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俗社会的精神表意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界关心的话题。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价值疑惑与阐释焦虑就始终困扰着当代中国的精神建构,而今,随着世俗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以往那种精神滑坡、道德失重、躲避崇高的现象似乎在更大的规模上与更深的程度上成为了全社会的文化症候。对此,精英知识分子当然有理由选择抵抗与批判的立场,一如他们20年前所做的那样,但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20年前的他们并未能阻止中国世俗化进程的开始,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又何为呢?很显然,面对世俗社会的意义拯救问题,知识分子的失误并不在于他们提倡人文精神,而在于他们仅仅只是提倡人文精神,甚至仅仅只是提倡人文精神的某一个维度,即超验的与终极的道德理想主义维度,至于人文精神本身在特定历史时代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内涵以及其本身固有的世俗关怀则被选择性地遮蔽了。就此而言,精英知识分子所提出的精神溃败与逃亡问题显然具有某种自我修辞学的策略意味,从实质上看,精英知识分子的精神溃败论呈现为两重误读,既误读了世俗社会的复杂精神生态构成,又误读了自我人文精神的价值边界与有效阈限。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假若世俗社会要有效地建构起自己的意义支撑秩序与合法化依据,选择一种低限度的现实性的人文精神命意而不是抽象的与高蹈的人文精神命意便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知识论依据
作为人类相异于动物的质的规定性之一,人文精神确证了人的道德存在与形而上存在,它的核心义理就在于界划人之为人的意义边界,澄明人之为人所应具备的文明质素与理性意识,从哲学层面看,人文精神对于人的意义主要就在于这种与动物生存的质的区隔方面。从这样的逻辑立场来看,人文精神最初的价值命意主要是相对于动物而言对于人及其人性的一种定性规定,其功能相应地也是为了将作为整体的人类与动物界区别开来,只是后来在一种类比的意义上才用来指涉和称谓人类内部的人性与道德程度之别。问题的这种性质就意味着,抽象意义的类属性的人都是具有人文精神的存在物,其区别仅仅在于有些人立于人文精神的高端意义域,而另外一些人则存在于人文精神的经验场域与基础层面,而这方面的精神则被称之为世俗精神。就此而言,人们决不能断言,只有那种表达了形而上之思与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诉求才称之为人文精神,而那种表达人性的感性需要与世俗经验的有限性意识根本不配称之为人文精神或人文精神的内容。这也意味着,低限度的人生命意与道德规约实际上也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鉴于人主要是以有限性与经验性的身份存在于现实社会来说,从低限度命意开始建构人文精神就不但契合人文精神的内在的意义规定,而且符合人性的现实特点与历史规律。
弘扬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虽然构成许多哲学演绎的永恒主题,但从人性的基础层面立论,为人文精神的低限度价值命意寻绎并提供合法化证明的哲学与美学言说同样不乏其人。
这种为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提供知识根据的言说主要着眼于论证人的有限性身份规定及其身体性与物质性等世俗需要的合规律性与正当性,它从根本性质上体现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文精神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直接申言了人类具有一种纯粹形而下的人性及其精神特点,“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其中的辩证之处就在于人性的经验本质使得人在精神上不可能永远是神性的或兽性的,在其现实性上,这两者是处于某种共在的关系结构中,反映到人的精神层面,则意味着人是同时生活在两个维度上,即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维度。而马克思更是在一种接近人文精神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的辩证关系角度论述了世俗人性及低限度人文精神的必然性与具体存在方式,“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进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时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情况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对于人文精神而言,这就说明那种低限度的精神内容或世俗精神甚至还具有本体论的基础地位与优先诉求,因为人文精神的至上性的命意正是仰赖至下性与有限性的世俗命意的实现而实现的。
如果仅仅顾念某种抽象的超验形态的人性及其精神建构而忽视人性及其精神存在的基础性特征与经验性规定,那么这种精神本身就会因无所附丽而处于无根状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此而言,仅仅偏执于人性的形而上精神命意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反讽意义的自我解构,它在最好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人性及其精神的残缺状态,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可能取消人性的现实存在甚至陷于反人道主义的困局,因为一种不尊重人性复杂结构与多元需要的人文精神形态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它的存在是以取消或企图取消人的感性丰富性为代价的。黑格尔虽然身为思辨哲学家,但在这个问题上却表现出了少有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情怀,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成为真正的人,他必须是一个特定的存在[存在在那里dasein],为达此目的,他必须限制他自己。凡是厌烦有限的人,决不能达到现实,而只能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之所以不能舍弃人的现实状态去追逐纯粹形而上的精神,原因就在于人自身的悖论性存在,人虽然有纯粹形而上的理性诉求,但人却不能幻化成为某种无人身的纯理性精神的存在,而只能处身于某种身体化的有限经验状态。对此矛盾,黑格尔采取了一种辩证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任何低层次的感性显现当中实际上都潜含并澄明着高层次的精神意蕴,终极性的精神意蕴正是随着感性显现的不断提升和历史展开而日渐复归自身的,类比于人文精神而言,它旨在说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构成其高端命意的逻辑前提,而且在现象学意义上还充当着高端命意的意向性镜像。或许正是出于对人性复杂层次的认识以及对于人的经验性存在事实的尊重,卡西尔才警告人们,“哲学家无权构造一个人造的人,而必须描述一个实在的人。任何所谓关于人的定义,当它们不是依据我们关于人的经验并被这种经验所确证时,都不过是空洞的思辩而已。要认识人,除了去了解人的生活和行为以外,就没有什么其它途径了。”而这里所指的生活和行为元疑就是那种立足于经验场域所从事的世俗实践活动与感性生命活动,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甚至是人文精神本身如果不想成为无源之水与空中楼阁,就只能选择从鲜活的现世经验切入,否则就可能出现合法化的危机,很显然,坚持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是人性的现实规定,而且更是人文精神本身发展的逻辑思路使然。
人性结构的多层次性与需求系统的多元化性质决定了人文精神的多重性,而人首先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的逻辑前提则决定了人文精神首先应该满足一种低限度命意的价值诉求。康德曾经强调普通知性对于人类实践的重要性,其依据便在于,尽管人类具有达成至善至美的可能性与意向,但就现实性而言,人类却很难先验地获得这种认识,惟有通过普通知性的不断完善并且就在这种普通知性的建构过程中,人类才能不断拓展和加深对于那种超越性的形而上精神的领受,它意味着,人类在建构某种“应然”的与超越性的人文精神时,也必须同时认识到在低限度意义上建构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依靠生活常识与世俗经验来进行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的自我理解方式,人文精神就应该反映并表达人类世俗生活与感性经验的价值诉求,而这便是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
二、人文精神的世俗表情
如果说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哲学论述还显得有些抽象的话,那么一旦将其归化到当代中国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看,则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便清晰地彰显了特有的历史内涵与语境特点。在当下市场经济与世俗文化语境中,人文精神及其相关的论域都具有明确的所指对象与价值内涵,具体来说,人文精神的那种超验的、超越性的命意大致相当于狭义上的“人文精神”,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以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则被本文赋予了一种历史性的特设指涉,那就是特指一种以物质需要和商品消费为现实内容的世俗精神。本文中所谓人文精神的高低限度命意之分实际上相当于学术界的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之别,之所以在这里做出界划而不在前面做如是划分,主要是考虑当代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以及人们的接受习惯,而在精神实质上,这两对范畴其实是在打通的意义上使用的。不管是以西方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还是传统中国的人文精神概念为参照系,当代中国的世俗精神都应该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就西方而言,作为解构宗教神权的运动,人文精神的兴起本来就是对于人及其世俗价值的重新发现与强调,而在传统中国的实用理性语境中,人文精神实际上也是一种注重现实关怀的世俗精神,所以,注重世俗精神的建构在另外的意义上就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建构或者说是对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的建构。
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各种层次都是价值建构的基本内容,但是,相比于人文精神的超验维度来说,低限度的世俗精神却又具有优先建构的意义,原因就在于当代中国经济关系的市场化体制与生活方式的世俗化转型。曾经的历史教训告诉人们,企图人为地僭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与世俗社会形态而强行建构现代化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极大的历史反讽,因为作为后发现代化的中国并不具备现代化赖以实现的现实基础与文化资源,因此,对于中国而言,现代化在最切近的意义上就意味着发展商品经济并实现世俗化转型。而问题的这种提法就使得世俗精神的建构在当下语境具有了现实而紧迫的意义,也就是说,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与世俗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观念之于当下中国而言决不是某种偶然之举。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马克思曾经就此分析说,“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而世俗精神作为市民社会的精神表述与自我理解显然是当下中国最大的现实诉求,因此,在当下语境中,大力从一种基础性层面与低限度视角出发来建构一种世俗性的价值秩序恰恰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历史性特征与社会功能。换言之,基于市场经济的语境来说,与那种纯然个体性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自由诉求相比,人文精神那种社会化与大众化价值的普及建构功能与民主含义是更应该受到重视的。因为,“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都应当解决它自己的,从它本身产生的问题;如果要去解决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形态的问题,那是十分荒谬的。”如果不顾及世俗精神作为当下语境最大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事实而执意去建构某种高蹈的人文精神,那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误读与自我误置,而且在这样的情势下,即便是对于人文精神超验维度的建构也必须受到世俗精神的总体性语境框架的规约。其原因就在于,“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这在事实上就接近于说,不管对于人文精神的超越维度还是现实维度来说,世俗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观念都应该成为精神建构所由以立论的根本逻辑框架和问题式。
在市场经济语境中,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具体表征为两个方面:参与分享社会文化建构活动的大众性与民主性;世俗精神意义的多元化与言说主题的丰富性。就前者而言,它使得那些从前游离于精英知识分子之外的普通大众能有效地参与人文精神的主体行列,通过自由选择和民主交往取得一种平等的文化参与权;而从后者来说,这种注重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举措则颠覆了以往精英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仅仅瞩目于宏大叙事与道德主义的超验态势与精英情结。通过还原历史的本相为一些常识性的世俗生活经验提供了合法化的存在证明,建构了一种形而上与形而下并置、感性与理性共融、理想与现实共在的人文精神知识谱系。从本质上说,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必然注重一种多元化的各种精神观念都有其存在理由的张力关系结构的建构,如果仅仅立意于某种神性的形而上维度的建构,则势必有相当多的低限度与基础性的价值诉求会被遮蔽或排斥在世俗社会的精神结构之外,而这是与世俗精神的基本立场相背离的,但是如果从一种最底线的精神诉求出发来立论,则普通世俗性的经验诉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向更高层次依次升华的人文精神形态就都能囊括其中,以其建构起一种意向丰富、结构立体的人文精神结构,而这正是强调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社会学与实践论意义所在。而从其现实性上来看,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或世俗精神的建构确实正在表征着这样的功能,“任何单独的个人都不能够填满个性的整个领域,任何单独的主体都不能够填满主观性的整个领域。”它意味着,在世俗社会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实现是多向度的,任何单独的精神都是不能确证人性的丰富本质的,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不但为此提供了内容上的可能性,而且以其下限的确定性与上限的开放性勾勒了人文精神建构的地形图与思维路径,“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多样化文化传统、多样化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在不同人之间存在多样化活动方式、多样化利益差别、多样化角色分工等情况下,价值观的差异与多样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必须立足现实,承认和利用一切合理的价值观,从中总结和概括先进的社会价值导向的内容。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杜绝简单地强求一律和强加于人。”也就是说,不管是超越性的形而上道德理想主义,还是有限性的形而下的感性经验欲求,只要不悖于世俗社会的总体性精神结构与意义基调,就都是其人文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辩证图式
学术界有一种担心,认为强调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就是推崇生活实践的媚俗倾向与精神的犬儒主义取向,一如以前强调人文精神的形而上高端命意就意味着强化生活的精英化倾向与文化极端主义。事实上,这是出于对人文精神内在的多元而丰富的价值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的误读,不管是在逻辑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与高端命意都具有一种本体论上的有机联系,它们以一种互文性的共在关系共同地型构着人文精神的历史形象与价值谱系,因此,它们不是某种人性的罪与罚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生成、互相支持的视界融合与结构辩证的关系。
在一种相对的意义上,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当然都具有各自特定的适用领域与指涉对象。一般来说,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主要指涉着那些神性的、超越性与终极性的价值理想和人性诉求,而低限度命意则主要观照日常性的、经验性的与形而下的感求。但是这样的区分对于它们尤其是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而言仅仅具有理论原则的意义,在其现实性上,这两种价值功能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而且就人作为一种囿于物质感性的存在物而言,那种低限度命意的人文精神显得更加容易被人所感受和体验,这种低限度人文精神的世俗性质因为契合于人本身存在的有限性与经验性方式而显得更加切近,身处世俗精神语境中就好像处于现实的家中。那种超越性的人文精神虽然作为某种实体性和构成性的精神形态并不直接与人的世俗生活发生意义指涉关系,但在间接的意义上,它却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与调节性的意义原则而在世俗人生层面施加价值影响,从而优化人类世俗生活及其精神价值的质地,促使世俗精神总是保持某种向上升腾的开放性与超越意向。康德曾经就经验之物与超验之物的辩证关系这样论述,“那为‘受制约者’追寻‘无制约者’的两种表面上互相对立的方法,实际上并不互相矛盾,例如,在循果溯因的综合过程中,我们如果为感性世界因果系列中的‘受制约者’设想一个不再受感性制约的原因性,那并不是矛盾的;在那里我们还发现了,同一种行为,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虽然总是受感性制约的(即有机械的必然性的),可是就其属于能发生行为的存在者的原因性而言,又是属于理性世界的,它可能有一个不受感性制约的原因性为其基础,因而可能被设想为自由的。……因此,那种不受制约的原因性和其能力(自由),连同那既属于感性世界而同时又属于理性世界的存在者(即我自己),就不但在不确定和或然的方式下被人思想(思辨理性已经能够发现出这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就其原因性的法则而论,甚至还是在确定的和实然的方式下被人认识到的;因而理性世界的实在性就给我们建立起来,而且就实践方面而论还是明确建立起来的,这种明确性就理论的目的来说虽会超越经验以外,而就实践的目的说却是寓于经验之内的。”也就是说,人文精神的高端命意与低限度命意实际上是互为意义镜像的,它的超越性诉求因为具体落实于世俗生活的经验场域及其观念意识里而获得确定性,而世俗生活极其精神也因为受到道德理想主义与审美浪漫主义的意义点染和美学修辞而获得诗意的成分,不断生发出严肃而崇高的文化意向。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席勒和康德都是诉诸审美活动来完成的,席勒认为要将人从“感性的人”转变为“理性的人”,惟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审美教育使人变成“审美的人”,联系人文精神问题来说,要使世俗人性形态升华为超越人性形态,只有通过审美的中介,使世俗人性及其精神不断超越自己有限性,从而生成为一种既立足现实经验场域又以超越经验有限性为旨归的实践理性。正是在实践理性的语境中,才能既尊重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有限性与经验性,又保证人文精神高端命意的确实性与自由性,并且还使得两者处于一种良性的互相阐释与互相建构的关系结构中,康德曾经具体论述了这种超验理念与经验现实相互联系的辩证机制,“在这些理念方面,我们就不能断言,我们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可能性,且不用说现实性了。”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个超验的精神理念又可以获得某种功能意义的现实性,“因为道德法则已借下边一个事实证明自身的实在性,而且这种证明就是对于思辨理性批判说来也是充分的,那个事实就是:它在思辨理性原先只能从否定方面加以思考,但并不能把握其可能性,可是又不得不假设其存在的一种原因性上加上了一种肯定的含义,那就是能够直接决定意志的一个理性的概念(理性所以能够这样直接决定,就是由于意志的准则具有普遍法则形式的这个条件)。由此可见,道德法则才能初次给予那个在专凭自己理念从事思辨时就不得不超出经验界限以外的理性以一种客观的(虽然只系实践上的)实在性。照这样,它就把理性的超越经验的运用转变为一种经验以内的运用。”在这种意义上,“感性生活的全部内容是被这种倾向(实践理性倾向)所决定并且充分体现着这种倾向的。”对应于人文精神来说,它说明人文精神的低限度命意或世俗精神由于受到其高端命意的意义折射而体现着一种神圣与世俗同在的复调性质,既规避了人文精神超越维度的高蹈主义倾向,又化解了低限度命意的犬儒主义庸俗化风险。人文精神的两种维度除却具有结构上的互文关系之外,它们在动态的过程中也是辩证相关的,至上性与至下性之间的关系过程就形象地表征了它们的这种过程机制,“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仞它所给予人文精神建构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在直接意义上建构、完善与提升人文精神低限度命意的内容品格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意义上积淀和绽放人文精神的形而上与超越性诉求。
四、结语
关键词:美育;中小学德育;功能;实施
当前中小学德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从美育的本质和德育功能角度揭示美育工作的道德教育价值,既有助于为学校德育探寻到新的出路,也有利于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使美育在现代社会发挥其作用。并就如何关注学校美育,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提出一些建议。
一、当前美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全面教育的美育工作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受应试教育的挤压导致美育被边缘化,二是美育功能的功利化导致美育的育人目标被忽视。一些中小学校往往因师资缺乏,而难以进行应有的审美教育,学校社会都比较重视智育,智育被强化了,德育、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出现了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坐没坐相、站没站样、衣冠不整、乱丢杂物、举止粗野、不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懂得宽容谦让……这种种现象都反映出我们有些学生素质偏低,审美意识淡薄,审美修养缺乏,他们非常需要引导和教育。然而多数学校对审美教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美育的探讨研究相当缺乏:有些学校将美育课上成单纯的一两门艺术选修课,或把美育降低到简单的课外文娱活动的地位,美育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审美教育存在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和解决。这将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而且还将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美育的道德教育功能
1.弘扬人文精神,促成人们选择和成就道德信念。
弘扬人文精神,使道德教育出自于道德本身的魅力,这会为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美育作为一种生命教育,它一方面立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复杂关系中,给了人们充分的探寻道德价值信念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美育以特殊的非强制性的方式引导和开发人性中善的、美的素质,使人们追求美,趋向善。这样,道德教育目标自然可成。
2.通过审美活动的自我观照,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现代人最基本、最主要的素质。人生态度集中反映人们对待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和环境的关系的原则。
美育以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为中介,通过审美活动引导人们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审美活动过程不仅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也是自我观照的过程。在对自然美景、天然奇观的审美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体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对社会生活美的欣赏中,为人的“善”和崇高而赞叹;在对艺术作品提炼和升华的“美”与“丑”的对比鉴赏中,心灵为之震撼,美丑、善恶自然可辨。在审美活动中观照自我,让美的事物以无声的方式传递给人们“美”的规律和“善”的法则,以这种方式获得的道德是永恒的。
三、美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思想,把审美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
美育虽然不直接追求知识的目标,但可以提高人的观察能力,丰富想象力,开发人的大脑(主要是右脑),促进智能的发展;美育与德育不同,但能以长补短;美育还能让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美的享受,促进身心健康;美育也能让人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劳动中的美。总之,美育应立足于人与自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使学生在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同时,净化人的心灵,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发展人的潜能,使之在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不突出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束缚的结果,如今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突出美育的地位,强化美育的功能,把审美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战略高度。
2.将美育落实到学校教育全过程,构筑一个美的校园生态环境。
(1)应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校园自然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能对人的思想产生潜在的影响。构筑美丽的校园,让学生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获得心情的释放和轻松,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与联系,从而由心底涌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这是任何单一的说教难以达到的境界。
(2)课程设置中增加美育课程与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要打破以往音乐、舞蹈、绘画的传统的范围,也要包括手工、建筑等,形式要多样。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或组建各类艺术团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适当引导。同时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学习获得正确的“美”的理念和对待“美”的态度。
(3)将“美”的理念引进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中。教师要做到着装美、语言美、行为美,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做好榜样;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每个生命个体,体现人人平等;在后勤服务中体验人性的善良,感受人情的温暖。
通过对美育本质及其德育功能的探寻,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功能的正确发挥对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令人惊喜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学校美育的开展,以促使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百灵;如何才能把美育落到实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关键词]书刊版面设计;实用性;审美性;创意性和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J5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1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信息知识快速增长。网络时代的来临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让现代人依然关注纸质媒体,依然对其保留一份阅读兴趣,如何抓住人们忙碌生活中匆匆一瞥的视线,如何在这短暂的视线停留中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给他们?现代人对追求美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审美享受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如何满足读者的全方位阅读需求?这就使得书刊设计及其所展现的视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设计者具备整体意识,在精心创造的各种元素中找到平衡,经过选择、锤炼而呈现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及视觉效果。
版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理所当然地成为不可忽视的解决之道。版式设计是按照视觉表达内容的需要和一定的审美规律,结合各种平面设计的具体特点,运用各种视觉要素和构成要素,将各种文字、图形及其他视觉形象加以组合排版进行表现的一种视觉传达设计方法。①阅读是通过版式设计达到文字内容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一个好的版式设计不仅有利于舒畅的阅读,而且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愉悦。它遵循着两条基本原则,即实用性和审美性。前者是在结构关系上方便读者阅读,后者是在形式上追求美的享受。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设计的整体性和创意性。
一、版式设计的实用性
要让读者能够通畅流利地理解文字内容所要表达的涵义,并且迎合阅读需要,那么在版式设计上就要注意做到轻松易读,尽量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比如,字号太小、长行跨页都会给阅读带来不便。例如16开的刊物,文字从通栏变为两栏、三栏,正是适应了读者的阅读需要,通栏的阅读会使人的眼睛产生疲劳,而短行就会给人阅读的间歇,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接受书籍所承载的内容,并且产生良好的阅读感受。图片的插配可以加深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并且得到美的享受。结合笔者所从事的时政类期刊,图片的插配尤为重要,不但要具有艺术性,还要兼顾时效
性。这些都是版式设计的实用性要求,是版式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二、版式设计的审美性
版式设计的审美性承载着版面的艺术性,并且将抽象美的概念及设计思想、信息传递给读者,进入读者的心灵,使其获得美的启示和感受。设计者应注重审美的创新性,创新是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同时具有时代性,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审美始终是动态变化的,同时亦应注重审美的整体性、共识性、技术性及从属文字功能的性质。因而要求设计者具有敏锐的、多元化的设计审美意识。以期刊设计为例,首先要把握好期刊的准确定位,确立期刊整体设计的风格与个性。作为《中国青年》这样一本时政类期刊,其地位与功能都有别于其他刊物,这就更需要设计者在整体把握和细节考虑上找到平衡,既要体现出党刊的庄重与大气,又要传达出青春阳光、时尚轻松的时代气息。其次,要确定本刊物的读者群体以及群体的层次、审美取向,从每一个细节着手推敲,精心设计。《中国青年》的读者是广大青年群体,同时它又是一本党政刊物,因而其设计既要稳重又要灵活多变,让其受众读者在阅读思索的同时又不乏味,轻松之余体会文中之意,思考人生价值。同时还要使读者的审美趣味、艺术鉴赏力得到提高,这也有助于刊物品位的提高。在整体风格、基调确定后,细节的推敲,包括点线面的构成、图片图形的精心安排、文字的巧妙设计、空间的合理运用、色彩的协调构成等都是设计者要精心研究、设计和安排的。
“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是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②点、线、面作为版式设计中的抽象要素,起着简化版面的作用。“点”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细小的痕迹。”在几何学上,点只有位置,而在形态学中,点还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又是面运动的起点。在几何学中,线只具有位置和长度,而在形态学中,线还具有宽度、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在形态学中,面同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同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即是形。一个文字、一张图形都是面;一条线、一行字、一个条形图案我们都可以视它为线;一块空白、一张配图也是面。点、线、面三者在设计者组合、安排下,构成不同的运动轨迹,产生出不同的节奏和韵律,给读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王朝闻关于插图有过这样的概括:“什么是插图的相对独立性和必要从属性呢?那就是:插图必须具备一般艺术的条件,不依靠文字也能从它的形象本身表现一定的主题;同时必须服从文学原作,成为文学作品的辅助者。既要获得文学原作的具体描写所不能代替的造型的鲜明性,又必须使它和原作的内容紧密结合。前者就是插图的相对性,后者就是插图的从属性。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对立的。”③插图在版面中起着直接和瞬间沟通的作用,它直观地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同时视觉效果极为丰富,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它的出现彰显出设计者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容易和读者沟通。插图不光是对文字内容的图解,它更是对文字难以传达的思想信息的补充与提升,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文字与版面所要传达的信息,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字的字形、字体设计是版面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尤其是标题文字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传达不同的信息。文字设计的不断变化会给版面设计带来很大的创意空间。文字图形化、符号化给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创意元素,读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字体得到不同的联想。
空间的运用是版面设计中锦上添花的一笔。如同绘画一样,版面设计也应讲究留白。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即空白的运用。空白在版面中起到衬托文字和图形的作用,使其视觉冲击更为强烈。同时,空白也会让版面灵动起来,让读者产生想象的空间,把自己的心绪融入版面之中,给读者一种流动感,使阅读不再劳累枯燥,轻松而又有情调的阅读感会由此产生。
瑞士画家、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一书中写道:“色彩就是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或反面影响的反射能量,而无论我们对它察觉与否。” 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无论在艺术还是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都是无比重要的。色彩在设计领域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广泛的,较之编排、造型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具抽象性特征,是设计的重要元素。在版面设计中,色彩除了其与生俱有的审美性,还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一种感应,每种颜色都有其独有的情感倾向,红色热烈、黄色明快、蓝色冷静、绿色青春等。版面中,有什么样的色彩构成就会直接带给读者什么样的情绪和心态,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与色彩产生情感共鸣,所以版面设计中色彩的构成与运用,不仅丰富着表现语言,更带动着读者感受美的意境与魅力。
三、版式设计的创意性和整体性
创意是一切设计的灵魂,在版式设计中也不例外。它是设计者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创意思维转换为视觉语言传递给读者,并超常规地引导读者感受版面所营造的意境与情调,得到美的享受。整体是版面的基调,风格是全局;细节的设计是骨,整体的设计是风,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所有设计元素的协调与整合达到一种整体的效果,将版面中诸多因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共同产生美的境界,使读者更流畅、自如、轻松地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对阅读怀有无尽的期待与向往。
吕敬人说道:“从书的外包装到书籍形态,从外在到内在的整体设计,书籍设计像社会的变革一样,也必须改变过去书籍装帧的老观念。随之对今天的设计学、工艺学、编辑学等理论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中国的书籍设计真正进入新世纪的丰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书刊的版式设计,应从书刊的文字表述中挖掘其深层涵义、精神意蕴及审美价值,从而寻找切入点,形成具有创意思维的设计理念。“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规则意识捕捉任表达全书的内涵的各种要素”,④从书刊的形态设计、文字设计、图像选择、构成格式和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具有创意及独特的审美特征的设计,表达出设计者的理念,给予读者以审美体验,达到设计目的。
在数字时代,书刊纸媒面临很大的冲击,如何突围是每一个纸质媒体人应思考与努力的。设计者是否具有主动出击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设计者要担负起前所未有的重任,让设计作品具有足够的视觉卖点、足够的视觉吸引力,让读者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注释]
①劳光辉、李红霞:《版式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素描 艺术设计
素描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一切真正的画家和设计师而言,素描都是基本功,其重要性就如同空气和人的关系是一样的,不可或缺。应该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艺术设计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素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不可动摇。然而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独立发展,以及国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很多设计工作者提出了素描无用论,或者削弱设计学科素描教学的观点。
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科学,也很危险,一旦泛滥开来,会对我国艺术学科的基础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艺术设计学科的出现及艺术设计与素描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素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同源异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众所周知,无论是画家还是设计师,都要具有很高的素描功底和艺术修养,具有高水平的审美能力。历史上各个时期不乏这样的代表,就文艺复兴时期来说,很多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设计师,例如,米开朗基罗,他既是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同时也是非常杰出的大设计师,由他作为主要设计师领导修建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气势恢弘,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另外,由他修复和改建的卡比多利广场以及朱利二世的陵墓无不突显出对旧有设计理念的突破,同时也是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典范,折射出其对完美永恒的一贯追求。再有如:达·芬奇,既把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留给了世人,同时其一生当中还有很多设计性的发明创造。另外,拉斐尔、泰勒等人在名作传世的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设计作品。这些成就斐然的大师们,用实实在在的作品,无意间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设计源于绘画,而素描作为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积极地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由古至今,从1919年艺术设计单独成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性事件——包豪斯设计学院建立伊始,素描与艺术设计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素描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强。现代主义画家康定斯基、依顿、保罗·克利等人以基础课程教师的身份主持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素描教学,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设计师,也为其后的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设计学院的教育体系大多和包豪斯相类似。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各大美院内完成,其作为一个单独的体系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标志为1956年以中央美术学院的实用美术系为基础,组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包豪斯的建立一样,这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里程碑。从其名称便可以看出,素描仍是其不争的基础学科。
素描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的作用及其影响
素描基础训练不仅是初学绘画或设计者入门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成熟画家或设计师不断锤炼艺术语言,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素描基础是日后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前提,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那么所谓的艺术设计或创作,
也只能是一种幻想。
1.通过素描基础训练,促使学生掌握绘画和设计中的美感规律
素描训练不仅要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而且还可以从中掌握“形”“体”的美感规律。客观形态中线面的构成,黑白灰层次的变化,对线条、肌理、笔触、疏密关系的理解及巧妙运用等,这些都为设计语言和造型语言提供了形式美感的重要内容。大量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大量的素描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捕捉事物形象特征的能力,才能为以后艺术设计及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日后设计及创作风格的形成提供思路上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有序、严肃、理性的思维气质
素描教学过程中贯穿着明确的目的性、阶段性、递进性及严谨性,它是客观物象、形体、结构、体积、质感、光影、空间的综合反映。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会使学生避免浮躁,逐渐养成严谨、理性的思维气质,这为日后的创作及设计,无疑打下了良好的性格基础。
3.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勇于攻关、坚韧不拔的精神及善于思考的创新意识
素描训练严谨,甚至可以说枯燥,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久而久之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知难而上、勇于攻关、坚韧不拔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无论相对于设计还是创作,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解决困难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考、求新求变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利莫大焉,一举两得。
4.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及“艺术”的“敏锐”观察能力
素描训练过程中,成绩的好坏与观察方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主张培养学生整体的、全面的、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正确观察方法的指引下,逐渐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艺术的审美眼光,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努力达到眼、手、心的协调一致。 5.通过素描训练,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谈及艺术修养,它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很难把它具象化,但它却决定了一个艺术设计工作者水平的高低。众所周知,不管是绘画还是设计,不管采用手工绘制还是计算机制作,其最终效果的优劣,很大部分取决于作者的艺术修养。诚然,提高修养的渠道和途径是很多,然而长期的、严谨的、正规的素描训练是培养修养,尤其是“艺术的修养”必不可缺的一环。这一点真正的画家或设计师必定会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
综上所述,素描相对于艺术设计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所产生的影响,遍布了整个艺术设计学科。
素描作为纯艺术学科的基础课与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的差异
关键词:艺术市场 艺术经济 艺术对经济影响
何为艺术经济,一般来讲,就是通过艺术品经营、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艺术项目策划、演出与演艺经纪、出版策划和中外文化交流等艺术行为或工作为实际形式,将艺术与社会价值相联系和转换得到的利益,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百家齐放,千人共赏析的局面,从而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艺术市场,发展成艺术经济,形成艺术产业链。以艺术品市场来说,在2002年,全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为11.39亿,2005年成交额已经高达81.08亿,2009年成交额更是空前达到212.5亿的,如此高额的成交量背后,是什么造就了这个繁荣的艺术市场,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我国艺术市场的形成有力的支撑起了艺术经济的发展
(一)和平稳定的大环境给艺术经济市场发展提供了一个孕育的空间
世界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进入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经历了大战火的洗礼,人们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开始对人的知识、艺术提升进行了相关的培养,从而形成一片学习热潮,艺术的氛围慢慢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没多久,中国也随后建国,到现在已经稳定发展了六十多年,而对艺术的重视,是从90年代开始,这个时期正是经济复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间。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国的艺术经济市场也正开始了复苏和发展。
(二)艺术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得到了营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这里最是贴切,经济繁荣作为一切繁荣的前提,尤其是对艺术之类的行业,更是有着重要作用。这从各个年代的艺术作品售价就可见一斑,70年代,齐白石的画卖到三五块钱一平方尺已经不错;90年代,齐白石一幅山水十二开册,可卖到517元;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齐白石的山水八开册交易额达到1661万元;而到了2012年,齐白石的总成交额达到了20.3亿元。如此天价艺术画,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是无论如何也卖不出来的。
(三)人们整体素质与艺术品位的提升,成为了艺术经济市场的主要拉动力
艺术是需要有人创造的,更需要有人欣赏的。如果没有欣赏的人群,艺术便失去了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方面的形成,人们整体的素质也得到提升。人素质的提升自然离不开学校教育等等原因,但是无论如何,人的素质比之几十年前,已经提升了不知道多少,也正是这方面素质的提升,让更多的人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对艺术有了欣赏和鉴赏能力,人的审美意识也同时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而作为美具体的表现形式,艺术得到了认可,从而为艺术经济市场的形成创造了一个温床。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审美意识的提升,这三方面因素是艺术经济发展和成熟的条件,缺一不可。而在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艺术市场的经济也就逐渐走向一个成熟的市场,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从而艺术经济变得异常繁荣,成为社会整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力量,新时代的环境下,艺术经济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为各方各面做足了贡献。
二、艺术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艺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杨,但是无论哪朝哪代,都没有现在这样对经济有着重大的作用。
(一)艺术经济带动了部分服务业的兴起,成为了虚拟经济的主要支流
书画、古董等等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用一副书画或者一件古董就形成一个个服务行业。比如一位画家画了一副画,从而在市场上拍卖,拍卖行这样的中介结构就形成了,拍卖行作为服务行业,它的经济运营模式完全是虚拟的;一个古董被人丛沉睡的地底挖掘出来,古董鉴宝行业就出现了,随之也就有了一种古玩交易市场,这些经济的发展都是虚拟的,并没有经过生产就实现的,所以,艺术经济的兴起,带来了服务业,形成了独特的虚拟经济。比如在90年代后期,中国的拍卖行开始疯狂崛起,5000多家各个类型的大中型拍卖公司每年的成交数量可以达到数百亿元,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的艺术品交易额达到两百多个亿。目前,全国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艺术博览会,这些艺术博览会为艺术产生经济增添新的平台,每年在各地的艺术博览会上成交额就可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人民币,成为艺术经济的主要阵地之一。
(二)艺术经济的产业链,成为了重要的实体经济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的艺术产业链远远不如欧美国家来的成熟规范,但是已经起步了,虽然艺术品产业链条的构造是一个仍然称不上成熟、很难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行业,它不仅包括画廊、拍卖、美术馆等主体机构,更包含相应的配套服务——鉴定、鉴价、确权、保险、保管与运输的规范。国内的艺术产业链如此不成熟,就为社会创造了巨额利润,一旦成熟,那效果可想而知。据不完全统计,仅是画廊而言,中国就有有1700多家,北京有700多家,这还是不完全的官方统计,那些没有成规模的画廊数量更不难想象。
而就这个艺术产业链带动的经济和从业人员更是庞大的无法想象。近几年,国家对着方面也逐渐重视,出台发展文化产业链的政策,温州投入几十个亿打造数千亩的东瓯文化产业园、集动漫、文化、艺术与一体;北京围绕艺术品市场发展798艺术产业园区;横店利用旅游优势,打造影视城,这些都是艺术产业链的结果。
(三)艺术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整体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市场所具有的社会效用,看似没有多大直接对经济产生效益的作用,其实对社会整体经济繁荣至关重要。艺术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比如,张大千2012年的总拍卖成交额是21.3亿,这是个人(子孙)收益,但是这个成交额带动了拍卖行的成交额、带动了周边经济,所以,张大千的艺术画创造的价值远远不止21.3亿,这从两方面体现。
一方面,艺术的传播靠着有形的实物来传播,比如字画、古玩、各类设计等等。这些艺术产品从产出到在市面上流通,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一道道手续和一个个人的承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传递,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断增加的。每传递一次,就会为社会提供多少经济回报。也正因为是如此,艺术传播速度的快慢,决定了艺术经济发展的快慢,这种传播有点类似人民币的流通,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经济的实力是同样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艺术的传播不仅是通过实物传播,也有通过人来传播,这种传播往往具有的是无形的价值,比如一位老艺术家将他的所学传授给了他的弟子,他的弟子们再将这位老艺术家的艺术传播给另外一些人,这种传播过程中,是通过人在传播。但是无论这种传播是通过以有偿的方式传播,所谓有偿就是指老师在教授学生时,收取一定的传授费用,比如开办各类艺术培训班。还有一种是通过无偿的方式传播,这种传播往往是自愿原则,虽然传和授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回报,但是他们无形中会带动艺术发展,促进艺术的发展,从而对艺术经济产生影响。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传播,最终都将为艺术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艺术经济的社会作用,靠着这种作用,社会整体经济繁荣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四)艺术的美学效用为成为许多行业发展繁荣的主要依赖
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在无形中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无论是什么,都涉及艺术美学范畴。美学经济成了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方式,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行业,都是如此。
在生产企业中,将美的艺术融入产品是商品发展竞争的结果,也是满足大家需求多样性的方式之一,各个厂家用各自的理念,诠释着产品的价值,这种价值通过审美效果和实用效果两个方面来共同体现,在实用价值同质化的今天,那么只有不断的去创造审美价值,而这种审美价值也就是无形价值,可以自由发挥,而且可以因人而异,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所以,今后产品的竞争,就是艺术美学的竞争。这也从侧面诠释了艺术市场和经济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三、总结
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幢幢大楼在夜幕中霓虹灯闪亮,成为大众夜晚浏览观赏的风景,这些赏心悦目的事物,带动了周边一些街道、娱乐场所的人流和消费能力,是眼球经济创造了消费能力,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艺术经济也是如此,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艺术市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作用于经济,都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提供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艺术市场也有着自己独立产业链,这种产业链,往往将艺术直接带入经济,这就是狭义的艺术经济。新时代的环境下,艺术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艺术经济的作用将变得更加的明显和突出。
参考文献:
[1]顾兆贵.艺术经济学[M].艺术生产目的,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