000元。其中2500800000000元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11.6%),比上年增长47.9%,2005年底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高达76.8%,存款余额3542600000000元(占所有金融机构,13.8%)比2005年底增长了57.2%。所有者权益235300000000元,142300000000元以上,2005年年底。2006年底,数据还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86500000000元,其中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不包括在内。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接受贷款的个人或单位在款项到期时无力偿还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最终影响到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以本人工作所在地的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由股东的指派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任命。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中有监理会等机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对于各种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没有履行监督的智能。加上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体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信贷风险。
(2)信贷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信贷人员的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符合信贷体系和信贷市场的需求。其二,业务能力不够,难以快速有效地处理信贷问题。其三,职业精神缺失,思想不端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3)信贷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主要的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三农”。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例如,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是未知因素影响较大(气象灾害,人为因素),通常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四、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措施
1、树立内部人员信贷风险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首先需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信贷风险教育,树立信贷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把信贷风险防范贯彻到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建立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员选拔和管理机制
在信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稳定、规范、调整、精简、高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信贷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培养信贷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完善的信贷员选拔考核机制。在选拔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择优聘用。
3、提高信贷风险预估能力
提高信贷风险预警能力是有效防止信贷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对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评估其是否有足够的还贷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对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4、合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贷款问题,合理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防范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一方面信用社要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对担保人的实际财产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抵押物品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罚力度,在旧的不良贷款问题上要采取逐步化解的办法,在新的不良贷款问题上则要分析其成因,并勒令相关责任人追回。
5、推进农村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了农村信贷管理的趋势。建立统一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对信贷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农村信用社信贷问题的资料和信息传播到农民之中,使农民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高信贷还款的责任心。
结束语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说明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支持,保证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控制好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信用社完善经营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莱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苗山信用社)
参考文献: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与产生原因
1、“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2.89%,每年是实际增长率分别是9%、4.6%、3.8%和1.9%,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呈负增长状态,相反,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是逐年提高的,因此,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7:1,1997年收入差距为2.51:1,1999年扩大到2.65:1,2000年继续扩大到2.79:1,2002年则扩大到3.5: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等因素,真实的差距已达到5:1。这种差距甚至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农民负担实际逐渐加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波动中,农民因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业纯收入大幅度减少,而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又受到排挤,致使总体收入减少,但是农民还要承担各种集资,摊牌费用,加上社会消费的逐年上升,使得农民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庞大的农村人口技术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每户占有耕地6.7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有1.5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还要减少500万亩耕地,人口却以每年1300万的速度递增。农业资源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过去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过度的开垦使我国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耕地逐年减少,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体制原因,即二元户籍制度由此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本质根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传统农村与少数较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一方面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购制度,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获得积累,并通过减少交易费用而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限于城市工业化,为阻隔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区别政策,在农村限制非农产业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工业化的战略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它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使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日益明显,从而使得“三农”问题愈愈演愈烈。
(2)制度原因,即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的一贯产业政策,但往往仅仅落实在口号阶段,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使农民又回复到小农经济状态,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几十年来偏向城市的财政体制,缺少法律的有效监管,使得农民成为过度的“输血者”,进一步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峻。从我国的金融体制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引导及其监管,使其背离设立之宗旨,不但不支持农业的建设、农民的发展,而且还相对歧视农业贷款,使得“三农”问题雪上加霜。
(3)农业本身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量大值低,不容易保存,需求弹性小、利润低、风险大,这些自然因素也是“三农”问题积淀下来的重要原因。
二、“三农”问题的经济法透析
1、“三农”问题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
(1)公平发展理念。公平是所有法律价值的共性,而经济法的公平发展理念主要指经济生活的公平,并且所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因此,以社会经济发展公平理念的经济法,开始进行事前的预防以及事后的修补。同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贯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目前的地区发展差异。经济法秉承的公平发展理念,注重最终实际利益的归属,注重效率的内在公平,恰好是实质公平的体现。
(2)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一直为经济发展所关注,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不仅要尽快解决,而且解决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缺,农药化肥等泛滥使用,已经使得耕地的种植潜力日趋减弱,又加上农民的盲目开荒,过度伐木,已经使得植被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必须让法律来保障与监管,从而既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保证资源、生态系统乃至人为环境发展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发展理念。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它的价值是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安全发展理念是贯彻其始终的。“三农问题”既涉及市场经济的稳定,又涉及社会发展的潜在不安因素,因此其解决必须把安全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安全、稳定才能快速发展。
2、经济法本身与“三农”问题相吻合
经济法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法律规范系统。“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监管等手段综合治理。
(1)经济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公权力介入私经济领域的法,是公法与私法的交融。正是具有公法和私法的这种性质,表明了它可以运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三农”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2)经济法在法律表现形式上存在大量单行法规。“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体制、经济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没有任何一部基本法律能够完整解决,而且其解决在历史尚没有先例,因此,也需要颁布一些单行法规或试行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为法律。
(3)经济法在体制上大量采取授权立法,这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同,国家在保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授权地方“因地制宜”,制定灵活性法规,使“三农”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3、加强宏观调控立法
(1)完善价格法律制度,维护农民利益。我国1993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对粮食、食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收割制度”,价格法也进一步规定:“政府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可以在收购中实行保护价格,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这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制定“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护条例”,对政府确定价格的程序和权限以及制定保护价的原则、根据和保护价的适用范围等重要事项做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农民与政府博弈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赋予农民以信息权,具体表现为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农产品的价格听证会,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等。
(2)制定计划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从国外经验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来看,都制定有国家发展计划,而我国目前的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缺乏相应的约束,监督性,这可从前面所提的“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正是当时产业计划的不科学,造成了以压制农业为代价而发展工业、以城乡建设为中心而采取户籍制度的战略。因此,必须完善计划法,重新规范计划的科学性、执行性。具体来说,可制定《农业资金投入法》,使对农业的投入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同时将经济“非农业化”、城乡统筹发展纳入产业法的立法目的体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及乡镇企业,从而分流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
(3)修改税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现在农民负担的法定税费主要包括农业税,提留统筹费和“三乱”收费等项,这几年经过国家的规范治理,“三乱”收费有所遏制,主要集中在农业税上,虽然农业税税率不高,但远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国家农业所负担的实际税率。中国是少数向农民征税的国家。据统计,2001年农业税收为164亿元,农业特产税收为122亿元,牧业税0.4亿元,合计286.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5%,这说明了取消农业税并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温总理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
[关键词]农村经济 农民 城乡差距
当下欧债危机不断演化,美国经济危机回复异常缓慢,世界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世界的失业人数不断上升,我国经济不断在疲软,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慢等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不断产生。基于世界的经济不确定因素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把视角放在国内,应尽可能的用内需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然后要加大国内消费需求,就必须考虑城市需求和农乡需求,城市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已经接近饱和,但农乡需求却迟迟落后,因此我们就会研究农乡的消费需求,进而回去考虑农乡农民的家庭收入情况。
文献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经济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和探头的文章数不胜数,但那些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宏观战略的视角对农村经济进行研究的的,如: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建同志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农村经济问题》一文中论述,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经历增长方式由轻转重的重大转变开始的时候,面临着来自农村经济中三个矛盾所形成的巨大障碍,即以农村居民为主体市场需求萎缩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停滞问题;农业生产由于出现投入报酬递减而后续增长乏力问题。可见其主要是对农村经济的总体问题的抽象概括。【1】其次就是对农村经济问题的某一具体方面或产业类进行系统研究。如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黄志文的《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一文是通过信息化的角度对农村经济来进行研究【2】;从金融视角对农村经济来研究的文章也较为普遍,如:王大为; 郭清马的《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金融的回顾与展望》【3】;再者就是对于农村的某一地区特色进行产业方面的研究,如谢方平《办好乡镇成教服务农村经济》从乡镇成教服务的视角来发展农村经济等等类似从单个产业或视角方面来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进行研究。【4】
正文:农业部农研中心《2011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今年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5.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94∶1缩小到2.77∶1。打开相关农村经济网页此类的新闻铺天盖地的充斥着整个页面。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令人兴奋的数据的时候不能忘记了去思考、去关注现实中的微观的农村经济就会让我们不如此的乐观。下面我们从一份来自中部省份(安徽省)宿州市某些被调查村的家庭收支具体情况分析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实状况。
一、该调查村的单个家庭年收入情况。
1.该调查村的农业年收入情况。该村是位于安徽省份最北部的宿州泗县管辖下,该地由于气候原因一年以两季种植为主。多是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粮食产品。人均拥有可耕土地是1.5亩(约960m2/亩*1.5=1440m2),在此假设是六口之家(两位老人、年轻夫妻和两个孩子)。单个家庭拥有可耕土地总计9亩(960m2/亩9=8640m2)。现在假设天气一直都很好,不会对粮食产生任何影响,则每亩可耕土地在秋夏收收购小麦可产粮食最大量为1200斤/亩,在秋收收购玉米、大豆最大量分别为800/亩、500/亩(多是套种,在此假设各半).用小麦、玉米大豆当前价格(小麦2000元/吨、玉米2140元/吨、大豆1920元/吨)来算得单个家庭年农业毛收入Y00=1200*9*1.0+800*4.5*1.07+500*0.96*4.5=16812元(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家庭青年夫妻放弃土地耕种,而只留老幼在家处理,农业收入远达不到这些)。
2.其它的收入。由于农忙只是在六、七月份和九、十月份再加上春节一个月和其它节日(中秋节及其它亲戚朋友嫁娶等事情)去掉一个月故调查村的青年夫妻会用其它六月份外出务工或其它方式来增加收入。显而可见这些青年夫妻只能对临时工或短期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工业厂矿、交通也很不便(不易自己在当地做小生意),他们只能多工业相对好的地方,(大都是到长三角一些工业相对发达的地方)。普工而且还是短期的,故其工资不会太高,大都在上为1800元/月上下。可见其一年青年夫妻用在务工上的收入为Y01=1800元/元*2*6=21600元。
通过上面的简单调查可以得到该村的单个家庭年总入为Y0=16812(农业)+21600(务工或其它)=37312元。需要说明白的是该家庭的老人是留在家看护孩子和偶尔看下庄稼,并没有什么其它收入来源,而且政府的补贴很少,只是在旱涝是会有些,在此也忽略不计。
调查村单个家庭的年支出情况。
1.生活必需品所用支出。在此生活必需品只是之维持日常生活所用,经调查可得该村民的生活所需都是经商店买的(无论是面粉、米还是青菜肉蛋,当然偶尔会有几户有自己种些小菜,但这些小菜只是节省很少的开支),单户省吃检用的家庭一天要平均消费至少20元左右(现在的物价一日比一日高,而且一年中有六个月年青夫妻是在外的和老人、孩子分开吃,再加上春节等节日要加大支出,故多些时候还不只这些)。可得出每年单个家庭用在生活必须的支出总额为Y10=20元/日*30*12=7200元。
2.家庭的人际交往支出。每个家庭每年都要用一定比例的收入在家庭人际交往上,而这些支出多是支出在家庭的亲戚朋友的嫁娶丧送及相互“串门”上(按当地习俗亲戚朋友嫁娶丧送都要去给“红包”,而且都最少不少于50元,多是在一两百左右要是有血源关系亲戚家的要在500元以上,在此假设是200元每次(当然在此也包括用在亲戚朋友之间的拜访所需开支))。假设每户每年平均都要有6次这样的开支,可以计算出每年用在人际交往的开支Y11=200*6=1200元。
3.用在农业成本的支出。每次播种都要需要化肥、磷肥等原料和在对成苗的农药等开支,而且这部分开支还是不小的数目。经调查可知夏粮的播种需要肥料化肥和磷肥开支总共平均每亩大概150元,秋粮播种肥料总开支要每亩最少200元(因为秋粮在玉米成苗时还要上肥)。农药多是用在玉米、黄豆等秋粮苗上,平均每亩要开支30元。由此可计算出每年用在农业成本的支出总额为Y12=150*9+200*9+30*9=3420元。
4.其它方面的支出。除了以上生活必需支出,农业成本支出,家庭人际交往的支出外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支出很难进行统计计算,而且这些都是开支很大的相对来说。如家庭医疗开支(虽现在该村有农村医疗服务,但小病可以再村医疗规定医疗所看下,严重点的就要到大医院医治,因为村医疗所大都是以前的赤脚医生在医改时花钱买上做的,看不了严重的病),农用机械、工具开支,交通工具,家庭生活用品(家人四季衣服购买等)。由于这些在该村村民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弹性很难对其进行具体统计。在此对其汇总约为Y13=2500元。
综合YI0、Y11、Y12、Y13得该家庭年支出总额为Y1=Y10+Y11+Y12+Y13=7200+1200+3420+2500=14320元。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讨论的支出并没有包括用在住房上的开支。因为农村建房是农村家庭的一大工程。还有就是本文所说的农村家庭是假设他们的孩子只是就读当地小学或中学还没有就读高中、大学、私立小学或中学的阶段。
我国部分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该调查村的收支情况窥见我国部分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的显性和隐形问题。
1.耕地应用效率低。从调查中可知该调查村的青年男女多数时间是用在外地务工增收,(留在家中的只是老幼)他们只是在农忙时再到家中收种,甚至有的家庭青年男女干脆就放弃耕种让家里老幼处理,当然有的就让给别人耕种。该村的调查也再次充分证明了这些年被舆论放在前沿的关于农村留守老幼及耕地浪费的现象。
2.当地的政府不作为。调查中的该村的青年男女都是到外地去谋生增加收入,而不能就地找工作或做些小生意。可见当地政府的不作为,没有做到政府用尽的义务。没有为村民做引导,没有在招商引资上下足够的功夫,更没有为当地村民找到更适宜的致富的思路。这在我国很多农村这些问题是很普遍的。
3.国家制定出的三农政策没有得到相应应用。虽国家这些年做了很多努力在三农上面,但是从这个村子的情况来看,他们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国家对其制定出优惠政策来,可见政府的宣传不到位或解读不到位,更或是监督执行不到位。
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
通过对调查可轻而易举的看出类似的这些农村百姓是很难有出路的,仅是看现在收支相抵后得出每年家庭净收益Y=Y0—Y1=23092元。别光看着这个数字是个五位数就忘记思考这个家庭将来将要面临的巨大的教育支出和房子支出了。孩子要读高中、大学,家庭要建房子,这些都是一笔笔好大的开支。所用我们必须要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1.国家应调整对农村基层官员的任用。这些年推行大学生做到基层做村官的政策就很好,应该更大范围的推广实施。因为过去的农村基层官员大都是不作为的,村民没路不知修,不愿上报,更或是有些村官上面拨款下来修路的却被他们给私吞了。再来就是过去的那些村官大都没有足够的知识应用当前科技的能力,很多不会应用现在网络来获取外面的信息来更好的为村民服务,来招商引资,来为村民找到更好的致富之路。还有就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或执行力不够来领悟和执行国家相应的三农政策。
2.地方基层政府官员应该有所作为。作为农村的父母官,地方基层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要充分的发挥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第一战场所拥有的责任。如引导组织村民进行土地流转,使耕地更有效率的被耕种;多为村民着想,尽一切法子为村民提供好的基础设施;进行招商引资和带领农民与农业科技技术站合作开发特色农业等。
3.村民自身要积极需找致富之路。做为三农的核心主体农民朋友自身也要积极探索致富之路,要敢于学习应用新的科技知识,要相信科学。有可能的话要争取继续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对于农民朋友的思路也要打开,除了种庄稼和打工之外也可以去种有特色的农产品和搞立体养殖;农产品产销联盟;也可以去组织联合去进行肥料生产厂直接购买肥料,从而跳过经销商去减少成本。
总之为使我国农民朋友早日富起来,从而使我们国家城乡贫富差距缩小,使农民真正增收从而更好的加大消费,使我们的经济结构得到实实在在的调整,发展方式得到实实在在的转变。我们不仅要关注宏观上所取得的成绩更要切身实际的对农村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给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战略中的农村经济问题[J].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1994,2
[2]黄志文.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J].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2011,(1)
[3]王大为; 郭清马的.我国农业农村经济金融的回顾与展望[J].华夏银行投资银行部,北京农商行工商企业授信风险管理部,2011
[4]谢方平.办好乡镇成教服务农村经济[J].山东沂源县南鲁山镇成交中心,2011(4)
关键词:农村;农村城镇化;三农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农村城镇化的必要性
常理说农村与城镇是应该区分开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这个说法。同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农村工业化高度相关,与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体制密切相关,即传统体制不允许农民介入工业。然而,一旦农民获得支配劳动力的权利,介入非农产业,就很有可能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去;当农民尚不能进入城市去发展工业时,在农村集镇乃至村镇发展自己的“农民城”也顺理成章。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中国农村城镇化”,比较能够反映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非农化的现实。
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农民问题较为棘手。而农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扩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少地多的特殊国情。2004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18.37亿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41亩。这一现实决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农民即使生产效率再高,靠土吃饭,依靠第一产业增值的空间也已极其有限。那么出路在哪里?要提高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无非两条路:增加土地;减少农民。在土地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现实下,减少农民成为了唯一途经。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实际上把农民从脸朝黄土地朝天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很简单,难就难在,怎么让他们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实现职业转变,观念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而现在要让大批农民实现非农化,绝对需要大中小城市中广泛存在的二三产业就业需求的吸收。那就从客观上要求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居民。而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的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已趋近饱和,要让那么多的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转变,更多的需要我们造“城”,变农村为城镇,以便让农民就地转变身份,就地转变职业。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对策
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其重要的意义,它与国家政治、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息息相关,同时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于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速度放慢。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应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要素的工业。同时一定要转变干部的观念,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发展思维定式,将视野放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农民的保守思想,鼓励引导他们解除传统束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相关政策和致富信息,发掘自身潜力。
2.逐步弱化和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相关制度配套改革。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自由进出县城以下的建制镇,逐步放开城市和县城对农民的准入限制。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和流转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后对承包土地进行有偿转让,逐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同时允许城郊农村集体土地作为股份参与城镇开发,弱化城镇建设土地短缺现象和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眼下对于城镇化存在的资金短缺、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与方式进行改革,对以往传统的体制要予以转变,对于以往的经营模式需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更新,找出适合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
3.对小城镇树立合理的规划。各地政府要对小城镇的整体做出规划,对于小城镇的数量、规模和功能定位上要认真把握,进行调控,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聚集人口,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以规划为龙头,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农村城镇的规划,要从整体出发,不得一味注重单个城镇的发展,一定要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将局部的、个体的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建设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内合理有序的城镇群体结构。反之,如不能很好地协调两者的关系,即使单个城镇规划得再好,而忽略了整体的发展,也只会使区域优势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4.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是关乎农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极大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依然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快农电网改造工程,保证农村居民用电便捷安全、管理集中、电价合理;加快人饮工程建设,提高自来水入户率,保证居民饮用水的保质保量、安全及时供应;加快乡村组道路扩宽、整修、铺砂工程,保障出行、运输道路畅通;加快沼气池的应用推广,推行秸秆还田,实现生态和资源的良性循环;加强机平农田、山区梯田建设的范围和水平,改善耕作条件,实现增产增收;加强道路绿化和农村改厕改卫工程,促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活条件。
5.注重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科技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加之就业创业形势的变化,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无疑有了更高要求。所以,为了顺应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发展形势,必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一要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的农民培训基地和配套设施,配备具有相应资格水平的培训人员,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二要注重先进、实用、易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全新的耕种方式、果园管护的先进手段、新品种的应用、农业机械的操作等;三要注重培养农民自觉学习的观念和意识,要授之以渔,使广大农民逐渐形成自学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培训,力争达到一村一个科技带头人,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加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才可能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对城镇形成的巨大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扭转中国宏观经济“偏冷”的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又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吕永强.关于农村城镇化的探讨.中华民居,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