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参加项目管理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抓规范,出管理
一是规范审计业务制度。我局积极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献计献策,有关意见经县政府研究采纳,制定出台了《赣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预、结算审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和加强项目建设管理若干事项的通知》、《关于赣县政府投资项目造价预算暂列金计取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规定,对政府投资性项目的审计范围、相关部门机构职责、打击黑中介行为等方面内容作了明确界定,赣县政府投资项目市场建设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二是规范审计管理制度。要求审计干部严格遵守审计法律法规规定,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八不准”等审计纪律,一切依法依规办事,自觉维护审计机关廉洁从审的良好形象;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结合审计特点,制定了《2014年度审计干部培训工作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局机关工作纪律的通知》等12项内部管理制度,已完善修订了《政府投资性工程预结算审计流程》、《政府投资性工程预结算审计一次性告知事项》等23项规章制度,强化机关内部管理,以促进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着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文明和谐的审计机关。
二、抓效率,强效益
一是对内整合审计项目和人员,被审项目按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实现了审计项目科学分配;严格执行“一线”工作法,所有项目要求现场审计,确保了送审资料真实准确;积极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书面告知服务对象所需资料和审计流程,缩短审计前期资料归集时间;努力完善限时办结制度,手续齐全项目须在3~15天内完成,审计工作效率和效益提升明显;打破内部股室间的业务壁垒,统筹业务人员调用,明确主审、协审等职责分工,大型或特殊审计项目报告(即核减率在9%~10%或是工程量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律局务会讨论决定;实行业务股室每周一内部例会、股室间每月25日碰头会制度,收集反馈意见建议,讨论解决疑点难点,献言献策县域审计工作改进提升,审计机关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强化购买审计社会服务资源管理,通过下好“四步棋”,提高政府投资性工程审计质量。
1.严格筛选高门槛,走好开局棋。工程项目预结算审计要求专业能力强、时效性高。为此,我们通过上门实地考察,调查了解竞聘中介机构业务能力、水平、口碑,是否在县城有常驻办事处及工作人员力量是否充裕等各方面条件,严格筛选确定受托中介名单,以确保选定中介机构能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受托审计任务。
2.符合实情定规范,走好制度棋。通过协助制定《关于赣县政府投资项目造价预算暂列金计取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投标和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1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预结算审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调整赣政办字〔2013〕185号文件有关事项的通知》(20万元以下工程直接发包)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以制度的形式对中介机构进行预审统一了标准、明确了要求。同时,和中介公司约定,负责政府项目预审的业务人员必须固定,防止因其人员流动密集导致审计报告质量差异,进一步规避风险。
3.精心安排提素质,走好教育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以上的中介公司碰头会,适时组织受聘中介业务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及时传达县内政策要求,更新人员知识结构,推动反腐倡廉文化建设,牢树审计纪律意识,增强中介人员的“免疫力”。
4.细致复核保质量,走好监督棋。严把审查复核关,基建审计中心下设预算审核部和20万元以下结算项目管理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委托中介审计的所有预算项目进行二次复核,对委托中介审计的20万元以下结算项目情况进行备案和抽查。对未按照委托机构要求组织项目审计的中介机构,提出整改意见直至取消业务委托,列入黑名单,两年内不得参与委托审计业务的竞聘。
三是横向部门互动联系,沟通协作,共享资源,加强与组织、纪检、监察、反贪、财政、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享资源,交流经验,避免了因重复现场审计带来的人、财、物和时间浪费,充实了开展大型审计调查工作后备人员队伍,提升效率。同时,达到扩大审计影响力,增强审计监督威慑力的效果。如,抽调财政等3家单位36人次配合开展全县“三公”经费审计检查,抽调房产、城建等3家单位6人次组成工作组对我县涉及7 156户农户的秀美乡村示范长廊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审计。
两年来,在全局共同努力之下,完成参加上级局组织交叉审计及本县财务收支、专项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共计88项。已开展预结算审计2 428项,审定工程造价22.32亿元,核减金额1.4亿元,其中:完成工程预算审核810项,审定工程预算价15.27亿元,核减送审预算价9617.26万元;工程结算审计1 618项,审定工程造价7.05亿元,核减送审造价4 363.38万元,有效节约了公共资金,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三、抓队伍,强素质
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养,特别是加强对新兴审计力量的培养,将有利于把单一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复合型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此我局坚持做到: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精什么”的原则,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已先后派遣30人次参加审计署、审计厅、造价站等部门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谋划联合本市部分县审计局在南京审计学院举办基建审计和财务审计业务培训班,加速干部知识更新等等。制定精心培养的育才机制,从拓宽审计人员审计视野、培养审计人员创新精神角度出发,采用“请进来、送出去”、“以审代训”等办法,拓宽审计人员知识面,丰富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如每年都会多次邀请软件公司授课专业软件更新知识,业务骨干轮流参加省、市审计项目等,正在计划邀请市局领导授课审计礼仪、交际知识。完善学习奖惩激励机制,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学比赶超,岗位竞聘,让能者上,庸者下,以制度去要求和督促审计人员不断培训学习,强化能力。提升个人道德素养机制,开展学党史、上党课、祭先烈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牢记革命宗旨,坚定为民审计信念;组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推动审计机关反腐倡廉文化建设,做到审计工作警钟长鸣;成立学雷锋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参与爱国卫生清扫、扶贫济困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雷锋审计精神,从而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严守纪律,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赣县审计铁军。
四、抓创新,提能力
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我局积极务实创新,认真谋划工作新亮点。
一是谋划提升服务单位领导干部业务能力机制。通过加强对服务单位领导干部的相关知识培训,强化了有关领导干部财务和工程建设管理意识。如2013年下半年联合发改委、招投标中心等部门举办“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暨建设管理培训会”,加强对乡镇、县内各职能部门和部分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2014年3月份,联合县监察局、财政局举办了“落实八项规定,加强财务管理”业务培训班,对全县所有乡镇政府和县直、驻县单位财务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乡镇和单位财务核算管理工作。
二是探索建立重要部门内审机构制度。已结合落实《江西省政府机构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着手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提交县政府讨论,计划在乡镇政府、具有独立核算下属单位或管理使用财政资金较大的部门单位内部设立内审机构,规范其内部财政财务行为,把好财政资金监督第一关。
三是强化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管理机制。经县政府同意,我局通过公开选定优秀资质的社会中介力量协助开展预结算审计,有效缓解了我局审计人手不足的实际。同时,为确保审计质量,多举措强化对中介的管理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