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交通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职工文明交通,积极做文明出行的倡导者,4月16日,呼市公司党支部开展了“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旨在倡导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积极做文明的出行者,倡导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倡导职工安全出行,文明出行和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首先组织在岗职工观看了《交通安全警示片》,影片中一起起安全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揪心、叹惜。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无一不是由于当事人安全意识不强,遵章守纪自觉性不高,违反操作程序、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全监护不到位所造成的。
观看完《交通安全警示片》后,党支部书记崔京河提醒大家,在平时上班途中,节假日路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并宣读绿色出行宣传倡议书,倡导大家树立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更加良好的文明出行氛围。
通过本次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职工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一桩桩一件件的鲜活的案例更是亮起了交通安全的长明灯,大家纷纷表示生命的可贵,今后也当继续严格准守交通法则要求,关注自己及他人的安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同时志愿成为科学、健康、低碳的“绿色文明出行”的倡导者,为疫情趋稳后的城市创建贡献一份自身力量!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也是各国的一个机遇。如何快速发展低碳经济,运用低碳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在国际地位当中占据有利条件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新挑战。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低碳环保的理念已经进入我国民众的人心。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环节,做好城市的低碳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基于低碳理念,在符合国情的条件下。合理高效地运用绿色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等,进行发展城市建设。
一、低碳城市的特征
低碳城市系统具有综合性,必须集规划、建设、政策以及各个阶层的社会力量等一起推动;低碳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高能效和高效益等;低碳城市可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互动,可改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的方式。总的来说。低碳城市是从社会经济学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理念、行为这两个层次进行实行,运用低碳技术,并借助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使得市民接纳低碳生活的生活概念。并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经济实力。低碳城市的建设方式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碳排放指标体系额、政府的政策,对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的相关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布局等项目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城市的低碳减排工作,实现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的目标。
二、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
(一)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布局在城市建设当中,对城市运行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引导、限制作用。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适应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城市的理性生长以及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时能够使得城市的交通环保、高效、有序,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加环保、便捷。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则会阻碍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大部分大城市的布局形态,除了少数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呈带状、组团状布局外,大部分的城市主要以团状的集中发展模式布局。这是由于在城市建设当中,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加以控制,导致城市形态无序蔓延的现象。比如,北京、上海、成都、长春等城市。这样的城市容易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压力的加重,从而导致靠环境污染换取城市发展的低效城市。
而在城市空间布局当中引入公交引导城市发展的概念(即是Transit C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TOD模式主要以轨道交通以及快速巴士公交两种。国内外的城市建设,通过实施TOD而成功地使城市有序、环保、理性生长的案例已经有很多。比如说以轨道交通模式成功的案例有香港、哥本哈根以及美国的阿灵顿等地区的地铁发展最为完善、成功,巴西的库里蒂巴则是快速巴士公交案例当中最为著名的地区。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有其共同点,即是运用高效的公共交通走廊作为城市高强度开发的集中方向,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图例的利用、交通组织趋向有序发展的方向。其中,哥本哈根的TOD发展模式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森林、农田等组成的绿楔进行分割不同的轨道路线,处理能够保护了当地的环境,有效地限制城市土地开发的无序、无规划蔓延,有能够支持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曾经被评为全球最为宜居的城市。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也引进TOD理念支持城市发展,这有利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同时也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扶持、相关政策等对轨道交通或者快速巴士公交的发展;(2)在规划当中,应当于公交走廊站点的附近,加大开发的力度。以增加其建筑的密度、容积率;(3)政府应当积极协调开发商、城市居民、公交公司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建立起有助于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TOD系统。
(二)城市低碳产业规划
城市低碳产业规划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两方面。(1)产业结构升级。这就要求城市产业结构必须以低碳化最为其发展的目标,并且需要兼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型产业的发展两方面,从而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话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最为主要的特征便是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大,但是其利用率偏低,同时其碳排放量大,从而严重污染城市的环境。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当中,应当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的节能减排进行监督管理,并引进高科技、高设备对其落后设备的更新换代,从而提高其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逐步淘汰较为落后的产能。对于在限期内仍然无法或者拒绝改造的、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强制性关闭。除此之外,应当加大政策、财政扶持,帮助企业实现传统产业向多元化、高效的产业的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的多元化、资源高效化以及生产环保化的新型产业经济转型。除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外,还应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依托已有的能源、资源,自主创新并研发出新能源、材料,可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等产业。(2)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城市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不同的低碳产业园区。园区当中的企业应当是出于同一个产业的链条当中,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原理的模拟,在园区当中构建复合型的低碳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园区内部各个企业能够共同发展。同时还应当对园区内部的交通结构进行优化,可根据各个企业之间的原料、各个环节内部中间产品的流转关系,建设科学合理的交通,从而减少园区内部的交通量。加强低碳产业园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园区内部的污染防治、废弃物能够综合循环利用。
(三)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各等级功能的道路布局、安排,主要交通道路的断面形式设计等构成了城市规划当中的道路交通系统。城市的道路系统最为城市发展的基本系统,对城市的空间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同时也对土地的利用、地块的划分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交通系统是同城市的建设方向、居民的出行等关系最为密切。除此之外,城市的交通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位列城市碳排放中的前列。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有助于城市的高效运转,有助于居民的出行、生活,有助于城市的节能减排。所以,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时,必须注重其实用性,道路等级配置应当比例适当,路网密度可适当提高,同时应当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干道。对城市道路断面确定时,应当充分地结合城市现有的交通情况,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重点、方向有一定的合理展望,应当尽可能的准确预测城市未来的交通需求情况,从而建立起具有前瞻性、高效的城市道路运输体系。
除了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政府还应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以及鼓励市民自行车出行或者步行等措施,从而形成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衔接。
(四)做好绿色能源规划
绿色能源指的是运用现代科技,开发出干净、无污染的新能源,充分利用城市的生活、工业垃圾等废物当中所蕴藏的能源,化废为宝,并同改善环境相结合。绿色能源象征着保护环境以及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目前的绿色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其中,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有条件的城市可加大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太阳能可以运用到多个领域,比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交通工具、发电等项目。当前,我国利用太阳能的领域较少,还没有完全进行很好的推广,最为常见的是太阳能集热技术,主要用在居民的分散供热或者集中供热。城市的规划建设,可把太阳能设施的布局作为规定性的指标,并分别规定以有建筑、新建建筑。
三、结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当中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项公共措施,对于低碳时代的城市发展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应当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产业规划以及绿色能源规划四个主要方面入手。由于,目前我国处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当中,尚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纷争,其探索、实践还应当经过不断的努力认知、尝试的过程。所以,在日用的低碳城市规划当中还应当注意,低碳城市同生态城市之间的关系,定位低碳城市规划以及低碳经济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探源:启示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剧,低碳的城市规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低碳城市建设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方式的一种否定,是对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引。它是建立在文明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基础上,以实现高层次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确保经济、资源、环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低碳城市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向经济发展、社会公平、资源节约和环境优厚的良好图景。
2 低碳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1萌芽阶段(18世纪6。年代之前)
农耕文明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完全依赖自然,并对自然抱有一种“尊从和敬畏”的心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放在首位,以适应自然为主,坚持人工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从城市的起源看,农业时代的城市大都选址在依山伴水的环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管子・乘马》篇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充分体现了农业时代人类与自然相融的思想。
2.2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工业革命后,针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交通、住房、公共卫生、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开始探讨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使之能够解决众多城市问题,协调好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个阶段涌现了大量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马塔的带形城市、耐特的广亩城市、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等。同时表达了人们亲近自然、改善生存环境的想法,无形中为低碳城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
2.3成熟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后现代时期,人类在充分享受物质财富之后,开始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渴望生活得更加安逸舒适。人类追求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高效性、持续性,同时又希望营造一个社会经济发达、自然和谐共存、令人感到愉悦的城市环境。这个阶段出现的代表性理论有:新城市主义、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低碳城市以及包容性城市等。这些理论和实践的共同特点是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生活和就业单位距离拉近;土地混合利用;创造方便、快捷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和公交系统:新增开敞的绿地空间,促进城市碳汇系统运行。至此,低碳城市的关键要领已形成,达到了成熟与完善阶段。
3 低碳城市的概念内涵
3.1低碳城市的概念
“低碳”(LOW carbon)最早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的概念中被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碳排放量的减少。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心脏,也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举措,倍受关注。一般认为,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3.2低碳城市的内容
低碳城市构建通常包括五部分内容:城市结构低碳化、产业结构低碳化、交通模式低碳化、能源结构低碳化和城市建筑低碳化(图1)。
3.2.1城市结构低碳化。紧凑城市空间布局,尽量保证职住平衡和商住平衡。强调多元化的土地用途混合,缩短交通距离,减轻交通负担。此外,增加城市碳汇,拓展开敞空间,保证大面积城市绿地能起到的碳汇作用。
3.2.2产业结构低碳化。首先对高碳行业减排,按照低投入、高效率、可循环的原则,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同时,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流程发展静脉产业和循环产业体系,减少碳排放,调整和升级城市产业结构。
3.2.3交通模式低碳化。低碳交通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主要从慢速交通、公共交通、高效高速交通和限制城市私家车四个方面研究。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积极促进公共交通系统,大力发展高效高速轻轨地铁交通,规定私人汽车碳排放标准顺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3.2.4能源结构低碳化。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加强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积极做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同时,逐步限制化石能源,积极开发利用核能。不断优化和完善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5城市建筑低碳化。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通过外墙节能、门窗节能、屋顶节能、采暖、制冷和照明的节能。此外,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被动式节能建筑也是低碳建筑中重要组成成员。
3.3低碳城市的特征
通过以上对低碳城市概念和内容的分析,总结得出低碳城市包括以下两个特征:
3.3.1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特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化背景下,通过研发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产业,树立低碳的价值观来积极回应气候变化,实现生态文明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2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低碳城市的本质是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和城市建筑等多个方面探讨低碳城市的构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努力降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碳足迹”、实现可持续城市化的同时,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4 低碳城市的规划案例分析
4.1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案例
当前城市规划发展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考虑,为了增加城市碳源与碳汇,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城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引入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生态资源客观条件和碳足迹标准确定城市发展战略(表1)。
4.2倡导低碳交通模式的案例
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引发许多城市病,提倡绿色交通工具、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已成为低碳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点。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并在公共交通路线周围设置居民点,以此减少高峰时段私家车的出行;规划紧凑的城市结构,将公交站点与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起来组织成一个多功能混合空间等(表2)。
4.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
循环经济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
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主要强调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形成;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循环产业发展潜力;通过产业与科研结合布局,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丰富循环产业网络(表3)。
4.4鼓励生态基础设施的案例
鼓励能源结构转型、减少能源消费、改变增长方式是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关键环节。清洁能源的开发、运用生态技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低碳城市构建的主流,具体的措施包括:风能、太阳能的能源形式;利用环境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地区的污水、垃圾的处理和回用等(表4)。
4.5以低碳社区为导向的案例
低碳社会的构建强调社会的包容性发展、规划的精细化设计,这体现在支持、鼓励和培养社会联系,鼓励面对面交流。在国外许多“诱导型社区”中,我们可以发现规划师注重公共场所和人类之间的交流,通过高连通性的步行系统创造一个体现人类尺度、结构紧凑、多样化的功能社区(表5)。
5 启示
低碳城市构建融入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因素,它必须兼容并蓄,整合所有影响其发展要素,以实现城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物种之间多种关系的和谐共生,同时体现了社会公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整体协调。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低碳城市案例的分析,并得出以下启示:
5.1土地功能复合使用。采用紧凑、城市性和绿色的战略方针,进而加强社会的流动性,使城市特征明显。有效地降低交通需求,减少出行距离,节约能源消耗,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增强社区活力。城市不应该过分地推行功能分区,而应该根据人们活动需求,强调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积极探讨新的用地使用模式,如“商业+交通”、“居住+商业”、“商业+交通+居住”等多种用地功能的组合模式。
5.2绿色交通系统的支撑。坚持低碳交通构建5个导向则:POD>BOD>ToD>x0D>COD,即步行导向发展>自行车导向发展>公共交通导向发展>形象导向发展>小汽车导向发展。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逐步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
5.3城市与环境协同发展。由“正规划”向“负规划”的变化,也就是由过去的先“建设”后“保护”的规划向先“保护”后“建设”的规划转变。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新方向。此外,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碳汇系统的主体,能够有效地将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中,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关键词:低碳生态;绿色建筑指标;发展思路
1 发展低碳生态城的总体思路
(1)不同类型的低碳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作为执行考察标准。根据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低碳生态进行综合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2)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模式,而是应该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敬天、顺天、法天、同天的原始生态意识,上万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中华各民族进行过大量天人同物、天人相付、天人一体、天人同性的原始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国几千年积沉下来的文明,是世界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我们要传承并弘扬千百年来聚积下来的地方建筑文化传统。东方民族独有的“背景观野”也有利于推行生态城发展模式。
(3)建立起利益相关的合作机制,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绿色建设,这种机制能够保障经济建设质量。这如同房地产经济建设一般,应当将造价师、设计师以及物业管理等几个方面的人员有机整合在一起,让这些人员明确节能经济重要性。形成建设共识之后,才可以更好的推动生态城建设、绿色城建设等,促进生态建设水平提高。在生态建设提出的30年时间里,没有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所有城市建设过程中,都没有形成定向的城市发展规模。因此,想要获得城市低碳生活案例,却比较难。因为还没有一座城市可以成功和完全实现生态建设。在进行生态建设时,很多城市都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找建设路径。很多时候会选择自下而上的创新方式进行改革。这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万事开头难,崛起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转型没有成功或者是没有完整的经验参照,简单的依照本土建设资源或者产品出口,将其当成城市发展长久之计,这显然很难维持下去。党的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需要从全局观出发,站立在世界前沿发展方向,为城市发展进行思考,确保城市能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座城市进行规划发展要做的核心工作,面对发展机遇,如何打造一座城市能够实现先锋城市目标需求,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需要作出更大的奉献,需要升级更多的产业,这个产业必须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奉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经济建设水平,才能同社会发展一同更加健康且持续发展。
2 低碳生态城规划的具体要求
(1)在环境发展以及碳排放现实问题上,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将其定位为全城镇范围内。而且所需的资源应该是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率要逐渐提升。可以将居住部分、商业部分、写字办公室部分以及学校部分纳入其中,从而全面实现系统建设。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量利用。因此,需要在街道、一些公共产所以及建筑物中,提倡进行节能建设,提倡使用绿色建设方式。所有城市在规划建设中,都应该定位城市建设目标,这应该是个高水准的建设,建设应该满足所有需求。节能减排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这些建设应当纳入整个建设体系内,从长远的发展方向中来定位城市未来发展计划,这些计划最终的出发点是满足节能减排需求。同时,这些经济建设计划要符合生态化建设需求,能够进行长远而有规划的建设,能够长时间监督生态化建设过程,能够提升生态发展水平。
(2)在交通问题中,整个地区的交通布局规划要符合建设需求,其中要把骑行、步行以及公共交通作为生态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来考量,这是一个系统整体发展环节。要使大目标制定之后够得以实现,需要从详细细的目标开始考虑。在这个过程中,至少需要降低50%的小汽车出行,在后期开展工作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每个住宅区区位进行准确规划,具体的规划需求为:在十分钟以内可以步行道公共交通站点,这个距离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交通站点可以是公交站也可以是地铁站等,同时需还要设置临近配套服务网点,在这些服务网点考虑必要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这可以包含小商店、小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卫生健康中心等。生态城镇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布局理应从整体水平出发,不能单纯地依靠某种交通工具,因此这个空间布局要体现出科学性、合理性。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自行车骑行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出行方式,该交通工具具备的环保效果非常明显和突出,优势非常多,既不受堵,又无污染,还能锻炼身体。在进行城市建设时,根据城市特点可以充分提倡使用该方式进行城市骑行交通网建设。在一些对外交通主要干线处,再进行乘换。城市可以多规划建设一些自行车停放点,也可以采用刷卡租车形式。城市交通建设关乎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需要从环保着手分析。
(3)在居住建筑中,根据当前经济发展需求,据住区应当满足65%以上的节能建设标准需求,整个建设施工环节要纳入在监控范围内执行,更好的对资源进行配置。其中涉及到的监控系统、通讯方式以及高速宽带等。这些必须符合需求,才能保障建设配套水平。在建筑材料上,需要将高标准的节能节材性体现出来,节能性有相关要求,具体的要求包含,基于节能综合利用基础上,当地进行低碳生产时,这个碳排量理当符合能源利用需求。在后续工作开展中,要综合使用零碳排放量或者低排放量,对这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完善供热计量以及供暖系统。逐渐达到规定设计范围内,可以在该基础上将居住建筑数量降低,一般而言30%的居住建筑数量,节能减排理当降低到70%。同时,住宅建筑相对于其它建筑整而言,它的整个环节理当从节能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
(4)在公共照明系统上,在城市街道、公园、广场、住宅小区、写字办公等场所的公共照明系统上大量采用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统。利用风能、光伏电等对路灯照明、水景照明、绿化照明、庭院照明等供电,改变传统的单一靠供电部门输电的用电方式,对照明灯具采用节能LED灯具取代传统照明灯具,保证可再生能源照明系统供电占据20%以上。
3 绿色建筑指标需求
从绿色服务设施建设上看,要求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为居民提供健康、富裕的生活环境,这些设施对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作用。因此,这些设施水平理当符合建设需求,理当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复合城市整体建设发展目标。除了要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其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方面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外,具体的配套设施理当还包含娱乐场所、教育场所、文化场所、体育健身场所及其它配套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建设也必须符合需求,这样才能保障城市建设生态、绿色、环保。这里不得不提起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建设要求为在绿化空间内,总体的面积不能低于40%。其中有50%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管理设施需要进行开放式处理。良好的管理方式以及高质量的空间网络开放,对绿色空间建设有更高的要求,这个功能理当呈现多样化。例如:可以进行绿色地建设、可以进行湿地建设,还有一些城镇广场建设等。这些场所可以用于娱乐也可以用于游玩,人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生活,人们的生活质量必定提升,人们所享受到生活品质也会有所改变。
4 结束语
进行生态建设必定会联系到一个气候问题,气候变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有重要作用。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需要全人类进行应对。我国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快,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能源集约化压力,可以将其当成是压力,也可以将其当成机遇。不论选择何种应对方式,这都是一种挑战。因此,进行建设时,应该做好技术层面工作,应该使用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应该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准备工作。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问题,像技术岗位执行、创新产业开发,这不只是某个团体的责任,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责任。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面对问题时,这是个挑战的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当前所做的努力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环环.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J].水务世界-2013年5期.
[2]王伟,李希.走进“绿色国度”走过“绿色四季”――访“绿色国度”联盟执行董事芬恩・莫滕森[J].中华建设-2013年7期.
[3]方富丽.上海市将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新建保障房15%执行“绿标”[J].工程质量-2013年7期.
为了制定详细而有针对性的教案,笔者做了一个有关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关于上网地点:有80.97%的学生在家,12.97%的学生到网吧,3.95%的学生到同学或亲友家,2.11%的学生在学校微机室。在网上做得相对最多的事项:37.00%的学生获取资讯、查找学习资料,1.41%的学生休闲购物,16.16%的学生聊天、交友,45.43%的学生游戏娱乐。如何处理有害信息:27.63%的学生随它去,21.55%的学生非常担心但很无奈,2.11%的学生有时会将它故意传给他人,48.71%的学生安装绿色上网软件。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上网面对的安全隐患很多。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家或网吧上网,在家或网吧上网缺少同龄人或者家长的引导监督。很多学生通过网络玩游戏或者聊天,将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不到一半的比例,遇到有害信息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任不良信息传播。
二、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方法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在安全教育课堂中,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规避不安全的网络隐患。
1.案例植入,情景展演给学生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通过理清案例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认识到,接触不良网络信息,是诱发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将学生们身边及媒体上曝光的大量因网络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的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在课上进行展演,使学生有切身的体验。
2.开放网络资源,积极创设绿色上网环境很多老师都发现,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往往不能自拔耽误学业。老师们往往建议家长不要购置计算机,不要开通网络。但是,学生们上网的现象还是屡禁不绝。家中计算机、网络关闭了,但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网吧等其他的方式上网。在学校的倡导下,我们将安全课与计算课相结合,共同创设绿色网络直通车,教会学生怎样规避网络不良信息,教会他们使用一些绿色上网软件。同时,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共同创设家庭绿色网络环境。如将有关网络的安全事项印发成宣传单派发给家长,将绿色上网软件打包进行资源共享等。对于这点的认识,经过了由堵到疏的过程。通过在安全课上开放网络资源,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文明安全地上网,有选择地处理网络与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