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学多元化 文学教育 困境 出路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根之所系,脉之所维。由于文学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文学多元化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增强民族文学的生命力。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流行与浸,文学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了,文学经典不断地被“解构”或“戏说”,文学教育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困境,导致文学教育开始远离文学,文学教育疏离文学精神,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错位甚至缺失,文学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显然,对于文学教育来说,文学多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一.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

首先,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造成一些文学接受者在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方面产生危机。在文学多元化语境下,多元的文学艺术价值观接受者的文学艺术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和富有创造性。随着文学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出现,各种文学思潮蜂拥而至,为当下的文学接受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而,一些人禁不住西方艺术价值观念的诱惑,导致文学精神和文学信仰产生危机和分裂。

其次,文学教育的错位与缺失导致文学艺术价值失范。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文学艺术观念与现代文学艺术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的冲突,诸如高雅文学与世俗文学的冲突、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严肃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冲突等等,导致一些接受者无所适从,丧失了文学艺术判断力与选择力,在文学认知与文学实践方面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文学艺术选择迷茫、文学艺术取向紊乱、文学艺术追求迷失和文学艺术评判失范。

此外,文学多元化的语境导致文学教育遭遇两难境遇。即是坚持单一的主流文学艺术传承,排斥非主流文学,还是变革文学教育观念,以多样性取代统一性。前者无视文学艺术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不利于多元文学发展与共存,导致文学教育与文学多元化格局的激烈冲突;后者虽有助于各种文学艺术的保护,却无助于文学艺术自身的进步与发展,文学教育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无所适从。因此,当下的文学教育面临着文学艺术多元化的严峻挑战。

二.文学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首先,教育过于功利化。伴随消费文化在意识形态的攻城掠池,特别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的陷落,导致教育功利化色彩日益浓厚。在学校教育领域,人们普遍用实用主义看待教育,以具体数据或硬性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成功与否。教育产业化、教育商品化的思维使得教育染上了急功近利的通病。高等院校的非中文类专业几乎不开设文学教育课程,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往往是中学的“遗存”与“记忆”。一般而言,高校文学院或中文系往往是文学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当下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状况也并不令人乐观。诸如,学生的文学教育让位于外语或计算机教育,让位于各种“资格证”考试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文学阅读和欣赏让位于“网聊”、“网络游戏”或网络文学作品(如《鬼吹灯》之类)的阅读。

其次,文学教育“快餐化”。在当下“浅阅读”时代,忽视或根本就不研读文学原著的现象几乎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谈到文学经典,大家都会说如何如何好,但就是没有多少人真正阅读过经典作品。眼下,文学经典的阅读代之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甚至只看作品的“网上介绍”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课堂上堂而皇之的文学教育课程也以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取代原著的品读,比如学习《木兰辞》时,不是让学生研读原文,而是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花木兰》。文学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日益“快餐化”、“影视化”、“图像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学课程教学简直就成了“影视看片会”,要么就是看影视作品,要么就是展示几张作者的图片或者讲点作者的趣闻轶事,至于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了了之。文学教育仅仅满足于一种“快餐式”的“浅阅读”状态,追求视觉刺激,忽视文学精神和文学韵味的把握与接受的现象颇为流行。

此外,对文学经典缺乏敬畏之心,给文学教育带来负面作用。在虚无主义的影响下,戏说历史,解构经典,颠覆名著,调侃大师之风大为流行,文学艺术的价值与功用被淡化。从《沙僧日记》、《大话西游》、《悟空传》到《水煮三国》、《麻辣水浒》,文学名著被肆意拼接、粘贴、混杂和戏谑,堂堂的文学经典被任意蹂躏和糟蹋。一些影视改编者们对文学名著缺乏敬畏之心,用所谓的“无厘头”、“搞笑”、“雷人”、“雷语”吸引观众的眼球。调查显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这种“搞怪文学”形式,而当下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学知识来自于影视作品等大众传播渠道。由此可见,肆意曲解文学经典会给文学教育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正规的文学教育往往会被网络上流行的“搞怪文学”教育所冲淡,甚至被彻底“抵消”或“消解”掉。

三.文学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出路

首先,加大文学教育的开放性。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过去那种举国一统、千人一面的文学艺术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对此应具有足够的承受力。特别是在多元文学价值冲突的情况下,文学教育切不可迷失自己的方向,更不能以所谓“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为借口,任其在多元、矛盾的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中沉浮,而应尽可能地予以干预并加以引导。但干预不是训导,而是指导。文学教育应在指导文学接受者对各种艺术及其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个体的状况,帮助学生自主、合理地选择和追求文学艺术价值。因此,应树立适应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发展的文学教育观念,让文学教育接受者具有接受多元文化和应对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开放心态和开放意识。

其次,追求文学教育的丰富性。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要超越原来的文学艺术视野,增加其艺术的包容性。即不能从某一文学体系或文学传统出发,将其文学成果传授给文学接受者,而应该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将不同的文学艺术体系或流派中的思想文化作为比照,提取营养,传授给他们。具体而言,一是必须以本民族传统文学艺术为基点,接受多民族的优秀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继承与弘扬,在于对民族文学艺术精神的内在把握。二是必须注意吸收外来文学艺术的优长。通过对先进的外来文学艺术的传授,使学生接触到具有多种价值的文学艺术,与各种异质文学艺术频繁交往,从而对异质文学艺术以及不同文学价值观念产生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有利于文学接受者在不同的文学艺术的互动中孕育、创造出新的文学艺术。文学教育必须发展创新。文学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既有文学艺术的过程,而应是一种文学艺术再生、整合与创造的过程。因此,应创新教育机制,革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此外,增强文学教育的艺术性。以往的文学教育形式单一,模式僵化,方法简单,基本上是教育者唱“独角戏”,接受者只是被动接受。在文学艺术多元化语境下,解决文学艺术冲突的有效方法,不是对抗,而是对话。因此,文学多元化语境下的文学教育,应当在文学教育过程中,致力教育者、接受者和教育内容三者之间的对话意识的培养,培养接受者表达、对话、鉴赏和创造的意识,锤炼接受者的审美能力。文学教育增强对话性,首先要尊重主体意识,给接受者以充分的人性理解。接受者不是被动的受众,他们有其自己的内在情感、意志与个性,需要予以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文学接受者的理解力、鉴赏力、创造力。总之,文学教育要讲究教育艺术,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第2篇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差异

文学艺术源自创作者的心灵意象,视觉艺术的起点与其是相同的。然而,二者在创作、欣赏以及具体的指向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艺术指向不同

视觉艺术是艺术家将心中的意象外化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指向是从内向外的;而文学艺术则与其相反,作家将在生活中积累的客观素材通过有机组合,使其构成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通过文字和符号来追溯作家的内心情感,在追溯的过程中,读者可能因自身经验而产生共鸣,也可能因自身缺少相关的经验而进行扩展想象,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艺术指向都是由外向内的。

(二)所采用的媒介有所不同

对于视觉艺术的创作而言,颜色、形状等美术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将可用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与原始自然形态有所不同的造型,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传达。以著名画家梵高的画作《星空》为例,画家运用浓郁的色彩,使用蓝色、黄色与黑色三种颜色,通过色块的组合,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具象派的画风,观看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便能体会到画家所要表达的感情。

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文字、符号等文学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家在撰写文学作品时,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文学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可供读者进行任意想象的文学篇章。可以说,文学艺术的创造,不仅作家需要加入大量的思维要素,读者在脑海中的想象也需要应用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文学艺术的创造,更具有思维特性。以鲁迅先生在其小说《故乡》中描写闰土少年的一段文字为例――“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通过阅读这段文字,读者的脑海中大致可以出现这样一个画面:金黄色的满月嵌在夜间深蓝的天幕上,一位佩戴着银色颈圈的少年站在种着西瓜的海边沙地上,将钢叉插向一匹猹。因读者想象能力不同,场景中的具体细节可能有所不同,闰土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三)人们感受到的欣赏特性不同

视觉艺术在向观看者传达形象时,给人以具象性的欣赏感受,观看者只需要观看到视觉形象,就可以直接获得具体的视觉感受,即在观看的过程中直接获得了欣赏结果。以霍去病墓出土的“马踏匈奴”石雕为例,该石雕在一整块的花岗岩上雕出了昂扬战马将手持弓箭的匈奴士兵踏翻在蹄下的形象,其中,马的部分以圆雕形式雕出,马腿下方则直接以浮雕与线刻形式勾勒出匈奴士兵在马蹄下挣扎的形象。这个石雕在整体上可谓是浑然一体,虽然不如现实中的马形象,却以简练但直接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直接的视觉感受,其浑然壮阔的视觉冲击性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但人们在欣赏过程中却能直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文学形象在传达感情时采用了抽象的语言符号,读者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去体会,所获得的欣赏感受因读者想象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每个读者心中的“潜象”都是各不相同的。若用一个成语来解释,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用莎士比亚名言来形容,便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较于视觉艺术,文学艺术少了直接观看的过程,却多了思考理解的过程,其具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互补性

(一)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美术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与文学所具有的文学艺术相比,其表现领域要狭窄得多,美术常见的艺术创作题材――绘画或雕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文学。有关这一论点,最直接的证明方式便是现实中许多美术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的情节来创作的。而文学艺术无法如美术一样直接将图像展示出来,只能依靠读者的联想,虽然具有不可视性,但是就互相的依赖性而言,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的依赖性要弱于视觉艺术对文学艺术的依赖性。事实上,视觉艺术是一种空间性艺术,无法展现时间的变换,缺乏对具体内容的描述;而文学艺术在形象展示上缺少视觉艺术的直观,所以在两种艺术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了将二者结合的需求,现实中插图与连环画的出现,便是对这种需求的满足。Wolfenbarger在其研究中对插图与连环画等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产物给予了肯定,即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是一种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大众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性,也使得视觉艺术更为人所理解与接受。

(二)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契合

文学艺术对视觉艺术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学艺术可以破除时间与空间上客观存在的限制,可以从多个层面自由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广阔性与复杂性。相较于这种表层的影响,文学与美术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内在性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诗歌与绘画之间极高的契合性。

事实上,在世界艺术史上有一种极为特殊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实现了美术与文学的有机结合,这便是源于华夏又发展于华夏的题画诗――中国画。这种作品既具有美妙的图画形象,又赋有美妙的诗歌,文学与美术两种元素巧妙地共存于同一幅作品中,二者相互契合,意境浑然于一体。古人所作的中国画,便是对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之间密切联系的重视,二者的结合可谓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而西蒙奈迪斯这位古希腊诗人曾经有言:绘画是无声的诗歌,诗歌乃是有声的绘画。WuS更是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美术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由此可见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是相互契合的。

再以爱尔兰三位著名的“叶芝”为例,这三位“叶芝”分别是约翰?叶芝(父亲)、威廉?叶芝(长子)、杰克?叶芝(幼子),其中约翰与杰克是伟大的画家,而威廉则是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可以说,威廉?叶芝的诗作尤其是他前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与弟弟画作(拉斐尔前派)的影响;而杰克?叶芝则在其绘画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诗情。威廉在其所作的诗歌《悲哀的牧羊人》中描述出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不断寻求安慰的可悲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他不断向各种事物寻求安慰,这些事物有星星、有海洋、有露珠,然而最终他依然一无所获,只好回到海边向贝壳倾诉他的旅途经历。这一诗作的风格极为鲜明,与拉斐尔前派的画风有着极高的相似性。杰克则在其画作中展示出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意识流特色,以其典型代表画作《走向辉煌》为例,画面中有一名牵着高头大马、身着艳色衣物的儿童,两者一同走向远方,远方的天空有亮得炫目的白云,左上角有稍微显露的太阳,右上角则有一团灰色的云彩。就整体而言,这篇画作充满了希望的气息,儿童象征着朝气,远方的太阳与白云象征着光明的未来。然而,画作中也潜藏着其他元素,即灰色的云彩,从画家所处时代可知,爱尔兰在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灰色云彩则代表着战争的阴云。这篇画作中蕴含着鲜明的视觉艺术特色,其视觉特色可以用其兄威廉的诗作《致未来的爱尔兰》来描述。弟弟杰克的画作与兄长威廉的诗作,共同表达出了一种忠于爱尔兰,期待爱尔兰可以获得和平的终极思想。

通过中国画与三位“叶芝”诗歌画作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的殊途同归

文学是将直观的形象诉诸于联想与想象的艺术、美术则是将想象落实到具体的形象的视觉艺术。其根本性区别是创作思维与欣赏特性的不同,除此之外,两者的本质区别更是与时间、空间有很大的关系。就作品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静态性,文学作品则具有时间动态性;就欣赏过程而言,美术作品具有空间直观性,文学作品则要经过“观看欣赏思考”多个进程,故在意识的流动上具有时间的前进性,但是就欣赏的终点而言,文学同样需要在想象的空间中达到一种静态的观感,其欣赏的过程便是“局部整体局部”的过程,虽然过程是动态的,但是随着过程的不断延长,最终的目标却是与美术相同的。即是说,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二者之间终究是殊途同归的。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第3篇

(一)将文学性引向消费化、娱乐化

中国式当代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学性已经逐渐向现实展示一种特有的文学视野,且在消费化与娱乐化的引领下与当代生活方式实现统一,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消费文学、网络文学等具有更强的消费性与娱乐性。消费文学与网络文学不但是一种新型文学形式,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新式文化体验。消费化与娱乐化的文学性体现了文学对于当代生活中新感觉、新品味的追求,同时也适应了现代人构建标新立异式生活的需求,从而使现实生活变得具有艺术化。另一方面,文学性的消费化不仅是生产形式、生产结果,同样也反映了文化的符号性。消费文化出现后,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文学发生深度连接的桥梁。此外,当代人在理解文学性时,也会受到现实生活方式的影响,在消费化与娱乐化的生活体验中,对文学性的理解也更倾向于消费化、娱乐化。在这样的文学性观念影响下,文学性将可能会逐渐失去统一性、自足性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文学性在现实中的研究领域实现了扩大化,审美体验、文学体验不仅仅局限于符号性与情感性,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这就为当代文学性观念的重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在体验文学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互动性体验、多向交流体验或双向交流体验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再加上信息交流方式的多样化也使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非经典化、大众化及个体化,因此文学性可以得到多种体验。在当代文学中,网络文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文学逐渐深入人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学而言,网络文学体验逐渐拉近了文学性与阅读性之间的距离,并进一步解开了文学性神秘的面纱,使文学性逐渐成为文学艺术自由精神的一种体现及文学艺术生命活力的象征。另一方面,文学消费与文学市场的不断延伸也逐渐将文学性的东西转变为一种享受性明显的载体,这就可能造成传统式文学性中的精英意识、经典意识被逐渐削弱。当精英意识与经典意识被削弱时,就会对文学性知识的重构带来许多难题。为了避免传统观念中的文学性意识被不断弱化,则需要高度警惕当代中国文学中娱乐性文学观念不断蔓延的趋势,以避免因体验文学性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而造成文学性变为娱乐性,并由此阻止文学彻底沦为一种社会需要的商品,保证文学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情感性及符号性。

二、结束语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第4篇

一、前期创作中电视编导的观察视点

编导具备各种各样的综合能力是一部优秀电视纪录片成功创作的关键,编导在前期阶段对纪录片题材的认知非常重要,其认知深度则直接影响到纪录片的底蕴内涵。在前期创作中,编导必须要考虑认知素质、节目的结构以及节目的情感韵律这三个因素,这其中包含很多关键性的问题,而这些关键则直接决定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

以电视纪录片《故苏城外》为例,电视编导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意境,试图将遥远的唐代枫桥与当代苏州进行一种关照与联系,寻找当代苏州的某种历史印迹。诗中提及的枫桥和寒山寺远近闻名,因而也形成了它独特的人文景观。要想能够尽大可能地再现诗人对诗中描写此情此景的感叹,电视编导必须对这首诗和这一人文景观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积累,深刻理解这首诗所体现的整体意境。

二、后期剪辑是电视编导全方位提升的关键

镜头传达着电视编导所观察并记录下来的一切事物,然后把这些呈现出来的东西转换到观众的体验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把镜头比作编导的眼睛。从该层面上看,摄影机的镜头与观众的眼睛应该是一体的,观众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感受影片中的时态并与影片形成一种被影响与阅读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将,电视编导的观察与思考总是希望能够跟观众的内心情感形成共鸣。

编导选择的材料,直接会被观众看到并感受其中所经历的一切。因此,编导在后期对影片进行剪辑的过程中,应将本着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中心把零碎的艺术构思与镜头画面进行串联,这就需要电视编导有足够优秀的文化素养来对纪录片的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的理解分析,进而来提高纪录片的审视深度。

三、对文学艺术思维的合理借鉴

1.借鉴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和手段

从电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语言系统的结构上来分析,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电视作品来讲,电视作品是以“集”为单位,每个电视作品会有以集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其中每一集里又包括有很多的段落,而这些段落则是由声音与画面的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来完成进行分隔的。而段落则是以“镜头”为单位,这跟文学作品中的“句子”比较类似,电视作品中由一个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中的情境的变化包括镜头内外各种运动、画面元素的组合方式等等,这些可以比作电视艺术中具体的句法和词法。

2.借鉴文学艺术的时空观念

语言能够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准确的描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随意的、自由的进行转换,此外,语言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随意的更改,根据创作需要对时间和空间的方式改变而改变。在电视艺术中,时空实现了其多种的表现可能,进而使得电视艺术世界的整体时空观念得到了有力的拓展,文学艺术的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3.直接借用文学语言作为表现手段

对文学艺术的理解范文第5篇

20多年来,经历与承受了事业和人生的甘苦,沙克获得了对“生命、自由、艺术(美)与爱”的血肉体察,这是他一直自觉遵循的创作与生活的母题,使他的生命境界和诗与思的境界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他所念兹在兹和最为关切的“生命、自由、艺术(美)与爱”,经常迫使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相当坦率地(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便形成了《心脏结构与文学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样一本内容丰富的文艺理论批评集。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了戏剧、电影、音乐、绘画、书法和文学特别是诗歌等文学艺术的很多方面,足以看出沙克视野的开阔、兴趣的广泛和功力的深厚,也能看出他对文化艺术足够的敏感。说实话,我对如上所述的很多方面,虽然平时也有兴趣,譬如对电影,也几乎到了着迷的程度,但要说为文,却从未敢有丝毫的念头。而沙克兄的电影评论、戏剧评论、音乐评论和美术评论,却显示出他相当专业的造诣与修养,显示出他建立在这些造诣与修养基础上的相当深刻的见解。比如他对电影表演中“角色意识”与“观众意识”的辩证理解、他对山人及严力画作的精彩解读、他对原生态音乐的深刻把握,以及他对德沃夏克、德彪西、保尔・莫里亚及詹姆斯・拉斯特等古典音乐家和轻音乐家的精妙阐释,都让我深为叹服。

我以为沙克的艺术评论之所以能有很高的境界,和他的诗歌创作密切相关。沙克是一名诗人。诗人的才情、敏悟与天性,使他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产生神秘的感应。他能领略本质的美。所以他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实际上所看到的,都是像诗一般美好的色彩、线条、曲调与旋律。而作为诗人的沙克,也能够以不同于其他艺术评论家的隽雅文笔,把这些美很好地阐发出来。

从书中的文字,我们能很强烈地感受到,沙克的艺术评论具有诗性的渗透感。这些年来,中国文艺批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与趋向,是学院化色彩越来越浓重,这在专业深度加深和学理性加强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诗性精神与艺术感受力的贫弱、文笔板滞和批评文体的八股化等种种弊病,在这样的背景上来看沙克的批评,它的文体特征和文体追求就更有意义了。他用优美畅达的行文方式去呈现深刻的理论之核,是一种执拗或可贵的坚持。沙克的文艺批评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特点,我以为在本质上,是因为他将音乐、电影和美术等其它一些艺术类型,基本上看成了是诗的不同形式,更确切地说是看成了诗性的形式,本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明确的观点。然而,沙克对于本书涉及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自有他专门而深切的体察和批评视角,他的文艺批评本身肯定不只是诗性的,纵观本书丰厚的内容,其价值恰恰体现在对文艺作品的审视、判断与评论上。

说到诗,毫无疑问是沙克的强项了。沙克是一位资深的记者,也是一位涉猎甚广的文艺批评家。我以为他在文学艺术领域最主要的身份,仍然是一位诗人,尽管他还是一位写作散文与小说的作家。他以诗人的激情、才情与敏锐、深刻,从事记者工作和文艺批评。而一旦他带着这样的激情与才情进入诗歌批评,他的敏锐,他的深刻,他对诗学问题的理论沉思,对最新的诗歌现象、诗歌作品的及时把握、阐述与分析,往往就会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与结论。他的《心脏结构草图》所提出的“心脏主义艺术的假设”,他所总结的“诗歌的一般化原理”,他对诗人绿原、赵恺、严力和海子等作品的深入解读,他对自身诗歌道路的反思,都能启发我们对诗歌作出很多新的思考。我想一切热爱和研究诗歌的人们,都会从沙克的诗歌批评中得到教益。另一方面,对于沙克本人,久已深入文艺批评,无疑开阔、纯粹了他的文学创作源流,让进出于心脏的“生命、自由、艺术(美)与爱”贯穿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