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经过20年的时间逐步确立了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在此之前大多参照美术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较为薄弱。
1.课程重复严重。此处所说的课程重复并不是指同一课程出现二次或多次教学的意思,而是指同一内容被多个课程重叠交叉讲授。这种重复往往是无意的。这样的重叠只是保证了所讲授内容的完整性,却破坏了整体的课程结构问题,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在某些内容上重叠交叉。以环境设计为例,其基础课中包含对设计程序、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但是在每门设计专业课中又会重复以上内容,因为学生没有设计经验及相关的设计知识,这一部分讲过的基础知识就很有必要在专业课中再讲解一遍,造成资源及时间的浪费,使得本来庞大的课程体系更加臃肿,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作业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对反复的教学内容丧失兴趣。
2.教学核心问题不突出。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设计艺术教学内容的反复调整。这些变化有些是积极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盲目的。增加的内容多,合并减去的内容少,单纯的加法导致了学科的体量增大重复性增多。例如,现代设计艺术教学中近年增加的设计管理、合同法、设计伦理学、设计概论、艺术概论以及各种新型电脑知识网络知识等课程,从横向角度来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可以在设计中以及工作中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是从纵向来看彼此缺乏联系、过渡跨学科的现象严重,所学内容表面化、僵硬化现象严重。很多理论课都是从艺术史艺术理论中脱胎而来的,不同的课程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一样的,重复现象严重。这些新增加的内容有些已经超出了现有设计艺术教学的知识范畴,授课教师也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的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实用的作用。如果聘用专业的非设计人员来讲解这部分内容,又导致知识点孤立、与设计没联系。
3.设计力不足。设计艺术是多重标准的学科,每个标准代表一位设计师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多样性在现代非常重要,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正在磨灭这种多样性。长久以来,由于忽略对课程结构中艺术多样性的考虑,使得设计艺术教学标准唯一,直接导致了学生设计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
艺术是难以统一传授的,引导和启发的课程如果不具备多样性、多重标准,这就导致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同一化。中国现有超过五百万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这个数字随着各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入社会还在增加中,如此多的设计师却没有对国内的设计行业状况有多少改变。模仿、抄袭、山寨成为中国设计的代名词 我们有庞大的设计人员却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师设计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教学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二、设计艺术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
1.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经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现代设计的走向。而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同样不可忽视经济的作用。德、日的设计艺术教学模式对我国影响很大,其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有目共睹。德国一百年前就已经把设计艺术教学单元化模块化,从而为批量培养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大门。时过境迁,当时的一些教学模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的内容不断地被补充进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艺术学专业近年不断地被细分、专业化并增加新内容,这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同时何尝不是因为设计艺术类单一学科的承载量过大所致。例如环境设计中分离出去的陈设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专业、舞台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专业,这些一度都曾包含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在逐渐脱离,成为独立的专业门类。在这种专业逐渐细分的环境下,如何把握设计的本质则变得尤为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新材料的频繁面世,新科技的快速更迭,新思路的不断涌现使得设计艺术的责任更多,关照面更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设计艺术教学的变革与完善迫在眉睫、意义重大。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度,对于提升整体的设计力,重点关照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课程要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等过程,始终处于多变的状态,从而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但是关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却始终比较注重。设计艺术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在低年级时就知道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和怎么用,要懂得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设计力的提升是设计艺术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
3.要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目前,学设计与做设计的人数激增,设计专业要及时体现其客观效能。设计人员要创造应有的价值,要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不断完善知识,获得在学校中不易获得的经验、技巧、沟通能力,要学以致用。社会实践课程是提升学习者设计力的重要途径。
环境设计是集艺术、人文、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学,设计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各个领域。“室内设计原理”是地方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理论课,课程系统阐述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密切联系建筑技术、关注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通过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完成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树立学生正确设计观,为培养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的人才奠定坚实理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室内设计的分类和方法步骤、室内空间组织与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明、风格流派、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以及室内装饰材料、陈设与家具、室内色彩、室内绿化及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1“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
“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专业课,是专业设计先修课程,对设计初步与表现、设计基础、创造性思维等基础课程起到汇聚及导向,在环境设计专业几大方向课程体系中都有着对相关课程的链接作用。同时,在专业教育进程中室内设计原理处于理论基础到设计实践的过渡课程,发挥着引导基础理论课和支撑核心设计课的作用。
2“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为例)
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设计实践课教学,回顾近年来理论课程的传统教学体系,“室内设计原理”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核心基础理论课从课堂教学、辅导教学、教学效果反馈、考核评价机制等教学环节均反映出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传统授课模式滞后“室内设计原理”传统授课模式为理论知识系统讲述,图文结合进行大量设计案例解析。授课模式虽有丰富性,但对于一门以“空间设计”为核心,以建筑设计为背景的专业理论而言,授课方式过于平面化,缺乏新意,难以体现专业特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雷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无法得到训练。另外,大量实际案例解析涉及面广,内容宽泛,难有知识点针对性,导致学生在脑海中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处于割裂状态,教学效果很不乐观。急需在授课方式上考虑迎合学生心理,授课方式需要新颖,授课内容需要更加直观。(2)理论学习难以紧密联系设计实践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中,知识点相互关联的课程应紧密联系才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现阶段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与室内相关设计课的时间安排跨度过大,设计实践课时间设置相对滞后,学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训练当中。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从概论到设计要素各个层面,知识点比较分散,概论式讲解针对性差,欠缺有效归纳总结,难以直接指导学生进行后续专题设计,达不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完善、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课程时间安排方面都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此外,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欠缺灵活性和客观性。目前课程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考核内容为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价和建筑小空间环境设计。考核结果反映出学生往往从较浅层面分析空间布局、美感与设计缺陷,深度不够,对设计规范、材质应用知之甚少;环境设计只能进行简单的家具摆设、空间分割,无法应对稍微复杂类型的空间设计。
3解决问题的教学新思路
3.1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依据环境设计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规律,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动态”教学模式,其作为一种新的直观教学手段,内容涵盖三个方面,“动态步骤、动线引导”“人视三维立体空间”“可变换设计元素的体验式多媒体设计”(见图1)。(1)“动态步骤、动线引导”演示性教学该教学模式是“动态”教学模式中重点的理论授课方法,以单个空间界面逐步动态组合为各种类型整体空间,加之视线、交通流线,以动线引导的演示方式进行教学展示。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如空间构成、空间序列、空间分隔与过渡、空间类型等均适用于此教学模式。(2)“人视三维立体空间”体验式动态教学“人视三维立体空间”体验式教学主要应用于室内专题设计的解题和辅导环节,针对不同功能的空间类型如居住空间、餐饮空间、售卖空间以及观演空间设计,根据场地平面图构建三维立体空间模型,以人视角度进行三维空间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空间结构、尺度、界面肌理等。(3)“可变换设计元素的体验式多媒体设计”此动态模式借助可变换设计元素的多媒体平台,在既定空间内进行界面材质、色彩、灯光照明、家具陈设的变换,快速形成不同功能、风格的成品空间模板,启发学生对不同类型设计风格、设计流派产生体验进而认知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本课程大部分理论知识教学,如室内照明设计、室内色彩设计、材质设计、家具设计。以本课程建设为先锋率先实行“动态”教学模式,融入现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完善,确保课程发展的多元化与统一性,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和课程目的更加清晰。
3.2针对性整合知识点,分解嵌入以联系设计实践
教学模式的革新,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室内设计原理是环境设计专业骨干课程与先导课,承上启下作用十分明显。应立足专业培养计划,根据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更新课程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整合与其内容紧密相关的其他课程知识,使之形成课程群链接关系。从知识结构出发,把课程内容与课时分解为基础理论与专题指导知识两部分,先进行本课程基础理论讲解,随后将专题指导知识针对专题类别分解,分别嵌入在后续各个设计课程中,在专题设计开题阶段进行专题解析,发挥及时、全面、深入和针对性强的作用。将基础理论教学作为铺垫,确保专题指导知识教学能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支撑实践课程中的各专题设计,以达到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无缝对接(见图2)。
3.3科学安排相关课程时间表,丰富课程的考核方式
考虑到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学生的记忆时限,“室内设计原理”与课程群中的其他理论课及实践课需在课程安排上紧密联系,且先行于设计课开设。根据课程不同知识类型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提出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客观性的立体式考核机制。在传统考核方式基础上加入形式丰富的测试环节,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考核,监督、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由认知到深入理解,由深入理解到掌握的渐进过程。(1)分解调研。细化考核内容,进行分解式调研,将调研内容拆分若干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知识点,完成小案例调研解析报告。目的是通过感知体验的方式增加学生对各个理论知识点深入思考的过程,达到由认知到深入理解的目的。(2)分解设计。进行点对点的小课题设计,提取重要知识点,进行针对这一知识点的快速设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与快速分析的能力,达到由理解到逐步掌握的目的。
4结语
在专业发展引导下,社会发展新形势及人们对环境的新理解促使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及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与完善,与之匹配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室内设计原理”教学改革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地方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及我院本课程教学现状,在我院进行初步的教学改革试行,除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革新,在教学各环节还需加强合理师资配合,构建专业背景全面、组织性强、教学灵活性以及协作互动力强的教师团队,同步建立适合本课程建设的教学、辅导及答疑制度。另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建立“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对重要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制作微课,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外延内渗作用,促进教学交流与监督(见图3)。在此基础上发挥本课程在课程群链中的带动作用,将调整后的教学改革方案逐步渗透到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进而推动完善整个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华,职业教育视野下的当代建筑理论教学,[J]建筑学报,2011.11
[2]常青,建筑学教育体系改革的尝试——以同济建筑系教改为例,[J]建筑学报,2010.10
[3]李晓丹;金莹;吕达猛;史芳,一体化与多元化教育模式探索——以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6
[4]吴静,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构成教学改革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1、理论考试,题型固定且缺乏实践考核
一般的专业理论考核大致都是理论考试为主,题型大多固定在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名词解释、简单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此种考核无法突出电子商务类课程的重实践和能力的特点,无法考核学生除记忆和简单推理之外的技能。此类考试方式,不适应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与能力并重的学科建设需要,更无法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进行点评,并给予相应学分。
2、期末统一考试,学生突击复习现象严重
我校大部分专业的考试都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平时成绩仅30%,其余均是期末考试成绩比重,这就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通过期末前两周进行突击复习,挑灯夜战,很容易就通过考试。此类考试考核给出卷的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一套试卷要涵盖一门课程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两相对比,显而易见,不能通过一次考试就评价学生整门课程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无法做到实时监控。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探讨文/刘亚杰
3、考试内容重复、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电子商务发展飞快,而相应的电子商务研究滞后,这是电子商务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教材的知识点相似,例如,《电子商务概论》和《网上支付与结算》有三章的授课内容重合,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不能完全越过这三章,考试也不能完全忽略这三章的知识点,所以有可能导致考试知识点的重复,造成学生的学习时间浪费,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基于以上考试现状,在考试考核改革进行的过程中,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把提升学生参与专业竞赛与考试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创新能力;其次,真正实现学生创业,全面考核学生;最后,将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实践设备已有资源利用起来,鼓励学生参加企业考核。
二、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具体思路
考试考核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对电子商务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对工作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基于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达到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促进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能力为重进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组织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电子商务专业竞赛,通过校内选拔,参加省级大赛和国家级大赛,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试考核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在学分管理办法中,应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学分奖励,并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通过此类竞赛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复习、考试变为主动学习,达到“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
三、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建议
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在教学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改革,促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创新学习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更新,知识的实用性进一步增加,更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授课过程中以“以能力为重,在评价中学习”观念,贯彻“以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毕业生反馈情况,按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即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了解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术、具备哪些能力,学校就设置什么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坚持以能力为重的教学理念,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四、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总结
本文对现有高校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几点设想,结合艺术设计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及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研究分析报告,总结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整体问题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契合模式
“设计”这一词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诸如“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本文结合许多有关艺术设计著作对设计概念的阐释,将设计的概念试图从设计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一番再梳理,使得对设计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艺术设计作为艺术、技术和科学的结合,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加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都开设一定数量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但是还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整体的分析研究数据,总结出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整体问题和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初探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其中包括了有中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艺术设计理论的萌发、分支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贡献率等等。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在全国的艺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80%以上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此类课程在开阔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提高其人文素养、树立创新的设计理念,提升设计的品位,形成个人风格等方面意义深远。因其滞后于艺术设计实践,其研究内容和教学方法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当今国内更是如此。总之,高校艺术设计史论教材田圃中,已由过去的一枝独秀,发展到今天的百花竞放。中国的艺术设计史论研究也将迈进一个较快发展时期。
事物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足的一面。在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艺术设计史论课程观念需要更新;(2)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3)教学方式方法亟待创新;(4)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需要更好的对接。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概况以及发展趋势
1.教材的使用
在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刚刚兴起的时候,对于艺术设计史论的教学还处在基本的发展阶段,教材有一枝独秀到目前的百家争鸣。在当时只有尹定邦教授著《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教授在书中重点介绍了设计学研究的范围、现状,设计的多重性,设计的类型,设计师的职能,中外设计史的源流,设计批评理论的发展、嬗变与多元化等,特别着重强调了设计理论对设计发展的必要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艺术设计史论教材层出不穷。李砚祖教授著的《艺术设计概论》得到众多高校的青睐。该书主要介绍了设计的方法、程序与管理、设计的哲学、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等,提出“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结合”的观点。目前,高校设计史论的版本逐渐增多起来,如赵农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李立新著的《中国设计艺术史论》、朱和平著的《中国艺术设计史纲》、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等,都是比较权威的艺术设计史论教材。
2.加强师资力量
当前,我们一些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师师资力量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很多时候,有一些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或者到科研机构,能够进入高校的人员较少。可见,艺术设计史论教师的供不应求和教学质量提高速度慢是现代设计教学中面对的直观问题。
3.创新教学方法
国内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尚属于发展初期,规模相对较小,因而在教学方法上还需要加大创新。目前基本上是沿袭美术史的教学方法,即:授课+图片+(参观)+论文+部分闭卷考试=结业。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国内迅猛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尽快改善艺术设计史论教学的现状已是当今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善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的设想
1.制定统一的教学规范和教学理念
制定统一的教学规范和方法要求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全国已设有艺术设计学专业博士、硕士点的院校的专家编写供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用的艺术设计史论方法和规范研究,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基本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要求、课后习题、必读书目、必看图录、参阅书目、参阅图录等指导教学,使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教学有纲可循;教育管理部门检查、评估该专业教学状况有“法”可依,就会对迅速提高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2.定期组织艺术设计史论课程骨干教师展开研讨会,提高教学质量
鉴于目前一些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整体水平需提高的情况,借鉴在该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理论课教师,借鉴成功的经验,结合教学实践,组织任课教师探索和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对迅速提高艺术设计史论课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学能力会很有帮助。
3. 师资力量的储备
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按照“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善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以及有关文博、新闻出版、艺术市场管理、企业形象策划、艺术传播与营销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师结构,建成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组建以老教授指导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团队,帮助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我专业各项教学专项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专业方向作为纽带,形成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教学团队。
要以艺术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等高学科平台为支撑,争取学校进一步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增强梯队实力。取得以“梯队建设”、“成果建设”为标志的专业建设成果。
结语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工业设计 作用
最近反对文理分科的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不乏教育家、设计家。仅对文理分科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知识范围有限,在工作后,思维有局限性,不能做到多方兼顾。而市场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却越来越苛刻,希望人才具有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类教育在坚持自己的特点时,要努力与市场接轨,树立工业设计思想,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的现状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叉学科,主要涵盖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等领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主要为上述相关领域的职业岗位培养能从事相关艺术设计、熟练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大多创办了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地扩大该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开设了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方向的子专业。但是,由于受到专业背景和办学基础条件的限制,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还不鲜明。现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存在如下缺陷: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虽然高职院校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发展状况极不平衡,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论是本科教育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甚至是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它们对各自的教育类型特点、分层与定位认识不到位。高职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并未全面形成,因此,高职生在工作就业上毫无优势可言。
2.过于重视理论的教育,忽略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或称作高技能型人才。它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所培养人才的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这是其普遍性特征。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课程,部分高职院校虽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但对有关动手的知识却没有涉及。讲理论比不过本科生,动手做又没有长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并不断深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
二、面向社会及市场的工业设计
1.概述。
工业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出现的。从最初的为生存而设计,到后来的手工艺设计,以及后来的工业设计,无一不是服务于人类,从人类的需求出发而设计。现行的教育文件关于工业设计专业也诠释了这一点:“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过程性知识、经验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等环境中从事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用以提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与品位的产品的系统设计与构划的应用型高级工业设计师。”
工业设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型的、多学科融会贯通的规划人才和“战地”实用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能够使企业科学地、有目标地、坚实地在市场经济的前沿运作和发展;能够引导人们紧跟时代步伐,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创建代表人们生活价值观、提升生活品位与生活质量的和谐的社会环境与产品。
2.工业设计的特点。
(1)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
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研究和解决“人―物(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性问题,是倡导一种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倡导一种科学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和品位,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设计是为了解决人的认知观、意识观、价值观、思维倾向,以及科学的、理性的需求问题。
工业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解决协调与统一,它不仅寻求产品内容的统一(美观与实用性的统一),而且寻求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所以工业设计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到要设计的产品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什么结果,是否会给人们带来一种和谐的享受。
(2)工业设计的核心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在产品的周围以人、技术、美学三维作支撑框架。工业设计的宗旨是参与影响并创造人类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工业设计创造的是新概念、新思维、新形象、新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提供的是创新构思、创意设计、崭新的商品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把市场需求和使用者、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三、工业设计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工业设计与艺术设计的互补关系。
工业设计,有人称其为艺术设计,这种称谓不准确,有概念模糊之嫌。但它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艺术与设计的紧密关系,体现了表现功能的物质实体具有一定的形态、色彩、构架、体积、质地等,具有艺术审美形态的诸多要素,这种形态直接表现了设计师从消费者需求心态定位的多元审美观和公众的艺术追求。
工业设计与艺术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工业设计提倡的是多元审美观,要从产品的整体上去把握和规划,从消费者的社会价值观上进行探索,从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需求出发,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提供能让消费者身心愉悦、使用方便、可靠的优质产品。它有美学、艺术的成分,但绝不是艺术。而艺术是从个人的审美情趣出发,从个人的社会价值观界定对美的认知,将个人对美的体验通过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形成艺术作品,并传达给社会。艺术家往往不具备产品设计的知识素养和广博的知识结构,无法设计出符合特定消费群体的产品。同样,工业设计师也往往难以绘制出精湛的艺术作品。
工业设计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相同的内涵部分,不同的思考角度,产生着相互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用工业思想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和创新,能使其艺术的表现更加贴近实际,无疑使“职业”这一词更具有现实意义。工业设计思想贴近市场,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而艺术设计思想在设计理念、外观造型上,由于艺术审美的影响又优于工业设计,因此,在开展艺术教育的同时,加入工业设计思想,使得文工互补,取长补短,能凸显高职人才的特色,使其符合市场的需要。
2.工业设计实践思想符合高职艺术类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类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型的人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渗透性决定了其在实践教学的类型、组织形式、考核和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工业设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型的、多学科融会贯通的规划人才和“战地”实用人才。这样的人才应能够使企业科学地、有目标地、坚实地在市场经济的前沿运作和发展;能够引导人们紧跟时代步伐,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创建代表人们生活价值观、提升生活品位与生活质量的和谐的社会环境与产品。如果说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低教学成本的理论教育,那么工业设计的优点则是更多地跟社会实践接轨,让学生掌握实在的知识点。工业设计更强调一种实在的理性的教育。理性和感性相结合将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设计思想,使之易于实现并服务于社会。
四、结语
工业设计的宗旨是参与、影响并创造人类更加完美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教育就符合这样一个标准。由于一方侧重更具理性的工学思想,另一方则更偏重感性的艺术表达,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注入工学思想将会使得两者取长补短,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的高职人才。审视我们现行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弊端,用尽可能多的设计思想减少思维的局限性,是高职设计类专业教育者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太利.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弊端及改革思路[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刘淘.工业设计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