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工程规划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TV 1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99-02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中,前期的规划设计在整个建设工作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规划设计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在规划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但随着领域的扩大,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环节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其所发挥的作用。
1.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环节的重要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农村、农民之间存在了相伴相生的联系,是农业甚至包括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工作,搞好农业发展,才能推动其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作为农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重点,在进行规划时,必须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需要浇灌农作物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才能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环境的勘测工作不到位
在规划设计工程项目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工程所建地的环境问题,这就牵涉到了勘测工作。众所周知,在不同地区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当地的农田农作物产量,富足当地农民的生活。但我国当前很多水利工作在规划设计阶段并没有做好当地环境的勘测工作,很多重要的细节做不到位,对环境勘测不准确直接导致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没有更好的自然环境加以挑选与配合,造成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农作物增产的目的。
2.2 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年份都是建国初期,有相关数据记载,广西水利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30年便是1950~1979年间,如中小型水库和农田蓄水工程共88650处,有效库容量达到103亿立方米,水轮泵站9253处,水利干、支渠为12077条,总共建成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为28万处,但是那个时期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存在了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状态都属于边建设边规划,这种模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合理的,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
2.3 工程的监管维护工作不到位
再优秀的工程规划设计都需要相应的监管加以维护,否则,不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不在规划设计应急考虑范围之中。现存的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尽管有很长的建设历史,但并没有做好重修和加固的处理工作。并且我国以前建设的水利工程没有采取一定的科学标准,功能性质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的发展需求,例如排水系统,由于年代已久,荒废后就没有再进行监管和整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一旦遭遇大雨的冲击,雨水无法及时排除,就会导致农田被淹没。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监管维护工作具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但能够保证工程完全按照规划按部就班进行,还能在建设过程中保障了规划设计的高标准要求和水平[1]。但就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和建设单位都忽略了监管与维护的要求。另外,我国近些年很多地区的降水量偏少,需要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而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灌溉能力都不强,无法保证农业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3.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措施探讨
3.1 确定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核心
在一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初期中,工作人员要全面了解工程的概况以及明确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核心,并在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核心内容进行工作,以便在施工环节由具体的核心设计与目标展开,同时还要密切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相结合,针对政府对融资形式的要求和政策进行具体的工程规划,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在后续阶段的工作中顺利按规划内容实施,并取得实质性成效[3]。
3.2 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符合实际情况
在对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农作物生产特点以及自然条件,并结合这些客观条件进行主观上的调整与规划。至于农田水利工程在后续施工工作上所应用的人力与材料,尽可能选择当地的资源,能够有效减少时间和成本。在后续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对技术和环境都要求较高的环节,则要选择科学匹配的材料,切记不能出于成本费用的考虑而以廉价且质量低等的材料取代,以免发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人身安全事故。工作人员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专业标准,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专业的培训,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巧,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质量的高要求。
3.3 全力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全力做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在设计前,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全面了解当地的农田具体情况,再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工作,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在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率。此外,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以及地形环境等特点,设计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方案。其次,施工工作需要一定的计划性,过去大多一边建设一边设计的方案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利用率低,因而必须摒弃,杜绝此类方案的采用。
4.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注意的事项
1、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域的基础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水力资源需求。同时存在着随意建设,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很难将分布的工程统一起来进行利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期规划方案论证不足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协调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及经济要素的重要步骤。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应该包括工程选址、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工程的总体布置情况等内容,并从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工期、工程总投资、竣工运行条件等诸多角度和量化指标对各个工程建设整体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出最佳方案。现阶段,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没有注重量化的数据分析,常以经验进行选择,论证工作进行得不够深入。对于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的结合程度、工程客体结构质量需求等要求的考察不够具体,很难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过大超预算、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
1.2工程规划评价标准模糊
当前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规模和整体投入较大,所谓更加强调工程规划中的评价标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些规划设计人员认为这些工程规模很小,只要保证其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竣工后的质量即可,进行高标准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多此一举,所以忽略了评价工作的深度,制定的标准也较为模糊。其实工程建设不分大小,水利工程的规划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在综合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明确工程的可行性,并将最终结果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汇总。
1.3工程规模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等级划分尤为重要,其决定了工程实际规模和工程投资情况,对于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很难保证规划工作的合理可行,从而出现因为水利工程等级划分过高造成了工程建设人力物力超标准投入,这些投入超出了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因为工程等级划分过低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无法承担实际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水文资料、预期目标、预期效益等参考标准,依据抗洪等级、工程级别等等要求进行工程的规划。表l为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表1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1.4工程设计图纸缺乏严谨性
地形图与实际不符。部分项目设计为节省开支,不进行勘测,没有实测地形图或在以往几年前的地形图上设计,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工期拖延或投资超预算。图纸不全,尺寸标注不完整。有些设计细部图不全,一些特征点无剖面图或尺寸标注不完整,给工程量计算和施工都造成困难。图纸与文字说明不符。部分设计因制图人与报告编制人不同又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图纸与报告中的表格或说明不符的现象。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水利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1水利工程引水流量规划
水利工程的规模小,分布又不集中,而且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这些都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在规划和设计时引进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设计Q的公式是:
2.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规划
作为水利工程的规划的重要指标,供水能力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供水能力水平的确定应该同当地水资源拥有率相关,也和当地农业生产、作物特征相关。比如:小麦的地下水位一般在1.0~1.5m。大豆一般在地下0.3m左右。地下水位的确定不仅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更和作物拔节前后、开花前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2.3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规划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时,对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分析,科学设计规划可能涉及的当地渠、田、林、桥涵、路等原有区域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农田区域明渠自流灌溉的规划时,引水渠的位置越高,灌溉的面积越大,因此尽量将引水渠设置在高处。梁道则要避开农田,并采取经济性更高的土渠。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可以采取浆砌石渠,并且建立跌水和陡坡避免渠底受到冲刷,减少两侧岸塌掉现象的产生。另外,进行防护林规划时,要依据排渠沟进行布设。
3、结语
作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县乡地区的农田耕地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极为显著。作为决定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水利工程的规划问题是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要点问题。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尤其更要重视水资源、水环境论证工作,应该妥善处理有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双赢,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对于以往这些规划工作中的问题要尽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及时处理,进一步发挥这些水利工程的实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虽然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关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必须在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后续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挖掘。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因素,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进行考察。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主要是指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其建设和运行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现代科学发展使我们认识到,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学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同时却忽视了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如因地区水资源的不平衡而进行跨流域跨地域调水,给调出和调入水地区的生态和农业环境都带来严重影响。随意兴建水库直接干扰生物的生长,打破生态平衡,造成物种大量灭绝。水利工程建设对于降雨量、气温、风力、雾气等气候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应该从工程规划角度看,在开发利用水流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应在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
2、基于生态理念水利设计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及人文资产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社会与人文资产有着不小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在利用水源河流的同时迫使该地区人民背井离乡,对新环境的适应也考验着水库移民群众的心理与身体承受能力,新移民与原居民的习俗的融合程度等问题随之而来。同时很多水库大坝选址区存在大量的文物古迹,一旦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势必会损毁人文资产,而这些资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初就对该地区的文物遗产转移到其它处或博物馆内,并对一些地质遗产进行录像,保证日后的研究。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和选址需要慎重决策,尽量不去迁移群众和破坏人文资产。
2.2、水利设计人员生态理念不足
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尽可能地提供较为便捷的供给。现今,多数的水利设计人员一般都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首要目标,而忽视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往往会导致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过大,不得不采取后续补救环境的措施,不仅对企业形象有影响,还有可能因为环境的破坏给水利工程带来阻碍。
2.3、未能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该地区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标准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目标因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不同的地域中存在着不同生态系统,所以在实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按照具体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目前,虽然有关专家和学者针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制定了一些理论上的规划和设计标准,但是,在实际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却不能制定出一套较为合适的评价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对生态水利工程方面的研究不足导致的。此外,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主要强调了水利工程和工程力学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方面的内容则未制定具体的标准,所以制定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标准亟不可待。
2.4、未能制定一套检验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检验资料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因缺乏一套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检验资料,导致在实施水利工程时没有明确的对生态过程的正负两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同时不能根据生态系统的已有数据对将生态水利工程中的理论、技术参数以及方法的进行全面的探索。目前,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搜集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中需要的资料,对于该资料的搜集,水文监测站目前还不能满足该需求。此外,现阶段,我国对生态水文站以及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中的充分研究较少,相关报道也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脚步。
3、解决策略
3.1、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与交流,让生态理念融入设计工程
兴建水利和生态保护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尊重客观规律,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地理位置、城市规划要求,因地制宜,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注重城市综合功能的治理和开发,注重节约资源。
3.2、注重与环境工程设计的有机结合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时必须充分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技术,以达到水量和水质的同步科学配置。
工程“应急备用水源”的属性决定了维持、提高库区水质至关重要,这也是设计上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阻力。
工程的建立是一个打破现有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的过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构建离不开与环境工程的相互融合。在设计中将库区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周边水土涵养区的设计作为重中之重。工程建成宽广的水域和水土涵养区,为各种生物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在水土涵养区与湖区之间的过渡带增加了一些生态处理沟渠、氧化塘和净化石滩地,湖四周建生态护岸等等,以此对存在的有机污染物质实施降解,并在沿湖一周设置绿篱阻隔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湖区和水土涵养区将出现新的生态景观,通过恢复重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3.3、识别关键生态敏感目标
生态敏感目标的有效识别是作为生态水利工程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内容,在设计时要准确地识别出工程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生态目标,并在工程规划阶段就予以考虑并提出初步的解决解决方案。
针对城区建设的重要敏感目标就是要和城市各项生态功能和服务对象的进行协调,这就要求在充分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还必须和城市周围环境如人口、工业、商业、住宅等多方面相适应。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在设计中是需要考虑避免周边环境对水库带来的污染和影响的方法。
3.4、注重与城市发展和谐进步
在进行生态设计中,不仅仅要关注生态本身的发展,也要兼顾城市的的发展和建设。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其风格和外形也要符合城市的主题建设。城市水利工程若想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就必须更行理念,合理选择工程布置、型式,突出水利设计的建设主题、服务主体,把水利工程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实现水利工程内外兼优的结合,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3.5、注重居民主体
现代城市的水利工程设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应当考虑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城市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服务本区域的经济和人民,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的生态环境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必须注重节约资源,节水、节电、节能、减排等等,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国家的发展日益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日新月异,生态环境问题在目前世界上是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我们所能努力做的是用工程的方法去尽可能地模仿自然的原有形态,让它和相邻自然系统构成良性的联系,即应用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并尽量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修复。
参考文献
[1]汪幼龙.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江西建材,2014,08:100.
关键词: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标准
引言
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离不开农业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一定程度上在农村工程规划中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绝对重视,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工作顺利进行,进而设计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方案,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业大繁荣。
1 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标准
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农田水利才能顺利进行。由于田地里所种植的农作物每一年都有一定的变化,农田水利灌溉也会有一定相应的变化,以往的经验不能成为农田水利灌溉数量的参考依据,而是应该以具体的农作物、现有水利设施状况、灌区水源的来水状况、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量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设计出来的农田水利规划才是科学并且合理的。
1.1 农田水利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指的是以灌溉设施(塘坝、小水库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和降雨很少的情况下,可满足农作物用水需要的天数作为标准。例如,如果灌溉设施中的水可以确保连续无雨80天的用水,那么,该水利规划设计的标准就是80天,以上抗旱天数的确定是以规定时间内当地农作物需水迫切的时期为标准,另外再设计中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2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
农田水利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在长期使用期间内,某个水利灌溉工程灌溉用水得以满足的年数与总年数的比值,该比值的百分数即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用符号“P”来表示,例如一个地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就说明P=80%。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方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当地的水源情况与作物种类,确定水利工程的规模,例如,在水源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设计保证率应在70%-95%之间;如果在水源缺乏、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水利工程设计保证率应在50%-80%之间。
2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2.1 预测分析规划设计的建设规模
2.1.1 确定农田水利各项规模
灌溉面积应该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处于重要的位置,所以在了解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本着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原则,将农业经济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放在首位,经过分析和论证,确定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各项目的规模。
2.1.2 确定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的供求平衡状况
农田灌溉面积的潜力是一个地区水资源供求状况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可供灌溉利用的水资源对小型农田灌溉面积的潜力的分析,论证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统计区域内的水资源承载力,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灌溉用水总量使用情况及其控制指标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内部对水资源的总需求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小型农田规划区域水资源的供求平衡状况。
2.1.3 分析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的发展潜力
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耕地面积等自然情况来分析当地的耕地资源对农田水利灌溉面积的潜力,得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结论。
2.1.4 预测灌溉面积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综合预测出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和灌溉面积。
2.2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2.1 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是确定取水方式的设计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灌溉水源可以分为提水取水灌溉和自流取水灌溉两类。文章重点介绍自流取水灌溉。所谓的自流取水灌溉就是以河流为主的水源。自流取水灌溉有坝取水和无坝取水两种类型。有坝取水是基于农田水利规划附近的水源水位比较低,不能自留到农田中,需要在河道上修低坝或节制闸将水源引导农田来保证正常的灌溉。无坝取水又可分为建闸与不建闸两类。如果没有建闸在防汛期很可能发生水流量无法控制,进而洪水冲毁河道,农田被淹的情况。所以建闸是比较科学的设计,可以有效应对水流对河道的冲蚀。
2.2.2 灌溉渠的设计原则
灌溉渠的设计原则应该结合国土、农田、林业、道路等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量,水土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整合。
(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是各行各业所必须坚持的通用原则,没有了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它具有普遍性,同样也适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建设中,高填方、深挖方以及难工险段的渠道工程应该尽量避开,还要尽量远离河流,以免发生山洪、泥石流冲毁渠道。此外还应该配有相关的泄洪与排洪设施。
(2)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应该充分利用地理自然优势来设计灌溉渠道。具体操作上,灌溉渠道应该设置在高处,排水沟道设置在低处,这样可以顺畅的灌溉和排水,分流出并形成独立的灌排系统,这样更为科学合理。灌溉渠线尽量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直、顺,减少交叉优先考虑。
(3)综合利用。集中利用多个经营项目,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另外河水与井水相互灌溉,进而形成地下水与地表水综合运用的灌溉系统也是一个可利用的好方法,对重点的干支渠进行设计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分析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在地形的考量上重点要对一下两种地形进行把握。一种是中积平原型灌区。这种地形,首先要了解其自然地理条件,灌排分开是一种模式。但是该工程位于地面水丰富、排水条件比较有优势的地区是这种模式的先决条件,灌溉渠道主要进行冲洗压盐与灌溉,排水沟道进行防渍、除涝以及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另一种平原型灌区。这样的地势往往比较平坦并且比较开阔,耕地面积广。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洪涝灾害的发生率以及发展度来具体设计干支渠的位置。
3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是一项民生工程,在农村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所以做好农田水利规划设计工作是必要的。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内部支撑,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范天胜.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J].四川建材,2011,37(2):85-86.
[2]郭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7):232-233.
[3]周富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2012,3(3):156-157.
关键词:完善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机制
一、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就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说,主要是群众性的工程,依靠农民自身建设和管理,走出农民的事情农民办的道路,实行国家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取消国家规定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功等,打破原来的保障机制,但是,还没有完全建立新的机制。小型水利可以灵活的配合田间的一些其他工程,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一部分耕地的灌溉。这种灌溉方式的灵活性也决定了其对于解决耕地问题的重要性。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正在逐步减少,工程建设与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工程状况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农业的水利保障能力在逐步下降。事实上,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在2005年的时候,都开始建立了一些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在国家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一起启用了小型农田水利方面的“试点”。通过几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有益的经验。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工程建设存在多头投资的现象,缺少系统的统筹规划。当前,国家把农业增收以及农民增收等三农方面的工作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形成了一个多头投资的歌剧,各个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当时没有形成系统的统筹格局。
(二)工程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存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未能相互兼顾。加上缺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规划,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的规划进行投资,总体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工程重复建设多,责任主体缺位。因为是多头规划和投资,导致重复建设的项目比较多,界面也比较多,管理无度,责任主体缺位,特别是体现在工程的建设后期管理,导致科技含量不是特别高,甚至还存在一些隐患。
(四)小型水利工程存在一些重形象、轻需求的现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重形象工程和政绩,往往会忽略了工程本身,加上规划可能是随了领导的意图,缺少相应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多区域因为交通方面的问题,领导政绩不容易得到凸显,形成两级分化现象。
(五)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由于一些政绩观在作怪,一部分领导在注重工程的实施带来的征集,没有重视后期的管理,出现一些自然破坏和人为的破坏现象,这就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还在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六)工程的施工建设难度不断加大。因为小型水利建设工程主要是以田间工程为主,在实施的时候要占用农民的耕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的矛盾主要依靠青苗补偿等自筹资金的方式已经很难解决,导致在项目施工的时候出现了较多的矛盾。
三、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新机制
项目的龙头是规划,一个好的规划能够决定项目的成败,是搞好工程建设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根本,也是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根本。国家不断加大对于三农问题的投入,还要加大项目规划的统筹。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建设程序,要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由于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容比较广泛,实行的是统一的管理,规划布局比较合理,可以先申请规划,之后进行施工,最后验收交付的步骤进行,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管理,让各个地区的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机制。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这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工程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基于这方面的原因,就可以要求在一些地方拟建小型水利工程的时候,要提前申报,还要在报告中对具体的工程地点和规模进行投资。要求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的审核状况来决定是不是准予审批。
(三)建立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档案管理制度。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领导小组建立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的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规范小型农田水利的规划和管理,统筹那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解决多方面投资和规划的问题,能够更好的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规划审批力度。要深入贯彻统筹系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这样才能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由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审批的审计制度,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设计,加大审计力度,保证规划能够很好的贯彻和执行。
(五)建设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奖惩制度。在水利工程结束施工之后,建设单位要根据竣工的报告申请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要报请双方进行签字盖章,保证施工资料的完备性。地方水务局要根据竣工的报告和资料,进行组织设计,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作出综合的评估意见。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入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不断深化改革,极大管理力度和投入力度。逐渐建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明确相应的领导责任,加大各项工作的力度。逐步调动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渠道投入,不断完善管理,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唐传义,张曼志,张明君.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J].中国水利,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