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02-01
1976年,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理论,该理论指出教师、学生是内部生态系统的构成要件,且教师是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前提,在教学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高校英语教学从微观层面可以被看成是主要由教学理论、教师、学生、教学手段等各生态因素所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各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推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专业素质,关系到高校英语教学的成败。本文将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来探讨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
1.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自身学习能力等是历来学者研究的方向。Shulman作为研究教师知识结构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认为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的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以及课程教学规律,教育对象的特点知识等多个方面,学科知识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影响着老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影响着老师教学方法的选择。Richards指出二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知识结构是:教学技能、教学理论以及专业知识、交流沟通技巧,课堂教学以及决策推理能力,强调教学环境知识以及上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我国教学学者更多的是对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专注。戴曼纯提出高校英语老师需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扎实的语言知识、娴熟的教学实践能力、超前的科研意识。隋铭才则指出,英语老师一定要具备精深的英语知识,高超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巧,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充分做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准备。
2.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
2.1 高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有待提高。根据诸多学者的调查分析,我国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过于单一,跨学科知识不够全面,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高校英语教师的条件性知识相对薄弱,没有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科学理论;高校英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许多年轻英语教师缺乏外语教学中所应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无法应对课堂所发生的种种情况。
2.2 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偏低。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高等学校英语老师的科研能力不高,的总量不多,且发表的核心期刊则更少。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英语老师缺乏跨学科知识和一定的科研精神、科研意识;二是由于英语老师的课时都比较多,上课、备课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
3.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优化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
教育生态学环境是以教育教学为研究中心,研究这个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存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及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高校英语老师需使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更新外语教学理论、提高语用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
3.1 提升专业能力,平衡英语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从外语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需求这一角度出发, 英语教师必须在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基础上, 力求掌握相关学科或跨学科知识, 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包括语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 除语言本身外, 还含有丰富的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作为教师的文化素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英语教师不可或缺的条件知识, 对有效进行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因此, 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能够在教学中注意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因素的和谐作用与发展, 正确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 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针对ESP教学,全面创新、扩展自身知识结构。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学中英语教学的方向需要进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需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变成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也应该从通用英语方面转变成ESP专门用途英语,特别是学术英语方向的转变。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机会参与有关ESP课程的培训;主动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在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分析学生需求、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可以缩短备课时间、避免盲目学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ESP 学术交流会与同行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
3.3 现代化教育教学知识素养的提高。从生态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可以看作是一个微观的系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都是这个环境中的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新型的教学工具逐渐在教学中开出美丽之花。随着大学英语课堂与多媒体教学的深度整合,现在的英语教学更需要多媒体的支持。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老师的备课资料、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课件的发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老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新技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春芳.网络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建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09)
[2] 柴春丽,辛春雷.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7)
[3] 徐晓梅 李娅琳.高校英语教师多元化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7)
作者简介:
关键词 高职英语 生态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学理论已经日益渗透到现代科学体系各个学科领域,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提出“课堂生态学”的概念。课堂生态是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课堂系统内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及行为主体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视角。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并解释课堂日常生活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自然、和谐与真实的状态,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和人文关怀。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随机抽取4个自然班,涉及化机、环保、动画和金融4个专业。选取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为对照班。对四个班学生进行实验前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试验计划。然后,对实验班按计划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学期结束时,对四个班进行试验后调查问卷,对比试验结果,探索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本调查两次测试各发放问卷260份,前测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52份,后测246份。两次调查均采用同一问卷。问卷收集后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课堂生态平衡状况
课堂生态平衡就是课堂生态系统各要素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我调节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不是输入太多,就是输入太少。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发现实验班英语生态系统不平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实验时间较短,输入输出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各种输出活动反复操练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才能使之消化吸收并进入长期记忆系统,进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生成系统,达到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2.2 教学方式及问题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活动式。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任务繁重,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讲授式取代活动式,重知识轻技能,使本应充满生机互动的课堂变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虽然大部分教师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只是把多媒体作为播放教学课件的工具,缺乏自己的教学构想,学生在课堂上忙于观看课件内容和记笔记。针对这一结果,教师在实验班英语教学中增加了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互动和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练习英语的机会,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此外,还指导学生课外积极利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提高识别和选择能力,帮助他们吸收和利用有效信息。
对于教学中的问题,71.4%的学生认为学习积极性低是主要问题,23.4%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模式呆板。50%以上的学生认为平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相对其他课程多。60.3%的学生课外会阅读一些英语报刊、文章和小说或收听收看一些英语节目。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在实验班为学生推荐各类英语学习网站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收听英语电台广播、观看英语影视剧、参加英语角活动、听英文歌曲、写英语书信等,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在后测中,实验班能够主动在课外进行各种英语学习活动的学生达到了87.2%,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拓展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知识,希望目前的英语教学能与将来的专业学习有很好的衔接。在实验班教学中,教师结合单元主题适当补充一些简单的专业词汇,对学生今后阅读或翻译英语资料及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有帮助。
2.3 语言文化融合状况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时也在习得一种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在文化教学中渗透语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观,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精神和文化理解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前测调查显示,98.4%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渗透文化教育对英语学习有帮助。除了课本涉及的文化知识外,99.2%的学生希望老师介绍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由于网络视频、影视剧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贴近生活、紧跟时代、鲜活真实的英语文化资料,学生最喜欢这种文化教育方式。其次是同桌和小组间交流文化知识,当然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开展文化相关的班级活动。针对前测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强烈求知欲,教师在实验班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喜欢的文化教学方式,比如:在万圣节制作南瓜灯,播放介绍感恩节的视频和圣诞节歌曲,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等。在后测中,教师们发现,实验班87%的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文化知识,然而在前测中的数据只有64%,这是一个显著变化。
2.4 知识技能结合状况
整体性是生态课堂最基本的特征。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语言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次调查发现,学生更多地希望老师既不要过分强调知识,也不要只重视技能,而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有意义的语言活动中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和技能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教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技能,既要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网络,又要进行技能训练,在讲练过程中揭示外语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身体素质 制度化 运动等级 学分制
前言
身体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素质,其主要体现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 20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大学生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及跑、跳、投等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在2014年4月至7月间连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组合”出击,从学生、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多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一直以来制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1]
目前,国外学者开始从生态学角度对青少年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即从群体干预较多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该理论认为学生锻炼行为受个体、人际和团体、制度、社会和政策等5个因素之间相互交错,在多重水平上影响着人的行为。[2]由于青少年锻炼行为是体质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从生态学理论角度看,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不仅受到个体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等的影响。因此,从多维角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理论的基础。
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生态学因素
1.个人因素
如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许多大学生宁可在宿舍玩游戏或休息也不愿意参加运动。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不能很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一是对锻炼的益处没有充分认识;二是对于体育锻炼的行为不能很好的坚持,即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学生很难短时间内看到锻炼的益处;四是没有形成锻炼的氛围。久而久之,体育活动越来越少,最后导致身体素质迅速下降。
通过深层次分析发现,最终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动力,即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看,多数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需要学校应通过说服教育、大力宣传和组织制度等外界因素给予足够多的刺激,使其体育锻炼的外在动力最终转换为内在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和动力。
2.学校因素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对大学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学校对于学生体质测试效果的考评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即制度对其体育行为的影响。学校体育锻炼设施和锻炼环境状况以及场地是否满足学生需求等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和爱好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通过不完全统计和观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性地到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学生凤毛麟角。每周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不到10%。这说明,学生中体育人口数量非常少。
从课程设置看,学校对大学生的体育课仅仅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两个学年进行设置。每周一次的大学体育课课时也在缩减。如咸阳某所高校由原来的34个学时缩减为32个学时。课时的压缩是对学生体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观点和今后的体育行为也有着间接影响。
从教学角度看,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同一项目设置缺乏层次性是导致体育课程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的深层次原因。所谓层次性主要指同一项目的开设应根据学习难度或学生实际水平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如把学生分为初级、提高班两种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该因素很可能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从学校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次数,包括与体育活动相关文件的制定上看,每次学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基本可以反应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然而,我校每年达标率仅43%左右。北京清华大学的体质测试达标率达到80%以上。
然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也只是仅有的运动精英们的运动会,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也不喜欢去看运动会。每年的篮球、排球联赛也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活动可有可无。因此,建议学校在举办体育活动时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体育活动从竞技化向趣味化转变。同时,延长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年限。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文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锻炼环境,如锻炼的氛围、锻炼场所的条件等。
(1)锻炼场所和环境。如咸阳某高校。目前,学校拥有体育馆一栋,但是主要为教学使用,课外能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室外场地篮球场11块、排球场9块、足球场1块、网球场6块、乒乓球88块、羽毛球26块。在校学生有1万4千人左右,因此场地资源较为紧张。由于室外场地较多,故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多变的天气和过热过冷的天气是使体育课的难度增大,使学生产生上体育课的负面情绪。因此,建议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环境。(2)锻炼氛围。锻炼氛围反映了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体育人口数量、场地的使用率、学校或社团开展体育活动次数的多少等指标可以反映锻炼氛围的状况。
文献资料表明,某高校约50%以上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30%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达到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的学生站到95%,[3]这说明学校体育人口数量较少。结合对该校每年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认为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比较差。同时,也可以认为该校锻炼氛围较好,但“准体育人口”数量较多。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的负荷强度及运动时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建议该校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素养,使其锻炼更加科学化。
社团举行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活动参与人群多少以及活动的举行效果反映了该校的锻炼氛围。这一标准可作为社团考核的标准。通过了解发现,多数社团对不举行体育活动,且体育社团举行体育活动次数也很有限。另外,社团举办的体育活动参赛人群规模小。以上说明,组织或者社团在体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策略
1.通过宣传和说服教育等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大学生的体育观受到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体育观的形成和建立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其向每一位学生诠释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建议学校通过宣传、说服教育、案例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对体育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成立相应部门帮助体育锻炼的“懒惰者”尽早地形成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
2.增加体育社团数量,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社团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活动。体育社团也是一群有着不同体育项目爱好者的聚集地。
通过完善学校社团的建立条件,如对各个社团的体育活动的组织次数进行规定。同时,要求体育社团定期举办体育摄影、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进行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和体育行为。
3.建立运动员等级学分制
学校为每位入学的大学生建立运动电子档案,并建立运动员等级学分制,体育运动学分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毕业,用这种方式来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运动,发挥自己的特长。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每次体能测试的结果,为每位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学生只要参与运动,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表现突出的可以实行加分制。例如每学期都进行体能测试,对每次的测试成绩与上一学期进行比对,用这种形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使运动员等级学分制落到实处,用强制性的制度手段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4.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
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主要是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约束、激励等措施强迫或激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是以下原则不可忽视:
第一,实行院(系)体育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故各个院(系)应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作为任务之一。树立只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并服务于社会这样一种身体教育理念。建议建立、健全院(系)体育考核的制度化,并逐步加大学生在体育综合素质评比中的分值比例。这也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院(系)应从新生入学时就设立体育考核制度,强制性地让大学生在制度的监管下进行运动。首先,要求院系领导老师必须带头参加晨练。其次,要对出勤的学生进行考勤和考核,对于没有出勤学或不积极参加这种活动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第三,把学生体育活动的出勤和考核情况纳入学生入党或申报奖学金、助学金时的评审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EB/OL].http:///xin_wen_dong_tai_890/20140526/t20140526_1119702.shtml。
[2] 张戈:《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11,6。
[3]朱伟:《咸阳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锻炼行为研究》,咸阳师范学院,2015,6。
一、教育生态学理论综述
(一)国外研究 教育生态学研究起步于西方。1966年,英国学者Ashby提出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始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高等教育。1976年,美国学者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概念,教育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此前后,有关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多与教育和环境密切相关,随后英国学者Eggleston(1977)在其著作《学校生态学》中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新思路,他提出教育生态学也应该研究教育资源的分布以及个体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反应。美国学者Goodlad(1987)拓宽了研究范围,首次提出“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学校建设要从管理的角度人手,统筹各种生态因子,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提高办学效益。Bronfenbrenner(1979)发展了教育生态学,研究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创建了“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与其所处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之间逐步相互适应的过程(Bronfenbrenner,1993)。Seflon-Green(2006)、Hiller(2009)、Atkiss等(2011)和Bums(2011)等分别借鉴生态学原理针对学校发展、校外资源利用和青年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问题展开了研究,使得教育生态学理论在应用基础上实现了纵深发展。
(二)国内研究国内主要侧重于对教育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如关文信(2003)分析了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康淑敏(2012)应用教育生态学的观念或思维方式尝试建构了外语教学设计框架。高晓慧、于娜(2013)借助教育生态学的理念,对研究生英语教师多元角色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教育生态自从其诞生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资源的分布及个体对教育资源分布的反应、生态系统的构建、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教育生态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生态原理在教师角色定位中的应用;研究层次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对象包括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实践方面,教育生态理念不仅在国外许多知名院校(如MIT)人才培养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在我国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包括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各类各级教育文件、教育发展规划、教育资源分配;学校层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各种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都融合了教育生态理念:CDIO教学模式、CBE教学模式、MES教学模式、BDA多维度体验式教学模式、KOLB体验式四阶段模式、启发式教学、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等。
以上关于教育生态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走生态化道路的必要性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特点与目标决定了要走生态化道路会计是集理论性、实务性、专业性为一体的管理学科,由此决定了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目标:(1)需要将抽象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实践教学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在实践环境(或虚拟环境)中来进一步理解、感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实践教学必须与专业理论知识及非专业理论知识实现无缝衔接;(2)实践教学需要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必须贴近实践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3)实践教学需要帮助学生获得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因此,其体系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以上这些目标都与教育生态理念不谋而合。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反映出走生态化道路的重要性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比重过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且体现在内容和时间上;实践教学未能形成体系,各实训课程目标不明确,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课程间的内在关联、学生的成长规律,各门实训课程间未能实现无缝衔接;实践教学是实践工作的简单模仿,未能将相关专业知识融入其中,未能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难以实现学生、教师、相关经济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实践教学形式、内容过于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院校重硬件,轻软件。以上这些问题,恰好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违背教育生态化的结果。
可见,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走生态化道路不仅是顺应生态化潮流、遵循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更是由会计专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并且也是解决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必然举措。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生态系统构建
(一)输入环节 (1)教学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教学资源必须满足生态化实践教学的需求。常见的教学资源有:教材、案例集、教学软件、课件、教学视频、实训室等。(2)学生: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创造各种环境,以激发他们的潜能。(3)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者,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4)社会资源:包括行业、企业专家、校外知名教师、校企合作单位等。
(二)转换过程 转换过程,是指输入的各个要素(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过程,借此使得各生态因子得到协同发展。此环节是会计实践教学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因此,拟通过构建并优化设计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转换效率和效果。
(三)输出环节 输出:人才、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实现学生、教师、专业、相关经济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
上述三个环节构成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具体如图1所示。
四、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理念 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各种资源的配置需要贯彻以下教育生态理念:(1)系统观: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性建设,使各个实训课程和项目间能够在内容和时间上无缝衔接。(2)人本观:实践教学设计需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在一是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二是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3)互动观:实现实践教学中各个要素间的共生共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与学的互动;各个实训课程和项目间的融合互动;实践教学与经济社会的互动。(4)平衡观:一是实现各要素的数量比例、运行模式、资源配置、能量交换等处于稳定状态;二是教学设计理念的平衡,如在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遵循知识间的逻辑关联、遵循业务的流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之间取得平衡。(5)循环观:实践教学系统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的有效流动和循环,实现系统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发展。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该实践教学体系由四个模块构成:
(1)认知实训模块。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要学好会计,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因此,通过认知实训,使学生对企业业务流程和财务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学生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认知实训的主要形式有:视频播放、社会调研、企业参观等。不管采用何种形式,教师需要在实训中强调:企业业务活动涉及哪些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两者间的关系;这些专业知识将在哪些课程中讲述。由此,学生在后续学习理论知识时,就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连接起来,了解这些知识将会应用于哪些环节、如何应用。并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差异原因以及相应对策。认知实训在时间安排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业务的流程、课程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学校的资源状况。一般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阶段进行。集中进行是指在进行理论教学和其他实训教学之前,统一安排时间,使学生对企业的运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了解;分阶段进行是指认知实训与相应的理论教学相衔接,每一次仅了解与部分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
(2)专项实训模块。专项实训是指某一课程的实训,目标是加深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该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专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专项实训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给予学生仿真的实践素材,让学生手工或借助相关软件,应用所学的该课程专业知识,完成相应的操作、分析、判断与决策等作业。专项实训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在该课程理论教学完成之后集中进行,也可以贯穿于理论教学始终,即在每一部分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单项实训,所有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集中实训。具体采用哪种形式,需要综合考虑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各章节间的关联性、实训资源等因素。
(3)综合实训模块。综合实训的目标是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训的主要形式有:一是通过给学生构建虚拟企业或项目,让学生应用相关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会计处理、财务分析、管理决策;二是让学生根据相关专业知识,自行设计项目,并进行后续操作处理。实施工具包括手工、Excel、财务软件等。相比于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更具有灵活性、全面性、实践性。此外,综合实训课程还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综合实训在时间安排上,一般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之后进行。
(4)社会实践模块。社会实践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在实践中来检验、改进理论知识。社会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实现相关主体的融合发展。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学生下企业,如一般学校在最后一学期都有毕业顶岗实习;二是将企业或项目引进学校,如在校内开设财务咨询公司;三是校企合作。
(三)支撑体系 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支撑。
将现有教育生态理论应用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生态系统,一方面为会计实践教学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为目前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提供相应对策;另一方面也促进教育生态理念的纵深扩展,将教育生态理念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宏观领域扩展到会计实践教学这一微观领域。
参考文献:
[1]陈雯兰、邢运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与设计》,《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外语界》2012年第5期。
[3]高晓慧、于娜:《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生英语教师多元角色定位》,《高等农业教育》2013年第6期。
[4]张森、贺国庆:《MIT视域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环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5]吴鼎福、诸文慰:《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Cremin L.Public Education. Basic Books,1976.
[7]Goodlad J I.The Ecology of School Renewa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Bronfenbrenner U.Ecolog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In Galvani M&Cole M (eds.).Rea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2nd Ed.).Freeman,1993:37-43.
关键词:安邦河湿地;生态美;旅游;价值
省规划课题题目:景观引导下的黑龙江省湿地生态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3E073)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9日
一、安邦河湿地概况与生态美学思考
(一)安邦河湿地概况。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双鸭山市集贤县境内,地处安邦河下游,是东北三江平原典型草本沼泽湿地。是集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生态旅游、科普培训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7年被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命名为“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1年国家旅游局(旅发[2011]2号)文件批准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多样,公园内布有西泽湖、荷花湖、白鹭湖、菱角泡、芦苇床、塔头、蒲棒沟等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其湿地风情观赏园和莲花湖风景区得分最高,可见安邦河湿地旅游应以观光为主。
(二)生态美学思路的基点。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将人的行为分为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认知活动中对于特殊事物的认知与艺术和审美有关;实践活动中对一般目的的追求与伦理学有关。旅游活动既是认识活动又是实践活动,即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中对美感的体验,也离不开对于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思考。而安邦河湿地旅游更能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因而更具研究价值。
二、安邦河湿地旅游美学价值
(一)天地之大美
1、不言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安邦河湿地有着天地的大美,正如一首诗所表达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安邦河湿地大美体现在:首先,它是一个自然整全的美,浑然一体,这里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各类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有自己的呼吸、节律、生灭;其次,这里的大美是不可分割,不可人工雕琢的美,任何人为的改造都将损害这个大美的湿地;第三,这里的大美不是数量上的大小,而是以物为量的。从数量上看,这里与广袤的天地比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然而从物物的角度上看,这里包含着赏之不尽,观之不完的美丽,又是如此之大。它默无声息却日新月异,演绎着湿地独有的美。
2、永恒之美。安邦河静静的流淌,你驻足于湿地的曲桥,看弯弯的河水匆匆流去,会有孔子的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流千载从不间断视为永恒。于是你思绪随之展开,人于天地间似一只蚂蚁,如此渺小;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不到百年的生命又何其短暂。哀叹生命短暂的同时顿生珍惜生命的积极情愫,于是你伴着飞鸟归来,看夕阳西下,听蛙声四起,察星空渐显,暮色袭来,一切都在变又似乎没有变,时间停止了一般,你忘情于此时此景,这正是永恒美的感受。
3、自由自在之美。对于自由的向往是人类共有的。安邦河湿地公园里你随处可见,天空中自由的飞鸟,翱翔于蓝天,俯冲于水面;鱼儿在清晰的池塘里面嬉戏于莲叶间,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你可以看野鸭子妈妈带着小鸭子们在池塘中玩耍,他们悠闲地游泳,自在的梳理自己的羽毛,从容的捕食。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人们对自由的畅想,仿佛和飞鸟、鱼儿、野鸭一起快乐的悠游,正所谓:子非鱼而知鱼之乐也。自由之美需要人们放弃知识和欲望的束缚,闭上眼睛,纯然以自己的生命去体验。
(二)生态环境美学价值。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安邦河湿地更以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著称。
1、收容、造福人类之美。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保留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原始湿地之一。这片具有大美的湿地以博大的胸怀收容了我们和这里的生物,并以宽怀包容了我们的一些规划与开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安邦河湿地默默地调节着气候,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蕴藏着无尽的美景供人们休养生息,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也为游客和居民带来了诸多欢乐记忆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和谐共生之美。和谐是这里生命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以及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来的美的特征。它向游客展示了生态美的和谐性。鸟依水而居,以鱼虾草花为食,又为这里带来无限生机,同时引发人们可游可栖之家园感。在这里无论白天黑夜,晨曦黄昏时分,游客都可看到鸟的自由翱翔,听到鸟的鸣叫,让人产生落日归鸦、人生若寄的宇宙人生感。金农有“茫茫宇宙,何处投人”之问,这里就是最好的回答。
(三)美育教育之天然基地。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培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安邦河湿地是进行美育教育的天然道场。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上面所述的各种美感,这是直觉的把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安邦河湿地宣教基地,增强游客的科普生态美学知识:6个大型生态景箱里摆放着100多种湿地野生鸟类标本,游客沿着环形甬路可观察到厅内所有标本。厅内设有4个电子触摸屏,游客通过触摸翻看电脑资料就可了解有关湿地的相关知识。主展厅四周是7个小展厅,此外还有植物标本展厅、动物标本展厅、环保宣教放映厅。可供游客查询不同湿地的信息,对环境保护意义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安邦河湿地旅游生态建议
西方的主要生态伦理观念有:人道主义学着史怀德的敬畏生命观念;保罗・泰勒的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主义;利奥波特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大地伦理以及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梳理,联系安邦河湿地的实际环境和旅游现状,笔者提出安邦河湿地旅游的生态建议。
(一)以敬畏生命和感恩为基点的生态伦理教育。笔者访问安邦河湿地期间发现这里仅有宣教馆中央展厅的立柱上书有湿地公约,但参观者很少看这些。那些科教触摸电脑教育知识也只是停留在科学教育角度,而没有关于生态美和生态伦理的反思方面。更缺少真实的发生在安邦河这片土地上的敬畏生命的故事来给参观游览者以最真实的教育。另外,也缺少来这里发生的不尊重生命残害生命的图文资料以作为警示。敬畏的心灵必将带来一颗感恩的心,这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二)以生物中心主义为基点的湿地开发与保护。保罗・泰勒的生物中心主义观点主要有:人类和其他生命一样,在同样意义上同样条件下被认为是地球生命团体中成员;包括人类的所有物种是相互依赖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生物以自己的方式追寻自身的善;人类被理解为并非天生的超越其他生命。
以此观点为依据出发,现在安邦河湿地晚间的篝火晚会以及歌唱烧烤,都会影响湿地生态环境,也许危害短时不可见,时间长了必定会影响这里生物的生活习惯,不堪忍受者将离开;而拓展训练营地大量土地在外,必将改变地貌和带来生态的破坏。因此,在湿地的开发上应该更加注重生物的利益、生态的利益,而不是我们的经济利益。此外,应考虑湿地生态本身的周期性,以制定不同时期的旅游接待能力。
(三)观赏的同时要维护生态整体美。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出发点,来考察人们的行为。这点而言尤其应该针对来访者和湿地工作人员(包括决策者)。若一件事情,当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美丽指一种超越了经济利益的更高的审美意识。这也符合我国建设美丽新农村的政策。
我们作为地球整体生命的一员,往往以高等生物自居,从传统的知天命的角度而言,我们更应该肩负生态整体美的责任。开发者不要只注重浅层的物质利益,更要考虑生态整体利益。也希望来安邦和旅游的每位游客朋友都共同维护这片上天恩赐的湿地和谐美。十年前笔者曾接触两位来自北京的游客,他们只为了看原生态的湿地,赏那里的荷花,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小桥流水以及夕暮归鸟的家园感,并没有抱怨住宿和食宿问题,旅游结束时他们只留下了安邦河美丽的照片,当然我相信还有那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放.黑龙江省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