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实践

大学足球是一个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相对新生的事物,属于中国足球的一个分支。大学足球为中国足坛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为中国足球事业培养有潜力的队员,为国队探索训练模式与实行新兴理念,可以说,大学足球为中国足球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然而,由于中国足球事业整体上成绩并不理想,大学足球的发展随之受到重重阻力。在这种困境下,新的足球训练方法和新的足球训练理念便成为国足的出路之一,于是创新足球训练的概念方法就成为诸多足坛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而为了实践创新足球训练概念,大学足球便成为一项很好的平台,其中大学足球的组合训练模式备受业界关注。

1有关大学组合足球训练的理论探究

1.1组合训练的概念

为了突破和拓展传统的训练模式,大学足球对传统足球训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长时间的磨合训练总结出一种将多种训练手段无缝结合,将各个不同的专业动作拼接组合成一个连续的肢体行为来训练,全面增强了训练效果,整体提高了训练方法的合理性,是一种极具人文与科学性的训练理论。有关大学的训练理论、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都在大学足球的组合训练理论的范畴内。

1.2训练理念的理解

所谓理念,即是对存在事物的具体性的、客观性的、精确性的定义描述,它是一种理想信仰,一种哲学追求,一种精神向往,一种客观意识,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客观思考与现实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追寻所得到的的智慧结晶。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发现它存在的身影,比如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经营理念等,而这些理念在该行业中往往起到了独树一帜的引领指导作用,是其他方面影响所不能撼动的地位。足球组合训练理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固定性。它形成于足球比赛和足球训练之中,有极强的准确性和固定性。据研究,组合训练理念要求训练过程必须同时兼顾四个方面:其一,真实性;其二,训练技巧要与市级比赛相衔接;其三,多种训练方法有机结合;其四,着重关注队员足球意识的成长性培养。

1.3训练方法的选择

所谓方法,即是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一种方式,它的定义相对广泛,领域不同意味的含义就不同,即使同一领域内,方法也有数种选择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果,增强比赛技能而使用的手段便是运动训练方法。它的前身是对训练理念和理论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之后产生的,否则脱离现实性与客观性,方法便没有可可行性。组合训练则深谙方法原则,紧接实际情况,充分分析队员的身体状态、训练程度、心理素质,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出的相对科学的训练方式,因材施教,将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合理统筹,统一安排。

1.4训练手段的采用

训练手段,即是有着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目的的某种专业训练任务。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在比赛中更有优势,科学的训练手段便是运动员所需要的。以目的分类,训练手段可以分为体能训练手段和心理训练手段;以效果分类,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手段;以动作的连续性分类,可以分为单一训练手段和多项训练手段。组合训练即属于多项训练,相较于单一训练有着极大的效能优势与实用性。

2大学足球训练理论的实践

理论就实践来说有着极强的指导引领作用,如果只是盲目的研究理论却不以实践验证,便沦为变相的纸上谈兵而已,看似科学强大的理论就变成一纸空书毫无意义;而只是一味地进行实践却不遵循理论概念的引导,则必定会造成运营方向的偏离,导致实践的结果与预期不符。因此,实践与理论必须合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走出困境的目的。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可以在三个方面体现在实验的应用中。

2.1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身为运动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它支撑着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纵横驰骋努力拼搏。比如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在这60分钟内所有的运动员都会不停进行跑、传、接、射等各种大幅度高消耗身体动作,下半场就有运动员难以支撑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体能耐力的训练就十分必须与重要。以组合训练的理论为指导,体能训练就要采用持续训练法,中间间断进行应变力训练,用强化训练法确保训练结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五段加速跑、两人三项跑动传球、旗杆障碍跑、掷实心球、跑动中传接球等多种方式同时进行,通过数种手段的共同作用,可以显著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赛场上的优势。

2.2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技术训练指导中的应用

在技术训练指导中运用组合训练理论有以下三个原则:其一,情景再现,将比赛环境真实地提供给运动员。各项训练的单项实施对于运动员来说只适用于初学者,对专业运动员而言远远不够,于是身为教练就需要不断创新训练手段,完善训练理论,制定新的训练项目,尽力模拟比赛的真实情景,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员素质。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从单一到多项,第二,从模拟到实战,第三,从简单到复杂,第四,从一人到多人,切记不要一蹴而就。以组合训练理论为指导,具体到队员的自身状况,设计不同的传球、射门、对抗训练,将所有练习以小组形式进行,达到提高队员比赛技能的目的,最终在赛场取得优势。

2.3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理论在战术训练指导中的应用

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而制定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所谓的战术。战术训练的制定原则运用到足球比赛中首先是要制定一个主战术,主战术就是在赛场上确定的绝对不变的战术,以主战术应万般战术,一个战队所有其他战术也是在主战术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改进而来的。其次其他战术是根据赛场具体情况而确定的。

3小结

国家的将来和希望在于大学生,大学足球同样可以为中国足球的曙光提供巨大助力,组合训练作为大学足球的新兴科学性理论,极有可能带领国足走出困境,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李万鹏.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3,(42):102.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在一场胜利中,教练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这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日本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体现得一目了然。日本与澳大利亚这两支球队的实力非常接近,因此两队主帅济科和希丁克的执教能力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赛的胜负。比赛当天气温高达摄氏30多度,而且在下午三点开赛。看到这种情形,澳大利亚队主教练希丁克在赛前会议上对队员们下达了这样的指示,“不要做无谓的进攻,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给对手施加压力。现在天气很热,回防的次数越多消耗的体力就越大,我们应该尽量把球控制在自己脚下。”而日本队主教练济科并没有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战术,因此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日本队场上队员体力严重透支,而保存了体力的澳大利亚队在比赛结束前8分钟连进三球,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比赛后济科无奈地说到:“我们在体能上不占优势。”但当我们了解到希丁克根据天气状况适时改变战术的实情后,济科的这番话恐怕也只能是不服输的借口罢了。

一直以来,希丁克率领他所执教的球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战绩:1998年法国世界杯,率领荷兰队杀进四强;2002年韩日世界杯,率领韩国队闯进四强;2005年欧洲冠军联赛,率领埃因霍温队冲进四强;2006年德国世界杯,又率领澳大利亚队挺进十六强。希丁克所执教的这些球队,除荷兰队外,没有一支球队可以算得上是强队,但他却奇迹般地让这些球队在与众多强队的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希丁克的执教特点是“事先想好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做出相应的布置。”他会在比赛前夜召集教练组开会,在这里教练们把比赛当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找出相应的对策,并把球员替换上场的顺序记录下来。

希丁克这样解释说:“比赛一旦开始,我就会很兴奋,以至于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所以我会在冷静的时候把战术安排和球员变化预先思考确定,比赛开始后就按着计划安排来。”

希丁克的执教优点不仅体现在良好的战术安排上,他发掘新人的能力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执教荷兰埃因霍温队时,十几岁的伊卜拉希姆・阿费莱和伊斯梅尔・埃萨蒂就获得了很好的机会向人们展示自己,“我经常在队伍中安排两三个年轻球员,因为即使这些年轻球员不能马上就有精彩的表现,也能够从前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可以看看他们在训练中对顶级对抗的专注程度和适应程度。我所重视的是我的球员是否具有战术性的“眼睛”、“耳朵”和“嘴巴”。能否迅速判断对方攻守阵型的变化,并能够向周围的同伴发出指示,这些对一名职业球员来说是最重要的。”

与希丁克强调战术和球队管理并扬名立万相比,也有个人用不同的方法成为被大家熟知的优秀教练,这就是里杰卡尔德。里杰卡尔德最初成为教练时,所执教球队的战绩难以令人满意:没有半点执教经验的他被提拔为荷兰队主教练,在2000年欧洲杯中主场点球大战不敌意大利队后,里杰卡尔德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其后出任荷甲鹿特丹队主帅,因为鹿特丹队是一支弱队,里杰卡尔德强调进攻战术的打法使鹿特丹队惨遭降级。

但在里杰卡尔德2003年出任巴塞罗那队主教练后,逐渐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他的恶评。比赛对手的分析和详细的防守策略委任给助理教练腾卡特,自己把精力全部放在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贯彻自己的理念上。他的理想就是将克鲁伊夫的足球思想发扬光大。

克鲁伊夫发明了“抢圈”(也叫遛猴)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就是五个人围成一圈,迅速传球,在圈内的两个人则要尽可能去截断传球。这种训练方法蕴含着足球比赛中换位和移动两个重要的概念,并加强了球员在实战中出球的速度和准确性,现在这种训练方法已经在世界各个角落普及。里杰卡尔德则进一步发展了“抢圈”这个训练方法。“一碰到球,就马上和相邻的队员交换位置”,“使用两个球同时传球”等规则都被引入球队的训练当中。这种训练方法的原理是把足球场当成一个大圈,把球员在场上的传球当成平时的抢圈训练,球员在足球场上保持合适的距离,站好位置,能够瞬间来回的传球。把比赛变成一次充满活力与乐趣的“抢圈”。如果你经常看巴塞罗那队的比赛,你就可以发现他们的控球能力和在逼抢中游刃有余的巴萨式地面传递就是来源于“抢圈”游戏。当巴塞罗那队各个位置不停移动制造出空间时,对方球员就只能跟着他们的迅速传递左奔右跑,屡屡扑空。

尽管里杰卡尔德的个人战术风格并不太成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设性创举,很少被人们称为名帅,但他对如何去赢得胜利有着自己的哲学,他也曾带领球队取得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从这点上来看他已经无愧于名帅的赞誉。名帅能让球星升华成巨星,如果没有里杰卡尔德的训练方法,也就很难有罗纳尔迪尼奥与埃托奥等人的辉煌成就。1974年世界杯中荷兰队主教练米歇尔斯率领以克鲁伊夫为核心的荷兰队采用全攻全守的战术冲击顶峰,克鲁伊夫在出任阿贾克斯和巴塞罗那主帅后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进攻性的足球打法,现在这种打法已经成为了西班牙足球的标准,而里杰卡尔德正是这股潮流的引领者。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1. 腿部力量训练法

1.1 训练器材

一副可以加减重量的杠铃。

1.2 训练目的

(1)雪加强腿部负重起蹲力量的训练。

(2)雪加强腿部负重跨步力量的训练。

(3)雪加强腿部负重跳跃力量的训练。

1.3 训练方法

(1)雪肩背负较重量级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两脚平行分立,原地匀速下蹲再起立,起立时腿部尽量发力向上,有向上跃起的趋势。重复以上动作,每十次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2)雪肩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双脚漫正弓字步匀速跨步前行,行进中作弓字步时,要借杠铃重量尽可能做下压腿的动作。每十步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3)雪肩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正面对前方,双脚做往右或左的匀速侧向跨步动作。行进中正面面对的方向要与行进方向保持垂直,不得扭向。要尽可能练出侧跨步的较大步幅和身体的协调性。每十步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左右向交替进行,适应后可适当增量。

(4)雪肩背负中等重量杠铃,两手握紧保持平衡。在原地做两脚前后交叉腿匀速跳跃动作,在注意两叉时的协调性的基础上,不断加快频率。每二十次为一组,三组为一个过程,适应后可再适当增量。

2. 轻重球训练法

2.1 训练目的

(1)雪练习可拉力。

(2)雪练习后控球能力。

2.2 训练器材

(1)雪选一个破的足球,在里面的外层加入软性物体(例如布、海绵)雪,软性物体所包含的内层再加入有一定质量的软性物体(例如小沙包、小实心球)雪,再把破的地方补好,将它做成一个外层较软内层较重的有一定重量的实心球。

(2)雪一个普通排球。

2.3 训练方法

(1)雪将实心球用双手向空中高高抛起,然后用正脚面去接,尽可能练到将球和脚面一起很顺服平稳的降落地面,要有一种能卸掉球重量的感觉,从中练习脚对球的吸附性。

(2)雪面对一面墙,用正脚背把球踢向墙,反弹后又不断的重复。在正脚背接触球的瞬间,要减速,用柔力接触球面,接近球面后再逐渐加大力度推球。如此反复,逐步练习到脚踢球时不再感到疼了,而且能将球踢得尽可能远,跟踢正常足球一样。主要练习的是脚面接触球瞬间可控力的掌握以及之后的可控力的运用。

(3)雪学习颠实心球。跟颠正常足球一样,在接球下堕时,脚应像手接篮球那样,先下堕逐步消减球的向下的加速度力量,再逐步加强反向作用力,使球转而向上,如此反复,逐步练习到脚踢球时不再感到疼痛。主要练习的是脚面接触球瞬间可控力的掌握及之后可控力的运用。

(4)雪带着实习球,进行绕圈子、绕之字形、绕障碍物等练习。在盘带的过程中,由于实心球比正常足球重,对盘带正常足球而言,实心球又有较大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间内处于我们所说的控球状态。实心球的盘带,是同时练习后控球及可控里的最主要的有效方法之一。

(5)雪要使实心球尽可能的传得远、传得准。在回到使用正常足球时,会起到实质性作用。

(6)雪学习用脚尖盘带实心球,要练习到脚既不痛,又能把球推送到恰当的地方,就象盘带正常足球一样为止。

(7)雪在以上练习中,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用排球交替训练。练习实心球的感觉是比较重、滞、痛,而练习排球的感觉就是比较轻、跳、飘。在盘带的过程中,由于排球比正常足球轻很多,相对盘带正常足球而言,排球的前滚性非常强,也就是说它在大多数时间内就处于我们所说的前控球状态。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通过可控力的运用,将所用的力度适当地减小,使球由较多前控状态转变为较多后控状态,而这个过程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的。这也是同时练习后控球及可控力的最有效办法之一。

3. 单腿训练法

3.1 训练目的

(1)雪强化练习任何一个单脚处理球的能力。

(2)雪强化练习任何一个单脚作支撑、掩护、转向的能力。

3.2 训练方法

(1)雪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半个小时、半场球、半天)雪,严格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2)雪其中一只腿仅负责支撑、掩护、转向等任务,也就是说,这只腿在这段时间段内,要负责起对整个身体大部分重量的支撑作用,且要根据下一步行动可能转变的趋向来确定脚掌所落的位置和摆向;要在适当的时候插到适当的地方,阻隔地方的破坏,从而起到对球的掩护作用。

(3)雪其中另外一只腿就起到对球的完全支配作用。也就是说,这一只腿通过推、拉、弹、拨等对球的动作,完成盘带、传送、射门等全部对球的技术动作。

(4)雪在另一个一定的时间段内(半个小时、半场球、半天)雪,两只脚任务对调,各自交换执行对方的动作任务。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

足球战术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1、技术创新

我国许多在世界上领先的运动项目,都是在创新过程中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就是根据世界各国强手的技、战术,结合中国运动员的身体特点,不断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新技术、新打法、新战术,才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我国跳水项目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队教练曾提出:“走在世界跳水难度前面”的口号,这些都是创新意识强的表现。在裁判主观判断评分的项目中,创新动作的得分因素大大提高。 25届奥运会上竞技体操d组难度已被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掌握,有的降为c组动作,e组动作对于一些优秀运动员,在一套动作中竟可出现2―3个,超e组动作已很普遍。中国体操队在动作创新,提高难度上付出许多心血。因此,在世界大赛中多次夺取世界冠军,以我国选手命名的技术动作屡见不鲜。

2 训练方法创新

每个项目都有其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在这个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够找出适应这一项目特点的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去训练,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地达到训练的效果,提高成绩。如田径运动中长跑项目训练方法的发展变化最多,最具代表性。每当训练方法发生改变,中长跑项目的运动成绩就大大提高一步。我国优秀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就是一个敢于突破中长跑训练方法中许多理论和的教练。因此,由他训练的一批运动员,创造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在世界中长跑训练史上产生了轰动效应。著名跳高教练胡鸿飞在训练中总有新法、新花样,朱建华正是在这种不断更新、变换训练手段、方法的过程中,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以上种种例子都是在不断创新训练方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

3 战术的创新

许多对抗性项目的运动员除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外,在战术上还应不断的创新。60年代,世界足球曾出现以防守为主的打法,随着以克鲁伊夫为代表的荷兰全攻全守打法的出现,足球比赛场上的变化加大,比赛激烈,观赏性更强。现代足球比赛多变的战术使攻、防转换更快,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篮球运动在50年代时,前锋、后卫、中锋分工十分明确,联防战术的出现曾占据主要地位,随后高中锋、双中锋的打法应运而生。随着篮球技术特别是个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半场盯人,全场人盯人的战术影响着队员位置的变化,高大中锋已具有能里能外的本领。

4教练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教练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从以下3方面来进行:

4.1 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训练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哲学和思维学科知识。教练员在具有训练经验的基础上,若能掌握一些有关训练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训练实践,就可以逐步使训练从无序到有序,从盲目到自觉,从经验到科学化产生一个飞跃,这无疑为创新意识提供前提条件。这些基础知识包括体育教学法、体育社会学、管理学、运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等。

4.2 训练经历

训练经历是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为创新意识提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的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训练原则和方法,熟悉和掌握各项目的特点和发展动态,通过全面的观察发现我们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动机,有了这个确定动机,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因此说训练经历是全面了解认识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用开阔的视野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训练,并在训练中多观察多思考。

4.3 训练能力

训练能力指的是教练员进行专项训练的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等,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顺利实践意识的保证。虽然有良好的创新动机,但是训练能力差,即使创新构思再好也无法使其变为现实。因此我们教练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训练能力,才能保证创新意识的形成。

5 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合在各种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掌握一些培养运动员创新意识的方法。

5.1诱导法: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运动员,在某些训练课中,教练员只提出训练任务和要求,诱导运动员自己去探求和设计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法,最后,教练员再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这有利于启发运动员进行独立思考,为运动员自我潜力的发挥提供条件。

5.2激励法:

教练员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对运动员在训练中某些方面的创新意向及做法,一些新的见解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进取。即使有些见解不对或有些做法不妥,也应及时肯定其敢于创新的一面,以保护刚刚激发起来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