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

工学结合模式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学校学习和企业顶岗劳动的形式相互交替进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这种培养模式具备三个特点: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②以就业为导向;③提倡探索精神[2]。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从2005年开始进行省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围绕教学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专门进行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努力形成有职业教育特色尤其是学校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启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试点

2007年我院路桥专业与中交第二航务局(以下简称“二航局”)合作,启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教学试点。“半工半读”实验班、“工学交替”实验班的组建主要是从2006级路桥专业的学生中,按照学生自愿申请、系部审核批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学与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半工”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半读”。半工半读实验班实行“1.5+1.5”教学模式(一年半时间在学校、一年半时间在企业),工学交替实验班实行“1.5+1+0.5”教学模式(一年半时间在学校、一年时间在企业、最后半年回到学校)。为了保证实验班的顺利开课,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寒假期间组织骨干教师对“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实验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增大了学生专业实践的时间。

060118班31名同学成为我院路桥专业第一批“半工半读”(1.5+1.5)试点学生,一年半在学院内完成理论学习的任务后,在中交二航局昆广高速铁路的工地进行为期一年半的毕业实习。060113、060117“二航班”进行工学交替“1.5+1+0.5”新模式,完成一年半的校内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后,分赴中交二航局京沪高速铁路施工工地、哈大高速铁路施工工地完成现场顶岗实习一年,再回到学校巩固提高专业知识半年。通过运行实践,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践行了“做中学、做中教”,加大了与企业的融合力度,有利于学生就业。2008年开始,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开始在学院其他专业推广使用。

二、形成多样化的半工半读教学模式,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

根据交通行业道路桥梁施工企业需求和湖北省气候特点,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三种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半工半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企业的需求,合理安排“工”和“学”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不同的企业灵活多样的需求。同时对四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见上表)。

三、加强管理,严格督导,搞好协调,保证教学质量

1.制定半工半读实施管理办法

制定一套半工半读实施管理办法,内容包括学生申请半工半读的程序和学院的审批程序,学生申请半工半读必须具备的条件,半工半读协议的签订与协议的格式,半工半读的成绩考核方法与管理,学生在工地现场的管理,学生的毕业与就业等。

2.加强现场教学管理

制定一套教师在工地现场教学的方法和教师现场教学的管理制度,针对工地现场教学的时间安排、课程安排、授课形式安排、授课人员安排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比如现场授课教师可以是学院委派的专职教师,也可以是学院外聘的专家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的特点等统筹做出合理的安排。

3.学生管理实行“四管制度”

为加强施工现场对学生的管理,推行“四管制度”,即“学院主管、企业监管、学生自管、家长协管”。学院主管是指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工地巡视检查,配合学院学工处、教务处、系部做好学生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企业监管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配合管理学生;学生自管指充分发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作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家长协管指对实习期间违纪的学生,及时通知其家长,使家长协助学院和企业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

4.加强教学督导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督导员和道桥系教学督导员,负责检查督促各半工半读教学班的现场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协调教学中的有关问题。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教师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参考文献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路桥施工,监督管理,安全

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把道路建设和桥梁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性因素而加大对桥梁和道路建设的力度,同时桥梁与道路的建设属于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的环境背景之下,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开始向着现代化的施工理念要求上不断地发展着。随着施工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施工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外,桥路的施工建设的相关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里重要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随着近几年来道路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科学设施和科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使得工路桥施工企业的在其发展的规模上、技术理论上、资金实力上等各个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与世界接轨,用先进的国际化标准考核和完善自己的新姿态和发展方向,路桥施工企业也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部分,从近几年的发着来看路桥施工企业已在一定的程度上成为了我国交通基础建设施工行业的领军性队伍,特别是在2009年国家三保方针(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出台和实施下,路桥施工企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良好发展机遇。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不是片面的,我们要全面的对待,就如同在路桥的施工建设不断发展创造出更高的效益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等建设施工的这些重要的理念,他们是实现正确发展和产业提效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桥路的施工业务急剧膨胀的状况下,路桥施工在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事故仍是时有发生,路桥建设企业中涉及的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甚至可以说安全施工建设与质量管理工作也已逐步成为了解决当前路桥施工企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性出处之所在。

为了更好的分析桥路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质量性问题,本文将结合桥路施工中的危害安全性因素之所在,如何进行相关的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的质量监督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系统性的阐释。

第一,在现代路桥施工企业中的施工建设当中安全施工中存在的相关的问题

1.纵观分析近些年来在路桥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在一个建筑施工队中具体负责安全施工建设的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往往出现有职无位的情况,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往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对于施工建设人员的安全施工建设的意识培训不够,使得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而违规进行相关的施工建设的操作以及在施工作业区内进行危险性的活动,造成一些安全施工惨剧的发生。

2.在我国现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得一些路桥施工的企业更加重视本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安全施工的原则性问题往往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妥善处理近期利润与长远发展、责任风险与获利间的协调关系,就逐步造成施工管理在安全生产施工上执行的力度逐渐的的减小,从而影响到了路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执行的实效性,造成施工安全管理长期停滞不前。

3.在实际的施工队伍的施工建设当中,大多数的路桥施工现场都没有具体的设立相关的安全施工的监管部门和人员,只是在相应的人事主管部门相应的分担一项这种安全监管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工地上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是没有具体的行业施工专业人员,以农民工和兼职人员为主的劳动力居多,使得安全施工缺乏有力的技术保障性,这就为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4.安全规章制度更新速度慢,缺乏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没有具体结合在桥梁与道路的具体施工建设的实际来制定,缺乏实际的利用效率。致使桥路的施工建设企业在用于安全施工、设备投入和资金的投入上与低效率的施工建设安全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在现代路桥施工企业中的施工建设当中施工质量中存在的相关的问题

1.对于相关的建设施工材料的选用,要针对具体是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建筑材料的选用,保障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符合施工的要求。

2.具体的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到位。对于相关的监督验收执行不具体,工作不到位,致使相关的桥路工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3.具体的施工企业的技术投入不到位,再实际的桥路的施工建设当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地解决,使得一些不符合质量安全的施工行为得以存在,严重影响了桥路的质量安全性。

以上几点都是在以往的桥路的施工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既然有了问题我们就不能让他继续存在下去,有了问题就应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方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桥路工程的施工安全上的具体意见与实施方案。

1. 切实加强安全施工制度落实。是其在制度上完善,规章上齐备、条文上详细,同时要切实加大贯彻落实的安全生产的工作力度,将各项有关安全施工建设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在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中体现出来。对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的落实情况也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对落实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并要求加大整改力度,力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落实严、成效大”。

2.加强对施工建设人员的岗前安全基本知识的培养与训练,使得具体的施工建设人员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有一个明确的清醒的认知,使他们从自身安全出发,严格执行安全施工建设的具体任务,严于律己。

3.在每一个施工建设的现场设立专门性的安全施工的监管部门,对于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合格上岗,加大对施工建设现场的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做到具体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强化安全监管岗位的职责性和重要性。

4.加大国家对安全施工的提倡和管理力度,使得安全是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促使路桥施工建设企业对安全施工的重视力度,对相关企业进行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具体分析,同时认真说明忽视安全施工的后果的严重性,使得具体的施工建设企业从根本上对安全施工重视起来。

1. 第二,在桥路工程的质量安全上的具体意见与实施方案。

2. 结合路桥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增强技术保障。必须熟悉图纸、相应的规范和相关的工作环节,在施工中首先把好的第一关。比如在具体是道路施工的过程当中,墩柱的标高,轴线,尺寸的控制,对钢筋的加工安装等隐蔽工程必须进行严密的控制。

3. 建立健全质检制度。路桥建设施工的质量安全不仅要求技术管理上达到相关设计与规范标准,更要利用科学完善的质检制度与质检手段对路桥工程作定期检查,以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工序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4. 注意施工建设的物资材料质量管理,解决材料质量问题。要严格把握施工建设当中的施工材料的质量的安全性,对于具体的施工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施工建设材料,确保施工建设的材料符合路桥的具体施工设计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施工建设所涉及的相关建筑材料。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路桥专业 施工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0.引言

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实践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这种教学的特点在于“实用性”和“专业性”。施工课程在职业院校路桥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该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且这类课程的专业度高、操作性复杂、内容涵盖量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为了改善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文章将结合其教学中的问题,对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1.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教学现状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仍存在着缺陷,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安排不合理

部分职业院校对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实践课的安排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在课时安排方面欠理想,从而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无法实现有效的连接。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将实践教学内容贯穿其中,从而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难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1.2 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超过半数的职业院校尚未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在路桥专业施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的理论性教学仍在该专业施工课程中占有大部分比重[1]。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与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理念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深度及广度上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限制,从而使得大部分职业院校路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实用型的要求和标准。

1.3 教学条件欠缺

教学条件不够理想是影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职业院校虽然设置了施工课程的模拟实习基地,但是实习基地中的软硬件设置均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此外,部分职业院校在校外开设了实习基地或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然而许多实习基地均未发挥其实质性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或提升。

2.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建议

通过上文对我国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可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因此下文将提出相关教学改革建议。

2.1 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对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课时安排以理论性课堂教学为主,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这就造成了施工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的现状。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对施工课程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合理安排课时,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职业院校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施工课程类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实践性教学的概念、重要性、开展方法等,宣教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形式、小型教学研讨会形式等,以促使教学课时的合理安排。

2.2 创新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路桥专业学生课程的设定包括了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技能培训课程两大板块[2]。其中,施工课程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传统的纯理论性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在教学模式方面要不断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应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施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自主互动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奖惩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2.3 完善教学设施

保证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实践性教学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完善的实践场所的建设,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实践场所建设与完善的成本投入,包括模拟实践基地、实训及实习场所等,或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例如,部分经费有限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合作,一方面解决成本投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类课程是职业院校路桥专业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如何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措施,拟为提高我国职业院校路桥专业施工课程的教学效率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道路与桥梁施工专业范文第5篇

1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需求大幅增加,各大城市均将建设发展轨道交通提上日程,纷纷筹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虽然有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具有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轨道交通项目的风险就显得非常重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识别主要通过对影响建设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在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系统地发现它们,并从项目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识别出最主要的一部分风险,风险识别不是将所有的风险都识别出来,而着重于主要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某些条件的变化,需要在风险监控阶段进行调整和及时响应。

2工程特点

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例,线网总规模近600km,到2020年将连通珠三角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衔接港澳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包括7条总长588km的城际快速轨道线,分别为穗莞深、莞惠、广珠(含中山至江门支线)、广佛、广肇、佛莞和广清线,在1小时内9个城市可以互相通达。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多穿越城镇、市区,地貌单元主要为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台地及海相或河相冲积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冬暖夏热。地层岩性自上而下由人工填土、海陆交互层、河流相冲积层、残积层和震旦系花岗岩等组成。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珠江流域,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天然河道湖泊相连成河网,分叉复合。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水位随季节影响而变化。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主要特点如下:⑴涉及的专业多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专业、多工种的综合性建设工程。从一般意义上分类,它是由线路、车辆与车辆段、限界、轨道、车站建筑、结构工程、供电、通信、信号、环控系统、给排水等组成,因此必须有上述各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各专业间的协调与配合。⑵一次性投资大据初步统计,从已开工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来看,广佛线最多,平均造价4.57亿元km,接近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由此可见,城际轨道交通所需资金是巨大的,且资金运转周期和回收周期较长,投资管理也相当复杂。⑶涉及的社会面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既需要城市规划、交通、环保、建设、国土资源等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又要有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排水等各大管线单位及交通管理部门等的配合,甚至也离不开街道、居委会、沿线各单位和居民等的全力支持。因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边界条件复杂,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社会面相当广泛。⑷建设工期长根据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经验,建设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历经前期准备、征地拆迁、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到工程竣工验收、调试运营直至正式投入运营,建设过程一般需要5~6年,建设工期较长。⑸建设工点多一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划分为若干个标段,每个标段又划分为若干工点,包括桥梁、隧道、车站、U型槽、竖井等,各工点同时开工,管理难度大。⑹建设风险高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大部分工点在建筑密集区域,交通情况复杂,各种地下管线密布、建设所需的机械设备庞大复杂、品种多、操作专业性强、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因此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危害识别困难,建设风险高。根据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实践,在建设过程中规避各类工程风险一直是建设者的管理重点。建设工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针对其工期长、工点多、施工条件复杂、穿过城市中心区域等特点,系统地研究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当前面临的庞大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网络,建筑工程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应用,参与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的经验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和管理队伍相对短缺的现状,以及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正在不断建立健全的大背景,只有全面掌握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规避措施,以确保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实施。

3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行为的风险识别

3.1建设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工程是否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工程是否肢解发包、招标手续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施工图是否委托有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审查、工程是否领取施工许可证;是否按照规定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开工前是否对相关单位进行各项交底工作、各项设计文件是否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在岗履职;是否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深基坑、竖井、暗挖工程等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实施第三方监测;是否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拨付计划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监管使用情况;是否对重大危险源专项管理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监管;是否组织有关单位对隧道工程穿越房屋建筑、重要市政道路与管线、水利设施、渠河湖海、既有铁路和隧道等特殊区域进行施工前验收等。

3.2施工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施工单位相应人员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资质证书、专业施工人员是否持有相关岗位培训证书上岗;是否在执行合同中未经办理手续更换主要施工人员;是否在开工前具备了施工各项许可证明、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经过上级有关技术负责人审批;是否违法转包和分包工程;是否按图施工和降低设计标准施工;是否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等按要求进行检验检测;是否做好隐蔽工程在隐蔽前的各项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人员到现场监督;是否对深基坑、高支模、暗挖工程、起重机械设备安装与拆卸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是否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等。

3.3监理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监理单位相应人员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资质证书;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是否按照要求时间进驻现场;在工程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监理是否采取旁站、巡视行为;监理单位对应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平行检测;是否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是否转让监理业务;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实施监理;是否按规定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使用计划;是否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跟踪落实,情况严重的未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等。

3.4勘察设计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是否在相应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接工程;是否转包或违法分包勘察设计工作;是否执行了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勘察设计成果文件的深度和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工程施工前是否向施工单位进行勘察设计交底;是否根据现状评估报告提出设计处理措施,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工程安全质量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并提出设计处理措施;是否设计文件有工程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要求和监测控制标准等内容;是否组织高风险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周边环境的监测控制标准等专家论证;是否在设计文件中违法指定建筑材料、设备等的生产厂和供应商;是否严格执行勘察方案、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等。

3.5检测单位的行为风险识别该行为风险包括是否在具有相应工程质量检测资质;是否办理备案手续,有无转包检测业务、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无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是否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监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等情况,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反馈;是否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等情况,是否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反馈等。

4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的风险识别

4.1工程建设前期工程风险点识别前期工程主要包括征地拆迁、各种市政及公用管线改移、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以及申请施工用临水临电工程等。在此过程中主要的风险点有:办理“三证”和各种管线迁移许可证等手续、拆迁单位具备相应拆迁施工许可资质、拆迁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识别并制定相应拆除方案、拆迁建筑高空坠落物防护网防护、人员高空作业防护、被拆迁建筑的外接管线特别是电源、燃气等的切断检查、各种改移管线管位的确定、管线施工的沟槽安全防护和周边建筑物保护、燃气管线的切割防护、临时交通道路的各项安全防护、施工期间临时交通标志、标线的完整正确设置、申请施工临水临电的容量、临水临电的管位确定和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等。

4.2工程建设施工机械风险点识别施工机械包括一般建筑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如各种挖土机、起重机、吊机、打桩机、连续墙成槽机、灌注桩及搅拌桩机械等),同时还包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专用机械设备(如盾构机、衬砌台车等)。各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机械(如盾构机)的运输安全、起重机违反变幅限位、力矩限位、起重量限位规定、起重机吊钩锁定器失灵、起重机钢丝绳编结不规范、机械所处位置地基的稳定防机械倾倒、门式起重机轨道的稳定、盾构机的吊装、盾构机的切割和拼装、盾构机的安全保养和各部件检查等。

4.3工程建设用电风险点识别用电安全是参建各方控制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主要风险点在于:外接电源的可靠性、高压电源的特殊安全防护、电源箱质量的可靠性、漏电保护开关的状态、用电操作的规范性、用电设备的安全接地装置状态等。

4.4工程施工的各项风险点识别⑴工程地质风险:包括各类不良地质条件,如岩溶、断裂带、地裂缝、地下水发育、地下人防设施、地下障碍物等;⑵施工环境风险:包括各类市政及公用管线、临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临近交通工程防护等;⑶基坑工程风险:包括基坑开挖阶段的倾斜、坍塌、失稳破坏、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围护结构渗漏水及流砂、基坑周边的围护防护设等、基坑降水效果、支撑吊装及拼装安全、坑底隆起、结构施工安全、临时封堵墙施工防渗漏等;⑷盾构工程施工风险:包括盾构进出洞加固、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和集水坑施工、不良地质条件下推进、盾构穿越桩基础等障碍物需要清除后推进或穿越重要建筑物、盾构穿越水系、浅覆土推进、超深覆土推进、超近距离推进、小半径曲线推进、盾构机偏离、载头及塌陷等;⑸高架工程施工风险:包括高空作业各类坠落风险、排架稳定风险、施工作业面上方的高压架空线触电风险、安装和拆除钢模板吊装风险、高空焊接火花防护等;⑹暗挖工程施工风险:包括掌子面突泥突水、超前地质预报准确性、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爆破作业安全、隧道内部通风、瓦斯等有害气体突出。⑺测量控制风险:包括控制测量及各种施工放样测量的精度、测量基点的保护、基准点的复测、测量仪器的及时校核、复测结果的核对等。

4.5其他特殊风险的识别特殊风险主要指在复杂工况等条件下综合性的方案风险和工期风险等。如东莞虎门站是由广深港客运专线、穗莞深城际轨道和东莞地铁R2线组成的接驳换乘大型枢纽站,其设计和施工涉及到多个投资、建设和运营单位,实施难度相当高,是集建设行为、施工方案、设计方案和工期等于一体的特殊综合风险点。

5风险识别对策

5.1基本对策风险对策的目标在于以最低成本将风险所带来的威胁降到最低,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依据不同的风险性质,风险处理的方法分为风险控制型及财务融通型两种。其中,风险控制型着重于降低或控制损失发生的频率与幅度,以达到降低或避免损失的目的,其处理方式为:风险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分离,风险分散;财务融通型指的是风险既已存在,损失难免发生,故有赖于事前在财务上有所融通,使损失所致财务上的冲击与不便降至最低,其处理方法通常包括损失自留、保险转嫁等。

5.2风险对策的重点和策略⑴风险对策的重点对施工企业来说,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对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政治经济及信息的考察与分析以及法律和习俗的了解,是承包商投标与承包工程的前提条件;加强工程现场调查,充分研究潜在的工程风险;依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计价方式,增加风险性报价;争取公平合理的合同条款,以减少相应风险;进行合理的工程分包以转移风险;成立联营体以共担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以转移风险;加强预防和控制风险事件以减轻风险;谨慎对待议标时的保留条件以及授标意向书;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以减少损失。⑵风险对策的策略选择风险小的或适中的项目,对于风险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成功把握不大项目,不参与投票或合资,甚至有时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预测后期风险很大,必然有更大的亏损,不得不采取中断项目的措施;采取最佳技术措施。对于风险很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各个组织单元中,使用权大家有风险意识;在资金、材料、设备、人力上对风险的工程予以保证,在同期项目中提高它的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地控制;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做准备。在计划中额外增加一笔费用。在投标报价中,承包商经常根据工程技术、业主资信、自然环境、合同等方面的风险的大小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在报价中加上一笔不可预见风险费。上述风险预测和对策措施应包括在项目计划中,对特别重大的风险应提出专门的分析报告。对制定的风险对策措施,应考虑是否可能产生的风险,因为任何措施都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