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的应用教学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03-02
医学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因为其理论逻辑性极强,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结构庞杂繁复,学生首次接触时均感到免疫学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而双语教学的应用,为高等医学院校师生掌握、传播和交流医学免疫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国家教育部要求医科类高等院校双语授课的课程比例应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目前,全国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部分院校开始了临床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1]国内外的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潜质,能够使学生用两种语言思考和交流。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双语教学成为促使高等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实施仍处于试验性阶段,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文就本教研室开展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实践谈了一些体会。
一、教师备课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选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陈慰峰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作为中文版教材。我们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参考的英文原版教材包括:Abul K.Abbas和Andrew H.Lichtman主编的《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Charles A.Janeway等主编的《Immunobiology》以及Richard A.Goldsby等主编的《Kuby Immunology》。它们是西方国家高等医学院校采用的经典教材,也是国际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免疫学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彼此之间在内容及编排上不尽相同,但均整合了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进展,信息量非常大。教材编写者用原汁原味、文法优美的英语对专业知识作出清晰准确、深入浅出的描述,而且重要的理论均有翔实的实验方法及研究过程的介绍。这些英文版教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运用大量的照片和彩色图解,将免疫学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我们的备课变得轻松。例如:B淋巴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其中辅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作用是重点内容,整个辅助的过程涉及很多的免疫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相互作用具有时间顺序。如果整个过程只有相应的文字叙述,则不易理解。《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简单的四幅图将此过程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尽管双语教学的备课远较纯汉语教学工作量大得多,但由于使用了这些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枯燥和繁杂,而是饶有兴趣,免疫学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专业英语水平及授课效果均明显提高。
二、国外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备课教材的必要补充
现代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成果经过专家的筛选、整理、编制成书,再出版发行,整个过程要花上多年,在学生开始使用时,有的观点已不够确切。[2]因此查阅近期出版的优秀的免疫学杂志是授课教师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的期刊包括: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Trends in Immu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Immun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等。我们将所阅读的文献及时总结,定期在教研室开展学术交流,营造了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的同时提高了教研室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
三、学生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教和学的重要依据。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及早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不宜普及。学生用书多采用自编教材。我们教研室以《Basic Immunology》为蓝本,自编教材《Outline of Immunology》。本教材共12章,前9章为基础免疫的内容,先概述免疫学的基本内容,接下来介绍固有免疫,其后的内容是适应性免疫及免疫耐受;后3章是临床免疫的内容,涉及肿瘤和移植免疫、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这本自编教材将免疫学的主要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使免疫学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辅助学生理解手中的汉语教材。但由于该教材文字表述较少,不能单独作为学生用教材,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电子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他们课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
四、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1.师生双方都明确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我们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这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培养英语思维和交流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挑战的信心,在肯定他们有能力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面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尽管免疫学的专业英语词汇相对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要简单的多,但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有思想顾虑很正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做好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2.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充分利用双语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免疫学相关知识专业。例如:医学免疫学概论中首先介绍的就是免疫的概念,我们在多媒体课件的一张幻灯上同时给出两段关于免疫的描述。一个是汉语教材上的概念:免疫(immunity)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另一个是《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的一段叙述:In a broader sense,immunity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foreign substances,including microbes or molecules。讲解该概念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将此段英语论述念给学生听,或是单纯的汉译英,而是解释:在将学生可能不懂的个别的英文单词解释后,重点强调ability这个单词,这样使学生们理解免疫是一种能力,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文教材中免疫的内涵。
3.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为医学免疫学的授课提供了必备的手段,课件中内常加入英文图片和教学动画,使其内容丰富,并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从而可以使免疫学比较抽象的专业内容变得易于理解。但需注意,不同教材对于同一种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或者相同的免疫应答过程的表示方法往往不尽相同。例如,辅T淋巴细胞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中用桔红色表示,而在《Immunobiology》中则用蓝色表示,所以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上很快接受教学内容,课件选用的图片或者动画最好出自同一本国外原版教材。
4.根据学生情况,双语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英文比例。学生在开始阶段的学习中逐渐熟悉了抗原、抗体、免疫分子及细胞等医学免疫学基本内容的英文术语及表述,在学内容免疫应答时,便可以接受大比例英文的授课,并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五、学生反馈意见的收集
授课一段时间后通过与学生座谈,同时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授课进度、方法及内容的难易度进行了及时调整。总之,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去探索和实践。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携手前进,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春红,李涛,王亮.综合性大学医学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5,4(4):247-249.
[2]诸葛毅,俎德玲.高等医学教育英文原版教材与国内教材的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36-39.
【关键词】中专 微生物学 教学策略 以人为本 改革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中的微生物学部分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学科。熟练地理解微生物学,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其他医学学科有积极的影响,中专微生物学包括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基础理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实验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微生物知识的学习,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能、操作,从而运用理论知识能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微生物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权利给予充分尊重,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微生物教学的活动中来。通过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不断地优化,才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教学,而是教学与育人有效地结合,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效结合,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效地结合。
在微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与氛围,充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部的身心都在课堂的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紧随教师的教学思路。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中的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减轻了教师在黑板上注明重点的过程,节省了课堂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微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微生物的课堂教学需求。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知识的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使得繁杂的信息具体化,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每个感官,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全心地去体会、去领悟。
(二)启发式教学法
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微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实施,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所学知识记忆的强化,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归类总结教学法
归类总结教学法在微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三、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注重精炼讲解、明确实验目的、清楚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方法与步骤,要时刻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要及时地指导与纠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的流程,让学生明白如若操作程序出现错误,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实验的成败。
(一)学生操作能力的不断增强
微生物学实验课就是通过实习、示范教育、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技术,掌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习最基本的操作技术,运用不同的形式来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示教操作一般都是由教师来演示,教师在示教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通过基本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性技能。
(二)学生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
针对某一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科学、综合地分析。在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对学生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亲自参与科研课题与课题的设计,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科研思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流能力等等都有所提高,对学生在科研工作科研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满足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四、总结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广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对微生物教学进行仔细、认真地研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微生物教学计划进行修改与调整。
【参考文献】
[1]陶俊峰.对医学中微生物学"三大"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外医疗,2009,28(27):126-126.
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与软组织上类型各异的疾病总称,有的口腔黏膜病与全身或系统性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口腔黏膜病具有病种繁多、形态类似、容易混淆,而且与机体联系密切等特点,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也是历年来教学的难题。作为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口腔黏膜病学是口腔内科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年轻而有待发展的学科,急待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黑板、粉笔和教案,是以书本为媒体的应试教育,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利用大量的板书、挂图、模型向学生“口传耳授”地进行讲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是被动模式化的。单一的“口传耳授”模式,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知识信息量受到限制,难以直观形象地展示所讲解内容,而所使用的教学挂图数量、类别及画面大小有限、容易破损而常常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在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1 多媒体教学的表现力非常丰富 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内外科越来越倚重影像、化验等辅助检查手段不同,口腔黏膜病主要是抓住疾病病损形态的特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进行诊断,望诊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教材、板书、挂图或幻灯,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在黑板上作图受到诸如时间、空间、绘图水平等因素制约;书本上的图片也有许多的不足,如图像模糊、缺乏空间立体感和时间动态感;而挂图的颜色随时间会变得模糊。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复杂的知识通过图像、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对知识点还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多角度分析,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并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提高其学习质量。例如在口腔黏膜病基本病损的讲解中,由于这些病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变化万千,很难记忆并容易混淆,在将其用图像、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的同时把类似的病损放在一起进行鉴别比较,两者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一目了然,有助于加深记忆、提高认识。另外,由于许多口腔黏膜病都是由一种或多种基本病损组成,在各论临床表现讲解时可以链接到基本病损的多媒体资料进行纵向联系以进一步加深记忆。
2.2 传授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广 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录像带、幻灯片、胶片投影等,这些方法虽然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在教学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教学准备时间长、工作量大,不易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原有的课件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的教学资料,更新教学内容,使授课内容与临床实际、学科发展新动向接轨,学生所学知识是最新最有用的。例如,在艾滋病的学习中,艾滋病的知识和资料更新非常快,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滞后,采用最新的全球防治艾滋病资料并将艾滋病日的来历、意义及各年的主题口号进行宣传讲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腔黏膜病学教学与临床密切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往往需要展示大量的信息资料,包括文字性的病历,图像性的各种图片、录像等。如此大的信息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实现。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集中精力听教师讲授,用更多时间跟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维,课后再拷贝该课件,自行复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3 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引入,增强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使单向的教学活动变为双向和多向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理解和意图,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再现和模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教学效果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老师常常在课后会留下一个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甚至视频资料,让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并在第二次课上公布详细的答案,包括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等等,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并检查教学效果。
3 口腔黏膜病学多媒体教学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积,大段的文字会使得画面显得呆板且重点不突出,学生不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且,影响听课效果[1]。反之,画面对象设置太多太花哨,这样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艺术性,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为花哨的画面、动画、影像、声音吸引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应该文字简练,提纲挚领,突出重点,画面清晰美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3.2 预习是口腔黏膜病学多媒体教学的保障 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涉及相关基础学科多、内容繁杂的科学。多媒体课件虽然有直观,生动形象、互动性强等优点,但对于未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讲,还是很难跟上教师的课堂节奏。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初步了解新课内容,对涉及到新课内容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复习是提高黏膜病学教学质量的保障。例如,在预习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时,要提前复习微生物学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免疫学的有关知识;在讲口腔白斑时,要提前复习组织病理学中上皮的异常发育问题。
3.3 注意双向交流,避免单方面灌输 教师要把握教学节奏,进行师生交流,切勿“满堂灌”,否则教学活动成了“电子板书”、“电影观摩”,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这种模式下尽管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地教与学,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而且长期的死记硬背使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下降[2]。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的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无法替代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是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运用的技巧,而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应,同样也会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这种师生间的交流活动是人机交流所不能比拟的。
多媒体教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与运用的同时,还应该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教材中的绪论分为四节来介绍,面向学生讲授时要按照教学大纲及标准教案要求进行,不宜做大幅度调整,但可以在某些环节自然地引出学习方法和课堂要求,使学生在初入门时有切入点,能够了解单纯的背书而不真正理解是无法学好这门课的。通过调查发现,经过4学期连续试用这种方法,学生能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无论是一百人以上的合班,还是小班,都能很快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介绍开篇导学内容时,一方面强调后续各章导学都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可以同时说明这三方面内容在期末测试中分别所占比例,明确期末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具体构成,使学生知道总成绩不仅仅是靠一张期末考卷,而是包括平时出勤、提问、操作、期中测试等多方面的综合量化得分。对平时要求的细化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任课教师的负担,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种规则的提出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生硬的,学生容易接受,通过试行发现学生整体上能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2明确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按照教材编排,在提出生物化学的定义后即介绍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及物质与能量代谢等内容,医药类学生多认为生物化学只在实验室中能用到,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高护类学生由于文科生比例较高,几乎无相关化学基础,这些不利条件无疑严重影响了知识接受。如何改变这种状态,使学生内心产生“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学生追求所学知识与技能有所成就的一种心理动机。良好学习需求的建立是产生正确学习动机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力。“需求”是指事物目前的状态和被希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而“学习需求”是指当前在学习方面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学习需求分析在教学设计过程不可或缺,这种需求分析和这一过程的教学策略、内容分析等其他元素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开端。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适时引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比如三养素、酶、维生素等章节属于静态生物化学,而三养素代谢等属于动态生物化学。同时,笔者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各章的计划分学时数,虽然学期教学进度主要由教师掌握,但在绪论中明确各章节学时数可使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安排有一个整体认识,了解到将要学习哪些主要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精心选取能够代表各章内容的一些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为实例来源于生活,具有亲切感;实例要有新意,能引起学习热情;实例要与专业相关,具有实用性;不要单纯讲实例,而要和相关理论知识建立联系,为后续各章节的深入作铺垫。比如通过提出问题“无糖饮料为什么有甜味?”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非常容易说出因为其中有甜味剂,所以学生自己就能得出“有甜味的不一定就是糖”;接着教师可以反问“没有甜味的一定不是糖吗?”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但不一定马上给出答案。然后还可以针对甜味剂发问,“饮料中的甜味剂被人摄入后会引起发胖吗?”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会出现意见分歧,并急于得到正确答案,这时“学习需求”已被初步激发出来。授课者可以据此简要介绍脂类及蛋白质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三类物质在体内都可以经代谢产生能量,而且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同时进行过程中,酶的作用必不可少,生活中我们也常用到:家用洗衣粉中多添加增强洗净力的生物酶;护肤品中有的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那这些物质共同作用产生能量的场所在哪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线粒体的结构图,为后期代谢部分的内容打基础。通过采用这种以生活化的实例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由这种常见的日常事物逐渐过渡到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可以克服畏难情绪,增加学习动力,内心认识到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不是纸上谈兵,而对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今后的理论讲授充满期待。
3依据专业特点,选取相关实例
生物化学研究始于18世纪,经过多年来快速发展,其理论与技术手段已渗透到众多领域,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药学等,产生了分子生物学,并进一步产生了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等新兴交叉学科[1]。虽然医类、药类、高护等专业都开设了生物化学,但由于专业不同,学习动机也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授课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要求,选取相关的应用范例,来引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习兴趣”是指某一个体想认识或者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可以推动这一个体求知的内在力量。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学习、掌握它,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可以说,兴趣可成为学习的动机。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原有兴趣,兴趣是可以在学习进行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可分为“情境兴趣”与“个体兴趣”两种类型:“情境兴趣”是指发生在环境中的某些事件具有吸引力并被个体所认识;“个体兴趣”是一种伴随时间不断发展的、相对稳定且与某一特定领域有关的个人倾向或偏好。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兴趣,授课教师有必要选取一些贴近专业内容、容易引起学习兴趣的课外实例,以此说明生物化学是一门桥梁学科。针对医类专业学生,可以从疾病的预防、诊断、病机、治疗等多方面说明与生物化学的密切关系。如从疾病预防方面:早期疫苗多为减毒疫苗,少量注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达到防病的作用,但有一定的致病风险。而现在采用生物化学技术能够人工合成某些病毒的蛋白外壳,因为其内部不含有核酸,大大降低了注射后的致病风险。而对于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其拓展思路,如“我们都知道中国枸杞宁夏所产的品质最好,是我国道地药材的一种,为什么道地药材药效好?与其他品种、其他产地的药材在基因上有什么不同?可以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进一步研究”。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学科的实际社会意义及与个人的密切关系。新学习兴趣的产生一般不会凭空出现,而多为已有学习兴趣的衍生品,因此,多方了解学生,掌握他们已有的学习兴趣,就有了扩展和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可能。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病原生物学;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20-02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促进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及技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检验。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型教学向智力智能型教学转变,然而高等医学院校仍然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考试内容和方法[1],特别是在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课程的考试方法、内容以及考试改革速度的相对滞后仍是目前影响学生个性发挥、素质教育的瓶颈[2],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也进行相应的改革。
本文以“重基础,强素质,倡创新”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参照国内外医学院校的相关经验[3-5],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病原生物学》模块教学中进行考核体系的改革,以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同时注重科研、应用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完备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从多方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自主学习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具体总结如下。
一、考核内容及方式
在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探索以兴趣、能力为导向的全程式考核模式,以阶段考、病例分析、操作考核、辩论及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从多方面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一)以自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基本知识的考核
1.阶段考核:《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块涵盖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院内感染”以及部分临床科研拓展内容,学时数众多,为减轻授课压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将模块内容划分为5个部分,并建立自学网站,在网站的辅助下,每部分授课2~3次,该部分结束时学生参加阶段考核,以人机对话方式为主,考题全部为客观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
2.作业及提问:课堂上教师讲课中引入问题,随堂提问,学生回答;对于部分易于理解的自学内容,可布置学生撰写预习作业或读书报告。
(二)以临床思维、人文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考核
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如肝炎等,除介绍病原学理论知识之外,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临床医生进入基础课课堂,引入临床案例进行CBL及PBL教学,在病例资料收集、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同时也兼顾了人文、社会的理解,并有横向思维和归纳,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科研素养、沟通合作为目标的考核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接触科学研究,教师选择当前热点问题,如细菌生物膜、人畜共患病等进行TBL教学,学生分成若干团队,自主选题,进行某一研究热点或关注热点的汇报,之后团队间进行提问和辩论,由团队代表和教师代表进行评分,最后得分为团队成员的分数。通过互相交流、辩论,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其查阅文献、组织表达、沟通合作及分析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接触了科学研究,提高了科研素养。
(四)实践能力的考核
1.平时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独立完成实验任务,实验绘图及实验结果要求当堂完成,离开实验室前进行实验报告的提交,从而杜绝学生杜撰实验结果、相互抄袭实验结果的现象,培养其实事求是、诚实的科学态度。
2.期末实验操作考核:分为形态学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形态学部分以读片为主,每位同学随机抽取五张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要求说出病原体或其结构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实验操作部分以抽签的方法认定考题,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3.实验设计:原打算以团队为单位,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但由于场地和经费的限制未能实现,暂时改为学生查阅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文献或案例,最后书写小综述并提交。
(五)综合能力考核
期末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全部为病例分析题。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知识,在临床教师的PBL、CBL等过程中,已有一定的临床接触及思维训练,本项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以上考核项目看似名目繁多,实际上均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大部分与教学同步,这样避免了传统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的考试内容和方法,由单一的知识继承考试逐步转向知识、能力、技能、素质并重的考核,不仅注重所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兴趣,考试方式也开始由闭卷笔试一统天下逐步转向多样化。教师和学生均可在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修订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与“学”的全过程。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病原生物学”模块理论教学中,有一半内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建立了学习网站,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同时以阶段考核为主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此获得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早期接触临床,培养临床思维:临床教师在CBL、PBL等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期末的病例分析考核则起到检验和巩固的作用。
3.科研素质及其他能力的培养:通过TBL、实验小综述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总结分析表达的能力,由于活动以团队方式进行,且贯穿实时评价,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并且培养了他们团队精神、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不足与思考
1.部分学生反映自学内容多、考试压力大。课程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其他课程太多,安排太满,学生几乎没有自学的时间,倍感压力。因此,除了教师、学生之外,教学管理人员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2.阶段考核和病例分析成绩呈现两极分化(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6分),这反映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个体差异,以及自主学习后部分学生出现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联系,及时获得反馈,并通过网站资源、线下交流等形式促进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优秀的师资是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新模块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带教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面,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科研积累。另外,不同专业之间知识的融合、综合应用也是一项挑战。因此,课前要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中注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强教师的科研素养,逐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1]谢发忠,杨彩霞,马修水.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21-24.
[2]崔洪雨.关于高等医学院校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的探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24-26.
[3]梁馨云,林鸿程,徐珠锦,等.病原生物学实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304-3305,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