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居建筑与环境;“精准性”;精准建筑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22-0212-01

高品质的生活能给人们精神的享受与安慰,但现代建筑往往不够重视人居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关系,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生存环境质量的期望。同时,不能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生态学和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相结合的人居建筑很有可能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及危害,如环境污染、空调的大量使用等,进而引起臭氧层破坏、建筑材料的有害元素和氡辐射、生活垃圾等等问题。因此,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建筑与环境的模式,使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改善生态环境、减小环境污染以及节约各种资源、使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对大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各国建筑师对人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居建筑与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全面,对产生影响的各要素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了解不多,对其关键作用的要素的控制不够准确。所以,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尊重客观规律和自然法则,用渐进的方法揭示问题的内部规律。尊重地域的自然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设计。

本文认为人居建筑与环境设计中应增加“精准性”,提出了并提出了它的设计原则与对策。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1精准性的内涵及属性

1.1“精准性”的内涵

“精准性”内涵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准确精细的确定相关决定因素,准确分析各决定因子之间的互动程度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巧妙综合诸因子,提出精确的设计要求和目标,选用优质的建筑用材、设备、绿化植被等等,精心策划并且运用精致工艺制造,达到节省各种资源,建造舒适优美的生存环境,使人居建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的目的。并且设计应成为管理加工过程中实施的统筹管理和总分量的有效控制提供前提和基础。各地区也应根据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和人文特点设计精确的准则、标准以及实施方案。

1.2“精准性”的属性

1)整体性。精准性和“标准化”不同又高于标准化,标准化的特点有:固定性、单一性和同一性。其局限于中间产品,对尺寸的协调、产品的标准化和集成化生产要求很高。精准性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强调动态同一、最终产品以及整体的一体化协调,将产品置于更大的环境来进行整体性思考。

2)可控制性。精准性能适时、适量、适地控制,以实现设计

目标。

3)灵活性和多样性。精准性经过不用因素、不同质、量的优化组合,形成不同特点的设计方案,同时还可以形成在某些特点方面具有高度集成化的方案。

4)可匹配性。精准性的最终产品匹配准确并且性能十分可靠。

5)明显的目标。精准性设计的方案具有很明显的目标性和多目

标性。

5)可度量性。精准性可以增加产品量化的指标的透明度,可用于评价、购买、租用等的依据。

2精准性的设计原则和对策

2.1设计者要具有精巧整合各种影响因素的能力

精巧整合和综合不同,应突出互补整合,得出最佳的因子匹配和

方案。

2.2实现精准性设计要拥有充分、大量、可靠的基础

“精准性设计”应依赖于科学和高新技术手段,例如:IT技术、监控、监测、全球定位系统、数据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和气象卫星系统等;应以人本需求为目标,并且依赖人居建筑和环境创造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依靠充分的信息含量;依托合适的传统技术、工艺和材料的升级;依托不同个性、知识和专长的人的汇集;要依靠人类自身知识系统的提高和完善。

2.3各学科、学者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

精准性设计不仅仅是建筑一个专业所能完成的,需要多个专业以及众多学者之间的配合,需要加强各工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设计者要善于开发大家的智慧,善于组织,融合众合作者的奇思妙想,创造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方案。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筑和环境设计与传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当其中某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增强了,则该方面的“精准性”就会产生一定的进步。设计者面对人居建筑与环境的设计目标的某些精准性新要求,应通过运用科学发展观及精确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尽力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从而实现精确的设计目标。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全球范围内人居建筑与环境的“精准性”设计方面的基础仍然不够完善,这主要是长时间的专业划分、单一知识层的掌握、传统科学和技术的制约以及思维模式的固定等等因素造成的。很难对精准性的各决定性要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3结束语

人居建筑与环境是可以有人们有效控制的。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精准性设计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建造有效、合理、可持续发展、舒适、可调的居住环境已经成为可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精准性的设计观念,通晓精准性的设计原则和对策,科学严谨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本文提出精准性的内涵、设计原则和对策,希望可以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促进精准性设计技术的提高,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在21世纪,人们建造美好家园的同时,既满足人们对面积、造型、环境和空间布置的要求,又建造自然和谐的生态建筑,已经成为今后住宅设计的总方向。增加人居建筑和环境设计的精准性在缓解环境污染、节能、节约、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云.生态建筑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1995,6:6-9.

[2]李桂文,周淑萍.住宅科技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

[3]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街道改造;城市设计;胜利大街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沈阳市胜利大街简介

沈阳胜利大街位于沈阳市中心域区,南北连接沈阳皇姑区和浑南新区以及苏家屯区,东西紧靠太原商贸区和铁西新区。

胜利大街经过百年的历史已发展成总长4.4千米、宽280米的商贸物流产业带。内有五金机电城、塞隆眼镜市场、塞隆纺织市场、南二中国小食品城、沈阳温州城等市场。随着沈阳站改造、沈抚城际铁路、地铁工程、SK客运站等工程的实施,胜利大街沿线改造势在必行,而且要进行高目标高起点规划,在几年时间内将它打造成辐射东北地区的电子商贸物流产业带。

2.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多次现场调研,笔者发现该区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建筑风格差异较大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胜利大街两侧环境差别较大,有的地块高楼林立,更多的地块房屋低矮破旧,沿街立面混乱,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

②市场类型单一、分散

市场分区不明显,商品的分类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区分。

③ 交通系统混乱

由于人流、车流量较大,交通系统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出现交通堵塞、人车混行、马路货场等现象。

④ 街道绿化缺失

区域内建筑密度较大,没有考虑到空间层次,道路绿化。没有规模较大的城市开放式绿地,缺乏明显的场所感。

⑤ 夜间亮照明不佳

由于临近沈阳站,到了夜间还有较大的人流量,但区域内的照明不能满足要求,却街道整体亮化没有重点,呈现纷乱的效果。

对以上五点问题的解决将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街道改造的目的与原则

3.1街道改造的目的

① 完善旧街道功能

通过对街道的改造,有针对性的完善原有功能性缺陷,以满足当前或今后的使用的需求,如:交通、游憩、绿化、市政、绿化、商贸等功能的完善。

② 改善人居环境

由于街道历史久远,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都已陈旧,通过改造可以针对人居环境较差的制约因素予以重点改造。

③ 提升城市品质

街道改造既完善功能,也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提供更加舒适、美观的城市环境,增加人文内涵和城市特色,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从而成为沈阳市对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3.2街道改造的原则

① 保护历史风貌

沈阳站地区是沈阳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本次改造要充分体现沈阳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和沈阳的地方建筑特色。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空间环境采取保存、利用、创新等途径,承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景观。

② 合理分区改造

笔者参与设计改造胜利大街的范围为从南五马路至北二马路之间的区段,鉴于本次进行改造的街道长度近1400多米,跨度较大,其中的建筑功能、风格不一,应该在考虑整体的同时分区进行设计。在空间上把胜利大街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环境协调区。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沈阳站、沈阳铁路宾馆、沈阳饭店、沈阳医药大厦四幢历史优秀建筑。

建筑控制区:主要包括沈阳温州城、沈阳铁路物资交流中心、沈阳SK长途客运中心、沈阳和平宾馆等建筑风格和核心保护区较接近的建筑。

环境协调区:主要包括沈铁家园、东北礼品城、中铁九局总部大厦等新建建筑。

针对这三个区域的建筑,在改造中尝试在胜利大街发展成东北最大的电子商务中心的同时,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对于核心保护区尽量保持原来街道的影子,保留沈阳人记忆中的“沈阳南站”;对于建筑控制区,努力让控制区和核心保护区在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搭配上形成呼应,以防出现建筑风格“戛然而止”的现象,形成胜利大街对外的统一街道风貌。

4.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实践

沈阳胜利大街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得在改造时要有针对性,改造强调旧城空间延续可更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城市街道整体风貌与空间,结合规划发展,进行重点改造。

4.1确定街道个性,保留街道风貌

沈阳胜利大街尤其是沈阳站对沈阳人来说有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对于历史建筑,尽量恢复原样,在环境控制区的建筑应在色调上保持和核心区的建筑一致或者相近。新建建筑裙房部分可建骑楼和沈阳站的拱廊保持联系,高层和裙房的色调也应与沈阳站的砖红色有呼应,街道对外的整体风貌得到统一,城市的形象也会得到提升。

4.2合理分布市场,有效疏导交通

街道市场群的合理布置,对于聚集和疏导人流有重大意义,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胜利大街主要商业活动多种多样,在规划时根据同类商业活动合理分布。

胜利大街改造过程将经纬客运站的运输压力转移到新建的SK长途客运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从沈阳南站下车的旅客不至于直接涌进本来就并不宽敞的经纬客运站,而是沿街道步行一小段路程到达SK长途客运站,这样对于三条街道交汇处的交通拥挤情况有很大的改善。(图5)

新建的温州小食品城对于站前人流的集散也起着作用,改变了以往人群沿街道一边行走一边购买商品的情况,并且提供了一个更为良好的购物环境。

4.3控制建筑高度,营造宜人气氛

胜利大街街道全长4400多米,交通流量大,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迅猛,道路目前显得不堪重负,尤其是沈阳站正对面有中华路、中山路与民主路三条道路的车流汇集,因此对交通的重新疏导显得尤其重要,方案采取将中华路、民主路和中山路段建成完全的步行商业街,把车流分到邻近的其他支路,缓解沈阳站出战旅客和胜利大街交通的压力,同时增添了商业氛围。

对于街道空间的感受,根据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提出的理论,如果建筑的高度为H,人行道的宽度为D,D与H的壁纸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感知。

当D/H

当D/H=1时,即人行道宽度于沿街建筑高度相等,场所空间就会给人以内聚,安定和不压抑的心理感受。这种空间尺度能够吸引并鼓舞人们进行良好的户外活动。

当D/H=2时,场所空间带来开阔和空旷的空间感受,围合界面的后侧建筑成为组织空间的一部分。

当D/H=4时,场所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物理空间,围合感消失,人们只是其中的过客而不会停留。

胜利大街核心保护区的建筑高度已定不变,因此对于不同空间感受的获得,关键在于限制新建建筑的退后或裙房高度,根据建筑的功能和性质相应的调整裙房高度H,与街道宽度D获得理想比值。街道改造要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有特点的空间风貌。在延续、保护、更新思路下的改造,重点整合空间形态,使街道景观质量

得以提升。对陈旧的外墙进行重新涂装,注重了建筑原有体量、风格、尺度,形成整洁美观的街道。注重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协调。

4.4加强节点建设,丰富绿化方式

街道改造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改造并提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为市民丰富的活动提供空间载体,形成为城市中移动功能活动服务的集中场地,精心配制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为市民休闲健身等活动提供开放活动场地。

加强绿化建设是解决城市绿地少,人居环境质量低劣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有限,为提高绿化质量,可多利用立体绿化,尽量“占天不占地”,留足街道的功能空间和活动场地,结合各建筑的入口广场进行植物搭配,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

4.6改善亮化工程,提升整体效果

亮化工程的原则也和街道分区相同,对于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目标都是在保持街道统一风貌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首先将核心保护区定位为高亮度区,建筑控制区次之,作为过渡连接环境协调区。对街道亮化制定统一规划,合而不同的原则。对三个区域再次进行细分,针对居住、商业、办公等分别制定具体的亮化原则和照明方式。分别彰显各个区域特色,突出重点。

5.结语

街道改造无疑是旧城更新中的重要内容,与建设新城相比,改造的投资省钱见效快,社会综合效益高。而且对街道功能调整与完善、历史的

继承与延续、人居环境的提高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旧城复杂与新的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的设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Kevin Lynch.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5]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行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建筑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建筑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没有废弃、没有污染、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绿色建筑的特色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起源于 1970 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生命周期评估 LCA(Life Cycle Assessment),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生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和自然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尽量就地取材,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同时,要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此外,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绿色建筑要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2、绿色建筑发展的多元化

2.1绿色建筑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我国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缓慢,开发商是绿色建筑的创造者,消费者是绿色建筑市场的创造者。他们构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两大主要推手。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时,会考虑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会从自身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建筑时会从自身角度考虑成本效益,再做是否购买的决定。因而很有必要为开发商和消费者开发出关于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可视化系统,给出绿色建筑直观的成本效益信息,为其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此外,可视化系统提供的绿色建筑运营使用阶段带来的效益,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补贴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2.2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把最大程度的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产生的能源要大于所消耗的能源,把建筑创造成一个生物体,可以借助阳光、风和雨满足自身对水和能源的要求,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理想的绿色建筑不仅不会损害环境,还会致力于改善环境,也就是说,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量,还会对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不仅不会影响空气,还会过滤空气;不仅会节约能源,还会创造能源。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并采取多元化的政策和措施。这其中既包括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制定和实施技术援助、信息交流、资金资助、税收优惠、简化程序等措施强制或鼓励绿色建筑的开发及推广,也包括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制定自愿遵守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及认定标准等积极推动其发展。

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克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还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湘洲.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2007 (5).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传统造物思想;社会需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3-01

一、社会背景概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改善。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尤其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以及人居环境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资源的耗费问题,必须以节约、节能、节省材料及循环使用材料和综合利用资源的思维去设计产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造物思想值得肯定其恒定价值并指导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的设计方法,下面重点进行三个思想的研究。

二、传统造物思想的研究

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影响当地设计师的设计,在中国传统造物观中存在很多先进的设计思想,如明确设计及设计者的重要性,要求设计分工、强调设计规范、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主张造物设计应该着重关心民生、遵循科学原则、重视“和谐”、追求实用等,这些应该被继承和光大。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通过“和谐”“天人合一”的意境,传达出一定的趣味和思想,其核心是“器以载道”,体现的是如何将虚化的事物附着到实物上,让两者交融更添光彩,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不让好的材料浪费,让它物有所值”这是对设计负责的态度是一种和谐设计观,包含三个重要信息:设计行为应遵循自然规律;设计者应主动辨析材料之美,合理选材用材;技术精湛,能够始于自然、归于自然。

周易哲学的核心可归结为“阴阳”范畴,其中的形式化、符号化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工具,注重内容、实际,用来解释生活、理解人生、关怀生命。易道的运用必须发挥善性、良知,设计师以“周易哲学”为指导思想,有助于建立人性设计观,为和谐而设计,这要求设计师为了人类需求去设计,其中阴阳范畴也提示设计师关注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新的功能,更要关心社会、关心人类问题,从心理、生理、社会认知等全方位去设计产品,注意人与物以及环境的和谐。

“格物”是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致知”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学问所得的资料,是思辨活动所依循的基础。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古代人对造物过程的探究,从哲学上表明了一种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是一种严谨的思辨能力。

三、节约型社会设计方法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造物观中,先哲们从不同视角对生命伦理进行了论述,主张适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善待自然万物,传统造物思想中呈现的低碳意识必然能系之当下指导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闭、中庸的文化,但是以周易哲学中的阴阳概论来看,我们需要延续中国传统造物观中具有恒定价值的一部分。如汉代灯具设计可为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环保型社会的设计做一个典范:当时灯具燃烧都是动物油脂,燃烧后会残留下灰烬,造成室内烟雾弥漫,污染空气和环境,因此灯具设计有了导烟管。烟尘通过导烟管溶入到灯体内的清水中,实现环保功能。这种造物观的核心是从综合、整体的观点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把人所创造的各种工艺品看做是整个自然大系统的产物,工艺品不是孤立的人的产物而是自然界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绿色社区 内涵 可持续发展

1 绿色社区的内涵

绿色社区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型的城市文明社区。构建绿色社区,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扩展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公民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公众获取环境保护信息的建立和完善、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行动、对环境保护法律机制的监督都有积极的作用。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参与机制的社区。它是在传统社区的基础上,将人性化、生态化作为社区创建的宗旨,即从社区的设计、消费、管理始终贯穿绿色的理念,使社区发展能够达到既保护环境,又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又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就硬件而言,是社区里的各种环保措施,它的根本含义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较少损耗,以及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较少破坏,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的完善。而软件建设是指包括一个由政府各相关部门、民间环保组织、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联席会;一支起骨干作用的绿色志愿者组织;一系列持续性的环保活动;一定比例的绿色家庭。建立绿色社区的目的是把环境保护落实到社区,让环保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2 绿色社区的功能

2.1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绿色社区建立了社区的环境保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引导公众开展行之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宣传环保方针、政策,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环境道德理念,弘扬环境文化,可以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2.2 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社区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区文化、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例如,节能、节水、节电、倡导垃圾分类、抵制豪华包装和一次性用品、废旧电池莫乱丢等。这种环境文明不仅有效减少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而且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2.3 监督环境执法。绿色社区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公民环保参与机制,从而发挥社区居民的监督执法作用,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

2.4 提供政策建议。绿色社区通过联席会制度、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建立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居民参与政策建议,以及对政府正确决策的理解。

3 公众参与机制在绿色社区创建中的重要作用

创建绿色社区,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还要发动公众、非政府组织和社区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公民拥有环保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

3.1 公民参与是绿色社区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建绿色社区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社区建设旨在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让环境保护走进社区,走进每个家庭、每个人,使公民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共建社区,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3.2 公众参与使绿色社区创建扩大内涵起到促进作用

绿色社区创建,领导是关键。加强对辖区单位领导的环境保护宣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绿色社区建设工作得到他们的认同,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与辖区单位形成共建关系,签订共建协议,使其能够在人力、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

3.3 公众参与对绿色社区创建起到监督作用

绿色社区创建由于公众参与,一方面是对污染环境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监督,另一方面也是对环境执法工作进行监督,使绿色社区创建不走过场。当出现社区范围的环境问题或纠纷时,必须为民排忧解难。

4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绿色社区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绿色社区创建的工作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总结和提高的问题。

一是由于绿色社区本身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我国目前的绿色社区主要是由居委会和物业来完成,资金来源是创建绿色社区存在的主要障碍。二是现有的绿色社区目标和措施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三是社区智能化的绿色管理理念缺乏。所谓绿色管理,就是把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社区的管理与实践活动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社区的决策要素之一,将社区的环境建设与环保措施作为具体管理目标,使社区按照绿色社区的标准运转。从整体上看,我国在绿色社区建设中绿色管理仍比较缺乏,如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绿色管理机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督制度等。

正因为以上问题的存在,目前我国绿色社区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随着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的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相信绿色社区的创建将会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支持与关注,也将会在未来建设得更好。

5 建立环境管理的社区运行机制

传统的环境管理片面地强调了政府管理者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依赖政府部门的行为理念。然而,政府环保部门难以协调涉及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环境行为。又因运行成本高,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应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的社区运行机制,提倡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共同关心和共同参与。通过社区成员对环境事物的积极参与,使环保部门的一双眼睛变成群众的无数双眼睛,从而在根本上保证资源环境的高效管理。

建立环境管理的社区运行机制,将其化为政府职能部门环境管理的必要补充,还缺乏适当的组织模式,亟待加以培育发展。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能动员社区各种志愿者组织,充分发挥他们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资源,提高政府行动的有效性,推动绿色社区创建,不仅改善了社区环境质量,而且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具体化的社会,是社会的窗口和缩影。创建绿色社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城市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绿色社区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健康理念和环境价值观念,营造了住宅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环境和健康的和谐、道德和行为的一致。这是环保工作社会化的创新,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新途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绿色社区的创建,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能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环境与人类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