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条基本特征,既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马加爵现象”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迸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内涵

(一)全面教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这些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二)发展教育观。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布洛克尔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是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三)大众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身教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职;心理健康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期,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好奇,并且随着中职学校专业化性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压实,中职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些坏习气,对中职生的心理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覆盖压制,因此,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大力渗透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一、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认识自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中职生对自身认识却存在明显的不足,集中表现为定位缺失、角色紊乱。虽然年龄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阶段,但其心理认知水平却徘徊于10岁儿童的年龄水平,不敢正视自己的中职生角色,习惯漠视自己的缺点,无法接受师长对自己的批评矫正。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情绪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对中职生的心理畸形进行初步扶正,引导学生科学掌控自己的情绪,合理处置糟糕、失败、胆怯、自卑等一系列的负面意识,尝试根除学生的“个人利益”和“单方索取”的自私倾向,增强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动,促进学生彼此的宽容理解和善意帮扶,千方百计抑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制造和孵化更多的时代正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学校对国家、社会的推动作用更为直接和有力,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更应引起有关各方足够的重视,并加大创新实践的力度。

二、以心理健康教学为依托,大张旗鼓的开展感恩教育

多项研究表明,中职学校中的男生在亲和性上略低于女生,女生对外来的帮扶比男生感悟更深,感恩意识明显高于男生。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大多数职业学校中,男生数量要远远多于女生,由此可见,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感恩元素融入,特别是侧重强化对男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对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尝试。

(1)知恩于心,报恩于行。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充斥于各个学校及公众场所,也曾一度在全社会掀起感恩狂潮,对社会公民的心理校正和正能量产出发挥了一定的道德修善引领作用,很多优秀演说家或心理健康导师脱颖而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如邹越的《让世界充满爱》,于丹的《感恩教育》等泰斗级专业名师的力作,都深深震荡着学生漂浮躁动的内心,真正彰显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心灵触动效果。作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感悟、纵情浸染感恩的人情旋律,使学生努力做到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值得每位中职心理健康教师深深思索。

(2)感恩教育应立足孝心呼唤,注重持久坚持和稳步落实。识恩、感恩、报恩是一个系统、连锁的长期过程,是教育从人性角度的培育和发展。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课将课内和课外进行统一管理谋划,合理布置一些孝心作业,要求学生去落实,并畅谈自己的感受。要想使这些作业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应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呵护,感念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健康的体魄;其次,从横向看,对周围的亲戚朋友曾经对自己的帮助,要深藏内心,用无尽的施恩来回报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强化,感恩能力大幅跃升,学生在感受恩情滋润的同时,也能体悟到施恩于人的快乐和幸福。感恩和施恩是两个相互衔接的规定性动作,感恩只有与施恩并举,才能做到对感恩的内涵剖析透彻,当感恩的内涵剖析透彻了,就会蓦然发现,其实感恩是与施恩相辅相成、共同外秀的。感恩是最小的事,做好却并不容易,感恩是最大的事,却外显于小,感恩是最重要的事,却在简单中得以体现。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体会父母的舔犊之情,这都是在反哺、跪乳。当学生的感恩和施恩做到幸福、心安的极致,我想学生的心理就会充满阳光,脸上洋溢的应该是自信必胜的朝气。

三、以国内外权威研究为文献参考,架构富有本土特色的感恩教育模式

迄今为止,国外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不乏其陈,成果亮点异彩纷呈,形式也是千姿百态,如影响比较大的“细数恩惠”和“感恩拜访”,就是其中两颗最为耀眼的星辰,教师在学生的感恩行动中筛选出学生的内心幸福指数,并加以分析,提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尝试将其应用于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应该说,在促进中职心理健康教学改革具有时代引领效果,在扩大教师新视野,开辟教师创新空间,优化教师观念更新途径方面,具有强劲的现实发展意义。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感恩教育的旗帜引领作用,从善心、孝心的细微处着手,将心里健康教育课设计的丰富多彩、韵味无穷。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真正了解他们的就业心理状态,分析他们择业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积极的就业,这对于促进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择业心理分析

1.高职高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是国家统招学生,但是他们入学时的分数较低,学历认可度较低,加之社会的偏见,他们就业时还是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如单位录用学生时明确表示不要专科学生,他们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就业机会。

2.社会因素的影响左右学生的就业心理,而自身对就业市场的理解偏差,会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影响着象牙塔里的学生,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那些意志不坚定者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个人修养不完善等造成了他们不能有效地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最终导致他们心灵扭曲、变形,更有甚者会误入歧途,走向犯罪的深渊。

3.不能正确认识成功,存在侥幸投机心理、依赖心理。部分专科生存在唯我独尊舍我其谁观念,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忽视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认为是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对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等挑三拣四,挑肥拣瘦,缺乏耐心和毅力总是梦想一夜暴富。在择业过程中,他们往往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父母、亲戚朋友身上,通过走捷径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一旦达不到目的便无所适从,消极被动又悲观。

二、面对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的学生怎么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就业的挑战呢?所以,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为此,结合近几年我所带的高职高专学生所了解到的就业状况,对这些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择业挫折克服不良的就业心理

学生毕业初次就业,难免会失败或者不如意,会有一些挫败感。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并不是导致他们不良就业心理的直接原因,我们学生对待择业挫折的心态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部分学生对就业有种畏惧感,不敢迈出第一步,害怕失败,一旦失败不能理性分析对待,怨天尤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些受挫心态都是不正确的。要时刻铭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浅显易懂的名言,心智的成熟需要失败的磨练,受挫后,要冷静沉着,积极面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树立自信心重头再来。

2.建全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做的还不到位,部分高校是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对学生就业开展系统的课程辅导。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是远远不够的,也没有实践性。再加之这些课程学生也不重视,没有针对性,上课仅仅是形式,在即将毕业时只能依靠辅导员班会上零散的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学校要全面发展,全员育人,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要健全学生就业心理的健康教育,日益竞争的就业压力促使学校动员所有的组织管理机构全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学生在学校学习好了还要能走向社会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高就业率成了广大高校追求的目标。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又是就业率的短板,所以,健全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对他们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引导他们有正确的择业观,这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学校积极引导、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个人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念

学校要准确地把握专科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要积极的引导更要加强管理,从新生入学直至他们毕业,把就业心理健康辅导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多种形势,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如成立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小组,通过校友会请已毕业学生回校进行创业交流等等,使学生明白就业心理健康辅导是从进学校到出学校一直贯穿在内的,而不是毕业时的一蹴而就,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充实,增强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冷静乐观的面对一切,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树立积极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部教育内化为内修。学校相关部门和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群策群力、共同关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高职高专学生有一套专门的方案,正确有效的引导他们要以主动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面对就业、择业。

总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相关部门要群策群力,大力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育乐观积极的择业心态、引导他们顺利就业,这有助于他们明确自己的位置,有助于他们价值的体现,进而影响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可能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招生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及家长重视高职教育,信任高职教育。当然这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同时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对高职高专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条件,这对于促进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翟振元.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

[3]鲁洁.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夏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5]林崇德.择业的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心理和谐;心理学作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13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2-040-02 收稿日期:2012-01-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和谐社会”政治理念,十六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和具体途径。同时,特别阐述了社会和谐同心理和谐的关系,指出:“注重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对待自己、其他大学生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是以大学生为本思想的体现,也充分表明了心理和谐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育和谐心理,优化心理环境。

一、和谐、心理和谐、和谐社会

“和谐”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即和谐必须是不同的矛盾方面或不同的事物之间,形成共识或达成统一,才能谓之和谐,和谐一词才有运用之意义。同一物,同一事,则谈不上和谐问题。因此,必须有和而不同的事物存在,或由不同的事、物组成或构成一事物,有不同才能有和,和而不同才有事物和谐的意义。和谐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最佳组合,和谐是最佳运行状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是大学生内在心理的最本质需求和至高境界。

二、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状态就是大学生的心态不和谐的集中反映。大学生的心理不和谐的状态能够通过个体行动投影于社会空间,造成一定的行为事实和后续影响。个体心理的不和谐以群体冲突和软暴力的形式向社会展示着他们破坏性的力量。不和谐的个体心理需要整个社会予以关注和调适,这种状态一旦得以积聚,很快就会成为社会冲突的起始点和爆发点。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或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又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蔓延。

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和谐影响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反作用于社会和谐。首先,心理和谐可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培养和塑造和谐心理,可以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其次,心理和谐可保证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同时,心理和谐又可促进民主法治及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三、实现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作为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既反映社会存在,又影响到社会实践,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同样是由社会存在作决定的,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反映什么样的社会心态,但是,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和心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社会实践和行为。甚至有时候,心态可以决定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此,作为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科学,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学也将在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

(一)优化社会心态,倡导积极健康社会心理

心态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心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社会心态不仅对于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以及公众情绪非常重要,而且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前提。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公民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良好心理环境和氛围。

第一,要突出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指导,体现服务效果。邀请社会名流和心理学专家面向公众进行心理专题报告和讲座,通过新闻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公众的自我生存、自我激励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学校,面向社会公众的心理服务还非常的欠缺。而且,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必须努力构建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比如,政府要建立区域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各社区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形成公众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体系。

第三,要以大学生为本,加强公众大学生人文关怀。培育大学生们爱与尊重的内心世界,尊重生命,尊重价值。把大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协调起来:把社会规范与个大学生的个人欲望有机地协调起来;构建友善、宽容、互助等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不满的情绪得到及时释放,不健康的心理得到及时矫正,让大学生真正体验到内心和谐,大学生间的和谐,大学生与社会和谐的快乐。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才能稳固。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其与德育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掌握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本质上依赖于对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的提出,既肯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更强调两者的相互一致性与依赖性,这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中职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相对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注意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两者的本质上与最终目的上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的只能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全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应该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其与德育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

助中职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职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职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之间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职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家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