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第1篇

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我收获很大,首先,我知道了实习报告怎么写,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也知道了毕业论文怎么写。这次实习使我明白走向社会工作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珍惜机会,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我的毕业实习个人总结:

首先我在这次任务中担任检验员,虽然任务算是最轻的,但重要是熟悉各个部门操作流程.主要方面有①各岗位车间的标准程序规章②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③原料辅料检验入库发放记录④关键工序主要瓶颈⑤不同环境下生产产品的检验⑥检验记录。其次这次实习,帮助我树立药品生产反应是中心、工艺是主体、设备是环境、检验是条件的思想,使我认识到药品生产是按工艺和检测两大主线来实施的。通过这种普遍联系的整体—部分—整体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过程,使我学到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动手、观察、分析、综合等四种能力,促使生产能力的提高落到实处:动手能力是收集毕业设计资料与素材的首要能力。观察能力是生产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分析能力是前两种能力的发展。综合能力是前三种能力的总括和提高.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个实践链,这个链的高端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将使学生的四年学习的庞杂而繁多的知识和理论得到一次新的全面的“装配”与升华。

我这次毕业实习的题目是《青霉素的工业生产及相关影响检测》.青霉素由真菌产黄青霉产生的。青霉素的生产目前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很少数亦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此外还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青霉素用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各种衍生物,绝大多数青霉素是针对新药物开发的,因此人们总希望在发酵过程或其后的工艺过程中努力提高其产率.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为调控生产青霉素提供最佳的发酵条件,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实习的开始通过对青霉素生产工艺的文献检索,对整理资料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掌握了青霉素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并有针对性的了解了青霉素的生产环境,生产状况有了实质性的认识。通过实习期间对不同ph值温度最适时间生产的青霉素进行管碟法检测.而系统的认识到了青霉素质量检验.通过不同环境生产青霉素为调控生产青霉素提供最佳的发酵条件,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查阅青霉素的主要用途。(研究和医药方面)了解到临床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例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等的感染。和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收获非常大,真是学有所用,我可以把以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我对我所学的专业技术有了更大的兴趣,也学到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态度,就应该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积极主动学习老师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本次实习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是我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堂很有意义的实践课。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化学人文素质;化学操作技术;化学基本知识;护理专业;助力作用

化学既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发展和变化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化学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学生认识自然世界的化学变化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求化学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护生以化学视角认识医学,为护理职业教育提供化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人文素质支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医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关注化学与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培养护生职业责任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化学学习向专业学习正迁移,助力于护理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

1护理专业与化学

化学的发展,不仅与人类的需要相辅相成,更是与医学发展形影相随。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诊断”包含着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处理”则是化学、生物、社会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专业责任感、职业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体现。远古时代人们就从天然的化学物质中获得治疗疾病的物质,如以硫磺为原料治疗皮肤病。从近代青霉素的发现,到现代青霉素药物中各种基团的改造进而升级药物作用;从现代消毒剂乙醇、麻醉剂乙醚、解热镇痛剂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等的使用,到物质的量、溶液的渗透压等理论的形成,继而再到渗透与反渗透在透析治疗中的使用,无不隐藏、包含和渗透着化学原理、化学操作技术。化学,在护生的职业中扮演着坚实的基础作用。

2化学助力护理学生专业发展的途径

无论在理论知识、操作技术上,还是在化学人文素质方面,化学对护理专业学习能产生重要的助力和启发作用。

2.1化学专业素质对护理专业素质具有助力作用

素质是一个人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化学素质则是指化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通过归纳、总结,坚韧不拔地探索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化学本质和化学原理,养成以化学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化学素质直接影响护理生的护理专业素质。“三查八对”是护士为病人给药的工作程序要求,是伴随其职业生涯的基本专业素质,它对护生化学素质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三查八对”的内容之一,就是检查药物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等[2],这是对化学素质的直接要求,是操作者化学素质的综合体现。药物名字要准确,避免与相似名称的药物混用,如阿拉明、可拉明,2者药名相似,但作用用途完全不同,阿拉明的化学名称是间羟胺,是升高血压的药物;可拉明又叫做尼可刹米,是常用的呼吸中枢兴奋剂;药物剂量,与化学物质质量、物质的量等概念相关联;浓度则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体积分数、质量分数等化学常见浓度,不合适的剂量和浓度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如KCl注射液,过量将造成心搏骤停导致死亡[3];时间,既是药物的配制时间,也是药物的注射时间,青霉素在水溶液(大输液)中易开环而被破坏,不易过早配制于大输液中;用法,则与药物化学性质相关,青霉素因上述原因,需要在注射前临时配制注射液;药品有效期,则与药物的半衰期、存储相关联,这些知识,对护生的化学素质提出了严格要求。具体操作中,如护士遵医嘱,“5%葡萄糖(500mL)+止血敏2.0g+10%KCl(10mL)”给病人静脉输液。首先,仔细核对摆放药物,了解配伍禁忌,正确无误地配制药品,并仔细观察药品在配制前后的变化,防止药品在配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配伍禁忌;药物清洁、整齐有序地排放在无菌操作台。这种专业素质,正是来自于学生化学实验中井然有序摆放实验物品,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化学专业素质,是化学素质渗透于护理职业素质的体现。

2.2化学操作对护理操作技术具有正迁移作用

一个学科的操作对另一个学科操作的积极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4]。化学技能与护理操作技能密切相关,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基础支撑。如药物注射,从头至尾都是化学操作的变异或者变相操作。药物配伍,其实质就是药物的溶解、定容等溶液配制操作。比如用1瓶40万U青霉素钠配制100~200U青霉素钠皮试液,将如何配制呢?在化学方面看来,这实际上就是将40万U的青霉素进行溶解、定容并连续稀释的过程;而在护理上,则是运用注射器、用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的操作过程。化学为护理技术提供了操作原理。注射器,是护理操作的专业设备,在化学学科看来,这是具有注射功能的量杯、量筒,青霉素瓶则是烧杯,利用这特殊的“量筒”“烧杯”将药物溶解、稀释[5]。因此,医用化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化学仪器设备,还进一步将原理、技能深化到护理专业操作之中,为理解注射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提供基础铺垫。化学操作技术为护理操作技术的学习提供正迁移。

2.3化学基本知识对护理专业具有知识助力作用

护生的化学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还体现在化学知识在护理专业知识中的作用。在药物储存、药物配伍、药物药理作用进化、病理现象的认知方面,起着对专业知识的铺垫和助力作用。2.3.1医用药物的存储与化学性质药物存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了解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才能更好地进行药物存储。医用药物的实质是化学药物,其常规存储依赖自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物乙醚易挥发,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易被空气氧化为过氧化乙醚,所以应该在避光和密闭条件下存储,使用之后,未使用完的乙醚易被氧化和燃烧,需要报废而不能重复使用。维生素C是强还原性物质,在阳光、空气和Ag+、Fe3+、Cu2+等杂质条件下易被氧化、分解等,所以药物维生素C应该在避光和密闭条件下保存[6];新鲜水果富含维生素C,切开或制成果酱之后应该尽快食用。血浆白蛋白、狂犬疫苗等是蛋白质类药物,常温下其2、3、4级结构易被破坏从而失效和变质,所以要在低温下保存。只有了解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才能更好地为护理专业工作提供良好的奠基作用。2.3.2药物配伍禁忌与化学反应药物配伍,是按照医生的医嘱,对给病人治疗的药物进行配制的过程。药物配伍过程中若发生溶液颜色变化、沉淀、气体、燃烧或者爆炸,都说明药物在体外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将对病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形成药物配伍禁忌[7]。因此,“药物配伍”要求护生具有良好的化学观察能力,有充实的化学知识,娴熟的化学操作技能,谨慎小心的操作态度。例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常用的急性补钙剂,但是若与抗酸性药物碳酸氢钠混合,则出现碳酸钙沉淀;红汞,不可以与碘酒或者络合碘共用,这是因为Hg2O与I2或者I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红汞和络合碘都被破坏,产生的汞也对人体有害。化学性的药物配伍禁忌,通常是药物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沉淀反应、水解反应和燃烧爆炸等化学反应。没有化学知识和化学的观察力,就难以观察和理解药物配伍中的化学反应现象,难有高质量的护理。2.3.3病理现象与化学平衡病理是疾病发生的机理。许多病理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人体酸碱平衡失调,与化学中的缓冲溶液原理息息相关。剧烈腹泻病人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pH<7.35),哮喘病人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pH>7.45)。用化学原理解释:人体血浆的缓冲体系主要是H2CO3-NaHCO3,正常情况下,H2CO3/NaHCO3之比为1∶20,人体的血浆缓冲系统通过肺呼吸、肾脏功能等维持pH为7.35~7.45,剧烈腹泻就是丢失了大量的NaHCO3,抗酸能力减弱,若超过了缓冲体系的缓冲能力,容易发生酸中毒;哮喘则是呼吸过度,造成CO2排出过多,碳酸减少,容易发生呼吸性碱中毒[8]。毛细血管与细胞间液之间是以胶体渗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的。烧伤病人恢复期间、妇女怀孕期间出现水肿[9],是因为机体需要的蛋白质增加,若补充不足则造成血浆中蛋白质缺乏,使毛细血管中的胶体渗透压低于细胞间液中的渗透压,根据水分子从渗透压低到渗透压高的原理,水分子从毛细血管流向细胞间液而形成水肿。因此化学原理也对护生学习专业知识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2.3.4药物升级与化学结构改造医学的发展,需要化学发展以支持其发展。青霉素的演变,佐证了这一点。天然青霉素来自于青霉的分泌物,青霉素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随着人们大量使用青霉素,细菌对青霉素形成了抗药性,疗效愈来越低[10]。化学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改变青霉素的基团(R-),使细菌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抗药性。正是由于化学家对青霉素结构的不断改造,才有了今天抗细菌的青霉素类药物的药效升级: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等,保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奎宁是在金鸡纳树上提取的抗疟疾的有效药物,自1820年之后的100多年,一直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20世纪60年代后,在东南亚及非洲地区发现了抗药性疟原虫,传统的抗疟药奎宁、氯喹等已不再有效。我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和她领导的团队,在植物青蒿(黄花蒿)中提取了具有强抗疟活性的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李英等科学工作者对青蒿素做了药物升级,以青蒿素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化学结构的修饰来改变药物活性,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等药物(图2),前者的抗疟活性是青蒿素的6倍,后者由在水中不稳定而易分解,一般制成粉剂,使用时临时配制[11]。2.3.4药物的空间异构与药效的关系空间异构是指分子的立体结构不同而产生的一类异构体。它包括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空间异构在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雌激素雌二醇是卵巢分泌的天然雌性激素[7],其分子中的2个羟基是活性官能团,对生理作用是必需的。在反式已烯雌酚中,2个羟基的距离是与雌二醇2个羟基的距离近似且为1.45nm,表现出较强的活性;而顺式已烯雌酚2个羟基的距离是0.72nm,与雌二醇不相似,活性大大减弱(图3)[12]。此外,对映异构在药物作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氯霉素有4个旋光异构体,但是只有D(-)-苏型氯霉素有强的抗菌作用;人体需要的氨基酸都是L-型的等。有机化学的立体异构知识能助力于药物知识的学习,为掌握药理知识提供帮助。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精选案例,教会学生真正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13],教师在授课中注意加强与医学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4]。总之,化学是医学的基础之一,应深入挖掘其素质、知识和技能内涵,积极促进化学助力护理专业学习,为专业学习提供良好、积极的作用。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15],是化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宋长平,孙玉梅,孙亚丽,等.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25

[2]殷磊.护理学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4

[3]陈树君.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93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80

[5]李湘苏,赵笑虹.医用化学基础.2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17

[6]郑虎.药物化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7

[7]杨宝峰.药理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7

[8]金惠铭.病理生理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7

[9]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67

[10]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64

[11]冷元红,万莉,袁萍,等.化学教育,2013,34(7):6-8

[12]李湘苏.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1

[13]陈莲惠,贾飞云,苏奉发.成功(教育),2013(18):138

[14]赵淑艳.化学教育,2015,36(10):51-52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distribution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MRS) in children with repeated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to make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separation rate and drug resistance of MRS in 362 children with repeated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Results There were 171 MRS strains in 362 staphylococcus strains, with the separation rate as 47.24%. Drug resistance of MRS to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CNS) was higher than levofloxacin, oxacillin, clindamycin, azithromycin, cefepime,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Conclusion A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bacteria of repeated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t shows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 for common antibiotics. Implement of antibiotics in accordance with drug sensitive test is the key for effectiv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Key words】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Drug resistance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幼儿常见病, 发病率达20%左右, 以2~6 岁为最常见, 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尚未统一, 各地有不同的诊断标准, 但一般认为每月患感冒或气管炎1~3次以上或1年内患肺炎2~3次以上可定为反复呼吸道感染[1]。反复呼吸道感染形成的因素较为复杂, 幼儿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易致细菌感染或是幼儿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若治疗不当会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病, 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 成为众多幼儿家长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MRS进行系统性检测, 回顾分析其耐药性, 旨在对临床治疗患儿提供帮助,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80例, 其中男657例, 女423例, 男女比为1.55∶1, 年龄1.7~7.6岁, 平均年龄(3.8±1.6)岁;所有患儿生活方式及体重分布无特殊性。

1. 2 诊断标准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胡亚美等[2]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具体标准为:0~2岁上呼吸道感染7次/年;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6~12岁上呼吸道感染5次/年, 且上呼吸道感染两次之间至少间隔7 d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 可加下呼吸道感染, 反之不可;须观察1年或以上。

1. 3 研究方法 对来本院就诊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取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 对可疑致病菌经过转种及纯培养, 转种菌株于法国梅里埃API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反应板上, 于37℃环境培养18~24 h后, 经过仪器自动判读得出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对其中培养结果阳性者中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方法检测, 结果中剔除半个月内两次检测结果相同的患儿, 统计分析其耐药特性。

1. 4 MRS测定方法 采用常用纸片扩散法结合琼脂筛选法进行:从非选择琼脂平皿上挑取少许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调至浓度0.5 McFarland, 具体操作同常规纸片法药敏试验。指示纸片为1 μg/片苯唑西林纸片, 将待检菌株接种于非选择性平板, 于35℃培养24 h, 当指示菌为MRS时, 抑菌圈直径判定结果, 当抑菌圈直径≥13 mm为敏感(S)、11~12 mm为中介(I)、10 mm为耐药(R);当CNS时, 则:S≥18 mm、16 mm

1. 5 数据处理 对所有原始结果均采用WHONET4.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在分离所得的362株葡萄球菌中MRS 171株, 分离率为47.24%, 其余191株为CNS, MRS对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高于CNS。见表1。

3 讨论

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致病菌, 自从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 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 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 有些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 能水解β-内酰胺环, 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 即甲氧西林(methicillin)。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 可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MRS, MRS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3, 4], 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为此, 适时检测患者感染菌种及其耐药性显得意义明确。

MRS耐药特点表现为不均一耐药性或广谱耐药性[5, 6]。本次回顾分析发现, MRS中, 一部分对甲氧西林高度耐药, 部分却表现为敏感, 但是, 研究中作者同样发现, 少数MRS菌株体外药敏结果敏感但在患儿体内使用无反应, 这一现象值得临床关注, 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类患儿时, 若依据药敏结果治疗无效, 应该适时更换其他敏感抗生素;其次, MRS广谱耐药性, 也是本次分析的要点, 其主要表现在MRS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 对其他所有与甲氧西林相同结构的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均耐药, MRS通过改变抗生素作用靶位, 产生修饰酶, 降低膜通透性产生大量对氨基苯甲酸(PABA)等不同机制, 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唯对万古霉素敏感, 这一现象, 给临床治疗MRS导致的感染带来挑战。与CNS相比, MRS的耐药更广泛, 其对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均有较高耐药性, 这一结果与文献资料相近[7, 8]。研究认为, MRS的耐药机理与染色质介导有关, 同时与细菌本身产生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关系密切, 后者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很低, 因而很少或不被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 细菌仍能生长, 故而出现耐药性。MRS对青霉素G和苯唑西林已经表现出100%的耐药性, 提示临床医生应该避免经验性使用该类药物。

MRS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棘手的治疗难题之一[9, 10], 由于细菌产生的PBPs可以随着环境改变而出现性质改变导致MRS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同时, 还可能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 因此, 针对该类患者治疗, 一般原则为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切忌经验性用药。

综上所述, MRS感染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现状, 预防MRS成为每个临床医生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此, 作者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 杜绝滥用抗生素的行为, 滥用抗生素的行为对MRS菌株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应该严格制止;针对特殊患者(如烧伤患者、ICU患者), 宜尽早进行细菌培养, 以便发现MRS菌株后及早控制并隔离治疗。

参考文献

[1]俞懿. 血液肿瘤患儿院内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7, 12(3):137-138.

[2]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201-2208.

[3]吴霞, 俞蕙. 儿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27(4):312-315.

[4]张淑敏, 朱熠, 陈旭, 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耐药特性.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3):601-602.

[5]李建宁, 曹龙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和耐药性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22(14):196-197.

[6]赵德军, 胡昭宇, 曹雁, 等.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耐药性研究.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8):835-836.

[7]宋志香, 胡凤军, 薛文英.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0, 27(2):137-138.

[8]李瑞珍, 罗小平, 马新瑜, 等.小儿感染性疾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性及药物假敏感性分析.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6, 8(3):245-246.

[9]黄贺梅, 韩忠敏, 魏永鸽. 2011-2014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21(5):157-158.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第4篇

随着国家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资、扶持,彻底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做为一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人员,根据自己多年来对药剂学的掌握及平时与患者的沟通, 自踏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我便深刻的认识到,“懂医术,通人文,有理想,会创新”是社会发展时期从事药学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药学工作人员,只掌握书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需要我们及时掌握大量的和最新的药学理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给人们,所以,根据我在基层药品销售岗位多年工作,发表一下我对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观点。

1 认识了解抗生素

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普遍被人们认为能治百病,每当患者有身体不适,头疼发热、咳涑等不适症状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而他们确想不到滥用抗生素会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关于抗生素大家其实并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个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就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2 抗生素的分类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2.1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

2.2 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2.3 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2.4 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2.5 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2.6 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2.7 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2.8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2.9 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等。

2.10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3 抗生素使用原则

3.1 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3.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3.3 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3.4 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复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4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1 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4.2 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4.3 二重感染

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4 耐药

青霉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抗生素;呼吸内科;合理应用

近年来,出现很多因为使用抗生素不当而对病情的治疗不利,甚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更甚至有威胁到患者生命的病例。因此就结合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选择原则、使用方法、联合用药合理配伍以及后效应与给药间隔等问题进行探析。

1、呼吸科常用抗生素的种类及特点

呼吸科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等。

1.1 氨基糖苷类 此类属静止期杀菌剂,主要抗G - 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沙雷菌、不动杆菌等,但对厌氧菌无效。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应合理应用。

1.2 磺胺类 常用的有复方新诺明,多用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和衣原体感染,治疗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

1.3 林可霉素类 包括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1.4 多肽类 有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多粘菌素B和E对肾毒性大,疗效较差,一般只用于严重耐药的G - 杆菌感染。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包括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G + 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G - 杆菌多数耐药。

1.5 大环内酯类 属窄谱速效抑菌剂,可以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主要为需氧的G + 球菌、G - 杆菌及厌氧球菌。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致病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部分流感杆菌对此类药物敏感。对绿脓杆菌、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无效。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善和副作用减少是其明显进步。

1.6 喹诺酮类。 抑制DNA合成,从而影响菌的正常繁殖,对组织渗透好,对大多数的呼吸道病原有极好的疗效,是肺部感染治疗的莺要药物,常见的药有:包括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罗沙星、依洛沙星、格雷沙星、芦氟沙星、克林沙星、巴罗沙星、曲伐沙星等。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而较广,对G - 杆菌抗菌活性较G + 球菌强,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相比,新喹诺酮类在保持原有对G - 杆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时,对G + 球菌抗菌活性增强,以克林沙星、曲伐沙星最强;对G + 厌氧菌抗菌活性也有所增强。近年来,细菌耐药率日益增加,尤其以肠杆菌、MRSA和绿脓杆菌最为显著。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叉耐药,并对其它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因此选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1.7 β-内酰胺类 这类药物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等。

1.7.1 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1.7.2 新型β-内酰胺类 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谱极广,对G - 杆菌、G + 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对多数耐药菌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氨曲南对多数G - 杆菌包括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G + 球菌及厌氧菌无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

1.7.3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组成的复合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行自杀性结合,从而保护β-内酰胺不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继续发挥抗菌作用。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舒巴坦,它们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合制剂,对耐药菌株可增强杀菌效果,并可使抗菌谱扩大。

1.8 其他抗生素药物 如磷霉素,抗菌谱广、毒性低,但其抗菌作用不强。又如甲硝唑、替硝唑,对各种专性厌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林可霉素,但对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无效,因此可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感染。

2、应用原则与方法

在临床医学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感染类疾病最常用的药物,并且使用得当的话临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对于呼吸内科的医生来说,掌握选择和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除了要注重过敏性以外,还要根据药物的抗菌机制进行针对性选择。根据临床经验,选择用药应首先痰涂片检查,初步定义感染病原体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这样可以缩小抗生素选择范围。用过氧化氢、盐水漱口,碳酸氢钠或华素片初步清洁口腔,并且能够消除一些口腔杂菌(包括致病菌),然后让患者在家人或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收集下呼吸道感染深处的痰液,用于涂片检查,培养、计数,并进行药敏试验,实验出选择敏感的药物。其他肺部感染,儿童以病毒多见,而成人以细菌多见。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为获得性感染,这样的患者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几种,在治疗上,我们通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类药物。医院内感染的患者、中老年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免疫抑制患者的感染中,多为G-杆菌为主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常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3、联合用药与配伍

对联合用药进行合理配伍,最好选择是繁殖期杀菌剂和静止期杀菌剂,起到协同作用,或者是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普通的细菌感染并不需要进行联合用药,若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不明不明,但症状严重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且伴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混合感染的患者,需选择联合用药,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具有增强疗效,降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可能。

青霉素加头孢菌素类,这种组合可以不断抑制混合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此外还有速效抗菌药物和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因为速效抗菌药物能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及使其无法进入繁殖,造成繁殖期杀菌剂功能减弱,两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诱导体内产生内酰胺酶的杀菌剂(如泰能)不能与青霉素合用,因泰则对诱导产生β-内酰胺酶,产生拮抗作用。

4、抗生素后效应与给药间隔问题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在接触细菌后,随着体内代谢而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到MIC之下时,抗菌药物对细菌生长仍能产生持续抑制作用,此现象称为PAE。不同抗菌药物对G+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能够产生满意的PAE;碳青酶烯类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杆菌有中等程度的PAE,而青霉素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难以产生有效的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有无PAE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一天剂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病菌的MIC时间,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其给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保证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MIC时间大于等于60%。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代表药物有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等。

投药方法应缩短给药间隔,最好每6~8小时1次,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代表药物有碳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二者之间。除药敏学以外,投药间隔时间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总之,抗生素的应用和发展,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里程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突出得贡献。但由于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和病菌的耐药性都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科研做出结果之前,临床上要注意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规范和原则。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扩散,需要广大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玲丽,感染科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10(9)

[2]徐影,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J].中外医疗,2010,8(1):176

[3]吴小玲,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

[4]高利娥.,谈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9(18)

相关期刊更多

工业微生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中国感染与化疗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包头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