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问题研究

农业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问题研究

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中国农业投入不足与结构转型

中国的农业是典型的弱质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仅1.3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有1/3省市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人均0.8亩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九五期间,农业占gdp总量是占18%多。但是到2002年已经降到14.5%,到未来五年有可能降到10%,农业在gdp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2002年农业占gdp比重下降至14.5%,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2.6%,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及发达国家的10%。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最高的一年是1997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收入达到1267元,2001年下降到1165元,2002年差不多,1998-2000年共减少132元,2001年由于粮价回升,人均增加30多元。就农业生产本身来讲,关键是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投入总量的绝对数虽有所增加,但相对份额变化不大且有下降趋势。一是国家财政支农数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下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1980年是12%,1990年是10%,近年来大致维持在8%,欧美国家的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二是农业信贷占国家金融信贷的比重下降。1995年是5.95%,97年4.42%,99年5.11%2000年4.92%,2001年5.09%(张迎春,2003)。三是农户生产性投入不足。由1997年的人均支出437元降到2000年的286.5元,相当于全国农民对农业减少投资千亿元。

形成农业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战略的失误,其理论原因在于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二亓结构的惟工业论”、或深受前苏联“优化发展重工业”的影响而选择了农业辅助发展战略。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所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生物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培训,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同时,配之以这一发展战略实施的农产品低价收购政策,在资本积累方面导致农业部门的资金、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造成了人均粮食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率的低下。农业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减缓了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部门安置农业中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这是不言而喻的。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

舒尔茨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思路。他认为农业区域发展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现代化,而不是放弃农业,单纯发展工商业。向农业投入新的生产要素,即技术和知识,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举措。原有的二元或三元经济模型,都把研究对象的范围限定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这显然是原有生产力形态的反映。生产力形态,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渔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的农业社会(公元前4000年-1750年)、工业社会(1750年-现在),正面临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信息化社会转型(1970年-现在)。信息技术推动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在这一阶段,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要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已经引起了一场巨大的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再一次改变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工作方式。人们在传统产业己经很难找到突破口,新的突破口一定是信息产业。因为创新供给能创造需求,而供给创新又需要高新技术作为支撑;信息技术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催产素,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会创造新的就业部门、缓解就业压力,会导致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提升产业结构,激活经济发展的潜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it和信息化一直处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领跑地位,it革命的支柱pc和互联网等技术多数起源于美国,而美国的经济却保持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正是信息化的成功才造就了美国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信息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同志曾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九五”期间,中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速超过30%。电子信息产品在外贸出口中,从95年的11%上升到2000年的22%。2000年我国gdp增长率中,信息产业贡献度在10%以上,己经替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且10年内没有其他新兴产业可能替代(北师大课题组,2001),不论是现在正在兴起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还是因环保事业发展而迅速成长的环境产业和材料产业,且不论从研发到产业化过程还要走相当一段路程,就其对其他产业的渗透程度而言,也是无法与信息技术产业相比,或者说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间接影响较小。这样,信息产业无论是从发展前景,还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都完全区别于农业、工商业部门而独立存在。从生产力类型上看,在中国由农业、工(商)业、信息产业三元并存的经济形态在国内基本得以确立,传统的二元结构演变成现代的三元结构,中国农业投入面临的现实问题也就是三元结构条件下农业投入问题的新趋势。

二从投入主体上看,三亓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的投入注重政府主导的多亓化途径

三亓经济理论与二亓论的根本区别是,二亓论是建立在古典主义基础之上的,而三亓结构论是建立在政府干预思想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自由的市场制度下,资源包括劳动力和资本是不会顺利地转移到新的产业部门,即使这个部门的利润很高。只有通过政府部门的介入,才能打破三亓结构中仅仅依靠资源的自由流动机制所无法满足的结构转换目标,政府在资本形成、劳动力教育、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积极行动是弥补缺口的重要保证。一方面,中国城乡二亓结构特征与弱质农业(低利润)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渠道,而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则是政府支农的主要手段。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表明,增加农业投入的时期,农业发展就顺利,整个财政经济状况呈明显好转趋势。而忽视农业,农业投入量减少的时期,农业就上不去,国民经济也就停滞不前,财政状况就欠佳。没有财政的保证,增加农业投入是一句空话。农业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立法。建议制定《农业投入法》,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农业投入职责、方式、管理体制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并建立起依法正常增长的机制。另一方面,中国财政实力与农村取向的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应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一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服务。比如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利益补偿机制。二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鼓励民间投资。比如设立粮农风险基金,加大对农业利用世界银行项目贷款额度、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额度、商业胜贷款项目额度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投资额。三是加大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形成市场动力机制。比如以贴息和贴补性投入引导农民对农业的投入有一个合理的回报,以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四是疏通农业投融资渠道,完善社会资本投入机制。比如,利用股票、债券市场和利用基金、风险资本进行农业融资,壮大农业投入规模。第三个方面,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间接增加农业投入。政府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业投入成本的高低。提高地方政府效率最大的问题是人往哪里去?2000年,我国农村43735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的农业生产总值约为3250万元,乡镇一级由财政供养的人口共有1300万人,全国平均乡镇人口与乡镇吃“皇粮”人口比例为1:30。据统汁全国1994年县乡财政供养人数为2251万人,2000年达到2959万人,增加了708万人,仅此一项一年要增支1000亿。而我国有近一半左右的县级财政困难(李院力,2003)。因此,要减员、提效、减负、增加农民收入,建议通过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仿效金融、军队“买断”’,给予较高的货币补偿,真正实现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同时,对由政府提供的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向包括ngo(非政府组织)在内的民间共同提供转变,实行公共产品市场化提供,提高服务效率。另外,继续完善以公开考选、竞岗、政府雇员、公务员培训创新等方式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促进行政效能的改善。

三从投入总量上看,三亓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的投入注重工商业、农业、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二亓结构的惟工业论”,在资源配置方面导致农业部门的资金、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目前国家用于农业的各种支出和补贴每年大约在2500-3000亿元左右,而每年农民上交的农业税费和乡镇企业上交的各种税收约3500亿元,每年国家对农业是收大于支500_1000亿元。农业辅助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未能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连其支持工业发展的初衷也未实现。三元结构转型注重发达的农业部门作基础。一方面,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没有发达的农业,三亓结构转型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虚拟经济,必须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才能构成实体经济,它的应用主要取决于工商业、农业部门的需求。同时,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高渗透性、倍增效应等特征,它既可以涉及一、二、三产业,又能够兼容在各行各业中。从美国的实践看,对传统产业不仅没有造成威胁,反而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农业各个领域的渗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中国信息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软化,不仅使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也使资源消耗大大减少;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服务业,可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据统计,在美国凡采用cims的公司产品质量提高41%以上,生产率提高200-500%,而工程设计和人力费用却分别减少15-30%和5-20%。我国22个省市用电子信息计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5,个别的甚至高达1:10(北师大课题组,2001),也有数据为一般投入产出比为1:4以上,有些领域甚至达到了1:20以上(陆海沧,2002)。因此,信息产业使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化,经济效率提高而获发展将得更大的发展。区别于二元结构理论的是,三元结构论强调结构转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一、二、三产业的改造作用,而二元论则忽视了工业技术对农业部门的影响。在三元结构的转换过程中,注重信息产业部门对一、二、三产业的影响将成三元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基于资源在三亓部门之间并不存在顺序性的单向关系,三亓部门之间在发展的先后层次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中国农业的投入问题也由“先工(商)后农”,转变为了“工(商)、农、信息并重”。

四从投入结构上看,三元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业投入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开发

二亓结构条件下,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其基本标志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其实质是更多使用物质资本来替代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即把石油转化为食物,故又称之为“石油农业”。三亓结构条件下农业是对现代农业的继承和扬弃,它主要已不是依靠追加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来促进农业的外延式增长,而是依靠知识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来实现农业的内涵式增长和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其基本标志是高技术和信息化,也就是把知识资本转化为农产品,也称之为信息农业。因而,从事农业信息与技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之职的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力来源,其创新能力和规模结构直接影响到全国农业实力强弱和发展后劲。所以,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投入,首先,是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的建设。创新环境形成的首要条件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基于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差异的信息鸿沟既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是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这种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一方面包括互联网、公共媒体、图书馆建设等,另一方面包括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一条方便、快捷、畅通的信息通道,是信息时代政府特别是后进地方政府所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工作。美、日等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和后进区域的知识差距,有利于提高后进区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区域创新特别是后进区域的薄弱环节。地方政府应组织具有地域优秀文化传统的信息资源上网,引入市场机制,打破部门、单位分割和封闭的状况,积极与国家信息网络建设相协调,加快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区域创新进程。其次,是构建学习培训机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创新环境形成的第二个主要条件是创新的技术劳动力的大量储备。简单体力劳动者的大量存在与大批外流,是后进区域创新面临的桎梏之一。在农村从业人口中,文盲和识字很少的占14.01%,小学程度占14.02%,初中程度占38.04%。这样素质低的人群只能算是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要把潜在的变为现实的人才优势,就必须加大企业、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就业、择业、创业技能。通过学习、培训,加快吸纳、应用、扩散新的知识,提高知识主体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推广和咨询项投入的平均规模昊23.6亿美元,分别是欧盟和日本在此项下投入的2.7倍和6.9倍。但欧盟和日本在培训上花的钱远远超过中国,分别是中国的41倍和22.7倍(外经贸部,2002),只有加大农业的培训投资力度,农业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基于县、乡财力,建议由省级政府主导、地市级政府协同投入,大力促进后进区域的基础、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中央政府也应建立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大对后进区域的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五从投入方式看,三元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业投入注重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付

投入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支农效果。二亓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的投入方式多采用间接支持的方法,如补助流通环节(1998年以来,我国每年用于粮棉流通补贴的资金达600亿元以上)、提高粮食价格等方式。这样就会形成二个后果:一是由于投入机制是在各级政府与相关的农业主管部门之前封闭运行,中间环节过多、不与农民直接见面,暗箱操纵、缺乏论证,常使决策失误,拖延农业项目的实施时间,投入效率非常低。二是政府与主管部门机构重叠,干部太多,使资金被截留与挪用。如农业生产投入资金大部分转化为涉农部门“养人”的费用或部门工作人员的非法收入(1999年农技推广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的比例,县级平均为8:2,乡级平均为9:1。在1998-2000年的三年中政府服务费用占绿箱支持的67.5%,转移给农民的仅为1.4%),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惠。近年来出现的卖粮难、兑现难、打白条现象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因此,加大政府农业直接投入势在必行。而三亓结构的出现,其转型规律则适应了这一要求。因为信息经济强调二个特征:一是效率。信息通讯技术的特征,首先是提高办事的效率。二是民主。信息经济的核心是强调人的自。农业的发展,取决于农民。农民的收入有足够的自或充足的保障,自然会关心或投资于带给他们财富的农业。同时,信息经济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提升社会民主化程度。“只有通过选民股票,让每一个选民都有充分表现个人偏好的机会,政府对公共产品的配置才能真正代表个人利益,换言之,政府配置真正代表了公共利益,那么就是有效率的,有效率的配置就能促进农业发展有效率”(王奎泉,2003)。三亓结构条件下中国农业的投入方式以直接投入为主,关键是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农民直接收入补贴力度,尽快改革不能与农户直接见面的投入方式,将投入资金尽可能纳入“绿箱”与“黄箱”的政策框架。直接收入补贴包括灾害补贴、差额补贴、储备补贴、收入稳定计划补贴、耕地转向补贴、农业税削减或豁免补贴等。稳定生产者的收入也是美国、欧盟、曰本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以及《农业协议》达成后对农业投入的一个方向,也是我国应借鉴的一个经验。wto协议免除削减的国内支持措施共有12项,我国尚有六项是空白。1996-1998年三年的平均支持水平1375.95亿人民币,不到170亿美元(韩长赋,2002),而1997年,美国、欧盟、曰本的绿箱政策补贴分别为512亿美元、209亿美元和204亿美元(外经贸部,2002),增加农业绿箱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是当前的重点。比如,对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如何进行补助;又比如,对农民转产转业所需要的技能培训,重新就业的启动资本和信贷需求又如何予以支持;还比如,对进城务工的农民或举家迁入城镇的农村家庭,如何给予他们放弃土地承包权等财产权益以合理的补偿。同时,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政府要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使农民因灾、因病遭受的损失降低。总之,要根据政府的财政增长状况,及时出台多种对农民收入直接支付的办法,填补“绿箱”支出项目空白,逐步将政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付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所得。在wto框架下,用足用好有关对农民收入直接支付等政策,调整对农民收入补贴的领域和重点,建立规范的农业补贴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效率。二是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农业专项资金从国库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或商品与劳务的供应商手中。这种方式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由政府财政直接拨付到用款单位,减少了主管部门这一中间环节,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采用抵扣农业税的方式进行,以降低操作成本。四是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民收入支持保护工作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主要指标要量化,既要有权利,更要有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六从投入目标看,三亓结构条件下的中国农业投入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亓结构条件下,我国农业存在的投入不足问题,实质上是因为缺乏科学施肥用药的知识和技能而导致投入品的利用效率过低,才是其根本原因。我国目前化肥的施用量己跃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公顷耕地用量达210kg,高出世界平均数的1倍多,但平均只有27-30%被作物吸收,大量残渣的存在使土壤中毒和酸化现象曰趋严重(耿喻,1997)。这种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很显然不是我们所乐意看到的。尽管人们认识到通过应用传统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但是基于总成本过高、时间利用效率低无法最终实现。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大幅度和高效率的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和推广了“中国土壤肥料信息系统”,并且应用于养分资源管理,成功的促进了肥料要素的合理流动。1999-2000年共推广了780万公顷,共获纯经济收入1.2478亿元,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明显地减少了化肥,特别是氨肥的使用量,提高了氨肥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了氨肥的损失,及由此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美国建立的农田灌溉系统,可以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投资与效益比率高达1:250。如果,我们建立中国类似系统。仅北方灌溉冬小麦,就可以节约用水100亿立方米,节约2亿元资金,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能源(翟秀文,2003)。因此,三元结构条件下的农业增长方式是一种知识集约型农业,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来提高经营主体的素质和资源、物质投入品的利用效率,用可重复使用和具有报酬递增特性的知识资本来替代存量有限且呈报酬递减特性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摆脱资源匮缺和物质装备落后的双重刚性约束,是我国农业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实现跨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要实现飞跃,必须抓好二个重点:一是要建成贯通我国的中央、省、市、县、乡、村、农户农业信息高速公路,并加入国际信息互联网。二是要建成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和农业综合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做好四项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农业信息化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农业信息化的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农业信息市场多层次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农业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院力农业公共投入绩效分析:与农民的博弈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6-35

[2]李树基“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4-68

[3]王奎泉政府农业投入机制效率分析财经讫丛2003-3_39

[4]杨晓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研究财政研究2003-9-30

[5]陈锡文新领导层怎样解决“三农”问题2004-1-24

[6]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财经问题研究2003-7-64

[7]韩长赋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8]乔根平建立三元经济发展的模型框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

[9]卢爱华对我国农业投入中绿箱政策使用之探析桂海论丛2003-3-33

[10]王金安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机制的创新及问题探讨生产力研究2003-4-40

[11]李晓东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4

[1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

[13]苏科五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缺陷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77

[14]云政府农业投入问题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01-6-26

[15]文培正等湖南财政农业投入改革刍议财政研究2003-9-13

[16]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对策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2-8

[17]朱恩涛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探究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8

[19]吕占峰二元结构论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

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企业 运营管理模式

一、农业科技企业运行的特点

农业科技企业是集农业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性企业。以农民、农产大户、公司为服务对象,把农业企业化运营。

(1)技术专业性强。通常我国的农业科技企业是集研发农业科技产品、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这其中包含了现代化机械、基因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多科专业性学科

(2)科技人才聚集。科技人才是科技企业发展的核心根本,在农业科技企业更是聚合了多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要掌握上述的各个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

(3)农业科技投资巨大。由于农业科技是集多方面的科学于一体,所以投资必然是巨大的,农业科技企业的投资成本往往是普通企业的10到20倍。因为农业科技企业对设备的更新,和科研人才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而农业又是需要发展周期的,投资成本往往回报比较慢,所以导致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4)技术与产品更新快。农业科技产品相比传统农业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更新快,如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中,传统的农业培育可能需要10多年,而利用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只需5到6年的时间。

二、农业科技企业现运营管理的问题及现状

(1)管理概念模糊。如今大部分的农业科技企业都国营国有性居多,因为其较大的投资和规模,民营较少,而在我国的现状,国营企业都有很多的通病,在管理模式、用人方面都是非常的想象,这很容易给科技企业,这种需要创新的企业的科技人才带不来活力,自主决策权少,主管单位容易干预企业,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通病。

(2)企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相对落后的农业,现有的农业科技企业都是由原先的传统农业企业转制而来,而且领导不一定是农业出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这时致命的,纵观全球的所有科技企业没有一个掌门人不是科技出生的,这对企业的决策会带来很大程度的干预干扰,缺乏专业性的决策与指导,同时企业内部的股东、董事实际都没有决策权,权利都较集中,这些都是国企带来的对科技企业结构运营管理的不合理性,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3)缺乏高专业素质人才。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企业来看,整体员工素质较差,核心技术人员较少,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农业科技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专业人才是关键,在引进人才方面需要花更大的精力,由于本身我国对农业的早期的不重视,导致整个的农业人才就很少。国家应从高等院校抓起,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才能使农业科技能有更好的发展。

(4)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整体农业水平较低,长期以来的不重视,导致整个农业还是被传统方式占据,缺乏创新,以上的三点是直接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限的科研人员还受到了资金、管理者的制约。

三、农业科技企业运行管理的模式化

(1)强化动力机制。首先国家和政府应先对农业足够重视,把农业的发展纳入到强国的道路上来,提高国人对农业的重视,使人们认识到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呢个催生一批大学生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去,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政府应进行大力的宣传农业科技带来的好处,和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农业发展事业。对农业的发展成果给予肯定和投入,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大力推广,并对农业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为农业科技企业带来一定的优越环境。

(2)优化导向机制。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向导,尤其是国营企业都是在跟着政府指向走,政府为农业企业带来好的优越外部环节,才能吸引大批企业去深入的研发和更好的发展。国家应尽快完善农业科技内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更好的保护农业科技企业的核心利益。建立农业类金融融资渠道,让农业科技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去发展。国家主导建立一批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为国内的农业科技行业带来标杆。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中国有十几亿人待哺,国家的重视才能引起民众的重视,帮助农业科技企业从资金到研发、销售给以一定照顾,一定税收优惠政策,形成政府的导向机制。

(3)完善投入机制。由于农业科技的特殊性,较长的研发和回报周期,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应建立以农业、农发展银行为首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提供专项的农业贷款业务,适当减少贷款利息,对有特色的农业科技企业进行专项扶持计划,对农业类院校加强教育投资。建立方便快捷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大型民营企业参与到农业项目上来,共同为农业发展出力。

(4)建立协调机制。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配套的企业和平台,从农产品、化工肥业、农用机械在到销售平台等等,都需要完善化。对于一些农业大省更是应加强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包括农业周边的产品企业扶持。很多东西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把地域资源、信息平台资源、贸易平台资源,农产品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农也科技发展道路。农业科技企业本身的内部协调机制应更加的完善,给以科研人员一定的空间有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给研发团队带去方便,提高一切的有效支持,科技企业应更注重的是团队精神,协调内部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者的关系。

四、结语

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的农业发展,以及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健康的农业发展能造福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带来坚强的后盾与保障。而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与运营又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扶持,因此是相辅相成的。国家的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投入为其营造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并且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保障农业,科学健康的向前发展。

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地质研究 进展 研究问题 形势与任务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4-2

农业学和地质学本是相对古老的两门学科文明,其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和内涵。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伴随着对农业地质的深入研究,土壤是两门学科共同拥有的研究对象,土壤也融合了农业与地质之间的关联,成为这两门学科互通的桥梁。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剧增,全国各地的地质研究工作者对于农业地质的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同时也加快了农业地质的发展。

1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

农业地质最早是由一位德国的地质学家在十九世纪中期提出来的,而近年来,农业地质体系越来越成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服务,现在,我国对于地质工作的理解概念在逐渐扩大,普遍的涉及到农村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环境、资源、人口的矛盾也在渐渐升华。越来越多的农业地质问题伴随着地质学科的兴起被列入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的行列。将农业与地质相结合,在调查的农用矿产和研究土壤学也是在地质学的指导下开始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三个阶段:在二十世纪中旬我国开展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对盐碱地的改良、地质勘查、土壤荒漠化、侵蚀、或者土地沙化的改造与研究调查,这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在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对于农业地质的开发和调查工作进行的有声有色,丰富了农产品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了农业地质研究背景体系,在对于农业地质研究的工作中进行探索和理论总结。

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地质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土资源局在九五期间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对农业地质调查新增加了部分试点内容,十多个试点图幅分别在各个地区进行部署。在各个平原地区进行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收益,找出了存在与人口密集区的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并正式开展了农业地质研究计划,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

2我国农业地质研究面临的挑战

2.1工作上面临的形式

农业地质的发展应顺应国际农业发展的平面式转变为立体式的发展趋势,城镇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业迫切的需要从自给性向商品性转变,但是由于我国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比较严重,原本用来耕地使用的土地却被用作商业建设,从而浪费了资源,而有些命名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因为错误的选址而生产出来危害元素超标的农产品,每年基本上能达到上百亿的经济损失,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质量底数数据不清不楚,对于新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布局规划依然没有合法依据。

2.2服务领域拓宽

在地层、岩石、构造、矿物等一些传统的地质学科的不断完善,为我国的地质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发批量的油田、地下水、矿床的开发,为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起初的地质工作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地质工作需从本质上由资源保障型转变为环境与资源并重型,由原始的工作服务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拓宽了服务领域,继而将农业服务拓展成为国家地质工作的首要服务。为保障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需要,我国必须大幅度的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些地方不断出现耕地闲置、短缺现象,再加上环境的污染,我国的建设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建设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目标已经比较明确。

3主要研究问题

3.1生态地球农业地质化学评价

生态地球农业地质化学评价基本可以分为两点:局部评价和区域评价。前者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选址和规划比较出名的品种比较优秀的农产品基地评价;后者则包括规划名优农产品布局和绿色食品的产地质量的评价。在对调查农业地质环境计划的实施后,我们可以宏观地、系统地掌握我国农业人口密集区种植农产品的土壤环境质量,合理、科学的利用开发土地资源,适时的调整农业种植机构,对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优势农产品在进行区域规划时,要考虑生产规模大、自然条件好、方位优势明显等优势,以土地质量安全为第一,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以便外贸出口,加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名优农产品基地进行调整,规划建立一个安全体系,推动全国各地名优名产品产业的发展,为有机食品建立专属基地,使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整合。

3.2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较快,我国在积极推进城镇大面积的结构调整,城郊地区和城市绵延带也不在被视为主要产粮区,而是成为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所以会有更高的要求来监督土地的质量。国土资源局开展的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和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地质工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开发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工程

我国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仍存在潜在的优势。改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要循环使用,都必须进行农业地质研究工作,对其进行设计实践和研究,国家实行资源大调查和开设西部大开发项目,都为农业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先机。

3.4对污染的土壤制定修复技术和研究

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整以及对改良盐碱地的研究工作中,我国国土资源局在机制研究体系上有了丰富的经验,随着人们加强自身的课外活动,各种有机和金数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对岩土和水的研究也将转化为对一些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研究,针对这项研究,应依据调查出的地质环境数据结合各类农业植物生理学、营养学的研究理论,对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进行修复试验研究。在我国,对于矿物饲料和矿物肥料的开发,尤其是在农用的基础上开发非金属矿物已获得良好的收益,但是有待提高开发的研制技术,也要注意局部有用的地质体。

对于有用地质体的开发和研究在农业地质研究课题上比较持久。

4结束语

纵观全程,我国的农业地质的发展并未成型,而农业地质的研究已经从原始的学科驱动型发展方向踏入任务驱动型发展方向道路,在上述内容中,完成农业地质的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将从理论上得到升华和总结。无论从经济学、生态观还是系统论都对农业地质研究的发展和形成带来巨大的影响。应用和研究全球化的科学技术,也将农业地质研究问题在物理层次的理解升华到化学层次的诠释,更大的促进了农业地质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龙怀玉,刘鸣达,雷秋良,张认连.农业地质背景与特色农作物品质相关性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1,2(5):16-18.

[2]刘毅.发展农业对环境影响的初探[J].知识经济,2011,2(15):18-21.

[3]罗贵荣.略论农业地质在现代大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2(5):18-20.

[4]刘杨,孙志梅,王小敏.农业地质及其与名特优农产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5(7):23-25.

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1.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给需求结构不合理

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每项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最终都要服务于农业,要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的提升。现阶段,我国在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总量虽多,但结构上却存在偏向于杂交水稻、抗虫棉等局部,在其他农业领域科技成果产出相对少很多;同时,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期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真正的应用与实践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是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导致的。在需求方面,由于农民的总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导致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农业科技成果的风险成本也不利于农民真正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问题

在我国,农业的科研管理的主体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体制有2个比较突出的弊端。首先,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管理,其成果管理主体与测评主体是政府,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易出现所研究的农业科技成果投放到市场上时效益不佳,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其次,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主体,而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一般以农科院校为主,这就易产生很多高校或者研究所,在进行农业科技研究时是为了科研在搞科研,所研究的成果在最初可能其实际的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都存在效率低下或不切合农业生产实际的状况。

1.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制度问题

近年来,我国实行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部分地区的基层农业人员退出了事业编制,很多具有较高学历和业务水平的人员离开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事其他工作,再加上农业推广部门的工作繁重,但总体平均的薪资水平却很低,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才引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农村的顺利推广。此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机构过于单一,缺乏。另外,事业单位等中介机构的帮助,也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效率一直低迷不振。

2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2.1建立科学的供给体系

供给与需求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才是最有效的、最合理的供给,所以解决需求是首先要提到的,想要提升或者更加明确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应先做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这样才能使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明显。其次,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优胜劣汰,将农业科技的研究转向能够提供更加实用的农业科技为主,转变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的思想,形成农业科技供给的针对化与合理化。

2.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层用户,其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对自身是否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失败的原因是农民本身不愿接受新成果、新技术,而并不是成果本身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完善农民培养教育体系,在充分了解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科学的培训体系,开展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农民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这会让他们自身意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提升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服务的坚实力量。

2.3健全相关鼓励性的政策制度

农业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安;银川;兰州;都市农业

1.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2010年3月,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理念之后,都市农业整体趋势正在走高。据统计,近年来国内85%的城市都在兴建都市农业。其中,作为西北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农业科技机构齐全,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健全,吸引国际投资、发展创汇农业得天独厚,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

由于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所以,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发展都市农业,不仅为其提供了鲜活农产品,拉动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和以农业生产资料及能源为主的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贸易、运输、金融、科技、教育、中介服务、旅游度假和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促进农业和涉农二、三产业的广泛就业。特别是创造的农业景观,自然景观无法替代,既是省会城市经济圈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公园、绿地、森林、湿地的生态作用;又是省会城市经济圈内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与辐射基地、农业高等教育基地和市场、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对于保障省会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维护非常时期(如突发事件期间)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西北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西北省会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强大的科技力量、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都市农业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忽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

依据郭淑敏对农业生态功能测算结果,农业生产的生态价值约为产品价值的3倍,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同等重要。但是,由于都市农业的生态功在实践中能较难计算,其效益也不易为人所认识,加之传统农业思想简单强调产业、规模、产出、税供的评价模式,导致西北省会城市只重视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对其生态、就业、都市环境及生活方式支撑等功能认识不到位。

2.2 缺乏充足的资本

由于现行信贷制度的垄断性、僵化性和歧视性,限制着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本供应;而且原有的农村金融(信用社)经营水平不高,服务落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极度欠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这些导致了都市农业投资面临诸多政治、法律、地缘等风险,许多潜在的都市农业投资人顾虑重重,使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难以满足。

2.3 缺乏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西北省会城市政府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一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连续的财政补贴政策,导致都市农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技术推广滞后。另一方面,缺乏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等法律法规。

2.4 缺少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目前,都市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农家乐模式的农民就地变身,大多只能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产业经营和低档次的农业观光旅游服务,而且小农经营意识明显。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意识的旅游、服务、产业化农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相对欠缺,而具有现代农业、资本运营、项目运作观念和能力的都市农业投资、经营人才更是稀少,具有适应都市消费需求的都市农业营销人才也极为不足,具有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员工(人才)缺口更大。

3.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重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首先,突破传统认识的局限,给予都市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使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产生多方面的功能与效益。其次,转变都市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改善种植业的结构,突出资源禀赋优势,各西北省会城市可鼓励发展以生产功能为主、兼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第三,加快政府农业职能部门的发展步伐。多功能农业能否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关联部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实行“大农业”式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行政改革和提高政府流程效率,鼓励官员成为服务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帮手”,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农业教育、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与贮藏、农村金融和农村旅游等农业关联部门的加速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顺利成长创造条件。

3.2 加大都市农业的资金投入

由于都市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之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如,日本政府每年对农林水产业的总预算额一直保持在3万亿日元以上。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更是达到了农业GDP的50%以上。因此,可通过制度和法规明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的农业投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规范都市农业投资行为,减少随意性。此外,建议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家开发都市农业,并且以政府投资为龙头,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3.3 改善和优化都市农业投资环境

都市农业投资环境从硬件上来讲,主要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软件来讲,主要是在制定农业投资政策上省会政府要给农业以优惠和倾斜,为都市农业投资者营造一个统一、稳定、透明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重点优化和创新投资软环境。即一是改革现行信贷制度,简化贷款手续;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信用担保机制;三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建立权威的有效能的外商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

3.4 建立健全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建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可考虑:一是科学的规划支持。科学的规划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合理规划都市农业的布局。二是规范的法规支持。规范的法规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德国有《市民农园法》,法国有《家庭农园法》,日本有《生产绿地法》,可借鉴上述法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三是完善的科、教、推广支持。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科研、教育、推广体系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有效手段,三环节与市场体系紧密联系,科研成果市场化速度快。为此,可通过实施科普示范工程,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等模式,加快都市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转化。

3.5 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人才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基础,西北省会城市可采取如下措施:

3.5.1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针对目前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的状况,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农广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市场机制,建立常规技术、专项技能、创业培植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学习杭州市采取的方式,由政府发放培训券、教育券,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扩大都市农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3.5.2 建立都市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以西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发展对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可依托有关农业院校培养各层次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业企业也可与农业院校联合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企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还可通过脱产、半脱产、请专家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3.5.3 留住和吸引人才。加强高校的农学专业学科建设,自主培养都市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对从事农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有政策补助倾向以留住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对外地高质量人才的引进,从全国各地引进发展都市农业的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彭亮.都市农业破题走高[J].农经杂志,2011.3.

[2]谷中原,姚琦.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与多效能特征[J].消费导刊,2008(9).

[3]宋明.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3).

[4]王景红.西安市政府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唐都学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