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化工技术

煤化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化工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化工技术

煤化工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化工技术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能源

煤炭资源是世界上储存量最丰富的能源,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越发严重,如雾霾等,已经造成人们出行的困难。因此,响应国家对保护环境的号召,及时调整资源结构,发展新型煤化工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

1.1煤气化

煤炭借助相关的化学试剂在高温加热下产生化学反应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不同的气体的混合物,例如碳氢化合物、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化剂都可以与煤炭发生相应的碳反应。另外,煤炭经过热分解后的气态物,例如:烃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也能够和热碳发生化学反应。采取不同的气化方法,将煤炭的性质和除了气化的其他外在条件等进行一定的改变,所得到的气体成分也是不尽相同的。依照不同的煤气炉内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煤气炉从下到上分为氢化带、还原带、干馏带、干燥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炭是会回到高温加热,从而放出水分并将水分蒸发掉。剩下的物质就是焦炭在氧化反应中所得到的产物。通过气化后的产物是粗煤气,经过净化加工后,就能到各种化学品。

1.2煤焦化

煤焦化也就是煤干馏,是将煤炭与空气隔离开,再加上强热得外在条件,进行分解的过程。煤化工包含了一次、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化学加工的过程,所产生的产品有气化产品、液化产品、焦化产品以及合成气化工产品、电石乙炔和焦油化工产品等。这些化工产品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农业等行业内被广泛的使用,其中许多产品都必不可少的。

1.3煤液化

煤液化是将煤炭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流质产物的过程,使得可以利用所得到的流质的碳氢化合物取代石油和相关的制品。煤液化涵括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提高了相关的工艺和技术的水准,将引领新型煤化工和相关产业的重大转变。

直接液化:这项技术在1913年就被德国的科学家发明出来了。在熔剂和高温的作用下,使得气态氢和煤炭进行反应,通过这个反应就提高煤炭的氢含量,最后生产出液体。在1927年,这项技术被科学家改进,将硫化钨和硫化铜作为催化剂时,液化过程被分为了互相加氢和气相加氢两个阶段,并开始建设大型的煤炭直接液化厂,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出现了许多没直接液化的企业。

间接液化:在1923年间接液化的方法问世了,煤炭作为原料,通过气化合成出CO2+H2,并把这种气作为原料,在使用催化剂,合成出液态的烃类。

由于能源危机的影响,世界上的国家都开始重视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许多科研机构加紧了对其的开发研究,开发出了多种工艺技术,现在最常见的是:供氢溶剂法(EDS)、溶剂精制煤工艺(SRC)、氢煤法(H-Coal)等。

2新兴的煤化工技术

2.1利用煤提炼出甲醇及各种化工产品

现在天然气是生产甲醇的主要材料,但是我国的煤碳储存远远大于天然气和石油的储存量,因此很长时间内是利用煤炭作为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甲醇同样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羟基化后还可以制取出的是,醋酸、草酸、甲酸以及醋酸酐等多种化工产品。

2.2煤气化技术

煤气化技术所使用的炉子大部分都是鲁奇、壳牌和德士古等炉型,我国都引进过上面所提及的几种炉型并且成功的生产合成化工产品。这种技术采用了多组分的催化剂,经过化学合成,生产出了包含约占40%的甲醇和约占60%异丁醇的混合物,以生产的异丁醇经过脱水处理制取异丁烯,于此同时,所合成气也可以制成甲基叔丁基醚,这种新型的技术就是用煤炭以及天然气作为原料,从而制成高辛烷值的添加剂。

2.3利用煤合成各类烃类物

经过科学奖多年的刻苦研究,我国中科院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领先于世界水平,逐渐实现可把甲醇裂解,从中制取出烯烃的科学技术。制出烯烃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但是其选择性只有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这项技术中还存在着一些得无法解决,从而影响了整个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的纯度和产量。因此,还需要花费些时间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例如,利用Pd催化原料,草酸可以由亚硝酸和甲醇反应形成,这项技术提供新的草酸合成技术。还有一些公司把CO和甲醇在乙烷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压产生羟基化反应,最终得到甲酸甲酯(HCOOCH3)。

3 结束语

伴随着世界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煤炭作为世界上储存量最多的化石能源,关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煤化工技术的研究、提高是必然的。新兴的煤化工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可以解决化石产品的无法满足日常需求的问题。由此可见,对煤化工技术的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同时也可以很好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能源匮乏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促进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峰.新型煤化工技术和经济竞争力分析[J].山西化工,2012,32(2):49-51,57

[2]黄云兵.新型煤化工技术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2):31-33

[3]李哲.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煤化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104-104

煤化工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洁净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 多联产系统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广物博的文明古国。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煤炭成为经济生产活动和人们如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主要原料和燃料。据悉,我国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占一次能源构成的 75%。然而,对经济繁荣的向往,使得人类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化石燃料为代表的传统能源由于其的不可再生性,同能源需求产生了严重的供需矛盾。

一、新型洁净煤化工技术

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加,新型洁净煤化工技术在当前颇受关注。其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能源,即将最大限度的开发煤能源的潜能,且将煤释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从而达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状态,图1 给出了煤化工经济示意图。目前有下列3种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其一是煤气化技术,它是煤化工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技术,主要以“鲁奇”、“德士古”、“壳牌”等炉型最为普遍,我国生产合成气和化工产品时曾先后引进了上述炉型;其二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及多种化工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外的甲醇生产主要以天然气为主;其三是以煤为原料合成烃类。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甲醇裂解制烯烃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甲醇转化率高达到100%,而对烯烃的选择性高达85%~90%。 图1 煤化工经济示意图

二、新型煤化工的核心技术

1.煤液化技术

1.1技术

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德国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之中;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优秀科学家们历经30多年,终于完成了对该技术的的改进、创新工作。在煤化工领域,煤直接液化称得上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发明了。通过将煤制成油煤浆,放置在 450℃左右和10~30MPa压力的环境中,进行催化加氢,可获得液化油,还能够将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及其他化工产品。尽管没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实例,但对新技术的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神华集团正在引进国外核心技术建设示范工厂。此外,我国有关研发机构在跟踪研究20多年的基础上,正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及专用高效催化剂等关键技术。煤液化技术的前景一片明朗。

1.2煤间接液化技术

煤间接液化也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它是通过气化煤制得合成气(CO、H2),然后通过F-T合成,得到发动机嫩料油和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据需,南非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商业化工厂,由于经验丰富,时至今日南非已形成了年产高达700万吨产品的生产链。目光回转国内,我国对科技的重视日益显现。对间接液化技术我们也有着20多年经验积累,而目前科学界正调整重心,积极开发浆态床低温合成工艺及专用催化剂。此外,立足之身科研外,我国还引进了不少国外技术建设工业示范厂的前期研究。

2.煤气化技术

在煤化工所有技术中,煤气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投资和成本都有较大影响。当前,我国双管齐下,不仅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还致力于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在解决煤气化技术升级的问题上取得不少实质性突破。俗话说,事有轻重缓急。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将重点支持推广水煤浆气化技术、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常压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恩德炉粉煤气化技术;研究干煤粉气化,加压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加压碎煤熔渣气化技术及气体净化技术;建设加压粉煤气化等第二代煤气国产化炉;水煤浆气化和固定床加压气化发展方向是降低投资、大型化、提高煤种适应性、节能降耗;粉煤气化和灰熔聚气化还需要在工业运行和放大方面做大量工作;煤制天然气将得到快速发展。

3.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技术

二甲醚在化工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它既可以代替柴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又可以替代LPG作为民用燃料。在制取方法上,当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一步法”了。传统的制取方法是以甲醉为原料分两步合成,而一步法,则是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二甲醚,该技术具有效率高、工艺环节少、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成为我国当前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4.煤化工联产系统

煤化工联产系统是当前在化工领域重点建设的项目,也是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方向。其致力于通过利用不同技术途径的优势和互补性,将不同工艺优化集成,达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工程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或废弃物排放。例如,F-T合成与甲醉合成联产、煤焦化与直接液化联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新型洁净煤化工的技术所提倡的目标交相辉映。

煤化工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经济竞争力;化工发展;化工产业

随着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能源资源匮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未来的数十年内,我国城乡化建设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对能源的需求自然会水涨船高。对此,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和科学领域类的专家对于未来能源的使用与发展都在竭尽全力地进行研究。众所周知,全球石油能源严重不足,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威胁各国能源安全的潜在危机。如何利用我国的现有资源来解决石油短缺,实现能源利用的多元化,这是现阶段化工企业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新型煤化工的特点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将煤炭作为基本原材料,通过先进的化学工业技术,可以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各种液体燃料、电能、热能等清洁能源以及能够代替石油的化工产品,这是现代能源化学工业发展过程里的一项伟大举措。在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新型煤化工企业已经被列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能源建设计划。新型煤化工是相对于传统煤化工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型煤化工产品以洁净能源为主

在传统煤化工生产中,向用户提供的工艺产品原料大多数以煤焦化、煤电石、煤合成氨等为主,这些原料不易处理干净,会对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而且使用效率不高,不具备反复多次使用的效果。而在新型煤化工当中,洁净性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就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如柴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甲醇汽油等,这些新型原料不仅适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需求,还取代了需要我国从国外部分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等稀缺能源,减轻了能源经济的负担。

(二)新型煤化工采用高新集成优化技术

新型煤化工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根据煤的特点来转化成相应的洁净能源,不同的煤种、不同的煤质以及转化的产品目标不同,都需要采用不同的转化高新技术,同时为了解决过去传统煤化工业在生产工艺上利用率低下的特点,新型煤化工在工艺上开始参照不同的产品结构和能源梯级利用,不断改进工艺的优化集成,追求最大程度的产品生产经济效益。

二、新型煤化工的关键技术

(一)煤炭转化技术

新型煤化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将煤炭资源转化为不同形态的气体、液体、固体的洁净性能源,其中最常见的工艺过程主要体现在炼焦技术的运用上。所谓炼焦实际上就是把炼焦所用的煤炭放置到隔离空气条件下进行1000摄氏度的加热工作。新型煤化工运用炼焦技术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扩充焦用煤的使用范围,避免出现劣质的高焦炭,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煤炭炼焦中要优先采用大容积的焦炉,这样更加容易控制炼焦过程里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因素,降低炼焦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捣固炼焦等炼焦新技术,提高炼焦化产业的发展。

(二)煤炭后加工技术

在煤炭已经完成气体、液体、固体的煤转化技术之后,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再加工活动,从而完成对产品工艺过程的生产。化工合成技术就是后加工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总体来说,化工合成包含了很多具体化的合成工艺,利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改变外部操作环境都会对合成原料气体的转化成功率以及合成产物的收益产量造成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化工合成的主要技术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合成烃类的方法,该合成技术又可以细分为高温合成和低温合成等一系列的合成工艺。

(三)煤炭配套技术

煤炭化工配套技术是依附于煤转化技术和后加工技术而存在的,其中的主要技术表现为催化剂技术、分离提纯技术等。其中,催化剂技术无疑对煤化工生产的过程效率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煤炭直接转化为液态以及煤炭的化工合成,催化剂都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成熟的催化剂技术仍然是处在不断创新的新时代,它直接决定了煤化工产业效益的发展。

三、新型煤化工业经济竞争力分析

新型煤化工业的先进性不仅仅体现在核心技术得到不断拓展开发,更重要的是新型煤化工产业在经济上带给社会的巨大回报。下面就以主要的新型煤化工业产品为例,来比较分析出新型煤化工在经济效益领域内相比未经过转化的原始资源(石油、天然气)体现出的经济竞争力。

截止到去年年底为止,我国石油的加工总量在整个2012年达到了4.62亿吨,柴油的产量也突破了2.49亿吨,国内生产的石油和柴油供给的出口总量突破了850万吨。但是,从国内石油和柴油的供给需求区域位置上来看,东北和西北地区一直是石油的密集开采地,生产的油品也往往将部分储量作为出口,而中南和西南地区对石油的供给需求量明显更大。以煤制油的转化速度来看,预计要到2015年以后,煤制油才能基本弥补上部分地区石油稀缺的情况。因而在短期内,煤化工业还不具备与传统石油化工业抗争的资格。

而对于煤制天然气来说,煤化工就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据统计资料表明,未来三年之内,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会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只要煤化工企业解决了天然气输送的障碍条件之后,煤制天然气对天然气需求市场的补充将会是巨大的,具备广阔的市场经济发展前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新型煤化工业仍然是我国可持续化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效益的扩大,它们必定会取得强有力的市场经济竞争力。(作者单位: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煤化工技术范文第4篇

中国的资源禀赋是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25.23亿t;2008年,产量为27.16亿t,同比增加1.93亿t,同比增长7.65%。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18665.7万t,2008年原油产量达1.89亿t,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净进口油品近2亿t,其中原油进口17472万t,成品油进口2182万t,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8.5%,逼近50%的警戒线水平。2007年,我国天然气产量693亿m3,进口量39亿m3,表观消费量732亿m3;2008年,天然气产量达761亿m3。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30亿t以上;另据有关资料介绍,2009年至2011年的3年内,我国原油目标产量分别是1.92亿t、1.96亿t和1.98亿t;天然气目标产量分别为860亿m3、1050亿m3和1200亿m3。在我国这样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其主要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结构不合理,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而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布点太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有些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等,但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且国家政策总体上持支持态度。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及分类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

我国煤化工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煤焦油工业较落后,主要表现为设备加工能力小,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种少,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煤焦油分散加工,形不成规模。目前上海正着手筹建国内一流的煤焦油蒸馏装置,必将大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代表煤化工技术水平的煤气化技术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合成氨产量居世界第一,无烟煤或焦碳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合成氨生产能力的65%左右,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我国甲醇的现有生产能力为300万t/a,其中规模最大的装置有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年产20万t甲醇;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引进的10万t/a生产装置。其余的装置年生产能力为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且技术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另外,以煤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可望实现工业化。

(二)分类

1.传统产品领域

要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化工的产品领域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并促使企业改制、改组,设法做强做大,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劣势的产品领域宜加速淘汰、关闭或转产;降低高能耗煤化工产品在行业的比重,收紧、缩减高能耗产品的出口;限制和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

2.能源替代品

这一部分是煤化工的潜在市场,市场前景广阔是发展的重点。以煤制油(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甲醇的主要潜在市场是作燃料:燃料甲醇(掺烧或全烧);甲醇转化为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中型燃气轮机发电的燃料;燃料电池;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

二、现代煤化工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煤化工技术包括焦油化工、煤合成气化工及电石乙炔化工等等。煤的气化技术在煤化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进的催化合成技术、分离技术、生物化工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保技术与大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基础,新型煤化工技术就是以煤气化为龙头组合应用现代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各类化工产品为成品油、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进而发展为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已经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世界上目前拥有的新型煤化工技术主要有——煤气化技术,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技术,煤路线合成烃类的技术。最令人关注的是煤制油合成气生产烯烃的技术,IGCC技术在国外也是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引进国外煤气化技术,但国产化的煤气化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见以生产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和化工产品为主的现代煤——能源——化工一体化产业,即将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现代煤化工是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的产业,应采取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设及运行方式。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基地化、大型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一体化。就是把大型煤化工装置和煤矿结合起来(当然亦可以采取煤—电—化一体化联产模式)。把煤气化装置建在矿上(或临近矿区),力求减少煤炭运耗及费用,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按煤质资源优质优用,劣质劣用,各得其所)。只有形成煤化工与煤矿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才能减少日后的价格、运输和布局的风险。

坚持基地化。化学工业内在的固有特性适宜于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基地是企业群体的集称。基地内集中布置相关企业,可以充分、高效、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发挥企业的集聚效应。总之,煤化工发展实施基地化布局最重要的目的是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高度资源优化配置,谋求集约化经营。

坚持大型化、现代化。只有采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建设大型规模效益的装置才能形成一流的煤化工基地,谋求跨越式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煤化工如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则无法忍受国际油价波动,和经济全球化带来高度的市场竞争的冲击。

由于煤本身的固有的特性(碳多氢少,矿物杂质多,固态且难以溶化、溶解等),要把从不清洁的能源转为清洁的化工原料,所经过的流程长、环节多、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因而必然导致投资大。煤化工的投资高亦是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此,一方面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发展规模装置,谋求减少单位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依靠优质低价煤的稳定供应以及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谋求降低生产原料成本。经济效益是考核煤化工能否发展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三、新型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燃料),C1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它包括了煤炭液化(直接和间接),煤炭气化、煤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以及集煤转化、发电、冶金、建材等工艺为一体的煤化联产和洁净煤技术。其中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煤化工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巨大需求,煤炭焦化、煤气化-甲醇、煤制油、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煤化工实际上是建立在传统煤化工基础上的,与传统煤化工密不可分。其特点如下。

(一)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电力、热力等以及煤化工独具优势的特有化工产品,如芳香烃类产品。

(二)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新型煤化工是未来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紧密依托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并与其它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三)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新型煤化工根据煤种、煤质特点及目标产品不同,采用不同煤转化高新技术,并在能源梯级利用、产品结构方面对工艺优化集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如煤焦化-煤直接液化联产、煤焦化-煤气化合成联产、煤气化合成-电力联产、煤层气开发与化工利用、煤化工与矿物加工联产等。同时,新型煤化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和产业化建设。

(四)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新型煤化工发展将以建设大型企业为主,包括采用大型反应器和建设大型现代化单元工厂,如百万吨级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工厂以及大型联产系统等。在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每个产业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厂,相近的几个基地组成基地群,成为国内新的重要能源产业。

(五)有效利用煤炭资源。新型煤化工注重煤的洁净、高效利用,如高硫煤或高活性低变质煤作化工原料煤,在一个工厂用不同的技术加工不同煤种并使各种技术得到集成和互补,使各种煤炭达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煤种、煤质特点,实现不同质量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新型煤化工强化对副产煤气、合成尾气、煤气化及燃烧灰渣等废物和余能的利用。

(六)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建设大型工厂,应用高新技术,发挥资源与价格优势,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优化集成,资源、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等措施,减少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四、对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关键技术的建议

(一)煤炭液化技术

无论是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开发,建设煤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工厂都需要国内有大量技术配套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另外,一次性投资较大也是其共有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国家部署在少数条件适合的企业和地区进行工程化和商业化示范项目,可以在技术开发、工程化推进以及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技术也是当前和未来几十年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国内拟建的煤液化项目多采取跨行业、多元化联合投资和多渠道融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筹措问题,这是今后煤液化项目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甲醇和二甲醚合成技术

目前,国内已经建设或拟建设的甲醇生产项目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新上项目的总生产能力不低于1000万t/a。国外的研究认为,甲醇和二甲醚作为代用发动机燃料(不是少量掺烧),到达用户的全成本大于煤基合成油(煤间接液化),同时二甲醚代替柴油也有相关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今后新建甲醇、二甲醚工程项目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和供求变化。

(三)煤炭焦化

新建煤炭焦化工程项目应立足煤炭企业原料煤特点,采用大型焦炉和能够提高焦炭质量的先进技术以及必要的环保技术,以应对未来优质炼焦煤不足、焦炭市场变化和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

(四)煤化工多联产

煤化工技术范文第5篇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是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骨干课,其主要讲授现代煤化工技术概要、空气深冷液化生产技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技术、煤制油技术等新型煤化工生产工艺基础理论、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及生产操作。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学生能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特性,掌握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教学,学生能独立完成煤气化、甲醇合成的生产工作过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本领,实现了学生就业与化工企业的零对接,本课程为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的《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打破陈旧的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底子薄的特点,降低理论要求,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

一、教材改革

1.理清层次,项目选取。

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庞大,而《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教材由于内容偏多,涉及到一些内容比如原理和设备介绍与《化工原理》课程中重复过多,以及相同内容在众多章节中重复出现,内容介绍松散不能突出重点的缺陷,这样学生会感到内容上很多很乱。为了帮学生理清思路。我们根据每一章的内容以及化工生产技术在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化工生产操作人员职业岗位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为原则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选取总体思路如图所示。

项目内容选取具体依据如下: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化工生产操作人员岗位任职要求。

2)职业资格标准:化工总控工(中级工)。

3)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前、后续课程的关系及难易程序。

4)工学结合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到企业的适应能力。

2.项目化教材编写。

教材与煤化工企业共同开发,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新的教学理念,所选取的主要内容,涵盖当前煤化工的新技术,新方法,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具有行业职业岗位特点,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拓展空间。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材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并充实应用实例内容,对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注意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注重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的有机结合。强化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材行文应言简意赅,语言表达精确、科学。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1.按现代煤化工生产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设为课程导引、空气深冷液化分离、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二甲醚生产技术六个典型工作模块。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煤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

2.以现代煤化工企业生产仿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系列实训为主线,实施工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部分课程在课堂组织教学;部分课程在企业现场进行教学;模拟实训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利用校企两种教学资源,校企师资队伍,边讲边做,边做边学,讲讲做做,学做合一。充分利用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和校内外丰富的实训资源,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课程的工作过程导向,以“会做”为原则,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掌握化工操作工技能的目的,并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职业岗位基本技能和职业岗位核心技能为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并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品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的组织和安排都紧紧围绕该目标进行。

4.以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来确保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来实施。

4.以课程标准为技能考核环节的核心,根据课程知识点多、知识关联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依据化工生产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上应尽可能地与职业资格考核接轨,增加主观分析和操作技能训练性试题,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鉴定题库,使之能够真实地检测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考核形式上,不以一卷定成绩,而是平时考核(包括讨论能力、学生参与度、完成任务情况、现场动手能力)、现场教学、阶段考核、专项实训与期末理论考核的综合考评。

4.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大纲和进行教材建设。根据化工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以企业基本操作技能为基础,关键技能为核心提炼能力教学点,并以此为基础编写工作过程导向、模块化教学的教材。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煤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为煤化工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2】,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项目化教学和不同层次的实习过程,使学生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更好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毕业工作时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