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迅速,财险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330.9亿元。但我国的财产保险市场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突出问题主要是市场垄断程度高,经营效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促使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保险行业也不例外,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坚持把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可见优化财险业市场结构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利用2008年~2012年的数据,分别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来研究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二、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基于结构法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有效地反映了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程度。著名经济学家张伯伦教授和罗宾逊夫人将市场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二)市场集中度含义

在结构法分析中,市场集中度反映了最大规模的几个厂商对于市场的影响。衡量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CRn反映了市场规模最大的n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比较直观,但忽略了市场中其他厂商以及厂商规模分布的影响。HHI考虑了市场中所有厂商以及规模分布,但不直观。所以本文采取这两种指标来分析国内财产保险市场结构。

(三)市场集中度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笔者得出了2008年

~2012年中国财产保险市场集中度指标,5年来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集中度居高不下。依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2008年到2012年的CR4值在65%和75%之间,属于寡占Ⅱ型。如果以CR8的值分类,2008年到2012年市场结构为寡占Ⅲ型。数据表明以市场集中率CRn来衡量,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的垄断性较高,以中国人保、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和中华联合为首的第一集团市场份额巨大,而且集中度下降趋势不明显。

根据贝恩的SCP理论,也可以利用HHI值划分市场结构。该理论认为HHI值≥3000,则属于高寡占Ⅰ型,HHI值处于【1800,3000】内属于高寡占Ⅱ型,HHI值处于【1400,1800】内属于低寡占Ⅰ型,HHI值处于【1000,1400】内属于低寡占Ⅱ型,HHI值

三、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基于非结构法

(一)非结构法理论简介

比起传统的结构法而言,非结构法对市场竞争程度的描述更加准确。本文选用PR模型对中国财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研究。PR模型的核心是H统计量,该模型主要运用回归技术,通过建立整体的收益方程来获得H指数值,而该指数事实上衡量的是收益对各项投入价格的弹性大小。不同的H指数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程度。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选取

参照银行业的相关模型,该模型建立在以下假设上:第一,保险公司的经营环境是长期相对均衡的。第二,保险公司的行为不是独立的,会受其他保险公司行为的制约和影响。第三,保险公司拥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和成本结构,即生产函数服从规模收益不变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第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的成本投资结构会影响其产出的价格。

表示在长期均衡下,保险公司i的收入;w是由m个投入要素价格组成的向量,保险公司的产出是保费收入和投资收入。H统计量可以理解为一个度量竞争强度的连续指标,介于0~1之间,H统计量值越大说明竞争强度越大。

在经验研究中,借鉴其他作者的研究思路,采用各项变量与总资产比例的方法设计模型中各变量,结合H统计量的构建原理与保险市场竞争的特殊行业属性,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式(1)为计算各年度H指数的模型,式(2)为保险公司H指数的计算模型,为三项投入要素系数的加总。

本文所用数据全部来自中国保险年鉴(2008~2012年),上述变量均以对保险公司总资产的比值来反映,根据H统计量的定义,对其全部取自然对数。考虑到保险业经营周期的特殊性即需要一定时期后才开始盈利,其各项经营指标也必定会有所反映。因此,选取的财险公司需要已成立一段时间,规模较大且经营活动相对稳定。所以选择人保、太保财等10中资家财险公司和美亚、安联、东京海上3家外资家财险公司作为样本。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经过在eviews7.2软件上的回归分析,在这5年间,我国财险行业市场结构在这5年中比较稳定,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产保险行业还处于一个垄断竞争的阶段,并不像结构法分析的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这两种方法差异原因很可能是人保、平安、太平洋等第一集团所占的市场份额太大,优势地位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系统论;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中介组织;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88-03

一、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的概况

汽车保险市场指的是汽车保险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乃是各个汽车保险交易主体之间的全部关系的综合,包括汽车保险产品的供给方也就是以各种与汽车相关的风险作为经营标的公司;需求方,也就是运用缴纳小额保费的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供给方;市场监管方,在我国指的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IRC)。本文所研究的长吉图地区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亦是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进一步为长吉图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根本发展目标在于将长吉图地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而长吉图地区在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12月底,长吉图地区汽车保险累计承保数量117万辆,各个保险公司到帐保费达到了218790万元人民币,较之于2010年同期增长了37%;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几家保险公司占据了长吉图地区汽车保险市场份额的65.69%,可以说呈现出一定的寡头竞争结构。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长吉图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如在保险的盈利模式方面,投资效益的增长渠道较为单一,就整个保险市场而言,产业链的构建也还存在不足。

二、系统论的渊源及其嬗变:一个互动、聚合、网络的保险市场分析路径

L·V·贝塔朗菲于1932年提出了著名的“抗体系统论”学说,这也被认为是系统论思想的起源。五年之后L·V·贝塔朗菲又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使得系统论思想有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系统论思想主要是针对生物学中的机体概念而言的,但是系统论的产生,对其他学科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对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相关情况的分析,也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将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优化。具体来说,系统论为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情况提供了一个互动、聚合、网络的保险市场分析路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动分析途径。互动分析法分为组织互动和人际互动。组织互动的核心内容是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共同体相互作用来进行相关分析。基于组织互动分析法的理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把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看成“一个政策领域内相关主体的纽带”。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共同体的系统具有稳定性,具有诸多资源优势。二是聚合的分析途径。笔者认为“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本身就是一种聚合结构,聚合分析法就是用“系统”来对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加以整合。聚合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政府机构、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与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罗茨模型的基础之上的,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中各个参与主体的资源交换模式与不同系统中结构的限制以及结构所给的机会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个行动者的行为也受到系统结构的限制和所给予的机会的影响。三是网络的分析途径。系统理论延伸而成的网络分析法认为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本身就是用来解释相关个体以及组织行为的强有力的工具。人并不是复杂的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系统的基本单位,其基本单位是汽车保险市场上各个政策参与者的位置或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系。

三、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各自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此外,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的产业链问题、法律法规问题、营销模式、中介组织、保险人才、投资与经营等亦会对长吉图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发展产生影响。结合汽车保险市场的特点及长吉图地区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本文从汽车保险价格情况(供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道路交通情况、其他风险因素等方面分析长吉图的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构建基本模型如下:M=(PRICE,AUTO,ROAD,INCOME,RISK)长吉图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汽车保险市场的需求,而汽车保险的需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可以考虑,一是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二是保险密度,三是保险深度。具体来说,保费收入是汽车保险需求的代表性指标,本文用Y1表示,是需求方为汽车保险愿意给供给方所支付的价格。保险密度用Y2表示,是整个地区的汽车保险的普及程度衡量指标。保险深度用Y3表示,是保费收入与地区GDP的比率。保险的价格是指保费与风险保费之间的比例,也就是需求方为了获得单位货币的汽车风险保障所要付出的实际价格。长吉图地区的收入水平显然对长吉图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长吉图地区的道路交通状况,笔者认为可以从汽车数量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以衡量。其他风险因素是对长吉图地区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情况有影响的因素的综合,主要包括一些难以量化的风险,如政策因素等等。以保险人才为例,长吉图地区保险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职业伦理、营销拓展能力等因素都对长吉图地区的汽车保险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由于长吉图地区的特殊性,其与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有着较为密切的地缘经济联系,因此,汽车保险的国际化也属于必然趋势,这就对长吉图地区的汽车保险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因素往往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难以量化。本文选择长吉图地区2007—2011年5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本文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为了避免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偏差以及减轻异方差的影响,本文对相关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所谓平均值指的是长春市、吉林市、延边州等各地级单位相关数据平均。数据分析运用Eviews软件完成(详见表1)。

鉴于本文所采用的是相关面板数据,3个自变量,5个因变量,因此,共计将有15个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分别以保费收入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也可以以保险密度或保险深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经过笔者比较鉴别,三个回归模型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模型设计具有较高的现实拟合度和参照性,限于篇幅,本文选取以保费收入模型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回归结果可以参见下表2)。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险种;费率;促销;竞争策略

一、营销组合策略

保险公司的营销组合也包含着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其中产品即险种,价格即费率。险种和费率是决定着保险公司是否永续经营的重要因素。

1、险种策略

1)险种开发策略。新险种是整体险种或其中一部分有所创新或改革,能够给保险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和满足的险种。新险种开发的程序包括:构思的形成、构思的筛选、市场分析、试销过程和商品化,新险种开发的具体问题已在前面阐述。其中包括:

(1)完全创新的险种。这是指保险人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研制出来的能满足消费者崭新需求的产品。此种开发策略,需要前期大量投入和准确的精算,但能够使保险公司迅速占领某一特定的市场,是制胜法宝。

(2)模仿的新险种。是指保险人借鉴外国或外地的险种移植学习的,在本地区进行推广的新险种。目前各保险公司采用此法较多,此开发策略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但市场已被部分覆盖,扩张有一定难度。

(3)改进的新险种。是指对原有险种的特点、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新险种。这实际上是对老险种的发展,赋予老险种新的特点,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要。此开发策略风险最小,在受顾客欢迎的险种中进行改进,易获得重复购买。

(4)换代新险种。是指针对老险种突出的某一特点,重新进行包装,并冠以新的名称,使其特点有显著提升的新险种。这种做法比完全创新险种的研制要容易些,向市场推广的成功率也高些。

2)险种组合策略。险种组合策略包括扩大险种组合策略、缩减险种组合策略和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策略。

(1)扩大险种组合策略。扩大险种组合策略有三个途径:一是增加险种组合的广度,即增加新的险种系列;二是加深险种组合的深度,即增加险种系列的数量,使险种系列化、综合化;三是险种广度、深度并举。按照第一种途径,保险公司应在原有的险种系列基础上增加关联性大的险种系列,按照第二种途径,保险公司应把原有的险种扩充为系列化险种,也就是要在基本险种上附加一些险种,扩充保险责任。可见,险种系列化使得保险消费者的需求获得更大的满足。

(2)缩减险种组合策略。这种策略是指保险公司缩减险种组合的广度和深度,即减掉一些利润低、无竞争力的保险险种。保险公司可在保险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且竞争激烈、保险消费者交付保险费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集中精力进行专业经营而采取的策略。具体做法是将一些市场占有率低、经营亏损、保险消费者需求不强烈的险种予以取消,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

(3)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策略。如财产保险的险种与人身保险的险种关联性较小,但是随着保险市场需求的开发和保险混业经营的开展,这些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将更能满足保险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家庭财产保险与家庭成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组合,房屋的财产保险与分期付款购房人的人寿保险的组合,将形成具有特色的新险种。

3)险种生命周期策略。险种生命周期是指一种新的保险商品从进入保险市场开始,经历成长、成熟到衰退的全过程,险种的生命周期包括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介绍期的营销策略。险种介绍期是指险种投放保险市场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第一,由于对承保风险缺乏了解,所积累的风险资料极为有限,保险费率不尽合理;第二,由于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极为有限,风险分散程度较低;第三,由于保险费收入低,而投入的成本较高,保险公司利润很少,甚至会出现亏损。因此,保险公司通常采用的营销手段有:①快速掠取策略,即以高价格和高水平的营销费用推出新险种;②缓慢掠取策略,即以高价格和低水平的营销费用将新险种投入保险市场;③迅速渗透策略,即用低价格和高水平的营销费用推出新险种;④缓慢渗透策略,即用低价格和低水平的营销费用推出新险种。

成长期的营销策略。险种成长期是指险种销售量迅速增长的阶段,其特点是保险公司已掌握风险的出险规律,险种条款更为完善,保险公司费率更加合理,保险需求日益扩大,风险能够大量转移,承保成本不断下降,等等。因此,保险公司应采取的营销策略包括不断完善保险商品的内涵,广泛开拓营销渠道,适时调整保险费率,确保售后服务的质量,以尽可能地保持该险种在保险市场上长久的增长率。

成熟期的营销策略。险种成熟期是指险种销售量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险种的利润达到最高峰,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潜在的消费者减少,更完善的替代险种开始出现。因此,保险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有:①开发新的保险市场,如原来主要以城市人口为对象的养老保险,可以转移到农村,开办农村养老保险。②改进险种,如在承保些特殊保险标的时,适当增加保险责任。③争夺客户。对于向其他保险公司投保同一保险标的投保人,可采取适当降低保险费率或提供优质服务来吸引他们。

衰退期的营销策略。险种衰退期是指险种已不适应保险市场需求,销售量大幅度萎缩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保险供给能力大而销售量迅速下降,保险公司的利润也随之下滑,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转移,等等。因此,保险公司要采取稳妥的营销策略,如不要仓促收兵,而是要有计划地、逐步地限制推销该险种。此外,还应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开发新险种,将那些寻求替代险种的消费者再一次吸引过来,使险种淘汰期尽量缩短。

2、费率策略

费率策略是保险营销组合策略中最活跃的策略,与其他策略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保险费率策略有如下几种:

1)低价策略。指以低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实行这种定价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占领保险市场或打开新险种的销路。但是保险公司要注意严格控制低价策略使用的范围,实行低价策略,是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手段之一,但是如果过分使用它,就会导致保险公司降低或丧失偿付能力,损害保险公司的信誉,结果在竞争中失败。

2)高价策略。指以高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实行高价策略获得高额利润,有利于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利用高价策略拒绝承保高风险项目,有利于自身经营的稳定。但是保险公司要谨慎使用高价策略。因为,保险价格过高,会使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的负担加重而不利于开拓保险市场;此外,定价高、利润大,极容易诱发激烈竞争。

3)惠价策略。指保险公司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根据营销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策略。实行优惠价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投保人大量投保、长期投保,并按时缴付保险费和加强风险防范工作等。优惠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统保优惠。如某个律师协会为所有律师统一投保职业责任保险,由于是团体保险,保险公司可以少收一定比例的保险费,因为统保能为保险公司节省对单个投保人花费的营销费用和承保费用。(2)续保优惠。现已投保的被保险人如果在保险责任期内未发生保险赔偿,期满后又继续投保的,财产保险公司通常可按上一年度所交保险费的一定比例对其给予优惠。(3)趸交保费优惠。在长期寿险中,如果投保人采取趸交方式,一次交清全部保险费,保险人也可给予优惠,因为这样减少了保险人按月、按季或按年收取保险费的工作量。(4)安全防范优惠。例如,财产保险的条款中规定,保险人对于那些安全措施完善、安全防灾工作卓有成效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安全费返还。(5)免交或减付保险费。如人身保险中子女婚嫁保险规定,如果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死亡或完全残废无法继续交保险费时,保险人允许免交未到期部分的保险费,而其受益人仍继续享受其保险保障。

4)差异价策略。这一策略包括地理差异价、险种差异价和竞争策略差异价等。地理差异价是指保险人对位于不同地区相同的保险标的采取不同的保险费率。险种差异价是指各个险种费率标准和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竞争策略差异价的主要做法有:第一,与竞争对手同时调整费率,以确保本公司在保险市场占有的份额;第二,在竞争对手调整费率时,保持原费率不变,以维护本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第三,采取跟随策略。在已知竞争对手调整费率时,先不急于调整本公司的费率,待竞争对手的费率对市场销售产生较大影响时,才跟随竞争对手调整相关费率。采取哪种策略需根据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而定。

3、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策略。广告是通过大众媒介向人们传递保险商品和服务信息,并说明其购买的活动。广告是保险促销组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寻找保险对象的有效手段。广告的作用主要有:(1)树立企业形象;(2)介绍新险种服务项目或营销策略;(3)宣传社会对保险公司的评价;(4)促使保险消费者接受保险营销的手段等等。广告适用于向地域分散的受众进行宣导,不能有区别的选择客户,并且费用高,反馈迟缓。

2)公共关系促销。公共关系对保险营销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保险公司最需要依靠企业的诚信来树立形象,可运用的公关工具有新闻报道、公益活动、书刊资料、视听资料、电话,等等。此种方式收效缓慢,但效果持续时间长。

3)推销策略。推销是指保险营销员直接与客户接触洽谈并宣传介绍销售保险商品的活动。人员促销在保险营销组合中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人员促销是其主要的营销手段。因为通过推销,保险消费者可以直接获得有关保险公司和保险商品的详细信息,营销人员也可以直接了解潜在客户的购买企图和态度。可见,人员促销帮助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双方的沟通。营销人员的主要任务有:(1)招揽新保险业务;(2)做好销售服务;(3)收集信息,提供保险公司资信和挖掘潜在的客户资源。此种策略尤其适用于高端的客户和复杂的产品,但成本较高,管理量较大。

4)营业推广策略。是指企业采取各种特殊手段来刺激、鼓励、推动分销渠道销售产品、或公众购买某种产品的促销活动。营业推广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刺激销售。保险公司的营业推广分为两类:促销的对象是分销渠道成员(例如保险人)的营业推广被称之为同业推广;促销对象是消费者的营业推广被称为消费者推广。营业推广被保险公司广泛运用,因为它的促销效果明显。但是营业推广的促销效果通常是短期的,如果不分对象、条件和环境,滥用这种促销手段,会给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竞争策略

1、竞争地位

根据保险公司在目标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可将这些公司的竞争地位分为四类,即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和市场拾遗补缺者。

1)市场领导者策略。市场领导者是指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市场最高份额的保险公司。它通常在保险产品开发、保险费率变化、保险促销强度等方面领导其他保险公司。无论领导者是否受到赞赏或尊敬,其他公司都不得不承认它的领导地位。但是领导者也必须随时注意其他公司的动向,不使自己轻易丧失良机,失去领导地位。因此,市场领导者通常采取的策略是:(1)扩大总市场,即扩大整个保险市场的需求;(2)适时采取有效防守措施和攻击战术,保护其现有的市场占有率;(3)在市场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市场占有率。

市场领导者扩大整个保险市场,是因为它在现有市场上占有率最高,只要市场的销售量增加,它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市场领导者既可以采取扩大营销的方式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又可以采取各种防守措施来保护其市场占有率。

2)市场挑战者策略。市场挑战者是指位于行业中名列第二或三名的保险公司。它们以市场领导者、经营不善者或小型经营者为攻击对象,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选择进攻策略。市场挑战者最常用的策略是正面攻击、侧翼攻击、围堵攻击、游击战等。

3)市场跟随者策略。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不想扰乱市场现状而想要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保险公司。市场跟随者并非不需要策略,而是谋求用其特殊能力参与市场的发展,有些市场跟随者甚至比本行业的领导者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市场跟随者必须懂得如何保持现有的客户,如何争取一定数量的新客户,每个跟随者都力图给目标市场带来某些独特的利益,如地点、服务和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市场跟随者须保持低廉的成本和优异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当新市场开放时,市场跟随者也必须很快打进去。跟随的策略有三种,即紧随其后策略、有距离跟随策略和有选择的跟随策略。

4)市场拾遗补缺者策略。拾遗补缺者是指一些专门经营大型保险公司忽视或不屑一顾的业务的小型保险公司。成为拾遗补缺者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化。尽管有些专业化经营程度较高的保险公司在整个市场上占有率较低,但它们仍有利可图。

2、竞争地位与竞争策略的关系

每一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都会利用或根据其竞争地位来决定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而采取特定竞争策略的保险公司也能达到某种竞争地位。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竞争地位来决定竞争策略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实力和市场机会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1)竞争者无法模仿的策略,如人海战术;(2)竞争者不愿采用的策略,如放宽承保或理赔条件;(3)竞争者不得不追随的策略,如采用更优惠的分红办法;(4)竞争双方均获利的策略,如保险公司广泛宣传保险,使社会公众对保险产生良好的印象。

结论

在市场中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和营销组合策略,与企业的目标和定位密切相关,在众多新型保险企业参与竞争的市场中,在保险混业经营的背景下,采取适时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将成为竞争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徐昆,保险市场营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宠物保险;市场需求;第三方责任

一、我国宠物保险业务的市场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宠物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情感的支撑。根据《2010-2015年中国宠物市场调研及行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宠物数量至少为1亿,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达到150亿元。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宠物市场正保持年均20%至30%的速度增长。随着宠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宠物引起的责任赔偿和医疗费用等支出也逐年递增,给宠物主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客观上产生了对于具有减少个体经济损失、分摊风险功能的宠物保险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可见,宠物保险业务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二、我国宠物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宠物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宠物保险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保障范围小。2004年,华泰保险推出了“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以附加险的形式将宠物责任纳入了保险范围,是我国最早开展宠物保险业务的公司;2005年,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推出了一款以主险形式出现的《北京市犬主责任保险》。但截止目前,国内开展宠物保险业务的公司仍寥寥可数,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推出了可以独立购买的宠物保险产品,且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潜在的顾客大都处于观望状态,在沈阳甚至出现了保险推出4年未出售一份的尴尬。

三、我国宠物保险业务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1.国民保险观念落后

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的根本桎梏在于我国居民淡薄的保险观念。许多宠物主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宠物对第三方造成伤害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购买宠物保险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受传统观念影响,仍有不少人认为饲养宠物本事就是一种骄奢逸的行为,而给宠物买保险更是会助长这股不正之风。深圳商报曾报道过“宠物保险白送也不要”事件,当时,深圳市宠物俱乐部筹集了10000份宠物保险第三者责任险,准备免费送给宠物主,可是最后只送出了四五百份,大部分情况都遭到了宠物主的主动拒绝,这正是人们保险意识淡薄的反映。根据网上一次关于宠物保险市场的调查问卷显示,没听过“宠物保险”这个业务的人占45.3%,而听说过,但是不清楚宠物保险究竟是什么的人也占了40.8%,不想了解的占了9.5%,完全了解的仅占4.5%。

2.承保对象限制过严

目前我国所推出的宠物保险条款均规定,必须是经公安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及其他有关政府检验合格并颁发《犬类准养证》和免疫牌的犬类才可以投保,不包括猫、鸟类及其他宠物。这样的规定将大量的承保对象排除在外,显然不能满足品种日益多样化的宠物市场的需求,限制了潜在客户。

3.保障范围狭窄

目前国内的宠物保险业务仅涉及第三方责任风险,即只承担因被保险人合法拥有的宠物造成第三方的人身伤害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且规定了多种责任免除,保障范围相当狭窄。而在国外,宠物保险不仅会承担宠物形成的第三方义务赔偿,还会承担宠物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护理费用和医疗费用,还包括宠物死亡的一次性赔付等。这部分费用正日渐成为宠物主们的主要开支,却无法纳入到宠物保险的保障范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宠物保险的市场需求。

4.销售渠道单一

由于我国宠物保险市场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宠物保险业务的销售渠道极其单一,群众难以接收到关于此方面的信息;而专业的策划以及销售人员的缺乏、相同产业竞争力的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吸引力不足,群众难以产生兴趣与购买欲望。相比之下,国外的宠物保险业务销售渠道十分繁多,且由于其同行竞争激烈,销售服务质量很高。以美国为例,其宠物保险业务的销售渠道包括:人、经纪人、直接销售系统、直接反应系统、亲和销售、银行保险和团体销售等。销售渠道的单一和服务质量的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宠物保险业务的发展。

四、加快发展我国宠物保险业务的对策

针对我国宠物保险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提升国民对于宠物的保险意识

我国居民保险观念落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宠物保险业务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加大对宠物保险产品以及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进行公益活动、知识讲座、现场宣传销售等方式,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使公众对宠物保险有正确直观的认识,养成良好的风险管理习惯,并且使人们意识到宠物对人类的帮助,以及给宠物买保险并不是娇惯、不是放任其伤人,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保护,是文明的体现,消除人们对宠物保险的偏见和误解,让其认识到宠物保险的优良本质。不过,最重要的还应该放在宠物购买与治疗等环节的宣传上,因为这些环节最接近潜在的客户,若能提高他们的保险意识,培养保险习惯,那么市场大部分的潜在需求就将转化为实际有效需求,实现宠物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放宽承保对象范围

宠物保险业务不仅可以用于“证件齐全”的犬类,还应覆盖到许多常见的鸟类、鱼类、鼠类、猪类、猫类等等。虽然面对不同类型的宠物,保险公司所承担的具体风险也不同,但是它们都会有健康、医疗、死亡、失踪及其他风险。因此,为了规避风险,保险公司应该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各类宠物死亡率、失踪率等于宠物保险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后针对承保不同的动物所面临的风险系数划分出不同的保险费用,甚至可以同一种类里也划分类别来收费。如此,保险公司承保对象单一化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3.扩大宠物保险业务承保的责任范围

我国宠物保险业务目前只承担第三方责任险,远无法满足宠物主的需求,因此,可借鉴国外宠物保险业务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保单的承保责任中加入医疗和护理费用、宠物失踪及死亡和宠物终身寿险等。第一,可以推行宠物医疗险和宠物护理险,承担所投保宠物因意外受伤或疾病、必要或定期检查等原因所产生的费用。保险公司可在保单中规定最高赔付金额,并因根据疾病的种类来规定每次医疗费用的最高赔付金额和年最高赔付金额。第二,承担所投保宠物因意外、疾病导致的受伤或死亡的风险,以及因宠物被盗与迷路而失踪所导致的风险。当宠物失踪时,保险公司因按宠物死亡赔付,而一旦宠物被寻回,投保人应交还所得赔偿。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针对最新流行的一些宠物行业,例如宠物婚介、宠物美容等开发一些其他责任条款。鉴于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宠物保险可以先在宠物市场较为发达的大城市进行试点推广,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最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宠物保险市场。

4.改善宠物保险业务的营销体系

我国宠物保险业务销售渠道的单一阻碍了宠物保险业务的发展,因此要使宠物保险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保险公司除了学习外国保险机构,培训大量专业的宠物保险业务人才,制定符合当地生产生活水平的保险种类以及销售计划等完善保险技术的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用一定的方式使公众对宠物保险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将市场对宠物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在这方面,国内保险公司可以借鉴国外的保险公司通过与兽医机构合作接触大量的目标客户,激发潜在的保险需求。

参考文献:

[1]洪蕴慧.谈我国宠物保险市场的开发[J].上海保险,2006,01

[2]许晓波.浅析我国宠物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创新[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5

[3]陈飞.对加快发展我国宠物保险市场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8,08

[4]张然.浅析宠物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技术与市场,2009,12

[5]孙静昕,张艳丽.中国宠物保险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8

[6]于一多.我国宠物保险市场分析[J].上海保险,2010,05

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一是重要性原则。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对核心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即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做到所选指标个数不很多,但严格区分主次,取舍得当,突出直接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二是可操作性原则。设置的指标体系必须适应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计算方法科学、操作简单、资料易取得;三是科学性。要求设计的各指标必须概念确切、含义清楚、计算范围明确,既能系统科学地反映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全貌,又能在某一方面提示对核心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四是可比性和相对稳定性。核心竞争力指标应在企业间普遍适用,其所涉及的经济内容、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可比,同时为研究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其指标前后时间不宜变化太大,具有相对稳定性;五是目的性原则。设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衡量企业竞争力的状况,找出企业竞争力弱的原因所在,指出改善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六是全面性原则。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不仅要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硬”指标,还要考虑企业竞争力的“软''''指标;七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对定性的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对其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

(二)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定量指标。一是盈利能力指标。资产利润率通常被用来衡量某一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二是运营能力指标。只表明短期盈利能力,若评价持续盈利能力,还要看保费收益率和资金运用率。资本充足率反映了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市场占有能力指标。市场集中度对保险企业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过高或过低竞争力都不强。赫芬达尔指数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常用指标。四是偿付能力指标。保险公司负债经营风险产品的特征,使得偿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保持可持续竞争力。五是信用级别指标。信用级别指标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因素、财务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评级,通过检验保险公司产品创新能力、销售能力、服务水平、管理效率等众多指标,综合反映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定性指标。一是产业创新能力:在产品开发方面,中国的非寿险险种多年来一直停留在车险及第三者责任险、企财险、家财险等有形财产险种的经营上,而保证险、信用险等无形利益险种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企业管理能力:法人治理机制是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关键指标。三是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四是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五是销售和服务能力。

二、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运营的比较

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在组织架构、产品开发、市场运作、培训、监控体系、薪酬和激励制度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同时根据标准普尔报告显示,近年人保财险的承保表现有所转弱,目前公司的承保表现一般。人保财险的整体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过去五年的收入回报率(不包括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为2%至4%。人保财险的投资趋向属保守,但其投资资产素质较国际平均水平为低。2004年人保财险的总投资收益率由2003年的2%下跌至1%。在2003年11月首次公开招股后,人保财险的资产负债状况得到显著的改善。2004年底,该公司的股东资金总额为165亿元人民币,在首次公开招股前则为100亿元人民币。尽管在2004年由于高增长而未能令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相应提高,但与其首次公开招股前偏弱的状况相比,其资本充足率已提高至较稳当的水平。这可反映于该公司2004年底的股东资金与净保费收入比率虽然由2003年底的38.2%下跌至31.3%,但与2002年底的27.7%相比已有改善。随着索赔模式的改变,人保财险可能需要以较资产增长为快的步伐扩大其理赔准备金规模,这将对该公司中期的整体利润率和资本充足率构成压力。PICC在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具有代表性,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PICC与AIG竞争力的差距,因此,要想在今后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三、培育我国非寿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中国人保(PICC)与美国国际集团(AIG)的运营比较,可以看出制约我国非寿险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瓶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我国非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鼓励非寿险企业走专业化道路。促进市场主体走专业化道路是综合性经营的必要条件,是提升我国非寿险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优化非寿险市场结构出发,应当注重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性的保险市场主体,大力促进管理人才、核心技能和产品服务的专业化。一是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像专业化发展。在我国保险市场现有的市场格局下,应该培养各市场主体的专业化特色优势,注重在专业领域培育技术实力。二是根据结构调整和细分市场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继续鼓励发展一批专业性的财产保险公司。三是推进非寿险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发展一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理赔公司、客服公司等中介主体,用市场交易取代内部分工,使市场主体更加关注专业化经营,增强行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业务运营系统的重构、整合和改造,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数据仓库、渠道系统、交换系统、财务系统等多个系统;加快数据集中的步伐,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借助OLAP、数据挖掘、模型库等工具,形成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决策支持和分析,尤其是增强市场分析、客户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加强信息技术在保险业风险管理、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带动企业组织架构按照信息化流程进行调整,提高保险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三,完善资金运用体系。一是改善资金运用环境。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拓展债券市场,进一步为保险资金运用开拓新的空间。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加强对财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加强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内控的监管;完善监管手段。三是开放中长期投资项目。从我国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比较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致使无论资金来源何处、期限长短,大多用于短期投资。开放投资期限较长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产业投资。

第四,改善非寿险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是优化股权结构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坚实基础。优化股权结构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远化方式进行融资,在优化股权结构、增资扩股的过程中,要谨慎选择保险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要选择那些势力雄厚、对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能够产生协同价值、长期稳定的战略投资者。二是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是完善保险公司治理机构的关键环节。三是加强保险公司竞争性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是完善治理结构的重要外部条件。四是加强保险公司内部的合规性制度建设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约束机制。五是明确公司监事会定位,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六是通过采用集团控股的组织模式来提高民族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可取的有效途径。

第五,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决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要留住人才,必须激励与约束并行。一是激励措施:采取绩效工资制;安排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二是约束措施:福利待遇的约束;培训和晋升机会的约束;劳动合同的约束。

参考文献:

[1]石新武.开放条件下的保险业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邹平;刘虹.中国保险改革发展启示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王宪.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命运[J].中国保险.2005,(09).

[4]唐运祥.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5]张胜;路风.企业竞争范围与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能力范式的解释[J].世界经济.2003,(09).

[6]林江.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