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实践探究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与分析

当今社会互联网普及率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获取到知识,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不仅存在于文本中,在各种媒体上更是不断涌现。这种变化引起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变化。其实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考验,因为新知识的涌现使教师的知识优势加速弱化。因而课程改革是一种现实需要。语文教学模式随着课程的改革而变化,课程教学方式由以往传统的“满堂灌”变成由学生主动提问、交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和提高。不过流于表面形式的“为交流而交流”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提高教学成效,需要对课堂互动交流进行定位和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明确的主体者,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发散及灵活。在这种教学目的的要求下,老师在课堂上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营造出积极的学习讨论氛围,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科学创新的意识并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在掌握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1.分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可以针对初中语文的某章节知识点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课程开始之前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各小组分享不同的观点,彼此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课前提问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

2.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将教学模式加以创新,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自我体验,并最大限度地学习到新鲜的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加以培养,对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教学的模式、将教研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这样会使课堂具有生动和有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不断的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在体验中不断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3.教学课堂以人为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回答对应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而且可以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老师在教学课堂中注重以学生为本,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实践

1.不断反思创新课堂模式。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就必须对课堂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尤其在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教师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并分析他们的表现,并对学生中存在的差异设计对应的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加强探索和研究,从而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性和创新性。

2.加强教学情景的应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核心考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不同的情境进行教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课文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例如,利用实际的场景,让学生充分运用语言技巧进行表演,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并加强实际应用的意识,从而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转变,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了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主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模式不仅会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而且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模式,对国家建设综合型人才十分重要,也意义重大。本文就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做出了研究和探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交流,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对影响语文教学的不利条件进行探究分析,同时考虑语文学习的特点和不同时期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学习特征,对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做出分析,制定对应的策略方案,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王璇 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J]. 新课程(中学),2014,03,147。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33-02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以上是总的目标,课标还对不同年段规定了具体分目标。笔者长期担任低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心得,认为对低年级学生应采取适合其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方式与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朗读教学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语感的培养特别重要,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他们学习语文要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自然要读和背,只有朗读才能更好地刺激听觉,不断校正发音,从而更好更快地学会拼音。学习课文同样需要朗读,汉字的四声变化,朗读起来就像唱歌,通过朗读使得汉语言的生动、形象以及音乐性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之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受思想和文化的熏陶,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

现代课文有标点符号,这是文章表达节奏和情感的辅助,而低年级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所以教师要示范指导。最初时只要求学生能读正确,然后再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的发音准确,谁读得有感情,比赛中的优秀者可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使每一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其人格的健全也有很大帮助。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文中的景色想象成一幅美好的画面,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将画面画出来,对图画进行评讲。这样学生就锻炼了想象力、书画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开展情景教学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且还要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这对现代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启发,这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实际的情景中进行观察、体验、参与、思考,锻炼各种能力,增长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虽然不要求他们独自一人到社会上去,但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在随父母出行旅游的时候多观察、体验,感受社会和大自然,获取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与能力。

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获取知识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正是处于这种意识的确立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把情景教学当做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在放假或周末时,可以给孩子们定一个题目,让孩子们有目的地在实际的情景中观察、体验。如在国庆放假时,可以国庆见闻为题目,要求学生注意与国庆有关的事情,在国庆过后将其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和各方面的感受,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还可以开展比赛,奖励讲得好的学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利用实际的情景开展教学,毕竟受时空的限制,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借助教材蕴含的寓意或人文精神来教学。比如,在讲授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狼和小羊》时,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以及狼和小羊,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领会了寓言的深刻含义,比起单纯的讲解效率更高。情景教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为语文教学不单单是知识性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提升,而情景教学恰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

三、用小主持人培训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基本技能,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写的要求比较低,主要以培养说的能力为主。要求学生不仅能在熟悉的人面前,更能在众人及不熟悉的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实际上不少学生敢于在自己的父母或熟悉的人面前表达自己,可是在课堂上、公众场合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就会很拘束、害羞,不愿意站出来表达,不愿意进行交流。朗读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听和读的能力,很难直接训练学生在公众或陌生人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因为它主要训练的是单方面的叙述。低年级学生正是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索一种能够培养低年级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进行良好语言表达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小主持人培训,正是以锻炼学生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力,适应当前竞争开放的社会为目的的课外教育模式,教师完全可以借鉴,将其拿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作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新的模式。

小主持人培训模式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策略与校内教学有很多不同,其中之一就是进行绕口令训练。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它需要唇、舌、口等整体协调,舌头的部位、嘴唇的形状、口腔的开闭等都直接影响发音的准确性。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而且很多绕口令都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一个场景,学生练习起来感到很有趣,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绕口令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低年级学生也可以进行一些绕口令练习。

小主持人培训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姿势和表情。一个人说话时姿势端正并且面带微笑,会给人以自信、放松和有礼貌的印象,这也是与人进行良好交流的必备条件。如果低年级学生按照这个标准长期、反复地进行训练,会逐渐养成放松和自信的习惯,会慢慢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低年级学生正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说的训练,更要对说话的姿势和表情严格要求,将这种训练当做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主持人培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很多人面前进行自我介绍以及主持片段练习,这些事先写好的主持片段都是模拟重大节日或活动时的开幕词或闭幕词,里面的词汇都是公开场合的常用词,都是一些有利于主持人和听众互动的词。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学生不仅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还记住了公开场合常用的词汇,从而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在类似场合下进行良好的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

这种训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是很难碰到的,这也是有些学生不敢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某一节日,事先拟好台词,让学生们到讲台前进行演练,以此帮助他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经过多次训练后,可以选拔优秀者,让他们主持班级或校内活动,从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以“学为主,教为导”为理念,倡导创新,重视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高效地利用课堂进行有效地教学。以下是本文的几点认识:

一、从生活中挖掘教学元素,实现教学过程的深入浅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更是如此。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社会生活,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从生活中挖掘教学元素,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今生今世的证据》时,其中有一段话是:“我真的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在此处,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大胆发言,结果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有的学生谈到了自己“下水摸鱼”的经历;有的学生谈到儿时的烦恼;还有的学生谈到曾在门口等待自己回家的身影等等。只有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深入作者思想,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的阅读才变得有血有肉、生动形象。

二、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所谓探究,就是指探讨和研究。探究欲实际上是一种求知欲,它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意识,不仅是一种需求,更有助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展技能,争取依靠自己的力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构建良好的探究氛围,以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并注重把握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对探究成果做出有效评价。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一定要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明确探究的最终目的,积极思考探究思路,采取有效的探究方法,敞开心扉、扩大交流。由此可见,探究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要以导师和主人的身份融入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高中语文《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提出这样两个问题:①快速阅读课文,说出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②通过讨论分析,文章的文眼(在文中起到点睛作用,并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词语)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合作讨论等方式,最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①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有荷花、荷叶、荷香、荷波、荷韵;②文章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然后教师再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文中所写的哪些景物最具感染力,能够打动你?原因是什么?学生们纷纷投入热烈的讨论中,课堂氛围变得非常热烈。

三、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给予学生自主时间

时间是课堂资源中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探究式教学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多种特点,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文中的“拿来主义”包含了什么含义?②文章如何运用比喻手法来阐明道理?③找出文中富含讽刺意味的句子,并加以讨论。课前,教师可以拿出10分钟的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陈述,然后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最后留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与学生一起探讨评论。

四、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保证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在思维中进行创新,在创造中进行思维,努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对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促使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浅显认识,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进一步研究新课程理念,并且不断加强实践探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久云.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学版).2010(11).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为了让我国的教育成果得到提升,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填鸭式教学已经很难满足当下的教学标准。新课改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在让滋生认知水平得到提升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

1.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组队―共享”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思考―组队―共享”合作教学策略最常用的一种合作教学法,是在一九八一年由著名教育学者莱曼和同事一起创造出来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证明了运用“思考―组队―共享”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和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升,促使更多的学生深入认识需要思考的教学主题,这种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上使用最为广泛[1]。它是通过将一个教学主题提出来,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在团队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和他人对不同观点进行分享和思考的一种学习策略。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及细节描述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中借助林黛玉进贾府的路途中所见所闻,让当时封建社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细致丰富的描法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形象生动的塑造出来。作为西方课堂教育中最普遍的一种合作学习法,“思考―组队―共享”策略对学习任务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有显著作用,能够让学生深入独立地思考,并在交流合作中对他人观点进行分析和接受,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交流及解决的能力得以强化。如在分析林黛玉的形象时,教师可以运用“思考―组队―共享”实施教学:将学生分成四个人的小组;教师在给出学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接着学习小组中四个人可以两两交流,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将学生观点不一致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四人共享观点,对交流意见进行深入的探讨,教师引导学生的观点达成一致;随后教师让几个小组将本组的观点和问题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对学案中的问题进行明确,对各个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2.高中语文教学的“K―W―L”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K―W―L是已知的、想学的及学到的这三个单词的缩写,也就是让学生在一个表格中将某个问题中已经知道的知识“K”明确写出来,并对自己希望得到解惑的问题“W”进行思考,接着在借助于独立思考和小组活动等教学方法,最终将共同学习后得出的知识“L”卸载到表格中[2]。这种方法是西方课堂教学中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合作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交流,让学生对已知、未知知识及对实现途径所了解的联系得以了解,让认知过程得以明确,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和探讨,从而促使其掌握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怎样读中国古代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这种合作学习教学方法,首先将学习资料和K―W―L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我已知的知识”K进行思考并独立完成,接着进行组队共享;其次将“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阅读方式我已知的知识和方法”W进行独立思考并完成,组队共享;最后完成“通过课堂学习和交流我学习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阅读方法”L。K―W―L教学法主要是帮助学生将简单清晰的思考和学习方式给建立起来,对学生在已知和未知知识的联系建立上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以建立。

3.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圈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文学圈在我国又被称为文学圆阵和文学圈圈。在西方文学和语言教学中,文学圈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专门的合作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的阅读更广泛和深入,让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得以培养[3]。文学圈的组织形式非常丰富,主要是借助小组形式,通过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进行文学阅读。

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以设计一个主题“《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分析”,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圈定出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由于《水浒传》中写林冲的桥段内容过多,教师可以先圈定一个范围,如从本文中分析林冲的性格。其次,以七八人为一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课文,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确保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又再次,建立自习课等学习平台,将学生彼此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建立起来。最后,学生向教师汇报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鼓励性评价。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积极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合作方式,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玉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03:135-136.

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品味;思考;积累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指导诵读,激发兴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有助于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感。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是用口,更强调要用心。我在教学《醉翁亭记》这篇散文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画同步,让学生伴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朗读。当舒缓悠扬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们一个个主动拿起课本: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上课时学生精神振作,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看得出学生已完全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二、引导品味,掌握方法

文言文教学要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像鉴赏古玩那样品味其中的古典风味。其实,不少文言文名篇都是优美的散文,文章音韵和谐,对偶押韵,读来如风行水上,琅琅上口。有的句式整齐,有的骈散结合,间或运用多种艺术修辞手法,艺术性较高。优美的语言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如饮醇酒,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学习这样的文言名篇,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陋室铭》、《爱莲说》等,篇篇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体现出一种艺术的崇高美感。

有时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某篇课文的立意、题材、章法、语言等方面比较其异同,以求得开拓思维,加深理解,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教《桃花源记》可引入《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引导学生比较其不同章法,并思考为何有不同写法。《桃花源记》通过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综合运用记叙、写景、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小石潭记》在精巧的语言艺术中呈现自然之美,融入作者身世遭遇、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会感到文言文的章法,“正”中有“奇”,严谨而富有变化,即使是同类题材,写法也异彩纷呈。这为学生写作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启发思考,鼓励质疑

“学需问也,非问无以成学”,有疑问才会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去探究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在自由探索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其学习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好方法。

在教学《小石潭记》一课时,教材对“蒙络摇缀”的注释是:“遮掩缠绕,摇动下垂”。“缀”解释为“下垂”还是“连缀”查字典后发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为“缝合,连接”义,而《古代汉语词典》中为“系结,连接”,以上工具书中均未列“下垂”这一释义。教学中,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反应很热烈,向来将书本奉为宝典的他们体会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涵义。课后就有学生捧着字典来找我。“老师,书上注释里对‘悄怆幽邃’的‘幽’,解释是不是有问题啊?”“我查了字典,‘幽’有‘昏暗、深暗’的意思,比‘幽静’要好。”“还有‘水尤清冽’里‘冽’只有‘清澈’的意思,没有‘清凉’的义项。”

此后,我还在课上抓住对“翕忽”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欣赏了潭中游鱼的情致。是“轻快敏捷的样子”还是“一致的样子”?学生先查工具书,然后再根据语境作出判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了学习文言文的快乐,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注重积累,学会归纳

知识积累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平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建立“古文知识仓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梳理。如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等。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总结以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其中较常见的就是归纳一词多义现象。如学及《岳阳楼记》时,学到“连月不开”的“开”时,让学生回忆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这个词,意义是否一样。《醉翁亭记》里“日出而林霏开”中的“开”是“散开”之意。“《满井游记》里‘如镜之新开’,是‘打开’的意思。”……学生通过自己的“温故”,对这个“开”字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学会积累带来的好处。

其实,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罗红.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J].中教研究,2006,5-6.

[2]施泽亮.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