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课程 素质教育 文化特征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然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信息课程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象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在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象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如何把“活书”设计好?如何把“活书”学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信息课程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美国的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

信息课程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信息课程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信息课程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在计算机面前合作,与计算机合作。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质 定义 目标 定位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 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 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 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 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投资;教育券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013―03

教育券是芝加哥货币经济学派带头人、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所谓教育券,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家长(学生),而不是划拨给学校,家长(学生)可以用教育券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费用。[1]教育券目前还未受到东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但是其基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为动机,还是给广大学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笔者希望以教育券的思想,剖析目前教育信息化投资现状,对提高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提出若干建议。

一 教育券主要内容及意义

弗里德曼看来,公立学校置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由于受到保护而造成公有的、垄断的状况,使其滋生无法克服的效率低下、等弊病。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将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券”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或家长,而不是发给学校。学生自由选择学校,可以选择公立学校也可选择私立学校,用教育券支付学费和相关费用,学校则向政府兑取与券面值相等的现金流入。

弗里德曼教育券思想对市场经济国家解决教育领域的低效率提供了新思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实行了公立教育的模式。公立模式的弊病如出一辙,包括教育管理缺少成本与收益的衡量与约束,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效率低下等。教育券的思想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符合自由市场经济根本的价值标准,为市场经济国家如何解决教育领域的低效率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为世界许多国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教育券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公共教育资源从原先由政府以及人所掌握和支配的社会资源,彻底转变为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可以支配和细分的“货币选票”,使得受教育者享有更为充分的教育自由和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实现教育从公共品向私人品的特征转变,从而形成充分竞争的教育市场,达成高效率的教育供给。所以通过教育的私人品特征化实现高效率的教育供给是教育券制度所包含最为核心的内容。[2]

二 教育券研究现状

1955年,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作用》(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ducation)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教育券的思想。此后,弗里德曼在1979年与其夫人罗斯•弗里德曼合著的《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一书第六章《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中对教育券计划进行了更深入、完整的阐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尽管教育券被誉为教育改革的良方,这项教育改革的建议在发源地美国开展的并不顺利,反对的意见很多,总达不到一致。时至今日,全美也只有2个市和1个州正式明确实施了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这2个市和1个州是: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Milwaukee,Wisconsin),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Cleveland,Ohioan),弗罗里达州(Florida)。[3]在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于2001年率先实行了教育券制度,这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标志符号。各领域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行了广泛探讨。然而,在教育信息化领域运用教育券这一思想来分析、优化教育信息化投资制度的研究还较为少见。

三 中国教育信息化投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表明,51%的中小学通过自筹资金的办法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约占37%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于上级部门,约10%的中小学得到社会捐助和其它形式的融资,商业性投资仅占1% [4]。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相继出现,严重限制了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发展。

1 教育信息化投入严重短缺。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来源少导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总量不足,从基础教育信息化来看,城市、县镇、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都处于短缺状态,城市地区经费短缺和非常短缺的学校比例为58%,县镇地区为74%,农村地区高达78%。就东、中、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短缺和非常短缺的学校比例为58%,中部地区为74%,西部地区高达78%,中、西部地区中小学经费短缺现象比东部要严重,特别是西部地区,高达52%的学校处于经费非常短缺状态[5]。

2 低水平重复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费分配不合理,硬件与网络投入少,服务(含培训)投入更少。有关的调查表明学校投入到硬件的经费远远超出软件、资源的经费,投的经费是软件经费的44倍多。在我国各类高校的信息化经费预算中,硬件经费预算是37.50%,软件经费18.0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为13.30%,经费预算为11.00%,校园网用户支持经费预90%[6]。这说明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3 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官僚机构庞大、效率低下。教育管理缺少成本与收益的衡量与约束,导致效率降低;缺少竞争意识、不思进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学校行为目标异化,教育机构从其利益出发,更多考虑如何获得政府投资最优化,而不是家长与学生的认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官僚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等,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滋生寻租与设租行为[7]。未能切实考虑所管辖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进行投资。公立学校中所存在的这一切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在教育中干涉过多,而学校的选择自由却太少,如同市场中的企业,必须要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质高价廉的产品才能生存与壮大。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和儿童是消费者,教师与管理人员是生产者,公立教育的集中与规模扩大,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能力越来越小,生产者的权力增加,垄断的体制下生产的效率必然低下。

4 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得不到满足。在现实状况下,由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地为管辖区域内的学校配置教育信息化设备,使得各个学校的教育目标、模式、运作方式趋同,缺乏特色及多样性、灵活性,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对社会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四 对教育信息化投资体制实施“教育券”改革

1 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拨款模式: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政府确定的教育拨款数额分配教育信息化拨款数额,然后向企业购买教育信息化设备、服务等,对所辖区域的学校进行统一配置。传统的拨款模式是一种间接模式,资金由教育主管部门来确定使用方向,好处是在区域内形成了标准化教育信息化设备、资源,便于维护、更新,创造了“规模效益”,降低了成本。然而,间接拨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却抹杀了微观主体――学校的个体需求,其无法根据自己的切实需求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

2 教育券将传统的间接拨款方式转变为直接拨款方式:政府――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将教育信息化的拨款通过“教育券”形式直接分配给学校,让学校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进行教育信息化投资,购买适合自己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资源等,付账时直接将“教育券”交予企业,让企业拿着“教育券”到教育主管部门报销。如此一来,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就是合理地将“教育券”分配给学校并进行监管;学校的责任是认真调研自己的需求,合理支出“教育券”;而企业的责任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学校到本企业这里购买教育信息化设备等。如此,创造一种积极、自由、民主的教育信息化投资氛围。(如图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教育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对素有教育集权传统的我国来说,教育主管部门是否能保证经费的合理分配,能否实施有效监管是“教育券”计划是否成功的关键。从经费分配来看,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学生数量、办学水平、吸纳社会投资渠道等不同,平摊的分配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科学的分配方案是“教育券”成功实施的基础;从监管上看,学校关于“教育券”的财务信息公开是否完全,如何评价“教育券”支出的合理等都是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落实的事情。通常,资助与监管之间存在着两难境地:若约束过多,其成本有可能抵消“教育券”计划带来的效益;若约束过少,则可能产生腐败。[8]

五 实施教育券对教育信息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意义

1 就学校而言,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育信息化投资,激发办学热情、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同时,能充分显示出自主性和灵活性优势和特色,所以这将使得学校教育目标、模式、运作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形成富有特色、灵活多样的教育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实现效益最大化。

2 就政府而言,实施教育券,能够引起教育信息化经费发放模式的转变。传统体制下,政府直接与企业合作,签订合约,对所管辖的学校进行统一的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下。在国家资源不足的现实下,政府应最先致力于从教育体制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实施教育券,有利于降低传统经费在运作过程中的消耗,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教育信息化经费截留、挪用等问题,也可保证专款专用,让同等数量的教育经费可能转化出更高的教育效益,使政府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加强了相关制度的建设,推进了教育创新。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安徽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安徽桐城231400)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正在稳步推进,深刻认识中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职业学校信息化过程的有序推进。因此,可以诺兰模型为基础,提出网络技术时代的修正模型,并以此对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过程进行阶段性特征分析。

关键词 :诺兰模型;中职学校;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80-0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动力,作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正深刻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在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许多职业学校已经完成了以互联网接入、校园网站开通为标志的网络互联时代,逐步进入到以数字化校园应用集成为主的资源开发和网络教学平台时代,尤其是国家三部委在2010年启动的国家中职发展改革示范校创建项目,数字化校园作为特色项目成为首批示范校验收检查和重点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要求,极大地带动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其示范引领作用也得以逐步推广。

对于整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建立进程分析的一般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更好地定位和科学决策。关于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分析,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模型,其中的经典模型是现在普遍采用的美国的诺兰阶段模型(如图1所示)。

二、诺兰模型在互联网时代的修正

查理·诺兰(RichardLNolan)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在总结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发展的客观规律后,于1973年提出了组织信息系统应用演进的模型,即“诺兰模型”。诺兰认为,信息化发展必须经过初始、推广、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各个阶段之间互相联系,以实际应用需求和技术发展逐步推动信息化不断向更高阶段深入,阶段之间不能隔断或超越。

诺兰模型对于信息系统发展的理论指导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尤其是六个阶段的划分,作为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必将遵守其阶段性特征。诺兰阶段模型提出的时间尚处于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前期,在过去几十年中,整个社会的信息技术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诺兰阶段模型最好的用法是要与时代相结合。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发展对于信息化进程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今天任何组织在推进信息化发展时早已告别了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代,直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要应用诺兰模型对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性分析,有必要对网络信息时代的诺兰模型做出修正,如图2所示。

(一)修正模型的技术层次分析

诺兰模型已经预见了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必然要面对技术进步的挑战,在可以预见的技术背景下,诺兰将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支撑分为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时代(如图1所示),这在当时无疑有极大的前瞻性。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所有信息化进程无疑都必须放在网络化条件下才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几乎正好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从早期的网络互联到应用集成和平台整合是技术发展的一大跨越,网络互联时代的信息化建设更多关注的是硬件投入与网络基础建设,基于网络的应用还处于基本功能需求阶段,有设备、能上网、可应用是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本评价标准。

随着计算机和高速宽带网络的普及,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制约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基于宽带网络的信息化应用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显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各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平台化管理成为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数字校园建设成为平台整合时代的基本标志。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了全面部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之一——职业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以数字校园建设带动的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正式进入平台整合时代。

(二)修正模型的技术性断点分析

诺兰模型是按照时间和费用两个维度进行划分的,时间维度实质上也体现了技术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在不同的技术时代之间,由于技术的重叠和关联,必然会存在一个“转折区间”,技术的进步和提高将导致信息化进程的非连续性发展,诺兰称之为“技术性断点”,该转折点常常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最佳时机。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向智慧校园的技术转型是平台整合时代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能抓住这个机遇,必将成为提高职业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我们也许难以预见,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技术性断点一定存在,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只要信息化支撑技术在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性断点就会出现,下一个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时代必将到来。

三、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分析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而言,虽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但起点并不低,尤其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基本进入集成和数据管理阶段后,有更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更多的是基于成熟技术的引入和直接应用。借助于网络时代修正后的诺兰模型的阶段划分,网络时代的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路径:硬件投入期、应用开发期、资源整合期和成熟更新期。

(一)硬件投入期

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最早是从计算机教学开始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价格昂贵,对于中职学校而言,费用是制约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因素,这一时期信息化建设主要以计算机机房和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为主。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部分学校开始以拨号方式接入互联网,课件开发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标志。随着宽带网络开始推广,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建立学校网站。

硬件投入期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早期特征,大量费用都用于计算机设备购买和网络基础实施的建设上,对应于诺兰模型的初始阶段和推广阶段。

(二)应用开发期

随着硬件投入的逐步加大,计算机与多媒体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基于网络技术的许多应用系统开始开发并引入使用,各个独立的应用系统互不关联,“重硬轻软”的弊端逐渐呈现,由于观念和体制的约束,管理和技术的“瓶颈”在职业学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宽带网络的发展促使大部分学校开始重视网络使用,并基本建立了学校网站作为网络展示窗口。

应用开发期主要对应于诺兰模型的控制阶段,但不同的学校在应用系统开发上会有较大区别,所以可能会涉及诺兰模型的推广阶段后期和集成阶段前期。与前一时期类似,硬件投入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关键,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其基本特征,大部分学校重视投入而轻视管理和技术储备,因此,应用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不高。这就直接导致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资源整合期,管理与技术的“瓶颈”制约愈加突出,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化教学应用以及数字化校园管理都面临着高额费用投入,但换来的却是效率低下,难以为继。

(三)资源整合期

随着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成为衡量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标准。2012年5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职业院校配备够用适用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90%的职业院校建成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信息技术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应用;85%的职业院校按标准建成数字校园。2013年9月,《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征求意见稿)》,数字校园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主要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实现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校园环境。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体系的技术系统。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技术系统包括数字资源、应用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平台整合是现阶段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有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数字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平台厂商系统集成与平台整合技术日趋成熟,面临的问题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和资源库平台如何适应中职学校的应用需求,统一的平台标准和网络资源建设是当务之急,管理及观念更新是制约中职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平台整合期的特点是系统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投入超过了硬件与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数字校园系统集成是关键,与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本质区别在于,中职学校由于资金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数字校园建设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平台厂商完成资源整合,信息化管理体系缺失相比技术能力约束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平台整合期对应于诺兰模型的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米歇(Mische)对诺兰模型提出了补充意见,他认为在诺兰模型中,作为前后两个阶段的集成阶段与数据管理阶段其实是不可分割的,集成阶段的实质和主要特征恰恰就是以数据集成为核心的数据管理。

(四)成熟更新期

数字校园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从我国许多高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经验和实施过程来看,建设周期长,从建设立项、规划设计、实施推进到应用整合,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毫无疑问,数字校园建设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都是一项任务艰巨的信息系统工程。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平台整合期可能永远都处于进行时。因此,参照网络技术时代修正的诺兰模型(如图2所示),当信息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技术的进步导致整个信息化进程重新进入更新和再整合时期,这就是技术性断点所导致的非连续性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使信息化进程呈现一种波浪式的阶梯型发展。

对于多数中职学校而言,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都可能存在过观念上的误区。中职学校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从早期的“重硬件、轻应用”逐步过渡到“重应用、轻资源”,现在则是“重资源、轻管理”。这就像一个成熟的交通体系,修路是必须的,应用系统就是车子,路再漂亮,车子再好,没有货物进行运输也发挥不了作用,人的素质和科学的规则是保证整个体系高效运转的关键,所以,作为信息化发展进程成熟期的标志,投入是基础,资源是重点,应用是根本,管理是关键。

四、结语

诺兰模型作为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是需要进行修正的,但它揭示了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网络技术时代修正的诺兰模型对于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指导意义在于:任何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必然会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信息化建设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工程;在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特有的特征,需要对信息化发展进程进行科学规划;技术性断点的出现对于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而言是发展的最佳时机,数字校园建设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掌握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规划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校园的建设使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高的起点,但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不可能实现隔断或超越。

参考文献:

[1]黄松,郭伟.基于诺兰模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趋势分析与展望[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71-75.

[2]郑凯,聂瑞华.基于诺兰模型的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1):13-15.

[3]代秋红.诺兰阶段模型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16-117.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计划,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响,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所谓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旨在充分利用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地位,从而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方式,达到大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不只关注教育手段的改变,它更为关注通过教育手段的改变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过程。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1、教材呈现形式的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超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以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形式呈现。

2、教育资源的共享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资源库,供大家共享。

3、学习的自主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方式就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

4、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5、学习环境的虚拟化。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时空的限制可以,构建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拟图书馆等,这是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信息技术在给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提供支持服务和技术保障的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并注重人文关怀,同时,还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以便指导教师正确执教。

(一)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者。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在知识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教材多媒体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等背景下,想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紧跟时代步伐,追随教育的脚步,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地去充电,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二)高职院校教师应成为研究者。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认知结构、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从“技术型”教师中摆脱出来,努力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高职院校教师要把信息化教学中的教材、学习者及教学方法等作为研究对象,寻找和创设出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寻找解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教师应成为协作者。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各种信息技术把各种学科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互式、智能化、全球化的跨学科领域。高职院校教师要以一名协作者的身份出现。这里的协作主要指三方面的协作: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协作,主要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及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二是教师与教师的协作,强调通过网络等手段,校内外教师共同合作,博采众家之长,或向专家学者请教等。

(四)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成为指导者。传统教育中教师的重要职能是传授知识。而在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不应该以较多地传递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多地关注、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成为一名顾问。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各种适合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方式。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地由人机交互方式所替代,教师还要担起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指导者、维护者,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咨询者,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五)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者。由于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设计者转变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者。高职院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强调以学为中心,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

三、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快环境建设,为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高职院校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建设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首先要配备一定的硬件设备,打好物质基础。要重视以校园网为标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必须加强加大软件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开发。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信息化机构,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统一准则,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发和制作标准、规范、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集电子教材、课件、学术文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便信息共享和利用。这样,才能为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

(二)重视转变观念,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先进思想。转变高职院校教师的观念是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各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现代教学理念、管理思想大讨论。要重视和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的组织领导,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观念。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充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确立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信息素养的培训、考核、应用等方面的制度。制度应体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满足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定性评价和量化考核的需要,以评选出真正的优秀者;制度要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要有较强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